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崔氏是什么世家
清河崔氏,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
经历了东西两晋由门阀贵族所控制的朝堂之后,中原又重新迎来了隋朝的大统一,只不过世家大族干预朝政的道路并未就此偃旗息鼓。隋朝两帝虽然多番折腾,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搭上了隋朝的国运。
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对房玄龄曾经彻夜长谈对清河崔氏的不满,甚至表示即使是皇室李家也要被清河崔氏压一头。不过当时清河崔氏早已经不如两晋之时辉煌,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河崔氏对天下的影响依然存在。既然祖上有余荫,那自然会有不少的达官贵族结交。
不过,即使当时是唐王朝的宰相之家欲意结亲,那清河崔氏也是看不上的。毕竟清河崔氏可是延续了几代的辉煌,而所谓的宰相之家原先也不过是寒门士子出身。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你清河崔氏几代蓬荜生辉,但却不了解天下的局势,甚至想要越过皇室李家,当整个社会的尊卑顺序颠倒,难怪惹来李世民的忌惮。
虽然说后来李家不断拔高自己的地位,但是相比于清河崔氏几代的辉煌,确实是望尘莫及。相传这清河崔氏乃是姜子牙的后裔,这身份何等珍贵!而这清河崔氏的祖先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一跃成为当时最显赫的高门大族。
而在三国时期高门大族选择东家之时,更是瞄准了袁绍这尊大佛。虽然说后期官渡之战,袁绍败落,曹操兴起,但是并没有影响清河崔氏的地位。经过两汉的积累,清河崔氏已经成为帝王坐稳江山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所以这曹操必然是与清河崔氏合作,而这结亲便是最恰当的方式。
后期因为晋朝的永嘉之乱,北方氏族为了活命开始南下建康,但是清河崔氏的根基是在北方。当时清河崔氏为了族人免受叨扰,将一支队伍南下建康,另一只没有撤出的队伍留在北方,不过在阴差阳错之下也受到了苻坚、刘渊的重视。
《周生如故》中的清河漼氏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原型,猜测可能是源自姜姓的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以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西汉时崔业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 (今河北省故城县) ,后世遂称“清河东武城人”(即清河崔氏由来)。
《周生如故》中清河漼氏的设定:
清河崔氏家族,当时崔家权势正盛,而她又是家族正支中唯一的女孩,所以她在母亲腹中就被指腹给太子。在她七岁的时候就被安排拜小南辰王为师,这位小南辰王就是周生辰(他是复姓周生,单名一个辰字),少年成名,战功显赫的小南辰王。
郑善果,在隋朝当过太守和刺史,归唐后,历任礼部和刑部尚书,这都与他的的母亲给予其良好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郑母出身清河崔氏,崔氏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家族,他们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所以郑善果的母亲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她13岁的时候嫁给了郑诚,郑诚在参加讨伐尉迟迥的战斗中作战英勇,不幸死在沙场上,当时郑善果的母亲才20岁。
按说崔氏的女儿即使是寡妇也不愁没人要,更何况她还很年轻。她父亲心疼女儿这么年轻就守寡,想让她改嫁,她抱着年幼的郑善果对父亲说:''我如果改嫁的话,必然要抛弃儿子,抛弃儿子是不道德的,背叛死者也是没有礼节的行为。现在要我做违背礼节、丧失慈爱的事,我不敢听从您的安排。''
她父亲见女儿心意已决,也就没有勉强。
郑善果的父亲为朝廷而死,作为遗族他能享受很好的待遇,才几岁就被封为持节大将军,继承他父亲开封县公的爵位,食邑1000户。
隋文帝建立隋朝后不久,郑善果被封为武德郡公,14岁那年又被授予沂州刺史,不久转任为景州刺史,后来又改为鲁郡太守。
郑善果的母亲是个很贤惠而且很开明的女人,品行高洁,有节操,由于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博览群书,对各种事务的处理方法也很精通。郑善果当官后经常会出去处理事情。
每次他办公的时候,他母亲总是会坐在床上,在帐子后面观察他。如果郑善果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合情合理,回去后母亲就会很高兴,让他坐下,母子两人相对着有说有笑,充满家庭的温情。
如果郑善果处理事务不恰当,或者不顾大体乱发脾气,母亲回到家里后也不批评他,只是自己用袖子蒙着脸哭泣,一整天都不吃饭。
郑善果见母亲这样也很害怕,只好跪在床前,根本不敢起来。
过了一会母亲才对他说:
''我并不是生你的气,我是为你们郑家感到惭愧啊!我做你家媳妇的时候,能够听从公公婆婆的命令每天清洁打扫,丝毫不敢有懈怠。你死去的父亲是个忠心勤恳的人,他做官的时候能够恪尽职责,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私事考虑过,把自己的身体都献给了朝廷。我希望你不要负了父亲的这番心意。
你年幼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我只不过是个寡妇罢了,慈悲有余而威严不足,最后导致你不懂得礼义教导,怎么继承你父亲的事业呢?你少年时期就萌袭了祖上留下来的地位,已经达到伯爵的高度了,这难道是你自己挣来的吗?你怎么可以不想想这事而随便乱发牌气责怪下属,只想着自己心里要痛快点,却把公家的大事给耽误了!
