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姓暴,据说族谱上有几个都统,有三品诰命夫人。现居黑龙江。求满姓,家族史。
满族暴姓出自徒麻乌惕氏,多数属正黄旗陈蒙古。祖上是元朝皇族勃尔乞金氏的远支宗亲。到6世祖(就是著名的“阿勒坦汗”)时期掌管蒙古土默特部,曾经一度强盛。
17世纪初,土默特部因内部分争激烈而分裂,一部分留住今呼和浩特,一部分东迁到辽东地区,形成 东土默特 与 西土默特。1632年睿亲王多尔衮征讨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的后人“林丹汗”战败逃往青海郁郁而死,其亲属率部众降清,被编入正黄、正白、镶白三旗。从此后“林丹汗”的后代有一部分入了满族籍,民国初有的改姓“暴”,有的改姓“鲍”。
家谱字辈能发上来吗我姓白,满族镶黄旗,祖籍辽宁凤凰城小地名隔条裕人,家谱文革被毁,家里供奉!永受皇恩!四个字。一百多年前搬迁到吉林省辽源市,我家的字辈和这个字辈前三个一样,,,,,,春喜苏世万国,德恩庆贺崇铭,金英山海昌盛,福寿禄鼐恒庚,求老姓和知道家谱的满族同胞回答,跪谢!!!!!!
镶蓝旗
今内蒙古乌兰查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了下辖八十七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变是蓝旗人。
沈阳满族的姓氏分布和主要氏族
一、主要氏族
宣统二年(1910)春二月重编的《承德县志》记载,沈
阳满族主要氏族有:
1 皇族
旧居宗室觉罗,姓爱新觉罗氏,国初留守陪都分左右翼八旗。
新居宗室觉罗,由此系移居于省城东二里许宗室营,亦分隶于左右翼八旗。
2满州氏族
佟佳氏,辽东巨族也。国初有佟养性、佟养正居佟佳地,因以为氏。后迁抚顺以贸易赀雄一方。清大军克抚顺,佟养性输款太祖高皇帝。佟养正遂携族属归汉军正兰旗。后养正之孙佟国纲,于康熙二十七年疏言:“臣曾蒙太祖谕令,与佟佳氏之巴都哩蒙阿图诸大臣考订支派氏族谱,今请归满洲。”部议以佟佳氏官职甚多,应隶汉军。唯国纲本支,宜入满洲,遂为正白旗人。于是满汉分隶,族大支繁,于国朝八大姓中称最焉。留盛京驻防者至今传十一世。
乌喇瓜尔佳氏,居乌喇国,因以为姓。国初,胡尔哈器之妻与孝慈高皇后为姊妹,由是封为国威。胡尔哈器之孙锡特库,雍正三年袭六品官,传十五世,今居东营房。
马佳氏,世居嘉里库马佳地方,因以为氏。国初,赫东额率满洲五十户来归,隶满洲镶黄旗,累著战功,授一等男。其弟阿库噶哈亦以战功授男爵。及入关定鼎以战伤时作留奉休息。至十二世升寅,乾隆已酉拔贡,授七品小京官。嘉庆庚申历官至工部尚书兼正黄、镶兰满洲都统,经筵讲官,赏戴花翎,紫禁城骑马,诰授光禄大夫,晋赠达¨子太保。赐谥勤直。至今传十六世。
赫舍哩氏,世居都英额地方。国初;硕色来归,隶满洲正黄旗。通满,通满、汉,蒙古文,其子索尼亦通满、汉、蒙古文,由头等待卫历著战功,受世祖章皇帝顾命,为辅政大臣,授一等公,溢文忠。其祖墓在昭陵左掖。
喜塔拉氏,世居喜塔拉地方,因地为氏。图力吉都督与兴祖直皇后之父阿古都督,显祖宣皇后之父至达格都督,敕封国戚舅舅,即太祖高皇帝之舅也。国初,隶正白旗满洲,世为福陵章京品级。至今传十七世
