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姓迁徙
董氏出于同一宗源,为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据史料所载,董氏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运城、山东平原县三个地方。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董氏先人从发祥地董国(今山西运城)向四方藩衍播迁,据有关史料记载:北京之尚义、魏县,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湖北之监利,广西之桂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董氏族人分布。实际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董氏族人在神州大地以及世界上分布不尽相同。诚如枣庄“江都堂”董族家谱所说董氏一族“始于虞,显于汉,盛于蜀,而大于元。”
1 先秦时期:
早在先秦时期,董氏族人主要的活动地区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南部等,春秋战国时期活跃于晋国的有董狐和董安于。并且已经向西和向南迁移,散布于甘、川、滇、黔等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逐渐融入土著民族之中,成为土著诸姓之一。此外,也有西南、北方等外族融入董氏。
2 秦汉时期:
到秦、汉时期,董氏己北及河北,东进山东、南逾岭南、东南抵江浙、西到四川,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氏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氏发展成当地望族。董氏名人有秦秦都尉西汉翟王董翳,西汉成敬侯董渫(山东单县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西汉宣帝时期的高昌侯董忠(为东汉孝子董永先祖);西汉末王莽时期大司马董忠(为董仲舒八世孙);东汉洛阳令董宣;东汉太师董卓。
据记载,自汉至唐,云贵地区的董氏发展成为大姓,逐渐将云贵地区的土著民族同化为西南地区的汉族。东汉公孙述时,牂牁(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大姓有董氏。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氏迁徙而来者。甘肃、四川的董氏已经繁衍成大姓,同时向西南的云南、贵州迁移。这时,有人称蜀国“四相”之一的三国名臣董允,医学家董奉,南北朝外交家董琬。
4 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时期,是董氏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湖南、云南等地均有董氏迁居者,唐朝时董氏的人口重心开始在滇黔地区形成。唐代的《元和姓纂》列董氏郡望有四: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琢县),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董氏艺人大量涌现出来,有琴师董庭兰、五代南唐的画家董源、唐朝宰相董晋。
并大批移民东南。唐末,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氏加入。固始董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即今石狮、金门始祖董思安,开运二年(945年),董思安忠于旧主退隐泉州。元朝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农历七月十四董思安第十四世孙董善顺因避元兵骚扰从晋江青阳迁居石狮永宁沙堤村,其弟董善应则避居于金门古坑乡,故今金门、同安、厦门、漳州、晋江、石狮董氏均为同宗。其后裔有郑成功的岳父董先,董先坚决支持郑成功的抗清事业,其子董腾后追随郑成功收复宝岛台湾,并长期率水师驻扎澎湖。唐末“南诏宰辅”董成原籍金陵,流落至滇,仕南诏为布燮,后裔先后转徙剑川、景东、云龙、洱源、云县等地,是为大理史城董氏始祖。
5 宋金元时期:
迄于宋时,董氏大批迁居东南地区,同时进一步向西南地区发展。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氏南迁。元明时期董氏族裔宦游全国各地,近及于大理,远达漠北及岭北(包括今外蒙及俄罗斯一带)。其中董俊族裔籫缨世族,望重朝野,以“四世八公一翰林”著称于世,先后有上千族裔宦游于大江南北。董孝忠先生经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撰写《董仲舒后裔渊源研究》一文指出:在沿济南至青岛的胶济线两侧、徐州至连云港的陇海线南北各省居住着众多董俊后裔。宋代将领董宗本董遵诲父子、金戏曲作家董解元、蒙元时期藁城董俊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父子,元时柏乡董朴。
