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徐福的资料(作文)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1浏览:4收藏

我要徐福的资料(作文),第1张

作文你自几写 我提供材料

徐福家世,至今未见正史记载。但起始汉代的谱录著作、唐宋时代引入方士的家谱资料,却为徐福家世研究提供了可资参阅的史料。

现代学者研究徐福家世者颇多。如台湾徐氏宗亲会徐子明、徐悦堂篡《徐氏大宗谱》,徐州师范大学罗其湘撰《江西<草坪•徐氏宗谱>初考》,皆是在古人谱牒史料的基础上,考证了大量近现代家谱资料,对徐福家世作出了系统阐述。

台湾大学教授徐子明(1915年荣获美、德两国文学哲学博士。学成归国后,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他从1900年起研究徐氏历代谱谍,与时任燕京大学教授的卫挺生互相切磋,对徐氏源流进行深入考证)与徐悦堂(明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二十一世裔孙,清两广总督徐广缙玄孙。他从1958年起,追随徐子明教授研究史学和氏族学,独自筹款办《徐氏大宗谱》编篡馆)两代人前后考证80余年,编写3年,《徐氏大宗谱》才得以面世。

据徐悦堂先生考证,记载徐福家史的古代徐氏家谱、族谱有多部。如:

《南洲•徐谱》。三国(220—280)时徐庶(今河南禹县人)编《南洲•徐谱》曰:“南洲高士徐稚,字孺子,祖籍东海,于战国末年其祖先该公奉祖命隐南洲,永不仕,耕读传家,淡泊名利,自食其力……”又曰:“徐仲公,为徐偃王二十六裔孙。仲生二子,长讳长,次为延,延即尚也。长生猛,猛生咨与福(巿),福率祖人入东海祖洲(即今之日本),尚知福将反,遂令其曾孙隐居洪都(即南洲,今之南昌),该不及避,令其子坚隐居南洲,自此寄居南洲,八代至稚……。”

《徐懋功家谱》。唐朝徐懋功编《徐懋功家谱》曰:“徐福者,又称徐巿或希,谱名徐议,字君房,其文讳猛,祖父讳长,从祖父讳延(即尚),曾祖父讳仲,高曾祖讳诜(即金文铣)。福之长兄讳谱,福率振男女各三千人入东海祖洲。谘居琅邪,今山东徐氏者为徐偃王二十九裔孙徐谘之后。徐福一支入东海祖洲,不复返也。徐该与徐福同曾祖父,延(即尚)知福反,入东海祖洲止王(秦始皇)不来,为避秦始皇灭门之祸,随令其孙该潜居洪都(即今之南昌),自此世居南洲。

徐懋功为徐稚十七世裔孙,为徐偃王五十三世裔孙,播迁山东曹州,为唐开国元勋,封英国公,妣薛氏,生二子,另讳敬业,次讳敬猷,享寿九十三岁,葬于长安太白山麓,建有徐懋功祠。

《徐氏大宗谱》对徐氏源流记述详尽:“徐氏,子爵,赢姓,皋陶之后也。皋陶生伯益,伯益传禹有功,封其子若木徐,在徐城县三十里,泗州临淮有徐城(今安徽泗县北),自若木至偃王诞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周又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孙章禹(羽)鲁召公30年,为吴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又其族出于赢氏十四姓之一也。”

《徐氏太宗谱》记述的徐国兴旺的历程,与卫挺生《日本神武开国新考》相吻合(前已述及)。据徐悦堂先生考证,徐氏总堂号之所以“东海堂”或东海郡。因为徐氏“来自东海,去之东海”。所谓“来自东海”,指天下(海内外)徐氏皆发源于东海之地,故曰“泽衍东海”(即今江苏东海、赣榆地方),所谓“去之东海”,意指徐诞失国后蹈浮舟沿泗水由黄河口(今江苏阜宁今称旧黄河口)出海东渡,至舟山群岛(古称翁州)隐居,自此徐国臣氏,每日思念徐王诞,故徐氏以东海为“堂号”。

罗其湘教授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江西临川、南丰、南城、九江等地《草坪•徐氏宗谱》、《邱园•徐氏家谱》、《龙溪•徐氏宗谱》和《徐家垅•徐氏家谱》等进行考证,认为《草坪•徐氏宗谱》中,有两处有关徐福家世的记载尚属大陆首次发现。一是《徐氏历代源流》中记有“受姓祖,讳巿。因始皇游海上,上书。娶卞氏”;二是明初洪武戊辰年(1389年)魏敏洪撰写的《徐氏历代宗谱序》中,记有“自巿公受姓下传……”。

江西各地徐氏宗谱对徐氏脉络亦有清晰的记载,“徐氏出于颛顼之后,赢姓。唐虞时为伯益,其后封于徐。子孙遂居东海郡,因以徐为氏焉。(《草坪•徐氏历代宗谱序》)。

“粤稽徐氏,始由颛顼,历五世至伯益。舜赐伯益赢姓。秦与赵皆其苗裔也。迨伯益生若木,夏封为徐候,其地即禹贡之徐州,子孙居此,遂以徐为姓焉”(《南丰邱园•徐氏续修家谱序》)。

罗氏考证了各种版本的“徐氏家族”之记载与卫挺生先生之考证对比分析,认为有诸多相吻合的共同之处:“一是徐氏出于颛顼之后;二是受赐赢姓;三是夏封于徐;四是子孙散居于‘东海郡’、‘禹贡徐州之城’或‘江、淮、泗、济’之间。”

