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帮我翻译一下吗? 裴家家训 重教务学 崇文尚武 德业并举 廉
重教务学:重教:重视教育;务学:努力学习
崇文尚武:崇尚文学,同时崇尚勇武或武事。
德业并举: 德业:德行与功业;并举:一起行动、同时实施,不分先后。
廉洁自律:廉洁: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无私;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
第一条 敬奉祖先:慎终追远①,木本水源。生事死葬,祭祀礼存。立志向善,做贤子孙。贻谋燕翼②,勿忘祖恩。
注释
①终:人死;远: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②贻:遗留;燕:安;翼:敬。“贻谋”意指父祖对子孙的训诲,“燕翼”意指为子孙后代谋划。语出《毛传》:“燕,安;翼,敬也。”陈奂传疏:“诒,遗也……言武王以安敬之谋遗其孙子也。”
释义
慎重追寻,水有源,木有本。生前侍奉死后安葬,祭祀之礼要遵行。一心向善,做一个贤良的子孙,使后代安定,不忘祖先的恩德。
第二条 孝顺父母:父母恩德,同比昊天①。人生百行,孝顺为先。跪乳反哺,物类犹然。况人最灵,孺慕②勿迁。
注释
①昊天:昊天上帝,是中国神话中天的尊号。最早在殷商时期出现昊天上帝的尊称。昊天上帝是带有至高神之位的天,是华夏部分朝代祭祀的最高神。昊天上帝称皇天上帝、上帝、帝、老天爷,他是自然和下国的主宰,他的周围还有日、月、风、雨等作为臣工使者。②孺慕:孺,小孩子;慕,仰慕。《礼记·檀弓下》:“有子与子游立,见孺子慕者,有子谓子游 曰:‘予壹不知夫丧之踊也,予欲去之久矣,情在于斯,其是也夫。’”郑玄 注:“丧之踊,犹孺子之号慕。”后谓对父母的哀悼、悼念为“孺慕”。
释义
父母的恩德,同比上天。人生的百种行为,孝顺第一。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都能做到这样,何况是世间最有灵性的人,给孩子立下榜样不要改变,对父母的祭祀和怀念不能更改。
第三条 友爱兄弟:世间难得,莫如兄弟。连气分形,友恭以礼。同心同德,团结一体。姜被①田荆②,怡怡③后启。
注释
①姜被: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姜肱〉。汉姜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后遂以“姜被”等即姜肱兄弟同被而寝,亦谓亲如兄弟,咏兄弟友爱。
②田荆:田,指田真兄弟;荆,紫荆树。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析产,拟破堂前一紫荆树而三分之,明日,树即枯死。真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兄弟感悟,遂合产和好。树亦复茂。后因以“田荆”为兄弟和好之典实。
③怡怡:特指兄弟和睦的样子。语出《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释义
人世间最难得莫如兄弟,连气分形。兄友弟恭,同心同德,紧密团结。就像汉代姜肱兄弟一样,得到后人赞扬。
第四条 协和宗族:曰宗曰族,一脉相传。勿事纷争,和谐齐贤。尊卑长幼,伦理秩然。远近亲疏,裕后光前。
释义
同宗同族,一脉相传,不要遇事纷争,要和谐向贤者看齐。尊卑长幼,伦理秩序要分明。远近亲疏,引导后人光大前人的功业。
第五条 敦睦①邻里:同村共井,居有德邻。相维相恤,友助和春。勿生嫌隙,有礼彬彬。基层良风,家国亲仁。
注释
①指亲善和睦。或使亲厚和睦。语出《后汉书·独行传·缪肜》
释义同在一村共饮一井之水,居住要以有道德的人为邻。相互体恤,友爱互助,和睦相处。不要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仇恨和隔阂,要讲究礼节。在基层形成良好的风尚,家族国家都亲近仁人。
第六条 立身谨厚:谨身节用,明刊孝经。武侯①谨慎,昭若日星。厚德载福,宽让能宁。谦虚自牧②,喜怒不形。
注释
①武侯:诸葛亮谥号“忠武侯”。
②牧:养。谦虚谨慎,修身养性。出处:《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释义
“谨身节用”,这句话明明白白地刊登在《孝经》里。像诸葛武侯,一生谨慎,其丰功伟业如日月星辰,人所共见。有道德的人能够承载更多的幸福,宽厚谦让的人心灵能够得到安宁。要谦虚谨慎,修身养性,不要把喜怒表现在脸上。
第七条 居家勤俭:勤能补拙,俭以养廉。丰家裕国,莫此为先。秃惰奢靡①,祸害无边。惜时爱物,居安乐天。
注释
①读音为shē mí,意思是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出自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释义
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家庭殷实,国家富裕,无不把勤俭放在前面。懒惰奢靡,祸害无穷。要珍惜时间,爱护家物,居安思危,乐天知命。
