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1浏览:1收藏

司马光简介,第1张

司马光别称:司马温公、涑水先生、司马文正。字号:字公实、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县)。出生时间:1019年11月17日。去世时间:1086年10月11日。主要作品:《客中初夏》《阮郎归》《西江月》《锦堂春/锦堂春慢》《春游》等。主要成就: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历仕四朝,政绩卓著。

关于司马光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司马光的诗词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尧夫彝叟兄弟》、《客中初夏》、《斛律丞相》、《花庵独坐》、《阮郎归》、《送张寺丞知富顺监》、《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春游》、《边将三首》、《锦堂春/锦堂春慢》、《柏梯寺》、《北轩老杏其大围春色向晚只开一花余悯其憔悴》、《西江月》、《虎牢关》、《闲居》、《锦堂春》、《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昌言见督诗债戏绝句》、《湖上村家》。

二、轶事典故

司马光一生诚信,应该也是受父亲的诚实教育的影响,大概在五、六岁时,有一次,他要给胡桃去皮,他不会做,姊姊想帮他,也去不掉,姊姊就先行离开了,後来一位婢女用热汤替他顺利将胡核去皮,等姐姐回来,便问:“谁帮你做的?”他欺骗姊姊是自己做的,父亲便训斥他:“小子怎敢说谎。”司马光从此不敢说谎,年长之后,还把这件事,写到纸上,策励自己,一直到死,没有说过谎言。邵雍的儿子邵伯温还看过这张纸。清人陈宏谋说:“司马光一生以至诚为主,以不欺为本。”後人对司马光盖棺论定之语,也是一个“诚”字。

破瓮救友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被人们广泛流传。

诚信卖马司马光要卖一匹马,这匹马毛色纯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马光对管家说:“这匹马夏季有肺病,这一定要告诉给买主听。”管家笑了笑说:“哪有人像你这样的呀?我们卖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说出来!”司马光可不认同管家这种看法,对他说:“一匹马多少钱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我们做人必须得要诚信,要是我们失去了诚信,损失将更大。”管家听后惭愧极了。

低调淡泊司马光性情淡泊不喜奢华,他在《训俭示康》中曾提到小时後长辈会给他穿华美的衣服,他总是害羞脸红而把它脱下。宝元年间中举时,曾得到仁宗皇帝的接见。酒席宴会上,每人都在头上插满鲜花,肆无忌惮地嬉戏取乐,唯独司马光正襟危坐,也不戴花。同事提醒说:“戴花乃皇上之令也!”司马光才不太情愿地戴了一朵小花。司马光有一个老仆,一直称呼他为“君实秀才”。一次,苏轼来到司马光府邸,听到仆人的称呼,不禁好笑,戏谑曰:“你家主人不是秀才,已经是宰相亦,大家都称为‘君实相公’!”老仆大吃一惊,以后见了司马光,都毕恭毕敬地尊称“君实相公”,并高兴地说:“幸得大苏学士教导我”司马光跌足长叹:“我家这个老仆,活活被子瞻教坏了。”

坚不纳妾北宋士大夫生活富裕,有纳妾蓄妓的风尚。司马光是和王安石、岳飞一样,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储妓之人。婚后三十年余,妻子张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想过纳妾生子。张夫人却急得半死,一次,她背着司马光买了一个美女,悄悄安置在卧室,自己再借故外出。司马光见了,不加理睬,到书房看书去了。美女也跟着到了书房,一番搔首弄姿后,又取出一本书,随手翻了翻,娇滴滴地问:“请问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呀?”司马光离她一丈,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书,是官职,不是书!”美女很是无趣,大失所望地走了。还有一次,司马光到丈人家赏花。张夫人和丈母娘合计,又偷偷地安排了一个美貌丫鬟。司马光不客气了,生气地对丫鬟说:“走开!夫人不在,你来见我作甚!”第二天,丈人家的宾客都知道了此事,十分敬佩,说俨然就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白头偕老的翻版。唯独一人笑道:“可惜司马光不会弹琴,只会鳖厮踢!”张夫人终身未育,司马光就收养了哥哥的儿子“司马康”,作为养子。司马光就如此和妻子相依为命。洛阳的灯会享誉天下,逢元宵节,张夫人想出去看灯,司马光说:“家里也点灯,何必出去看?”张夫人说:“不止是看灯,也随便看看游人。”司马光一笑,说:“看人?怪了,难道我是鬼吗!”

