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刚郭德纲(郭德纲和杨志刚的恩怨情仇)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1浏览:4收藏

杨志刚郭德纲(郭德纲和杨志刚的恩怨情仇),第1张

说来也是可惜,原本郭德纲与杨志刚完全有可能成就一段相声圈的佳话,但是却最终阴差阳错势同水火,两人现在也已经形同陌路。

如今这段恩怨已经鲜有人提起,但是却依然有很多人不清楚,曾经亲密如父子的郭德纲和杨志刚,两人之间,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识之初,两人关系是极好的!

两人相识是在1987年:那时的郭德纲14岁,父亲郭有源是一名警察,而杨志刚担任馆长的红桥文化馆正好在郭有源负责的片区之内。

郭有源一是怕年幼的儿子出去惹是生非,二是因为红桥文化馆经常有曲艺表演知道儿子喜欢,所以自己上班时就常常把郭德纲丢在红桥文化馆的剧场里。

郭德纲虽然年纪小,但是好学又勤快,办事很利索,经常看戏之余帮帮忙干点小活,所以文化馆里的人对他印象都非常好,包括杨志刚。

但是这时候两人的关系仅限于不错,并未深交,因为这时候的郭德纲一心想去北京发展,努力之下,1988年15岁的郭德纲考进了北京全总文工团。

郭德纲第一次进京失败,回天津,进了红桥文化馆

被全总文工团退回之后,郭德纲回了天津,为了生计当起了小商店的电池售货员,但是空闲的时候还是喜欢往红桥文化馆跑,因为那里经常有曲艺表演。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郭德纲的机会来了!

本来杨志刚就对他印象不错,也知道郭德纲在曲艺方面颇有才华,又恰好馆里有一次小品表演又一位演员因为临时发高烧来不了,于是杨志刚临时决定让郭德纲救场。

郭德纲没有让人失望,演出大获成功。杨志刚看他很有天赋也很有观众缘,就有了把他招进文化馆的想法,郭德纲当即点头同意了。

两人开始了情同父子的岁月

郭德纲因为杨志刚的收留,对他很尊敬,杨志刚也很赏识这个又会办事又会曲艺的小伙子,把很多事都教给了郭德纲去办,有时候也会教郭德纲相声。

靳金来也是文化馆的前辈,在他的提议之下,郭德纲同时拜了靳金来和杨志刚为师,虽然没有举行正式的拜师仪式,但是馆里都知道这件事。

这个时候的郭德纲和杨志刚,即是上下级关系又是师徒关系,所以郭德纲对杨志刚非常尊敬,杨志刚对郭德纲也非常信任,把馆里的一部分账目交给郭德纲操办,同时把自己家里装修买材料的活也交给了郭德纲去办。

这个时候的两人,形影不离情同父子,但是郭德纲为杨志刚操办家中装修一事也为今后两人闹翻埋下了祸根!

文化馆反腐开始,杨志刚举报郭德纲挪用公款,两人关系开始破裂

1991年天津严查腐败,文化馆也查出了很多已经报销的虚假票据,很多签名都是伪造的,矛头指向郭德纲。就在这时,杨志刚突然大义灭亲,向相关国家机构举报了郭德纲。

最后被认定的冒领金额是3100多,郭德纲事后承认的金额就是这么多,后来经过文化馆书记的协调,念在郭德纲还年轻,只是退赔了事,但是条件是继续为文化馆工作3年。

这个时候可以想象,不管事情真相如何,两人的关系已经开始有了裂痕,原因也很好理解,你杨志刚都不讲情面举报我了,我怎么可能还对你有感情?

正因为此,3年期满之后郭德纲毅然决然的离开文化馆准备再度前往北京发展。郭德纲多年后接受采访谈及此事回忆说当时杨志刚对郭德纲的父亲说:郭德纲离开文化馆得饿死!

