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仔镇的旅游资源
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1895年10月10日诞生于平和坂仔镇,并在这里度过美好的童年时代,这是一个令林语堂先生一生“魂牵梦萦”的地方。如今它已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文化界、大众传媒界人士前来参观。相信林语堂故居和即将建成的林语堂图书馆将成为促进海峡两岸和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热点,也将成为平和旅游的一大胜地。
从平和县城到灵通风景区途中,要经过“中国香蕉之乡”坂仔镇。坂仔镇以盛产香蕉闻名于世,同时,它还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的诞生地,因而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到这里参观游览。 林语堂故居在坂仔中心小学校园内。校园原址是坂仔礼拜堂。礼拜堂第一任牧师林至诚就是林语堂的父亲。礼拜堂原为一座园林式建筑物,园中有大小礼拜堂各一,又有圣经楼、执事房等附属建筑,屋宇相连,曲径通幽,既有西洋建筑的特色,又兼有中国庭园之美。礼拜堂年久失修,早己坍塌,但林语堂出生地仍保存完好。
这是一座“同”字型的小平房,各间平房相连相通,单层,只有右角的一间有楼房。据传,林语堂就是在那间楼心里出生的,时为1895年10月10日。“同”字型房屋中间,有口水井,位置恰好是“同”字中的“口中”字。水井原有鹅卵石围墙,石板井埕,现己改为抽水井。井边有一“饮水思源”碑,是纪念林语堂先生的,为坂仔镇人民政府所立。
“同”字型平房,现己辟为林语堂先生纪念室,内陈列许多有关林先生的照片和资料,都很珍贵,参观者可以一饱眼福。
林语堂先生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学者、翻译家,一生著述甚多,先后出版《京华烟云》、《吾国吾民》、《语堂文集》、《我见我闻》、《开明英文读本》、《新开明语堂英语读本》、《红牡丹》、《赖柏英》等30多部作品,1975年被推为国际笔会副会长,并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成为国际文坛的名人。坂仔,是林语堂一生中“魂牵梦萦”的地方。他曾在《八十自叙》中说:“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山陵,因为我相信我仍然用一简朴的农家弟子的眼睛来观看人生”。 在坂仔之南的下山边村的山麓之下,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榕树群,宛如一条巨龙,依山而上,占地面积约有三十多亩。一棵棵参天榕树,枝繁叶茂,粗大的树干要四五个人才合抱得过。庞大的树冠足供五十余人纳凉。这是十几株大榕树连在了一起而形成罕见的榕树群,整个榕树群高约二十米,地面上枝干千姿百态,树根暴突盘缠,树顶枝叶茂密,蔚为壮观。
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这片古老的榕树群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与平和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志甫大有渊源。李志甫又名李胜,生于平和坂仔埔尾农家,元至元三年,由于元朝统治者对汉族的鄙视和政治上的打压,民不聊生。同年六月李志甫率众揭竿而起,起义军先在这一带山麓,种榕聚集,后转到九牙山祭旗、宣布正式起义,起义军浩浩荡荡地杀出南胜县。义军一路势如破竹,攻破漳州城,杀死漳州守将长史晏只哥。朝庭极为震惊,急调江南行省别不花,统领三省部队进行镇压。别不花是个老巨猾的将领,起用了熟悉当地情况陈君用,组织地方武装一起夹击起义军。至元六年,李志甫在高坑曾岭乌泥洞被抓,后为元军所杀。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历经三年,最后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但他们当年种植下来的榕树已蔚然成群,蔚然成林,形成绿城一道亮丽的景观。
闽南人尊榕成性,尊榕树为“树王”,以为榕树最具灵气,最具情感,最能荫庇乡人,“榕公”与“成功”谐音,所以才有种榕起义之说。闽南人视榕树为神树,视榕树为神祇,常在树下烧香许愿;孩子难养、高考、祈子、求婚……皆向古榕树叩拜、挂红布条;逢年过节,有喝榕树水,以求长寿;用榕树水喷洒房间,以驱邪恶……
走进这古老的榕树群,你会惊叹地面植被深厚,绿草如茵,更会被它们的干枝拂地,盘根错节、高大如厦的雄奇所惊异。其中有当地人戏称为龙、象、虎的三株大榕树尤其令人称奇。 坂仔镇景点很多,心田宫是其中之一。心田宫在心田村象鼻山麓,为一座明代建筑物。清朝嘉庆元年(1796)重修,后屡毁屡修,以1984年修葺后最为完整。宫室2进,正堂面阔3间。心田宫建筑总面积350平方米。保生大帝,民间称“大道公”。公俗姓吴,宋太平兴国(公元979年)3月15日生于龙溪青礁、白礁之间一个乡村,自幼随父讨海谋生。后因父母生病无钱延医买药相继身亡,遂决心学医济世。学成后,浪迹江湖游医天下,驱邪祛病,济世救人,不取分文。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闽南一带瘟疫肆虐,疫区人亡田荒,景象凄惨。他及其徒弟四处奔走。扑灭瘟疫,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因为他既是一位医德同高尚、医术高超的医生,又是一位道行高深的道长,被称为吴真人。吴真人死后,被尊为有求必应、驱邪祛病、救护众生的神。奉祀保生大帝的宫庙遍及福建、台湾。
坂仔心田宫是台湾台中市元保宫的母宫。1988年农历四月和十一月,元保宫由赖焕章、赖坤唐分别率领香客前来心田宫进香和参加心田宫建醮大典,同时捐资修建心田宫戏台。 坂仔又称“铜壶”,在坂仔镇附近有座“铜壶宫”是当地林氏的族庙。铜壶宫里供奉着封神榜里的赵公明的神像,在通往镇区的大路边,曾经还有一座“坂庵”,庵门口挂着清朝乾隆五年的进士何子祥题写的“铜壶滴漏”的木匾,何子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薰南楼主子孙们的舅老爷。坂仔别称“铜壶”是因为“铜壶宫”而来,还是先有“铜壶”别名,再筑“铜壶宫”这就不得而知了。
坂仔镇的旅游资源
本文2023-11-21 17:45: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