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是否连中三元?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6收藏

张居正是否连中三元?,第1张

张居正没有连中三元

明朝的黄观、商辂连中三元。

解元、会元、状元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7人连中三元(三元及第),他们是文科15位:

  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朝的王宗哲;

  明朝的黄观、商辂;

  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我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明代的张居正,他一方面被后世崇祯帝称为“救时之相”,一方面因把持朝政而广受诟病。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也介于忠臣与权臣之间。

张居正于明嘉靖四年五月初五出生在荆州府江陵县(今荆州市)的一位秀才家。张居正自幼聪颖,十二岁投考生员,荆州知府李士翱很赏识他。十三岁考举人时又颇受乡试主考官湖广巡抚顾璘赏识,二人成了忘年交,顾称其为「小友」,盛赞其为「国器」并解犀带相赠;然顾恐其过于顺利得意忘形而终无为,有意磨砺之,强制其落榜。

入仕

嘉靖十九年(1540年),张居正在十六岁时中举。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由庶吉士至翰林院编修。世宗后期,居正升任右中允,与时任国子监祭酒的高拱关系良好。而居正亦是当时少数能与两大重臣严嵩与徐阶都能保持良好来往的官员之一。张居正与朝廷中宦官和权臣都有密切关系,这对他后来的仕途与施政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但也埋下「祸发身后」的悲剧。

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上《陈六事疏》,声明自己关于改革时政的意见。经历了激烈的内阁斗争后,最终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和高拱一起巧妙利用俺答汗孙子来降一事,与鞑靼和解互市,结束了双方多年的战事,是为俺答封贡。

推行改革

神宗万历初年,张居正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关于与冯保合谋逐高拱之事,近代有不少学者提出异议),代为首辅。当时神宗年幼,张居正得到当时摄政的神宗生母李太后的完全信任,一切军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决,前后当国十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万历元年六月(1573),居正实行考成法,加强对官员的考评,他要求全国各个衙门分置账簿,记载一切发文、收文、章程、计划,是为底册。底册一式三份,一份本衙门留存,一份送各科备注,实行一件注销一件,逾期未办理的,该科上奏候旨,一份送内阁考察,作为官员升降任免的依据。此前,内阁无法控制的言官,也归到了内阁的管理。如此一来,月有稽,岁有考,大大提高了各衙门的办事效率;中央到地方的政令畅通;裁减了大量的庸官冗员;有力地整理了全国税捐,数年的积欠得以收缴,国库收入增加。最重要的是内阁通过此举牢牢把握行政、监察大权,其中枢地位日益显著。

执政风格转变

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父亲去世。按官制应守孝三年,张居正在明神宗的支持下提出夺情(戴孝办公),一时间遭到多方面的猛烈攻击。吴中行、赵用贤及员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进士邹元标相继诤之。皆坐廷杖,谪斥有差。其中邹元标一条腿被打断,落了终身残疾。最终,反对意见被强力压制,事态平息,但张也处于与大多数官员为敌的境地,落得贪权不孝的骂名。此后,张居正性格变得偏执,晚年执政风格越发急躁。

万历六年(1578年)下令清丈土地,清查大地主隐瞒的庄田,三年后在全国内推行了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把条项税役合并,按亩征银,虽然没有彻底贯彻,但纳税土地从四百多万顷回升到七百万顷以上,使政府的财政情况有所改善。

万历七年(1579年)神宗因夜与宦官张鲸游玩时行为不检,遭到李太后训斥,张居正为皇帝写了罪己诏,由此埋下日后的祸根。一次神宗在读《论语》时,误将“色勃如也”之“勃”字读作“背”音,张居正厉声纠正:当作勃字!声音太大,吓得神宗惊惶失措,在朝的大臣无不大惊。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张居正辅政)宫府一体,百辟从风,相权之重,本朝罕俪,部臣拱手受成,比于威君严父,又有加焉。晚年张居正的权势之大,连皇帝都有所忌惮,其父病逝,他奉旨归葬,坐着32人抬的豪华大轿,内附有厕所与简易浴盆,吃饭时菜肴过百品,“居正犹以为无下箸处。”。通州县知县张伦拍足张老太太马屁,老太太对张居正说:“一路烦热,到了通州一憩,才有如游清凉国。”张居正提拔张伦为户部员外郎。