这话对当时的郭家父子打击相当大。

郭德纲破釜沉舟,第三次进京

虽然两人关系已经不同往昔,但是多少还有些情面,并未彻底决裂。而郭德纲在闯荡北京初期的时候也以白全福的徒孙自居,而杨志刚正是白全福的徒弟!

但是也许是因为杨志刚对郭德纲没有继续留在文化馆帮他办事不满,经常有意无意的破坏郭德纲在北京的事业发展。

真正让郭德纲下定决心不承认杨志刚是他师父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郭德纲的干爹范振钰先生在央视录制《曲苑杂坛》的时候遇见杨志刚,问杨志刚”郭德纲是不是你徒弟“的时候,杨志刚的回答模棱两可:是也不是!

那个时候是郭德纲急需门户在北京立足,如果杨志刚这时认可郭德纲是徒弟,那么两人关系还有缓和的可能,郭德纲这点人情还是懂得,但是杨志刚并没有!

第二是金文声教郭德纲评书的时候,杨志刚曾经打过电话给金文声阻扰,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这种做法让郭德纲非常寒心。

就是因为这两个直接原因,才促使郭德纲下定决心不承认杨志刚是他师父!

真正的决裂是因为2006年杨志刚突然爆料郭德纲当年挪用公款

这一年郭德纲日子并不好过,张文顺老先生去世、自家别墅被报道私占绿地,徒弟李鹤彪打假记者被拘留,德云社还被停业整顿,再加上被杨志刚爆料,郭德纲的前景一度非常灰暗!

郭德纲为了反击,发表了《我叫郭德纲》一文,披露了某馆长“曾用公款装修自己房子“、”与女同事同居“、等情节。

随后被杨志刚告上法庭,杨志刚以被告人郭德纲犯诽谤罪为由,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但是最终上诉被法院驳回!

至此,两人的关系已经彻底决裂,再无挽回的可能,曾经亲如父子的两人,还是分道扬镳了!

​其实当时真正看透一切的还是侯耀文先生,就在杨志刚与郭德纲对薄公堂的时候,侯耀文的一句话,恰好可以说明为什么杨志刚多年后还要主动提及当年的事:

谁输谁赢,现在说还不准吧,这个官司如果能让人家火一把也挺好!

相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杨志刚和郭德纲则是相声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他们的相声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让人捧腹大笑的经典之作。本文将从他们的相声创作、表演技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等方面来探讨他们的成功之路。

相声创作

杨志刚和郭德纲的相声作品涵盖了各个领域,从社会热点到生活琐事,从历史典故到文化传承。他们的创作灵感来源广泛,但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力。他们的相声作品不仅给人以欢笑,更是在传递正能量,对社会风气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表演技巧

杨志刚和郭德纲的表演风格各有特色,但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杨志刚的相声以其幽默、机智、搞笑的风格深受观众喜爱,而郭德纲则以其细腻、深情、感人的表演风格为人所称道。他们的表演技巧不仅在说相声的技巧上有所创新,更在身体语言、音乐伴奏、舞台布景等方面有所突破,使得观众在欣赏相声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艺术感受。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杨志刚和郭德纲在相声创作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不仅在相声中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更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宣传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他们的相声作品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形式。

2009年12月19日,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志刚从艺56周年的日子,也是他70岁的生日。而这一天更大的喜事就是他新收了7位徒弟。此次杨志刚收的7位徒弟为辛玉成、王德生、王京普、萧振华、武如礼、张文祥、彭玉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霆、田立禾、李伯祥、魏文华、刘俊杰,著名快板书艺术家张志宽,著名相声理论家薛宝琨,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郑天庸,众多相声演员以及白全福先生的儿子等曲艺界知名人士悉数到场祝贺。

杨志刚和郭德纲之间的恩怨,用两句话可以概括:前者有恩,后者负义。他们的恩怨情仇简单来说:杨志刚在郭德纲走红以后接受采访说郭德纲不认自己这个师父,引起轩然大波。随后郭德纲在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我叫郭德纲》,在文章中隐隐去关键人物的名字,爆了一些杨先生的黑料。杨先生觉得名誉受损一诽谤罪,将其告到法院最后法院宣判郭德纲胜诉。

