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杨,孙,吴,武式太极各有什么区别和特点
太极拳的起源
我国武术,历史悠久,由于地大人多,发展到明代,拳种已经很多,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根据大量史料的分析研究,研究整理当时各家拳法,创造太极拳新学派的是明末的陈王廷。陈王廷出自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一个小官僚家庭。据《陈氏家谱》记载:陈王廷。又史奏庭,陈家沟陈氏九世;祖父思贵,陕西省狄道县典史,万历元年升任山东副使。弟王前、易鼎。王前亦名奏君,庠生,有碑。
陈王廷的武术,《陈氏家谱》公记载:"在山东称名手,……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之人也。"
甲申年(1644年)明皇朝复亡的前后,陈王廷已年老隐居,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他的遗词上半有:"叹当年,披坚执锐,……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心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据《陈氏拳械谱》,陈王廷所造拳套,有太极拳(一名十三势)五路、长拳一百八势一路(势名没有重复)、炮捶一路。
陈王廷《拳经总歌》的开头两名话:"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诸靠"指的是两人以手臂互靠,运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方法和劲别,以粘随不脱,引进落空为技术训练的基本原则),概括地说明了"推手"的特点和方法,到18世纪末叶,山西人王宗岳(据王宗岳《阴符枪谱》佚名氏序,王宗岳1791年在洛阳,1795年在开封,职业是教书),以及19世纪中末期河北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年),李亦畲(1832-1892年),据以发挥太极拳的理论和练法,各自写下了总结性的太极拳论文。陈家沟陈氏十六世的陈鑫(1849-1929年),阐发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用十三年的时间,写成《陈氏太极拳图说》,逐势详其理法,以易理说拳理,结合经络学说;其拳法以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蓄发互变为原则,贯穿于缠丝劲的核心作用,而以内劲为统驭。这些古典太极拳论文,都已成为练习太极拳和练习推手的指导性理论。
陈王廷的《拳经总歌》七言二十二句,是太极拳的原始理论,是总结古代技击术(踢、打、拿、跌)的一篇拳论,它阐述了攻击与防御的战加重和战术,所以称得上太极拳七个拳套的概括性拳论。但是陈王廷并不满足于吸取当时名家的拳法理论,而是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作了一系列创造性的发展。
今天,太极拳已成为我国盛行的一种拳术,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并逐步引起国际体育界和医学界的重视。推本溯源,陈王廷对发展和创造太极拳是有一定功绩的。
但是,由于太极拳的前期是在封建社会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蒙上一层封建的尘垢。在封建社会中,对一些来自民间并受到群众欢迎的东西,统治阶段通过它自己的士大夫和御用文人,把这些东西涂上一层幽玄的神色彩,假托"仙"、"佛"、"圣贤"等所创造,使它神化起来,以达到麻醉人民意志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因此,在历史上对太极拳的创始人,也就产生了各种牵强附会的臆说,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如有人说太极拳创始于元末明初的张三丰(注三),有人说创始于唐代的许宣平(注四),更有认为陈氏太极拳系得蒋发,而蒋发又得王宗岳(注五),又说太极拳即内家拳(注六),等等。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历史考证和对材料的实地核对,初步证实太极拳创始于陈王廷。
太极拳的流派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 习、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经过精心编排,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也有所不同。
