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姓家谱的堂号
平治堂 因孙叔敖把楚国治理得民富国强而得名。
乐安堂 因田书伐莒有功,被封于乐安,赐姓孙,为孙姓始祖。
富春堂 孙武带所著兵法见吴王,吴王命其带兵西征,战功赫赫,被封到富春,因号富春堂,与乐安堂同宗。
映雪堂 晋朝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冬天在院中映雪读书,终成大名。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汲郡、陈留、太原、吴郡、东莞。②自立堂号:惇叙、积善、鹤衍、嘉会、燕翼、万石、垂裕、安庆、永思、平治、映雪、孝友、兵法等。
404-004孙[sun]代表人物:中国历史军事家孙武。
(1)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春秋时,周文王之子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名和生子惠孙,惠孙生耳,担任卫国上卿,生武仲乙,以王父的字为氏,亦称孙仲乙。(2)出自芈姓。据《世本》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楚国令尹孙叔敖,字孙叔。其支孙以王父的字为氏。(3)出自妫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齐国陈敬仲的四世孙无宇,字孙桓,生子书,为卿士;因“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邑于乐安。后来齐国发生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孙武为吴将,其后人也。(4)为西汉荀氏所改。据《汉书注》云:西汉宣帝刘询继位后,为避皇帝的嫌名,遂将荀氏改为孙氏。刘询于公元前3~前49年在位。去世后,一部分孙氏恢复祖姓荀氏,但有一部分末改回,遂为孙氏。
孙姓在当代中国为第12姓,占154%,在文登2007年底统计31190人,为第5姓。孙姓在文登为珍稀土著旧族,凡聚居村落繁衍生息人丁极其旺盛。唐朝孙姓土著族集居今乳山汤上,元朝初期武略将军孙琪为其后裔,孙琪子孙玉珪,孙琪孙孙斌及其后散居汤东疃、汤 后疃、汤南山等村及文登南桥、北桥等村。
田(陈)完五世孙田无宇有三个儿子:田开、田乞、田书。田开是乐师,一生主要活动在柏寝台,为齐景公及其相卿晏[yan]婴登台抚琴奏乐。田乞是齐国大夫,以大斗放贷、小斗收赋[fu]而深得民心。田书即孙书,齐景公二十五年(前523年)秋,齐王命高发帅师、孙书为主将去伐莒国。莒子庚舆[yu]吓得逃往纪鄣,就使孙书率师到纪鄣伐之。孙书侦察到,莒国有些妇女,其丈夫被莒子杀死而成为寡妇,年纪大了还逼迫她们到纪鄣去纺织布帛[bo],苦度残生。孙书就让这些孤寡妇人作内应,协助拔城。到了夜间,她们把纺织的布帛从城墙上垂放下来,让齐师“夜缒而登”。孙书用此法攻取了纪鄣城。孙书伐莒胜利,齐景公很高兴,就赐他将田氏改为孙氏,并食采于乐安。孙书的儿子孙凭亦为齐卿,他的孙子叫孙武,未仕。先秦制度规定:“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孙书、孙凭、孙武之祖孙三代在齐国乐安生活,聚族而居,成为乐安孙氏的始创宗族。(摘自《广饶县志》)。陈完奔齐119年后,由陈姓改为田姓,又由陈姓改为田姓30年后田姓改为孙姓。
福山孙氏(属乐安孙氏)八兄弟的族谱有这样的记载:三世祖孙广从八甲迁入不夜。而《杏林孙氏族谱》说杏林孙氏与不夜孙氏原系同宗,因此初步论定,杏林孙氏与不夜孙氏都属乐安孙氏的分支,从乐安孙氏始祖孙武开始,孙姓人才层出不穷: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善相马者孙阳(伯乐)、齐国兵家孙膑,东汉末年的长沙太守孙坚,三国孙权,北宋经济学家孙炎,年过百岁的唐朝大医学家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画家孙位、诗人孙原湘、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当代地质学家孙大中、哲学家孙叔平等。
在《中国孙氏世系源流》一书中记载:公元1224年时,福山孙氏八兄弟有一个先祖叫孙成(红袄军之人),孙成的儿子叫孙山,正好与杏林始祖的名字相吻合,年代也是在红袄军起义之后。他们可能就是同一个人,也可能只是巧合。
始祖孙山避乱来到荣成伟德山南的杏林沟一带(就是现在的俚岛镇杏北台、杏南台、燕泊、杏陈家、杏小桥、小泊、草岛寨等村),这里山清水秀,有一处山泉谓神龙眼(曾是荣成八大景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因采石炸毁)。此后又逐渐发展到文登市区及高村镇的孙家埠村、汤泊杨村、虎山村、脉田村、邢家村,泽库镇的前岛、尹家等村。蔄山镇的杨家卧龙、裴家埠村,大水泊镇的岭上孙家、陈家埠村,汪疃镇的西黄埠村,文登营镇的张皮村,侯家镇的吴家滩、二马村,荣成的荫子夼村,成山一村及埠柳镇的兰格庄,威海市区鲸园及环翠区草庙子镇打铁村、洪水岚、兴山等村,羊亭镇的埠前、西山口村等近百个村庄。