典地葬妻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居所极简陋,於是另辟一地下室,读书其间。当时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阳,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层,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清贫的司马光无以为葬,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尽了丈夫的责任。司马光任官近40年,而且官高权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读历史,让人深思。俗语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封建社会,大多数人苦读寒窗,跻身仕途,无不是为了显耀门庭,荣华富贵,泽被后世,荫及子孙。在这些人面前,司马光的清廉更显可贵。嘉祜八年三月,宋仁宗诏赐司马光金钱百余万,珍宝丝绸无数,但司马光不为所动。司马光年老体弱时,其友刘贤良拟用50万钱买一婢女供其使唤,司马光婉言拒之,他说:“吾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万市一婢乎?”

三、藏书

英宗时为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政治上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后诏他编写《历代君臣事迹》,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元丰七年(1084)书成,共294卷,上下贯穿1362年治乱兴衰之史实,参阅了龙图阁、天章阁、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及私人藏书,采正史之外,用杂史著书凡322家,集文献史料之大成,被誉为“典籍之总会。策牍之渊林”,与《史记》、《汉书》相媲美。书成之后,为便于翻检,编《资治通鉴目录》30卷,以明取材不同之故,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家藏书富,居洛阳时,买田20亩,建“独乐园”,藏文史书籍万余卷。又置“读书堂”,辟精善之本5000卷,又得神宗赐书2400卷,以资著述。善保护图书,每年二伏至重阳间,在天气晴朗之日,设案以曝书籍。桌案洁净,铺以茵缛,然户端坐看书。阅书时,不以空手捧书,唯恐手汗渍湿。藏书几十年,其书仍新如手未触一样。

四、族墓

司马光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分为茔地、碑楼、碑亭、余庆禅寺等几个部分。在山西夏县城北15公里鸣冈,坟园占地近3万平方米,东倚太岳余脉,西临同蒲铁路,司马光祖族多人群厝于此。墓侧翁仲分列。宋哲宗御篆“忠清粹德之碑”额;碑文为苏轼撰并书,曾没于土中,后于杏树下掘出,遂名杏花埤,惜已剥蚀难辨。金代摹刻四石嵌壁,今仍完好。明嘉靖间,特选巨石,依宋碑复制,并建碑亭。东有守坟祠,再东为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敕牒建香火寺余庆禅院,牒文刻石仍在寺后。寺内有大殿五间,殿内现存大佛三尊,西壁罗汉八尊,为宋塑风格。历代碑古二十通,记载坟园沿革。

掉进缸里的是和司马光一起玩的一个小伙伴上官尚光,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司马光不立即救人的话,等大人来了这个掉进缸里的孩子就可能被淹死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北宋时期惠洪的《冷斋夜话》的卷三“活人手段”目录下,“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在《宋史》的记载中与这段记载相差不多。

不过清代之前的记载中,司马光砸的都是瓮,虽然瓮与缸都是盛水的器皿,但是形制不一样,瓮窄口宽腹、口小身大,如果掉了进去确实不容易出来;而缸则是口很大,不小心掉进了缸里,很容易就能将人拉出来。所以在原始记载中,小孩子掉进了瓮里,瓮既高,水又深,没法可救落水人。群儿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都跑去叫大人了,但是如果等大人来而不立即设法将掉进瓮里的孩子救上来的话,这个孩子很快就会淹死,等不及大人来施救了。所以司马光为了救人,采取逆向思维,砸破大瓮,使水流了出来,将掉进瓮里的孩子救了出来。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二册中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编入了课本,在这里面第一次将瓮改成了缸,“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名称由此诞生。

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掉进缸里的到底是谁,只是和司马光一起在庭院里玩耍的小孩子,没有留下这个小孩子的姓名。

但据传在司马光的故乡光山县上官氏的族谱中却记载了这件事,因为故事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就是上官氏的先祖,这位上官氏先祖名叫上官尚光,很可能上官尚光的名字也不是这个孩子的原名,而是被司马光救了之后改的名字,尚就是尊崇、崇敬的意思,是为了感谢司马光而改的名字。

在中国,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耳熟能详。毕竟,这是影响无数代人的启蒙故事之一。但是这个故事如果仔细深究的话,会让我们产生这样的遐想:那就是司马光救出来的小孩是什么人?并且一生有什么事迹?