第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棚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 “采挒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 发劲为辅。全身内外,动分静和,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 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挒肘靠”为主, 以“棚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刚中 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 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 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 则,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杨式太极拳 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 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其拳路逐渐 删改了陈式老架中原有的纵跳、震足、发劲等动作,由杨健侯修订为中架子, 又经杨澄甫一再修订逐渐定为杨式大架子,即现在广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 自然,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由松入柔,积柔 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杨澄甫所说:“太极拳是柔中寓刚,棉里藏针的艺术” 。架势有高、中、低之分。
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 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学而化之,自成一派。其动作简洁紧凑,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动作舒缓平稳,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分清虚实,小巧灵活,迈步时足尖先着地,然后再足跟着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弓步前腿膝盖不得超过足尖,后腿不挺直高拔。拳势讲究起、承、开、合,动作连贯顺遂,用内功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以“神宜内敛”,“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动身随,意动气随,意到气到,意到力到,意力不分”,达到意、气、 形三者合一。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循规蹈矩,松静自然,独 具静态之妙。拳架虽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又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 舒展,不显拘束。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
孙式太极拳 河北完县人孙禄堂,自幼酷爱武术,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之师郭 云深,又从师程廷华学八卦掌。经多年研练,功夫深厚。后有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动作舒展园活,敏捷自然,练时双足虚实分明,全趟练起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每转身时以“开”、 “合”相接,所以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太极推手基本功口诀如下:
起势;左棚势;右捋势;左挤势;双按势;右采势;左挒势左肘势;右靠势;右棚势;左捋势;右挤势;双按势;左采势;右挒势;右肘势;左靠势;进步左右棚势;退步左右捋势;左移步左挤势;左移步双按势;
右移步右挤势;右移步双按势;退步左右采势;进步左右挒势;右移步右肘势;右移步右靠势;左移步左肘势;左移步左靠势;中定左右独立势;十字手;收势。
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和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打太极拳的同时说出每一步的招式的名字,边说边做可以加深记忆。
第一组:起势 、左右野马分鬃 、白鹤亮翅。
第二组:左右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 、左右倒卷肱。
第三组:左揽雀尾 、右揽雀尾。
第四组:单鞭、云手 单鞭。
第五组:高探马 、右蹬脚 双峰贯耳 转身左蹬脚。
第六组:左下势独立 右下势独立。
第七组:左右穿梭 海底针 闪通臂。
第八组:转身搬拦捶 如封似闭 十字手 收势。