孙琪(1233~1291),元初著名将领。今冯家镇汤后疃村人。元灭金后,投军从戎。历经40余战,所得功赏尽散于部下。至元六年(1269年)至八年(1271年),率兵攻襄阳。至元九年(1272年),襄阳水战,擒南宋将领。至元十年(1273年),围攻樊城,带伤登城杀退守兵。历任忠显校尉管军把总、昭信校尉管军把总、承信校尉管军把总、武略将军管军千户,并赐以金符。卒后葬于汤后疃村南。
元武略将军孙琪墓 位于冯家镇汤后疃村南。墓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墓葬顶部呈圆形,高于地面4米,墓室四壁及顶部均为整体石板围砌,内有一石匣盛有孙琪尸骨。墓前立有石碑,碑前有一通道直通石门,通道两侧立有4个石人。石门高7米,宽5米,门楣横匾刻有“武略将军孙琪之墓”。墓地四周不均等地布有石马、石牛等。该墓地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孙姓1元初时由小云南山东即墨楼上村迁入小观坦埠;(祖籍山东即墨小云南楼子底下孙家庄 )2唐朝时小观北黄当地土著旧族;3宋末迁入汪疃孙家沟;4元中期由乳山汤泉迁入小观庙东;5元初迁入汪疃英武;6明天启时由即墨石臼夼迁入文城关北头;7明中后期由大水泊新立庄孙家茔迁入文城天福孙家卧龙;8明初迁入葛家林家庄井头床;9 明弘治时由文城关北头迁入高村孙家埠;10明中期由荣成斥山迁入大水泊山后孙家;16明嘉靖时由张家产北崖子迁入侯家(北)廒上孙家;11明中期由侯家北廒迁入张家产北崖子;12明中期由岛子前迁入界石新炉;13明中末期由高村孙家埠迁入大水泊新立庄;14明中期由小观迁入葛家松岚后;14明正德前迁入由界石桃花岘;14明正德时由界石桃花岘迁入米山撇惠山北后山后;15明正德时由荣成迁入侯家河杨家茅草地;15明嘉靖时由莱阳蚬子庄迁入高村沙柳村;16明嘉靖时由张家产北崖子迁入侯家(北)廒上孙家;17明初由莱阳县迁入羊亭,明万历时由环翠区羊亭迁入米山横口卧龙铺;19明洪武年间由云南迁入乳山孙家埠,明万历时由乳山孙家埠迁入张家产岚村菠萝岚子;20唐朝孙姓土著族居今乳山冯家汤上,明天启时(1621~1627)由乳山冯家汤上南山迁入泽头南桥牛七步;21明天启时由云南迁入侯家江山泊;21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由大水泊岭上孙家青石岭石岭村迁入蔄山小黄小黄庵;21明末清初由高村孙家埠迁入文城孙家西山西山孙家;21明末由牟平城迁入大水泊岭上孙家青石岭;22明(中)末由高村孙家埠迁入文登营东杜梨孙家疃;24明末由侯家江山泊迁入大水泊崖下;25明末由云南迁入昌阳县城东郊大营寨宋村大寨;27明末清初由小观坦埠迁入小观金花;28明末由牟平棘子园迁入界石旸哩店子,1960年分南、北店子两村;30明末迁入界石鞠家庄孙家庄;31明末由荣成上庄迁入张家产永福孙家;
33清初由乳山孙家埠迁入小观风口集;35清初中期由小观庙东迁入小观东炉;36清初由荣成神龙口迁入文登营中仓;38清初由高村孙家埠迁入文登营沟于家;39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由莱阳迁入泽头大洼; 40清乾隆时由泽头南桥迁入葛家祝家泊子; 42清乾隆时孙又书由小观金花小英迁入小观小芦头;43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由小观东浪暖迁入小观孙家寨;44清乾隆时由大水泊岭上孙家青石岭迁入高村中邢家;45清乾隆时由云南迁入汪疃孙家沟;46清中期由文登营大店迁入文登营刘马庄;47明正德年间孙继发、孙继祖由今莱阳市里迁入建乳山崖子,清道光时由乳山崖头(子)迁入葛家东孙疃;48明万历时由文登坦埠村迁入建乳山砦里、东吉子园,清康熙时迁入建上口村,清道光时由乳山西上口迁入葛家洛格庄;51清末由孙家台迁入文登营于家庵;52清末由乳山夏庄迁入汪疃曹家泊子;53清末由威海来海迁入蔄山中床;54清末由汪疃郝家屯迁入文登县西泊子(大支);55清末由张家产菠萝岚村迁入文登县西泊子(老支);5民国1913年由张家产岚村迁入大水泊南疃; 58由界石旸哩迁入蔄山西黄岚;59由环山孙家西山迁入蔄山西柳;60由界石蒋家疃迁入蔄山山马于;61由高村汤北阳迁入高村虎山;62迁入泽头孙家庵。《文登姓氏》
孙氏家谱字辈
山东般阳(般阳: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旧称)孙氏:古般阳孙家大庄,现为博山区白塔镇大庄村,十五世至二十六世辈份用字为覃、惟 、凝、即、肇、启 、豊、 寕、 崇、 振 、方 、成。部分字辈已用国标简化字。
如:肇字辈也用“兆”字,启字辈也用“启”字,豊字辈也用“丰”字,寕字辈也用“宁”字,书字辈也用“书”字,义字辈也用“义”字。般阳孙氏家谱行辈用字,十世前行辈用字较乱,从十一世敬遵前谱,行辈用字如下:
允 聿 洵 爰 覃 惟 凝 即 肇 启 豊 寕 崇 振 方 成
令 绪 延 绍 代 遇 文 明 诗 书礼 义 仁 德 昌 宏
山东颜山(颜山: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旧称)孙氏(相府孙):颜山孙氏(相府孙)自明洪武年间由河北枣强迁居颜神镇(今博山区),已历六百余年。六世祖讳延寿(孙延寿),让产还金,里人推重。更以琉璃为业,实开博山陶琉文化之先河。