对于他晚年的生活有人指责其骄奢、专权,两个儿子分别中状元、榜眼,为世人非议。

万历八年(1580年)十月,下令吏部遍查两京衙门,有冗滥者裁之。万历九年(1581年)正月裁两京户部侍郎以下156个职位,同年裁撤郧阳巡抚、顺天巡抚、湖广总兵等地方大员职位。文武官员从12万余人降到98万人以下。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华北、边镇防务。

去世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1582年7月9日)张居正病逝,享年五十七岁。赠上柱国,谥文忠,在过世前十天,神宗加封为太师,为有明一代唯一生前受封此职大臣。正史认为张居正死因是痔疮。现代有医师认为其死时症状类似于直肠癌。其他关于诸如纵欲身亡的传言,没有其他佐证,只见于野史。

张居正(1525年—1582年),汉族,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中国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 。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内阁首辅,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

张居正自幼聪颖,十二岁投考生员,荆州知府李士翱很赏识他。居正十六岁中举人,又颇 受湖广巡抚顾璘赏识,说他是“国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中进士,由庶吉士至翰林 院编修。

生日:嘉靖四年农历五月三日 (西元1525年西历5月24日)

忌日:万历十年农历六月二十日(西元1582年西历7月09日)

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 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隆庆时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 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明朝文臣,内阁首辅,因其辅佐皇帝治理有效,具有重大历史功绩。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丽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宰相)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张居正 - 生平

世宗后期,居正升任右中允,与时任国子监祭酒的高拱关系良好。而居正亦是当时少数能与两大重臣严嵩 与徐阶都能保持良好来往的官员之一。张居正与朝廷中宦官和权臣都有密切的关系,这对他后来的仕途与施 政都有著很大的影响,但也埋下“祸发身后”的悲剧。

隆庆元年(1567年)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上《陈六事疏》,声明 自己关于改革时政的意见。经历了激烈的内阁斗争后,最终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 建极殿大学士。和高拱一起巧妙利用俺答汗孙子来降一事,与鞑靼和解互市,结束了双方多年的战事。在南 方,准许广州举办一年两次“交易会”。

万历初年,居正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神宗年幼,张居正得到当时摄政的神宗生母李太 后的完全信任张居正简介,一切军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决,前后当国十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居正实行考成法,加强对官员的考评,并裁减了大量的冗官冗员。万历八年(1580年)十月,下令吏部遍 查两京衙门,“有冗滥者裁之”。万历九年(1581年)正月裁两京户部侍郎以下156个职位,同年裁撤郧阳巡 抚、顺天巡抚、湖广总兵等地方大员职位。文武官员从12万馀人降到98万人以下。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 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 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 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

张居正 - 政治主张

政治上,以“尊 ,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中心是解决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腐败之风。他认为当时朝野泄沓成风,政以贿成,民不聊生,主要原因是“吏治不清”。他以“课吏职”即加强官吏考核为手段,“斥诸不职”,“省冗官”,淘汰并惩治了一批官员。在执行上,他“信赏罚”,“持法严”,使赏罚有准,不姑息。在他执政期间,“百官惕息”,“一切不敢饰非”,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力大大提高。如:黔国公沐朝弼屡次犯法,应当逮捕,但朝廷舆论认为此事很难办,张居正就改立沐朝弼的儿子袭爵,派飞马前去捆绑沐朝弼,沐朝弼没有反抗,被解到京师,张居正免他一死,将他幽禁在南京。再如,张居正因御史在外常常欺凌巡抚,决定压一压他们的气焰。只有他们有一件事稍不妥,马上加以责骂,又饬令他们的上司加以考查。又如,当时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盗贼群起,甚至抢劫官府库房,地方 常常隐瞒这类事情不上报,张居正下令如有隐匿不报者,即使循良的官吏也必撤职,地方官再不敢掩饰真情,抓到强盗,当即斩首处决,并追捕他们的家属,盗贼因此衰败。