中国谱谍记载徐福之事较早者,还有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谱官王僧儒(公元465—522年)撰《百家谱》。文曰:“议,字彦福,亦名巿。秦始皇使蓬莱,居东海。”王僧儒“东海郯人也”。郯在今山东郯城县北,是赣榆县近邻,东距徐福故里徐福村仅50多公里。(罗其湘《江西<草坪•徐氏宗谱>初考》)

卫挺生教授《徐福入日本建国考》,编入了根据清徐时栋《徐偃王志》、六朝唐宋以来的谱牒编制的《徐王诞以前世系表》和《徐王诞至徐福世系表》。

日本官撰的《古事记》、《日本书纪》、《神皇正统记》等正史,对徐福家世未予记载。山梨县富士吉田市宫下义孝先生家藏《宫下富士古文书》(又名《徐福古问场》)却对徐福家世记之颇详。

2003年10月,笔者有幸于富士吉田市造访宫下义孝先生(74岁),并一览宫下族珍宝——《宫下富士古文书》。宫下义孝先生介绍:“传说《宫下富士古文书》是800年前完成的。原来的文章没有了,现存的为宫下祖先重写的。”该书20余万字,全以汉字用毛笔书写在宣纸上。因为在日本是孤本,宫下家族视为珍宝,精心保管,密不示人。笔者因是来自徐福故里的中国徐福会副会长,又是宫下会长的朋友,才得以一饱眼福。因没有时间细看(翻阅时要十分小心,不然书页会破碎),只拍摄了部分照片,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宫下义孝先生说,日本八店投入巨资,将《宫下富士古文书》复印出版300套,名曰《神传富士古文献》。每套7卷(每卷540页,大16K),定价14万日元(合人民币1万余元)。

这是一部记述包括“徐福渡来”在内的弥生时代历史的日本最古老的典籍。饭野孝宥据此考证了徐福在日本的家世。

据徐福七世裔孙秦福寿著文载,日本第七代孝灵天皇之时,徐福渡来日本列岛,先后抵筑紫(九州)、南岛(四国)、不二山(富士山)。徐福把7个儿子改为日本姓氏,长子姓福冈,次子姓福岛,三子姓福山,四子姓福田,五子姓福畑,六子姓福海,七子姓福住,然后把他们分别派往7个地方。从此,徐福的子孙遍及日本各地,逐渐繁衍起来。徐福则自称秦之徐福。

后代秦姓或者带有福、羽田、波田、波多、畑、畠等字的姓氏和地名,皆与徐福的子孙或与徐福一起东渡的秦人子孙有关。

饭野先生称,上述资料为徐福的直系第七代嫡孙秦福寿所书并遗传于世。建久3年3月,为山宫二所大神宫司宫下源大夫义仁所抄写(《宫下富士古文书》的《人皇七代孝灵天皇证》)。

秦福寿还有其他宝贵资料遗传于世,后人将其整理成《徐福世系表》。徐福第七世之后,尚未发现有关记载。

近日,秦始皇老家在济南莱芜且该地将建大型文旅项目的消息引发不少关注。据山东济南市莱芜区 网站转发的当地媒体报道称,第三届嬴秦文化暨中华嬴秦文化园规划研讨会近日在莱芜举办,会议确立了莱芜区为“嬴秦始源地”,文中称,“秦始皇的老家在莱芜”。

这则消息引起网友质疑:秦始皇出生在邯郸,秦国在甘肃和陕西一带,不知道为何又在济南莱芜?昨天,济南市嬴秦文化研究院工作人员称,史书研究认定秦人祖先的封地在莱芜地区,文化园是据此而建。莱芜区社科联工作人员称,文化园推广的是嬴姓先祖文化,并不是说秦始皇本人到过莱芜。

热议

秦始皇老家在济南莱芜?

11月26日,山东济南莱芜区 在其网站上转载了一则当地媒体的报道,称“秦始皇老家在济南莱芜,将建大型文旅项目”。

报道中称,“第三届嬴秦文化暨中华嬴秦文化园规划研讨会”于近日在济南市莱芜区举行。这是继2011年、2017年两届嬴文化研讨会之后,再次围绕嬴秦文化研究举办的学术会议。

据称,研讨会确立了济南市莱芜区为“伯益封地,嬴秦祖里”“嬴秦始源地”的历史地位。相关专家此前接受采访时说,“嬴姓先祖少昊“获赐封地‘嬴’,在现山东莱芜一带”。因此,文章中称,“秦始皇的老家在莱芜”。

文章发布后也引发了不少热议,有网友称,根据现有资料,秦始皇出生于河北邯郸,秦朝的都城在咸阳,不知道为何现在秦始皇老家在莱芜了?