司马光的玩伴

 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在光山担任县令期间,司马光出生了。司马池于是根据自己在光山做官这一点,给自己的儿子做了命名。司马光的名字由此而来。

 其实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中总是存在着无形的壁垒,将人局限在不同的圈子和阶层里面。这一点或许是人类永恒的宿命。在宋朝也不例外。因此可想而知:作为县令公子的司马光,其玩伴也几乎不是山野乡民家的子弟。最起码也得是当地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家的孩子。

实际上,司马光救下的那个孩子,名字叫上官尚光。上官尚光的家族,是光山县的望族。而在宋朝,上官家族在光山县的话语权,不次于朝廷派来的司马池。毕竟,司马池虽然有朝廷的力量做背书,而上官家族则拥有着土势力。因此,司马池到光山县做官,和当地望族打交道,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司马光和上官尚光成为玩伴,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上官尚光因为司马光而得以侥幸活命,之后对司马光感恩不尽。为此,上官家族的家谱里,还专门记载了这件事,并且,上官尚光还专门修建了一个亭子,用来纪念司马光的救命之恩。所谓知恩图报,莫过于此。

而一般认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能够流传至今,就和上官尚光家族的记录有关,虽然《宋史》里面也对这一事件有收录。但一般认为,《宋史》成书于元末,距离司马光的北宋已经过去了二百年左右的光景。因此,《宋史》很可能参照了上官尚光家族的记录,才将此事进行收录。

上官尚光长大以后,也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且获得了功名。根据上官家族的族谱记载,上官尚光长大以后,曾官居宰相。但是,查遍《宋史》,都不曾找到上官尚光担任宰相的记录。因此对于这个问题,主体上有两种分析:一种是因为北宋朝廷的官制体系之下,闲官和虚职的官员太多,上官尚光虽然担任宰相,但属于虚职类。即级别上和宰相相同,但不具备实际权力,并且不分管具体工作。因为没什么事迹可言,所以,在《宋史》等资料上也就没什么记录。第二种可能则是上官尚光虽然做了官,但是级别不大。而其家乡的人以讹传讹,或者有意为自家抬高身价,而将上官尚光的职务记载成宰相。这就和在我国民间,很多人修家谱的时候,有意攀附一些历史上的名人为祖先一样。

上官尚光为何不被传颂  

 在以往资讯不发达的年代里,如果问一个中小学教师:被司马光救出来的那个小孩子叫什么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是答不出来的。毕竟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未必能接触《宋史》,更遑论读遍其中的所有传记。

而之所以上官尚光的名字不被记得,主要原因在于:故事在传播过程中,其核心内容在于通过讲述司马光在自己的玩伴落水的时候,通过砸缸拯救了自己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司马光做到了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并且懂得利用智慧来解决问题。这个故事的核心就是告诉小朋友:要懂得遇事不慌以及懂得通过智慧来解决问题。至于被救的人是什么人,其实并不重要。所以这个故事在起初流传的时候,就略掉了上官尚光这个名字,更不用说介绍其具体的事迹。所以自古以来,这个故事都不曾提到上官尚光这个名字。甚至从这一事件的故事性来说,如果强行插入上官尚光的名字和他之后的事迹简介,还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因此,将这个名字省略掉,是最好的选择。

此外,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司马光算得上家喻户晓的名人。而在中国历史上,高高在上的皇帝,才华轰动一时的大才子可谓数不胜数,但是在后世有着一定知名度,并且故事在后世得以广泛流传的,则寥寥无几。甚至历史上,很多王朝都毫无存在感可言:比如两晋和南北朝就是其中的典型。而上官尚光一生的成就和对历史的影响,和司马光比起来,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因此,后世没有提到上官尚光这个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司马光的功过

 在最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司马光的评价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说在二十年前,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里,人们提起司马光,其评价大多是正面的:比如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时代特有的互联网史学也随之产生。在互联网史学的影响下,很多人对司马光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比如认为司马光是腐儒、是保守派,并且认为司马光阻挠变法,导致北宋没能实现强大。

但是实际上,这个认知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中国历史上,文人和腐儒或许可以进入朝堂,但往往都是担任虚职,很少有资格掌握实权。比如说李白才华何等高?但是唐朝的唐玄宗只是请李白负责写诗歌颂杨贵妃和自己;清朝的纪晓岚也算得上一个大才子,但是纪晓岚的工作,需要也就是编书。

因为粉饰太平,皇帝可以放心交给文人和腐儒,但是,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必须依靠务实的官僚。这类官僚多少要比寻常人有一定的眼界和见识,否则,在官场斗争中,只怕还没经过半个回合,就先被对手打垮了。司马光在北宋朝廷官居高位,说明此人官场斗争经验和理政能力都不是泛泛之辈。因此,认为司马光是保守派的认知是对的,但如果认为他是腐儒,那就是错误的。

