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又没有留下后人?
李自成的亲侄、大将军李锦有后代,李自成没有子女。
走进太平村----寻访李自成后裔(转)
2004年,富县太平村李志强从深圳返乡续修家谱时,意外发现了一本《李锦家谱》,经过多方考证与研究,家谱中一世祖李锦为李自成的亲侄、大将军李过。由此,一段关于太平村人是李自成后裔的传说得到了印证,太平村李氏族人的命运从此与闯王一脉相承。今年是李自成诞辰400周年,太平村李自成纪念馆也正在积极筹建之中。8月18日,怀着景仰和无限好奇,记者来到富县寺仙乡太平村,这个传说中的闯王后裔居住地。这里山川秀美,绿树成荫,整个村庄一街两巷的布局,依稀保留着类似北京四合院式的建筑风格。
美丽的村庄,神秘的故事
坐落于延安地区南部的富县(原名鄜州)太平村,是古秦直道通往榆林的主要道路,俗称通山口子。这里地势隐蔽,原先的村子是一个独立的塬面,呈锅底形,站在三面均看不到村子所在。它背靠子午岭大山,周围森林茂密,唯一通往外界的出路就是南边的崾险土桥子。村子里酷似北京天安门的大戏楼(已在文革中被拆掉),村东头桃树园沟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土城堡,南北各踞一株的龙凤古槐,李氏族人谨小慎微的举止、独特的信奉以及奇怪的敬神方式……都让这个被方圆百里称为“小北京”的村庄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李志强说,以前太平村人行事十分谨慎,一般不轻易外出,即使走亲戚也不愿暴露自己的行踪。他们总是踏着晨曦出门,披着暮色回村。说不清为什么,数百年来都成了一种习惯。记者在采访中也看到,现在村里虽然修了宽阔的公路,交通相对便利,但除了上学与外出打工的以外,经常外出的人寥寥无几,人们还是喜欢呆在村子里,几乎与世无争。
像所有传统的中国人一样,太平村的人信神,他们信的神叫显身爷。但这个显身爷与所有其它地方所供奉的神都不相同,是太平李氏族人独有的信奉。太平村人对显身爷相当虔诚,亲切地称其为“爷爷”。李氏族人每年都要给“爷爷”穿一次新衣,新衣由村里妇女们亲手缝制,帽子是风雪帽,衣服是风雪衣。每当村里遇到疑难大事或庆典时,村里人就会给显身爷穿上新衣,用轿子抬着在村里周游。每年年初的祭拜仪式都特别隆重,年饭也必须是先送到庙里敬了“爷爷”之后,自家才能动筷子,每家每户都是如此。初一要给“爷爷”拜年,除夕还要为其守夜,近似于中国传统的祭拜祖先。除此之外,每逢农历四月十五给显身爷过生日这一天,村子里杀猪宰羊,正午12点燃放鞭炮,家家户户携带酒菜、供品到庙里祭拜,这是祖辈传下来的,一直延续至今。
太平村人的敬神方式也与别处不同。他们的神一般不在庙里供奉,都是被藏在村民家里,庙里只留下一个神位和一顶精巧的空轿子。到了年初的祭拜大礼和给显身爷过生日或是穿衣时才被请回庙里,完了之后还要被村民抱回家里藏起。祭拜的方式也很奇怪,在场的中老年人口里不停地念叨着“爷爷,我来给你敬香,我来给你送纸钱,你老人家收下”、“我们来看你了”,还不时地发出叹息“唉、唉!爷爷是个落难的人啊”。整个过程气氛凝重悲凉,俨然是参加一个至亲族人的丧事葬礼。
太平村原来还有一座十分壮观的显神庙,雍容大气,酷似宫廷建筑,可惜在文革中被毁掉了。那么“显身爷”究竟是谁呢?据李志强介绍,在他年少时也曾好奇地问过这个问题,当时村里有人说那是伍子胥,但从神像怀抱符锏及有关显身爷还有一尊娘娘像的传说来看,如此说法可信度并不大。后来重修家谱证实了族人与李自成的关系以后,他自己才发现,显身爷的装束与李自成竟惊人的相似;村里人对显神的敬拜及拜年、守夜的习惯也似乎是在对待一个祖先亲人;而且神是不坐轿子的,显身爷坐轿说明他是一个人。种种迹象表明,显神爷是李自成的说法也不无可能。
村里村外都是宝
太平村是一个古朴的村庄,数百年来由于偏僻与保守,这里的人们至今还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走进村庄,那种简单与朴实扑面而来,然而就是在这简单与朴实的背后隐藏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奇。
相传陕西地带一镢头挖下去都是秦砖汉瓦,这是在说陕西文物多,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然而此话用在太平村,却一点也不过分。太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宝贝”,或是雕龙画凤的古式家具,或是祖辈传下来的古币、饰品和玉器,也有偶然从地下挖出的兵器和器皿,好多都是宫廷用物。其中有一种酷似矛尖子的兵器,被当地人称为“皇上卫”。而且在太平村至今还存留了不少永昌钱币,村民李录全家里就收藏有6枚,均是祖上流传下来的。村民李小军曾在地下挖出一枚雕刻有龙图案的戒指和很多古币,其中有十几枚都是永昌钱币,后来都卖掉了,家里至今还留存着那枚雕刻着龙头的戒指。众所周知,永昌钱币是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建立大顺农民政权之后铸造使用的一种货币。李自成兵败后,私藏永昌钱币也成了杀头的死罪,一般普通百姓不敢收藏,只有李自成的家人或其崇拜者才会冒这样的险。
来到太平村,村里人向记者提的最多除了显神爷,再就是那两幅供案桌帘上绘有四爪龙的神轴。神轴也叫阴轴,是在没有祠堂的情况下,用布绘制灵位名字和三世先人的画像,供后生子孙祭拜。太平村李氏家族的神轴分大轴小轴,大轴上绘有李自成及其后世六代人的画像,但此神轴已在文革中连同数幅小轴一起被烧毁,现仅存五世李成果和三世李飞两幅小轴,制作年份大约在光绪十四年,保存较为完整。两幅神轴的中心供桌帘面上均绘有龙腾图案,形象生动逼真,足分四趾。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尤其是清朝,一般平民家族是不敢随意描龙画凤的,皇帝、王侯才有这个专利。龙的图案也很有讲究,五爪龙代表皇帝,四爪龙是王侯。而在太平村关于龙的传说和遗留还真的不少:南边村口历经数百年虽其树心已朽、但枝叶依然茂密的龙槐,雕刻有龙头的古木家具,还有李小军家珍藏的龙头戒指,特别是李氏神轴上缘何出现四爪龙的图案?理清了太平李姓与李自成的关系,这个疑问也就自然讲得通了。
缅怀先祖,造福后人
证实了自己的家族确系李自成的直系后裔,太平村的人们前所未有地兴奋。一个小姑娘高兴地告诉记者:“小时候在课文里面学过李自成的故事,现在突然告诉我说,我们就是李自成的后人,我觉得简直都不敢相信。”虽然数百年来先辈们一直口传为李自成的后代,但始终没有确切的证据证实过,深居简出的太平村人对此也不甚在意。重修家谱的意外发现、族人李志强的奔波考证、各有关专家的研究及最终的令人欢欣的结论,这一切开始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空间。
隐蔽,曾给兵败隐居的祖先带来安宁和休养生息,也让这个家族从此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这里留下了太多关于李自成的遗迹和传说。而如今历经数百年时过境迁,后世子孙已繁衍至第十九代,太平村也因扑朔迷离而显得格外闭塞保守。太平村到底有多少文物?究竟哪些文物与李自成有关?这大概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唯一知道的是,文物贩子的频频光顾,无知者的肆意破坏都正让这些珍贵的记忆一点点地流失。太平村人说,作为闯王的后世子孙,我们有义务把祖先的隐居地以及遗留在这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并推广给景仰他的世人。一则是对先祖的缅怀,二则也是造福于后生子孙。于是,他们一改往日的简居与低调,也开始在村庄建设和太平村李自成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上动起了脑筋。