九世祖讳廷铨(孙廷铨),贞亮清谨,老成谋国,翊赞两朝。历官兵部、户部、吏部尚书,康熙元年拜内秘书院大学士。虽权重望崇,然始终以清白著闻,有“一代帝师”之誉,民间多尊称“孙国老”。实为颜山孙氏家族之荣光。
颜山孙氏后裔始终恪守先人家法,孝悌力田,守份读书。无不为祖先撰谱时寄厚望于后世,以期重振家声而感怀。赖祖先之德,后裔今已枝繁叶茂,人口众多。颜山孙氏自清乾隆年间、道光年间及民国二十年(1931年),凡三序家谱。
扩展资料:
起源
孙(Sūn)姓是当今中国第十二大姓。“百家姓”中孙姓排名第三,起因于吴越国主钱□之爱妃为孙氏。孙姓最早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姬姓卫国,为周文王之子卫康叔的后代。得姓始祖:孙书。齐国大夫,因为伐莒(周代诸侯国)有功。
齐景公把他封在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北),并赐他孙姓。孙姓起源很多,主要有:出自姬姓,源于春秋卫国国君康叔,乃先秦孙姓来源最主要一支。《元和姓纂》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
出自芈姓,春秋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此乃孙氏第二大来源。孙叔敖任楚国令尹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为一代名相。其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孙”为姓氏。孙叔敖便是这支孙姓的始祖。
-孙姓家谱
孙氏族谱的研究多数在文革以后,现世存族谱多数起始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喜鹊窝迁徙时期,即明朝永乐建帝前后,至今约600多年历史,民国期间的版本较多,因此对孙姓起源要研究历史,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成为记史性的书还是春秋时代文圣孔子所著《春秋》只有2500年,以后才有司马迁的《史记》,春秋时代的文武两圣的武圣孙氏家族原始祖孙子名孙武,孙武生于公元前552年比孔子早一年,孙武的父亲原名田凭,孙武的祖父原名田书,田书的前辈祖是陈完后改为田完,陈完的先祖是陈胡满,陈胡满在陈国封地,属于瞬的后代,在陈国封地因家族内部权力斗争,而互相残杀,陈完为躲避家族的残杀投奔齐国改姓田,后田家成为齐国掌握兵权的名门望族,齐景公命田书带兵讨伐莒国,田书带兵到莒国外围驻扎,派人到莒国内部找到反对莒国王的民众做工作里应外合,顺利取下莒国,齐景王念田书伐莒有功,封地乐安赐姓孙,田书一家非常高兴,小时的孙武9岁随祖父,父亲一家搬去乐安,其实乐安是齐国的北面一个仅约两平方公里的小城,实际上是镇守齐国的北大门,孙武用一炷香的功夫围小城转了一圈并看了东西南北四个大门,这一胜利在孙武的心灵里留下很深印象,他暗下决心自己也要带兵为国立功,从此钻研兵法13篇,齐国的都城在淄博,乐安的遗址在现在的广饶县城北12公里的花官乡草桥村,乐安的埙毁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朝丞相李斯为统一国家形象亲自指挥羿为平地的,孙氏家谱堂号沿用乐安堂对田书受赐孙姓封地乐安有了永久的纪念意义,现在广饶县在原有宋代大关帝庙的南面建有孙武祠堂,世界各地的军事家好多都祭拜过武圣孙武。后来孙凭感觉齐国内部集团的统治者对田家不利可能会有灭祖之灾,虽然已改姓孙但也怕受株连于是与29岁孙武商量要他带上兵书及孙武的次子经济南投奔吴国,今苏州东南郊区也建有孙子纪念馆,孙子到了吴国向吴王进贤兵法竹简十三篇,吴王赏赐宫女180名,要孙武演练兵法,孙武成了世界上最早训练女兵的指挥官,也有了三令五申这个词语的由来,吴国灭亡后孙武后代流向江苏,山东,安徽,福建,广东,太原,鄄城,等地,后来还有去台湾,美国,和世界各地,孙武的第五代孙出了孙膑,后来有孙权,近代还有伟大国父孙中山在清帝退位后推行了世界通用的公元记年历。
二.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 孙氏祠堂
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孙氏祠堂至今有600多年历史,专家考证孙膑生于公元前378年农历三月初三,孙膑从小和庞涓拜师于鬼谷子,后有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马陵之战,桂陵之战等,后在齐国看到齐国内部集团争斗要求告老还乡,回到孙老家村北30里的孙家花园开办孙膑讲堂,后孙膑墓建在孙家花园,现在鄄城县通过招商引资投资四亿元建设了孙膑旅游城,孙氏祠堂供有孙膑塑像,孙氏后裔将孙膑传影贡献给国家博物馆收藏,孙膑家谱前五十代班辈存于鄄城县文化馆,孙膑家谱自48代班辈字为;岳 讳 俞。 自51代又序20班字辈; 祖 汶 良 孚 环 循 凉 本 孝 映 景 希 哲 万 信 天 挺 志 余 作 现在孙老家68 代孙氏传人只有一人已91岁,69代后人不到30位,小的还有有72代人,文革后又续编班辈40字;学 明 维 广化 清 玉 栖 体 同 ,敬 爱 迁 先 可 永 善 自 有 庆,继 进 心 存 厚 光 宗 忠 孝 长,守 法 研 身 久 传 家 雨 兴 享 。孙膑是孙武的第五代后人因此孙膑家谱加四代就是孙武家谱,也就是说现在孙膑70代后人就是以孙武为原始祖的第74代,现在福建,台湾孙氏后人已有77代的和 78代的的,孙膑大六壬金口诀有110多页传给70代后人至现在还没印刷过,有必要在孙姓后人中相传。