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其中浙江东阳(古称吴宁)、肖(萧)山、富阳、浦江、临安、安吉、绍兴、杭州等地的董氏许多是从唐贞观初迁入浙江的婺州判司董元的后裔。今江西宜黄、乐安、婺源、赣州、崇安、新干、以及长汀、监利、华容、石首、泾县等地的董氏是唐末入赣的董连(唐宰相董晋之后)的后裔,许多董氏名人均出于此宗,如董淳、董敦逸、董德元、董全祯、董杰、董邦达、董诰,今江西省乐安县牛田乡流坑村(古属庐陵)有四千余人董氏后裔聚居,被誉为“千古第一村”。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董氏族人达四十六万之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59%,居第三十四位。主要分布于江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湖南、甘肃、安徽三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22%,形成赣皖湘、陇西、冀鲁豫三大董族聚居地。其中江西为董氏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董氏总人口的22%,占江西人口的12%。
6 明朝时期: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董氏约有四十二万之众,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45%,居当时第五十五位。主要分布于浙江(25%)、山东(19%)两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87%)、江苏(81%)、河北(68%)、江西(63%)、安徽(62%)五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36%。其中,浙江为明时董氏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董氏总人口的25%。
明朝时,董氏族人曾以军屯、民屯的身份迁住西南边陲云南等省。据民国时期《昆明县乡土教材》记载:“民家族,据称其始祖系随明将沐英平滇由大理、鹤(庆)丽(江)诸县迁至今所——滇池西岸大、小鼓浪,阳临谷(今杨林港)等处。”观音山杨林港、富善村的白族老人们认为,他们的“先祖姓张,第十三世祖还姓董,立过董氏宗祠。”《董氏家谱》中记有:“阳谷董氏,安徽凤阳之世族也。明洪武年间,先祖赐以医学,随黔宁王沐英到滇。”很显然,这些随军从安徽凤阳来的人们在滇池沿岸屯军并入赘土著的白族人家,其后代成了白族。其道理,与大理一带自称是来自“南京应天府”的白族一样。
明洪武年间,也有不少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军士随军来到大理和云南其它地方屯军,许多人入赘土著白族和其它民族人家,其后代成了自族和云南其它民族的。如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档案馆保存的《董氏族谱》记载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自治县董氏的源流:公元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推行垦边政策,开发云南,从江西省南昌起程到云安;安置在楚雄府定居(包括楚雄、广通、定远、禄丰、大姚、封州、弥渡等地),于公元1800年迁入双江县上改心清平后山,后继续迁入忙糯康太与拉牯族杂居。临沧地区临沧、云县、双江、耿马县《董氏族谱》:董氏一世祖原籍河南开封府福禄街董家庄,明末清初赴滇整军,后落籍鹤庆,生六子,分居保山、大理、云县、景东、楚雄、鹤庆。该谱记述了董氏二世祖君正支系居云县后370年十四代六大支系世系分支,发展变迁状况。
据四川天府报报导,四川彭州市磁峰镇董益良30余年前董家老宅翻修时,发现了藏在梁上的《董氏家谱》,该谱撰于清代光绪十年,《董氏谱序》记载:明朝成化年间,董仲舒后裔董应辅从湖北押粮入川,后留在通化。其子董闲入籍理县,定居二百多年。