富察氏,因地为氏。居长白山。国初,有瑚图来归,隶属正红旗满洲,至今传十四世。
叶赫纳拉氏,因地为氏。国初,杨吉砮之女,讳孟古姐姐即孝慈高皇后,敕封杨吉砮之子阿什达尔汉为国舅,其后翁阿岱之孙为国戚,世守昭陵,居城北三台子及旺官屯,其祖墓在正黄旗界内候家岗子。至今传十余世。
乌喇纳拉氏,因国为氏。有满泰者,太祖高皇帝纳其女为大妃,敕封国戚,世守昭陵。居城北东西营防。至今传十余世。
哈达纳拉氏,因地为氏、世居哈达,都琥禅国初携雅克禅来归,隶满洲镶兰旗,征讨屡著战功。都琥禅随驾入关,其弟雅克禅留驻盛京。至满丕由协领从征陕西西川等处,卓著战绩,叙功授云骑尉,其子
玛骑袭职,至今传十三世。
钮祜禄氏,满族巨族也,居长白山者尤著,后并散居于英额地方。国初,有额亦都者,识太祖高皇帝为真主,从征数十年,攻城野战所向皆捷,太祖深加褒奖,赐亲乘名马、赏賫衣、弓矢等甚众,并以其女为太宗文皇帝妃。其子孙先后尚公主者五人。授左翼总兵官、一等大臣。天命六年卒。追封弘毅公,配享太庙。额亦都五配,生子十七人。世祖入关,多随扈从。留奉天驻防者,隶满洲镶黄旗。其族甚繁,至今传十余世。
伊尔根觉罗氏,氏族甚繁,居处之地不一。其居叶赫地方者,国初来归,隶正黄旗满洲。今世守昭陵,先世世袭防御,因事销去,居东西营房,传十余世
梅勒氏:世居叶赫地方。国初来归,隶正黄旗满洲。太宗攻松山、杏山时,有梅勒章京立功于大凌河,赏世袭六品官。今居小南关,传十余世。
完颜氏:世居完颜地方,因以为氏。国初来投,隶满洲镶黄旗。至五世杨保,诰封昭武都尉;七世佛尔果春,由生员考授笔政,升员外郎;八世呈瑞,字辑王,庚子副榜。今传十余世。
觉罗察氏:先世有牙赖者,为昭陵噶拉大、阿思哈哈番,其子
郗尔根为内大臣,太子太保,世袭第二佐领。牙赖弟牙拜仕六品官。其墓碑为顺治八年立。至今传十一世。
二、姓氏及分布
根据史料记载及调查统计,沈阳满族姓氏有:
爱新觉罗氏(肇、金、罗、德、洪、依、海); 伊尔根觉罗氏(赵);
佟佳氏(佟); 瓜尔佳氏(关、白、汪、鲍); 马佳氏(马);
索绰罗氏(索); 齐佳氏(齐); 纽枯禄氏(郎、纽);
舒穆禄氏(徐、舒、万、宋); 富察氏(富); 他塔喇氏(唐);
纳喇氏(那、南、姚); 董鄂氏(董、何); 兀扎喇氏(吴、乌);
李佳氏(李): 赫舍里氏(张、康、卢); 完颜氏(王,汪);
喜塔喇氏(祖、图); 果尔勒斯氏(高); 宁古塔氏(刘、宁);
戴佳氏(戴);尼玛察氏(杨); 赫叶勒氏(赫); 田佳氏(田);
良佳氏(梁);郑佳氏(郑);啯噜噜氏(高)。
除此之外还有: 郝、丛、葆、范、苏、陶、龙、郭、白、叶、谢、陈、辛、门、曾、益、常、千、梁、阎、倪、韩、孟、恒、秀、黄、鄂、朱、胡、林、耿、申、熊、乔、尹、周、尚、夏、哈、曹、曲、皇、于、项、代、蔡、卜、梅、钱、冮、魏、敖、安、聂、贾、葛、仲、袁、邰、信、巴、邢、杜、艾、孙、龚、单、石、罗、费、奚、毛、冯、俞
、包、顾、穆、吕、程、祥、荣、广、章、闻、任、塔、丁、邓、房、产、彦、兆、谭、祁、贺、礼、英、公、崔、年、翁、业、商、车、韵、窦、庄、果、边、史、廉、邱、查、佘、宛、姜、冠、沈、尤、解、兰、苍、钟、满、井、苏、刑、孔、汤、柳、向、詹、霍、许、蒋、武、温、鞠、庞、阿、岳、官、毋、双、党、潘、兴、里、巴、衡、明、秦、西、樊、邬、侯、供、苑、敦、邹、鲍、柏、戚、喜、老等。