郭德纲和杨志刚

郭德纲到北京闯荡,四处碰壁,于是打出了杨志刚的旗号,称自己为杨志刚的徒弟。但是很快杨志刚公开否定了二人的师徒关系。按理说,否认师徒关系也正常,毕竟没有正式摆知。可是,在金文声老先生想要收郭德纲为徒的时候,杨志刚却打电话劝金老先生不要收郭德纲为徒。这也是郭德纲为什么与杨志刚发生矛盾的原因。

至于杨志刚为什么没有收郭德纲为徒呢?众所周知,郭德纲的相声走的是剧场路线,也就是说有一点俗。而杨志刚毕竟是主流人物,而且他也并不看好郭德纲,认为他不会成功,于是就没有收他为徒。郭德纲大红大火之后,杨志刚出面强调郭德纲是自己徒弟,此时郭德纲却不再承认。大家都知道,郭德纲承认的师父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金文声老先生,一个是侯耀文先生。

决裂的原因

郭德纲拜金文声为师的时候杨志刚打电话进行阻拦,让金老不要收郭德纲为徒。就这件事让郭德纲下定决心彻底断绝了和杨志刚的关系,从此绝口不提杨志刚,但是这时郭德纲并没有对外说什么,两人还是没有公开决裂,但是已经彻底不联系了。

矛盾公开化在于郭德纲成名后杨志刚一番言论。那时候郭德纲已经拜侯耀文为师,德云社开始大火。这个时候之前不承认郭德纲是徒弟的杨志刚突然公开发话表示郭德纲的本事都是他教的,侯耀文不算是他师傅,他杨志刚才是。于是郭德纲写了一篇《我叫郭德纲》进行回应,直指当初某馆主“挪用公款,男女关系不当”,杨志刚很快就起诉郭德纲,但是两次起诉,郭德纲都胜诉了。

结语

郭德纲为什么感谢侯耀文先生,因为你拜师了,所以你再演出的时候就可以打出侯耀文的徒弟,以这个名义来演出,而杨志刚在当年的时候否认了郭德纲是他徒弟。如果郭德纲到今天一文不名的话,杨志刚还会认他当徒弟吗?

郭德纲在相声界是什么辈分?为什么郭德纲会饱受争议?下面我来详细阐述一下我怼这两个问题的看法以及回答。

郭德纲在相声界的辈分

2003年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上,郭德纲与于谦协作的《你好北京》获得了组委会特别奖。郭德纲回忆说:“当时就有一丝梦想,万一怎么怎么。那时候我是为于谦所在的文工团帮助,(他们)说如果竞赛能得奖的话,会把我调进去,这非常诱惑我。但后来他们说了不算数。”

2003年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上,郭德纲与于谦协作的《你好北京》获得了组委会特别奖。郭德纲回忆说:“当时就有一丝梦想,万一怎么怎么。那时候我是为于谦所在的文工团帮助,(他们)说如果竞赛能得奖的话,会把我调进去,这非常诱惑我。但后来他们说了不算数。”

已然要“处江湖之远”,为安在2004年又要拜师时任中国铁路文工团副总团长侯耀文呢?郭德纲有自己的说法,“我在相声界干了这么多年,有必要要有理直气壮的归属,在中国相声族谱上有必要有你,这与主流不要紧。” 

“谱系”相当于相声职业的“家族成员档案”,也就是所谓的“家谱”,它记录下每一个相声艺人师承联系、从属门派、辈分高低。一份“谱系”既投射出相声百年的沧桑,也反映出相声艺术绵延不停的生命力。

在现已出书的“相声艺人师承联系表”中,由于郭德纲拜了侯耀文为师,他在整个相声界就归于第八代弟子,和巩汉林、姜昆、冯巩等人一辈,比牛群晚了一辈。而由郭德纲起头,他德云社的弟子便在这份表中归于第九代弟子。

为什么郭德纲饱受争议 

自从侯耀文逝世以来,郭德纲几乎是每提到师父就热泪盈眶,不少网友质疑老郭太会作秀了,郭德纲真的和侯耀文有那么深的爱情么?