扩展资料:
杨氏太极拳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著的健脑去病的作用。而且太极拳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太极拳的呼吸是采用的腹式深呼吸,气沉丹田,能够对五脏六腑有着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具体健身作用反映在:
一、改善神经系统:太极拳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使中枢神经系统获得充分休息,使神经兴奋、抑制作用不断得到调整。
二、提高呼吸质量:太极拳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逐步做到匀、深、柔、缓的腹式呼吸,使肺部和横膈膜做纵向的舒张、伸缩、提高了肺泡通气换气功能。谚云:“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足见腹式呼吸的功效。
三、改善脏腑功能:由于“腹式呼吸”的舒张、伸缩形成自主的内脏按摩,有效地促进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供血,协调了脏腑之间的功能。因为太极拳非常重视腰胯脊柱锻炼,腰背虚实运动能够强壮肾脏。《医贯》说:“肾阴为上行夹背至脑中为髓海”,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壮而百病不侵”。
四、增强肢体活动:太极拳要求“势走弧圆、劲走螺旋”,“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一动无有不动 ”的全身心运动。使全身各大小关节,骨骼、肌肉都参与这种轻柔、舒展、连绵不断的运动。使肌肉富有弹性,各关节、骨骼间的血液供给、新陈代谢得到改善。
五、疏通经络隧道:太极拳要求向上要“虚领顶颈”,向下要“松到脚底”,“意落涌泉”。中部要求“气沉丹田”,“主宰于腰”。这是锻炼任督二脉以及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四肢在轻柔、连绵、缠绕运动中要意劲贯达到肢体四梢。从而疏通了人体十二正经。
-杨氏太极拳
1关于太极拳我最近正在学习杨式太极拳,115式请问115式是什么 爱问
多少式是指一套拳从头到尾有多少个动作或招式,但也有不同,虽然从头到尾有的招式是重复的,但也单算一个招式,注意一点就是“棚捋挤按”,有的师傅把“棚捋挤按”算一个动作,这与传统相符,有的人把“棚捋挤按”算四个动作,也没关系。
杨式太极拳的创立时间,杨式太极拳是由杨澄普创立,应该算在1934年,因为这一年杨澄普著书《太极拳体用全书》,这部书的出现体现了杨式太极拳的正式面世,所以,算在1934年比较合适。 虽然从陈式到杨式要不断的演练,要不断的改进,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著书《太极拳体用全书》正体现了对杨式太极拳的肯定与决定,对推广太极拳的普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把1934年定位杨式太极拳的创立年比较合适。
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就是把陈式太极拳的低拳架改为高拳架,所以更适合大多数人练。 有的文章说杨露蝉的儿子可能是杨班候,由于练陈式太极拳太苦,曾经自杀过,可以想像练陈式太极拳的痛苦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杨澄普为了能使更多人能练太极拳,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化繁为简,在保证技击,功力,内功不丢的请况下,抬高陈式太极拳的架位,创立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是一个系统,是一个系列,正如杨澄普所说:太极之程序,先练拳架,如太极拳,太极长拳;其次单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散手;再次则器械,入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等是也。
2杨式太极拳115式
难得看到杨氏115的
一段:01 预备式 02 起势 03 棚手上势 04 揽雀尾 05 单鞭掌 06 提手上势 07 白鹤亮翅
08 右搂膝坳步掌 09 手挥琵琶式 10 右搂膝坳步掌 11 左搂膝坳步掌 12 右搂膝坳步掌
13 手挥琵琶式 14 右搂膝坳步掌 15 进步搬拦捶 16 如封似闭 17 十字手
二段:18 豹虎归山 19 斜揽雀尾 20 斜单鞭掌 21 肘底捶 22 右倒撵猴 23 左倒撵猴 24 右倒撵猴
25 斜飞势 26 提手上势 27 白鹤亮翅 28 右搂膝坳步掌 29 海底针 30 扇通臂 31 翻身撇身捶
32 卸步撇身捶 33 上势 34 揽雀尾 35 单鞭掌 36 右云手 37 左云手 38 右云手 39 单鞭掌
40 高探马 41 右分脚 42 左分脚 43 转身左蹬脚 44 右搂膝坳步掌 45 左搂膝坳步掌
