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文学奖项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1浏览:1收藏

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文学奖项有哪些?,第1张

1诺贝尔文学奖。

该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发,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比较著名的有获奖者有马尔克斯,泰戈尔,罗曼·罗兰,赫尔曼·黑塞,福克纳,海明威,加缪,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奈保尔等。比较著名的作品有《钢琴教师》《蝇王》《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雪国·千只鹤·古都》《局外人》《鼠疫》《老人与海》《荒原狼》《我的名字叫红》《逃离》《所罗门之歌》等。

2卡夫卡奖

顾名思义,这是为了纪念卡夫卡颁布的文学奖,由捷克布拉格政府与布拉格卡夫卡协会共同主办,虽然此项文学奖没有国籍限制,但必须要有一部作品被翻译成捷克语才能参选。村上春树曾在2006年获得过此奖,阎连科是目前唯一获此奖的中国籍作家。

3布克奖

英国的布克奖现在已经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坛大奖,布克奖被认为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中国读者熟悉的奈保尔,伊恩·麦克尤恩都曾获得过此奖,《辛德勒的名单》,《英国病人》,《少年pi的奇幻漂流》都曾榜上有名。

中国作家王安忆和苏童2011年成为首次获布克国际奖提名的中国作家,2013年阎连科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但是迄今为止,尚无中国作家获此奖。

4普利策小说奖。

普利策小说奖是美国最悠久和最著名的文学奖项之一,曾有很多著名作家获得过该奖项,包括辛克莱·刘易斯、赛珍珠、海明威、福克纳、约翰·史坦贝克、索尔·贝娄、托妮·莫里森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包括《纯真年代》《飘》《老人与海》《愤怒的葡萄》《杀死一只知更鸟》等经典名著。

5直木奖。

日本文学界最高荣誉,每年颁发两次,得奖对象以大众作品的中坚作家为主。著名作家司马辽太郎、宫部美幸、京极夏彦、东野圭吾皆是此奖得主。著名作品有: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野坂昭如的《萤火虫之墓》、宫部美雪的《理由》、樱庭一树的《我的男人》、井上荒野的《切羽》、连城三纪彦的《恋文》、道尾秀介的《月与蟹》等。它的奖金大约是两万元人民币,并不算很高,但作家一旦获奖,就如黄袍加身,可以依靠这个头衔轻松换来约稿和极高的报酬,因此也被视为文学青年的进身之阶。

6芥川龙之介奖

俗称:“芥川奖”。日本文学振兴会主办,以鼓励新人作家为宗旨。知名作品有: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天气》、小川洋子《妊娠月历》、大江健三郎《饲养》、村上龙《接近无限透明的蓝》、吉田修一《公园生活》等。

7龚古尔文学奖。

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奖,每年11月颁奖,首次颁奖时间为1903年,奖金为5000法郎。该奖项由19世纪法国作家爱德蒙·德·龚古尔为他早逝的弟弟儒勒·德·龚古尔设立。两位都是法国自然主义小说方面的代表。除了龚古尔奖以外,龚古尔学院每年还会评选出其它奖项,包含龚古尔诗歌奖、龚古尔首部小说奖。获奖者代表: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1919年);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1984年);莫迪亚诺《暗铺街》;米歇尔·图尼埃 《桤木王》等。

8都柏林文学奖

成立于1996年,是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单一文学奖(得奖者可获10万欧元,约14万美元),只要是英语小说或任何语言有英译本的小说皆可角逐这个奖项。获奖者代表:奥尔罕·帕穆克《我的名字叫红》、赫布兰德·巴克《上面很安静》、 阿利斯泰尔·麦克洛德《OPEN经典:没什么大不了》。

9爱伦·坡奖

全世界优秀侦探小说家创设了最具权威的奖项――埃德加·爱伦·坡奖。名字来源于美国著名推理小说作家爱伦·坡,获奖作品由美国侦探作家协会指定成员组成的委员会裁定。获奖者代表:肯·福莱特《银行家的情人》、 肯·福莱特《寒鸦行动》、 弗·福赛斯《豺狼的日子》、爱德华·霍克 《不可能犯罪诊断书》。

10.雨果奖。

此雨果非我们熟悉的那位大文豪,而是一位卢森堡裔美国发明家、作家、杂志出版商,他曾出版第一本科幻小说杂志,他在一些描述中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起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所以这项奖是颁发给科幻或奇幻小说的文学奖,《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曾在2001年夺得最佳长篇小说奖。

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2016年8月21日,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摘得中短篇小说奖。

11茅盾文学奖。

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以上的作品。尽管仍有颇多争议,但茅盾文学奖依然不失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自2011年起,由于李嘉诚先生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获奖者代表:古华《芙蓉镇》、路遥《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白鹿原》、阿来《尘埃落定》、王安忆《长恨歌》、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麦家《暗算》、毕飞宇《推拿》、莫言《蛙》、金宇澄《繁花》、贾平凹《秦腔》、苏童《黄雀记》等。

  哥几个有钱瞎得瑟,没钱穷得瑟,反正都得得瑟着。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句话经典语录50条,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1、春风吹绿了杨柳,阳光饱满了思念,一季韶光妖娆了锦瑟流年。一抹温情的微笑,执意在枝头上盛放着极致的娇艳,一次深情的凝眸,注定是人生只若初见的感动。

2、我爱你,所以我愿意。

3、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向自己不疼就只能让别人疼。

4、很多事情都想不通,想不通为什么我一睁眼,你就不是我的了。

5、我要懂得欲擒故纵,还有,不能夜郎自大。

6、是哪一瞬间喜欢上你的?我自己也说不清。但我知道,喜欢着你的每个瞬间,都充满了生活的勇气,仿佛在黑夜里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向人生的目标,指引我去完成未完成的梦想。

7、工作时不为钱分心,钱反而会来得快一些。

8、我只是想要简简单单的生活平平静静的,为什么连这样的期望也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让我失落。