为了扩大影响,2005年,太平村举办了首届李自成文化节。许多李自成研究专家及各媒体闻讯争相前往探寻报道。太平村从此与李自成一起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了世人惊叹的话题。一直在深圳工作的李志强(李自成第十五代孙)为此千里迢迢回到家乡,先后投资十几万续修了《李自成家谱》,自费创建了李自成文化网站,考证并收集有关李自成的文物遗迹资料,制定了《富县太平村旅游区发展规划》等,带领村里的李氏族人一起投身宣传先祖文化、造福后世子孙的事业之中。
今年4月,第十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由李志强自费设计的《李自成后裔隐居地--太平旅游风景区》招商手册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适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太平村的建设与开发规划也成了各级领导部门关注的焦点。此后,该项目还被省经济发展中心推荐为时代先锋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目前已在延安招商网正式对外招商。
记者来到太平村的当天,恰逢太平村李自成纪念馆正式获得批准建立,村里人显得十分高兴。李志强告诉记者,纪念馆批准建立让他看到了第一丝曙光,这也是市县各级领导部门重视和全村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他希望能在今年李自成诞辰400周年之际,社会各界更多的人都关注这个事情,把太平村开发建设项目理出一个眉目。
截至发稿时,李志强还带着家族的嘱托与希望在北京、湖南、湖北等地为李自成纪念馆筹建的事情奔波。
米脂县政协文史委的李纪元介绍说:
“李继迁寨所属的殿市乡,原来曾经被当地人叫过帝王乡,指出了李继迁和李自成两个帝王,
李继迁村:
在米脂县殿市乡发现有个村落,名叫李继迁村,当地人也叫做李家站,村里的人代代口口相传,是李继迁的后人,李继迁与李自成都出生在这里。
李自成直系后代:
在自己的名片背面赫然印出了这样的字样:“李自成是西夏王李元昊之后,是党项民族拓跋氏,至今,‘闯王’后裔仍保持原有民族特性、相貌和习俗,这对研究西夏及党项民族有着极其重要的考证作用”。
《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
李自成和李继迁有着很深的源渊。对于这一点,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曾经考察过,他在描写李自成进京时曾这样写道:“他(李自成)甚至想到他日后的勋业应该同唐太宗媲美。相隔七百年,他又建立了四海统一的李氏皇朝,比他祖先所建的西夏国要强大得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著名作家丁玲:
丁玲家珍藏的龙凤双耳玉扁壶、童子驭鱼玉雕及玉琮、玉耳杯等数件宫廷器物。丁玲的几位叔伯兄弟讲:“他们是李自成的后人”。丁玲生前也曾说过:。我不是和姚雪垠争一个革命的祖宗,事实就是如此嘛! 她成了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也成了最典型的延安文人。1939年,身置陕北的丁玲对斯诺夫人说:“来这儿以前,我总是睡不着,可是现在睡得很香甜,也变胖了。”莎菲的浪漫气息已成枯死在书页间的昨日黄花,当地人说,是她在这里找到了党项人的感觉,有了写作上的突破。
简介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 童年时给地主牧羊(一说家中非常富裕),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十一年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次年出山再起。 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 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逼反吴三桂,满清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消失,李自成余部降清后,又反叛满清,继续抗清斗争。
生平
李自成,万历三十四年(1606)八月出生。 自成出生在米脂河西200里的李继迁寨,距他的老家长峁鄢60多里(两地现均为横山地)。李自成的祖籍是米脂县李家站,在米脂县殿市镇有个村落,名叫李继迁村,当地人也叫做李家站,村里的人代代口口相传,是李继迁的后人。
李自成先祖由甘肃太安迁入陕西省米脂县李家站(西夏李继迁兵站)居住其祖父李海因生活所逼,迁至原米脂地长峁村(现属横山县)人们所说李自成“生在李继迁寨,长在长峁村”,即指的是这段事。《米脂县· 李自成族裔考》中记载到:"自成籍本县太安里二甲,世居北乡,距城七十里海会寺沟之李家站。" 《米脂县志》记载:“米脂李姓,分太安里二甲李氏和永和石楼李氏。一支是太安里二甲,李自成家庭属太安里二甲,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而另一支李氏是由山西永和石楼县迁移到米脂的,二支李氏不属于同宗同室。太安里二甲的李氏,是一大族,遍及米脂城乡各处。” 李自成家庭属太安里二甲,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到李家站。而这个李家站正是当年党项拓跋平夏部从甘肃东迁后居住的地方。
兵变
李自成少年喜好枪马棍棒。父亲死后他去了明朝负责传递朝廷公文的驿站当驿卒。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在崇祯元年(1628年)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能不死,于是就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同年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因欠饷问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
征战
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率众投农民军首领不沾泥,继投高迎祥,号八队闯将。 六年,在农民军首领王自用病卒后,收其遗部2万余人。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 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八年,与各路农民军首领聚会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共商分兵定向之策。遂转战江北,河南,又入陕西,在宁州(今甘肃宁县)击杀明副总兵艾万年等。旋在真宁(今正宁西南)再败明军,迫总兵曹文诏自杀。 九年,在高迎祥被俘杀后,被推为闯王。领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 李自成击虚的战法,连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旋兵分三路入川,于昭化(今广元西南),剑州(今剑阁),绵州(今绵阳)屡败明军,击杀明总兵侯良柱。 十年冬,围攻成都多日未克,后折师梓潼迎战明总兵左光先,曹变蛟失利。遂分道返陕,移师潼关,遭明军伏击,将卒伤亡散失甚众,率部将刘宗敏,田见秀等18骑隐伏于陕西商,洛山中。不久,亲赴谷城(今属湖北),获取为明廷招抚的张献忠资助。 十二年,与复起的张献忠合兵破竹溪,移师截断明军粮道。后协助罗汝才于香油坪击败明总兵杨世恩部。 十三年,为明总兵左良玉败于房县,重入河南,破永宁(今洛宁),斩万安王朱采。与当地农民军首领一斗谷合兵,众至数十万,攻克宜阳。进至卢氏,得牛金星,宁献策,用为谋士。纳李岩均田免赋建策,深得民众拥护,有歌谣“迎闯王,不纳粮”(《明史李自成传》)。 十四年春,移师围洛阳,得守军策应破城,执杀福王朱常洵。旋挥师围开封,数攻不克,南走邓州,与脱离张献忠的罗汝才合兵,众号百万。后乘明军四路向河南新蔡,项城调集,遣精兵于途中伏击,致明军阵乱败逃,执杀明总督傅宗龙于项城 1634年后金军第二次入塞。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等十三家七十二营起义军在河南召开“荥阳大会”,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方略。会后高迎祥、张献忠率部攻下南直隶凤阳,掘明皇室的祖坟,焚毁朱元璋曾经出家的“皇觉寺”,杀宦官六十多人,斩中都守将朱国相。张献忠与李自成不合,乃分军东走。