一位文字辈的相声艺人告诉记者:“可以说,侯耀文是郭德纲的恩人,当年他由于在天津的一些事,基本上在相声圈归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想拜侯耀文为师时他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业余艺人。”

“不少人都不赞同,相声界谁都知道郭德纲是杨志刚的学徒,杨志刚是白全福的大学徒,白全福和侯宝林是发小学艺的兄弟,联系不比他人,侯三要收郭德纲当学徒本来就不对。”

“但是侯耀文就是大少爷脾气,你们越不让干嘛我就越干嘛,他就这么个性情。他也爱才,且不论郭德纲人品怎么,能耐确实是有的,侯耀文就爱他,所以后来他那破嘴惹了不少祸,侯耀文不论对错,都帮他说话。” 

“侯耀文就这么一个人,对学徒都溺爱,他有错我说他行,他人不能说。假如最初侯耀文不收他,就没有他的今日,也没有今日的德云社。”

侯耀华和郭德纲不和,这不是什么新闻了,俩人从发文进行语言攻击,最后诉诸官司,十几年来从未消停过,侯耀华还自作主张,要把郭德纲从侯氏相声家谱中除名。 其实,他是没有资格的,我们接下来就分析下事情的始末,以及分析一下他没有资格的具体原因。

相声是最讲究师承的行当,有了师父,就等于有了根,成了大家族里的一员,你在行业内立足就有了底气。 对郭德纲来说,早年间的不得志,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能拜上好山头,他受排挤、遭打压、自成一派的后续发展,都来自于此。

其实不是没人教他。他的启蒙老师,就是常家第二代里的常宝丰先生,但与其他行业不同,学生和徒弟,在相声界的位置差别很大。

此后,他一边在各地的戏班子流连,一边向各种名家求艺,杨志刚、赵小林等人都曾不同程度地教过他,但未曾有过正式的拜师仪式,一直到他三闯京都,依然是游离于体系之外的散户。

32岁的时候,郭德纲认识了李菁,以及张文顺先生,他们一起成立了相声大会,即后来的德云社。2000年,郭德纲和借调助演的于谦结识,并在2004年邀请对方正式加入德云社, 从此,除拥有一个很好的搭档外,他的艺术生涯有了另一种发展途径。

于谦的师父石富宽先生,跟侯耀文是多年的老搭档,于谦本人跟侯三爷同样交情不浅,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侯耀文生出了收郭德纲为徒的心思,而这犯了众怒。

2004年的德云社,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只差一个契机就能鱼跃成龙, 侯耀文也跟郭德纲在一些节目上说过几段,对这个后辈颇有欣赏之意。

众所周知,侯三爷很爱提携后辈,加上他是侯宝林儿子的身份以及圈内的地位,一旦老郭拜在他门下,能享受到的资源将难以计数,那可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想不起飞都难了。

但是,外界的压力纷涌而至,来自天津的杨志刚等人极为愤慨,但侯三爷就是这么个宁折不弯的性子,他力排众议,坚持在当年十月举行收徒仪式。 郭德纲正式有了师承,往上推,他是侯耀文的徒弟、赵佩茹先生的徒孙,全都是相声界鼎鼎有名的人物。

次年,他顺便加入师父领衔的铁路文工团,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地位,而2005年,也是德云社一飞冲天的年份。 从2004年底到2007年中,接近三年时间里,师徒两人倾心相交,侯耀文把自己几十年攒下的相声艺术倾囊相授,更在场下为德云社撑起了坚实的屏障。