9、相思如此沉稳,泪水如此的平衡,被情困的心,被梦落的痕,心中简单的情份,落下了多少的伤痕,走在婉转的思绪里,付出的时间,换来心田的悲伤,走在无助的季节,得到的是脆弱的痕迹,让难分的泪滴盘旋在相思的路上,一份相思一份泪,泪洗相思过往人。

10、脸色忧伤盖得住,心里难过数不出。

11、人生有梦想做人才辉煌,人类有梦想社会才飞跃。

12、昨天很重要,它构建了我们的记忆;明天很重要,它让我们有了憧憬和梦想。 但最重要的,还是今天,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一切。 人生苦短,我们要告诉自己:怀着积极心态过好每一个今天;学会给心灵疗伤,不要躲藏在昨天的阴影中;做该做的事,明天自然会来。 岁月里磨合,所有的曲折都可以让我们对生命肃然起敬,山水一路徜徉,有些事需要感谢,有些事却是忘了比记着好。 有山有水更何忧,知足能令万事休,这是一种胸怀的宽阔,也是一份命运的厚重,雪飘过,霜也重,浮生就是此情景,心事重的更误了山水风景。

13、当世界与你过不去的时候,不要忧伤,不要气馁,只要自己不与自己过不去就行了。 我们没办法改变周围的客观存在,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因为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或忧伤,是由自己创造的,而不是其他客观存在影响的。 所以,我们的世界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那一瞬间,你终于发现,那曾深爱过的人,早在告别的那天,已消失在这个世界。 我想,有些事情是可以遗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记念的,有些事情能够心甘情愿,有些事情一直无能为力。 我爱你,这是我的劫难。

14、没钱并不可怕,怕的是一直要等人来救济;孤单并不可怕,怕的是一直孤单;失业并不可怕,怕的是一直不去找工作;生病并不可怕,怕的是一病不起;输了并不可怕,怕的是一败涂地。 痛苦是快乐的源泉,快乐是永远快乐的一个片段,不要沉迷于社会对你做了什么,而是看你自己在做什么。 一个人之所以能永远快乐,不过是知足常乐,不过是对正常而平淡生活的感觉。

15、如果结果已成为现实,谁又有能力去改变。

16、你不会跟她说你喜欢的体育和政治吧,一般女生都会觉得这些能知道点就够了,总是谈论也没大意思。

17、我们生命中出现的所有课题,都是为了唤醒,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一个你爱的人,他会穿越这个世间汹涌的人群,一一地走过他们,捧着满腔的热和沉甸甸的爱。走向你,抓紧你。你要等。

18、老爸写了十年书,接下来要出版的'已经是第十五本了,现在却发现自己没有写小说的天分,你说老爸能不痛苦么?同时,我也瞧不起我自己,憎恨我自己,居然去嫉妒自己的朋友,所以根本没心情工作。

19、无论你的背后有多少谩骂,你的路一定要走的坦坦荡荡。

20、什么是成熟的代价?有话不会直接表达了,害怕真话伤了人,也许沉默最妥当;有爱不会挂在嘴边了,害怕说了被拒绝,放在心里更安全;有事不会去求人了,人情是一辈子的债,还也还不完。有苦自己笑笑就得了,知道谁也帮不了;有泪自己擦擦就完了,明白谁也替不了。

21、我们常常基于非常片面的信息,或者自我经历的联想,就在心里给别人贴上标签,下了结论,从而获得某种道德优越感。不幸的是,很多时候,人们是先形成固有印象,然后不断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22、远离令你难过的人,再远离那些令你痛苦的事,好好的做一个善待自己的人。

23、战争中,即使是敌我双方也好,唯一认同的是精神。 宇宙一直是拒绝人类进入的,地球为了告诉我们,所以才把我们拖下来的。 如果不战斗,人类就不会知道战斗的愚蠢。 ——矢立肇、富野由悠季 《机动战士高达W》

24、我觉得人的一生就是磨炼自己、燃烧自己,过去的生活是一部交响曲,却不一定是快乐的。有感动才会有音乐产生,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生活的方式、态度、想法是激发音乐产生的原因。音乐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去过生活、脑筋如何去转,才是产生音乐的原因。

25、你喜欢的人与你无缘,那是他的遗憾。

26、身体好,你的精神才能好,所以有个好身体很重要。

27、我等你的意思,大概就是还没有更喜欢的人出现。

28、我自知没有任何立场。

29、要顺日,短信传给你。想要顺,发短信,转发越多就越顺。为了事业顺,爱情顺,生活顺,万事顺,手指动动发短信,愿你一生都顺顺顺!

30、我没觉得有任何不幸,没去过天堂,地狱也是好的!出处:《花开半夏》

31、生命的本质,就是迎来送往,接纳静临的人与物,惜别远走的是与非。世间道有万千种,每人只可选一条。同行的,要珍视,没谁陪你到尽头;离去的,当坦荡,有些时候莫强求。人生的大半旅途,原本孤寂苍凉,浮华外须独守,喧嚣里亦沉默。来的俱是风景,去的也成回忆,不若安享这个过程,看一路花开花败。

32、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林语堂

33、他们,思莞和他口口声声的尔尔,都迷路了吗?背道而驰,走得那么坚持,却失去了方向。而她,存在着,即使未曾做过什么,只要姓温,便意味着一种摧毁吗? ——书海沧生 《十年一品温如言》

34、本来,我不是这个样子的。可是,你知道,再迟钝的心,次数多了,也会破洞的。然后,给我补洞的那个人又不在… ——书海沧生 《十年一品温如言》

35、我的过去,一片朦胧…… ——莫迪亚诺 《暗店街》

36、时间就像海绵里面的水,我们应该挤出来去探索这个世界。

37、人没必要倚老卖老,也没必要以小卖小。

38、很多人的不快乐,往往是因为没有好好爱自己,且常常因为别人而消耗着自己。

3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弭,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40、他没有晓得谁人梦曾经拾正在他面前了,拾正在这个都会何处那一片无垠的浑沌当中不知甚么中央了,那边合众国的黑沉沉的郊野正在夜色中向前舒展。《了不得的盖茨比》