项目

文化园宣传“嬴秦祖里”

据了解,中华嬴秦文化园大型文旅项目由中国先秦史学会济南嬴秦文化研究基地主持,山东泰山学院领衔规划,山东九羊集团主体投资实施。项目规划了嬴秦文化展示、体验区;嬴秦养生度假、休闲娱乐区;矿坑研学体验区;嬴秦综合服务中心等几大板块,涵盖70多个子项。

27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了莱芜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称现在嬴秦文化相关工作由社科联负责。社科联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活动由社科联和研究基地承办,文化园宣传的主要是“嬴秦祖里”。

北青报记者随后联系到济南嬴秦文化研究基地工作人员徐先生,据他介绍,文化园汇集汤养和文旅于一体,建设期限大约为10年,目前还在规划当中,一期工程建设时间大约3至5年,预计一期工程完成之后可以接待游客。

回应

“嬴秦祖里”针对嬴姓祖先

徐先生称,目前对于秦人的起源,在学术界一直有“东方说”和“西方说”两种说法。徐先生说,“随着近几年研究的开展,以及对清华简的解读,学术界逐渐认定嬴秦起源于东方,具体是在莱芜。”

徐先生称,秦人的祖先叫伯益,最初的封地在莱芜的瀛汶河一带,现在还有嬴城遗址。根据资料记载,在周初三监之乱平定后,秦人西迁到了甘肃天水。

徐先生说,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此前曾表示,马王堆汉墓帛书中有记载,“秦将不出商阉(奄)”,所说是指各国的始出居地,商奄被认为在山东。

另外,据社科联工作人员介绍,“嬴秦祖里”是指秦人的祖先是从莱芜地区西迁,并不是说秦始皇本人曾经到过或在莱芜待过,针对的是嬴姓祖先,相关学术问题以研讨会结论为准。

专家

“老家”概念影响故里之争

昨日,一位研究秦汉史的专家告诉北青报记者,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的祖先曾多次迁居,“根据相关的记载,其先祖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但这个时期的记载究竟有多少可以被当做确认的历史,学术界还存在很大的争议。”

“可以确认的是,到了西周末年,秦始皇的祖先已经迁居到甘肃、陕西地区,目前在陕西出土了多座秦公大墓,说明到这一时期,秦始皇家族的陵墓已经位于陕西地区,包括后来的秦始皇陵,也都在陕西。”该专家表示,对于秦始皇老家在哪里,也有说法称可以参考祖坟的位置来确定。

此外,根据《史记》等文献记载,秦始皇出生在赵国的邯郸,一定程度上,邯郸和秦始皇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说,秦始皇的老家在哪里,关键就要看如何定义‘老家’这个概念。”据专家介绍,判断历史名人老家要有依据,同时要有考古研究的验证。

思考

名人故里之争映射资源焦虑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此次“秦始皇老家”引起网友热议,除了本身的学术争议以外,也与近几年曾多次出现名人故里之争有关。四川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肖尧中告诉北青报记者,名人故里之争反映的是地方发展转型面临的问题,为了寻求发展方式的转变,文旅融合等概念是很多地方的选择。

不过,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分布并不均衡,没有便利性资源的地方可能会采取其他办法在文旅上谋求融合。“这背后反映的是转型过程中的资源焦虑问题。”肖尧中说。

此外,肖尧中认为,不是所有文化都能够当作一种旅游资源,“即便是争到了故里,也未必会对地方转型发展有用,寻找的文化诉求点要适合旅游开发,也要符合市场发展规律。”

统筹/池海波

始皇(48)老家(5)莱芜(2)

  第一章 封丘李氏

  1

  封丘县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现属新乡市管辖,东南距新乡市60公里。东临长垣县,南隔黄河与开封市相望,西靠延津县北接安阳市滑县。地处黄河的故道,地貌复杂,沙岗、平原、洼地兼有,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这里是千里大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黄河从县南和县东流过,农业种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的封丘是全国100个商品粮生产县之一,盛产作物有小麦、大米、玉米、大豆、谷子、绿豆、棉花、花生、油菜、芝麻等。金银花是全国生产基地,芹菜、香菇、石榴、金银花享誉全国。

  封丘历史源远流长,人文底蕴丰厚,春秋时期即有文字记载。早在夏朝时就有我们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上演过诸侯争战、楚汉争霸和陈桥兵变等惊天动地的历史话剧。春秋时期,齐、晋、吴等诸侯国,曾在封丘境内开三次兵车之会。第一次是虫牢之会,大约在公元前586年(周定王二十一年),晋景公发起九国诸侯在郑地虫牢抗楚之会,即历史上有名的虫牢之会。第二次是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晋召公为国君,欲恢复先主霸业,与齐国争夺霸主,请各国诸侯于7月聚集卫地的平丘相会,史称平丘之会。第三次是黄池之会。公元前482年(周敬王三十八年),吴王夫差率军于黄池大会诸侯,与晋争做盟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池之会,又称黄池会盟。

  翟母进饭也发生在封丘境内。楚汉战争中,刘邦被项羽打败,落荒而逃,路过延乡(今封丘县城西北隅),遇翟母便向她乞食,翟母赠饭。刘邦得帝后,封翟母为封丘侯,设封丘县于延乡。“封丘”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最著名的当属陈桥兵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率兵驻扎陈桥驿,发起兵变,黄袍加身,开创了大宋王朝300年基业,使中国由乱到治,由分裂走向统一。