46 搂膝栽捶 47 翻身撇身捶 48 卸步搬拦捶 49 右脚蹬 50 左打虎势 51 右打虎势 52 回身右蹬脚
53 双峰贯耳 54 披身左踢脚 55 转身右蹬脚 56 落步搬拦捶 57 如封似闭 58 十字手
三段:59 豹虎归山 60 斜揽雀尾 61 斜单鞭掌 62 右野马分鬃 63 左野马分鬃
64 右野马分鬃 65 棚上手势 66 揽雀尾 67 单鞭掌 68 右玉女穿梭 69 左玉女穿梭
70 右玉女穿梭 71 左玉女穿梭 72 棚手上势 73 揽尾雀 74 单鞭掌 75 右云手 76 左云手
77 右云手 78 单鞭掌 79 抽身下势 80 右金鸡独立 81 左金鸡独立 82 右倒撵猴 83 左倒撵猴
84 右倒撵猴 85 斜飞势 86 提手上势 87 白鹤亮翅 88 右搂膝坳步掌 89 海底针 90 扇通臂
91 翻身撇身掌 92 卸步搬拦捶 93 上势 94 揽雀尾 95 单鞭掌 96 右云手 97 左云手 98 右云手
99 单鞭掌 100 高探马 101 白蛇吐信 102 转身右蹬脚 103 左右搂膝指裆捶 104 上势
105 揽雀尾 106 单鞭掌 107 抽身下势 108 上步七星捶 109 退步跨虎 110 转身摆莲脚
111 弯弓射虎势 112 卸步搬拦捶 113 如封似闭 114 十字手 115 收势(合太极)
3杨氏太极拳115式的招式名称是哪些
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
6、白鹤亮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在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进进搬拦捶
12、如封似闭
13、十字手
14、抱虎归山
15、斜揽雀尾
16、肘底看捶
17、左右倒卷肱
18、斜飞式
19、提手
20、白鹤亮翅
21、左搂膝拗步
22、海底针
23、闪通臂
24、转身撇身捶
25、进步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27、单鞭
28、云手
29、单鞭
30、高探马 31、右分脚
32、左分脚
33、转身左蹬脚
34、左右搂膝拗步
35、进步栽捶
36、翻身白蛇吐信
37、进步搬拦捶
38、右蹬脚
39、左披身伏虎
40、右披身伏虎
41、回身右蹬脚
42、双峰贯耳
43、左蹬脚
44、转身右蹬脚
45、进步搬拦捶
46、如封似闭
47、十字手
48、抱虎归山
49、斜揽雀尾
50、横单鞭
51、左右野马分鬃
52、进步揽雀尾
53、单鞭
54、左右穿梭(四斜角)
55、进步揽雀尾
56、单鞭
57、云手
58、单鞭
59、下势
60、左右金鸡独立 61、左右倒卷肱
62、斜飞式
63、提手
64、白鹤亮翅
65、左搂膝拗步
66、海底针
67、头通臂
68、转身撇身捶
69、进步搬拦捶
70、上步揽雀尾
71、单鞭
72、云手
73、单鞭
74、高探马
75、左穿掌
76、转身十字蹬脚
77、搂膝打捶
78、上步揽雀尾
79、单鞭
80、下势
81、上步七星
82、退步跨虎
83、转身摆莲脚
84、弯弓射虎
85、进步搬拦捶
86、如封似闭
87、十字手
88、收势还原
4杨氏太极拳85式和115式有什么区别
杨氏太极拳115式传统套路 01 预备式 02 起势 03 掤手上势 04 揽雀尾 05 单鞭掌 06 提手上势 07 白鹤亮翅 08 右搂膝拗步掌 09 手挥琵琶势 10 右搂膝拗步掌 11 左搂膝拗步掌 12 右搂膝拗步掌 13 手挥琵琶势 14 右搂膝拗步掌 15 进步搬拦捶 16 如封似闭 17 十字手 18 豹虎归山 19 斜揽雀尾 20 斜单鞭掌 21 肘底着捶 22 右倒撵猴 23 左倒撵猴 24 右倒撵猴 25 斜飞势 26 提手上势 27 白鹤亮翅 28 右搂膝拗步掌 29 海底针30 扇通背 31 翻身撇身捶 32 卸步搬拦捶33 上势 34 揽雀尾35 单鞭36 云手37 云手38 云手 39 单鞭掌40 高探马41 右分脚42 左分脚43 转身左蹬脚44 右搂膝拗步掌 45 左搂膝拗步掌46 搂膝栽捶47 翻身撇身捶48 卸步搬拦捶49 右蹬脚50 左打虎势51 右打虎势52 回身右蹬脚53 双峰贯耳54 披身左踢脚55 转身右蹬脚56 落步搬拦捶57 如封似闭58 十字手 59 豹虎归山60 斜揽雀尾61 斜单鞭掌 62 右野马分鬃63 左野马分鬃64 右野马分鬃65 掤手上势66 揽雀尾67 单鞭掌68 右玉女穿梭 69 左玉女穿梭70 右玉女穿梭71 左玉女穿梭72 掤手上势73 揽雀尾74 单鞭掌75 云手76 云手77 云手78 单鞭掌79 抽身下势80 左金鸡独立81 右金鸡独立82 右倒撵猴 83 左倒撵猴84 右倒撵猴85 斜飞势86 提手上势 87 白鹤亮翊88 右搂膝拗步掌89 海底针90 扇通背91 翻身撇身掌92 卸步搬拦捶93 上势94 揽雀尾 95 单鞭96 云手97 云手98 云手99 单鞭掌100 高探马101 白蛇吐信 102 翻身右蹬脚103 左右搂膝指裆捶104 上势105 揽雀尾106 单鞭掌107 抽身下势108 上步七星109 退步跨虎110 转身摆莲腿 111 弯弓射虎112 卸步搬拦捶113 如封似闭114 十字手115 收势杨氏太极拳85式1预备式2起式 