41、以前就怕别人说自己太成熟,所以想方设法把自己弄的幼稚些;现在就怕别人说自己年龄小,觉得之所以显小,是因为自己不够成熟。

42、生命是宝贵的,活着是幸福的,工作是美丽的。作者:金正昆

43、不要由于畏惧被人误解,而把本身过得无比卑微。

44、暗恋老是好过初恋,由于暗恋不会失恋。

45、着实没人能汇报你,放弃一人到底应该怎么做,你只能本身熬过无数黑漆漆的夜晚,然后第二天照常起床,冒充什么事也没产生,着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感情是两人的事,他不爱你,你又何苦呢。

46、咱们只有看清自我问题背后的原因与真相,透过在自我所创化的幻象(关联)中了解自我,了解性命,咱们才有转化的可能。

47、有家,就有幸福。在属于自己的屋檐下,可以尽享亲情的温暖,爱情的温馨。当然,家人之间的感情也是需要精心呵护。作为至亲,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应当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关爱、理解与宽容。

48、世上的路千万条,不管走在哪一条路上,遇到的不会都是你想见的人,一定也会遇到你不想见的人。因为不想见的人拒绝上路,那你就一定无路可走。别在意那些不想见的人,即使遇见也要拱拱手。要想着那些想见的人,不要让他们在你的生命中白白错过。

49、人人都想上天堂,却没有人想死。

50、有好事情的时候不要吃独食,主动地告诉他们你知道的好消息。

《星形广场》(1968)——尼米埃奖与费内翁奖

《夜巡》(1969)——钻石笔尖奖

《环城大道》(1972)——法兰西学院小说奖

《暗店街》(1978)——法国龚古尔文学奖

2014年10月9日,《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1月1日被法国政府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我飘飘无所适,不过幽幽一身影。

迷宫一般的巴黎把置身其中的人变得渺小而脆弱,故事发生在这里,发生在一个渺小的人物身上。居伊罗朗一直生活在失忆的折磨里,忘却的痛苦与对身世的好奇心促使他孜孜不倦地寻访每位可能揭开他身世之谜的“陌生人”,希求通过他们零碎的讲述和旧日的照片、信件拼贴出自己的前半生。

真相的步步来临伴随着愈深的失落与恐惧,主人公如同置身于巨大迷宫之中,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答案会将自己带到何处,不知道它会是惊喜还是悲痛。他不知疲倦地奔走着,经历旧友的衰老或是离去,看见老屋的荒废凄凉,一切的物是人非夹杂着回忆的不确定性,使得哀愁的情绪吞噬人心。这种在黑暗中苦寻的过程让历史感与现实感不断摩擦着,交织着,赋予这个故事深刻而沉重的背景。

“我什么也不是,这天晚上,我只是咖啡店露天座上的一个淡淡身影。”故事的开场便弥漫着一股无着落的漂泊感。并非是居无定所的困窘,而是主人公脑海里空白一片的前半生所带来的空虚,是他为找寻遗失的自己,一次次闯入他人生活而又骤然消失的不安全感。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他拼命探寻,因为有一种情感须由过去来填补,有一种使得内心安定强大的归属感须由回忆成全。未来的确会给人希望,但是,是记忆和身份证明我们活过,真实过,爱过,拥有过,是那些老照片里青涩的脸庞和过时的衣裳提醒我们曾经的年少轻狂与斑斓梦想。所以,寻找过去犹如一个人重新来过,带着一种生死交关的味道。

莫迪亚诺在自己评价全文时说,他在营造混沌、游离、奇异的氛围。这种氛围体现在零碎而无规则的对话里,在对景物和色彩模糊的描写里,在时间点猝然的跳跃和巨大的时间跨度里。此外,全文布局像一个侦探小说,有着传统意义上神秘事件的建构和逐步发展,但值得一提的是,莫迪亚诺并没有为我们揭示谜底,故事在主人公决定前往下一个地点——暗店街时便戛然而止了,他仍在找寻,可我们已经无从知晓接下来的故事,这样充满虚幻和不确定性的结局完全没有落入传统侦探小说被一群富有经验的读者提前识破的俗套,被珍妮尤尔特称为“纯粹反侦探小说”。

的确,阅读时我从未猜出接下来的故事会是什么,面对结局时亦手足无措,居伊知道自己究竟经历过什么了吗?他的朋友真的失踪了吗如同一个走不出的迷宫,没有出口也不允许人找到出口,悬而未决的虚幻感在结尾最后一句话处被无限放大,“黄昏时分,一个小姑娘和母亲从海滩回家。她无缘无故地哭着,她不过想再玩一会儿。她走远了,她已经拐过街角。我们的生命不是和这种孩子的悲伤一样迅速地消逝在夜色中吗?”生活的真相就通过这个小女孩的泪水被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生活里发生的一切都是随意而没有缘由的,我们无需问缘由是什么,也没有时间这么做,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把脑中无序而破碎不全的记忆拼凑,在回首过往和寻觅当年自我时仍记起那些扣动心弦的细节和片段,获得长久的心安与慰藉。

“我们在沙滩上的脚印,只能保留几秒钟。”主人公这样说过。“也许,我们就这样烟消云散了,或者,我们只是蒙在车窗玻璃上的水汽,它牢牢地附在上面,用手擦也擦不掉。”主人公也这样说过。存在感是个很忧伤的字眼,因为我们总会消失在一些人的世界里,再遇见另一些人,我们也总会告别曾经的那个世界,陪着慢慢长大的自己走向新的终点。我们时常不相信自己给时光留下了足够深的烙印,更是不相信自己给在乎的人们留下定格的身影,可我相信我们总能留下些印痕,或深或浅,却不可磨灭也无法替代。评论家们说这是动荡的二战时期法国作家的寻根之旅,是被二战阴影笼罩的不安的民族情绪。而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作者对自己,对每个人的期待,不要成为生活的局外人,不要忘记过去,忘记初心。

莫迪亚诺曾在另一本书中说:活着,就是固执地完成一次回忆。那些被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荣光只是极少数人的幸运,他们的姓名与生平被这个世界收藏,不会遗忘。可我们大都只是无名之辈,平凡地出现,又平凡地消失,我们可以沉寂于世,但不该寂寥于心,因为我们来到莽莽尘世间,纵使来去无牵挂,也总得有值得百般回忆的故事。