第八条 严教子孙:家庭教育,立人丕基①。诲尔谆谆,性乃不移。谨信泛爱②,重道尊师。传子一经,金玉薄之。
注释
①丕〔pī〕基:巨大的基业。语出唐·张绍《冲佑观》诗:“赫赫烈祖,再造丕基。”②1、谨信恭谨诚信,郑重地盟誓以示信任。2、泛爱:博爱。
释义
家庭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教诲不倦,坚持不懈。教育子孙在一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要诚信博爱,重视道德的培养,尊敬师长。留传子孙多一些经书,少一些钱财。
第九条 读书明德:人不读书,马牛襟裾①。学而时习,其乐有余。一技专长,生计无虞。立达希贤②,典型规模。
注释
①襟裾:泛指人的衣服。语出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②希贤:仰慕贤者,愿与之齐等。语出宋·周敦颐《通书·志学》:“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
释义
人如果不读书,就和马牛一样不懂得礼节。学习的时候要经常温习,其乐无穷。人要有一技之长,生计就没有顾虑。向社会贤达看齐,争做典范楷模。
第十条 淳厚戚朋:朋友五伦①,以德辅仁。益友损友,择游②宜珍。戚党姻亲,和洽如春。岁时伏腊③,晋接礼宾。
注释
①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②游:结伴出游,此处引申为朋友相处。
③岁时伏腊: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出自《旧唐书·张九龄传》。
释义
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应讲求品德和仁爱。好朋友和坏朋友,在相处时应谨慎选择,互相珍惜。亲戚朋友,如春天一样和睦相处。一年四季,接见宾客要以礼相待。在四时节庆之时,更要注重拜访和接待朋友和宾客。
第十一条 慎重言语: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圭①玷②可磨,言玷永伤。驷不及舌③,语出须防。少说寡祸,发言有章。
注释
①圭:白玉。
②玷:瑕疵。
③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语出:《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释义
一句良言,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句恶言,可以使国家灭亡。白玉如果有了玷污,尚可磨掉,但人的言行如果有了污点,那就没有办法磨掉了。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因此说话一定要有所提防。少说话祸害少,发言一定要有章法。
第十二条 讲求公德:置身社会,公德第一。爱惜公物,遵守序秩。时时警惕,留心错失。祛除自私,免贻人疾。
释义
在社会上生存,要把讲求公德放在第一位。要爱护公物,遵守社会管理秩序。时时保持警惕,防止无端错失。祛除自私自利,不要有害人之心。
第四集。根据查询《裴家大院》电视剧剧情得知,裴家大院买古董是第四集,rn爷爷告诉苗苗她爸爸的工作丢了,现下岗在家,苗苗回到了学校,世君与五子在古玩市场演了一曲托戏,买出一“古玩”而得到好处。《裴家大院》讲述了北京南城的四合院里,裱画世家裴家的故事,北京南城的一处小四合院,住着裱画世家裴大爷一家。大儿子世平、孙女苗苗与老三世君以及裴大爷的宝贝女儿世鹃三代同堂。
裴松之简介:裴文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名门望族,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从汉魏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裴氏家族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培养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人才。在各个学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是所向披靡的。其中,裴松之尤为著名。
裴松之,河东闻喜人。他出身官宦之家,祖父佩美居光禄大夫,父亲佩爵为官。裴松之从小就喜欢读书。八岁时,他已经熟悉了《论语》和《诗经》。经典展之后,知识在进步。晋武帝十六年,20岁的裴松之被任命为太庙将军。艺兮初,裴松之任三齐侍郎兼知府,后调回朝廷,改称尚。东晋时,他在零陵做官,在郭子当医生。进入宋朝后,任侍郎任中书。