三.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喜鹊窝
明代永乐元年前后山东,河北受到天灾和战乱影响两省人口只有不到 200 万人,而山西一省就有400万人之多,永乐元年前后四十多年山西迁30多个县的50多万人至山东 河北,相传我族48代时孙姓迁往河北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与聊城的莘县相邻,后因民不聊生,沿大运河南下寻找栖息地,一支后来来到郯城,五十代后自起班辈20个,同孙膑家谱一样,在后来各支自编班辈,这时的20代应与前50代相承,第20字辈与孙武家谱相续第74字辈,孙姓家族后裔应循序此谱牒~!
鄄城县是山东省菏泽的 和临沂是同族!!!!!!!!!!!!!!!!1
孙”字未简化之前写作“孙”。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孙”:“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系;系,续也。”即儿子的儿子叫做孙,孙字是由“子”和“系”两部分构成。“孙”在本意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即子之子。
孙姓的来源
孙姓起源的头绪很多。由于在先秦时期,孙姓就出现“兵家祖”孙武,大军事家孙膑,“吏者师”孙叔敖,先秦时期,中国孙姓出现,不断有华夏子孙加入孙姓行列,使得孙姓源头特多,同时孙姓人口也越来越多。
一般认为有以下八个来源:
一、孙姓最早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姬姓卫国,这是先秦时期孙姓来源的最主要一支。姬姓卫国王室的后代姬惠孙之后姬武仲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孙”,以纪念其祖父惠孙。姬武仲就是这支孙姓的始祖。
姬姓孙氏是周文王之后。《元和姓纂》说:“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卫康叔,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小儿子,原封于康(今河南禹州西北),史称卫康叔。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叛乱后,把殷原来统治的地区分封给康叔,仍然以殷的旧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为都城,监管殷的余民,同时把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圭阝)氏、樊氏、饥氏、钟葵氏赐封给他,建立卫国,康叔又称卫康叔。康叔受封之后,很快把殷都改造成为周的方国。后来,康叔到宗周做了司寇,把自己的封国交由儿子伯康管理。
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前852—前 758),名和,春秋初年卫国国君,公元前 812年—前758年在位。在位期间,国泰民安。武公四十二年(前771年),犬戎、西弗等联军攻破镐京(今陕西长安),杀周幽王。他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合兵助周王室平定叛乱,护卫王宜臼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市内王城公园一带),被周平王赐给公爵。卫武公姬和有子惠孙,惠孙之子名耳,为卫上卿,食采于戚(今河南濮阳市),姬耳之子名乙,字武仲,依据周制,诸侯国国君的儿子公子,孙子称公孙,玄孙(公孙之子)不能称公孙,应以其祖父的字为氏,武仲即以父惠孙的字为姓,就是孙氏。
姬姓孙氏同样也是黄帝后裔:黄帝一玄嚣—蛟极—帝喾—后稷(周始祖)--不窟—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渝—公卯—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一季历一文王姬昌一卫康叔一康伯—考伯—嗣伯—庭伯—靖伯—贞伯—顷侯—厘侯—武公和—公子惠孙—耳—乙(始姓孙)。
二、第二大来源于芈姓楚国,孙叔敖任楚国令尹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为一代名相。其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字中“孙”为姓氏。孙叔敖使成为这支孙姓的始祖。
芈姓孙氏也是黄帝后裔:黄帝一昌意一颛顼一称一老童(卷章)一吴回一陆终一(芈)季连一附沮一穴熊。季连为荆楚先祖,始姓芈,季连的孙子穴熊为荆楚国君。楚君蚣冒(熊[目旬])—王子(艹为)章([目旬])—(艹为)叔伯吕臣----(艹为)贾伯嬴—(艹为)艾猎即茹敖(字孙叔,其子以父字为氏称孙氏)。