1636年后金改清。清军第三次入塞。高迎祥进攻西安时兵败被陕西巡抚孙传庭杀。李自成便被推为“闯王”,继续征战四川、甘肃、陕西一带。 崇祯十年(1637年),杨嗣昌会兵10万,增饷280万,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限制起义军的流动性,各个击破,最后歼灭。此举在二年内颇见成效。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着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清兵从青口山(今河北迂安东北)、墙子岭(今北京密云东北)两路毁墙入关,发动了第四次入关作战。杨嗣昌为贯彻其“安内方可攘外”的战略,力主与清议和,但遭到宣大总督、勤王兵总指挥卢象升的激烈反对。崇祯和战不定,急调洪承畴等人东去勤王,李自成竟大难不死。
称王
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位于湖北襄樊)重新起义,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郑廉在《豫变纪略》载李自成大赈饥民的盛况:“向之朽贯红粟,贼乃藉之,以出示开仓而赈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自此李自成军队发展到数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1641年1月)攻克洛阳,杀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从后园弄出几头鹿,与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为“福禄宴”[1],与将士们共享。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之后在一年半之内三围省城开封未果,最后一次1642年黄河决堤冲毁开封。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10月在河南郏县败明陕西巡抚孙传庭。与此同时明朝对清朝战事不利,3月,洪承畴降清。11月,清军第五次入塞,深入山东,掠走36万人。
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3月,杀与之合军的农民领袖罗汝才。4月杀叛将袁时中。5月张献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10月,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督师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
入京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东征北京,突破宁武关,杀守关总兵周遇吉,攻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明朝官吏姜瑞、王承胤纷纷来降,又连下居庸关、昌平,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甯门,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秘密谈判。据《小腆纪年附考》卷4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双方谈判破裂。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率军,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李自成下令予以“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于田贵妃墓中。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封宫女窦美仪为妃。大顺军进城之初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但从二十七日起,大顺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2],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3]城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4],谈迁《枣林杂俎》称死者有1600余人。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臣将骄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5]。四月十四日,西长安街出现告示:“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定于本月二十日立东宫为皇帝,改元义兴元年。”十三日,由李自成亲率十万大军奔赴山海关征讨吴三桂。
据说李自成进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十?)两,镌有永乐字”(《明季北略》卷二十)。时人许重熙在《明季甲乙两年汇略》借谈迁之口谓曰:“损其奇零,即可代两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括,海内骚然,而扃钥如故,岂先帝未睹遗籍耶?不胜追慨矣。”但可信度并不高。计六奇认为:“予谓果有如此多金,须骡马一千八百五十万方可载之,即循环交负,亦非计月可毕,则知斯言未可信。”据梁方仲估计,1390年至1486年,中国国内白银总产量只有三千万两上下。明亡前,虽有大量白银流入,但也只有四千五百万两。
