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四大家族分别是谁?他们权利有多大?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1浏览:2收藏

东晋四大家族分别是谁?他们权利有多大?,第1张

东晋时期有四大家族,他们的权利几乎已经垄断了整个朝廷,甚至是要大过皇权。这四大家族分别是王、谢、桓、庾四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门阀士族集团。门阀制起源于东汉,到了三国时期逐渐成熟,东晋则发展至顶峰,直到隋朝科举制的出现,门阀制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四大家族之间也是争斗不断,相继得势没落,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东晋四大家族,看看他们是如何架空皇权的。

《红楼梦》中,贾史王薛的爱恨情仇、恩恩怨怨令读者印象深刻,而四个家族的命运在绵延几世后终究衰败。其实在东晋,还真有势力深厚的四大家族比贾史王薛还要厉害,他们人才辈出,护国安民,甚至可以说强到了直接影响了东晋的国运地步。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便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王、谢便指的是东晋四大家族的名士王导和谢安,另外两家则是桓、庾。

东晋一百余年的时间里,皇帝要么就是年龄小,要么就是不到几年就驾崩了,实权常年在这些家族势力的手上。最有实权的皇帝,当属晋孝武帝司马曜,他继位时正处于士族门阀人才断层的空档期,趁势恢复了司马一族的皇权,有中兴之势,可惜三十多岁就驾崩了,皇权再一次被权臣所揽。

一、 琅琊王氏

琅琊(山东临沂)王氏是古代历史上顶级的门阀士族,其势力相当强大。即使不是对这个家族很了解,也必然知道书圣王羲之,王羲之正是王导的侄子。《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了这么个故事:重臣郗鉴早听闻王氏家族的子弟都很有才华,考虑在他们之中选一个作为自己的女婿。于是他派门生拿着自己的信件去找王导,王导便请门生去东厢房挑选。门生归后,告诉郗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于是把女儿郗璿嫁给了他。这个故事正是典故东床快婿的由来。

东晋开国君主晋元帝司马睿,就是在王氏的堂兄弟王导、王敦的辅佐下,在江南门阀中站稳了脚跟。当年司马睿被封为琅琊王时,王导就跟随了他,为他出谋划策,笼络人心。而后,永嘉之乱西晋灭亡,司马睿只得逃亡江南,也是王导献计献策,让江南士族、门阀都来拥戴司马睿。司马睿登基大典那日,甚至三番五次请王导升御床共坐,王导则以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推辞不就,司马睿方才作罢。

王导的堂兄王敦,武将奇才,四处征战,平定各地叛乱,为东晋初年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权势逐渐增长,野心也暗地滋生,开始把持朝政,四处安插亲信为官。时人谚语王与马,共天下也传入了司马睿耳中,他开始逐渐冷落王氏兄弟二人。王导为人心地纯良,看清名利,也为了保全族人,不与皇帝相争;而王敦则愤愤不平,竟直接起兵叛乱,一路攻到了国都建康。司马睿迫不得已,甚至向王敦表示公若不忘本朝,则天下尚可共安;如其不然,朕当归琅琊以避贤路。而王敦却没有起杀心,时机也不够成熟,便率军归还武昌。皇帝也赶忙为王敦加官进爵,拜为丞相以及各种将军封号,王敦自此权倾一时,皇帝也成了傀儡,病重郁郁而终。

新帝晋明帝司马绍登基后短短三个月,王敦就愈发觉得身体不行了,便加紧了篡位的步伐,再次起兵攻晋。大事还未成,王敦却病死在卧榻中,他的儿子接手后耽于玩乐,将领们没有才能,最终王敦之乱被司马绍平定。

王敦作乱时,多亏了王导对晋室的忠臣,一心帮助朝廷御敌,以及琳琅王氏一族对晋朝的拥立之功,皇帝对于王敦的叛乱,没有过多地迁怒于王氏其他成员,琳琅王氏在晋朝还是有着显赫的地位。

琅琊王氏的名士,前可以追溯到西汉宣帝年间博士谏大夫王吉,后可以直至晚清,期间出了92位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仕,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