似水流年是一个人的一切,它让我想起儿时曾奢望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它提醒我,一次又一次,不要为了身外之物而失去自我,此一生,一定要为自己,好好活过。

http://wwwkanunu8com/files/writer/4247html上网查

下面的是他的作品《青春的咖啡馆》第一章

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

  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有时,你会发现,她早晨一大早就坐在那里了。要么,到午夜时分,她才出现,然后在那里一直待到咖啡馆打烊。在这个街区,这家咖啡馆还有布盖和拉贝格拉是关门最晚的,但孔岱却云集了最千奇百怪的顾客。岁月流逝,我常常不由自主地问自己,是否仅仅因了她的存在,才使得那家咖啡馆和那里的人都显得那么异乎寻常和与众不同,仿佛她用自己的芬芳把他们都浸透了。

  我们来做个假设,假设有人用一块布条蒙住你的眼睛,把你带到那里,让你在一张桌子旁边坐下,然后揭掉蒙眼布,给你几分钟时间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现在是在巴黎的哪一个街区?这时候,你可能只要观察一下周围的邻座,听一听他们的谈话内容,随即便能猜出:是在奥黛翁交叉路口的附近地区,在我的想象中,这个地区下雨天总是灰蒙蒙的一片。

  有一天,一名摄影师走进了孔岱。从外表上看,他跟店里的顾客没有任何分别。同样的年龄,同样的不修边幅。他穿着一件对他来说太长的上衣,一条平纹布裤子和一双肥大的军用皮靴。他拍摄了大量经常光顾孔岱的那些客人的照片,然后他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常客,如此一来,在其他人看来,他拍的好像是全家福。后来,这些照片登在一本以巴黎为主题的摄影画册里出版,照片下面的说明文字很简单,只列有这些顾客的名字或者外号。她在好几幅照片中都出现过。就像**中常说的那样,她比其他人都上镜。在照片上的所有的人当中,读者最先注意的是她。在摄影画册页脚的说明文字中,她的名字是“露姬”。“从左到右分别是:扎夏里亚,露姬,塔尔赞,让-米歇尔,弗雷德和阿里·谢里夫……”“近景,坐在吧台边的是:露姬。在她身后是:安妮特,堂·卡洛斯,米海依,阿达莫夫和瓦拉医生。”她站得直挺挺的,但其他人的姿势却很随意,比方说,那个名叫弗雷德的人甚至把头靠在那张仿皮漆布长椅上呼呼睡着了,很显然,他已经好几天没刮胡子。有一点必须明确:露姬的名字是在她开始频繁光顾孔岱的时候,别人给起的。有一天晚上,临近午夜时分,她走了进来,当时我也在场,店里只剩下塔尔赞、弗雷德、扎夏里亚和米海依,他们都坐在同一张桌子边。塔尔赞大叫起来:“哎呀,露姬来了……”起初,她显得有些惶恐,但没过多久她的脸上便绽出了微笑。扎夏里亚站了起来,装出一副很庄严的口气说道:“今天晚上,我为你命名。从今往后,你名叫露姬。”久而久之,他们当中所有的人都叫她露姬,我现在想来,她有了这个新的名字之后,反倒觉得放松了。是的,是放松了。

  实际上,我越往深里想,越能找到我最初的印象:她到孔岱这里,是来避难的,仿佛她想躲避什么东西,想从一个危险中逃脱。见她坐在最里头,坐在那个谁也不会注意到她的位置时,我就有了这种想法。当她混杂在其他人中间时,并不引人注目。她总是一言不发,谨小慎微,甘当他们的听众。我甚至觉得,为了更加安全起见,她喜欢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宁愿和那些“大嘴巴”混在一起,否则的话,她不可能几乎总是坐在扎夏里亚、让-米歇尔、弗雷德、塔尔赞和拉欧巴那一桌……和他们在一起,她便融入到整个布景当中,只是他们当中的一个无名的哑角,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在照片的说明文字会这么标注:“名字不详”,或者简明扼要地写上“某某”两个字。是的,她刚开始在孔岱出现的时候,我从未见过她与什么人有亲密的关系。从那以后,其中的一个大嘴巴在后台叫她露姬便没有任何妨碍,因为这不是她的真实名字。

  不过,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她在一些细节方面跟其他人截然不同。她的衣着非常讲究,跟孔岱的其他客人形成鲜明的反差。一天晚上,她坐在塔尔赞、阿里·谢里夫和拉欧巴的那张桌子,点了一支烟,她那修长的手指让我心头为之一震。尤其让我吃惊的是,她的指甲熠熠闪亮。指甲上涂着无色指甲油,这个细节也许显得微不足道。那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吧。为此,我们必须具体介绍一下孔岱里的常客。他们那时的年龄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只有个别的客人,像芭比雷、阿达莫夫和瓦拉医生差不多五十岁了,但是大家忘记了他们的年龄。芭比雷、阿达莫夫和瓦拉医生都忠贞不贰地坚守着自己的青春,坚守着人们或许称之为“浪子”的这个陈旧过时但悦耳动听的雅号。我

  在词典里查阅“浪子”的含义:指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放荡不羁、无忧无虑的人。这个释义倒是很适合这些经常出入孔岱的男女。他们中的一些人,譬如塔尔赞、让-米歇尔和弗雷德,都声称自己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屡屡和警察打交道,而拉欧巴十六岁的时候就从善心巴斯德少年犯教养所里逃了出来。但是,大家都在左岸,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在文学和艺术的庇护之下。我呢,我在那里上学。我不敢把我上学的事情告诉他们,我并没有正儿八经地融入到他们的那个圈子里面。