  陈桥遗址位于封丘县城东南13公里的陈桥镇小西街路北。陈桥村在五代时曾为后周驿站。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仍为驿站。祟宁四年(1105),微宗为显扬列祖,把驿站改为东岳庙。明朝天顺三年赵晃倡修,赵命长子益淡同天坛山紫薇宫王道然共修大殿、东西底、大门、寝宫、子孙殿。清顺治十六年九月,杨九德主持重修。乾隆九年(1744),重修大殿阎罗神像。光绪十三年(1887)农历十月,重修宋太祖黄袍加身大殿。建国前夕至今设立了学校,将东西房改为教室,拆去了大门和门前照壁。现仅存黄袍加身处大殿一座、“系马槐”一棵、宋太祖黄袍加身处碑,顾贞观《满江红》词碑,农纯题《念奴娇》词碑、金梦麟题“系马槐”石碣和明朝重修山门碑记等。“系马槐”历尽千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这里所保留的石刻,有诗词、题字,不仅有文学艺术价值,而且有书法艺术价值,另外还有一口水井。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大殿,仍保持清光绪重修时的建筑风格,为单檐歇山九脊殿,柱子12根。 1978年又进行了维修,雕梁画柱,红墙绿瓦滚龙盘,金碧辉煌,内悬挂赵匡胤画像,以供游人观赏。

  曾任封丘县令的唐代著名诗人高适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这首诗情意真挚,气势充沛,造语挺拔,结构严整而又有波澜起伏,感情奔泻而又有旋跌宕之姿。这是诗人发自肺腑的自白,揭示了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出仕之后又强烈希望归隐的衷曲,也让封丘在唐诗宋词和文人墨客中占有一席之地。

  1958年4月15日,毛泽东著文《介绍一个合作社》,对苦战两年改变了面貌的河南封丘县应举社予以肯定。文章认为,共产主义精神已在全国蓬勃发展,广大群众的觉悟已迅速提高。群众中落后阶层奋发起来,努力赶上先进阶层,这个事实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革命、政治革命、思想革命、技术革命、文化革命正在向前奋进。文章写道:“中国6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新中国成立后,封丘得到巨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封丘的建设日新月异,交通便利,四通八达,95%以上的村通柏油路。工业初具规模,已形成化工、机械、建材、造纸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产品有碳铵、尿素、铝合金窗纱、水泥、汽车轴件等,手工艺品有壁挂、刺绣、藤编、苇编、草编等。碧波荡漾的青龙湖,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自然湖泊,面积6000多亩,水域广阔,水草茂盛,常年不涸。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千鸟翔集,景致优美。观光农业区,万亩石榴园春来“石榴花开红似火”,秋至“红灯累累满枝头”。万顷金银花生产基地,流绿叠翠,无边无际,置身其中,心旷神怡。地上悬河奇观,波涛汹涌,雄浑壮阔。

  李安勤出生的年代,封丘还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人们主要靠耕地务农为生,出行主要靠两条腿,比较富裕的人家,可以借助驴和骡马来充当代步工具。加之战争频仍,整个社会呈现民不聊生的局面。

  2

  李家的祖先可以一直追溯到700年前。

  据李家的家谱记载(1918年第七次修谱时),在600多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他们由甘肃陇西迁来西王庄。在李家口耳相传的叙说中,他们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

  陇西在今天的天水市以西200公里处。陇西得名于陇山,《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乘势起于陇亩之中。”这里的陇就是田埂的意思。原来古代“陇”与“垄”相通,指的是田埂。古代人们看到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如同田埂一样,就把它们称之为陇山。《辞海》中说:陇山是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又称陇坂,在陕西省陇县西,南北走向,延绵约120公里,是渭汉平原和陇西高原的分界。

  “陇西”一词引人注目时是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这一年秦昭王设置了陇西郡,并修筑长城,以防御西部的少数民族,从根本上确保秦人后方的稳定。 史籍和考古发掘证明,秦人就是在以礼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域上发展壮大起来的。远在夏朝时,他们为夏王室“调鸟兽,鸟兽多驯服”,于是“赐姓嬴氏”。夏亡商兴之际,秦人去夏归商,因军功使“嬴氏多显”。至周朝时,秦人为孝王“主马于氵开渭之间,马大蕃息,”因功封于秦(今甘肃天水)号嬴秦,周王室让他们“以和西戎”。至秦襄公时,他们护送周王室东迁有功,被周王室分为诸侯,并且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攻灭狄族,设置狄道。

  秦置陇西郡,汉设襄武县,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陇西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还一度成为甘肃省最早的省会,是陇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是李姓的发源地,天下李氏源于陇西,历代英才辈出,“陇西堂”闻名海内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军李广就是陇西人。唐王李世民的祖先也是陇西人。今天去天水旅游的人还能看到飞将军李广墓。

  在中国两千多个县份中,知名度最高的恐要数山西洪洞了。洪洞所以芳名远播,首先是因了一位天姿掩蔼的青楼女子那段凄婉哀凉的吟唱:“苏三离了洪洞县……”京剧是国粹,喜好者兴发时自会哼几句《玉堂春》,不好者偶尔打开电视机、收音机,眼睛或耳朵里说不定也会蹦进个苏三来,于是“洪洞”便深嵌在国人记忆的屏幕上。

  问咱老家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

  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是流行大半个中国的一首民谣,讲的就是对故乡——洪洞的记忆。李家的口耳相传不是没有根据的。

  确实,洪洞大移民是有历史根据的,而且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官方行为。据民国《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我国一些历史文献,如《明实录》、《明史》、《续文献通考》等书都有移民记载, 民间移民记载更为丰富,晋、冀、鲁、豫、苏、皖、 陕、甘等地大量的民间谱牒与墓碑、祠堂碑文也都有在洪洞县大槐树处移民的记载,这些资料说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移民,是我国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一项重大决策。这次移民对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恢复生产、开展经济、开发边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以及尔后我国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史料和家谱记载,李家的迁徙路线应该是这样:

  700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一户李姓人家还生活在甘肃陇西,之后某个时候,他们迁徙到山西洪洞,然后在明朝洪武、永乐年间迁移到河南西王庄。总之,这户李姓人家开始了他们漫长的迁徙。

  现在无法得知他们迁移的真正原因,不过根据历史资料和经验,可以测知,他们一定是遇到了困难,在陇西老家再也生存不下去了,或者不能很好的生存了,因此,他们才有了背井离乡的壮举。

  他们循着祖先的踪迹,先北上山西洪洞县。山西曾经是他们的同宗祖先李世民父子发源之地。他们抱着藉由祖先保佑的希望,想在这里安身,光宗耀祖。但是,这里已经不是大唐时期的盛世景象,跟陇西一样,这里也有饥荒,也有兵乱,还有贪官的逼迫,于是,还未等家安稳好,还来不及生儿育女,他们又一次出发了。现在无法确知他们是官方组织的还是自发的,总之,他们这次选择了南下,直觉告诉他们,沿着有河流的地方,才能寻找到水草丰茂之地,只有到了那里,辛勤的耕耘才能换回丰硕的收获。于是,他们找到了黄河并越过了黄河。那些浑浊的、黄黄的黄河水啊!他们走啊走啊,终于看到了一大片平原,这是他们没有见过的,是陇西和洪洞所没有的,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本能地以为,这么大这么多平平整整的地,是多么适合耕种啊。要是种上一大片小麦,那我们就离天堂不远了。他们犹豫着、期冀着,留在了这里。

  讲述到这里,我们要稍微停留一会儿。人类的每一次迁移都是一次开天辟地的壮举,一篇气势宏伟、惊天地泣鬼神的史诗。而每一次迁徙都是披荆斩棘、历尽艰险,不管是一户一姓还是一个族群,相对地,一户一姓的迁徙更为艰难。李家远祖的这次迁徙,同样充满了千辛万苦,他们在迷茫中在希望中在最原始最强烈的内在需求的催动下,向着远方的未知之途毫不犹豫地进发。鲁迅说得好,一要生存,二要发展。生存是第一位的。若个世纪之后,他们的子孙,一个名叫李安勤的后生为了能够生活下去,只身远赴新疆。

  3

  西王庄在黄河边上,离黄河仅有几里之遥。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庄,就像我们平常所见的黄河中下游平原上的所有农庄一样。有可能不同的是,西王庄的布局非常规整,四方四正。有三条平行的街道,主街被村民称为中心街,中心街南边的街是南街,北边的街为后街,村子四周被一种叫做葛根的植物包围,这是童年的李安勤和同伴们最爱去的地方。1966年,李安勤第一次回家乡时,葛根已经明显减少,几乎绝迹了,到2002年他第二次回故乡,葛根彻底不见了。

  西王庄有四个神庙,分别沿中心街分布。村中心也就是中心街的中部,不但有一座小庙,有一口古井,小庙叫老奶庙;最西边是一座大庙,也就是李家的祠堂,还有两个小庙,供奉什么神祗,李安勤已经不记得了。

  李家的祖宅就在中心街小庙的对面,沿一条南北向的巷子东西分布。西边一大块房屋是李风动家的,街东是李风琪家的,他们分别是李安勤的二太爷和太爷。不过在李安勤出生的年代,他们早已作古了,只有子孙还在繁衍生息。

  说起李家的祖先,不能不特别提到李玉佩,他是李家中兴的关键人物。李家这一支迁来西王庄已经有好几世了,到李玉佩已经是第十四代。前面几代在西王庄辛勤耕作,也仅够满足温饱,不过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的家道慢慢殷实起来。到了李玉佩时,他可以经商做生意了,加上他的聪明才智,很快使李家发展为大户人家。

  李玉佩生活的年代,大约在清朝咸丰年间。这是一个非常勤俭的人,他把勤俭发挥到一种极致。如果他走在路上,看到一块破布头,他就会弯下腰,把它捡起来带回家里;如果看到了一根柴火,哪怕是特别细小的一截树枝,他也会弯下腰,把它捡起来带回家。就是遇到一堆牛驴或骡马的粪便,他也会铲回家,如果因为别的事没有工具,他会跑回家里,拿了铁锨出来铲回去。在他的眼里,这些都是好东西,是有用的东西。布头可以用来缝缝补补,枝条可以添一把火,柴火甚至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或者互换别的一些用得着的东西,粪便可以给庄稼育肥,使它们长得更壮。他觉得不把这些东西捡回去,实在是太浪费了,简直是暴畛天物。因此之故,他在街头路尾捡拾不停。也因此在村里人那里得到一个称得上刻薄的外号:过路净!意思是只要他走过,就把一条路捡拾的干干净净了。