董氏于明末由云南呈贡迁入威宁温家屯,至今已传十四世。威宁 始祖董天成,到威宁后娶温氏,传二世一支、三世三支。董氏现有近千户,主要分布在威宁县的哈喇河乡、双龙乡的高山村、二塘镇梅花村和秀水乡、海拉乡、中水镇等地,在贵州水城县林青乡、安顺市轿子山镇、平坝县十字镇有少数居住,董氏于清雍正年间迁一部分到云南昭通,现多数居住在八仙营、洒雨河、水井湾一带。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董仲舒第六十二世孙董承宣以接慰使出使高丽(也有研究认为:董承宣、董印宣二兄弟同时以明朝抚慰使赴高丽未归),未返国而归化高丽,定居荣川,被封为荣川君,并将中国故乡广川作为本贯,史称广川董氏。董承宣的兄弟董印宣第八世孙董一元,丁酉再乱时,以明朝将领的身份东渡朝鲜,参加抗倭战争,战后与其二子大顺、昌顺定居高丽。董一元及其后裔落籍后,未另立新的本贯,而加人了广川本贯。其后裔称董印宣为一世祖,以广川为本贯,形成朝鲜广川董氏。《韩国姓氏大百科姓氏的故乡》也认为:广川董氏渊源于中国,是汉代巨儒董仲舒的后裔。1985年韩国经济企划院的国情调查显示,广川董氏已有三千八百五十余人。韩国现在有四千六百多董氏族人。今朝鲜与韩国董氏族裔成立有董仲舒族裔会。
明朝以前,董氏主力一直集中在中原一带,宋元明时期由于北方战火连绵不断,董氏人群不可避免地遭受严重的打击,人口锐减。宋、元、明六百年间,全国人口纯增率为20%,但董氏人口同期为负增长,净减四万之多。其间董氏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北方向东南,重新形成了鲁晋冀、江浙赣南北两大董氏人口聚居区。出现了明朝抗倭名将董邦政(明山东阳信人)、董一元董一奎兄弟(明宣府前卫人,今河北宣化),著名书画家政治家董其昌。
7 清朝时期:
清朝是董氏在东北地区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族人陆续移居台湾,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有弁屯董、朱、柯、越、黄五姓,移住今屏东县恒春镇;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有董显谟筑大肚下堡玉田圳,引水开垦九弱黎庄等等。此后,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名人有清代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
有千年历史的黄田村位于安徽泾县东南部榔桥镇群山环抱之中,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明代始以来自婺源的朱姓为主聚居,繁盛于清代。古村选址、规划、设计、营造上依据阴阳五行学说,在黄_山和凤子河、马冲河之间,负阴抱阳,依山造屋,傍水结村,建成船型布局。
黄田古民居景区,黄田村隶属于安徽宣城市泾县榔桥镇,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黄田村村域似船形,村内现存有58处,103栋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建筑,大多建于清乾嘉年间。
黄田古村落是一个声名远扬依然质朴的古村落,位于安徽泾县榔桥镇。这里是个风水宝地,朱氏家族于北宋嘉佑年间迁居此地,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文化沉淀。
有大山里的洋船屋,有千年不粘灰的水磨花砖,有引进朝庭工部图纸规划布局的大宅院,有培风阁为代表辉煌的教育发展史,有古今众多名人和学者,文化底蕴深厚。
黄田古村现存清代古建筑57处,单体建筑135栋,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均保存完好,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清代建筑艺术、技术之大成,体现了典型的儒商文化和精致的建筑美学。其中笃诚堂别称"洋船屋",围墙及屋体仿大轮船形状,巧妙利用溪水和山势而筑,外形酷似洋船,内有20栋房屋和敞厅、陪厅、家塾、花园、门房等建筑群体,组合有序,是古民居建筑中的精品代表。
黄田村古民居群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清代建筑艺术、技术之大成。民居虽为封闭式整体结构,但画龙点睛的门、窗却巧妙利用借景、对景手法将外界山水与民居融为一体。
建筑布局以礼为准则,四合院采取南北中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等一整套传统建筑布局意法。有很多古民居门墙高大宽敞,而墙面用泾县特有建筑材料--花砖贴饰,色彩过渡自然谐和,极具中国画的水墨意韵。
黄田村村中的道路和河岸都用石块砌护,就连凤子河床也都于道光10年全部用石块砌成,河上架设十余座石桥沟通两岸来往。村中以家庙、敝厅和堂屋为主体,原有“旗峰公家庙”等21处厅屋,现存10余处。屋宇高墙巍峨,规模宏大。
洪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九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二百四十六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5%左右。
历史上洪姓的分布与迁徙
洪姓形成后,主要活动地区在江西、湖北、湖南、江苏和浙江等地,人口发展迅速,这与东南地区的原山越族洪姓人群的汉化有关。
