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德为什么会被灭九族?傅友德的后人还有吗?
傅友德 九族
明朝开国元勋之一的傅友德,相传他武功盖世,战功赫赫,在明太祖朱元璋为夺取天下南征北战的年月,他是朱元璋军事上的左膀右臂,曾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出生入死,于明朝江山社稷有不朽之功勋。就连农民出身,没啥文化的朱元璋也感念其辉煌战果,欣然提笔书写大作《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功在千秋,堪比西汉战神霍去病。
傅友德剧照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盖世英雄,最终也难逃被登上帝位的朱元璋迫害致死,屠灭九族的命运,令世人痛惜不已。
话说,傅友德生有三子,一位早年战死,另两位皆身在军中,为朝廷效力。一日,适逢朱元璋大宴群臣,觥筹交错间,朱元璋忽然脸色一变,提起对傅友德之子有所不满,接着又当众要求傅友德给予制裁。傅友德随即起身告罪。这时,早有预谋的朱元璋又假称傅友德金殿失仪,遂赐一柄宝剑,命傅友德亲手杀子,提首级上殿面君请罪。傅友德被迫接受王命,含泪杀子。事后,傅友德提着儿子的首级面见朱元璋,悲愤之情在胸中涌动着。朱元璋见状,故意说傅友德这个做父亲的太过心狠手辣,怎么忍心真的杀害自己的亲骨肉。
傅友德无故获罪,仰天长叹,这正是狡兔死,走狗烹,既然君王想要我父子的头,那么死有何妨!言罢,当即横剑自刎,血溅金殿。朱元璋被当面斥责,一气之下下令屠灭傅友德九族,余下女眷一律流放。可怜一代忠臣良将,竟然就此被心胸狭窄的朱元璋逼得命归黄泉。
傅友德后人2013年2曰22日,家住上海浦东六灶的傅祥林老人捧出他与近百位傅氏后人共同编修九册大开本《六灶傅氏家谱》,向世人讲述了先祖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的生平事迹。
傅友德后人图
年过六旬的傅祥林老人介绍说,他自幼就知道家中珍藏着一套编修于光绪三十四年的《傅氏家谱》,书中详细记述了傅氏家族世祖傅友德的故事。身为明初开国功臣的傅友德将军戎马半生,曾为推翻元朝暴政,辅助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过赫赫战功。
记得当年在校时,十几岁的少年傅祥林就曾亲手翻阅过傅氏族谱,为先祖的伟大功业而感动,那时就萌生了要亲手编修撰写一套新傅氏家谱大全的愿望,想不到这个美好的梦想一直持续了六十年。
2007年,有傅氏子孙找到了傅祥林,表达了想要重修族谱的意愿。几位有志于重修家谱的傅氏成员一拍即合,当即成立了傅氏家谱编修小组,全身心投入到编撰工作中。
为重修家谱,编修小组多番取材,深入民间调查寻访。先后找到了1913年出刊《傅家家谱》与1939年初出刊的《六灶傅家家谱》不完整版。内容曰,傅氏家族历代为名门望族,明朝大将傅友德,战功显赫,却被朱元璋加罪赐死。傅家蒙难,子孙流离失所,有一脉落户上海,便是傅祥林老人的先祖。
2012年,在历时漫长的5年时间后,这套横跨600多年历史、总计60多万字、涉及13万人之众的《六灶傅氏家谱》第十二次重修本终于编修完成。这部凝聚着近百位傅氏家族成员心血的历史文献将作为珍贵的家族文脉流传后世。
广东廉江石角镇刘傅氏族谱,清朝年间木刻版,1978年第四次修订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刘傅氏宗祠。
《刘傅氏族谱》已在二零零九年农历五月初五进行第五次修订完成,新修订版本族谱分为上、下两册。
长沙,简称长,湖南省省会,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商贸中心。
长沙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全市土地面积11819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90986平方公里。
长沙市辖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6个区,长沙县、宁乡县2个县,代管浏阳市1个县级市。
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有3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又称“楚汉名城”,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6年2月23日,长沙市在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5年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一。2016年5月6日,长沙开通了中国首条中低速磁悬浮线路。
关于傅姓的起源,史书说是出自殷高宗武丁的名相傅说。相传殷商高宗武丁为使国家振兴,希望找到一位能辅佐他的得力大臣。一天晚上,武丁在梦中见到一个圣人名叫说(音yue),认为就是理想中的人,醒后找遍群臣百吏也没有,于是寻访民间,终于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部)筑土墙的奴隶中找到了说。武丁与之交谈后,认为果然是位圣人,于是任用他为相,遂天下大治,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因为说出自傅岩,于是便让他以傅为姓,称他为“傅说”。唐代《元和姓纂》也有记载:“傅,殷相说之后,筑于博岩,因以为姓。”《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广韵》、《姓解》及郑樵《通志·氏族略》均主此说,由此可见,这位傅说,便是傅姓的始祖。
而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的傅氏的另一姓源:“出自姬姓,黄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因以为氏。”此说法说傅姓是黄帝的裔孙。