简述宋文帝陈寿《三国志》,命裴松之将《三国志》的各种史料作为陈数的笔记。裴松之接到圣旨后,查阅旧闻,经过三年的精心写作,终于在元嘉六年七月写出了《三国演义》。在裴注之前,史家一般评论文意,多侧重于文字的训诂,而裴注则侧重于事实的补充和考证,对原文的读音和释义不够重视。《三国志注》年,他完全贯彻了自己的笔记指导思想,即“补缺、备差、惩错、辩难”。因此,裴注不仅解释了地名和实物,而且补充了原书的历史疏漏,纠正了原书的错误。同一个东西几个版本不一样,他收录了供参考。朱培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裴还反驳了陈寿的不当言论。裴注广集,引经据典,首尾完整,无删节,无拆分。为了注释《三国志》,他收集了150多部三国时期的历史著作,引用了各种著作的原文。笔记的字数大约是陈至的三倍。
这四种体例的解释可见于他的《三国志注》:“我先被召,故采三国异同注陈寿《三国志》。可观,很多东西都是有判断的。真诚的游园,是一部美丽的现代史。不过损失轻微,有时还会错过。我正在通过法令寻找细节,一周后会通知我。搜索旧新闻,避开它。按照三国的说法,虽然相距不远,但都和朝鲜、金有关。几百年来都是如此。笔记错了,每一个错误都是错的。其一生不记,若记,则不用以补其不足。或者有可爱的杂辞,说着同样的话,或者意外的不一样,嫌疑无法判断。都是在不同的新闻情境下抄的。如果很明显,米妙的话是不合理的,他将被纠正他的错误。无论时事是否短暂,争论都是愚蠢的。”
针对当时史书“疏而不精”、“有时缺”的缺陷,裴将“补缺”列为第一项,成为史书注释的重点。凡未收入《陈至》的有保存价值的史料,均附有注释。对于陈志中记载过于简略的地方,裴松之做了大量的引用和详细的补充,让读者了解到比陈至更多的史实。比如曹操的屯田,就是三国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措施。但《守书全序》只读到“与《三国志武帝纪》、《枣庄》等讨论荒地开发。”建安元年,所以这一代的大事也就那么几个人物。裴松之引用了王诜的《汉书》作为补充,并联系《舒威》中引用的《任俊传》,补充了近330字的相关记载。这样,填海造地的原因、后果和具体措施一般都描述得很清楚。与重要事件和人物有关的重要文献也是补缺的内容,如曹操的《吴伟故事》、莒县的《智明令》、曹丕的《行为自由令》、李米的《吴语之书》。这些都是朱培传世的名著。
《备异论》针对的是同一个说法,但每本书都记载“有好言杂语,或有无法判断的问题和疑惑”。裴指出,“都是为了不同的新闻而抄袭的。”在裴松之看到的各种历史著作中,有许多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记载。注裴通过比较鉴别,可以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但那些难以明辨是非的材料,收集在一起,供读者或后人辨别。除此之外,朱培还把那些能被认可但不能很好把握的论点归类为准备好的论点。比如《陈情表》所引用的《武帝纪》就与《史记》不同,裴松之说:“《公宅纪》年,刘备先破曹,然后得权归附。在此之前,纪云泉先攻合肥,后攻赤壁。两个不同,武陟是对的。”
对于明显的错误,朱培用事实来纠正,也就是“惩罚错误”。“惩罚错误”有两种表达方式。首先,引用陈至前后的优点来证明他的错误。《武志》年记载,官渡之战前,“兵不足万人”,裴曰:“不可少。”找出《吴地记》年“十万人”的矛盾记录,进一步确定“官渡之战不能少于千人”。二是引用其他史家的著作,找出陈寿记载的错误。比如《于迅传》记载朱然在赤武五年打败姜维,裴引用《朱然传》的考证,说“陈寿误吴嘉和六年为赤武五年。”
“辩”包括对历史事件和史书的评论两个方面,即对部分史实、陈寿《异同论》和各种家史的考证。裴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论,往往以史实为补充。比如《三国志》年,记载关羽投奔刘备,曹操禁止部下追击。裴松之评价说:“宋智原以为曹公知道他的羽毛不会留,但心里会夸他有志气。如果他没有派人来追捕他,他就不会在王霸获得学位。他怎么会在这里?”对裴赵劝孙权降曹的评价,一般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他想:“赵翼若胜,六合为一。你有战争领带吗?这是战国时代的梦想!虽然在孙氏行不通,但比世界还大。”这也反映了他反对分裂、渴望统一的独特观点和进步的历史观。对裴松之陈寿的一些言论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陈寿把袁术的失败归为铺张浪费,而裴松之则批评他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认为“自尊”是袁术灭亡的关键。
裴松之一生的作品除了《关羽传》之外,还有《三国演义》。根据《金匮》的记载,还有《裴家传》、《悼经集》、《裴松之集》。在中国史学史上,裴松之《隋书经》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本书为十九世纪的历史保存了大量珍贵而生动的史实
能帮我翻译一下吗? 裴家家训 重教务学 崇文尚武 德业并举 廉
本文2023-11-22 00:07:4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