覆灭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与驻守山海关将领吴三桂进行一片石战役。战至四月二十二日,吴军渐渐不支。吴三桂乃降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两军联手击溃李自成,主将刘宗敏受伤,急令撤退。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到京城,仅三万余人,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大小34口,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两路彻退。临行前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七月渡黄河败归西安,不久,弃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由于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顺军的节节败退,很多投降大顺的原明朝将领复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于是疑心日盛,终于妄杀李岩等人,致使人心离散。 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清军出击潼关,大顺军列阵迎战,清军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达,坚守不战。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以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采避战的方式流窜,经襄阳入湖北,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东进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侧”征讨马士英病死途中。4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军一击即溃。5月在江西再败,于1645年神秘消失。
民族相关
《明史》卷三○九《李自成传》:"李自成,米脂人,世居怀远堡李继迁寨。" 《明史》卷三○九《李自成传》“自成为人高颧深,鸱目曷鼻" 李自成两次称帝都以李继迁为太祖 第一次称王于西安 《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七 : "十七年正月庚寅朔,自成称王于西安,僭国号曰大顺,改元永昌 ,改名自晟。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谥号,以李继迁为太祖。设天佑殿大学士。” 第二次称王于北京武英殿 《鹿樵纪闻》:李自成以李继迁为太祖 甲午申刻,传示次日郊天即位,亦多束驮金帛,纷纷而去。乙酉,僭即帝位于武英殿,以李继迁为太祖,追尊七代考妣皆为帝后,立妻高氏为皇后,使牛金星代行郊天礼。 大顺永昌元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农民政权后,曾创立了一些礼仪制,主要是结合历代朝廷和自身党项民族的生活礼节,使其礼仪大气而庄重大方 李自成修改明朝礼仪制度 《明季北略》:李自成改制度 “明朝制度,任意纷更 又四月初一日,改大明门为大顺门,颁发冠服,大僚则加雉尾于冠服,方领,又收各牙牌,自务明光安令成字”《甲申纪事》:“衣服尚蓝,故军中俱穿蓝,官帽亦用蓝。《定思小纪》“然明代官制大半更革,……服色尚深蓝,俱刊定成。 李自成以李继迁为太祖,结合西夏国制,制定一系列制度 《爝火录》: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谥号,以李继迁为太祖。设天佑殿大学士,牛金星为之。更六部为六政府,设尚书、侍郎等官。改文选司为文谕院,主事曰从政。改翰林院曰弘文馆,裁革詹事府。改中书曰书写房。国子监设三堂,革去祭酒,以司业为学正,学录博士为左右。改御史曰直指、给事中曰给谏、通政司曰知政司、尚宝司曰尚契司。大常、鸿胪,俱属礼政府。太仆寺曰验马寺,布政司曰统会可。巡抚曰节度使,按察曰防御使。府曰尹,州曰牧,县曰令。守备曰守领,把总曰守旅。改印曰契,一云大篆曰符、小篆曰契)。公服领尚方,以云为级,一品云一、九品云九。大僚冠加雉羽,带用犀银黑角三等 李自成第十五代孙,中国明史研究会会员李志强:"李自成是西夏王李元昊之后,是党项民族拓跋氏,至今,闯王后裔仍保持原有民族特性、相貌和习俗,这对研究西夏及党项民族有着极其重要的考证作用"。太平村李自成后裔至今仍保持原民族的特性、相貌和"秃发"习俗,尤其一些老人仍在保持着和当初建立西夏王朝主体民族党项人的"秃发"习俗,村里的人大多体格强壮,力气大,男丁习武之风较为普遍。 西夏专家唐荣尧先生苦心研究西夏党项民族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他跑遍了大西北党项民族、羌族人的发源地和隐居地。从高原到盆地,从沙漠到草地,行程数万公里。爬过雪山,走过草地;上过青藏高原,去过尼泊尔山区;在唐荣尧先生的研究中,确认李自成是西夏党项民族,在西夏研究中已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李自成》的作者教授历史学家姚雪垠到李继迁寨考察过,在他的历史名著《李自成》一书中(第四卷第十六章),这样写道:"李自成骑马走进皇城以后,几年来要取代明朝的梦想今日实现,一时志得意满,心花怒放,此时此刻,在马上他甚至想到他日后的勋业应该同唐太宗媲美。相隔七百年,他又建立了四海统一的李氏皇朝,比他祖先所建的西夏国要强大得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如今他已经破了北京,不久将平定 江南,统一宇内,李继迁传到李元昊,又传到他身上,才真正使李氏发扬光大。" 历史教研员纪连海:"因为我们都知道李自成不是汉人,李自成是党项羌族人。"“可以肯定的是,出生于陕西米脂双泉里李继迁寨(今属横山)的李自成的祖先应该是党项羌族人——也就是说,李自成应该是党项羌族人的后代 。" 陕西历史研究所专家李登弟和米脂县李自成纪念馆原馆长申长明:"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太平村发现整理的《李自成家谱》表明,李自成是西夏国王李元昊的后代,系党项族。" 著名作家丁玲:找到了祖先党项人的感觉才有了写作上的突破 丁玲家珍藏的龙凤双耳玉扁壶、童子驭鱼玉雕及玉琮、玉耳杯等数件宫廷器物。丁玲的几位叔伯兄弟讲:“他们是李自成的后人”。丁玲生前也曾说过:事实就是如此嘛。1939年,身置陕北的丁玲对斯诺夫人说:“来这儿以前,我总是睡不着,可是现在睡得很香甜,也变胖了,莎菲的浪漫气息已成枯死在书页间的明日黄花,在这里找到了祖先党项人的感觉,有了写作上的突破。 李健侯在《永昌演义》说:自成定都西安后,首先“追王其先代,以李继迁为不祧之祖”。 米脂李自成研究会成员,政协委员高埃飞在<《李自成——党项羌人后裔》:李自成拿下西安,建立大顺王朝后,把西夏太祖李继迁立为不祧之祖,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李继迁寨现称李继先。我以为是李继迁的后人们出于对祖先的尊重、爱戴和纪念,不愿直呼其名而取其谐音,或者直接承认其为自己的先祖才这样命名的。总之,此地的李氏族人可以肯定是党项羌人的后裔。也就是说,李自成的祖上无疑是党项羌人。 历史教授作家姚雪垠著的《李自成》第四卷 第十六章:①西夏国――我国古代一支少数民族名叫党项,属于羌族。党项人以姓氏分为许多部落,拓跋一支势力较强,唐末居住于今宁夏、陕、甘边区及与内蒙古接壤一带。其部落首领拓跋思恭,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军有功,受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赐姓李氏。传了七代到李继迁,自称夏国王。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于 1038年称帝,建立西夏国。西夏传国将近二百年,于1227年为蒙古所灭,西北地区的党项人士也与汉族同化。李自成是米脂县的李继迁寨人,称李继迁为始祖,听以他虽系汉族,却是西夏国的羌族后裔。
殉难杂说
