绚甸果敢的历史背景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2收藏

绚甸果敢的历史背景,第1张

  果敢地区在历史上多属于地方土司管理的地区,未成为中央集权国家所能直接统治的边境地区,崎岖复杂的地形决定了其多样化的民族组成。在杨氏土司之前,果敢地区未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东汉,该地曾属哀牢,后哀牢内附东汉,该地属东汉永昌郡。

  三国时期,蜀汉诸葛亮在平南中时在诸葛炮楼山留下了遗迹。

  大理国时期,属永昌府孟缠甸。

  元代,分属云南省镇康路、孟定路。

  明代,该地邻近镇康州以及孟定府。

  

  公元1658年12月,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清军追击下,被迫带领官兵及随从自昆明仓皇西逃,于次年2月遁入缅甸避难。

  公元1662年1月,缅王莽白慑于清军声势,将永历帝拘禁后执献给清朝将领吴三桂。追随永历帝的明朝官兵部分隐居于缅甸中部及掸邦一带;部分则离开缅甸,返回至中缅边境地区,卸甲为民,繁衍生息。曾经统治果敢近百年的杨氏家族,其祖先杨高学即为当年追随永历帝逃难缅甸的明朝将领。永历帝被送交清廷后,杨高学率领部下及家眷逃至中缅边境科干地区(注:杨氏家谱和彭氏祖先碑铭中均有“科干”记载),见该地远离中缅两国中央政府,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遂在此与掸、傈僳等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其后,散落各地的明朝官兵相继来投,迫于生计的中国流民也辗转到此定居,还有许多马帮商队也往来不绝,逐渐在科干地区形成了一个规模不断壮大的汉人聚居区。据杨氏家谱记载,为表示居住在科干地区的人民是果断而勇敢的,头领土司杨氏家族便按谐音将“科干”易名为“果敢”,并沿袭至今。

  公元1661年十二月,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交出永历帝朱由榔并押解回昆明,一年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但仍有不少随朱由榔逃入缅境的文武官员、各类随从和大批百姓仍不降清,流落在现今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顽强生栖繁衍,其中包括抗清名将晋王李定国,他沿路护卫朱由榔进入缅甸,此后又长期在边境地区与清军周旋,朱由榔在昆明被杀后不久李定国即病故在现中老边境勐腊县;

  1662年,汉人受满清迫害迁移至此,世代居住于果敢地区。1840年,杨国华因为捍卫中国边防有功,被清朝正式封为世袭果敢县令,成为中央认可的汉人土司政权,保持世袭领导权近150年。很长一段时期,果敢的杨氏土司同时向中国以及木邦进贡。1886年,英帝国吞并缅甸贡榜王朝,同时将缅甸北方臣服于缅甸的土司也纳入英属印度。英国与中国清朝签订条约,界定了中缅两国边境传统上没有稳定归属的土司,一些被分为中国所有,一些则属于英属缅甸。经过多年谈判,1897年《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果敢被划入英属印度的范围。

  汉人在果敢聚居后,逐渐与掸族、傈僳族等本土民族相融合,实行土司制度,由杨氏家族世代相传,一直沿袭至缅甸独立后相当一段时期。期间,果敢华人遭受了英国殖民统治,抵御了中国回族进犯,抗击了日本法西斯,在政治斗争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里逐步发展壮大。

  1、击退回族武装进犯。1875年,中国杜文秀领导的回族红白旗起义遭受清廷重创,其残余势力溃退途中意欲侵占果敢,遭到了当地民众的强烈抵抗。果敢土司杨春荣组织当地自卫队与进犯的回族武装展开了多次战斗,最后经“回子扎场”一役赶走了回族武装。平定回族犯敌后,果敢民众又先后击败了滇缅边境来犯的多股势力,扩张了一些地盘,其疆域曾扩延至今天中国的孟板、缅甸的滚弄等地区。

  2、遭受英国殖民统治。1885年,英国占领缅甸实施殖民统治后,授权果敢土司杨氏家族继续管理该地区,每年仅派遣负责管理边区的英国文官前往巡视。1897年果敢被满清政府割让给英属缅甸,果敢人于是从汉族变成缅甸的一个少数民族。1897年,英国给果敢土司杨国政颁发了一枚“好公务员勋章”(A·T·M),以表彰其治理果敢的功劳。