芈姓为先周时期的南方楚国的国姓。《说文解字》说:“芈,羊鸣也,从羊象声。”据后人考证,芈姓族人应与北方牧羊民族有关系,楚民族是中原华夏族的一支南迁后与周围土著居民不断融合而成。
颛顼是黄帝之孙,根据历史传说,其后裔的一支称祝融氏,临江水与蛮族杂居。祝融后代陆终娶鬼方之女,该女怀胎十一年而不分娩,于是剖腹产,从其左右肋中各生出三人,其中第六子叫季连,其分支为芈姓,乃楚人的先祖。
大约在商朝时期,季连部族逐步南迁到汉水流域,在与当地三苗土著居民不断融合后,力量逐渐强大。商后期,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该部酋长鬻熊决定投靠周族,并在营救周文王与协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过程中立下许多功劳。在后来分封中,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周王封为子爵,建立楚国。因为鬻熊的历史功绩,及其对楚族社会的影响,从此开始,楚国国君改为以熊为姓氏。
楚国是春秋时期南方的大国,其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区和江汉平原一带,后逐渐扩大,长江南北大部分地方都是楚国的领土。
一、姓氏源流
王孙(Wáng sūn 王孙)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为周王之后,以别称(或以官爵)为氏。据王符《潜夫论志·姓氏篇》云:“王孙氏、公孙氏,国自有之。孙氏者,或王孙之班,或公孙之班也。”周代时,周王之孙在诸侯国做官的,别称为王孙,其后代有以祖上别称为姓的,称为王孙氏。又据《礼记·王制》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以官爵为氏,有皇、王、公、霸、侯、庶长、不更、公乘、公士等九氏,有爵位后裔可获得氏,因此又有王叔氏、王子氏、王孙氏、公子氏、公孙氏、与士孙氏等六氏。王孙氏族人在后世、特别是明代以后,多简改为“王”氏或“孙”氏,故今天王孙姓的族人甚为稀少。
二、迁徙分布
王孙氏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周定王大夫满为顷王之孙,所以被称为王孙满,其后人即以此为氏。其实类似大夫满后代的王孙氏的情况很多,凡各姬姓诸侯国及周王之子孙仕诸侯者即可用,所以王孙氏源头纷繁,如卫有王孙贾、齐有王孙挥、楚有王孙由……等。据《礼记·王制》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以官爵为氏,有皇、王、公、霸、侯、庶长、不更、公乘、公士等九氏,有爵位后裔可获得氏,因此又有王叔氏、王子氏、王孙氏、公子氏、公孙氏、与士孙氏等六氏。还有贾孙氏,它也直接源于王孙氏,据《世本》,为春秋卫国大夫王孙贾之后;而《姓苑》认为,其孙自以去周王室远,改为贾孙氏,之后讹为古孙氏,音已随变。便又出现古孙氏,《元和姓篡》这样说:“本姬姓,王孙贾之后,随音改为古孙氏。”所以,王孙氏、贾孙氏和古孙氏同出一源。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禁胡姓,胡姓多为二字复姓,公孙、叔孙、长孙、土孙、王孙之类复姓也在被禁之中,他们都改复姓为单姓孙氏(或其他姓氏),这些家族于是又成为孙姓(或其他姓氏)族的又一庞大来源。除以上带孙的复姓改为孙姓外,另外还有孟孙、仲孙、季孙、室孙、宫孙、大孙、唐孙、县孙、颛孙、臧孙、扬孙诸姓氏,估计在明初省字改姓的过程中,亦应大都改为“孙”姓(或其他姓氏)。
三、历史名人
王孙圉:春秋时楚国大夫,曾作为使臣出访晋国,晋卿赵简子迎接时故意鸣其佩玉问:“楚国以白珩(一种弧形的佩玉)为国宝,已经多少代了?”王孙圉答:“白珩,是先王的玩物,不足为宝。楚人并不以白珩为宝,而是以人才为宝。我听说可作为国宝的有六种:玉足以庇荫五谷,龟足以显示好坏得失,珠足以抗火灾,金足以御兵乱,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这些都是宝。”王孙圉之所以这样回答,是为了回敬赵简子夸耀自己的佩玉的做法。
王孙满:东周定王时大夫。鲁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发兵攻打陆浑之戎(即姜戎,由西北迁至今河南省伊川一带),到达洛水,在周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南郊检阅军队以 ,要看一看象征中国最高权利的九鼎。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时,楚庄王向他询问九鼎(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奉为传国之宝,是王权的象征)的大小、轻重。王孙满看出其居心,想取代周而占有天下,便委婉地回答:“统治天下在于德政,不在于鼎的大小轻重。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微,但天命并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是不能为臣属过问的。”这就是“问鼎中原”一语的来历。到了战国时,秦国和楚国也都有兴师到周王室问鼎之事。据说到了周显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48年),宋大丘社灭亡,九鼎被沉没到泗水。武则天改国号为大周,仿照上古盛世的惯例,亦如我们今天成了口头语的“国际惯例”一样,也曾经铸造过九鼎,但也并没有使自己的武周一朝,成为八百年国运昌盛的江山。