二、 陈郡谢氏

陈郡(今河南太康)谢氏也是顶级门阀,和琅琊王氏并称为王谢,相较于王氏,谢氏更多的是以文学著称。唐代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谢公指的便是谢灵运,他于东晋末年入仕,担任军中要职。后来,刘宋取代了东晋,谢灵运继续为官,一直做到了中书侍郎、黄门侍郎等官职。相比于谢灵运官场上的政绩,更为后人所钦佩的是他的文学素养。作为山水诗的鼻祖,他流传了许多佳作,而且还通晓史书,擅长书法,是一位文学水平极其高超之人。

谢氏还有一位才女谢道韫,《世说新语》中记载,谢安和子侄们讨论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侄子谢朗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而谢道韫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闻哈哈大笑,以为绝妙。后来,咏絮之才便用来比喻有才华的女子。而谢安,绝对是一位大人物,如果从谢氏选一位政事、军事颇具才能的人作为代表,他便是绝佳人选之一。

公元383年,北方政权前秦宣昭帝苻坚,拜苻融为征东大将军,率二十五万大军号称百万,进攻东晋。东晋则拜谢安为征讨大都督,率军八万,在淝水抵抗秦军。谢安在后方指挥,谢氏子孙在前方御敌,最终击败了前秦,淝水之战也成了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经此一战,整个谢氏家族的声望,在东晋及后面的南北朝达到了鼎盛,也正是此战,保住了东晋的国运。

三、 龙亢桓氏

龙亢(今河南永城市)桓氏是齐桓公的后裔,早期名人可以最熟到东汉初期的名儒、大臣桓荣,深得光武帝刘秀赏识。晋朝名臣桓彝是桓荣的后代,江左八达之一。桓彝在西晋时开始为官,永嘉之乱后,桓彝继续效命东晋。在王敦之乱时,桓彝被晋明帝擢升为散骑常侍,开始参与朝廷的军机大事,王敦之乱平定后,由于桓彝屡次立功,再次加官进爵。

东晋时期,桓氏最出名的人物,当属桓彝的儿子桓温和孙子桓玄。桓温长相雄伟,气度不凡,娶了晋明帝司马绍将嫡长女司马兴男。成了驸马,桓温的仕途也逐步上升,出镇荆州时,逐渐掌握了长江上游的兵权。当时在蜀地,有一个分割一方的政权——成汉,由巴氐族领袖李特所建。如今皇位传至李势,其荒*无道,成汉一步步走向衰亡。桓温看准了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率军讨伐成汉。公元347年,桓温兵至成都,李势投降,成汉灭亡。桓温攻灭成汉一战,使得桓温一战成名,不容小觑。桓温治下有八州之地,能够自行招兵买马,渐生不臣之心,为朝廷所忌惮。

公元350年,苻健建立前秦,桓温打算率军北伐。第一次北伐,战绩平平,而第二次,一举收复了洛阳,使得桓温在朝廷中的声望再一次拔高,足以左右朝廷的决定。但是第三次北伐,大败而归,威望大减,但还是在朝廷中有着绝对的地位。桓温的权势一步步加重,甚至可以废立皇帝,他当初的北伐,也可能是为了日后的篡位做好准备。桓温后来病重,又不敢遗臭万年,始终不敢下定篡位的决心。他想要加九锡,却一直受制于王坦之和谢安的势力,至死不能如愿。

桓温侄子桓玄接替了桓温的职位,并进一步集权,总揽朝纲。公元403年,桓玄封楚王,加九锡,不久后便逼晋帝禅位给他,改国号为楚。不久,以刘裕为首的数名将领,起兵勤王,讨伐桓楚。桓玄大败而逃,不久战死,桓楚政权在桓氏手中苟延残喘,终在公元410年,桓石绥被杀,桓楚政权灭亡。

四、 颍川庾氏

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庾氏,相比于其他三个家族影响要稍微弱点,主要活跃在东晋时期,在南北朝后便迅速衰败。庾氏最早起势于魏晋时期,但是没有像其他三个家族那样有赫赫有名的人物。东晋时期,庾氏最有名的人物当属权臣庾亮。