根据沈阳市满族集居的主要乡村调查,其姓氏分布是:
东陵区
满堂满族乡
满堂村:肇、徐、赵、章、宁、金、白、和、隆、关、景。
二道村:肇、洪、赵、徐。
荒地村:徐、金、洪。
上水村:徐、赵、宁。
中水村:赵、肇。
苇塘村:关、肇。
小黑村:肇、徐、金。
辉山村:宁、肇。
上木村:白、肇。
下木村:够、肇、金。
鼓楼子村:肇。
观音阁村:那、关。
汪家乡
丰乐村:赵、洪、白、李。
上伯官村:高、赵、祝、黄、鄂、舒、关、马、朱。
高坎镇
下马村:赵、王、李、祝、关、陈、张、何、辛、门、曾、郭、董、益、常、罗、千、梁、高。
下洼子村:陶、阎、赵、何、徐、亍
七间村:赵、倪、关、徐、孟、肇、白、韩。
深井子镇
双树村:关、万、何、吴、郎。
龙红台村:龙、唐、万、关、洪、郭。
祝家镇
伙牛村:陶、赵、赫、郑、尚、关、金、王、周、唐。
关麦峪村:关。
英达乡
后陵村:赵、祝、姚、关、叶、白、佟、唐、洪、谢。
白塔堡镇
大张尔村:海、吴、赵、张、李、赫。
苏家岗子村:苏。
五三乡
营城子村:郝、富、张、康、高、赵、金、丛、关、葆。
古城子乡
高力堡子村:关、赵。
永安村:康、关、秀。
桃仙乡
宁路村:关、赵、李。
浑河站朝鲜族乡
曹仲屯村:马、夏、哈。
十里河乡
浪子街村:赵。
佟沟乡
关沟村:关、白、刘、苏、佟、唐。
大沟乡
团山寺村:胡、白、吴、郭、关、高、韩。
姚千户屯镇
前陡峪村:汪、白、关。
姚千户屯村:郭、赵、曹。
红菱堡镇
泡子沿村:戴。
陈相屯镇
瓦卜村:赵、白、梁。
新城子区
新城子乡
新南村:徐、赵、王、曹、李。
西五旗村:吴、李。
虎台乡
治安村:金、董、杨、包、崔、王、赵、白、张。
虎石台镇
关、赵、吴、王、马、那、康、李、佟、郭、杨、徐、陶、孙、赫、郑、何、才、龚、朱、孟、单、汪、唐、石、魏、安、罗、费、鄂、奚、艾、毛、张、冯、曹、俞、刘、付、杜、陈、包、富、徐、于、沈、夏、胡、白、常、顾、高、穆、吕、耿、黄、金、蔡、程、曲、祥、阎、荣、周、广。
尹家乡
尹家村:佟、关、那、李、马。
下坎子村:李、那。
沟子沿村:关、李、那、佟。
新农村:佟、那、李。
小营子村:李、蔡。
茨于村:常。
东拉拉村:马、李。
木赛村:蔡、李、佟。
西明村:关。
马赛村:李。
光荣村:佟、关、李。
道义乡
郭士村:关、龙、富、赵、于、卜、那、奚。
王台子村:关、那。
郝付村:那、韩、关、曹。
石佛寺乡
小屯村:关。
于洪区
翟家乡
章、赵、肇、杨、姚、陈、周、安、闻、吴、王、付、任、关、塔、叶、那、黄、丁、刘、邓、韩、程、徐、张、房、董、彦、李。
平罗镇
白辛台村:文、吴、兆。
大兴乡
援工村:陶。
全胜村:肖、白、魏、高、王、吴、孙。
杨士乡
余粮村:谭。
北陵街道办事处
那、佟、李、赫、祁、关、杨、赵、杜、梅、康、何、孟、图、贺、礼、英、陶、吴、付、公、艾、马、孙、崔、巴。
于洪乡
红旗村:马、胡、关、付、文、张、佟、何、韩、王、白、商、车。
老边乡
西老边村:付、吴、胡、杨、马、李、徐、郎、张、赵、关、王、韵。
三台村:徐、张、吴、董、胡、马、金、佟、柏、陈、王、唐、付、康、关、苏、窦、卜、庄。