  3、抗击日本法西斯。1942年日本法西斯占领缅甸后,果敢汉人与缅甸其它各族人民一道,积极配合中英盟军,与日本法西斯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1942年6月,果敢土司杨文炳组织了抗日地方自卫队,挑选了20多名青年到中国大理“滇西战干团”受训,以充实抗日武装力量。同时,土司杨文炳还积极争取中英两国支持果敢民众的抗日斗争,分别于1942年8月和1943年5月到昆明拜见英国驻昆领事和中国官员,请求给予支持。抗战期间,果敢自卫队与日军进行了数次激烈战斗,无数的果敢自卫队成员及民众在抗战中牺牲。1947年,英王给土司杨文炳颁发了“大英帝国勋章”(O·B·E),以表彰其抗日功劳。

  1959年缅甸政府废除果敢土司,数年后将原土司杨振材逮捕。土司家族成员杨振声起兵反抗,缅族政府军施行“以果制果”的政策,策动罗星汉击溃果敢的反缅甸部队,土司家族的军队败逃。杨振声部队退入泰国,彭家声则退入中国。政府军进占果敢,指派亲缅族的罗星汉管理果敢,经营毒品生意。果敢始被异族统治,华校被收归国有,果敢汉人被迫更名为果敢族,汉文改称果敢文。1960年代缅甸***失去位于缅甸中部的根据地之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持下在缅甸东北部重新建立。彭家声率领缅共军队重新占领果敢,败退的罗星汉采行坚壁清野策略,将市街烧毁,居民迁出,果敢人民四处流亡。

  1980年代国际情势改变,缅甸***内部严重分歧,包含果敢的少数民族的当地武装势力遂脱离缅共,将缅共的***遣送中国,与缅甸政府军停战展开和平谈判。

  1948年缅甸独立后,缅甸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的统治力度,提出了收编民族武装和重新规划民族区域的要求,遭到了果敢等民族组织的反对。为实现民族自治,维护民族利益,果敢人民加入了缅甸***,在果敢地区建立并维系了近20多年的***政权。

  1、土司统治的终结。1947年2月12日,为争取掸邦各族支持国家独立,缅甸民族领袖昂山与果敢等掸邦33位土司签定了建立缅甸联邦的《彬龙协议》。其中,“各民族在独立10年后有权决定是否留在联邦内”的规定,为后来缅甸民族分裂埋下了祸根。1948年缅甸独立后,新政府决定废除土司制度,真正实现国家统一。

  1948年1月4日缅甸独立后,缅甸政府将果敢华人认定为原住民族,在法律上确定为缅甸的合法民族和公民,但由于缅甸政治原因 ,当地的华族迫称为果敢族。从此,果敢华人作为缅甸一个合法的少数民族—“果敢族”。

  1959年,缅甸政府以金钱补偿作为交换条件,要求掸邦33个土司交权给政府,同时政府军开始进驻果敢等地区。鉴此,果敢土司杨振材接受了政府要求,交出了政权,迁居腊戌,并由当地人民选举组建的“议事会”具体负责果敢政务。果敢自卫队也纷纷向政府投降。1965年3月29日,果敢土司杨振材之弟杨振声带领家眷随从600余人离开果敢南下泰国。至此,果敢土司统治宣告结束,缅甸政府指示由步兵第六营和第三十九营接管果敢。

  2、缅共统治时期。政府军接管果敢后,与当地民众矛盾重重。彭家声等原果敢自卫队成员为争取民族权力,纷纷率领旧部对抗缅甸政府。当时,缅甸***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势力范围已蔓延到缅甸大部分地区。彭加声领导的果敢武装在屡遭政府军及其它亲政府武装的打击后,转投了缅共队伍。1969年,在缅共支持下,彭加声率部解放了果敢,建立了缅共政权—果敢县,彭加声任县长,果敢进入了缅共统治时期,一直维系到1989年缅共解体。期间,不少来自缅甸国内外的知识分子,怀着理想和抱负纷纷赶赴解放区投身革命事业,使得果敢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包括华文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3、民族大迁移。缅共解放果敢时,果敢统治阶层—亲政府的罗星汉及土司后裔杨振业等不甘心将政权拱手送给缅共,强迫3千多户近2万名果敢民众随其转移,其中大部留居腊戌,形成了果敢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腊戌也成为了果敢汉人最为集中的另一个地区。