司马睿还为琅琊王时,庾亮便被司马睿召为西曹掾,颇受器重。后来,王敦之乱,庾亮站在皇室这边,被拜为左卫将军,和诸将一起抵御王敦的部将钱凤。王敦之乱平定后,论功行赏时,庾亮为人清正,对于所赐官爵皆不受,被司马睿欣赏。由于司马睿要制衡琅琊王氏的势力,便逐渐提拔一些其他的势力,庾亮也成为被重用的对象,但还不是朝廷中的核心骨。让他变成权臣的,是得力于他的妹妹庾文君。晋元帝司马睿听闻庾文君贤良淑德,便选她为长子司马绍的太子妃。王敦掌控朝政时,司马睿形同傀儡,郁郁而终,司马绍继位,庾文君被册封为皇后。司马绍年少有为,平定了王敦之乱,但英年早逝,年仅五岁的晋成帝司马衍被推上皇位,皇太后庾文君临朝听政,王导作为肱骨之臣,选为辅政大臣理所应当,而庾亮也能选为辅政大臣,多半是靠他的皇太后妹妹。

庾亮上位后,自然和王导之间有些明争暗斗,加上妹妹的支持,颍川庾氏的势力略占上风。由于坚持征召平乱有功的苏峻入朝,导致了苏峻之乱,但成帝并没有因此怪罪于他。庾亮引咎决定退出权势中心,出镇芜湖。庾亮多次平定叛乱有功,被朝廷嘉奖,而长江等地的重镇,皆为庾亮所控制。后赵皇帝石勒去世后,庾亮不顾朝廷经历了王敦、苏峻之乱,应当休养生息,强行北伐,最终导致失败,第二年郁郁而终。庾亮的两个弟弟庾冰和庾翼接替了庾亮的职位,庾氏的实力也开始达到最顶峰。庾翼也以北伐为己任,但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庾氏北伐的计划彻底告终。由于庾氏家族后继没有很有才能的人,随着庾冰和庾翼相继去世后,颍川庾氏的家族势力也逐渐衰弱。

在我国历史上有12个大家族,这些家族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能够左右王朝局势近千年。大家来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姓氏。这些我国史上能够左右华夏历史近千年的家族都有哪些家族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陇西李氏

中国历史上,哪个家族是最辉煌的家族?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

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今甘肃省西部地区(陇山,即六盘山,六盘山以西称为陇西,以东为陇东)。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陇西李氏源自于颛顼孙皋陶之后,世为理官,到了周朝时文化名人老子李耳是孔子的老师。其后是秦国的司徒李昙长子陇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李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其子孙飞将军李广是汉朝时的重要人物。

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国主。南北朝时陇西李氏高官累世不断,门第高华,与赵郡李、清河崔、博陵崔、范阳卢、荥阳郑、太原王并为中原五大高门士族,到了唐高宗时颁布法令禁止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陇西李氏到唐朝时连续出了10位宰相。陇西李氏一支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开创了一个文化兴盛的伟大时代。

后世李氏多自称出自陇西,有许多只是附会。

二、赵郡李氏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其影响仅次于陇西李,在唐朝以前声望高于陇西李氏。

赵郡李氏,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李牧是战国时名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柏人(今邢台隆尧),是东汉以来山东望族,历经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赵郡李氏史载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

三、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置,辖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杨氏是杨姓郡望,西汉丞相杨敞,玄孙杨震官太尉,号称关西孔子,子秉、孙赐、重孙彪,四世三公。杨震子杨奉后代世居高官。从西晋三杨到北魏杨播兄弟,无不显赫。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的朝代,隋朝的建立,使得这个家族更是成为天下望族之首。除隋朝皇室外,越国公杨素,其子杨玄感等,也是这一个家族的著名人物。

即使隋朝灭亡后,唐朝的李武韦杨四姓联姻政治集团中的杨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杨妃、武则天之母杨氏、唐玄宗杨皇后、杨贵妃,及众多的杨氏驸马等,处处昭显着这个关西第一望族的无限辉煌。而宋代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更是令人可歌可泣!