李自成遇难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在前几年召开的全国李自成学术讨论会上就已被专家们所确认。但是,李自成究竟是怎样死的,却一直有争论。《明史·李自成传》也无法搞清其殉难经过。近年来,李自成殉难经过有以下几种说法: 自缢说 自缢者自尽也,自己上吊而死。其根据是清军统帅阿济格向朝廷的奏报,奏报中说:“……自成窜走时,携随身步卒仅二十人,为村民所困,不得脱,遂自缢死。”但是后人认为,李自成久经沙场,果敢坚强,绝无自杀之可能。而且阿济格的说法,并非亲眼所见,故真实性甚低。 战死说 《通山县志》中的记载为:“九伯聚众杀贼首于小源口”;而《程氏宗谱》却是这样记载的:“剿闯贼李延于牛迹岭下”;没有一个地方明确指出,程九伯的确杀死了李自成,而只是说杀死了李延。那么李延又究竟是谁?李延和李自成又可能是什么关系?他们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 然而,在查阅了《米脂县志》《延安府志》等李自成家乡的史料后,发现记载李自成乳名和名字说法很多,却唯独没有延字。 误死说 误死即误伤致死。清初吴伟业《绥寇纪略》中说:李自成率二十骑到九宫山,他让将士留在山下,自己上山拜谒元帝庙。当地村民“疑以为劫盗”,在李自成跪拜元帝像时,被村民在身后用荷锸击伤头部,李自成当即昏倒“不能起”。这时村民一拥而上,“碎其首”而亡。村民搜其钱物时,发现“金印”,方知道杀错了人,“大骇,从山后逃去”。 搏斗死说 康熙年间费密撰写的《荒书》中说:“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九宫山岭”时,山民“闻有贼至,群登山击石,将十八骑打败。”李自成一人和山民程九伯赤手搏斗,程九伯不是对手,被李自成摔倒在地,并骑在程九伯身上,“抽刀欲杀之”。但刀被血渍又渗人泥浆;一时没拔出。正在这时,程九伯外甥金某,从背后以铲猛击李自成头部,即刻而亡。 夹山寺禅隐说 观点:1981年,湖南石门夹山寺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发现墓主人奉天玉和尚违背僧规,按俗礼下葬,而葬俗又与本地葬俗不同,最后通过种种物证认为奉天玉和尚很可能便是李自成。 但疑点十分明显:在奉天玉夹山出家的历史中,奉天玉和尚与当地官员交往密切,而李自成“陕北口音,四十岁多一点,一只眼睛瞎了”的相貌特征相当明显,很容易暴露身份,这显然与他的身份有些不符。 青城归隐说 李自成亲族提出的观点 在青城镇苇茨湾村李文生家发现了一本抄修于康熙三年(1664年)的《李氏家谱》。经过考察研究,得出全新结论,李自成兵败后,化装为和尚投靠其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晚年的李自成就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沟里,并葬于龙头堡子山下
李自成墓
李自成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下牛迹岭。李自成(1606一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本名鸿基,陕西省米脂人。据记载,大顺永昌二年(1645年)初夏,他由武昌挥师东下南京,因形势逆转,征途受阻,即取道九宫山转战江西,不意在山下李家铺突遭清军袭击,仓促突围,单骑误入葫芦槽,被小源口寨勇头目程九伯杀害,遂葬于此。建国后曾多次维修,并增建了拱桥、层台、花坛、墓碑、陈列馆、休息厅等附属建筑。墓碑上书“李自成之墓”系郭沫若所题,墓后高处耸立着下马亭,附近还有落印荡、激战坡等遗址。 南虹桥在通城县城东南16公里鲤港河上。因形若长虹坐落塘湖之南而名。清咸丰七年(1857年)建,为邑中著名石桥之一。青石叠砌,五拱并置,长40米,高5米,宽5米,设计大方,结构坚实,卓跞宏伟。经历百余年风雨,迄今依然如故。碧波荡漾,夹岸树木,烟霞掩映,异景别趣。
李自成行宫
位于米脂县城北的盘龙山上。明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顺国后,遂命人在这里修建了行宫和祖墓,山名也是因此而来。行宫构思精巧,造型别致,主要建筑有乐楼、梅花亭、捧圣楼、玉皇阁、庆祥殿和北庆宫等,是陕北别具一格的宫殿园林旅游区。行宫内还设有米脂妇女革命史迹展。 近年来,当地政府对行宫进行了修葺,恢复了原来规模和景观,并建立李自成纪念馆介绍其生平事迹,正殿中安放着李自成的玻璃钢铸像。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宝藏,据说中国境内就有多达上百个至今仍未寻找得到的,而李自成的宝藏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宝藏有的留下了藏宝图;有的将宝藏的线索化作琅琅上口的歌谣。
李自成藏宝的目的,是为了留作日后东山再起之用,虽然历史上没有一个准确的估算,但至少也会是个天文数字。要拉起一支队伍,除了要分发军饷,还得购置大量的武器装备。
这么大笔的钱财也必然不会只藏于一个地方,万一藏宝地点被发现,无疑将前功尽弃。 只存放于一个地点既不保险,也势必在运输及选择存放地点上容易造成目标过大。因此,李自成的藏宝之处肯定不止一处,这与各地都传说有李自成藏宝的说法不谋而合。
李自成自崇祯十四年攻克洛阳查抄福王府时起,到后来进入紫禁城,掠夺了无数的钱财。据《明季北略》记载,李自成入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 “ 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 ”。
李自成是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9日)中午进京,到同年4月26日仓促逃离京师到了西安,前后只有一个多月。1645年的正月,节节败退遭受重创的李自成放弃西安,又退入襄阳一带。前后加起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大批掠夺而来的钱财根本没有时间花出去。
既然来不及花掉,那么很大一部分自然会被李自成秘密藏了起来。 而且藏宝的行动都是秘密进行,属于高度机密,不仅所知的人不多,恐怕连运输的士兵也未必会知道所运所藏的是什么?又或许在藏宝后就已遭灭口。
历史上对于这批价值不菲的财产并没有留下过多的记载,只是在某些文献或地方志上稍作猜测。而李自成的藏宝地而据说竟多达七处之多,而最有可能的均在湖南境内。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原名鸿基。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廿一(1606年9月22日)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
李自成童年为地主牧羊。天启六年(1626),充银川驿卒,苦习骑射。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被裁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率众投农民军首领不沾泥,继投高迎祥,号八队闯将。
六年,在农民军首领王自用病卒后,收其遗部2万余人。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
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八年,与各路农民军首领聚会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共商分兵定向之策。遂转战江北,河南,又入陕西,在宁州(今甘肃宁县)击杀明副总兵艾万年等。旋在真宁(今正宁西南)再败明军,迫总兵曹文诏自杀。
九年,在高迎祥被俘杀后,被推为闯王。领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连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旋兵分三路入川,于昭化(今广元西南),剑州(今剑阁),绵州(今绵阳)屡败明军,击杀明总兵侯良柱。
十年冬,围攻成都多日未克,后折师梓潼迎战明总兵左光先,曹变蛟失利。遂分道返陕,移师潼关,遭明军伏击,将卒伤亡散失甚众,率部将刘宗敏,田见秀等18骑隐伏于陕西商,洛山中。不久,亲赴谷城(今属湖北),获取为明廷招抚的张献忠资助。