宋朝时期,洪姓大约有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4%;排在第七十五位。洪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洪姓总人口的4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江苏、福建,这四省洪姓大约占全国洪姓总人口的82%,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北、河南、广东。全国形成了以赣、浙、苏、闽为中心的洪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洪姓大约有1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8%,排在第九十六位。明朝时期,浙江为洪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洪姓总人口的3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福建,这三省大约占洪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湖北,这三省的洪姓又集中了20%。宋、元、明期间600余年,洪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全国的洪姓中心仍在浙、苏、闽地区。
当代洪姓人口分布与图谱
当代洪姓的人口200余万,为全国第九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洪姓人口由17万增到200余万,近11倍多,洪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洪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下降态势。广东为洪姓第一大省,约占洪姓总人为14%。全国形成了沿长江口、南抵海南的一片高比率洪姓分布区域。在600年间,洪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区别不大,由东南部继续向西、向南移民。洪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99)表明:在浙沪赣、苏皖大部、鄂湘东段、闽台琼、
广东大部、广西南段、云南东部、重庆中部、黑龙江北部、吉林中部、内蒙古东北,洪姓一般占洪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5%以上,这一区域覆盖面积大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73%的洪姓人群。在苏皖北部、鲁部、广东西部、川渝黔大部、云南西部、陕西南部、辽吉黑大部、内蒙古东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1%--022%之间,覆盖面积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3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1%的洪姓人群。
江苏盐城 江西鄱阳洪氏统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明)洪璐纂修,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西婺源云山洪氏家誊谱六卷,(明)洪天民纂修,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洪福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四川遂安洪氏家谱,(明)洪汝仲等主修,洪子明等纂修,明朝年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宁波汉塘洪氏支谱,(民国)洪曰湄纂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立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浙江镇海蛟西洪氏宗谱,(民国)杜项斯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听彝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安徽歙县飞山洪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洪德明等纂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洪氏宗谱,(现代)陈周棠校补,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铅印本。公开出版发行。