对内,你这是破坏你家的门风,有可能把你自己的官位爵位给丢掉,对外,你这是损害天子的法度。我死了还有什么脸面见你地下的祖先们呢?''
郑善果丝毫不敢争辩,只能伏地痛哭,保证一定会改正错误。
郑善果虽然贵为伯爵,又是一部之长,家里很富裕,但是他母亲还是经常自己纺纱织布,每
天一直干到很晚オ上床休息。
郑善果心疼母亲过于操劳,对母亲说:''你儿子已经封了侯,官居三品,棒禄和食邑上的赋税是足够花的了,母亲你又何必自己这样操劳呢?''
他母亲回答道:''你已经长大了,我还以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了呢。现在听了你这话,看来你还没有弄懂。像你这样,公家的事又能如何去完成呢?现在你的这些职位和俸禄,是天子为了报答你父亲为朝廷牺牲性命才给你的啊。所以这些收入应该分给亲戚们,作为他的妻子和儿子怎么可以把这些好处给独占,当成自己的富贵呢?
再说了,纺纱织布本来就是女人分内的事,上至皇后,下至士大夫的妻子,都有这方面的规定。如果放弃这些事情的话,那就是奢侈放纵。我虽然不懂得礼制,但是能破坏自己的名声吗?''
郑善果的母亲一守寡就不用脂粉来打扮了,经常穿粗布的衣服,也很节俭,如果不是祭祀或者招待宾客的话,根本不会把酒肉放在自己跟前。平时在家里只在安静的房间里过着平静的生活,从不随便走出去游玩。家里的亲戚如果有了红白喜事,她只是把礼物送得多一些,但不去他们家。不是自己亲手做的或者家里庄园出产或是俸禄赏赐得到的东西,即使是亲成们送的礼物,也不许拿进家门。
郑善果在母亲的监督和教诲下,一直很谨慎,虽然在不少地方当过官,但饮食都是自己家里提供的,公家提供的都不用,而是全部拿来修建官府的房屋,或者分给下属,因此被称为清官。
隋炀帝也派人考核他,最后被评为全国之最,征召到京城做光禄卿。唐朝建立后,唐太宗任命其为大理寺卿兼民部尚书,后又升迁为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
指今天的河北省清河县
清河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
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族」。
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把崔氏列为第一,唐太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列第三。虽然如此,崔氏仍为士族高门。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崔氏家谱字辈(中华崔氏网 2012年10月30日 )
辽宁锦西崔氏字辈:“封文显德克永康祥”。
辽宁辽阳崔氏字辈:“德有文治重永秉玉维政天廷尚常纪宏云万世庆。”
河北庆云崔氏字辈:“志朝启延中首学裕汝泽振峰全”。
河北临西崔氏字辈:“大善晓子恩建国志占鸿亚天道海永士林仁廷功”。
山东日照崔氏字辈:“基肇荣惟久恩延世克昌书传兴裕远尊祖耀增光崇文家国盛孝敬显宗堂诗礼承绍绪仁德恒祯祥忠厚喜益寿乾坤平安康”。
山东利津崔氏字辈:“化芳承传吉世业永安长”。
四川宜宾崔氏字辈:“朝廷万顺玉学传家发达远国正天兴得太平”。
四川威远崔氏字辈:“子成光言廷清正方泽扬益太永兴祥嘉士新生盛国中绍明良平华天甫昌江河炜信章宏达奎玙敬师凯卓建刚”。