军事上,用戚继光镇蓟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李成梁镇辽东(今辽宁辽阳),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加强北方的防备。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互市使马匹大增,减少了太仆寺需的种马,就叫老百姓折价交银,使太仆寺积蓄金四百余万。互市又使边疆在政治经济上保持稳定、正常,如封俺答(北方蒙古首领)为顺义王,在大同、宣府、甘肃等地立茶马互市,保持贸易往来,俺答长久没有来犯边关。

张居正 - 经济思想

(一)清查土地。他认为“豪民有田不赋,贫民曲输为累,民穷逃亡,故额顿减”,是“国匮民穷”的根源。在1578年(万历六年),下令在全国进行土地的重新丈量,清查漏税的田产,到1580年(万历八年),统计全国查实征粮土地达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比弘治时期增加了近三百万顷。朝廷的赋税大大增加,所以说:“自正(正德)嘉(嘉靖)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

(二)改革赋税,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1)以州县为基础,将所有赋税包括正税、附加税、贡品以及中央和地方需要的各种经费和全部徭役统一编派张居正简介,“并为一条”,总为一项收入。过去田赋有夏粮、秋粮之分,征收上又有种种名目,非常繁烦,现在统一征收,使国家容易掌握,百姓明白易知,防止官吏从中贪污。(2)关于徭役征派,过去有里甲、均徭、杂泛之分。里甲按户计征,不役者纳“门银”(户银);均徭、杂泛按丁分派,应役方式又有力差(以身应服)、银差(纳银代役)之分。现在取消里甲之役,将应征的全部门银,同丁银合并一起。“丁银”的计算办法,是将力差的“工”(劳动)和“食”(服役期间全部生活费用)折算为银;如“银差”则按纳银数再加收少量“银耗”(碎银化铸银锭时的损耗),然后全部役银以“丁”和“地”或(田粮)两大类因素统一考虑编派征收,即所谓“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自此,户不再是役的一种根据,丁的负担也部分转到“地”或“粮”中。(3)赋、役之中,除国家必需的米麦丝绢仍交实物和丁银的一部分仍归人丁承担外,其余“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4)官府用役,一律“官为佥募”,雇人从役。过去由户丁承担的催税、解送田粮之差、伐薪、修路、搬运、厨役等一概免除。这一改革措施赋役折银征收,既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结果,又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张居正 - 赋税思想

《明史·张居正传》

原文: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未几,居正举于乡,璘解犀带以赠,且曰:“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子。”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徐阶辈皆器重之。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严嵩为首辅,忌徐阶,善阶者皆避匿。居正自如,嵩亦器居正。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居正以御史在外,往往凌抚臣,痛欲折之。一事小不合,诟责随下,又敕其长加考察。御史刘台按辽东,误奏捷。居正方引故事绳督之,台抗章论居正专恣不法,居正怒甚。帝为下台诏狱,命杖百,远戍。由是诸给事御史益畏居正,而心不平。

居正乞归葬父,帝使尚宝少卿郑钦、锦衣指挥史继书护归,期三月,葬毕即上道。居正请广内阁员,诏即令居正推。居正因推礼部尚书马自强、吏部右侍郎申时行入阁。自强素忤居正,不自意得之,颇德居正,而时行与张四维皆自昵于居正,居正乃安意去。

  居正自夺情后,益偏恣。其所黜陟,多由爱憎。左右用事之人多通贿赂。冯保客徐爵擢用至锦衣卫指挥同知,署南镇抚。居正三子皆登上第。世以此益恶之。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至是,赠上柱国,谥文忠,命四品京卿、锦衣堂上官、司礼太监护丧归葬。于是四维始为政,言官劾篆、省吾,并劾居正,篆、省吾俱得罪。新进者益务攻居正。诏夺上柱国、太师,再夺谥。居正诸所引用者,斥削殆尽。帝命司礼张诚及侍郎丘橓偕锦衣指挥、给事中籍居正家。诚等将至,荆州守令先期录人口,锢其门,子女多遁避空室中。比门启,饿死者十余辈。诚等尽发其诸子兄弟藏,得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其长子礼部主事敬修不胜刑,寻自缢死。

赞曰: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书》曰“臣罔以宠利居成功”,可弗戒哉!