四、郡望堂号(缺)
============================================================
王孙姓宗祠通用对联
〖王孙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专对轻白珩之宝;
数言寝问鼎之谋。
——佚名撰王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楚国大夫王孙圉,曾作为使臣出访晋国,晋卿赵简子问楚国白珩(一种弧形的佩玉)之宝,王孙圉答:“白珩,是先王的玩物,不足为宝。我听说可作为国宝的有六种:玉足以庇荫五谷,龟足以显示好坏得失,珠足以抗火灾,金足以御兵乱,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这些都是宝。”下联典指东周定王时大夫王孙满。楚庄王发兵攻打陆浑之戎(即姜戎,由西北迁至今河南省伊川一带),到达洛水,在周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南郊检阅军队以 。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时,楚庄王向他询问九鼎(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奉为传国之宝,是王权的象征)的大小、轻重。王孙满看出其居心,想取代周而占有天下,便委婉地回答:三代相传,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但天命未改。”这就是“问鼎中原”一语的来历。
============================================================
王孙姓典故、趣事
〖问鼎中原〗
由于天子独尊特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牢大礼,因此鼎就很自然地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并进而成为传国之宝器。《左传·宣公三年》记载:“(夏)远方图物 贡金九枚 铸鼎象物……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帝王世纪》记载:“汤即天子位,遂迁九鼎于亳。”《左传·桓公二年》亦记载:“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故《史记·周本纪》讲:“此鼎定社稷存亡,故为王者必争。”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问鼎”的故事。
洛阳是东周的都城。楚庄王亲自领兵打败在陆浑一带的戎族以后,又到周定王的边境阅兵,显示楚国势力的强大,想以此威胁周天子,与他分治天下,吓得周定王立即派大臣王孙满去慰劳他。庄王一见王孙满就问:“我听说大禹铸有九鼎,从夏传到商,又从商传到周,成为世界上的宝贝,现在放在洛阳。这鼎有多大?有多重?”
这一劈头盖脑的问话,把王孙满吓呆了。因为九鼎是大禹治水时,用九州进贡的铁铸成的,它是九州的象征,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它标志着天子的尊严,象征着王位的神圣,从来都是奉若神明,不容许任何人过问的。
王孙满呆了一会,赶忙哈起腰,皮笑肉不笑地说:“大王,这九鼎嘛……小人不敢应答啊!”
庄王用轻蔑的口气说:“那九鼎有什么了不起呀?从楚国的仓库里随便拿出一点废铁就足够铸成九鼎!”
王孙满一听这口气,吓得不敢在这里多停留,赶忙向楚王告辞回洛阳。他一边走一边想:自古以来,任何人不敢过问九鼎,今天楚王问九鼎的轻重和大小,而且那样蔑视九鼎,是把周天子没放在眼里,莫非是想灭周朝而统领天下!他越想越害怕,连忙快步往回跑。
此时,周定王在宫里坐立不安,正等着王孙满的消息。王孙满一进宫,周定王劈头就问:“楚国那个叫旅(庄王的名字)的小子说些什么?他地你的态度如何?”
王孙满急忙下跪,结结巴巴地说:“哎呀,不,不得了呀!这世道变、变、变了啊!”说着呜呜地哭了起来。
周定王见此情景,更着急了,赶忙追问:“你快说,是怎么回事?”王孙满一边套一边说:“楚子狗胆包天!,他,他问九鼎有多大、多重,他还说,从楚国仓库里随便拿出一点废铁,就足够铸成九鼎。”
庄王问鼎,有损于天子的尊严,更是对周朝政权的威胁。这平素被尊奉如神的周定王一听到这个消息,又生气又害怕,一时沉默不语,呆若木鸡。过了一会,他起身一遍又遍地抚摸九鼎。大臣们知道了这个消息,都来安慰周定王说:“陛下放心,陛下万福!九鼎天命所系。天命不可改变,苍天会保佑您!”