  我确实感觉到了她和其他人不一样。在别人给她起那个名字之前,她在哪里?她是从哪里来的?那些经常光顾孔岱的客人手上总会拿着一本书,他们会把书随手丢在一张桌子上,封面上沾满了酒渍。《马尔多罗之歌》、《灵光集》、《神秘的街垒》。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她总是空着一双手。后来,她可能想仿效别人,有一天,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孔岱看见她独自一人在那里阅读。从那以后,她就手不离卷了。她和阿达莫夫等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爱把书放在桌子上很显眼的位置,仿佛这本书就是她的通行证或者居留证,可以使她合法地留在他们身边。

  法国作家洛特雷阿蒙的作品。法国诗人兰波的著名诗集。美国诗人杰瑞德·卡特的作品。

  但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阿达莫夫、芭比雷、塔尔赞和拉欧巴,他们谁也没留意。那是一本口袋书,封面已经很脏了,是那种从塞纳河边的旧书摊上淘来的书,封面上用大号红色字母印着《消失的地平线》几个字。在那个时候,这本书没有让我产生任何联想。我本该问她这本书写的是什么主题,但是我当时愚不可及地对自己说,《消失的地平线》对她来说只是一个装门面的东西,她装模作样地阅读这本书,其目的就是要和孔岱的顾客步调一致,融入到他们中间。对于这帮客人,一个偷偷从外面瞟一眼甚至趴在玻璃窗上往里面瞅一眼的行人会把他们当成普普通通的大学生顾客。但是,一旦看见这些人在塔尔赞、米海依、弗雷德和拉欧巴的那张桌子边豪饮,他马上就会改变看法。在拉丁区那些静悄悄的咖啡馆里,客人们可能永远都不会这么酗酒。当然,在下午的那些休闲时刻,孔岱可能会使人产生错觉。但是,随着夜幕降临,那里就变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哲学家称之为“韶华不再的年轻一代”的相会之地。为什么选定这家咖啡馆,而不是另外一家?这里有老板娘的因素,老板娘夏德利太太好像对什么事都见怪不怪的,对她的客人甚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宽宏大量。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代表作,他在书中描绘的“香格里拉”,后被代指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许多年之后,这个街区的街道上只能看见那些豪华商店的玻璃橱窗了,孔岱咖啡馆的地盘给一家皮件商店占据了,有一天,我在塞纳河的另一边,在布朗西街的坡道上遇见了夏德利太太。她并没有一眼就认出我来。我们一起肩并肩地走了好一阵子,边走边聊着孔岱。她的丈夫是阿尔及利亚人,战后购置了地产。她还记得我们所有的人的名字。她心里常常惦记,不知道我们都过得怎么样了,但她不抱什么幻想。打一开始,她就知道,我们的境况会非常糟糕。就像街头的一些流浪狗,她对我说道。我们在布朗西广场的那家药店前面分手的时候,她直视着我的眼睛,直言不讳地对我说:“我嘛,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的人,是露姬。”

  当她走到塔尔赞、弗雷德和拉欧巴的桌前时,她也跟他们一样开怀畅饮,还是假装喝酒,免得惹他们不高兴?无论如何,她把上身挺得笔直,动作慢条斯理,很是优雅,嘴角上挂着一丝几乎察觉不出来的微笑,她的酒量很大,可不是一般的会喝酒。在吧台那里,做手脚会更容易一些。你的那伙朋友已经醉醺醺的了,你可以趁他们不注意的当儿,把杯子里的酒倒进洗涤槽里。但是,在孔岱咖啡馆的任何一张桌子边,想作弊就难了。纵酒作乐的聚会上,他们会逼你一起喝。这个时候,倘若你不遵照他们所说的、奉陪他们“畅游到底”,他们就会疑神疑鬼,就会觉得你没有资格留在他们的圈子里面。至于其他的有毒物质,我虽然不是很确定,但还是感觉到露姬一直在和圈子里的一些人一起吸食。然而,从她的目光和神态中看不出她在“参观人造天堂”,看不出服用毒品给她带来的快感。

  我经常琢磨,她第一次走进孔岱之前,是不是听什么熟人跟她说起过这家咖啡馆。或者,是不是有人跟她约过在这家咖啡馆里见面却又爽约了。于是,她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地苦守在那张桌子旁,指望在这个地方再见到他,因为这里是她和那个陌生人之间惟一的方位标。没有任何其他联络方式。没有地址。没有电话号码。只有一个名字。但是,她也可能像我一样,只是偶然地、无意识地走进这家咖啡馆的。她到了这个街区,想找个地方避雨。我素来相信,某些地方就像磁铁一样,假如你在附近行走,就会被吸引过去。这种吸引的方式你不会察觉,甚至都没有料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只需要一个上坡的街道,一条洒满阳光的人行道或者一条隐没在阴影中的人行道,就足够了。或者一场瓢泼大雨突如其来。这些因素都能把你带到那里,带到那个你必然会不知不觉停下来的明确的地点。在我看来,孔岱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便有了这种磁力,假如有人计算有多大的概率,算出来的结果肯定能够证实这一点:在一个相当宽阔的区域里,人们免不了会偏离原来的方向,身不由己地朝它走去。这方面的事情我还是略懂一些的。

  这个圈子里有一个人名叫保龄,但我们都叫他“船长”,他铤而走险地做着一件其他成员都赞同的大事。他记下了快三年以来光顾孔岱咖啡馆的那些客人,他们每一次进来的日期和确切的时刻。他还派了两个朋友到布盖和拉贝格拉执行同样的任务,那两家咖啡馆通宵达旦地对顾客开放。可惜的是,两家咖啡馆里的顾客并不是个个愿意把自己的姓名都说出来。说到底,保龄是想把在某些时刻围着一盏灯转悠的那些飞蛾铭记下来,以免被人遗忘。他说,他梦想拥有一本巨大的花名册,可以记下一百年来巴黎所有咖啡馆里的顾客的名字,并标明他们相继到来和离开的时间。这些被他称为“固定点”的东西时时纠缠着他。

