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各皇帝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1浏览:2收藏

元朝各皇帝家谱,第1张

大蒙古国 汗号:成吉思汗 庙号:太祖 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统治时间: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成吉思汗铁木真,姓孛儿只斤,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 汗号:也可那颜 庙号:睿宗监国 谥号:景襄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拖雷 统治时间:摄政1227-1229 汗号:窝阔台汗 庙号:太宗 谥号:英文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窝阔台  统治时间:1229年-1241年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1235年後又攻宋朝,1241年,死时年56岁。 汗号:- 庙号:称制 谥号:昭慈皇后 姓名:乃马真脱列哥那 统治时间:摄政1242-1246年称制 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汗号:贵由汗 庙号:定宗 (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 (1248-1251)年称制 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元宪宗 蒙哥 (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元世祖 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薛禅汗 孛儿只斤忽必烈 1260年~1294年 (中统1260~1264 至元1264~1294) 元成宗 钦明广孝皇帝 完泽笃汗 孛儿只斤铁穆耳 1295年~1307年 (元贞1295年~1297年,大德1297年~1307年)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曲律汗 孛儿只斤海山 1308年~1311年 至大 元仁宗 圣文钦孝皇帝 普颜笃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1312年~1320年 (皇庆1312年~1313年 延祐1314年~1320年) 元英宗 睿圣文孝皇帝 格坚汗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1321年~1323年 至治 无 (泰定帝) 也孙铁木耳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1324年~1328年 泰定 无 (天顺帝) 阿里加巴 孛儿只斤阿刺吉八 1328年 天顺 元文宗 圣明元孝皇帝 札牙笃汗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1328年~1329年 1329年~1332年 天历 1328年~1330年至顺 1330年~1332年 元明宗 翼献景孝皇帝 和西拉古图土孛儿只斤和世琜 1329年 元宁宗 冲圣嗣孝皇帝 宜林奇葆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1332年 至顺 元惠宗  顺帝(明朝上谥号) 图干铁木耳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 1333年~1368年 (至顺1333年 ,元统 1333年~1335年,至元1335年~1340年,至正1341年~1370年)

由于蒙古人与汉人人数的比例极不平均,汉人的文化与典章制度也比蒙古人优越。元廷为了保护蒙古人地位,主张蒙古至上主义,推行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和西夏人)、汉人(原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南人(南宋统治下的汉人)等四个阶级的制度。元廷给蒙古人与色目人极大的权利,并让汉人与南人负担较大的赋税与劳役,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十分沉重。学术界迄今并没有发现元朝有把国民明确划分为四等的专门法令,但这种划分却反映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规定中。为了防止汉人聚集叛变,元廷规定汉人不许结社、集会、集体拜神,禁止汉人私藏兵器,蒙古人被汉人打死需要偿命,而蒙古人因争或乘醉打死汉人只需“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汉人如当兵则不许充宿卫,如当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贰(虽然实际上存在很多例外情况),这些法律规范对于汉族人均不平等。然而仍任用不少汉人为官、例如史天泽、贺惟一等等。

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老师解释道:元朝有个规矩,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来命名。

  清朝人俞樾在《春在堂随笔》第五卷写道:“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意思是元朝禁止老百姓取正式名字,只让他们按照排行或者父母的年龄编个号。俞樾还举出道光年间绍兴一带的取名风俗为证:“近年绍兴乡间颇有以数目字为名者,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即名四五。”照这个逻辑,朱元璋名叫“重八”(八八),很可能是因为他爸他妈生他时年龄相加刚好八十八岁;朱元璋的爸爸名叫“五四”,则可能是因为他爸他妈生他时年龄相加刚好五十四岁。这样看来,夫妻双方的年龄应该都在二十岁以上和五十岁以下,这是很正常的生育年龄。

  但是朱元璋的爷爷朱初一的名字就不能这样解释了,他叫初一,不可能他爸他妈生他时年龄相加只有一岁,人类的繁殖力没这么强。那么朱初一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按照当年明月老师的解释,该名字应该源于出生日期,也就是说,大约是因为朱初一生在初一那天。不过翻看朱元璋的家谱,朱初一下面还有个同胞兄弟叫朱初二。初一那天生初一,初二那天又生初二,这日子挑得也太巧了吧?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朱初一的名字源于排行,不一定是同胞兄弟间的排行,还有可能是同族兄弟间的排行。换言之,在同族同辈的男子当中,朱初一可能是头一个出生的。

  跟朱元璋同时代的另一位猛人张士诚也是拿数字当名字,叫张九四。“九四”这个数字可能是张士诚父母年龄的和,也可能是张士诚在同族兄弟间的排行。你知道,过去盛行大族,一族人成千上万,同辈男子排行排到九十四是完全有可能的。