高台村:佟、赵、关、康、吴、韩、刘、窦、果、王、代、徐、何、李。
门台村:佟、关、吴、程、庄、齐、索、洪、徐、赵、刘、边、康、聂、陶、常、李、代、孙、郝、唐、何、史、韩、贾、黄、那、崔、洪、胡。
前后集体村:关、徐、赵、马、邱、王、刘、康、李、常、佟、杨、那、崔、洪、胡。
辽中县
乌伯牛乡
吴家屯村:赵、肇、关、何。
西荒地村:吴。
大治营村:何、安、关、马。
四方台乡
龙溪村:祁、富、孟。
八音台村:关、赵、李。
冷子堡乡
东古城乡:肇、关、年、白、陈、吴、南。
社甲村:年、肇、赵、巴、舒、陈。
黑鱼泡村:肇、赵、富。
养士堡乡
白家岗村:白、富、肇。
陶家村:富、肇。
潘家堡乡
黄旗堡村:礼、马、关、翁、英、那、付、肇。
城郊乡
敖司牛村:赵。
刘二堡镇
蒲河村:赵、马、富。
高登村:江、刘、关。
新民县
公主屯镇
辽滨塔村:关、吴、李、白、赵、刘。
胡台乡
昂邦牛村:关、吴、赵、付、佟。
车古营子村:何、吴、王、安、佟。
东蛇山子乡
小塔子村:薛、冮、陶、王、高。
马蹄岗子村:冮。
大民屯乡
佟家房村:佟、姜、关。
方金牛村:何、关、佟、韩。
本贴摘编自《沈阳满族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1年8月版。有关沈阳满族姓氏和氏族的贴子,满网和诸多网站已有发表,但与《沈阳满族志》刊载相对照,均有删节,略欠完整。为补阙拾遗,特发本贴,以飨网友。
若网友能跟贴进行补充和修正,完善沈阳满族姓氏和氏族之内容,世弘则深表谢意。
正文:
一、主要氏族
宣统二年(1910)春二月重编的《承德县志》记载,沈
阳满族主要氏族有:
1 皇族
旧居宗室觉罗,姓爱新觉罗氏,国初留守陪都分左右翼八旗。
新居宗室觉罗,由此系移居于省城东二里许宗室营,亦分隶于左右翼八旗。
2满州氏族
佟佳氏,辽东巨族也。国初有佟养性、佟养正居佟佳地,因以为氏。后迁抚顺以贸易赀雄一方。清大军克抚顺,佟养性输款太祖高皇帝。佟养正遂携族属归汉军正兰旗。后养正之孙佟国纲,于康熙二十七年疏言:“臣曾蒙太祖谕令,与佟佳氏之巴都哩蒙阿图诸大臣考订支派氏族谱,今请归满洲。”部议以佟佳氏官职甚多,应隶汉军。唯国纲本支,宜入满洲,遂为正白旗人。于是满汉分隶,族大支繁,于国朝八大姓中称最焉。留盛京驻防者至今传十一世。
乌喇瓜尔佳氏,居乌喇国,因以为姓。国初,胡尔哈器之妻与孝慈高皇后为姊妹,由是封为国威。胡尔哈器之孙锡特库,雍正三年袭六品官,传十五世,今居东营房。
马佳氏,世居嘉里库马佳地方,因以为氏。国初,赫东额率满洲五十户来归,隶满洲镶黄旗,累著战功,授一等男。其弟阿库噶哈亦以战功授男爵。及入关定鼎以战伤时作留奉休息。至十二世升寅,乾隆已酉拔贡,授七品小京官。嘉庆庚申历官至工部尚书兼正黄、镶兰满洲都统,经筵讲官,赏戴花翎,紫禁城骑马,诰授光禄大夫,晋赠达¨子太保。赐谥勤直。至今传十六世。
赫舍哩氏,世居都英额地方。国初;硕色来归,隶满洲正黄旗。通满,通满、汉,蒙古文,其子索尼亦通满、汉、蒙古文,由头等待卫历著战功,受世祖章皇帝顾命,为辅政大臣,授一等公,溢文忠。其祖墓在昭陵左掖。
喜塔拉氏,世居喜塔拉地方,因地为氏。图力吉都督与兴祖直皇后之父阿古都督,显祖宣皇后之父至达格都督,敕封国戚舅舅,即太祖高皇帝之舅也。国初,隶正白旗满洲,世为福陵章京品级。至今传十七世