 毕竟,北宋宋神宗时代的社会矛盾和解决之道,是一个十分庞大的话题。

司马光出生在官宦家庭,他出生的时候父亲恰好任职光山县令,因此父亲为他取名司马光。古人重读书,父亲在他身上也寄予厚望,七岁的时候司马光就已经熟读《左氏春秋》,并且他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能用自己的想法讲出其中的道理,可以说是天资聪颖。

父亲有很多官场上来往的朋友,孩子们也经常在一起玩耍,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后院玩捉迷藏,孩子们玩得忘形,有一个小孩子爬到了树上,结果没想到树枝没有承住小孩的身体,小孩掉了下来,直接落入了树下的水缸之中。

这个被救的孩子叫做上官尚光。后来家中出现变故,就全家一起搬迁到别的地方了。他本人十分喜欢读书,后来参加科举还中了举人。但是他本人做官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才能政绩,也就一直没有受到皇帝的重用。一直备受冷落的他,后来回到家乡之后,一直非常感怀司马光救他这件事情。同时也为了教育自己的后人,让他们懂得心怀感恩。所以他特意在自己的家乡建造了一座感恩亭,同时还把司马光救他这件事情,写出进了自己的家谱里面。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这件事情传遍了大街小巷,他们那儿的人便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上官上光从自己还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学习,虽然上官上光在她还小的时候就因为一些事情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但却一直没有放弃学习,非常刻苦钻研知识,直到后来,上官上光参加科举考试,考取了功名,可是由于上官上光在政治上的成绩并没有十分突出,也一直没有得到皇帝的重视,收到冷落的上官上光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后来司马光抵不住宋神宗一味的信赖变法,于是愤然辞官退居洛阳,绝口不论政事,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资治通鉴》,时间长达15年之久。事实证明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到了宋哲宗时此法便被废除,司马光也二次回朝为相。

更新1:

+1 生平 +2 家世 +3 童年 +4 仕途 +5 身后 +6 政治主张

zh /zh-/%E5%8F%B8%E9%A6%AC%E5%85%89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享年68岁。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生平 家世 司马光的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原籍属河内(今河南沁阳)。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属翰林学士院),在藏书阁担任皇帝的顾问,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童年 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一位婢女用热汤替他将胡核去皮,他姐姐问他是谁做的,司马光回答是自己剥皮的,父亲责备他小孩子怎么可以说谎,司马光自此便不再说谎。「司马光砸缸」的儿童故事,在当时的东京(今开封)、洛阳一带就有人把这个故事画成《小儿击瓮图》广为流传。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传为千古佳话。 仕途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甲科,在华州(今河南郑县)担任地方官。初任奉礼郎、大理评事一类小官,后经枢密副使庞籍的推荐,入京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至和元年(1054年),随庞籍到了并州(今山西)为官,改并州通判。从嘉二年(1057年)庞籍因事获罪,司马光引咎离开并州。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同知谏院。嘉佑六年(1061年)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司马光立志编撰《通志》,作为统治者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通志》八卷上进宋英宗,英宗命设局续修,并供给费用,增补人员。宋神宗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神宗命他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熙宁三年(1070年),自请离京,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任西京留守御史台,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书成后,司马光官升为资政殿学士。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罢黜新党,尽废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司马光执政一年半,即与世长辞,「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灵柩送往夏县时,「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家家挂象,饭食必祝」。元丰九年,西元1086年,司马光与世长辞,享寿68岁,死后,宋哲宗将他葬于高陵。 身后 死后追赠太师、温国公,諡文正,赐碑「忠清粹德」。遗著有《潜虚》、《均韵指掌》、《类编》、《传家集》、《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通鉴目录》、《通鉴考异》、《通鉴举要历》、《稽古录》(《历年图》、《历代君臣事迹》和《百官公卿表》)、《切韵指掌图》、《司马文正公集》等等37种。 政治主张 司马光在政治上是标准的守旧派人士,他跟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了严重分歧,几度上书反对新法。他认为刑法新建的国家使用轻典,混乱的国家使用重典,这是世轻世重,不是改变法律。所谓「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司马光与王安石,就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来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因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王安石的新法,大都切中实弊,亟需实行。反对新法的人,面对实际的政治问题,通常并无任何卓见,而反对新法大都似乎是针对王安石的个人,而非对事。他们反对的理由包括新法扰民及祖宗之法不可废,却又提不出什么更好的改革方法。例如司马光批评王安石变法的理由之一是南人不可当政,他上奏宋神宗曰:「闽人狭险,楚人轻易,今二相皆闽人,二参政皆楚 2010-12-09 12:53:42 补充: 人,必将援引乡党之士,充塞朝廷,风俗何以更得淳厚?」 编撰《资治通鉴》 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2010-12-09 12:55:00 补充: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2010-12-09 12:55:44 补充: 褒贬 虽然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顾栋高《司马温公年谱序》:「唯公忠厚质直,根于天性,学问所到,诚实金石。自少至老,沉密谨慎,因事合变,动无过差。故其文不事高奇,粥粥乎如菽粟之可以疗饥,参苓之可以已病。」[1]但政治生涯并不突出,其人为中国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典型代表,尽管他认为「王安石等所立新法,果能胜于旧者存之」[2],但实际却因不满王安石而不择优劣尽罢新法、将神宗朝时军兵用生命夺取的土地,无偿送还给西夏,企图全面抹灭王安石改革的功绩。 2010-12-09 12:56:01 补充: 造成日后新旧党争沦为意气及权位之争、不再着重于国政运转。 宋朝在多次战争中败北,国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之境地、司马光仍坚持宗法及伦理纲常治国、但除尽罢新法外却提不出有效的政策方针。 逸事 熙宁四年(1071年),吕诲卒,司马光为他写墓志铭。蔡天厚得其摹本献王安石。王安石将之挂在墙上说:「君实之文,西汉之文也。」。 注释 1^ 《司马光年谱》卷首 2^ 《传家集》卷四九〈请革弊札子〉 主要作品 《资治通鉴》 《涑水记闻》 《稽古录》(包含《历年图》、《国朝百官公卿表》、《通鉴举要历》)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享年68岁。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家世司马光的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原籍属河内(今河南沁阳)。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属翰林学士院),在藏书阁担任皇帝的顾问,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编辑]童年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一位婢女用热汤替他将胡核去皮,他姐姐问他是谁做的,司马光回答是自己剥皮的,父亲责备他小孩子怎么可以说谎,司马光自此便不再说谎。「司马光砸缸」的儿童故事,在当时的东京(今开封)、洛阳一带就有人把这个故事画成《小儿击瓮图》广为流传。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传为千古佳话。[编辑]仕途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甲科,在华州(今河南郑县)担任地方官。初任奉礼郎、大理评事一类小官,后经枢密副使庞籍的推荐,入京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至和元年(1054年),随庞籍到了并州(今山西)为官,改并州通判。从嘉二年(1057年)庞籍因事获罪,司马光引咎离开并州。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同知谏院。嘉佑六年(1061年)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司马光立志编撰《通志》,作为统治者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通志》八卷上进宋英宗,英宗命设局续修,并供给费用,增补人员。宋神宗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神宗命他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熙宁三年(1070年),自请离京,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任西京留守御史台,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书成后,司马光官升为资政殿学士。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罢黜新党,尽废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司马光执政一年半,即与世长辞,「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灵柩送往夏县时,「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家家挂象,饭食必祝」。元丰九年,西元1086年,司马光与世长辞,享寿68岁,死后,宋哲宗将他葬于高陵。[编辑]身后死后追赠太师、温国公,諡文正,赐碑「忠清粹德」。遗著有《潜虚》、《均韵指掌》、《类编》、《传家集》、《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通鉴目录》、《通鉴考异》、《通鉴举要历》、《稽古录》(《历年图》、《历代君臣事迹》和《百官公卿表》)、《切韵指掌图》、《司马文正公集》等等37种。[编辑]政治主张司马光在政治上是标准的守旧派人士,他跟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了严重分歧,几度上书反对新法。他认为刑法新建的国家使用轻典,混乱的国家使用重典,这是世轻世重,不是改变法律。所谓「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司马光与王安石,就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来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因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王安石的新法,大都切中实弊,亟需实行。反对新法的人,面对实际的政治问题,通常并无任何卓见,而反对新法大都似乎是针对王安石的个人,而非对事。他们反对的理由包括新法扰民及祖宗之法不可废,却又提不出什么更好的改革方法。例如司马光批评王安石变法的理由之一是南人不可当政,他上奏宋神宗曰:「闽人狭险,楚人轻易,今二相皆闽人,二参政皆楚人,必将援引乡党之士,充塞朝廷,风俗何以更得淳厚?」

历史上的司马光和司马迁没有直接关系,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生活在宋朝,是一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生活在西汉时期,是一位史学家、散文家。两个人生活的年代相距近一千年。

1、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2、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扩展资料

司马光的博学来自多方面,一方面他好学强识,另一方面他的父亲也着意培养。他既诚实聪明,又十分懂事,深得父亲喜爱。同时,每逢出游或和同僚密友交谈,司马池总好把他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使司马光不论在知识方面,还是见识方面,都“凛然如成人”。