  女人、男人、孩子和狗组成的人潮像汹涌的波涛,他们熙来攘往,川流不息,最后在长长的大街上销声匿迹,在这些人潮之中,我们时不时地希望记住一副面孔。是的,在保龄看来,必须在大都市的漩涡中心寻找一些固定点。后来,他去了国外,出国之前,他把那个本子交到我手上,本子里整整三年一天不落地记录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顾客名字。她在本子上的名字只是外号露姬,某年的一月二十三日她第一次被提到。那年冬天格外的天寒地冻,我们中间的一些人整天都猫在里面御寒。船长把我们的地址也记了下来,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想象我们每个人来孔岱的常规行程。对保龄来说,这又是建立固定点的一种方式。她本人的地址并没有被他立即记录下来。直到三月十八日,我们才读到这些文字:“十四点钟。露姬,十四区,费尔马街16号。”但是,同一年的九月五日,她变更了地址:“二十三点四十分。露姬,十四区,塞尔街8号。”我猜想,保龄一直在一张大幅的巴黎地图上画着我们前往孔岱的路线,为此,这位船长使用的是不同墨水的圆珠笔。也许,他想知道在我们在抵达这个目的地之前,彼此是否有机会在路途中相遇。

  的确有机会相遇的,我还记得有一回我就在一个街区碰到露姬,我到那里拜访我父母亲的一个远房表弟,但我并不熟悉那个地方。从他家走出来之后,我朝马约门地铁站走去,然后我和她在大军林荫大道的尽头不期而遇。我盯着她看了好一阵子,她也忐忑不安地注视着我,仿佛她在做坏事时被我突然撞见一样。我向她伸出手,说道:“我们在孔岱见过。”才说完,我猛然觉得这家咖啡馆在世界的另一头。她局促地笑了笑:“的确没错……在孔岱……”那是在她第一次去孔岱之后不久就发生的事情。她还没与其他人混熟,扎夏里亚还没有给她起“露姬”那个名字。“孔岱,好奇怪的咖啡馆,不是吗?”她点了点头,同意我的说法。我们一起走了一段路程,她告诉我她家就住在附近,但是她一点也不喜欢这个街区。我也真够蠢的,那一天我原本可以弄清楚她的真名实姓。然后,我们在马约门的地铁入口前面分手,我看见她朝诺伊利和布洛涅森林走去,步子越来越慢,仿佛她想给别人一个机会把她挽留住。我以为她再也不会去孔岱了,以为今生今世永远也不会有她的音信了。她会消失在保龄所谓的“大都市的无名者”之中;那个本子上的每一页纸他都记满了名字,他声称在为此作斗争。那是一个有一百九十页的红色塑料封皮的克莱尔封丹牌笔记本。但是,说老实话,这件事收效不大。假如你去翻阅这个本子,除了那些名字和那些暂住的地址外,你对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这些人的情况一概不知。也许“船长”认为把我们的名字记录下来,把我们“固定”在某个地方,已经够了不起了。至于其他的……在孔岱,我们都不会打探各自的来历。

  我们都太年轻,我们没有什么过去需要公开,我们生活在当下。连阿达莫夫、芭比雷或者瓦拉医生这几个上了年纪的顾客,他们也从不对自己的过去做任何暗示。能待在那里,待在我们中间,他们就心满意足了。只是到了今天,经历了那么多日子之后,我才感觉到一丝遗憾:我本可以希望保龄在笔记本里把客人的情况法国著名的笔记本品牌,拥有一百五十年历史。

  记得更精确一些,给每一个人加上一小段传记性的文字。往后,要找到一个人一生的线索,他真的觉得一个名字和一个地址就足够了吗?尤其是,笔记本上只写了一个简单的名字,而且还不是真名。“露姬。二月十二日,二十三点钟。”“露姬。四月二十八日,十四点钟。”他还注明围坐在桌子边的顾客每天所坐的位置。有时候,所记录的客人甚至是无名无姓的。那一年六月,他三次记录了这些文字:“露姬和那个身着麂皮外套的棕发男子”。他没有问那个男子叫什么名字,或许是那个男子拒绝把名字告诉他。从表面上看,此人不是店里的常客。如此一来,那个穿麂皮外套的棕发男子便永远地在巴黎的大街上消失了,而保龄所做的只能是把他的影子固定几秒钟。而且,在那个笔记本上所记录的,也有些不准确的内容。我通过努力终于确定了一些时间坐标,让我确信她第一次来孔岱并非如保龄所记录,并非在一月份。我记得在这个日期之前老早就见过她。船长只是在别人都叫她露姬之后才提到她,我猜想在那之前,他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她都没有享受到像这样被含含糊糊地记下一笔的权利:“十四点钟,一个蓝眼睛的棕发女子”,但那个身着麂皮外套的棕发男子却享受到了。

  她在前一年的十月份就出现了。我在船长的笔记本上

  发现了一个时间坐标:“十月十五日。二十一点钟。扎夏里亚的生日。他的那张桌子旁围坐着安妮特、堂·卡洛斯、米海依、拉欧巴、弗雷德和阿达莫夫。”我记得一清二楚。她也坐在那一桌。保龄为什么没有好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证据是自相矛盾和不堪一击的,但是我敢肯定她那天晚上在场。保龄居然对她视而不见挺让我吃惊的。她羞涩,动作柔缓,她脸上的微笑,尤其是她的沉默,都是原因。她站在阿达莫夫旁边。也许她来孔岱是因为他的缘故。我常常在奥黛翁附近地区和更远处的穷人圣于连街区与阿达莫夫不期而遇。每一次,他都把一只手搭在一个姑娘的肩膀上往前走着。是个要人引导的盲人。但是,他看上去却像是在用他那丧家犬的眼神观察着一切。但每一次遇见他,我都好像觉得是不同的女孩在给他引路。或者是护士。为什么不是她呢?那天她正好是和阿达莫夫一起离开孔岱的。我看见他们沿着那条通往奥黛翁的寂静无人的街道而下。阿达莫夫把一只手搭在她的肩膀上,机械地迈着步子。好像她担心走得太快,有时她会停下片刻,像是要给他缓一口气一样。在奥黛翁的交叉路口,阿达莫夫以一种有些郑重的方式抓住了她的手,而后她猛地冲进了地铁口。他则重新迈开那梦游者的步态,笔直地朝圣安德烈-德-阿尔走去。她呢?没错,她频繁光顾孔岱是在秋天。