侯耀文的女儿称郭德纲为兄,他的侄儿侯震加入德云社,而他的二哥侯耀华,也跟郭德纲有了短暂的交流。 郭德纲遵循传统,称呼侯耀华为师伯,两人在2006年还合作了一部喜剧《小房东》,至少在发布会上,两者很融洽,谁也想不到之后会闹成那样。

谁也想不到,侯三爷的去世那么突然,2007年,这位相声大师,“文”字辈优秀的两位艺人之一(另一位是马季), 在自己六十大寿到来之前,心肌梗塞导致去世,一场大戏拉开了大幕。

仅仅一个月之前,他还给刚刚缓和关系的长女侯瓒准备了生日惊喜,而郭德纲正积极筹备师父的六十大礼,打算好好孝敬自己的贵人。接到电话噩耗时,老郭正在外地演出,他急忙往京都赶,到了师父的别墅玫瑰园时,二大爷侯耀华正接管了家里的一切事务,并主持了葬礼。

事情到这里都没啥问题, 但之后师妹侯瓒告诉他,侯耀华借主持之机,把侯耀文家里所有的财产控制在自己手里,而侯瓒和妹妹则没得到应有的遗产 ,这场纠纷一直持续了一年多,双方甚至闹到法庭。

郭德纲虽是侯耀文的徒弟,但也只是28位弟子之一,即使跟师父的情谊再好,也不应该介入侯家的家务事,委托侯震去处理可能更合适。

但彼时的老郭正值事业的顶峰,他看不得也忍不了这种事,决定自己出手帮师妹拿回财产。 他先是多方搜集证据,之后拉着侯瓒上诉,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局内人,跟侯耀华的大戏正式打响。

家务事总是掺杂不清的,所以这官司至今也没有公论,两人各执一词,都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可都是无法打败对方。 郭德纲主要从玫瑰园的家具损坏和丢失入手,间接证明大部分财产落入侯耀华名下。

由于侯三爷育有两个女儿,按继承顺序来看,还轮不到侯耀华来继承。而侯耀华则表明自己并未夺取财产,只不过两个侄女年幼,出来主持公道,侯瓒彼时虽有27岁,但由于是前妻所生,另一个还不到十岁,更不必说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圈里圈外人也纷纷卷入,开始站队。侯宝林先生三子二女,长子侯耀中、二子侯耀华、三子侯耀文、长女侯耀茹,其中长子侯耀中、长女侯耀茹与两个弟弟同父异母, 明显表态的只有侯耀华一人,侯耀中和儿子侯震则甩手不管。侯耀文的徒弟们和好友们则分成两派,最终也没分出个胜负。

既然直接交锋不成,那么只能在别的地方做做文章了,双方互寻黑料,而且两人黑料如此之多,最终演变成由内到外的攻坚战。当年之事,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靠语言吃饭的人,语言攻击确实很厉害。 郭德纲攻击侯耀华的私德,侯耀华则跑到天津明察暗访,期待从根上否定郭德纲,甚至把他从侯氏相声家谱除名。

说回侯耀华,其实他根本不是相声演员。侯宝林先生自己吃了太多苦,因此拒绝孩子们再走这条路,他坚持要求侯耀华放弃学相声,转而到工厂当了一名工人,而侯耀文能够从事这个行业,完全是耍性子先斩后奏。

相声三大派:马、侯、常,其中马家子嗣不多,常家人都学艺,只有侯家是自己揽着自己。不过侯耀华还是继承了父亲的文艺基因,他虽不说相声,却写出过不错的相声剧本,也有很明显的时代印记,但让他声名鹊起的还是在小品和影视舞台上。

我国早期的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里,侯耀华跟葛优搭档,奉献了精彩的表演,之后在春晚的小品剧中,侯耀华也成了观众眼中的熟面孔,艺术成就上,他还是排得上号的。