弘农杨氏文武双全,不但武的厉害,文的也涌现出不少才子大家,如杨修、杨炯、杨凝式、杨时、杨万里。

四、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起源于山西的太原,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门阀士族的地位。

太原王氏,始自东汉王柔、王泽兄弟。三国时有司空王昶,西晋时期,太原王氏开始成为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全家族先后有12人在朝中任要职,其中有3人位至三公,著名的有司徒王浑。西晋覆亡后,王湛一支随司马氏南迁,从而获得了在东晋重新兴盛的机会。王湛之孙王坦之在反对桓温篡位、维护东晋王朝统治中立了大功,被任命为尚书令,与儿子王国宝等,威震朝内外。他叔伯兄弟王蒙的女儿是东晋哀帝的皇后,孙女又成了孝武帝的皇后,这一门两皇后将太原王氏的权势强化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大将军王恭,尚书仆射王愉也是这一家人。

王愉之孙王慧龙北奔北魏,开创北朝隋唐太原王氏之基业。其后北魏镇东将军王琼,有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号四房王氏,正式成为四大家族之一。

入唐后,太原王氏更加显赫,诞生了著名诗人王瀚、王维、王昌龄、王之涣,以及横扫印度的传奇将领王玄谟这样的赫赫人物。

五、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东晋、南朝顶级门阀士族,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开基于两汉,鼎盛于魏晋,南朝以后走向衰弱。

琅琊郡为秦朝时为三十六郡之一。汉袭秦制,琅琊王氏家族世代居住于琅琊临沂,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王氏衣冠南渡、举族迁居会稽,世称会稽王谢两风流。南渡之后,因对故乡思念的一直都以北土地名为称呼,东晋元帝时,侨置南琅琊郡。

琅琊王氏名人辈出,杰出人物众多,最兴盛时,朝廷百分之七十的官员是王家或与王家有关的人。琅琊王氏在魏晋南北朝几百年间,出了当时中国最多的宰相与皇后,任何家族都远比不上。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是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在六朝时期两大家族的并称,又是简称。其代表指王导和谢安。王导与其兄王敦是东晋王朝的实际创建者,可以说他们缔造了东晋王朝,67年之后是谢安与侄子谢玄在淝水之战中挽救了东晋王朝。王谢对东晋的贡献非常之大。两个家族渊源深厚,例如谢安曾习书法于王羲之,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又娶了谢安的侄女为妻,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才女谢道韫。东晋时期的大族不止王谢两家,有谯国桓氏、颍川庾氏,南朝时期有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后人皆简称:王谢庾桓、王谢袁萧,王谢庾桓袁萧几家其实都有渊源都有关系,就而言东晋肯定不止这几家。确都没有王谢知名,估计是因为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乌衣巷》使得王谢千古流传吧。

六、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起家于魏晋时期,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家族为东晋大胜立下至伟的贡献,奠定了陈郡谢氏为东晋以及南朝的当轴士族。陈郡谢氏还出了许多于文学贡献与艺术才能的杰出人物。由宋至梁,一直为士族领袖,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

陈郡谢氏在保卫东晋朝是有至伟的贡献的,著名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胜而终结,此战在后方指挥的谢安,在前方领兵作战的是谢石、谢玄、谢琰,谢氏一门多出功臣,此后一直为东晋以及南朝的当轴士族。

陈郡谢氏之文学贡献与艺术才能的杰出人物:谢鲲 谢尚 谢奕 谢安 谢万 谢道韫 谢混 谢灵运 谢惠连 谢朓 谢庄等,优秀军事人才有:谢石 谢玄 谢琰谢晦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如林,能与琅琊王氏比肩并称的只有陈郡谢氏。门阀士族最为鼎盛之际是:王谢并称的年代,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七、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和山东武城县、高唐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在北方后魏把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至唐代开国有五姓七望之说崔氏仍立其中。