富察氏,因地为氏。居长白山。国初,有瑚图来归,隶属正红旗满洲,至今传十四世。
叶赫纳拉氏,因地为氏。国初,杨吉砮之女,讳孟古姐姐即孝慈高皇后,敕封杨吉砮之子阿什达尔汉为国舅,其后翁阿岱之孙为国戚,世守昭陵,居城北三台子及旺官屯,其祖墓在正黄旗界内候家岗子。至今传十余世。
乌喇纳拉氏,因国为氏。有满泰者,太祖高皇帝纳其女为大妃,敕封国戚,世守昭陵。居城北东西营防。至今传十余世。
哈达纳拉氏,因地为氏、世居哈达,都琥禅国初携雅克禅来归,隶满洲镶兰旗,征讨屡著战功。都琥禅随驾入关,其弟雅克禅留驻盛京。至满丕由协领从征陕西西川等处,卓著战绩,叙功授云骑尉,其子
玛骑袭职,至今传十三世。
钮祜禄氏,满族巨族也,居长白山者尤著,后并散居于英额地方。国初,有额亦都者,识太祖高皇帝为真主,从征数十年,攻城野战所向皆捷,太祖深加褒奖,赐亲乘名马、赏賫衣、弓矢等甚众,并以其女为太宗文皇帝妃。其子孙先后尚公主者五人。授左翼总兵官、一等大臣。天命六年卒。追封弘毅公,配享太庙。额亦都五配,生子十七人。世祖入关,多随扈从。留奉天驻防者,隶满洲镶黄旗。其族甚繁,至今传十余世。
伊尔根觉罗氏,氏族甚繁,居处之地不一。其居叶赫地方者,国初来归,隶正黄旗满洲。今世守昭陵,先世世袭防御,因事销去,居东西营房,传十余世
梅勒氏:世居叶赫地方。国初来归,隶正黄旗满洲。太宗攻松山、杏山时,有梅勒章京立功于大凌河,赏世袭六品官。今居小南关,传十余世。
完颜氏:世居完颜地方,因以为氏。国初来投,隶满洲镶黄旗。至五世杨保,诰封昭武都尉;七世佛尔果春,由生员考授笔政,升员外郎;八世呈瑞,字辑王,庚子副榜。今传十余世。
觉罗察氏:先世有牙赖者,为昭陵噶拉大、阿思哈哈番,其子
郗尔根为内大臣,太子太保,世袭第二佐领。牙赖弟牙拜仕六品官。其墓碑为顺治八年立。至今传十一世。
二、姓氏及分布
根据史料记载及调查统计,沈阳满族姓氏有:
爱新觉罗氏(肇、金、罗、德、洪、依、海); 伊尔根觉罗氏(赵);
佟佳氏(佟); 瓜尔佳氏(关、白、汪、鲍); 马佳氏(马);
索绰罗氏(索); 齐佳氏(齐); 纽枯禄氏(郎、纽);
舒穆禄氏(徐、舒、万、宋); 富察氏(富); 他塔喇氏(唐);
纳喇氏(那、南、姚); 董鄂氏(董、何); 兀扎喇氏(吴、乌);
李佳氏(李): 赫舍里氏(张、康、卢); 完颜氏(王,汪);
喜塔喇氏(祖、图); 果尔勒斯氏(高); 宁古塔氏(刘、宁);
戴佳氏(戴);尼玛察氏(杨); 赫叶勒氏(赫); 田佳氏(田);
良佳氏(梁);郑佳氏(郑);啯噜噜氏(高)。
除此之外还有: 郝、丛、葆、范、苏、陶、龙、郭、白、叶、谢、陈、辛、门、曾、益、常、千、梁、阎、倪、韩、孟、恒、秀、黄、鄂、朱、胡、林、耿、申、熊、乔、尹、周、尚、夏、哈、曹、曲、皇、于、项、代、蔡、卜、梅、钱、冮、魏、敖、安、聂、贾、葛、仲、袁、邰、信、巴、邢、杜、艾、孙、龚、单、石、罗、费、奚、毛、冯、俞
、包、顾、穆、吕、程、祥、荣、广、章、闻、任、塔、丁、邓、房、产、彦、兆、谭、祁、贺、礼、英、公、崔、年、翁、业、商、车、韵、窦、庄、果、边、史、廉、邱、查、佘、宛、姜、冠、沈、尤、解、兰、苍、钟、满、井、苏、刑、孔、汤、柳、向、詹、霍、许、蒋、武、温、鞠、庞、阿、岳、官、毋、双、党、潘、兴、里、巴、衡、明、秦、西、樊、邬、侯、供、苑、敦、邹、鲍、柏、戚、喜、老等。