  李玉佩的外号没有白得,他的节俭,他的勤劳,还有善于经商的头脑,使得他脱离同村人的一般生活,购置了大片田产,开起了染坊、盐店。现在已不能详细追寻他经商的事迹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毕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李玉佩有两个儿子,长子李风琪,次子李风动。李风琪就是李安勤的太爷爷,他先是过继给李玉佩的弟弟李玉珍,然后又回到本家。李风琪回来时继承了李玉珍的家产,这使他们家的家业进一步壮大。到了民国时期,也即李安勤爷爷手里,李家是真正的大户,不但有300余亩土地,还有大批牲畜和长工杂役,并且在染坊、盐店的基础上,兴办了客栈。

  李玉佩虽然非常节俭,但却开舍大方,他对自己和家人要求严格,以俭省为务,对村人和亲朋乐善好施。他的儿子李风琪也一如乃父。李风琪的儿子更有过之。

  李风琪的长子叫李金岭,号秀峰,生于1885年农历9月22日,时为清道光12年,正在历史剧变的关口。次子叫李金荣,也就是李安勤的爷爷。李金荣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男一女。李金荣在大儿子16岁时病故,时在1933年,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李金荣病逝一年后,好像追随他一样,李安勤的奶奶也随即病逝了。这一年,他们的小女儿刚满一岁,此后就在哥哥也就是李安勤的父亲的照顾下长大。

  李安勤的爷爷是一个个子高大的人,性格特别耿直。关于他的故事有两点特别值得记述。一是他的力气非常大,能单手将村里任何一辆木制的独轮车抡起来,这样的力量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二是他富于激情,敢想敢干。当辛亥革命即起,剪辫子风潮席卷华夏大地时,他跑到封丘县,将蓄了十几二十年的辫子毫不犹豫地剪掉了。但是这样一个风风火火的人却英年早逝了,令人扼腕叹息!

  关于奶奶,李安勤记得,她有极好的医术,懂得医道,尤其擅割痔疮,一般的疮她也会诊治,为村民解除过不少痛楚,因此,奶奶在村里颇有口碑。奶奶的娘家是郎中世家,代代做郎中。由于传男不传女的封建传统,家人都提防着她。奶奶只学会了割痔疮,也懂得一些推拿按摩,但不会配药,药方在奶奶的父亲手里。

  李风琪对于子孙的教育是很重视的,这是他跟自己的父亲不一样的地方,因此,长子李金岭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成为李家的第一个秀才。李金岭念过私塾,还到外面历练过,见过大世面。他的青年时期正是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之际,新思想、新学堂如雨后春笋,因此,他也受到新式教育的熏陶。

  在李家的发展中,李金岭也是一个关键人物,他把读书的理念贯穿在自己的一生中,也灌输给了子孙。他的爷爷李玉佩奠定了家族的经济地位,李金岭则奠定了家族的文化地位。知识改变命运,这是这个家族的经验总结,虽然这句话是20世纪末期出现的,但李金岭体会到的,包括后来李安勤深切体会的,正是这句话表达的同一个意思。

彭城:江苏徐州。

建都彭城利弊分析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攻占咸阳后,“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项羽当时没有把关中作为政治中心的原因,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关中经过项羽一把火以后,残破不堪;而是他要衣锦还乡。

   如果当时项羽定都关中,就会产生一个战略上的巨大矛盾:一方面是项羽的军队马上要出关争夺天下,需要一个能源源不断的提供兵员粮草的基地。另一方面却是关中初定,秦人不服,需要重兵镇守,然后再慢慢使秦人向项羽效忠,非数年经营不能见效。

   首先项羽主力出关的必然性是因为他分封诸侯分的不公。当时的分封是不合时宜的,但项羽实属不得已,“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王恶地。”不管是因为项羽刚愎自用、封人唯亲,还是他暗藏玄机、故意挑唆,天下大乱已是必然之势。有人认为:关中地区虽然号称对关东有高屋建瓴之势,但那是宏观上来说的,真要是齐、楚之间有骤变,也是鞭长莫及。而项羽一开始的作战区域正是这里。如果从关中出发,就有劳师远征、强弩之末之虞。反观东楚地区,项氏在这里根基牢固,将士大都是楚人,群众基础好,兵员补充可谓源源不断。以彭城为大本营的话,军队的补给和调动都极为便利。关中虽好,怎奈现在无法有效利用其资源,不如东楚现成。这种观点是难以成立的,秦国还不是从西打到东的吗,只从地域上来讲,显然将人的主观能动性置之度外。

   刘邦进入关中以后,虽然号称“悉除去秦法”,与秦人“约法三章”,但还有一句话:“诸吏人皆案堵如故”,也就是表明他试图保留关中地区的政府结构。同时萧何尽收秦之律历图书,以后主事关中时,就凭借这些恢复了国家机器的运转。反观项羽进入关中以后,虽然有强权暴力,但以混乱取代了秩序:“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项羽极端仇视秦朝,很难想象他也会象刘邦、萧何那样直接循秦法、用秦吏。所以他失去了在关中立足的基础。

   关中老百姓对刘邦与有好感,而对项羽则怀有仇恨。项羽杀秦人太多,一次就坑了20万,虽然未必都是秦人,但起码是大部分。这些人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又何止百万?出于这种仇恨,关中人民大多支持刘邦对项羽的战争。每当刘邦全军覆没、仅以身还的时候,关中就能在顷刻间组织起一支军队开赴他的帐下。后人常以此叹项羽放弃关中之可惜。