当然,他跟郭德纲比起来,自然差了不少,老郭是奔着继往开来去的,说句相声复兴的奠基人不为过,无论怎样,都得承认他把相声的影响力推上了新高度,火出圈了。

不过,侯耀华毕竟是长辈,说一千道一万,从侯宝林大师那儿算起,两人都差了一辈,问题是,辈分高,说话就算数吗? 不能这么讲,相声里师承很重要,徒弟甚至不比儿子差,代拉师弟的行为虽然常见,但那也得先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才行,儿子只享有父亲遗产的继承,却无法拥有对徒弟进行处分。更何况,侯耀华甚至都不是相声圈里人。

而另一个层面上,郭德纲是否应该被除名呢?只有欺师灭祖,做出行业不允许的行为后,才能得到如此待遇 ,郭德纲虽然跟侯耀文艺术风格不完全相同,但显然不是背道而驰。

为此, 侯耀华给出的理由是,郭德纲早在天津时, 就拜过杨志刚为师,未经师父允许,决不能转拜他人(相声到大鼓、西河等属于跨行,这个不算), 他拜到侯耀文门下,显然是不合规的。

深究这件事,当事人同样各说各话,郭德纲表示自己未经正式拜师,不算杨志刚的徒弟。 而杨志刚则表示,当年已经定好了收徒仪式,只等其他徒弟一起来举行仪式,也就是个时间问题。

双方说的都是客观事实 ,但关键就在于这段时间里,郭德纲北上京都,闯出了自己的天地,此后鱼跃龙门,杨志刚此话听起来,就有点马后意思了。

但很有趣的是, 郭德纲自己的徒弟何云伟叛出德云社后,居然转投到侯耀华门下,两人从师徒变成了平辈,这无疑为战火又添了一瓢油, 所以十多年过去了,双方的仇怨不仅未见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老郭和侯耀华之间的问题,在可见的未来,仍然看不到结尾。

杨志刚是天津红桥文化馆的馆长,郭德纲年轻的时候,在那里工作,跟杨志刚学过相声。

关于杨志刚和郭德纲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杨志刚认为,自己是郭德纲的师父,郭德纲后来又拜侯耀文为师,行话叫“跳门”,是犯了相声门的大忌;郭德纲认为,自己跟杨志刚学过相声不假,但只是学艺,没有正式拜师。自己不但跟杨志刚学过、跟靳金来、常宝丰等老艺术家也学过,这些人都指点过自己。但是自己真正以相声行规拜的师父,是侯耀文,而不是杨志刚。

所以说在相声一行来讲杨志刚不是郭德纲的师傅,顶多算是领路人。

杨志刚的介绍

杨志刚,男,中国相声演员、相声教育家、相声作家、国家一级编剧,师从相声名家白全福。

创作优秀作品500余个,并著有《红枫叶作品集》(一套三册)。其中,系列相声《应该补拍的镜头》、相声《路子野》、《巧谋利》、《酒后吐真言》以及小品《桃红柳绿》、《抢镜头》、《恩爱变奏曲》等作品,在全国艺术活动中屡次获奖。

2022年12月08日22时30分,杨志刚逝世,享年83岁。

侯耀华在2021年底宣布要在合适时候办收徒的摆知仪式,正式将何云伟收入门下。此话一出,再次在相声界掀起了一个小波澜。

一些网友普遍质疑侯耀华收何云伟为徒是否符合相声界的规矩,毕竟相声这个行业一向以规矩大著称,而何云伟和侯耀华还差着辈呢。我认为,这当然符合规矩,而且有意思的是,何云伟在这方面甚至可以借鉴一下自己曾经的师父郭德纲。

一、杨志刚确实曾是郭德纲师父

有些网友质疑,说杨志刚不是郭德纲曾经的师父,只是领导兼老师,原因是没有办摆知仪式。说这话显然就是不懂相声行业的规矩也不了解相声行业的历史,这么说吧,在相声一百多年历史上,没办过摆知仪式的相声演员车载斗量数不胜数,根源在很多现实原因。

最关键的问题是,郭德纲自己是承认杨志刚曾经是他师父的,在郭德纲成名后所发布的《我叫郭德纲》博文中详细描述了他当年“一马双跨”同时拜师杨志刚和靳金来的历史,白纸黑字板上钉钉。

此外,郭德纲三闯北京时可不是海青身份,他是打着“天津二杨”之一杨志刚的徒弟、大量活白全福徒孙的名义闯荡江湖的。没有这个身份,很多相声同行都不一定跟他玩。因此,杨志刚确实曾是郭德纲的师父,这一点是郭德纲都不否认的事实。

二、郭德纲属于跳门吗?