  这可能不是巧合。对我来说,秋天从来就不是一个萧瑟凄凉的季节。枯死的树叶和越来越短暂的白昼从来也不会让我想起有什么东西要终结,对我来说,那不是结束,而是对未来满怀期待。在巴黎,十月的傍晚,夜幕降临时分,气氛紧张,人们容易心浮气躁。即使是在下雨的时候也一样。在那个时刻,我并不觉得心灰意懒,也没有时光飞逝的感觉。我反而觉得一切皆有可能。一年从十月份开始。那是学生返回课堂的月份,我相信在这个季节里可以大展宏图。如此看来,她之所以在十月份来孔岱,是因为她已经与她的一整段人生彻底决裂了,因为她想“脱胎换骨”,就像在小说中所描述的一样。而且,还有一个迹象证明我不会有错。在孔岱,别人给她起了一个新的名字。那一天,扎夏里亚甚至还说到“命名”这个词。可以说,是赋予她第二次生命。

  至于那个穿麂皮外套的棕发男子,很不巧的是,在孔岱拍的那些照片当中没有他。很遗憾。人们经常可以通过一幅照片来识别一个人。人们可以把照片刊登在一张报纸上寻找证人。他是圈子里的成员吗?保龄是不是不认识他,才懒得提及他的名字?

  昨天晚上,我仔细翻阅了笔记本的每一页。“露姬和那

  前文出现的Jetebaptise既有“我为你命名”,也有“我给你行洗礼”的意思。

  个身着麂皮外套的棕发男子”。翻阅之后我才发现,船长并不只是在六月份才提及这个陌生人,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在其中一页下面,他在匆忙之中草草写着:“五月二十四日。露姬和那个身着麂皮外套的棕发男子。”我还发现了同样的说明文字,在四月份出现了两次。我曾经问过保龄,为什么每次涉及她,都用蓝色铅笔在她的名字下面画一条线,像是要把她和其他人区分开。不是他,这可不是他干的。有一天,他站在吧台那里,在笔记本上记着出现在大厅里的客人,站在他身边的一个人猛然间看见他正在做的事情:此人五十来岁,认得瓦拉医生。他说话的声音很轻柔,抽着黄烟丝香烟。保龄感觉他是个可以信任的人,便跟他说了一下这个被他当成他的“金书”的笔记本里所记录的内容。那人显得饶有兴致。他是“美术编辑”。的确是的,他认得不久之前在孔岱拍照的那个摄影师。他提议出版一本相关的摄影画册,名字可以定为《巴黎一咖啡馆》。能不能劳驾他把笔记本借他用一下,就借一天,便于他挑选照片的说明文字?第二天,他把笔记本还给了保龄,从此就没在孔岱出现过。船长很奇怪,露姬的每个名字下面都用蓝色铅笔画了一道线。他想知道更多的情况,便问了瓦拉医生一些和这个美术编辑有关的事情。瓦拉很吃惊。“是吗?他跟您说他是美术编辑?”

  他和那人也只是泛泛之交,经常在圣伯努瓦街上的拉马来娜和蒙大拿酒吧碰到,在蒙大拿他甚至跟他玩过421点。此人在本街区出没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他叫什么名字?盖世里。瓦拉在说到此人时好像有些尴尬。当保龄向他暗示那个笔记本和笔记本里面用蓝色铅笔画在露姬名字下面的那些杠杠时,医生的目光里掠过一丝忧虑。但稍纵即逝。然后他微微一笑。“他一定是看上了小姑娘……她那么漂亮……可是您在笔记本上记那么多名字,这想法也够古怪的……你们挺让我开心的,您和你们这个圈子,还有你们那些荒诞玄学经历……”他把什么都混为一谈,荒诞玄学,字母派,下意识写作,超制图学,以及孔岱最有文学天赋的人,比方说保龄、让-米歇尔、弗雷德、芭比雷、拉隆德或者阿达莫夫,以及他们带来的所有那些经验之谈。“反正,您这么做很危险,”瓦拉医生接着语气严肃地说道,“您的那个笔记本,就像警察局里的黑名单登记簿,或者派出所里的事件记录。就好像在一次警察的突然抓捕行动中,我们全都落网了一样……”

  保龄颇费口舌地跟他解释自己的固定点理论,对他予以反驳,但是船长从那一天起感觉到,瓦拉好像开始不信

  一种掷骰子游戏。一种讽刺科学思想和科学著作的学说。法国现代诗歌流派,认为诗歌的单位不是有意义的词而是字母。

  任他,甚至想避开他。

这周读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青春咖啡馆》,读了两遍,说实话,明显感觉没有读透,还需要有时间结合作者其他作品细细研读,这里只是写我读了两遍之后的一些笔记和感想。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在1996年获得诺贝尔奖,《青春咖啡馆》是在2007年出版,在他62岁的时候,创下了两周销售10万册的记录。法国《读书》杂志对《青春咖啡馆》的评价:“是一部描写神奇巴黎和迷失主题的富有魔力的书,是镶嵌在莫迪亚诺无与伦比、丰碑式的全部作品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

《青春咖啡馆》总共有132页,对于一般的图书来说,不长,很容易看完。之所有说我没有看的太透,一是因为作品的历史背景,我不熟悉,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巴黎;都知道文学作品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作者的经历和社会背景对作品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帕特里克特别喜欢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到他写的作品中。二是因为,里面大量地名,每一章的描述至少出现3个地名,地域有一定的代表含义,就像北京是“帝都”、上海是“魔都”一样,电视剧《双城生活》如果换做是任何其他两座城市就不成立;提到的地名在法国代表的含义,我对背景不是很了解,这也是一个阻碍因素。

《青春咖啡馆》讲述了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一家叫孔岱的咖啡馆,那里聚集了一群十八岁至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但是有一天,一位叫露姬的年轻女孩失踪了,围绕她的失踪,在咖啡馆里的人的不同描述。书中先后出现4位描述者,都是以第一人称“我”的方式进行叙述。