   首先,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表明是有称帝而治的愿望的。并且几乎取得成功,范增离开时的“天下事大定矣!”,看上去哪怕这个时间点也已经占据绝对优势。根据当时封天下时的形势分析,项羽依赖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确有轻天下之心。根本未把刘邦放在心上和作为对手。他认为一切不稳定因素都可以通过战争得到妥善解决,也就是因为这样,在鸿门他不认为需要这样杀掉刘邦。

   蜀,四塞之国也,非用武之地,他让刘邦王蜀,颇有些使之远离中原主战场的味道,估计是设想自己王中国,刘邦王巴蜀,形成大小割据的局面,但是这一则所谓“为天下宰不平”,二则是所谓“妇人之仁”,没有形成有效的战略地域性制约作用。三秦迅速失守,从而形成的项羽长期奔袭作战,而刘邦拥有关中的战略物资补给,而韩信偏师的胜利,又给刘邦足够的兵源供给,从而导致形势上的被动,无法给予刘邦毁灭性打击,强弱之势不断变化,最后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司马迁在论述项羽失败的原因时指出:“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其中就讲到项羽“背关怀楚”是错误的举动。所谓“背关怀楚”,《史记正义》载颜师古注为“背关,背约不王高祖於关中。怀楚,谓思东归而都彭城”。关于“背关”,吕思勉、吴宏岐等学者则认为是“背离关中”或者“未在关中定都”的意思[① 参见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吴宏岐:《〈史记·项羽本纪〉“背关怀楚”新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第18页。]①,笔者赞同此意。“背关怀楚” 是指秦二世三年(前207年)项羽进入关中,但却未在此地建都,而是率众东归,定都彭城这样一件重要的历史事件。

   总之,如果项羽都关中,可以起到两个战略作用,一是可以阻止刘邦进入关中和中原战场;二是远离诸侯纷争,拥有较为稳固的后方。三是能够赢得稳定的时间,使各国人才各为其主,使敌对力量分散,这样山东乱起,偏师结诸侯之力,尽可定之。

丧葬习俗是区别中国上古时期不同部落、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在上古社会,同一时代同一个氏族成员,他们处理死者尸体的方式是一样的。不同的丧葬习俗反映了其主人生前不同的社会地位及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同时,丧葬习俗作为精神层面的反映,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延续性,一旦形成就会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性。秦人早期丧葬习俗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仅仅如徐吉军先生所总结的那样只有屈肢葬和独特的墓葬形式这么简单?通观近年来秦早期考古材料后发现并非如此,其中还有秦人葬俗中的西首葬、屈肢葬与直肢葬并存以及殉人与腰坑关系密切等特征。因此,文章将从秦人墓葬的西首向、屈肢葬与直肢葬、殉人与腰坑三个方面分析早期秦人的丧葬习俗。

一、秦人的西首葬习俗

从已经公布的秦人早期考古资料来看,西首葬是秦人早期最主要的丧葬习俗之一,这不仅可以从秦人早期的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中找到例证,而且还可以在礼县大堡子山遗址中找到答案。如毛家坪的秦墓葬俗为:

墓向西北,在270-315之间。……除M7为乱骨葬外,余均为屈肢葬式。屈肢葬有仰身(十九座)、侧身(十座)和俯身(一座)三种,M11仅存下肢,上身不明。根据其踡曲程度可分二式:I式,二十五座,胫骨、腓骨与股骨相叠压,踡曲特甚;II式,六座,胫骨、腓骨与股骨夹角大于60,踡曲较轻。双手多交叉于胸前或顺体下垂。

而甘肃礼县大堡子山M2号大墓的葬俗为:

墓室内设二层台。其中东、北、南三面二层台上殉葬7人,均为直肢葬,都有葬具(有的还是漆棺),多随身葬有小件玉饰。此外,西二层台上有痕迹表明,这里原来也置放有随葬品。葬具为木椁和漆棺,均朽。棺周围残留有金箔片,说明漆棺上原来镶有金箔棺饰。椁室内残存罐、鬲等陶器碎片,以及铜泡、戈、刀等铜器残片。墓主尸骸已朽,据朽痕可知,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西。墓底部中央设腰坑,内置殉犬1只、玉琮1件。

西墓道长382、宽45-55米,总体亦呈斜坡状,但有8个沟槽状的台阶。在深125米的层面填土中埋葬12个殉人,均为屈肢葬,头向有的朝东,有的朝西。分为生殉和杀殉两种,前者作痛苦挣扎状,后者有的头部有洞,姿势规整。多为青少年。有3个殉人各随葬玉玦1件。填土中还有殉犬1只。M3号大墓北侧二层台已被盗扰。墓室内漆棺、木椁及墓主已朽。墓主仰身直肢,头向西,胸、颈部位残留有大量散乱的琥珀珠。腰坑内有殉犬1只、玉琮1件。西墓道呈台阶状,长415、宽82米。填土中埋殉人7名。

除毛家坪遗址和大堡子山遗址外,在关中西部已经发掘的秦人早期墓葬中,西首葬成为主要葬俗。如宝鸡市谭家村遗址发现的13座春秋秦墓中,除3座为南北向外,其余10座“均东西向,方向在270”。据统计,在关中已经发现的秦墓中,西首葬约占了80%以上,不仅中小型墓葬如此,大型墓葬也有这个特征。可见西首葬是秦人早期最主要的丧葬习俗之一,在这种习俗背后,蕴藏着秦人早期的宗教观念与文化背景。