  另据俞樾考证,朱元璋手下小弟常遇春的曾祖叫常四三,祖父叫常五五,父亲叫常六六,都是数字编号。朱元璋手下另一位小弟汤和的父祖名字更有意思,曾祖叫汤五一,祖父叫汤六一,父亲叫汤七一,非常有规律不说,而且全是节假日——曾祖是劳动节,爷爷是儿童节,爸爸是建党节。

  ■用数字取名的风俗

  并非元朝的行政命令

  朱元璋也好,张士诚也好,常遇春、汤和及其父辈也好,都是生在元朝,而且出身都是无官无爵的平民。既然这帮平民取名时无一不用数字,那么当年明月“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来命名”的说法也许是对的。

  不过翻查《元史》、《元典章》和《通制条格》,并不能发现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条文,甚至连类似的记载都没有。所以我怀疑当年明月的说法是否属实,也怀疑俞樾的论证是否靠谱。

  其实有确凿事例可以证明,元朝有一些非官非士的百姓不用数字做名字,或者除数字之外另有正式名字。我经常参阅《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一书,该书收录有大批元代合同,合同里的交易双方多为平民,如祁门县李文贵、徽州谢智甫、休宁县吴兰友、晋江县蒲阿友等等,这帮人或为商人,或为农民,用的却都是正式名字而非数字编号。如果元朝政府确实严禁百姓使用正式名字,那么这帮人最多只能私下里以名字相称,而签合同时恐怕不敢不用数字编号。

  再向上追溯,我们会发现用数字取名并非元朝人的专利,而是老早就有的风俗。我手头有一份北宋的收养文书,收养人叫史四三,这个名字跟朱初一、常五五、张九四等名字一样,也是数字编号。至于它是源自父母年龄,还是源自兄弟排行,恐怕得问问史四三本人才能知道。

  我手头还有一本《名公书判清明集》,是南宋时几位著名官员的判词汇编,其中好多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名字也都是数字编号。比如说,有一份判词提到一位复姓闾丘的人,此人娶妻阿张,生了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女儿分别叫闾丘四二和闾丘四四,男孩则叫闾丘继祖。后来这位复姓闾丘的人死了,他老婆阿张改嫁给一个姓胡的人,又生下两个女儿,分别叫胡四十和胡五十。再后来,阿张的儿子闾丘继祖长大后,娶妻阿曹,阿曹给他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闾丘九十。如果把阿张当成这个家族的始祖,那么这位始祖的后代除了闾丘继祖有正式名称之外,其他后代全用编号做名字。很夸张。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用数字取名是一种风俗,至少在宋朝就有,元朝人只是沿用了这个风俗,并非出于官方的强制。

中原帝王的陵墓都修得非常气派,尤其是明清帝王的陵寝都有地宫,地表建筑也非常的宏大,石牌坊、神道、石像生、宝城、祭祀大殿缺一不可,地宫里的金银财宝更是不计其数,这么干确实做到了事死如事生,但也给盗墓贼留下了诸多念想,给自己埋下了巨大祸患,被盗被毁的帝王陵寝不计其数。相比较而言,蒙古人聪明多了,元朝统治者的陵墓在地表几乎看不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墓究竟在哪里,至今仍是个谜,即便拿卫星探测器也难以发现。

 

地表看不见元代帝王陵墓跟跟蒙古统治者的丧葬方式和传统有很大的关系,蒙古统治者提倡薄葬,死后埋藏非常简单,比起汉族统治者来可谓寒酸到了极点。元代帝王死后只用一根木头掏空的木头做棺椁,最奢侈的便是用黄金做成三条金箍绑在棺椁上。哪像汉族统治者要黄肠题凑、因山为陵、地宫宝顶?陪葬品更是没有一毛钱。给元朝皇帝送葬的车马选择下葬地点是极为隐蔽保密的,只管往草原深山里面走,沿途所见的人全部杀掉,大概位置都在阿尔泰山区,下葬的具体地点都是随机选择,马队停止不前后,就在此地随意挖一个条沟,然后把皇帝的棺椁放进去,然后将土回填好后用万马踏平。

 

万马踩踏要做到看不出任何一点挖掘的痕迹,然后再在此地设立巨大的营帐,任何人不得进入,派精锐部队守护,等到两三年以后,此处的草木长到跟周围一模一样的时候,方才把营帐撤掉。具体挖坑的工人都会全部射杀,当成帝王的陪葬品,都埋入坑中。为了方便后人过来祭奠帝王,就在帝王下葬的地方杀死一匹小骆驼。母骆驼看到小骆驼死亡之后,伤心不已,自然会把这个地方记下来,日后就靠母骆驼指引来到达帝王安葬的这个地方祭祀。用骆驼找陵墓的方式也许是后人编排蒙古人的,毕竟骆驼的寿命还不如人长,骆驼找陵墓经不起逻辑推理。

 