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其中崔浩历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到了后唐时期,崔氏的势力继续衰落。特别是在黄巢大起义的打击下,清河崔氏与其他士族的大族势力基本上消亡了。

八、荥阳郑氏

荥阳郑氏起自西汉大司农郑当时,郑兴、郑众父子是东汉名儒,郑浑历任魏郡、上党太守是曹魏名臣,郑泰是扬州刺史汉末名臣,郑冲西晋太傅开国元勋,郑袤是密陵候西晋初名臣。郑袤子孙四世都是西晋重臣。郑浑八世孙郑羲是北魏中书令,郑羲子道昭为兖州刺史号北方书圣。郑羲兄弟六人都为北魏重臣。郑俨官至中书令等十多职,名震天下。郑浑十一世孙郑孝穆为北周中书令,郑伟为北周襄城郡公、龙骧大将军、江陵防主。郑孝穆子郑译为北周内史上大夫,助杨坚建立隋朝,被封为沛国公、祁州刺史。郑译子郑元寿历仕隋、唐两朝,官拜鸿胪卿。郑元寿堂兄郑善果,历任隋唐两朝的兵部、户部、工部尚书,卒于江州刺史之职。在唐朝,荥阳郑氏有十一人为宰相,其余节度使、将军、司马、参军多的无法细查。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九、范阳卢氏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秦有博士卢敖,子孙迁居至涿水(今涿州)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人。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卢氏成为北方一流高门。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国),经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经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

北魏分裂后,战乱频仍,政局动荡,范阳卢氏受到打击,官位不显,部分成员入仕北齐、北周。唐初,李唐政权打击山东士族,范阳卢氏暂时沉寂,直至唐代中期复又崛起,不仅状元、进士、帝师,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等。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840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乾隆皇帝也写下: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的诗句。范阳望族已成为几百年来卢氏家族的荣耀,因而卢氏家乖亦冠以范阳堂的称号。

十、太原温氏

温氏之先出自姬姓。西周唐叔名虞,字子于,周成王之弟。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把唐地封给他。其子燮继位,因南有晋水,改国号晋。之后晋公族受封于河内之温(今河南温县),因以为氏。晋大夫郤至食采于温,号温季亦以为氏。西汉功臣温疥封茕侯,疥孙何始居太原成为望族,后裔遂以太原为郡号。

十一、沛县刘氏

沛县刘氏是中国历史上最显赫的皇族,先后有西汉皇族、东汉皇族、蜀汉皇族、刘宋皇族。

唐朝著名大诗人刘禹锡虽然是离沛县很近的彭城人,但是实际上,其六世祖刘亮,却是随北魏孝文帝改革迁来洛阳的,也就是说,他是匈奴刘渊的后代,并非沛县刘氏。这就是刘氏另一大支——彭城刘氏的来源。

其实到了现在,沛县刘氏早已没落。如今的刘氏,第一大乃是彭城刘氏。

十二、兰陵萧氏

两朝天子,九萧宰相。中国历史上接连两个朝代,居然都是这一个家族所建立! 南朝时期萧氏一门共出三十多位宰相:萧思活、萧缅、萧嶷、萧嵩、萧晔、萧子良、萧锵、萧铄、萧子懋、萧子明、萧钧、萧铉、萧昭粲、萧坦之、萧惠休、萧遥光、萧颖胄、萧秀、萧憺、萧宏、萧樽、萧伟、萧纶、萧渊藻、萧会理、萧恪、萧业、萧范、萧宝义、萧宝源、萧欣,萧摩柯、萧瑀,再加上两朝[南齐,南梁(西梁)]二十一位天子,与王、谢、袁并称为四大侨望,即南朝四大望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并称王谢袁萧。

西梁灭亡后,因萧皇后之故,兰陵萧氏成为隋朝外戚,满门显著。在唐朝,萧岿一支更是有九人入相,即所谓的一叶九相。另萧懿一支有两人为相。故有人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文人中最突出的是昭明太子萧统,他为后世留下了著名的《昭明文选》。

[后注]