3揽雀尾(棚捋挤按)4单鞭5提手上式6白鹤晾翅7左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9左右搂膝拗步(三个)10手挥琵琶11左搂膝拗步12进步搬拦捶13如封似闭14十字手15抱虎归山16肘底看捶17倒撵猴(五个)18斜飞式19提手上式20白鹤晾翅21左搂膝拗步22海底针23扇通背24转身撇身捶25进步搬拦捶26上步揽雀尾(棚捋挤按)27单鞭28云手(五个)29单鞭30高探马31左右分脚32转身左蹬脚33左右搂膝拗步(二个)34进步栽捶35转身撇身捶36进步搬拦捶37右蹬脚38左打虎式39右打虎式40回身右蹬脚41双峰贯耳42左蹬脚43转身右蹬脚44进步搬拦捶45如封似闭46十字手47抱虎归山48斜单鞭49野马分鬃(五个)50揽雀尾(棚捋挤按)51单鞭52玉女穿梭(四个)53揽雀尾(棚捋挤按)54单鞭55云手(五个)56单鞭57下式58金鸡独立(二个)59倒撵猴(五个)60斜飞式61提手上式62白鹤晾翅63左搂膝拗步64海底针65扇通背66转身白蛇吐信67进步搬拦捶68上步拦雀尾(棚捋挤按)69单鞭70云手(五个)71单鞭72高探马带穿掌73十字腿74进步指裆捶75上步揽雀尾(棚捋挤按)76单鞭77下式78上步七星79退步跨虎80转身摆莲81弯弓射虎82进步搬拦捶83如封似闭84十字手85收式 拳谱一样,换了个名称而已。
5杨式太极拳的技巧是什么
开始盘架子之前应该先从学习《太极拳说十要》进手:便虚灵顶劲、露胸拔违、松腰、分虚名、沉肩坠肘、用意不必力、高低相随、内外相折、相连一直、动中求静。
这是启初习拳之前就须要熟记于心朝思暮想的基利准则。一开始学拳就须时时留心老师所授拳型、掌型、步法(弓箭步、虚步等)立身中正等基本要求。
"根本要求"是练佳拳架的基本,器重"基础要供"直到把它变成本人的恶习惯学拳才干事倍功半,反之忘却"基标请求"养成了过错的习惯则学拳事倍过半,并且当前难以改正。这就是替什么有"教拳轻易改拳难"一说的原因。
拳架的学习进程中除了在老师学拳的时候细心察看跟多添训练外,平时稍有空闲也可细细回忆老师练拳的样子,老师练拳的样子从含混匆匆变的清楚直到就象实己在面前个别。 观师默像就是这个意念,对练拳有很大的辅助。
同样的情理在练拳之外的时光也可时时回想自彼练拳的样子细细琢磨是否契合《太极拳十要》和基本要求。按这个方式练习可以将自人练拳时需要靠脑袋记眼睛瞅纠正动作,慢慢地变成用脑袋望靠身体记忆动作。
练拳感触慢慢的就会有所改变。盘拳架的常见艰苦之一当属腿力不足。
腿力不脚基础不稳要干到练拳本则和要求就无从聊起了。凡人睹训练杨氏太极拳者慢慢吞吞美不轻松,殊不知初学拳者既即是壮汉也会两膝酸痛抖个不停。
这是练拳的第一关,由于每集体的体量不共连续是非不一。良多始学者不堪忍耐在这一关就败下阵来废弃了。
在这个阶段千万不可护痛结束练拳,不然等不痛了再去练拳它依然会疼。如能保持练拳适应之后痛苦悲伤从会消散也就胜利的渡过了这一关。
功了这一关腿力大增为以后的练拳打下了坚真的基础。 杨氏太极拳 115式---单式、定式力求标准正确,循序渐进初步控制拳架动作。
该经由日复一日的拳架动作操练未然纯熟之时,可将练拳时的注意力从记忆拳架名称、模拟老师动作转换到在习拳过程中细细体会大家的一举一动是否合乎基原要求,尤其需要注意是否立身中正。 为什么要强调破身中正呢 !对杨氏太极拳稍有懂得之士皆晓得太极拳寻求松柔,要想松柔从盘架子开端就要击赖基础。
首先腿力要够,习拳时腿力不够定是高下讫伏、前仰后合不得立身中正 ,忽钝忽缓不得绵延不断之意,身势亦不能下沉。 其次要立身中正,不能立身中在练拳过程中必定会忙于坚持身材均衡这里还能瞅的上放松呢。
当练拳有了一定时日,拳架动作都未纯熟不用再想下一个动作是什么的时候,就可以入走下一个阶段的练习了。在这一阶段练拳时要留神脚下松重牢固虚浮、坐身中正、底头、插腹、蹋肩、垂肘,架子宜下的大点、低点;练功时要以腰脊为轴 ,越练越乏味味了。
归想过后练功时也碰到一些的答题,当初把尔的一点教训和大野分享;每应练功感觉顺当时先停停检讨下:1)步法是否正确;出步前身势是否轻下往了,没步时方位是否准确,步调大小是否切当,沉口在二足间挪动时是否安稳。 脚下有根、松沉、稳定、踩实最为主要。
2)身势是否中正3)是否以腰脊为轴,率领着四肢活动;4)身心是否稳静安舒5)呼吸是否做作舒服调整好了再持续下一个动作。 太极拳慢练的利益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果为是慢慢的运行意识才可能照料到全身,能力察觉到哪里不作好当如何调剂。
要是动作速了一带而过,哪里还能觉察到问题所在呢。动愈慢神愈齐想必就有这个意思了。
有了上点这些基础就可以在松柔上多下工夫了。
6杨式太极拳分几种
太极拳流派之一,河北永年人杨福魁(露禅)(1800—1873年)所创。
他在北京传授太极拳,为适应清朝“玉体不动”的显贵达官和体弱年迈者的保健需要,删改陈式老架太极拳中的发劲、跳跃和难度较大的动作,编创成杨式太极拳架,后经其孙杨澄甫(1883—1936年)修改定型。目前流传的传统杨式太极拳式以杨澄甫晚年的拳架为标准,共八十五式,三十七招。
架式以舒展端正,柔和见长,动作和顺简洁,速度均匀,绵绵不断,整个架式结构严谨,中正圆满,轻灵沉着,浑厚庄重。杨澄甫将杨式太极拳的练法总结为十要,即: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
7太极拳理论知识
太极拳 概述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其动作刚柔相济,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传统拳术。