十二年,与复起的张献忠合兵破竹溪,移师截断明军粮道。后协助罗汝才于香油坪击败明总兵杨世恩部。
十三年,为明总兵左良玉败于房县,重入河南,破永宁(今洛宁),斩万安王朱采�。与当地农民军首领一斗谷合兵,众至数十万,攻克宜阳。进至卢氏,得牛金星,宁献策,用为谋士。纳李岩均田免赋建策,深得民众拥护,有歌谣“迎闯王,不纳粮”(《明史•李自成传》)。
十四年春,移师围洛阳,得守军策应破城,执杀福王朱常洵。旋挥师围开封,数攻不克,南走邓州,与脱离张献忠的罗汝才合兵,众号百万。后乘明军四路向河南新蔡,项城调集,遣精兵于途中伏击,致明军阵乱败逃,执杀明总督傅宗龙于项城。
十五年,与罗汝才以20万众再围开封,激战20余日未克,回师攻破河南襄城,俘斩明总督汪乔年和降明的农民军首领李万庆(射塌天)。继克陈州(今淮阳),与当地农民军会师,返师三围开封。先歼出城突袭的三营明军,后遣部连破郑州,荥阳,上蔡,扫清开封周围明军据点。明督师丁启睿,总兵左良玉率师十余万挺进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李自成遂以部分兵力继续围城,自率主力占领朱仙镇有利地形,近战获胜,俘明军数万人。旋回师开封,挖墙填药爆破并掘黄河堤灌城(一说明军掘堤灌农民军)。为阻击明督师孙传庭部,率师西向,战于郏县,不利,遂向冢头寨(在今南阳境)转移。途中大量抛弃甲仗财物,诱明军竞相争夺而乱阵,遂率部反击得手,斩俘将校70余人,步骑数千,获柿园大捷。进围汝宁(今汝南),环城发炮,百道架梯登城,执斩明督师杨文岳,分巡佥事王世琮等。挥师南走,绕道白马滩,架门扉作浮桥以渡,迫左良玉弃水寨而遁,进占襄阳(今属湖北襄樊)。旋分兵连破夷陵(今宜昌),荆门诸州县。
十六年正月,重返襄阳,以“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口号安民。改襄阳为襄京,建立大顺政权,被拥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称罗汝才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命张国绅为上相,牛金星为左辅,刘宗敏为权将军,李岩为制将军。随后,纳谋士顾君恩建策,制定先取关中,再攻山西,后取北京的作战方略。亲率大军北上河南,在汝州之战中歼明军4万余人,迫孙传庭败逃陕西。乘势间道缘山追击,尽歼镇守潼关明军,击杀孙传庭,占领潼关,西安。旋分兵追歼明军残部,连下延安,汉中,榆林诸重镇。
十七年正月,定国号大顺,建元永昌,称大顺王,改西安为西京,定军制,封功臣,开科取士。随后率师强渡黄河,东进山西,连破汾州,太原等城。旋兵分两路,遣部将刘芳亮率南路军攻大名(今属河北),真定(今正定),自与刘宗敏率主力为北路,于宁武关(在今山西宁武境)与明军血战数日,击杀明总兵周遇吉。后相继进占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昌平(今属北京)。三月十七两路会师北京城下,于十九日破城,迫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今景山),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改明五军都督府为五军部,变武将称谓,定品位,完善军制。为瓦解明军残余势力,多次遣使招降明总兵吴三桂,未果。四月十三,率兵约10万(一说6万)往攻。在山海关之战中被吴三桂,清摄政王多尔衮联兵击败,损兵数万,退师北京,大顺军由盛转衰。廿九日称帝,翌日离京西撤,令刘宗敏为主帅组织兵力沿途反击。时农民军内部矛盾加剧,军事上节节败退,致使屯守山西,陕西计划无法实现,遂引兵经陕西退至湖广。
大顺永昌二年(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于通山县(今属湖北)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年40岁。一说出家为僧,卒于康熙年间。李自成统军作战十余年,重视从严管理,训练部队;注意密切民众关系;善于把握战场主动权,常以灵活战法出奇制胜,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重要篇章。
1944年3月,郭沫若在重庆撰文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揭露明末统治的黑暗,讨论李自成进北京之后的骄傲腐化,和吴三桂的抉择。国民党认为此文用明朝影射当时国民政府的腐化;***将此文用于整风运动,提醒党员不要重蹈李自成的覆辙。
姚雪垠著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共五卷,其中第二卷于1982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书摘:
今年年节之后,虽然开封幸而解围,但跟着来的却是不断的败报,使他的“中兴”希望大受挫折。中原的失败和关外的失败,几乎同时发生。他原指望左良玉能与李自成在开封城下决战,使李自成腹背受敌,没想到李自成从开封全师撤离,左良玉也跟着离开杞县,与李自成几乎是同时到了郾城,隔河相持。之后,他又催促汪乔年赶快从洛阳赶到郾城附近,与左良玉一同夹击李自成。对于这个曾经掘了李自成祖坟的汪乔年,崇祯抱有很大的希望。然而事出他的意料之外,李自成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将汪乔年在襄城杀死了。这是继傅宗龙之后,一年之中死掉的第二个总督。差不多在这同时,松山失守了,洪承畴被俘,邱民仰和曹变故等文武大臣被杀,锦州的祖大寿和许多将领都向满洲投降了。这样,崇祯在关内关外两条战线所怀的不可捉摸的希望,一时都破灭了。另外,他还得到奏报,说张献忠在江北连破名城,十分猖狂,听说还要过长江扰乱南京,目前正在巢湖中操练水师。
到了夏季,新的打击又来了。在洪承畴被俘后,他曾一心希望洪能够为国尽节,为文武百官作出表率,鼓励大家忠于国事,没想到洪承畴竟然在沈阳投降了。他又曾希望归德府能够坚守。只要归德府能坚守,李自成进攻开封就会受到阻滞和牵制。他没有料到归德那样一座十万人口的城市,粮食充足,城高池深,竟然在两三天内就失守了。
就在各种不幸军情败报接连着传到乾清宫时,田妃的病越发重了。国事,家事,同样使他忧愁和害怕。随后他希望对满洲议和能够顺利成功,使他可以腾出一只手来专门对付“流贼”;希望官军救援开封能够一战成功,挽回中原败局;还希望田妃的病情会能好转。为着这三件心事,他每日黎明在乾清宫丹埠上拜天祈祷,还经常到奉先殿跪在祖宗的神主前流泪祈祷,希望上天和二祖列宗的“在天之灵”能给他保佑。住在南宫①中的僧、道们不停地做着法事;整个北京城内有名的寺院、有名的道观和宣武门内的天主堂,也都奉旨祈祷,已经许多天了。但是国运并无转机,田妃的病情毫无起色,反而一天比一天沉重了。几年来,每逢他为国事万分苦恼的时候,只有田妃可以使他暂时减轻一些忧愁。他的心情也只有田妃最能体贴人微。虽然他从来不许后妃们过问国事,但是在他为国事愁苦万分时,田妃会用各种办法为他解闷,逗引他一展愁眉。所以尽管深宫里妃嫔众多,却只有田妃这样一个深具慧心的美人儿被他称为解语花。如今这一朵解语花眼巴巴地看着枯萎了,一点挽救的办法也没有。因为医药无效,他只好把一线希望继续寄托在那些僧、道们的诵经祈攘,以及天主堂外国传教士和中国信徒们每日两次的祈祷上。
①南宫--明代在今北京南池子一带建筑的宫殿群叫做南宫,又叫做南城,建筑规模详见第一卷。
六月初旬的一天,崇祯的因过分疲劳而显得苍白的脸孔忽然露出了难得看见的喜色。近侍太监和宫女们看见了都觉得心中宽慰,至少可以避兔皇上对他们动不动大发脾气。但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对崇祯这样严厉、多疑而又容易暴怒的皇上,他们什么也不敢随便打听。乾清宫的“管家婆”魏清慧那天恰好有事去坤宁宫,便将这一好消息启奏皇后。周后听了也十分高兴。她多么希望皇上能趁着心情愉快来坤宁官走走!