本文所说的只是家族,而不是姓氏。也就是说,这个家族不代表整个姓,只是这个姓中最有名的一支。比如说,你姓李,但是并不代表陇西李氏就是你的家族。也许你的家族是赵郡李氏。另外,由于门阀政治的历史,是从汉朝开始,五代结束,到了宋朝已转入平民政治,所以本文所列举的家族的时间段为汉——五代。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一段乱世,虽属乱世,但却是士族崛起的黄金时期,所谓的士族就是世代做官的大家族,也称为门阀,三国所有的名士基本上来自士族。

东汉士族

比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东汉末年最有名的士族,尤其以袁绍和袁术为主,他们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们的祖祖辈辈在朝廷担任高官,而且还是三公级别的高官,所以他们的后代就有了一个非常高的出身,和一个非常好的名声,只要振臂一呼,也比一个出身贫寒的庶族一辈子努力所取得的成就还要大。

比如袁绍就是如此,出身好+名声好,就成为当时最出名的名士,而袁绍的家族就来自汝南郡,汝南郡属于东汉十三州之一的豫州,除了袁绍还有曹操,曹操的故乡是沛国谯县,曹操家族在当地也算是名士,还包括曹仁、曹洪、曹纯以及夏侯惇、夏侯渊等家族,因此在当时有一种说法就是:三国的名士在豫州,豫州的名士在颍川。

袁绍与袁术

颍川郡属于豫州,就是今天河南省的禹州市,这个地方位于河南省的南部,是东汉十三州之一的豫州六郡国之一,豫州下辖:陈郡、汝南郡、安丰郡、弋阳郡、颍川郡、梁国。如果以整个华夏土地来看的话,豫州又在整个中国的最中间位置,颍川郡则在豫州的最西边。

颍川郡是豫州最接近东汉都城洛阳的郡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一个离首都很近的地方,交通又很发达的地方,一般来说都是战略要地,比如今天的天津市,很像三国时期的颍川郡。

颍川郡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名士呢?

东汉十三州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颍川郡有四大家族,分别是:颍川荀氏、颍川陈氏、颍川钟氏、颍川庾氏。这种情况很像江东四大家族陆氏、朱氏、张氏、顾氏,也就是常说的吴郡四姓,因为东汉末年士族崛起,哪一个势力想要统治当地,都必须得到当地大家族的同意,否则统治就不会稳定。

1、颍川荀氏

代表人物有荀彧、荀攸以及荀氏八龙和他们的后代,荀彧被称为王佐之才,慧眼弃袁绍跟曹操,成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代的尚书令,在朝廷居中调停、处理内政,是当时名士的领袖。荀攸是曹操前期五大谋士之一,也是曹操的战术大师,同样是当时的名士。

2、颍川陈氏

代表人物有陈寔、陈纪、陈群、陈泰祖孙四代人,其中影响力最大、名声最大的要数陈群,说到陈群,我们都知道曹丕所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就是陈群的作品,而这一人才选拔制度涵盖了整个魏晋南北朝,影响深远。

荀彧与荀攸

3、颍川钟氏

代表人物有钟繇、钟会父子,影响力最大的就是钟会,钟会是公元263年魏国灭亡蜀汉的功臣之一,同时也是引发成都叛乱的罪魁祸首之一。

4、颍川庾氏

代表人物有庾嶷、庾遁,庾遁的曾孙就是东晋时期的权臣庾冰、庾亮兄弟两人,颍川庾氏同时也是东晋四大家族之一,其影响力到了东晋才达到巅峰。

除了以上出身颍川的四大家族之外,颍川名士还有郭嘉、司马徽、徐庶、郭图、韩馥、淳于琼等人。颍川之所以能出这么多名士,根本原因就在于颍川这个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人文。

颍川郡所在的豫州

颍川离首都洛阳只有140公里左右,在当时骑快马只要大半天时间就能到达首都,颍川离东汉人口第一大郡南阳郡只有200公里左右,在当时骑快马也不过一天多时间,颍川离当时汉献帝所在许都只有44公里,骑快马只要一个时辰就能到。