文言文翻译:

张居正,字叔大,是江陵人。年少聪明才思敏捷,十五岁就做了秀才。当地的巡抚顾璘认为他的文章不同寻常,说:"张居正是国家的栋梁啊。"不久,张居正在乡试中中举,顾璘解下自己的犀牛皮腰带赠送给他。且曰:“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子。”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徐阶等人都非常器重他。张居正这个人,长脸眉目清秀,胡须长至腹部。敢于承担责任,自认为是豪杰。但是很深沉,胸有城府,别人很难猜测到他的想法。严嵩当首辅,嫉妒徐阶,和徐阶关系好的人都避开了。张居正言行自如,严嵩亦很器重他。

张居正执政,把尊崇主权、考核吏职、信守赏罚、统一号令作为主要措施。即使远在万里之外,早上下达政令而晚上就要执行。黔国公沐朝弼屡次犯法,当逮捕法办,朝廷大臣议论感到为难。张居正便提拔任用他的儿子,又派人飞快前往逮捕沐朝弼,他不敢动弹。押到朝廷后,请求宽免死罪,便把他押到南京监禁。张居正认为御史到了各省,往往凌辱抚臣,想严厉纠正。御史论事稍有不合意,张居正就加以责骂,又敕令作长期考察。御史刘台巡按辽东,误传捷报。张居正准备援引成例章法对他进行督责处罚,刘台上奏章指责张居正专横独断,肆行不法,张居正愤怒至极。神宗皇帝特为张居正把刘台逮捕,投入诏狱,命人杖打一百,流放到边远地区当戍卒。由此,众给事中、御史更加畏惧张居正,内心都愤愤不平。

居正乞归葬父,皇帝派尚宝少卿郑钦、锦衣指挥史继书护卫他归家,为父服丧三月,丧葬完了就上道。居正请求广泛的接受新的阁员,皇帝下诏就命令居正推举。居正于是推礼部尚书马自强、吏部右侍郎申时行入阁。自强向来和居正不合,没有料想到能入阁,颇感激居正,而时行与张四维皆与居正交好,居正于是安心离开了。

  居正自从夺情后,更加不公纵权。这些官吏的升迁,多由爱憎。左右掌权的人多通贿赂。冯保门客徐爵提拔任用至锦衣卫指挥同知,署南镇抚。居正三子皆进进士前几名。世人因此更加不喜欢他。等到他逝世后,皇帝为此而不上朝,用下谕旨祭九坛的方法表示尊敬,把他当做国家元老和导师。至是,赠上柱国,谥文忠,命四品京卿、锦衣堂上官、司礼太监护丧归葬。在这时四维才开始主政,言官弹劾篆、省吾,并弹劾居正,篆、省吾都得罪。刚提拔的人更加致力攻击居正。诏令夺取上柱国、太师,再夺谥。张居正所重用的人,几乎全部被削去官职。帝命司礼张诚及侍郎丘橓偕同锦衣指挥、给事中抄居正家。张诚等将要到,荆州守令先期逮捕人口,禁锢其门,子女多逃避空室中。等门启开,饿死者十余多人。张诚等尽挖掘其诸儿子兄弟的私藏,得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其长子礼部主事敬修不能忍刑罚,不久自缢死。

赞(一种文体,主要是评价性文章)说:张居正精于审视时政变化,敢于做改革事。神宗刚亲政时,他所作所为扭转衰局振兴危国(隳:原意为毁坏的城墙,此处引申为危难中的国家),不能不说是以为干练济世的奇才。但是在手握重权之后,差点震慑了皇上,最后引发了死后的灾祸。“尚书”说:做臣子的不能因为得宠而自居功劳。可不能不引以为戒。

张居正是否连中三元?

张居正没有连中三元明朝的黄观、商辂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7人连中三元(三元及第),他们是文科15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