太极拳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传播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 太极拳虽然在套路、推手架式、气动功力等方面各派有异,但都具有疏经活络、调和气血、营养腑脏、强筋壮骨的功效。
太极拳作为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
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
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发展简史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
没有充分史料可以证明太极拳是张三丰所创,但戚继光的32势长拳理论早于陈王廷,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原本也为陈式太极拳所缺欠。可见太极拳并非一人所创,而是前人不断开发、总结、整理、创新、发展而来的。
纵观近、现代太极拳的发展就可见一斑,事物只有不断发展才具有生命力。这足以说明太极拳的前天、昨天和今天,也揭示了它的明天。
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有两大分支,一支传承于武当派武术之中,秘不外传,只有赵堡太极拳传承于外;另一支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依次流传给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太极拳流派。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太极拳数百年来代代有传人,绵延不绝,名手辈出,流派纷呈(分陈、杨、武、吴、孙等派)。追根溯源,它的发祥之地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陈家沟,位于河南省温县县东清风岭上,六百年前为常阳村。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山西泽州(今晋城)人陈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温县城北,立村陈卜庄 ,越二年,因嫌地势低洼,复迁常阳。
后因陈氏人丁繁衍,家传武术在附近又大有声望,加之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久而久之,便易常阳旧名为陈家沟。陈氏总结了许多拳术套路。
计有五套拳、五套锤、十五红、十五炮、红炮锤、一百单八式长拳以及别开生面的演练方法双人推手等。又据此理,创编了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武术器械套路。
这些拳械套路均据太极之理,由无极至太极,由无相而生有相,由静而生动,每个招式都分阴阳(即虚、实、柔、刚、静、动等),形成了太极拳械的雏形,在陈氏家族中世代相传,形成陈氏太极拳。 陈氏十四世的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再树里程碑。
他将陈王廷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为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后人称之为“老架”,他还大胆地打破门规限制,拳传外姓,收河北广平府(今永年县)杨福魁(露禅)为徒。杨福魁艺成回乡后,教拳于北京,因教拳需要,将师传老架太极拳中的高难度动作逐步舍弃,后经其子孙修改定型,成为目前流行的杨氏太极拳,满族人全佑跟杨福魁之子杨班候学得杨氏小架太极拳后,传与其子鉴泉,在上海开办武学,将师承太极拳修改定型成另一家,因鉴泉后从汉姓吴,故世人称其为吴氏太极拳。
1来源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3个方面: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术极为盛行,出现了很多名家、专著和新拳种,太极拳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
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家拳”之一。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
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2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
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
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
