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的,这边的艾氏家谱我知道的有十二辈:文仕茂学,德泽远长,万古隆昌?
我的祖籍也是湖北省襄樊市谷城县的,有可能我们是同宗,我这有祖辈留下的二十九辈:
上五辈:(美,金,自,千,年),
下有二十四辈:
文,仕,茂,斈
德,泽,远,长
干,春,华,国
万,古,隆,昌
传,家,正,大
发,字,东,卿
艾,即艾蒿,又名冰台,菊科多年生草本。在古代,艾草遍布于荒野,与庄稼争地,必须剪除。剪草的镰刀也称艾。剪除杂草有利于庄稼的生长,所以发明艾刀的氏族称艾,以艾草为原始图腾和族徽。
艾(ài)姓源出有四:
1、出自于夏后氏,禹王之后,以祖字为氏。夏朝少良当国时,有大臣汝艾(一作女艾),其后人以祖字为姓,遂成艾姓。通常认为,汝艾是艾姓的始祖。据《通志·氏族略》载:艾氏为“夏少康臣汝艾之后”。
2、出自春秋孔艾之后,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名孔,因为住在艾陵(今山东省泰安东南),人们就叫他孔艾。他的后代,便以居住地名称的第一字“艾”作为自己的姓氏。故《通志·氏族》说:艾氏为“春秋大夫孔艾之后”。
3、出自芈姓中的艾氏。艾,春秋时为吴国艾邑,吴公子庆忌居地,战国初归楚国,为楚大夫封邑,以邑为氏,这支艾氏得姓大约已有2400年。
4、出自回族中的艾姓,主要来自经名首音。如清代,归附回回艾布巴克,其后裔遂以艾为姓。回族艾姓从西亚迁徙而来中土.为唐时外来八大姓之一,信仰伊斯兰教,分布在河南、河北、甘肃、宁夏及江苏等地。
艾姓的得姓始祖是汝艾。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艾氏是夏帝少康的大臣汝艾的后代,望族出自天水、陇西、汝南。但田齐有艾子封于艾山,亦姓艾氏。艾氏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少康中兴夏室之时。当时,辅佐少康中兴大业的群臣之中,有一位汝艾,而艾姓中国人,便是这位汝艾的后裔,以王父字为氏,而称为艾氏。另外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说,艾氏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孔艾的后代。同样,根据《魏书·官氏志》上记载,艾氏是《晏子春秋》所载的大夫孔艾之后,望族出于陇西、河南、天水。望族居天水郡(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南)。艾氏后人尊汝艾为艾姓的得姓始祖。
艾姓郡望有陇西郡、河南郡、天水郡。最重要的堂号为爱民堂:宋朝吴兴令艾若纳爱人民,恨恶吏。他在桌旁写了一幅座右铭:“爱民如恤血,挞吏胜看经;棒折胥吏手,何劳诵《大乘》?”