河南渑池崔氏字辈:“友应从连之学凤殿中云鸿道书月乐德”。
湖北宜昌崔氏字辈:“百世声传芹藻香子孙繁衍邦家光”。
广东惠东崔氏字辈:“建必光尧应爱如德”。
崔氏一支字辈:“忠良庆尚广启治政长庭”。
崔氏一支字辈:“大膺克之文学永启世代宏昌善良广继福远泽长传承祖德光明志向家庭清正宜尽振新安守繁荣”。
《盱南崔氏族谱》(建昌崔氏)为清雍正年间崔仁懋等编。该支崔氏奉崔伦为始祖,崔伦自唐代乾符年间由抚州青泥徙居南城之北港(即今崔坊),是为建昌崔姓一世祖。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各族支派皆其后裔。此家谱共16卷,卷一为谱序,卷二至十六为世传。
《仟源崔敦五堂支谱》
安徽太平崔氏《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为民国十八年(1929年)崔森编,该谱记唐代崔群之后世居宣州,至元代寿一公始由宣城洪林桥迁太平东乡黟山之阳,为始迁一世祖。传至第四世,分为东分、西分两派。传至第八世,东分有熯,生五子:琬、珊、武、文、曼,遂为五房,此谱载蟆下五房之世系,故称“五房支谱”。卷首外纪统谱世系(自汉代崔篆至唐代崔篆至唐代崔群)、内纪统谱世系(崔群到寿一之父省五)、人物类志,卷一敦五堂世系总图考,卷二至九二房至五房世系图考,卷十艺文,卷终墓图。
民国十三年(1924年)崔铸编的《仟源崔氏悼叙堂支谱》(共10卷,首一卷,终一卷)为《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中第九世崔滚一支,这支谱,属东分。“悼叙堂”即滚公支堂名。卷首新序,卷一旧序、簪缨考,卷二至九世系图及世传,卷九至十墓图、契据、艺文,卷终为本支祠产及历置公产及创修支谱跋。安徽无为《濡须崔氏宗谱》(八卷),为崔筱云等编,民国十八年(1929年)三戟堂活字本。该谱记载:南宋绍兴年间有舜民自铜陵迁无为,是为始迁祖。但该支自舜民以后世系不详。此谱以明宣德至嘉靖人崔彪为大房之祖,崔志清为二房之祖。
湖南宁乡《崔氏七修族谱》共25卷,末一卷,崔黼编,为民国二年(1913年)默荫堂活字本。该谱以南宋时崔比为始迁祖,崔比自江西迁来宁乡。所存各卷为乐吾房、举臣房、赞明房、让吾房、爱台房、斗宇房、养心房、少州房、少溪房之系图,以及世传、墓图,卷末为存族编(辑名存而传阙者)、收族编(辑远徙各处者)。宁乡《崔氏八修族谱》系民国二年谱之重修本。宁乡崔氏支系又有崔荫樾等纂修的《博陵崔氏四修云岫支谱》(10卷),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戟堂木活字本。该谱以南宋人崔比第76代孙崔守曾为宗祖。崔守曾于明万历四十七年筑别墅于宁乡板石衡,题曰“云岫”。卷一谱序,卷二系图,卷三至九行传,卷十墓图、字据等。
有“清河”、“博陵”两大郡望。
清河郡:汉高祖所设置,相当于今天河北省清和及枣强、南宫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东汉时改为国。
博陵郡:三国魏正始三年设置,西晋时置为国,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安平,饶阳、安国等地。
清河崔氏是什么世家
本文2023-09-22 11:18: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