谈起杨式 太极拳 ,许多人都知道,在国内练习太极拳以健身者普见于街头公园,男女老少,打拳舞剑;如痴如醉 随着中国迅速崛起,太极拳对外的传播更为广泛,使西方许多国家兴起学练太极拳热。但是谈杨式内传太极拳,不但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就是国内著名的“太极拳家”也没有几位见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式内传太极拳体系。欢迎阅读!
杨式内传太极拳体系
杨式内传太极拳架原本只在杨氏子弟和极少入室弟子中传承。 杨澄甫先生的弟子汪永泉先生在《杨式太极拳述真》一书中这样写到:“从历史来看,杨式太极拳的前辈初到北京时,除了教练旗军,主要是在王府教贵族子弟练拳,这些养尊处优的人不能刻苦习武,因此,教授的只是由陈式太极拳发展成的杨式太极拳养生架子。目前流传于世并广泛习练的就是这套养生拳架,单练这个套路是不能技击的,需要补充揉手技法。杨式太极拳的技击架子只传给了自家子弟和部分门徒”。尤可见世传的只是一套养生拳架,杨文内传太极拳另有一套体系。
当代杨式太极拳传人付钟文先生说:“总共只有这么一套大功架,没有第二套拳”。(见《精武》1998年第八期《杨式太极长拳》一文),这说明杨澄甫先生于1928年应弟子陈微明先生之邀赴上海授拳后,付钟文在上海向杨氏学拳时,杨澄甫先生已不传快拳了。杨氏1936年去世时,除长子杨守中20多岁外,另外三个儿子年龄都在10岁上下,同付钟文一样,他们没有得到快拳的传授,“只得到这么一套大功架”,即江永泉先生所说的“这套养生架子”。付钟文先生讲“没有第二套拳”。这说明杨文内传太极拳体系,在杨氏子弟中未能传承下来。付钟文先生及杨氏后人都不否认,欲全面掌握太极拳技术,一些快速练习仍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杨式快拳传世不多,他们只不过把慢练的架子进行快练而矣、在河北省水年县杨式太极拳的故乡,有传统老架,与后期扬澄甫先生所修定的大架基本相同,对杨式内传太极拳体系中的拳架也无人得授。
综上所述,尽管如此,然而,杨式内传太极拳并没有失传。
我师张文炳(字虎臣)先生,是杨式太极拳第三代宗师杨澄甫先生和杨少侯先生合传得登堂入室内传弟子。得授杨式内传太极拳“108式”,第二路“加手”、第三路“小快式”(简称“快式”、“小式”)和太极内功,揉(推)手功及各种太极门器械,全面继承了杨式内传太极拳完整体系。是杨式内传太极拳弟子中极少数外姓内传弟子。
我师张文炳(字虎臣)先生,生于1898年,北京人,自幼读书,成年时到北京前门外昌盛银号学徒,学成后任该银号分号经理。先生酷爱 武术 ,始学于原“北平体育研究社”。1923年有幸拜在杨式太极拳第三代宗师杨澄甫先生门下,成为登堂入室弟子。学艺四载,得授杨澄甫先生早期拳架,即正路子(108式)、太极推手、太极十三刀、太极六十四剑等。1928年杨澄甫先生应弟子陈微明之邀赴上海授艺,特将爱徒张文炳举荐给其兄杨少候先生,继续学艺。
杨少候先生所演拳架由其伯父杨班候先生所传,势小劲刚,灵活多变,招法迅捷,出手即打,是为杨式太极技击拳架-一小快式。据传,少候先生性情刚烈,教拳严厉,喜欢出手打人,有其伯父之遗风。许多人因难以忍受而辍学,或敬而远之,因此传人甚少。
杨少候先生见张文炳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功底扎实,为人又忠厚诚实,而且还是弟弟杨澄甫举荐来的爱徒,心里特别喜欢,将他视同为自家子弟,故将杨式太极柔身术,太极揉球功,内功功法,杨式内传太极拳加手,杨文内传太极小快式,太极推手,技击应用以及太极46式刀,太极大杆等拳械精髓,倾囊传给了张文炳先生,并秘传《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拳谱。那时杨家传拳内外有别,先生所学多为杨氏家中内传功夫,所以与世之所传多有不同。张文炳先生前后六年在两位大师的培育下,练就了一身卓绝的太极功夫。
先生所练的小快式,势架低小,中正安舒,轻灵优美,小 中寓大,无中寓有,圆活快捷,动作时缓时疾;刚柔忽隐忽现,神意细微独特,非常精彩。先生所演练的内传太极拳加手;中正安舒,轻灵不浮,沉稳不僵,潇洒脱俗,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动如运球,连贯圆活,神意细腻。先生推手时体松、心静、神效、气聚、劲整,步法迅捷,飘忽不定,发劲冷弹脆快,迅若雷霆,沉长绵软,虚实潜转,变化莫测,常于不知不觉中将人发出丈外,他对弟子常说:“太极无法,一动即法。”先生内功极深,二目锐利如电,神光熠熠,时常目露精光,使人胆寒,不敢与之直视。
张文炳先生所传太极拳,有一个严格的循序渐进的拳架练功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杨式内传太极拳正路子(108式)、加手和小快式,传授学员,先学正路子,继而学习杨式内传太极拳加手,待功夫达到基本要求了,最后才能学习杨式内传太极小快式。此程序从不逾越,非至诚至爱弟子,不可窥其全貌,故传人甚少。
杨式内传太极拳正路子(108式)类似于目前普遍传播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其姿势高低与动作幅度皆适中,速度较慢,初学太极拳必须从此拳架学起,先求形似,后求神似,在手眼身法步皆合度的基础上,做到圆活连贯,上下相随,由松入柔,运柔成刚,渐至轻灵不浮,沉稳不僵,再加推手练习,可达相当功效与技巧。此架体用兼备,老幼皆宜,尤以健身效果最佳。因而最适合在广大群众中普及推广。