艾姓宗祠通用对联
爱民如恤血;
挞吏胜看经。
陵邑新世第;
天水道脉长。
勋戚因而敛手;
百姓赖以入安。
艾姓起源于河南、湖北、浙江等地,宋朝时期,艾姓大约有25000人,江苏为为艾姓的第一大省,集中了艾姓总人口的一半。其次分布于江西、河南、福建等地。明朝时期,艾姓大约有6万8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3%,排在大型姓氏中第173位,江西为艾姓第一大省,约占艾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陕西、湖北、山东、湖南、河南、福建。
当代艾姓人口分布简图
当代艾姓大约有40万,为第二百五十九的姓氏,约占全国人口的0.032%。自宋朝以来的1000年中,艾姓人口增加率呈锥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北、江西、陕西、河南、河北、黑龙江,这六省大约占总人口的56%。其次分布于湖北、甘肃、辽宁、福建。湖南居住了艾姓总人口的13%,为艾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湘赣为中心向外散布的艾姓分布区。
艾姓历代重要人物有:北宋两浙盐官艾仲儒,画家艾宣,崇宁进士、考功员外郎艾晟;南宋吴兴令艾若纳;明朝刑部员外郎艾穆,成化进士、右副都御史艾璞,弘治进士、福建左参政艾洪,嘉靖进士、户部侍郎艾希淳,学者艾自修,崇祯进士、右参议艾毓初,南明御史艾南英;明清之际农民起义军将领艾能奇;清朝顺治进士、刑部尚书艾元徵;金石家艾显;当代心理学家艾伟。
http://wwwmingzongcom/ai/qianyan&p=%B0%AC%D0%D5%B5%C4%CD%BC%CC%DA
回族中的艾姓主要来自经名(即回族人名字)首音,如归附清朝的回族人艾布巴克,其后裔以艾为姓。最早的回族艾姓来自西亚穆斯林商人,为唐朝时8大外来姓氏之一。回族艾姓主要分布于河南省、河北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江苏省等地。
艾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215个姓氏,湘赣地区是艾姓影响最大的地区。当地姓艾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0032%,总人口约40万。
艾的名字和图腾
艾,即艾蒿,又名冰泰,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古代,蒿草遍布荒野,与庄稼争夺土地。必备的镰刀又叫艾草,形状像一把剪刀。割掉杂草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发明艾刀的氏族叫艾,艾草是原始的图腾和族徽。艾蒿虽然是杂草,但也是一种驱虫草,也是一种草药。它味苦,温和无毒。可用于艾灸、煎汤,具有止泻吐血的作用。全国各地都有产,尤其是河南汤阴的北艾,浙江思明的海艾,湖北蕲春的艾蒿。这些地方应该是古代艾人居住的地方,最终出现了艾姓。
艾姓的起源与演变
艾姓的起源有四种:冯姓、子姓、姜姓、严姓。
第一个是冯姓。女娲家之后是茹家。后汝哀,夏少康之臣,以其名为氏。艾丰姓的历史约有3500年。后来史书上没有看到这个艾姓的下落。
第二个分支来自姓氏。商代武丁之后,还有艾国和侯爵,他们的家乡好像是今天河南安阳附近的汤阴。在周武王灭商之前,哀侯被俘,国家被灭,他的子孙以国为氏。艾姓已经有3100多年的历史了。
第三支起源于姜氏。继春秋时期的爱空博士之后。爱空是金钱的后代。春秋时期,他是齐景公的医生。他的采邑在爱玲,后人以城为氏。姜姓艾已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
第四源有姓。艾,春秋时期,是吴国的艾城,吴公子庆忌就住在这里。战国初,他回到楚国,被楚大夫封了一座城。他的老家就是现在的江西修水西,城就是他的姓。姓艾的历史大约有2400年。
外来基因的流入
外族改姓艾一事,史书记载甚少。只有河南省的艾氏在北魏孝文帝主政时改为金氏。唐朝时期留在中国的犹太人后裔,也有艾一家。清朝以后,其他民族,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主要来源于汉族。
历史上尚爱姓氏的分布与迁徙
宋朝时期,艾姓约有25000人,江苏是艾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艾姓总人口的一半。其次,分布在江西、河南、福建等地。
明代艾姓约6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3%,在最流行的姓氏中排名第173位。江西是艾姓第一大省,约占艾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在陕西、湖北、山东、湖南、福建等地。