  1989年,果敢正式宣布脱离缅共,率先与缅甸政府签署和平协议,被政府划为缅甸掸邦第一特区,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和平建设时期。

  1、退出缅共。缅共初入果敢时,许多果敢干部是开路先锋,为缅共建立果敢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当革命形势处于大好时期,缅共高层的“大缅族主义”开始抬头,许多缅族干部和学生被委以重任,果敢等少数民族干部则被撤职削权,致使缅共内部缅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隔阂日趋严重。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入低谷,缅共在国际上失去了有力支持。内外交困使缅共生存面临严峻挑战。果敢干部认为缅共渐失人心,必定失败,遂暗中策划脱离缅共。1989年3月11日,以彭家声为首的果敢***正式宣布脱离缅共,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并率先与缅甸政府签署和平协议,接受中央政府领导。

  2、组建特区政府。缅甸政府与果敢同盟军签署和平协议后,将果敢同盟军辖区(果敢及萨尔温江西岸地区)划定为缅甸掸邦第一特别行政区,任命彭加声为特区主席。同时,将第一特区军政人员纳入缅甸内政部编制,按级授予专员、副专员、警察总监、副总监、警察上校、中校、少校等官衔,按月划拨1200人的补给。缅甸政府虽然对果敢特区政府的机构设置做了上述规定,但该规定至今在特区未被正式启用过。

  3、平息内讧。1992年初,果敢内部发生分裂,以果敢同盟军副参谋长杨茂良为首的“杨派”和以同盟军司令彭加声为首的“彭派”发生内讧,并于11月爆发内战。“杨派”击败“彭派”后接替果敢政权。1995年11月,败退缅甸勐拉的“彭派”卷土重来,迅速控制了局势。“杨派”仓皇中向缅甸政府投降,政府军遂乘机进驻果敢,与“彭派”武装形成对峙局面。后经双方调解,缅甸政府恢复了以彭家声为首的第一特区政府和果敢同盟军,一直延续至2009年。

  1989年,彭家声与政府军达成协议,果敢成为自治的特区。果敢可保有自己的军力,中央政府派驻少量的公共服务人员至果敢,包含医务人员,小学教师,学校以果敢语教学。1992年内战再起,果敢军官杨茂良联合南方的佤邦驱逐特区主席彭家声。1995年彭家声与佤邦合作,重回果敢掌政局。2003年,在国际反毒的压力下以及多次禁毒挫败之后,终于全面推行停止种植**的政策,引入农业生产技术并发展博彩业。产业转型对果敢带来相当大的冲击,替代种植在果敢高冷干的环境推行困难重重,农民陷入贫困。由于缺乏粮食等原因而在山村地区爆发大规模的疟疾,死亡279人。国际展开人道救援,中国派遣巡回医疗团,并提供药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供救济粮。日本2005年5月开始援助总合性的山地农民的生活重建项目。

  长期以来,果敢人民在同英国殖民者和日本侵略军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争取民族利益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缅甸吴奈温排华的年代,缅甸国内一律取消华文,更不允许教授华文,为了保存本民族的传统,果敢汉人被迫接受“果敢族”的称谓,并将他们汉语称为果敢语,最终保证中华文化得以传延。

  该辖区于2002 年实现了基本禁绝**种植,在当地的民族历史和禁毒历史上迈出了一大步。

  2011年3月30日,以吴登盛为总统的缅甸新政府成立。同日,“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也正式成立,缅甸中央政府任命白所成为”果敢自治区“主席。缅政府人员进入了果敢,行政建置开始纳入联邦宪法规范;行政司法管理开始与联邦国家接轨;地方经济建设开始列入国家统筹规划。从“临管会”到“自治区”成立,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白所成部改编为缅甸政府所辖的“边防部队”,组建了巩发党参加全国大选。

西昌杨氏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在云南,元朝灭亡后的几十年一直是大明朝的天下,在元朝灭亡前夕杨赛因不花因子受赏世袭千户,直到他逝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享年67岁,其在西昌的后人(杨保)还在西昌建了杨氏宗祠。

关于杨氏族谱的记载,我了解到西昌杨氏的族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但具体的族谱记载可能因为历史原因已经遗失或损坏。目前,西昌杨氏后人会编写家谱,但只有近代的世系可以完全确定。