崇祯今天的高兴有两个原因。首先是陈新甲进宫来向他密奏,说马绍愉在沈阳同满洲议和的事已经成功,不久就可以将议定的条款密奏到京。虽然他明白条款对满洲有利,他必须让出一些土地,在金钱上每年要损失不少,但是可以求得短期间关外安宁。只要关外不再用兵,他就可以把防守关外的兵力调到关内使用。想到将来能够专力“剿贼”,他暗中称赞马绍愉不辱使命。而陈新甲虽然在某些事上叫他不满,毕竟是他的心腹大臣,在这件秘密议和的事情上立了大功。
另一件使他略觉宽慰的事是:他接到了开封巡抚高名衡五月十七日来的一封飞奏,说接到了杨文岳的塘报,丁启睿、杨文岳和左良玉的部队共二十万人马已经到了朱仙镇,把流贼包围起来,不日就可歼灭。虽然根据多年的经验,他不敢相信能这样轻易地把李自成歼灭,但又在心中怀着希望:即使不能把流贼歼灭,只要能打个胜仗,使开封暂时转危为安,让他稍稍喘口气,也就好了。近日来他总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今天感到略微轻松了。
他决定到承乾宫去看看田妃,但又想到应该先去皇后那里走走,让皇后也高兴高兴。于是他从御案前站了起来,也不乘辇,也不要许多宫女、太监跟随,就走出乾清宫院子的后门,向坤宁宫走去。
看见崇祯今天的心情比往日好得多,周后十分高兴,赶快吩咐宫女泡了一杯皇上最喜欢的阳羡茶。崇祯喝了一口,就向皇后问起田妃的病情。皇后叹了口气,说:
“好像比几天前更觉沉重了。我今日上午去看她,她有一件事已经向我当面启奏了。我正要向陛下启奏,请皇上……”
崇祯赶快问:“什么事儿?”
“田妃多年不曾与家里人见面。我朝宫中礼法森严,自来没有后妃省亲的制度。现在她病重了,很想能同家里人见上一面。她父亲自然不许进宫来。她弟弟既是男子,纵然只有十几岁,自然也不许进宫。她有个亲妹妹,今年十六岁。她恳求准她将妹妹召进宫来,让她见上一面。我已经对她说了,这事可以向皇上奏明,请皇上恩准。皇上肯俯允田妃所请么?”
崇祯早就知道田妃有个妹妹长得很美。倘在平时,他也不一定想见这个妹妹,但今天因为心情好,倒也巴不得能看看她长得到底怎样,便说道:
“既然她要见见她妹妹,我看可以准她妹妹进宫。你定个时间,早点告诉田妃。”
周后听了,马上派大监到承乾宫传旨,说皇上已答应让田娘娘的妹妹明天上午进宫。因为田妃平时的人缘很好,所以旁边侍立的太监、宫女听了都很高兴,特别是大家都知道,田妃恐怕不会活很久了。崇祯又坐了一阵,本想往承乾宫去,忽又想起还有一些文书未曾省阅,便决定次日上午等田妃的妹妹进宫后再去。他在坤宁宫稍坐一阵,忽又满怀愁闷,又回到乾清宫去。
第二天上午,崇祯正在乾清宫省阅文书,一个太监进来启奏:首辅周延儒在文华殿等候召对。崇祯点点头,正待起身,又一个太监进来奏道:田妃的妹妹已经进宫,皇后派人来问他是否要往承乾宫去一趟。崇祯又点点头,想了一想,便命太监去文华殿告诉周延儒,要他稍候片刻。他随即走出乾清宫,赶快乘辇往承乾宫去。
田妃这时正躺在床上。她这次把妹妹叫进宫来,一则是晓得自己不会再活多久,很想同家里人见一面;二则还有一件心事需要了结。现在趁着皇上驾到之前,她示意宫女们退了出去,叫她的妹妹坐到床边。
妹妹名叫田淑英,刚进宫来的时候,对田妃行了跪拜大礼。她不但很受礼仪拘束,而且战战兢兢,惟恐失礼。这时她见皇贵妃命宫女们都退了出去,亲切地向她招手,拉她坐到床边,又成了姐妹关系,单这一点,就使她十分感动,不觉热泪涌满眼眶。
田妃用苍白枯瘦的纤手拉着妹妹,轻声叹了一口气,哽咽说道:“淑英,我是在世不久的人了。宫中礼法森严,我没法见到家中别的人,所以才奏明皇上和皇后,把你叫进宫来。今天我们姐妹幸而得见一面,以后能不能再见很难说,恐怕见不到了。”
说到这里,田妃就抽咽起来。淑英也忍不住抽咽起来,热泪像清泉一般地在脸上奔流。哭了一阵,淑英勉强止住泪水,小声安慰姐姐说:
“请皇贵妃不必难过,如今全京城的僧、道都在为皇贵妃祈祷,连宣武门内的洋人们也在为皇贵妃祈祷。皇贵妃福大命大,决不会有三长两短;过一些日子,玉体自然会好起来的。”
田妃说:“我自己的病自己清楚,如今已是病人膏盲了。你也不要难过。我要对你说的话,你务必记在心上。”
淑英点点头,说:“皇贵妃有什么吩咐,清说出来,我一定牢记心上。” (第132章)
[小说介绍]
本书共分五卷,以写明末的农民战争为主,兼写中国内部明、清之间和清、顺之间的民族战争,刻画了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和生活画面,以及各阶级、各集团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展开了色彩缤纷的历史画卷。 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很明确,他试图全面展现明清之际的社会画面,通过艺术形象来使读者得到较为广泛的历史知识。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3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战争和历史运动发展的规律。这部小说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首先,它成功地刻画了李自成、崇桢帝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李自成思想性格上的变化,崇桢皇帝维护风雨飘摇之中的政权时的宵衣旰食,都是具有深度和广度之笔。其次,小说在明末清初的社会生活场景上颇费笔墨与心思,从宫廷到战场,从都城到乡野,都不乏生动描写之处;从政坛角逐到沙场交锋,从典章礼仪到人情风俗,描摹大多翔实逼真。
[作家风采]
姚雪垠(1910-1999),原名姚冠三,河南邓县人。1929年考入河南大学预科,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抗日战争前后,创作了小说《差半车麦秸》、《牛全德和红萝卜》、《春暖花开的时候》、《长夜》等。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东北大学副教授、上海大夏大学教授。解放后曾任湖北省文联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3年创作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二十多年之后,这部五卷本小说才全部完成。
李自成属于哪个朝代?李自成是明末著名的谋反者。他入侵北京,处死了崇祯皇帝。人们说:吃他娘,喝他娘,开门见王。当国王来的时候,他不会收到食物。
李自成,原名弘基。陕西米脂人。他称帝时,自称毛。他们被称为布拉沃和李闯。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大顺政权创始人。
李自成的少年喜欢枪,喜欢马,喜欢棍子。父亲去世后,他担任邮递员,负责投递明朝的公文,照顾马匹。晚明邮局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崇祯年间,全国三分之一的邮局被裁撤,李自成因为公文丢失而被裁撤。他丢了工作,回家时负债累累。