好多当时的大臣、名士,都很赏识司马光。 尚书张存主动提出将女儿许配给司马光。担任过副宰相的庞籍在司马池死后,把司马光当成自己儿子一样培养、教育。

司马池辗转河南、陕西、四川各地为官,始终把司马光带在身边。所以,司马光在十五岁以前就跟随父亲走过好多地方,在这些地方访古探奇,赋诗题壁,领略风土人情,极大地丰富了司马光的社会知识。

-司马光

-司马迁

  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人,汉族。(但宋人袁说友著《成都文类》记,司马光是在他父亲司马池任光山知县时,生于县衙官舍的,该观点已为当今主流,多数专家学者认同),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人物生平

  简介:司马光砸缸,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个早慧的少年。

  虽然天资聪颖,却也惜时如金。一方警枕,警告的是分秒必争。好学勤奋,为人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受人景仰。清廉仁厚,为政原则,不卑不亢,秉持道义。编修一部《资治通鉴》,历经十九载,一丝不苟,编撰300万字,这需要怎样的毅力和恒心可以完成的巨著啊

  中进士甲科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年方20,中进士甲科。宋英宗(赵曙,1032~1067)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熙宁(1068~1077)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反对王安石变法

  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学术成就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奉敕编撰《资治通鉴》

  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年),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大量作品

  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 司马光手稿

  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高中课文《训俭示康》。 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象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与宰相王安石是政敌。

  相关事件

  家世

  司马光的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原籍属河内(今河南沁阳)。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属翰林学士院),在藏书阁担任皇帝的顾问,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诞生地

  1,河南光山说 司马光生于山西运城地区夏县,,司马光是在他父亲司马池任光山知县时,生于县衙官舍的,该观点已为当今主流,多数专家学者认同),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2,四川郫县说 据《郫县志》收录的宋代邛崃人张行成《司马温公祠堂记》记载:“故谏议大夫司马君池以某年作县尉郫邑,越明年某月生公于官廨,字之曰岷,以山称也”。这段文字说的是,当年司马池在郫县做县尉时,住在官署,其夫人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司马光。该文还说:为纪念在官署得子,司马池特在庭下亲手栽植松、楠各一株。司马池父子先后辞世后,松树枯萎,唯有楠木树仍苍翠欲滴。郫人认为楠木树茂盛是托司马光之荣,故县丞李名逸在司马光诞生之地建立“司马温公祠堂”,以祀司马光。

  死后被追封为太师温国公

  据资料记载,司马光生于天禧三年(1019年),是北宋大臣,主编了 涵芬楼宋刊本资治通鉴

  著名的《资治通鉴》。宋哲宗元佑一年(1086年)为相,八个月后病故,追封为太师温国公。因而后人称他为司马温公。

  《司马温公祠堂记》有关记载

  张行成《司马温公祠堂记》还说:北宋年间,郫县流言,说是山里少数民族叛变了。当时的县令闾丘梦松假借回家看父母,溜回了山西,主簿李言也挂冠而逃。县城秩序混乱,百姓人心惶惶。时任县尉的司马池,不顾全家性命,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自动代理县令,主持了县事,收拾了混乱的局面。当时恰逢正月,可是老百姓却没有心思过年,那些有钱的人,在埋金埋银藏蚕丝藏织布;那些没有钱的人,扶着老的,携着少的,抱着幼的,纷纷朝成都、彭县、大邑县的深山老林逃命。为了使人心安定下来,司马池便从正月十五日开始大放花灯三天三夜。老百姓看到放了三天花灯,也没有发生叛变一事,心安定了,纷纷重新搬回郫县。 司马池因其政绩,后来升官离开了郫县。但县人没有忘记他,感念他在郫县孕育了一位伟大的史学家。 《司马温公祠堂记》的作者张行成是一位很严肃的学者,非常崇拜司马光。他与司马光同为北宋人。他的出生地邛崃与郫县同属成都府,相距不过百十里;二人生活的时代相隔也不到百年。因而他的记述应该是有根据的、可信的。《司马温公祠堂记》后来被收入大清《一统志》艺文类,足见司马光诞生于郫县的记载,已得到许多有识者及权威著作的确认。巧合的是,同为宋朝人的袁说友在《成都文类》有一段记载,意思是:“司马光是在他父亲司马池当四川省郫县县尉时,生於官廨的”,这与张行成的记载吻合。 司马温公祠堂今已不存,遗址已被开辟为老百姓花园。“司马温公诞生处”石碑,今存望丛祠内。