洞美廷弼敦煌堂漳州派洪氏族谱,(现代)洪成创主编,阳春市信息中心2003年计算机激光照排胶印本。 湖南安化乐安镇葡萄村洪氏字辈:“福茂记贵传,端广洪兴应;正光汝承永,宗先哲之训。明德亲昭穆,忠孝启家声;祖泽流芳远,诗书礼裕英。学博振基业,经纬辅乾坤;贤能展盛世,海宇庆升平。治国新猷现,誉美钊锦程;兴邦凌云志,敦章历代隆。”
湖南宁乡洪氏字辈:“兴应正光汝承家永先志尚德培基业恢彰定有贤诗书徵锡类孝友克昌传瑞启谋犹远祥钟秀杰绵人文丕振起国器重瑶编允光文运锡汝本业克振家声常思先泽”。
湖南娄底洪氏字辈:“学士忠良全名家孝义传奇勋昭令绪玉翰策英贤保受光先业书馨裕楚南文章湘上焕锡祚庆恩覃”。
湖北武昌洪氏字辈:“道义承家法文德维世光修齐登仕楚佑起必荣昌”。
安徽桐城洪氏字辈:“国祚家邦正以福 天道文明世代昌 积行累仁传奕叶 光前裕后庆绵长 ”
安徽东至洪氏字辈:“学宗先圣象贤大陈”。
安徽泾县洪氏字辈:“炜天有吉祥锡尔子孙长文学承佳贞忠先永世昌”。
浙江安吉洪氏字辈:“家庭成继尔福其昌”。
浙江瑞安洪氏字辈:“清光汝成东根”。
江西鄱阳洪氏字辈:“修德恢世显爵厚永承恩、忠孝家兴振”。
江西南昌洪氏字辈:“承先继美万世荣宗”。
四川达州洪氏字辈:“厚基肇启明”。
四川成都洪氏字辈:“成盛伦世宇文元登国希”。
马来西亚雪兰莪宿神潭洪氏字辈:“久客急归程风雨事驰骛黄流鸣涧壑余波或被路堆埼珠联属石径龃龉篮舆惴危登杖策阻深度行行忽平岗神潭渺东注徙旅鸠后先烟火休薄暮主人延客入丈室千卷聚醉经揭佳名巨轴舒新句我亦旧高阳糟粕尝已屡人言薄滋味舌根恐未具君但中圣贤当自知佳处”。
洪氏一支字辈:“
大房原派:“言方行卓隆大光昌文章华国簪缨永长本宗百代接续发祥荣耀显盛富贵名扬”;
二房原派:“上帝启之兴廷正国载显嘉谟允承先德”;
三房原派:“俊秀崇伦起彩凤贵铭香高朝开景运贻厚昭祖光奎璧联辉照堂中耀吉祥成就千秋业长发永攸芳”;
合族新派(大房自“行”字,二房自“国”字,三房自“凤”字起,均改“同”字):“同福临喜康忠孝永继昌兴旺人才广富贵发文章”。
洪氏一支字辈:“元亨利贞永昌世德大振家声”。
河南夏邑县洪氏部分辈分:绍先守秀章。 洪姓名人还有:北宋诗人黄廷坚的妹妹嫁给洪家生第四子,长子洪朋随黄廷坚学诗法,弟弟洪刍、洪炎、洪羽的诗文都不错,被誉为“四洪”。洪普后裔、宋朝洪皓与金人谈判,被扣留10年,他的三个儿子洪适、洪遵、洪迈,都有成就,洪迈担任龙图阁学士,著有历代政治家所钟爱的《容斋随笔》宋代重臣洪咨夔、学者洪兴祖,明朝万历进士、崇祯时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清朝文学家洪亮吉,戏曲家洪升,出任德国、澳大利亚、荷兰大使的洪钧,当代将军洪学智,党政要员洪虎、洪兰友、洪陆东、洪绂(音伏)曾、洪峰,等。 洪姓郡望:敦煌郡(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宣城郡(今安徽省东南部)、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市)。
洪姓堂号:双忠堂(宋朝洪皓,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扣留了他,皓坚决不屈服。被扣15年,他经常暗自派人向宋朝廷金国的情况,人们把他比作苏武。他的儿子洪迈,又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强迫他称“陪臣”,他坚决拒绝,因此被金人扣留。他父子都为了祖国恪尽忠诚,人称“父子双忠”)。
洪姓适用楹联:文章高天下;姓字列榜头(明朝左都御史洪英,永乐中会试第一)。宗山拱秀隆伟业;星斗长明映画堂(台湾南头县洪姓家庙联)。由嘉应徙杨梅祖德宗功经之营之力图官禄之基础;藉花峰贯花邑光前裕后耕地学也恢弘敦煌之遗风(洪姓祖公棚对联。此联记述了洪秀全的祖先由嘉应州徙居花县官禄布村的艰苦历程)。
事可对人语;心常如水平(南宋诗人洪咨夔自撰联)。三洪名满天下(宋朝名医洪适、洪遵、洪迈,先后中词科,由“三洪”名满天下);一军功安社稷(宋朝卫州知府洪梦炎,宝庆进士,高沙兵变时,他开自新之路,使一军得以平安)。天帝次子声威远(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洪秀全自称天帝次子);共工水神源脉长(洪姓始祖共工有水德,被奉为神明)。兄弟俱才争比谢家之四(宋朝洪适兄弟三人的事典);父子皆宜竟夸宁海之三(宋朝政和进士洪皓及其子洪适高中词科的事典)。九重早见长杨赋;一世先传短李诗(清朝学者兼文学家洪亮吉书赠联)。六桂家声(指洪、江、翁、方、龚、汪六姓氏联缘);敦煌世泽(指共普避祸去敦煌后改名为洪普)。才称四子(指北宋洪朋、洪刍、洪炎、洪羽四兄弟);书列三奇(指书法出奇的洪觉范)。
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洪姓后裔分布于豫、鲁、冀、京、津等地。
董姓迁徙
本文2023-09-22 11:17:0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