这段故事固然反映了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的史实,但更说明了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秦国亦早觊觎周王室的九鼎,竟挺军想夺取九鼎,十分恐慌的周王,采用大臣颜率的计策,求助齐国帮助击退秦国,允诺事后存九鼎于齐国。齐国出兵将秦军击退,便向周王索取九鼎,见此颜率问道,如果把九鼎交给你们,你们将如何搬运回国,齐王说要经过大梁。颜率说,魏国早已企图谋取九鼎了,如路经大梁,魏一定会扣留九鼎。齐王说,那我们改经楚地。颜率说,楚国更是求鼎心切。齐王问,那应该走哪条路呢?颜率便慢条细语地给齐王讲了一段当年周灭商搬迁九鼎的故事,说当年周王为运九鼎,竟动用了九九八十一万人之多。齐王这时终于明白了颜率的用意,只好作罢。这里颜率的用意实际很清楚,即各国都在贪图九鼎,如果你齐国真的把九鼎运走,其结果势必会终日不得安宁。
全国·孙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民国)孙振基 孙[金共]豪总修 民国八年(1919年)孙氏富春堂重修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首、8—13、18—24) 注:该谱包括湖北咸宁、蒲圻、临湘、郧西和陕西之洵阳、紫阳各支派。清乾隆十九年孙翟日孙瑞昌等首次修辑
金沙孙氏宗谱:清白鹤堂木活字本 二册 存卷8、23 记事至清光绪间 河北·玉田县孙家[瞿阝]孙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孙焕仑重修 民国十五年(1926年)
河北沧州·孙氏家谱四卷:(民国)孙宝山编辑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河北·宁晋孙氏族谱四卷:(民国)孙兰森等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河北高阳·孙氏家乘一卷:民国二十五(1936年)
山西雁门·孙氏家乘不分卷:(清)孙仟锦修 清乾隆七年(1742年) 江苏·孙氏续修宗谱二十卷:(清)孙维岳修 清光绪寸·五年(1889年) 江苏·梁津孙氏家乘十四卷:(民国)孙庭荣等重修 民国八年(1919年)
江苏丰县·孙氏族谱六卷:(清)孙励谦修 清同治四年(1865年)
江苏丰县·映雪堂孙氏族谱十卷:(民国)孙明标四修 民国十八年(1929年)
江苏丰县·孙氏家谱十三卷:(民国)孙明焕 孙吉孔五修 民国十九年(1930年)
江苏江都·孙氏族谱十卷:(清)孙敬修 孙履成等十一修 清同治七年(1868年)
江苏江都·孙氏世谱十卷:(清)孙肇绶纂辑 清光绪九年(1883年) 江苏·江都孙氏族谱四卷:(民国)魁修 民国二年(1913年)
江苏南通·孙氏迁通世系不分卷: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江苏南通·孙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孙汇沣等纂 民国十六年(1927年)
江苏南通·孙氏宗谱图七卷:(民国)孙汇沣 孙汇和同纂 民国十八年(1929年)
江苏镇江·润州孙巷孙氏重修族谱四卷:清嘉庆二年(1797)
江苏镇江·孙氏族谱四卷:(清)孙盛云等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
江苏镇江·开沙孙氏宗谱四卷:(清)孙家琪撰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江苏镇江·润州孙氏重修族谱六卷:(清)王琮编纂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江苏·润州润东当江沙孙氏重修族谱十卷:孙彩金主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江苏·润州富春孙氏宗谱十二卷:(清)孙怀义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江苏丹阳·富春孙氏族谱六卷:(清)孙广俊 孙士林等重修 清同治十年(1871年)
江苏丹阳·前观孙氏宗谱六卷:(清)孙长福等纂修 清光绪三年(1877年)
江苏丹阳·云阳前观孙氏宗谱八卷:(清)一本 孙德荣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江苏丹阳·云阳孙氏宗谱十二卷:(民国)孙国钧等修 民国十八年(1929年)
江苏句容·句曲丁庄孙氏原修宗谱十卷:(民国)孙清源等纂修 民国十一年(1922年)
江苏·句容句曲丁庄孙氏原修宗谱十卷:孙克盛等续修 民国十一年(1922年)
江苏武进·毗陵孙氏家乘十六卷:(清)孙方与等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
江苏溧阳·孙氏宗谱二十八卷:(民国)孙毓芝监修 孙渡纂修 民国三年(1914年)
江苏无锡·梁溪孙氏宗谱六卷:(清)孙风冈 孙宝彝等重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
江苏无锡·孙氏宗谱十二卷:(民国)薛景碹纂辑 孙翰臣等主修 民国十九年(1930年)
江苏宜兴·荆西孙氏宗谱十三 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孙锁麟 孙竞远等纂修 民国十五年(1926年)
江苏吴江·甲山北湾孙氏宗谱六卷:(清)孙孝县统编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
江苏·沙洲孙氏宗谱十六卷:(清)孙朝勇 孙鹤年等汇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
江苏·沙洲孙氏宗谱十八卷补遗二卷:(民国)孙登瀛 孙鼎变等修 民国十二年(1933年)
江苏·维扬江都孙氏重修族谱:孙廷魁等纂修 民国二年(1913年)
江苏·江阴斜河孙氏宗谱十四卷:(清)孙双喜主修 清光绪六年(1880年)
江苏·江阴斜河孙氏宗谱十六卷:孙春荣主修孙全春协修 民国五年(1916年)
江苏·江阴澄江孙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孙有谷纂修 清咸丰六年(1856年)
江苏·新安孙氏江苏统谱:孙泰启等纂修 民国十六年(1927年)
江苏·宜兴官林孙氏族谱:孙绍云等纂修 民国八年(1919年)
江苏·南通新安迁通孙氏家乘十二卷首一卷:孙汇沣等纂修 民国十六年(1927年)
江苏·南通孙氏宗谱图 七卷:孙汇沣纂辑 民国十八年(1929年)
江苏·毗陵孙氏家乘十四卷:(清)孙自式原编 (清)孙咸续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江苏·毗陵孙氏家乘:(清)孙冀先续修 清道光十三年(1833)
江苏·毗陵孙氏家乘:(清)孙方与续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