  童年

  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今河南光山县,亦说四川郫县),于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一位婢女用热汤替他将胡核去皮,他姐姐问他是谁做的,司马光回答是自己剥皮的,父亲责备他小孩子怎么可以说谎,司马光自此便不再说谎。“司马光砸缸”的儿童故事,在当时的东京(今开封)、洛阳一带就有人把这个故事画成《小儿击瓮图》广为流传。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传为千古佳话。 破瓮⑴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⑵生七岁 司马光砸缸

  ,凛然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⑷,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⑸。自是⑹手不释⑺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⑻,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⑼,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⑽,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司马光砸缸(13张)。 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十一月,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注释: (1)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2)光生七岁司马光长到七岁。光,即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3)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4)《左氏春秋》又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撰的一部史书。 (5)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通“旨”。 (6)自是自此,从此。 (7)释放下。 (8)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9)弃走逃走。 (10)迸涌出。

  仕途

  司马温侯祠前的司马光像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林。初任奉礼郎、大理评事一类小官,后经枢密副使庞籍的推荐,入京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改并州通判。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同知谏院。嘉佑六年(1061年)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统治者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通志》八卷上进宋英宗,英宗命设局续修,并供给费用,增补人员。宋神宗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神宗命他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熙宁三年(1070年),自请离京,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任西京留守御史台,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

  (1084年)成书。书成后,司马光官升为资政殿学士。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罢黜新党,尽废新法,史称“元佑更化”。司马光执政一年半,即与世长辞,“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灵柩送往夏县时,“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家家挂象,饭食必祝”。

  身后

  死后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赐碑“忠清粹德”。遗著有《潜虚》、《均韵指掌》、《类编》、《传家集》、《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通鉴目录》、《通鉴考异》、《通鉴举要历》、《稽古录》(《历年图》、《历代君臣事迹》和《百官公卿表》)、《切韵指掌图》、《司马文正公集》等37种。

  政治主张

  司马光在政治上是标准的守旧派人士,他跟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了严重分歧,几度上书反对新法。他认为刑法新建的国家使用轻典,混乱的国家使用重典,这是世轻世重,不是改变法律。所谓“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司马光与王安石,就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来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因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司马光的主张虽然偏于保守,但实际上是一种在“守常”基础上的改革方略。王安石变法中出现的问题,如新法不能有效落实和用人不当等情况,从侧面证明司马光在政治上还是老练稳健的。 后世评价:“呕心沥血编通鉴 一心一意反新法” 可以使用一句话来评价司马光的一生 :其实司马光的一生主要就是干了这两件事情 编写《资治通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 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就是司马光之所以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仅仅是在政治观点上有分歧 在本质上都是为国为民的真君子 -纯粹君子之争,绝对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不然王安石在痛恨司马光之余也不会由衷的道出:“司马君实,君子人也!”一个令政敌都叹为君子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小人!司马光在政治上的理解比王安石要深刻得多,在为变法问题斗得死去活来之后,司马光留下了这样的见解,基本可以概括他对王安石一生的看法“介甫无它,唯执拗耳” 有着高度政治敏感的司马光,觉察到了变法的不妥,但具体哪里不妥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不可能作很准确的描述,只能通过变法造成的一些恶果来解释他反对变法的原因。在宋神宗面前不断和安石争辩,但缺乏现代经济理论,司马光无法对变法方案作出有力辩驳。终其所述,只有“不妥”二字而已。结果造成了神宗误会他无理取闹的局面,不得不远离政治中心,出走洛阳 还有点要注意就是司马光在和对方的争斗中不能得胜时,便选择了回避和退让,而不是伺机报复和恶意中伤。曾有人劝司马光弹劾王安石,然而我们的司马大文人却一口回绝了他们:王没有任何私利,为什么要这样做?面对身为副宰相的王安石的如日中天,司马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退让, 其实历史的模糊就模糊在,司马光反对的并不是王安石变法,而是他急功近利的改革方式。司马光认为所有这些,都必须循序渐进,稳妥进行,而不可能立杆见影,不然会发生好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青苗法,他认为这样一来必然会给地方官吏带来更大的腐败空间,他们会借机不断提高贷款利息,从而进一步加重农民的负担,而且后来的好多事实证明,由于王用人上的不当(因为得不到朝廷重臣的支持 不得已王安石启用了一些新人 但是在那里总有一些人并非与王安石抱有同样纯粹的理想 就是这些怀揣着私欲年轻人 使得原本比较良好的设想完全背离了初衷 ),导致的结果也被司马光不幸言重,这不得不说是王安石变法中让人不得不遗憾的一面。 多年后,王安石宰相之职被免,告老还乡。一向支持王安石的神宗皇帝在继续施行了近十年的新法之后驾崩,十岁的哲宗即位,由太后垂帘,时年66岁的司马光被召回开封,出任宰相,开始大刀阔斧地起用旧臣,恢复原有制度。然而尽管其在政治上全盘否定了王,可在生活上,在王死后,他仍然吩咐手下要善待王安石的安葬事宜,由此足见其作为君子的坦荡之处。而且他在所著的《资治通鉴》中对社会对王安石的偏颇之言给予了斧正,他说世人都说安石奸诈,其实这对安石来讲实在太过分了。 君子和而不同也 !