蒙古统治者选择奇葩的安葬方式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说是他们害怕遭到报应,因为他们对南宋帝王的陵墓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盗掘,甚至将宋理宗的头颅当盛酒器来饮用,伤天害理的事干的太多了,害怕后来汉人报复才采用了这种极为简单的丧葬方法,以致后人难以发现他们真正的尸骨藏埋之地。但元朝帝王下葬的大致位置是可以找到的,15个元朝皇帝有13个葬在了阿尔泰山地区的起辇谷。

个人觉得有两点原因,一是华夏文明没有在这两朝中断过,二是这个两朝在后来也都被同化了。

01、华夏文明没有在这两朝中断过。

元朝和清朝其实在他们朝代刚开始的时候是被很多中原人抗拒的,但之后这种抗拒心理就慢慢消散了,特别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元朝与清朝已经是华夏所有朝代中的两朝,在华夏文明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元朝与清朝之所以被接受,其原因之一是这两朝虽然是外来政权,元朝是蒙古那边的,而清朝是北方游牧民族金朝政权,但这两朝并没有让华夏文明出现断裂的现象。

元朝与清朝刚来到中原时,确实是对于前朝的一些文化进行了打压或毁灭,一些历史珍贵的书籍或东西都毁之一旦,但从结果来看他们当初并没有将事情做绝,他们所做的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为了给他们脱罪,在我个人看来,他们当时没把事情做绝也有两点原因。第一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华夏文明有很多东西是值得他们学习的,他们得依仗那些东西去进步去发展。

第二点化名文明历史悠久,早已深入中原人或者华夏人的骨髓之中,如果他们真将事情做绝,那么对于他们的统治是没有丝毫用处的,也许还会节外生枝,当然在我个人眼中一种历史悠久的文明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覆灭的。

因此华夏文明在元朝清朝是没有出现断裂的现象,一个没有出现断裂现象的文明,那么在它之中的国度自然算是文明国度中的一个。

02、他们在后来也被慢慢同化了。

元朝与清朝刚来到中原之地时,他们的习惯是与中原人或者说汉人是相差很大的,但到最后无论是元朝也好还是清朝也好,他们在习惯上其实是与中原人没什么差别的。

出现这种情况一来是同化的原因,人与人之间相处很容易被双方改变的,一般来说人多一方更能改变对方,这种改变通常是潜移默化的,将对方变成自己的“同类”,也就是同化,而当时中原人人数是多余这些外来政权的。

这二来可能是环境所致,这些外来政权当时是因为环境才过着放牧生活,但中原与蒙古与最北方那边环境是不一样的,游牧生活显然是不适合的,这也是改变的原因之一。

除了习惯同化外,还就是文化或者习俗的同化,上面就说了咱们华夏文化历史悠久,是有很多东西值得他们去学的,这学习久了,这思想就会慢慢被影响,时间一长这思想难免就会彻底改变,思想被同化那么其实这些人也就是中原人了。

还有一点原因,无论是元朝还是清朝,从现在的版图来看,这两者都是属于咱们中华的土地,所以说这两者从本质上来说就不属于外来政权。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我们以自豪和尊重的面孔来唤起它们,例如汉唐和宋明。大雁构筑了中国的骨架,大唐成为世界政治文化中心,大宋拥有世界级经济,大明实力雄厚。但有一个朝代我们不知道,有些人甚至不愿意承认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这个王朝是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但为什么它总是被许多人所重视,甚至没有得到承认呢?这种蔑视,这种蔑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元朝以后的明清王朝对元朝的蔑视。其次,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也对元代不屑一顾。这两种情况使许多人对元朝的情况议论纷纷。

明朝是汉族建立的王朝,元朝是打败汉族建立的民族统治的王朝,所以明朝对元朝不屑一顾。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汉族历来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宋代以前,所有强大统一的朝代基本上都是以汉族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但宋朝最终被北方游牧民族所消灭,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国土地上建立了第一个以少数民族为统治者的统一王朝。但明朝以这种方式报复汉人,把蒙古人推回草原。但是,尽管情况有所好转,蒙古人并没有做好准备,他们一直在寻找一切恢复的机会。所以,明朝对元朝,一定有偏见。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但为什么它总是被许多人所重视,甚至没有得到承认呢?谈论清朝。清代和元代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但清代和元代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敌意,因为清代的祖先是金人,而金国被蒙古人摧毁了。这种仇恨是一种敌意,一种敌意是最深刻的集体记忆。此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也建立的王朝,清朝不想像元朝那样短暂。他想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像明朝一样非常正规的王朝。所以,当然,他并不是针对元朝的。

元代的历史太短了。如果这是一个已经很弱的王朝,比如说一个五个或十个国家的王朝,每个人都知道它很弱,所以它不太在乎。而元代以前的蒙古帝国,即大世界,这样一个大的大世界帝国很快就灭亡了,历史学家在总结这段历史时只能轻视它。他只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正如秦朝多次被提起来分析失败的原因一样。

元朝各皇帝家谱

大蒙古国 汗号:成吉思汗 庙号:太祖 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统治时间: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成...
点击下载
上一篇:抽子是什么梗?下一篇:如何写家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