第一位是在巴黎高等矿业学校读书的大学生,由他开始交代露姬的出场:一开始并不引人注意,直到后来咖啡馆里的人给她取了名字,才开始出现在一位人称“船长”的记录着的笔记里。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份十分隐晦,文中没有说明。由他之口说出,露姬是一位拥有神奇魅力的女子:“上身挺得笔直,动作慢条斯理,嘴角上挂着一丝几乎察觉不到的微笑”,因为她的存在,“才使得那家咖啡馆和哪里的人都显得那么另类,仿佛是她用自己的芬芳把他们浸透了”。

第二位描述着,是露姬的丈夫请的侦探盖世里。他是雅克琳娜(露姬本名)的丈夫请的侦探,在不断的寻找线索、推理的过程中,发现雅克琳娜就是露姬,在了解到雅克琳娜的经历之后被打动,遂放弃侦查。

第三位描述着是露姬(雅克琳娜)本人,讲述了她自己的童年,她的不断的离家出走,也为她离开丈夫,离家出走做了解释:“每次我和什么人断绝往来,我都感觉到一种沉醉”。

第四位描述者是露姬的情人罗兰,他的叙述占了两个章节,讲述了他跟露姬之间的爱情,这一部分讲到了比较多的法国的地区,文化背景,所以没有读的透。但明显感受到,露姬对罗兰比对丈夫有更多的柔情,更多的感情在里面。在露姬跳窗自杀之后,罗兰仍有一段时间重走他跟露姬经常走的路,还会听到露姬的声音。

“您找到您的幸福了吗?”,简单的一句话,是人一生的追求。主人公露姬尝试过各种方法,离家出走,吸食一种“雪”的东西,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找一个心灵相通的人恋爱,找一个比自己大很多但很会照顾人的丈夫结婚等等,可是最终还是跳窗自杀的悲剧。苦苦追寻却有悲惨的结局,反而思考越简单的人生活的越好。

2019年6月4日星期二

当你忘了你自己是谁,你的过去只能从别人的记忆里拼凑时,那么那时的你会怎么做呢?《暗店街》就是关于一个男人寻找失去记忆的小说。

主人公居依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自己的过去,在私人侦探于特的帮助之下,以居依罗琅的身份生活了8年。当于特退休后,他也将重新启程,寻找曾经丢失的身份。他从最小的线索开始寻找,从园丁、钢琴家、摄影师,这些与他有一点关系的人,他都去一一拜访。依据他们现存的记忆,来勾勒自己的过去。这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情。艰难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因为他曾经拥有多重身份(在二战时期很正常),每个人认识的他都只是其中的一个身份,他要自己从中寻找出联系。二是给予提供线索的人,因为事情久远,并且有了自己新的生活,对他的过往并不是特别关心,在他人的记忆里,关于他的事情,已经模糊不清。三是他们都不是直接见证人。对他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找到弗雷迪、盖、德尼斯,这三个关键核心人物。但往往越是寻找,希望越是渺茫。

面对这样的困境,主人公还是坚持认为找到过去的自己很重要。他从别人口中获得的零星线索或是提到的地点,都一一再次回访。试图感受曾经的日子,他看着、听着、回味着。希冀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情感的迸发和记忆的回归。 “昨晚,我走遍了这些街道,我知道它们和以前一模一样,但我认不出来了。一栋楼房没有改变,人行道的宽度也没有改变,但当年的灯光不一样,空气中漂荡着别的东西”p120

好在有着照片这个重要线索,即使收集来的是记忆的碎片,但好歹他还是明白了自己的身份:一名驻使在法国的南美外交官,身边曾经有弗雷迪这样的好朋友、妻子德妮斯。在他和妻子偷越瑞士边境的时候,被骗子弗雷德和贝松下了圈套,最后钱、妻子都不知所踪。可是记忆中一定还有他没有找到的事实,所以他还是什么都不是。当他把希望寄托在弗雷迪身上时,却意外获得他可能已经死去的消息。那么,还有什么是他能做的呢?没错,去罗马暗店街,还有最后一个线索,也是唯一的线索。

如果他不去寻找,就这样老去,那么在全部朋友的死去之后,他便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作为一名无名之辈,我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但最终都会消逝,所以人生在世,总要留下点什么,证明自己曾经来过。

1、胡椒气味

德妮斯身上的胡椒的气味,文中曾有两处写到。但一直对开篇的那个忧郁的不开心的新娘,有着很深的印象,她好像就一直坐在那里,留下一个淡蓝色的忧郁的背影。一头金**的头发和胡椒气味,让我心中有些许猜测,莫非那个开头的新娘,就是在雪地上不知所踪的德妮斯吗?

2、很长很长的地名

主人公去过的地点,在我的心中就像是富有魔力一般,我真想拿出法国地图,看看他所提到的每一条街道。甚至于在猜想,他提及的这些地方,用线连起来,会不会是一个隐藏的信息呢?它也许是一个暗号、一个图案或是其他?

3、名字

很多时候,阅读外国名著的一大障碍就是外国人物的名字,到了这部小说中,我才真正见识到这名字的障碍之处,如果不做一些记录,只会记得身份,至于他们的名字嘛实在会弄混吧。

4、写作背景

这部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自己可以多点历史地理知识,大概会有更多的感触,关于二战时期的巴黎,那些逃亡的法国人民和俄国贵族们,都会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作品内涵。

5、书评

奇怪的是,有好几篇写《暗店街》的博客都不能查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以我在网上找了这两篇相对有深度的文章,关于作家、关于作品、关于那段历史,相信对大部分的我们而言,都会有很好的收获。

(1)莫迪亚诺《暗店街》:纪念无名之辈的写作http://cultureifengcom/a/20141129/42602801_0shtml

(2)梁文道讲《暗店街》:莫迪亚诺他一生的写作主题就是记忆|开卷八分钟

http://bookifengcom/kaijuanbafenzhong/wendang/detail_2015_01/04/10021008_1shtml

6、不是特别清晰的思维导图

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文学奖项有哪些?

1诺贝尔文学奖。该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发,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比较著名的有获奖者有马尔克斯,泰戈尔,罗曼·...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