西首葬在秦墓中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因为这代表了秦人社会对生死方向的基本观念。正如石兴邦先生所言:

埋葬的方向,在原始人的意识里,有着一定的意义。半坡人埋葬的头像,基本上是向西的,应该是在一定的信仰的支配下形成的。现在的后进部族在埋葬死人的方向问题上,基本上有三种不同的信仰:一种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回到原来的(或传说中的)老家去,因此,头就朝着老家的方向。……第二种信仰认为世界上有一个特殊的域界,人死后,就到那里去生活,因此,埋葬死者时头就朝着这另一世界所在的方向。……第三种信仰,例如尼尔兰人,他们把人从生到死比如太阳东升西落一样,人死后就随着太阳落下,因此,在埋葬时,背朝东,面向西。

由于秦人是来自东方的民族,是随着周文化的向外扩张到达西垂之地的,其文化内涵除具有周文化的一些特征外,还具有浓厚的商文化特征。而秦人最早的活动区域是在甘肃牛头河流域的清水、渭河上游的甘谷和西汉水流域的西河、礼县地区。这些地区的早期秦人墓向朝西,显然不是指向其祖先起源地,而是因其宗教信仰所致。

秦人是东夷九族中的风夷、阳夷相结合的阳鸟图腾部族,这个部族对阳鸟崇拜的实质就是部落群体对始祖神和保护神的敬畏,对始祖神、保护神降福赐佑的企盼,对农、牧业生产获丰收的渴望。[8]嬴秦部族,源自于东夷族以鸟为图腾的部族,后来西迁关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阳鸟西迁故事,就是以中原为中心,以能到达的地域为四至。《尚书·爻典》中出现的“旸谷”、“明都”、“昧谷”和“幽都”就是立足于中原部落联盟所在地而确定的四个祭日、测日点,也就是古籍中所称的“四极”,其实也是那时华夏民族的势力范围所能达到的四至。由于旸谷的“旸,明也,日出于谷而天下明,故称旸谷”,昧谷“昧,冥也,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卷一《尧典》。西方为昧谷,即日入之谷,日落之处,一个未知的西方世界。于是将其比作幽冥之地,是西方太阳神的归宿之处。这与西部民族的太阳神话中将太阳西沉之处看成是灵魂归宿地的原始信仰是一致的。居住在今天四川平武县的白马藏人,“人死后……用绳曲捆双膝,并使头屈至膝间成胎儿状,置于左角之桌上,面朝西方”,其意义是:“日落归西,人亦随太阳走的”,“葬时……面西侧卧,腿略屈,作睡觉状。”关于白马藏人的族属问题,当地许多人认为自己不是藏族,而是氐族。近现代川西北的氐羌族追根溯源是与古代甘青地区的氐羌族有着渊源关系的,因此白马藏人屈肢葬和面向西的葬俗以及对这种葬俗的解释,对我们理解甘青地区古代文化乃至于秦文化的西向墓与屈肢葬有一定参考意义。正是因为西方是日落的地方,人也随着太阳走,所以秦人在葬时需要面向西而葬。

秦墓西首葬的传统被汉帝陵所继承,因此《汉书·郊祀志》说:“或曰东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张晏注释道:“神明,日也。日出东北,舍谓阳谷。日没于西,故曰墓。墓,濛谷也。”颜师古注曰“此说非也。灵总言凡神明以东北为居,西方为冢墓之所,故立庙于渭阳也。”卷二十五《郊祀志》上就是说,由于秦汉人认为西方是太阳的坟墓,所以坟墓需要面朝西方,所以汉人在渭水北岸为祖先建立陵墓。可见秦人墓葬的西首葬习俗是与其太阳崇拜的宗教习俗密切相关的。自从非子为周王牧马于西秦之后,随着秦人在关陇地区的开拓,秦人也将东夷文化中的太阳崇拜带入此地,因此秦人沿袭着“日落归西,人亦随着太阳走”的阳鸟崇拜的习俗,将西方作为自己死后的归宿与向往之地,这是秦人普遍认同的一种关于生死的宗教信仰观念。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汉族人最多,那么大家知道汉族的起源在哪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的这个城市,就是有着“汉人老家”之称的汉中市。

汉中市是汉江的源头,虽然汉中只是陕西省一个普通的五线城市,但是却是西安与成都的之间的必经之地。不仅成都有着“天府之国”的美称,汉中同样也有这样的美称。

汉中的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城市绿化覆盖率极高,而且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冬暖夏凉,非常适宜人类居住,是我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虽然汉中不是有名气的大都市,但是普通的汉中也是被评为我国最美十大城镇之一。

或许大部分的人们都不太了解汉中这个城市,实在是因为汉中的名声太小了。加上汉中的经济发展不是太强,旅游业也不太发达,导致大家对它不太了解,来这里投资发展的人也没有那么多。

好在国家现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古代丝绸之路的复兴,加上现在西城高铁也建成了,相信汉中这个美丽的城市会依托这些便利的条件更好的发展起来。

如果有机会,大家可以来汉中这个平淡城市走一走,褪去大都市的浮躁,感受下自我的沟通。说了那么多,不知道大家的想法如何呢?

我要徐福的资料(作文)

作文你自几写 我提供材料徐福家世,至今未见正史记载。但起始汉代的谱录著作、唐宋时代引入方士的家谱资料,却为徐福家世研究提供了可资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