建议您咨询当地的杨氏后人或历史学者,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杨氏字辈。 杨氏祖先共赐字四百个,共四百个字辈,以《宗》为第一代,《效》为第四百代的字辈辈份排列,四百字辈为杨氏家族所有杨氏族人的字辈,任何姓杨的后人将必根据四百字字辈来排的,如果到了第四百代传人以后又开始于第一代《宗》字辈开始重复下去!下面的排序是以左往右循序排列! ===================== ↓↓↓杨氏字辈↓↓↓ ===================== 宗可永应显,玉正文承先。 丕耀修纪敦,仁钦祈天运。 福荫云礽雍,睦克绍必受。 光荣昌胜秀,再通华长呈。 中之起振廷,建春遂旺峰。 传朝国家和,万事兴忠厚。 成名远诗书,裕后昆祖根。 基百年世代,流芳才高诚。 学亨堂前攀,丹桂林树婷。 原景政俊方,钟鸣胤安司。 纯宏齐盛大,述继绪新灵。 志道怀锡发,祥敬守庭番。 献登崇孝友,良进全美嗣。 敏焕章立念,思泽启纶经。 整舟有如仕,培玄首清白。 泰明凤金殿,飞龙遇禄延。 寿毓祺心定,茂元贤开保。 隆源兆梅石,耆维与宜增。 畴本允捷位,其占来初为。 贵广聚居肇,礼宅作嘉纲。 瑞垂量益济,集萃红象化。 照笔一变自,殊千刻策富。 要功银孟洪,灿曾时三知。 杰祯汉隋相,尉君武科举。 锦唐宋奇勋,太师奉旨令。 侯州忆雄英,沧海波涛涌。 虎跃腾满门,烈鼎丰壮凌。 慎裔靖康宁,兰辉映声复。 昭著秋范伟,业廉洁行顺。 晋乾坤序常,存香统略王。 衍庆里载南,义怡佑尚恒。 辅都邦炳利,在上换乎真。 强喜善性以,贯遵闻待久。 关稀宣佐彝,训用典达须。 公枝超尧伯,士容让彰魁。 子凝熙庶治,教材器梦权。 徽鳣襄风飘,儒手贻燕翼。 宪麟祚群人,艺苑念生淑。 信绵恩惟铭,彦内单眷仲。 鸿从地加田,九印四乃效! =======================

如果说按真实的历史来说的话,并没有记载他是否有后代,但是我认为杨五郎是有后代的,因为古代的时候崇尚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没有后代就是不孝的,大家都不会愿意做不孝子孙,所以说杨五郎肯定是有后代的。而且在各种影视剧当中,有的也描述到杨五郎也是有后代的,名叫杨宗槐,是杨五郎的唯一一个儿子。

杨家将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战功累累,但是在一次和辽军对战时,杨五郎他爹生的7个儿子除了杨五郎之外都战死沙场了。当时杨家将与辽军对战,辽军人数压制,杨家将伤亡惨重,幸好杨五郎死里逃生,不然杨家将的几位将军就都死了。不过也有记载杨五郎最后去当了和尚,是因为为了保命才这样的,而且还教会了很多习武的僧人杨家功夫,也能防止杨家功夫失传。

这杨宗槐就成为了能够为杨五郎传宗接代的唯一一人。不过杨五郎的孩子杨宗槐后来在什么地方生活,又生了几个孩子就无从得知了。所以说我们也不能明确的说出杨五郎的后代在哪里。不过根据新闻报道,有个吉林的市民在家中找到了一本杨氏的家谱,里面记载了杨家将的后人是怎么迁移的,何时去到了何地而且值得令人高兴的是,经过吉林的文物管理局的鉴定,证明了这本家谱是真的杨家将的家谱。那里面的内容也就可信了。

里面记载到现在的杨五郎的后代分布到了很多地方。其中雁门关小山村鹿蹄涧这个地方生活着500多名杨家后人,很可能就有杨五郎的后代。他们那里有一个修建了千年的忠武祠堂,目的就是纪念自己的祖先。除此以外,还有的分布在山西忻州,山东云梯关等地。

绚甸果敢的历史背景

  果敢地区在历史上多属于地方土司管理的地区,未成为中央集权国家所能直接统治的边境地区,崎岖复杂的地形决定了其多样化的民族组成。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