  编撰《资治通鉴》

  宋神宗熙甯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耗时19年。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君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元佑更化政策

  哲宗立,宣仁后垂帘同听政,门下侍郎司马光言:按因差役破产者,惟乡户衙前。 司马光盖山野愚戆之人,不能干事,或因水火损败官物,或为上下侵欺乞取,是致欠拆,备偿不足,有破产者。至于长名衙前,在公精熟,每经重难,别得优轻场务酬奖,往往致富,何破产之有?又曰曏者役人皆上等户为之,其下等、单丁、女户及品官、僧道,本来无役,今使之一概输钱,则是赋敛愈重。自行免役法以来,富室差得自宽,贫者困穷日甚,监司、守令之不仁者,于雇役人之外多取羡余,或一县至数万贯,以冀恩赏。又青苗、免役,赋敛多责见钱。钱非私家所铸,要须贸易,丰岁追限,尚失半价,若值凶年,无谷可粜,卖田不售,遂致杀牛卖肉,伐桑鬻薪,来年生计,不暇复顾,此农民所以重困也。臣愚以为宜悉罢免役钱,诸色役人,并如旧制定差,见雇役人皆罢遣之。衙前先募人投充长名,召募不足,然后差乡村人户,每经历重难差遣,依旧以优轻场务充酬奖。所有见在役钱,拨充州县常平本钱,以户口为率,存三年之蓄,有余则归转运司。凡免役之法,纵富强应役之人,征贫弱不役之户,利于富不利于贫。及今耳目相接,犹可复旧名,若更年深,富者安之,民不可复差役矣。”

  主要作品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 《涑水记闻》 《稽古录》(包含《历年图》、《国朝百官公卿表》、《通鉴举要历》) 司马光写《通鉴》

  原文: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译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捉迷藏,一儿小孩失足跌进了院子里那只装水的大缸里,别人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司马光应声而出,手执石块将缸击破,于是缸里的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司马光砸缸之后,开封、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 年龄刚刚满20岁,就中了进士。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参加闻喜宴(闻喜宴是指皇帝对新科进士的赐宴,所有参加者都要簪花)时只有他没有戴花,身边的人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司马光墓及祖茔

  在山西夏县城北15公里鸣冈,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著有《资治通鉴》、《涑水纪闻》等。坟园占地近3万平方米,东倚太岳余脉,西临同蒲铁路,司马光祖族多人群厝于此。墓侧翁仲分列。宋哲宗御篆“忠清粹德之碑”额;碑文为苏轼撰并书,曾没于土中,后于杏树下掘出,遂名杏花埤,惜已剥蚀难辨。金代摹刻四石嵌壁,今仍完好。明嘉靖间,特选巨石,依宋碑复制,并建碑亭。东有守坟祠,再东为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敕牒 建香火寺余庆禅院,牒文刻石仍在寺后。寺内有大殿五间, 殿内现存大佛三尊,西壁罗汉八尊,为宋塑风格。历代碑古二十通,记载坟园沿革。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扩展资料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司马光的独乐园,既是他的寓所,也是《资治通鉴》书局所在地。这里环境幽美,格调简素,反映了园主的情趣和追求。其书局在汴京时已奉诏成立,除了司马光之外,当时的著名学者刘恕、刘攽和范祖禹都参与了书局的工作。其中,司马光任主编,刘恕、刘攽、范祖禹为协修,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

司马光来洛阳后,便把《资治通鉴》书局由汴梁迁到洛阳。在独乐园中常住的不仅有书局的工作人员,当时洛阳的名贤如二程、邵雍、文彦博、吕蒙正等也常来此聚会,堪称是一个学术中心。

-司马光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别称:司马温公、涑水先生、司马文正。字号:字公实、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光州光山(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