换句话说,颍川在当时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原重要城池的核心位置,从洛阳或者南阳到许都都要经过颍川,从许都到洛阳或南阳也要经过颍川,这就是交通要道,又属于当时的首都一天经济圈,不仅在地理位置上非常重要,在经济上也毫不逊色。

所以才会有很多人生活在这里,人多了自然大家族就多了,大家族多了,名士也就多了,据《后汉书 郡国二》记载:颍川郡下辖十七座城池,在东汉中后期有户口二十六万三千四百四十,人口一百四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三人。

颍川郡

这可是百万人口的大郡,是当时少有的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大郡,比起东汉末年战乱时期的冀州才有一百万人口来看,一个郡比一个州人口还要多,可见颍川有多么繁华,而且要承载这么多的人口,就得有相应多的耕地来养活。

在当时人口虽第一生产力,任何资源都比不上人口资源有用,人口越多就预示着这里越繁华,人口越多也就吸引了相当多的大家族到这里生活,同时也造就了越多的名士。

另外,颍川郡也是历史上最悠久的郡,据说黄帝是出生在颍川郡,同时夏朝开国之君夏禹也把都城建立在了颍川郡,所以颍川郡的历史算起来有四千多年,几乎和华夏文明同时诞生。

正因为历史如此悠久,所以颍川这个地方开发非常早,有大量黄帝时期和夏朝时期的贵族居住,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下来,就形成了颍川郡地的世家大族,世家大族多起来了,名士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在东晋这个混乱的时期,虽然说战火纷飞,但是却人才辈出,其中有四大家族横空出世。他们族群里年轻人才华横溢,并且渗透在各个行列里,毫不夸张的说,这四大家族影响了东晋的国运。

一、王氏

琅琊王氏在各个小说中都有出现,而在东晋之时,这个家族可是顶级门阀。王室出过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子弟,比如说:王羲之,王献之等人。而且在东晋经历过永嘉之乱等一族叛乱的时候,王氏子弟也帮助司马家族难度重新建立晋朝。王氏家族的人在朝廷中都占据重要的位置,连皇家都不能拿王氏怎么样。而且王氏一族出过许多皇后,更有数不尽的公主嫁入王家媳妇成为王家中的一员。所以说王家在东晋是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并且一些名士也出自王家,让其家族在文艺界也享誉悠久。

二、谢氏

王氏在政治上独霸一方,而谢氏在文学上更为出众。比如说有名的谢灵运,在经过两朝之后,仍然在东晋为官,不仅为官清廉,并且还是山水诗的鼻祖,精通书法创作,文学水平非常高。谢氏还出了很多的人才,尤其是谢安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更让谢氏的名声达到了鼎盛。

三、恒氏

恒氏一族在东晋之时,以恒温最为出名,他娶了公主为妻,在仕途上一路高升,还掌握了一部分的兵权。而恒温非常的有军事头脑,在成汉内乱之际,一举灭亡了这个政权。也因此一战成名,之后再利用势力招兵买马,实力被皇帝所忌惮。只不过可惜始终没有篡位成功,只不过后人成立了恒楚政权,奈何不过数年就灭亡了。

四、庾氏

相较于以上三个家族,庾氏就影响稍微弱些,并且仅在东晋时期有大影响,之后这个家族就迅速衰败了。而且也没有许多的有才能的子弟来壮大家族,所以在主要的几个人物去世之后,这个家族也就不值一提了。

湖南湘巴庾氏家谱三卷,首一卷,(清)庾大醇始修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清)庾亿续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济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庾氏族谱,(现代)庾裕良主编,2007年计算机激光照排胶印本。公开出版。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竹路5号庾裕良处。

庾氏志,(现代)庾氏族人编委会,2008年计算机排印稿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竹路5号庾裕良处。

东晋四大家族分别是谁?他们权利有多大?

东晋时期有四大家族,他们的权利几乎已经垄断了整个朝廷,甚至是要大过皇权。这四大家族分别是王、谢、桓、庾四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门阀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