江苏·毗陵孙氏谱记九卷:(清)孙星衍纂修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
江苏·泰州延令孙氏重修支谱四卷: 李荣卿纂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江苏·常州竹园孙氏宗谱十六卷:(清)孙福宝等纂修 清光绪三年(1877年)
江苏·常州竹园孙氏宗谱十六卷:徐之凤纂修 民国十年(1912年)
江苏·娄县乐安孙氏支谱不分卷:孙文锋纂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 江苏·扬州孙氏族谱四卷:(清)蔡厚安纂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 江苏·无锡孟里孙氏家谱三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孙鼎烈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1902年)
江苏·无锡重刻孟里孙氏厚舆公支谱不分卷:(清)孙赞尧纂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扛苏·无锡厚舆孙公支谱记条辨不分卷:(清)孙鼎烈编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江苏·溧阳孙氏宗谱: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
江苏·润州润东当江沙孙氏重修族谱十卷:孙彩金主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浙江杭州·孙氏宗谱不分卷:(清)孙允重辑 清光绪十八年(1892)
浙江富阳·富春王洲孙氏宗谱十一卷: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
浙江富·阳·富春龙门孙氏宗谱三十二卷:(民国)孙瑞元等重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浙江富阳·龙门孙氏智七公派支谱三卷:(民国)孙秉寿续修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浙江·萧山孙氏宗谱十卷:(清)孙曾鑫等重修 清光绪元年(1875年) 浙江·萧山孙氏宗谱十卷:(清)孙增鑫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江·萧山孙氏宗谱四卷补遗一卷:(民国)孙履华修 孙问乡编辑 民国十三年(1924年)
浙江余姚·姚江孙氏世乘口口卷:(清)孙兆熙等辑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
浙江·余姚孙境宗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清)孙仰唐主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浙江·余姚孙境宗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民国)梁盛主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四川仪陇·孙氏宗谱一卷:(清)孙大义 孙成悠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
四川开江·孙氏族谱六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
四川·阳川孙氏留川世系方谱二卷:(民国)孙兆耘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年)
四川·华阳孙氏家乘四卷:(清)孙筠竹修纂 清咸丰五年(1855年) 四川·阳川孙氏留川世系分谱二卷:孙兆耘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年) 云阳幸家巷孙氏重修族谱十卷:(清)王以铨纂修 清同治八年(1869年) 云阳孙氏重修宗谱六卷:(清)马琮琎纂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黄墅桥孙氏家乘六卷:(清)孙裕松等六修 清同治八年(1869年)
官林孙氏家乘二十四卷:(清)孙廷扬修 清光绪七年(1881年)
孙氏家谱三十七卷:(清)孙鼎烈重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孙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清)孙松龄修 清宣统元年(1909年)
孙氏家乘一卷:(清)孙炳文等纂修
孙氏宗谱四卷 :(民国)孙汉槎等修 民国二年(1913年)
孙氏宗谱四卷首二卷:(民国)孙远骐主修 民国九年(1920年)
孙氏万代世系表不分卷:(民国)孙炳奎辑 民国九年(1920年)
竹园孙氏宗谱十六卷:(民国)孙氏合族纂修 民国十年(1921年)
葛巷孙氏宗谱十六卷:(民国)孙林法纂修 民国十一年(1922年)
严庄孙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孙志懦等纂修 民国三十年(1941年)
1、山东临沭县孙氏字辈:一支:朝会加成运钦二支:佰朝开宝克(成)希尧舜禹。
2、山东邹城望云孙氏字辈:“人生祖为史乘德羽善计兴玉宝克勇光大先世业”。
3、山东惠民孙氏:堂号:裕後堂;字辈:“崇克希家有,应允永可守,所以维由道,遵之方长久”。
4、山东莱西孙氏:十六世为德、章字辈,十七世为宝、锡、希字辈,十八世为文字辈。
5、山东莒县孙氏字辈:始祖孙桂,洪武年间自山西迁至龙口,后迁到莒县果庄乡孙家庄村,有家谱现存,十六世(天)(克),十七世(明)字辈,自十八世排辈取字为“玉(东、年、先)瑞(士)兆(作,策)彦(德)祥(建),方(迎、松)政文安良,孝友承家道,世德永宏昌”。
6、山东即墨孙氏字辈:堂号:诒谋堂;自十八世起依次辈份为“正德方立,成仁志中,振先启玉,清兆日同”。
7、山东即墨东夼孙氏字辈:“咸晋,立业(底用)振丕功,化世(底用)乃吉昌,绍先(底用)敦善行,保家(底用)致祥瑞”。
8、山东高密孙氏字辈:“树烈增镇永林焉基鉴清荣照堂钜润修善克家声”。
孙氏起源:
孙(Sūn)姓是当今中国第十二大姓。“百家姓”中孙姓排名第三,起因于吴越国主钱□之爱妃为孙氏。孙姓最早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姬姓卫国,为周文王之子卫康叔的后代。
得姓始祖:孙书。齐国大夫,因为伐莒(周代诸侯国)有功,齐景公把他封在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北),并赐他孙姓。
以上内容参考 -孙姓家谱
孙姓家谱的堂号
本文2023-09-22 11:22:3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