当代艾姓的分布与图谱
艾当代人口约40万,为第215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003%。自宋代以来的1000年间,艾姓人口呈形增长。全国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陕西、河北、黑龙江、河南五省,约占艾总人口的56%,其次是湖北、甘肃、辽宁、福建。湖南有13%的人口姓艾,是全国最大的姓艾省份。全国形成了以湖南、江西为中心向外扩散的艾氏分布区。
图215显示,在湖南、江西、福建、安徽南部和浙江、广东北部、广西大部、贵州、重庆和湖北、四川东北部、陕西大部、甘肃南部、宁夏、内蒙古中部、黑龙江、辽宁和湖北
王鹤堂中姓艾的郡县有陇西、汝南、天水、河南。艾姓的重要堂名是“爱民”。“爱民”的堂名,南宋时名为艾若纳。艾若纳是吴的人。他热爱人民,痛恨官员。他的办公桌上有一句座右铭:“爱民如血,批评官员不如读经;何必去念诵大乘呢?他们的后代以“爱民”为族堂名。
有关艾姓氏的重要对联有
如关爱人民热血,挞官不如读经。
宏言为首选,为《左传》所接受,故成一家。
德德做了很好的调和工作,他的功绩受到了关的称赞。
族谱目前,全国各单位的图书馆中,共有三部艾姓族谱。
名人频率和家族圣贤
从755年到79000年,以艾为姓的名人有21位,占名人总数的005%,在名人姓氏排行榜中排名第259位;著名文学家艾占全国文学家总数的004%,排名第218位。著名医学家艾占中国医学家总数的004%,排名第222位。艾姓艺人占全国艺人总数的007%,排名第172位。
历代以艾为姓的重要人物有:北宋浙浙盐官艾仲儒、画家、崇宁秀才、考公外交大臣艾生;南宋吴兴造埃罗纳;明代刑部尚书艾穆,成化进士,右副御史,弘治进士,福建左人艾弘,嘉靖进士,户部侍郎艾锡纯,秀才艾子秀,崇祯进士,右刺史艾玉初,南明御史艾南英;明清农民起义军将领艾能奇;清朝顺治进士,刑部尚书艾,进士艾献;当代心理学家艾薇。
艾姓血型
Ai人的血型总分布为:O型占343%,A型占29%,B型占281%,AB型占86%。
绝大多数是汉族人。少数民族汉化改姓有一部分。爱新觉罗有改姓艾的。
汉族艾姓起源
远古时期发明艾刀的氏族,以艾为氏。
辅佐夏朝少康帝中兴夏朝的大臣汝艾,因其功高,少康帝赐姓艾,汝艾为文字记载的艾姓得姓始祖 。
商朝修水古艾国(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其子孙以国君姓为氏。
汤阴艾国最后一任侯爵的子孙以故国名“艾”为氏 。
春秋时期宋国大司马孔父嘉的第6世孙季梁(孔子之叔),隐居于齐国艾陵(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南),更姓改名,以隐居地名艾为氏,以原姓孔为名,取名艾孔。后世以艾为姓 。
春秋吴王僚之子庆忌于公元前515年避难于艾城(一说是吴国的艾邑—今江西省修水县,一说是卫国艾城,可能是今河南省汤阴县),其子孙中的一支以其避难地地名艾为氏。
少数民族艾姓起源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北魏鲜卑族去斤氏于公元496年改为艾姓。
回鹘族爱里八都鲁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率部归顺宋朝,并改爱姓为艾姓,取名艾忠孝 。
回族艾姓主要来自经名(即回族人名字)首音,如归附清朝的回族人艾布巴克,其后裔以艾为姓 。
满族爱新觉罗氏、西林觉罗氏、爱义氏、爱浑(瑷珲)氏有改为艾姓者。
蒙古族艾姓源于蒙古族“艾日尹古特”姓氏的第一字。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彝族绞姓于1872-1873年期间改为爱姓,后演绎为艾姓。
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白族、瑶族、土家族、苗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傣族、布朗族、壮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亦有以艾为姓氏。
外来民族艾姓起源
留居中国的犹太人中有艾姓,如北宋中期(1050年前后)来华经商、后定居于国都汴梁(今开封市)等地的犹太人中有艾姓。
元朝中后期至顺年间任裕州(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达鲁花赤的中东波斯回族艾米那后世以艾为姓。
我是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的,这边的艾氏家谱我知道的有十二辈:文仕茂学,德泽远长,万古隆昌?
本文2023-11-21 07:30: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