2004年郭德纲改拜侯耀文为师,这个过程很仓促,侯耀文原计划是给荆林野办摆知仪式,郭德纲属于临时蹭荆林野的仪式一起拜进来的,可能就是因为太匆忙,拜师现场条幅上连郭德纲的名字都弄错了。

拜师后,郭德纲随即又被侯耀文签入铁路文工团,成为铁路文工团说唱团的签约演员,距离进入体制内只有一步之遥。

当年很多体制内文工团都有这个规定,想进来的话先要拜团里的相声台柱子为师。之前郭德纲曾想拜李金斗为师,就是为了能调进北京曲艺团。郭德纲的师兄奇志就是为了调进铁路文工团,从常宝华门下改拜到了侯耀文门下。

郭德纲成名前没人在意这件事,但等他成名后,很多人称这次仪式为郭德纲“跳门”拜师,但郭德纲和侯耀文先后都表示不是跳门,毕竟跳门这件事在相声行业内虽然经常有,但确实好说不好听。

侯耀文的理由是,他曾给杨志刚打电话询问郭德纲是否是他徒弟,但杨志刚没有认可侯耀文的说法。郭德纲的理由流传最广,他说他的干爹范振钰曾在录制节目时遇到过杨志刚,询问郭德纲是否是他的徒弟,杨志刚给了一个模糊的回答:是也不是。

后来郭德纲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听了当年的师父这么说,让他觉得很寒心,一生气,就不认这个师父了。但是,郭德纲的“是也不是”一直只是他自己在说,杨志刚从来没有承认过此事。

因此,郭德纲在相声界的师承是否属于“跳门”一直存在争议,侯耀文和郭德纲以及德云社的粉丝们坚称他不是“跳门”,因为杨志刚说过“是也不是”,是否认郭德纲是他徒弟的意思。

对此,我认为郭德纲的说法存疑,毕竟一方面只是他的单方面说法,另一方面就算杨志刚说过“不是”,可他也说过“是”啊。

三、郭德纲是否属于“清门”

这个“清门”并不是清门相声的意思,而是指徒弟被师父开除出师门的意思,目前相声界最有名的两个被清门的艺人无疑就是何云伟和曹云金,他们俩都在2016年被郭德纲通过发布《德云家谱》的名义正式清门。

多说一句,何云伟曹云金的“云”早在拜师郭德纲之前就有了,属于“文记德云曲艺研习社”云字科学员的字,同样是学员的李寅飞也有鹤字科的艺名,这个“云”字并不单独属于郭德纲徒弟,因此曹云金是说自己的“云”是张文顺给的,这没毛病,“文记德云曲艺研习社”打头的两个字属于张文顺。

言归正传,既然郭德纲认为杨志刚当年说过“是也不是”,并以此为依据说明自己在拜师侯耀文时已经不是杨志刚的徒弟,那也就意味着,按照郭德纲的逻辑,杨志刚在说“是也不是”这句话时已经相当于把郭德纲给“清门”了。既然郭德纲被杨志刚“清门”,那他就是海青身份,再拜侯耀文为师当然没有毛病

杨志刚郭德纲(郭德纲和杨志刚的恩怨情仇)

说来也是可惜,原本郭德纲与杨志刚完全有可能成就一段相声圈的佳话,但是却最终阴差阳错势同水火,两人现在也已经形同陌路。 如今这段...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