杨式内传太极拳加手,主要是在正路子练好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招式,两手常似抱球运转,使拳式之问的连接更加圆活,行拳主要以内气运身,以练腰的转动和下盘功力为主、由松入柔,运柔成刚,渐至轻灵不浮,沉稳不僵。为杨式太极拳有一定基础者习之,以增加功力,其演练速度与正路子相同,练完一套不少于45分钟。坚持演练可以舒筋活血,顺气通络,调节阴阳,祛病延年。
杨式内传太极小快式,简称为“小式”或“快式”,是继杨式内传太极拳加手之后更高层次的拳架,它是在加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内容更加丰富。小快式的风格特点与前面两路拳有很大差异,正路子和加手,动作幅度适中或稍大,舒展大方,潇洒自然,缓慢悠长,轻柔圆顺,外形不见发劲。而小快式则不然,它的风格特点与之迥然不同,它势架低,动作幅度小,运动速度快,步法灵活,时缓时疾,发劲冷弹脆快,刚柔忽隐忽现,招式多变,轻灵优美。但不失杨式太极拳中正安舒、松柔圆活、轻灵不浮、沉稳不僵、上下相随、连贯一气、合顺自然的基本特点。小快式实用性很强,整个套路二百多个式子要在10分钟内打完。
学习小快式的 方法 与学前两路方法不同,必须先学成一式,方可再学一式,如此一式一式完成,随着功力的增长,每式练至纯熟,从内到外成为一体,方可逐式连接,渐至一气呵成。会小快式的人很少,先生不轻易传人。而且先生授拳,因材施教,特别注意基本功单操训练,教弟子都是单个教,一式一式教,在教你时我不可以在旁边听着看着,要在远远的地方自己去练。教我时候你也不准在旁边听着看着,也必须到远远的地方自己去练。弟子之间不得串学串练,教谁什么样,就按什么样去练,非常严格。说手时更是在没人时才给说。这就是先生因材施教,单个传拳的方法。先生是根据弟子的身体条件、性格和悟性来传授功夫,使每个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故拳路不尽相同。
师得授真传,却从不炫耀于世。他性格温顺“上善若水”、“大智若愚”仅尊师命,隐于闹市,练功不辍,深研体悟太极拳真谛。在新中国建国前一直是北平昌盛银号分号经理,收入颇丰。偶尔应一些富贾聘请到府上讲授养生之道,传授养生太极拳架。新中国成立之后,先生因工作和经济状况的 变故,不得已露世授拳,但大多数习者学到得仅是第一路拳, 能学得第二路拳者不多,能学得第三路者更少。因为先生择徒慎严,且因材旋教,单个传拳。如今能全面承其衣钵者仅有王秀田、李顺波、梁礼、蒋林等六、七名入室弟于,这几位老师都已过古稀、花甲之年,仍然在积极努力栽桃育里,发现和培养人才,发扬这一国粹精华。近年来在永年县太极拳界有点声望者,多次千里迢迢赴京寻师访友,闻悉到有杨式内传太极拳传人,为学回这杨式内传太极拳的精华功夫,他们千方百计,苦苦追求,放下昔日所学拳架,正式拜师求教,从头学起,循序渐进,已初见成效。
一九七九年先生仙逝了,享年八十有一。虽然先生走了,但先生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依然在耳中回荡;先生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们脑海中。先生虽然走了,但先生将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宝贵财富留给了我们。留给了后来者,使它永放光芒!
杨式42式太极拳名称:起势、右揽雀尾、左单鞭、提手、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撇身捶、捋挤势 、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开合手、右单鞭、肘底捶、转身推掌、玉女穿梭、左右蹬脚、掩手肱捶、野马分鬃、云手、 独立打虎、右分脚、双峰贯耳、左分脚、转身拍脚、进步栽捶、斜飞势;
单鞭下势、金鸡独立、退步穿掌、虚步压掌、独立托掌、马步靠、转身大捋、歇步擒打、穿掌下势、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转身摆莲、弯弓射虎、左揽雀尾、十字手、收势。
扩展资料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作为竞赛套路,动作规格十分规范。运动中手法、步法清晰、准确。
太极拳已经形成全社会群众性的健身运动,但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尤其是怎样才能收获最大的健身效果,相当多的人 并不清楚。当前太极拳界争论最大的是太极操和太极拳的区别,可以肯定地讲,把太极拳当成体操来打,也有很好的健身效果,但是打好了太极拳,练好了太极内功,健身效果会提高无数倍。
确切地讲,太极操可以健身,而太极拳则可以救命。太极操主张的是只练拳,不练太极。满足于拳剑刀扇的外部动作,打拳与做体操相似,只练空架子,不练内功,以随意开心为主,专心于拳势的美观、大方、动作整齐;追求比赛、表演、拿名次;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拳剑刀扇的数量上。
--42式太极拳
陈,杨,孙,吴,武式太极各有什么区别和特点
本文2023-11-21 16:47:5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