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薄姓有哪些名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15收藏

历史上薄姓有哪些名人,第1张

薄姬:(?―公元前155年),汉代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高祖刘邦的嫔妃、汉文帝刘恒的生母。

薄绍之:生卒年不详。南朝宋人,丹阳(今安徽省当涂东)人,字敬叔。官至给事中。善书,风格秀异。尤工行、草,行草倜傥,时越羊欣。

薄珏:生卒年不详。明代兵器制作专家。着有《浑天仪图说》、《格物测地论》等。

1上古时有薄国(今山东曹县东南,又称毫),相传是炎帝后裔封国,后人称薄氏。 2春秋时,薄成为宋国大夫封邑,其后代也称薄氏。 3北魏时,鲜卑族薄奚氏改称薄氏。

历史名人

南宋书法家薄绍之。 明代四川监察道御史薄彦冰,科学家薄珏。

(Bó)姓氏用字,详见“薄姓”

薄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稀少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姜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

薄姓在宋版《百家 姓》中排名第264位。至2014年5月,薄姓在中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及皖北等地为多,人口总数列全国第290位。

扩展资料

薄,属于常用字。“薄”是古入声字,现代汉语有三个读音。本意是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挨得很近,读作bó。引申指迫近、接近;又引申为轻微、少、轻视、看不起;假借指厚度小,读作báo,此音多用于口语;bò仅用于薄荷。

“薄”一般作实词中的形容词,在《诗经》中活用为虚词较多。例如《小雅·采芑》:“薄言采芑。”《正义》注:“薄,辞也。”即修饰之词。助词,又《周南·葛覃》:“薄污我私,薄浣我衣。”此“薄”字则作“乃”解。

由于“薄”在古代读入声,因此“薄”在古代文献中普通话的音都为bó(“薄荷”、“蓾薄”除外)。

参考资料

-薄姓

  “薄”作为姓氏,其读音是bó,是一个稀少的多民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264位。薄姓主要来源是以封邑地名为姓氏,一为山东上古的的薄姑国,一为河南春秋时的薄城;另还有一小部分的薄姓是由鲜卑、羌族等与汉族同化后改的姓氏。

  薄,属于常用字。“薄”是古入声字,现代汉语有三个读音。假借指厚度小,书面语读作bó,口语读作báo。引申为轻微、少、轻视、看不起;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挨得很近,迫近、接近,或姓,读作bó。bò仅用于薄荷。

  姓氏名望:

 薄姬:汉代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高祖刘邦的嫔妃、汉文帝刘恒的生母。

 薄绍之:南朝宋人,丹阳(今安徽省当涂东)人,字敬叔。官至给事中。善书,风格秀异。尤工行、草,行草倜傥,时越羊欣。

  薄珏:明代兵器制作专家。著有《浑天仪图说》、《格物测地论》等。

 薄仁山,字怡园,又字彝元,山东武定府利津县薄家庄人,清朝同治六年丁卯科顺天举人,光绪十五年己酉科大挑一等,江苏即用知县。

历史上薄姓有哪些名人

薄姬:(?―公元前155年),汉代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高祖刘邦的嫔妃、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绍之:生卒年不详。南朝宋人,丹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