历史上的另一支傅姓,始于满洲人进入中原之后,当时的部分满族贵族改为汉姓傅氏,如清康熙年间的两江总督傅腊塔,以及乾隆年间平定金川、准葛尔及缅甸,官至川陕总督的保和殿大学士傅恒等,为傅姓增加了外族人氏。
傅姓形成于商朝都城殷,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到了唐朝末年,由于中原人南迁避乱,北方的傅氏也随之江南各地,后来延伸到今天的四川、广东、广西、福建一带,此后繁衍昌盛。到了明代,傅氏已遍布江南各省。清代闽粤有傅氏移居台湾,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
傅姓在中国历史上表现不凡,如西汉时期汉高祖的开国功臣傅宽、平乐监傅介子,东汉时的文学家傅毅;三国魏时的哲学家傅嘏;西晋时的哲学家、文学家傅玄,傅玄之子傅咸;唐代的学者傅奕,武则天时的宰相傅游艺;宋代的律博士傅霖;明初有将领、颍国公傅友德;明、清之际有思想家、医学家及书法家傅山;清代有工部尚书博继鳞,武英殿大学土兼兵部尚书傅以渐。近现代有卫生部副部长傅连暲;国民党起义将领、水利电力部部长傅作义;画家、美术教育家傅抱石等,都在历史上做出不凡功绩。
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中国姓氏中,傅姓居于第36位
傅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姓氏起源
出于殷商名相傅说的后裔,也即商王武丁发现大臣的地方命名的姓氏。相传自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以后,商朝只是兴旺了一个很短的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即位时,国势衰微,武丁决心振兴朝纲,可是举目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一直为此忧虑。后来武丁有一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叫说的圣人,那人的背有点驼,身穿粗麻布衣,胳膊上栓着绳索,状如囚徒。神人说:"这就是你要找的圣人。"武丁醒后,令人按梦中说的模样画成图像,命群臣四处寻访梦中的圣贤,结果在虞、虢之界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叫说(音同越)的奴隶,便将说带到朝中。后来,说果然帮助武丁治理朝政,使武丁在位时期成为商朝后期的极盛时期,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而说因居于傅岩,"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傅说的后代遂以地为氏,称傅氏。史称傅姓正宗。
出自姬姓。黄帝裔孙大由(唐侯丹朱之子)封于傅邑,故其子孙便以地为氏,也称傅氏。
出自赖氏改傅姓。赖氏族人有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
清代,有部分满洲贵族也改姓傅。如傅恒,满洲镶黄旗人,本姓富察氏;傅开,满洲正白旗人,本姓郎佳氏;傅腊塔,满洲镶黄旗人,本姓伊尔根觉罗氏。
聚集地(迁徙分布)
傅姓形成于商朝都城殷,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春秋时,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有大夫傅瑕。秦汉之际有傅宽,从刘邦打天下,以功封阳陵侯,其后代有一支在今山东境发展。所以傅氏最早繁衍地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东部、宁夏等省为主。尔后,便东迁至河北、山东。西汉时傅氏已播迁至西北、西南地区。如西汉大司马傅喜为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傅柔为浦江(今属浙江)人;东汉傅俊为襄城(今属河南)人,傅毅为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傅燮为灵州(在今宁夏灵武县境)人。西晋傅玄之子傅咸长子傅敷于永嘉之乱时迁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傅咸的后代还有一支自北地徙居清河(今属河北)。唐末,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傅姓将佐随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北宋末年,又有邓州(今属河南)傅氏迁往福建泉州,此后繁衍昌盛。南宋末,清河傅氏又有一支徙居福建上杭蛟萍乡,后又分出广东兴宁傅氏等支派。明代,傅氏已遍布江南各省。清代,有部分满洲贵族改姓傅;闽粤有傅氏移居台湾,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
堂号
"兴商堂":商武丁时刻想振兴自己的国家,但缺乏贤人帮助。一天夜里,他梦到圣人来到他面前这位圣人名说,治国的本领很大。于是武丁就画了那圣人的像,命许多人去找,结果在傅岩找到了一位泥水匠人,正在那里筑墙,他很像武丁梦中见到的人的模样。他就是傅说。请到朝廷,他果然帮助武丁振兴了商朝。是历史上的名宰相。
傅姓也以"清河"位其堂号。
历史名人
傅 山:明清大学问家,字青主。他不但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并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医学。其思想破儒家正统之见,开清代子学研究的风气。其著作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等,医学上有《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等书。