同年,李自成因无力偿还艾的债务,被艾起诉至米脂县政府。县令颜子彬“怀游于市,必死矣。”在被亲戚朋友救下后,他在年底杀死了他的债主赵爱。后来由于妻子韩瑾儿与村里户主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丢了两条命,于是于1629年2月随侄儿李太冲在甘肃甘州参军。
当时杨被任命为赣州连长,参了军。李自成很快被国家提拔为军队总司令。同年,在榆中,因拖欠军饷问题,杀死参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
李自成-战斗
起义后,李自成转移到汉中,并加入了起义军领导的王佐瓜。1629年,当后金第一次进入要塞时,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军袁崇焕于1629年被皇帝处死。1630年,李被朝廷招降,投奔张存勰。1631年4月,张存勰在陕北战败,落入明朝手中。李自成带领其余的军队渡过黄河,去见他的叔叔高迎祥,他被称为“勇敢的国王”。还有这样一种说法:。
崇祯七年,金八军第二次进入塞浦路斯。同年6月,陈奇瑜率军西进,命陕、云、豫、湖广四省巡抚包围汉南农民军。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见明军集结,误取兴安甘夏。山谷是一条古老的栈道,四周是陡峭的山脉。进来容易,出去难。唯一的出口被明军切断了。‘马累得要死,弓箭就摘下来。’形势岌岌可危。李自成利用顾俊恩的计谋,贿赂齐国百姓,欺骗官兵。这时,陈奇瑜释放了李自成等人,派了50多名绥靖军官送叛军回国,刚走出栈道,就立刻杀了绥靖军官,造反了。
1635年,张、老、罗汝才、葛立言、左、盖世王、佘多田、横天王、匈奴十万、郭天行、九条龙、舜天王等十三个七十二营起义军在河南召开荥阳会议,李自成提出“分兵指挥,四面出击”的战略。会后,张、李自成领兵攻占凤阳、南直隶,挖开皇室祖坟,烧毁朱元璋出家的祠堂,杀宦官六十余人,砍倒守将。却说李自成与张相争,分兵西进,直取甘肃。
636年后,黄金被交换。清军第三次进入塞浦路斯。高迎祥进攻Xi时,被陕西巡抚孙传庭击败并杀死。李自成被提升为“王”,继续在川、甘、陕作战。称之为“破贼”。
崇祯十年,杨嗣昌征兵10万,增兵280万,提出战争
崇祯十一年八月,清兵从青口山、强子岭攻占城墙,发动第四次入侵。杨嗣昌为了推行“以家为家,以邻为壑”的策略,主张与清朝媾和,但遭到了秦总司令、宣太守卢象升的强烈反对。而崇祯的战局是不确定的。洪承畴等人被赶到东方勤政,李自成幸免于难。
李自成-金
1639年,张在其故城再次起兵,李自成率数千人出商洛山。1640年,李自成利用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击张。《明史》年,郑炼在《李自成》中记载了救助饥民的盛况:“贼以此为显仓之道,救助饥民。远近饥饿的人带着锄头离开,回应的人如流水。他们日夜不息,呼唤着千百万人,他们的潜力无法挽回。
此后,李自成的军队发展到数万人,提出了“免税田亩”的口号,即民歌“迎王而不食”崇祯十四年1月20日攻占洛阳,杀了万历皇帝的儿子朱,从后院取出几只鹿,用肉煮熟。它被称为“福禄宴”,与士兵分享。“送几万块石头几十万块钱救济饥民”。号称“奉天尚义元帅”。
之后一年半,三味都城开封失败,黄河大堤最终于1642年在开封被摧毁。这座城市里有许多平民受害者。杀陕西巡抚傅、同时,明朝对清朝不利。三月,洪承畴降清。11月,清军第五次进入塞浦路斯,深入山东,横扫36万人。
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阳被称为“新王”。五月,武昌首义,张被称为“大西”王。十月,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巡抚孙传庭,占领陕西。1644年1月,李自成在安称帝,立党项毛,建立大顺。十一月,张在成都被称为大西皇帝。
李自成-进京
崇祯十七年一月,李自成率五十万大军进京。二月二日,在沙窝口造舟三千,渡过黄河,占领汾州、阳城、周浦。隔日占领怀庆,在庐江杀王载。第五天攻克太原,牛勇、王永奎等五千督军倾尽全力。第八天,张雄司令员带头炮轰城池。蔡茂德上吊自杀了。在太原休息八天。十六日,克忻州官民欢迎投降,代表国家镇守关的连长周玉基坚守城池。经过十天的战争,他撤退到宁武关,在那里他遇到了吃得很少的士兵。
周瑜姬想尽办法拒绝留着。最后,他耗尽了火药,打开了门,死于意外。他的整个身体就像一只刺猬。他的妻子刘带领20多名妇女来到家中,向她们开枪,所有人都被烧死。三月一日,七万余兵死于宁武关李自成,伤亡惨重。记载:“贼入京后,曾与宁武作战的兄弟姐妹甚多。”,李自成下令屠杀。当夜,大同连长蒋谦投降,宣城连长王降表,连赴居庸关、昌平。崇祯紧急将辽东连长吴三桂、冀辽总督王用汲、昌平连长唐桐、山东连长刘泽清调至魏晋城,并号召在京官员捐俸。
三月十五日,大顺军到达居庸关,太监杜之和总兵唐统不战而降。17日进入高碑店、西直门,紧紧抱住城池,中午进攻平泽门、张直门、西直门。3月17日深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宁门。今天,农民军进入了复兴门南郊。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宦官杜荀入城,与崇祯秘密谈判。根据李自成四年“附考为卒之年”,提出如下条件:“破民强民,拟分西北王,赏百万兵,退守河南被封后,愿意剿灭朝廷土匪,并特别以精兵助廖凡。”双方的谈判破裂了。
3月19日上午,兵部尚书张玉_主动打开正门迎接刘宗敏的军队。中午,在太监王德华的带领下,李自成从德胜门进入内殿,穿过城门。这时,崇祯带着太监王承恩到景山公园观战,然后回到干青宫,众大臣都逃之夭夭。最后崇祯在景山自杀。李自成下令“礼葬”,在东华门外的工厂举行公祭,然后搬进一座佛寺。27日葬于田贵妃墓。
李自成留在紫禁城,封窦妃。大顺入城之初,兵不到两万。李自成下令,“谁敢伤害百姓,掠夺妇女,就不杀!”北京的订单还是不错的,商店照常营业。“两个小偷洗劫了丝绸商店,并在潘琪街开店。乡亲欢腾,堵不改”。但从27日起,大顺军开始四处劫掠明官员及其家属,并规定援助金额为“中殿十万,工部七五三万,道士五十三万,翰林三十二万一千,部属数千。”刘宗敏做了5000个发夹。“所有的树生来都有棱角。它们由钉子连接,用来修剪没有骨头的人。”城市中的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们忧心忡忡。引自魏造德、方、等。“每百名被铐的官员,一般都是拿巨款,强制二三万,对人数稍有不满。然后他们做一个严格的比较,放一门大炮在上面,准
闯王李自成又没有留下后人?
本文2023-11-21 21:45:2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4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