傅善祥: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不久开"女科",考中鼎甲第一名。是东王杨秀清政务上的得力助手。
傅 玄:西晋时哲学家、文学家,可算是傅姓族人有史以来最有学问的名人。其学问渊博,精通单律,于诗擅长乐府。在哲学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
和玄学空谈。
傅 宽:汉高祖时开国功臣。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18人,傅宽列第9位。
傅 毅:东汉文学家。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
傅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姓氏起源
出于殷商名相傅说的后裔,也即商王武丁发现大臣的地方命名的姓氏。相传自从盘庚将商都迁至殷墟以后,商朝只是兴旺了一个很短的时期,等到商高宗武丁即位时,国势衰微,武丁决心振兴朝纲,可是举目朝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协助他改革国政的大臣,一直为此忧虑。后来武丁有一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叫说的圣人,那人的背有点驼,身穿粗麻布衣,胳膊上栓着绳索,状如囚徒。神人说:"这就是你要找的圣人。"武丁醒后,令人按梦中说的模样画成图像,命群臣四处寻访梦中的圣贤,结果在虞、虢之界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叫说(音同越)的奴隶,便将说带到朝中。后来,说果然帮助武丁治理朝政,使武丁在位时期成为商朝后期的极盛时期,武丁也因此被誉为"中兴明主"。而说因居于傅岩,"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傅说的后代遂以地为氏,称傅氏。史称傅姓正宗。
出自姬姓。黄帝裔孙大由(唐侯丹朱之子)封于傅邑,故其子孙便以地为氏,也称傅氏。
出自赖氏改傅姓。赖氏族人有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
清代,有部分满洲贵族也改姓傅。如傅恒,满洲镶黄旗人,本姓富察氏;傅开,满洲正白旗人,本姓郎佳氏;傅腊塔,满洲镶黄旗人,本姓伊尔根觉罗氏。
聚集地(迁徙分布)
傅姓形成于商朝都城殷,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春秋时,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有大夫傅瑕。秦汉之际有傅宽,从刘邦打天下,以功封阳陵侯,其后代有一支在今山东境发展。所以傅氏最早繁衍地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东部、宁夏等省为主。尔后,便东迁至河北、山东。西汉时傅氏已播迁至西北、西南地区。如西汉大司马傅喜为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傅柔为浦江(今属浙江)人;东汉傅俊为襄城(今属河南)人,傅毅为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傅燮为灵州(在今宁夏灵武县境)人。西晋傅玄之子傅咸长子傅敷于永嘉之乱时迁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傅咸的后代还有一支自北地徙居清河(今属河北)。唐末,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傅姓将佐随往,在福建安家落户。北宋末年,又有邓州(今属河南)傅氏迁往福建泉州,此后繁衍昌盛。南宋末,清河傅氏又有一支徙居福建上杭蛟萍乡,后又分出广东兴宁傅氏等支派。明代,傅氏已遍布江南各省。清代,有部分满洲贵族改姓傅;闽粤有傅氏移居台湾,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
堂号
"兴商堂":商武丁时刻想振兴自己的国家,但缺乏贤人帮助。一天夜里,他梦到圣人来到他面前这位圣人名说,治国的本领很大。于是武丁就画了那圣人的像,命许多人去找,结果在傅岩找到了一位泥水匠人,正在那里筑墙,他很像武丁梦中见到的人的模样。他就是傅说。请到朝廷,他果然帮助武丁振兴了商朝。是历史上的名宰相。
傅姓也以"清河"位其堂号。
历史名人
傅 山:明清大学问家,字青主。他不但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并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医学。其思想破儒家正统之见,开清代子学研究的风气。其著作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等,医学上有《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等书。
傅善祥: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不久开"女科",考中鼎甲第一名。是东王杨秀清政务上的得力助手。
傅 玄:西晋时哲学家、文学家,可算是傅姓族人有史以来最有学问的名人。其学问渊博,精通单律,于诗擅长乐府。在哲学上,把自然和人类历史都看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过程,批判了有神论的世界观
和玄学空谈。
傅 宽:汉高祖时开国功臣。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18人,傅宽列第9位。
傅 毅:东汉文学家。朝廷求贤不诚,士多隐居,遂作《七激》、《迪志》诗,讽世明志,后被召为兰台今史,以文显于朝廷。
傅友德为什么会被灭九族?傅友德的后人还有吗?
本文2023-09-22 11:19: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