根据沈阳市满族集居的主要乡村调查,其姓氏分布是:
东陵区
满堂满族乡
满堂村:肇、徐、赵、章、宁、金、白、和、隆、关、景。
二道村:肇、洪、赵、徐。
荒地村:徐、金、洪。
上水村:徐、赵、宁。
中水村:赵、肇。
苇塘村:关、肇。
小黑村:肇、徐、金。
辉山村:宁、肇。
上木村:白、肇。
下木村:够、肇、金。
鼓楼子村:肇。
观音阁村:那、关。
汪家乡
丰乐村:赵、洪、白、李。
上伯官村:高、赵、祝、黄、鄂、舒、关、马、朱。
高坎镇
下马村:赵、王、李、祝、关、陈、张、何、辛、门、曾、郭、董、益、常、罗、千、梁、高。
下洼子村:陶、阎、赵、何、徐、亍
七间村:赵、倪、关、徐、孟、肇、白、韩。
深井子镇
双树村:关、万、何、吴、郎。
龙红台村:龙、唐、万、关、洪、郭。
祝家镇
伙牛村:陶、赵、赫、郑、尚、关、金、王、周、唐。
关麦峪村:关。
英达乡
后陵村:赵、祝、姚、关、叶、白、佟、唐、洪、谢。
白塔堡镇
大张尔村:海、吴、赵、张、李、赫。
苏家岗子村:苏。
五三乡
营城子村:郝、富、张、康、高、赵、金、丛、关、葆。
古城子乡
高力堡子村:关、赵。
永安村:康、关、秀。
桃仙乡
宁路村:关、赵、李。
浑河站朝鲜族乡
曹仲屯村:马、夏、哈。
十里河乡
浪子街村:赵。
佟沟乡
关沟村:关、白、刘、苏、佟、唐。
大沟乡
团山寺村:胡、白、吴、郭、关、高、韩。
姚千户屯镇
前陡峪村:汪、白、关。
姚千户屯村:郭、赵、曹。
红菱堡镇
泡子沿村:戴。
陈相屯镇
瓦卜村:赵、白、梁。
新城子区
新城子乡
新南村:徐、赵、王、曹、李。
西五旗村:吴、李。
虎台乡
治安村:金、董、杨、包、崔、王、赵、白、张。
虎石台镇
关、赵、吴、王、马、那、康、李、佟、郭、杨、徐、陶、孙、赫、郑、何、才、龚、朱、孟、单、汪、唐、石、魏、安、罗、费、鄂、奚、艾、毛、张、冯、曹、俞、刘、付、杜、陈、包、富、徐、于、沈、夏、胡、白、常、顾、高、穆、吕、耿、黄、金、蔡、程、曲、祥、阎、荣、周、广。
尹家乡
尹家村:佟、关、那、李、马。
下坎子村:李、那。
沟子沿村:关、李、那、佟。
新农村:佟、那、李。
小营子村:李、蔡。
茨于村:常。
东拉拉村:马、李。
木赛村:蔡、李、佟。
西明村:关。
马赛村:李。
光荣村:佟、关、李。
道义乡
郭士村:关、龙、富、赵、于、卜、那、奚。
王台子村:关、那。
郝付村:那、韩、关、曹。
石佛寺乡
小屯村:关。
于洪区
翟家乡
章、赵、肇、杨、姚、陈、周、安、闻、吴、王、付、任、关、塔、叶、那、黄、丁、刘、邓、韩、程、徐、张、房、董、彦、李。
平罗镇
白辛台村:文、吴、兆。
大兴乡
援工村:陶。
全胜村:肖、白、魏、高、王、吴、孙。
杨士乡
余粮村:谭。
北陵街道办事处
那、佟、李、赫、祁、关、杨、赵、杜、梅、康、何、孟、图、贺、礼、英、陶、吴、付、公、艾、马、孙、崔、巴。
于洪乡
红旗村:马、胡、关、付、文、张、佟、何、韩、王、白、商、车。
老边乡
西老边村:付、吴、胡、杨、马、李、徐、郎、张、赵、关、王、韵。
三台村:徐、张、吴、董、胡、马、金、佟、柏、陈、王、唐、付、康、关、苏、窦、卜、庄。
高台村:佟、赵、关、康、吴、韩、刘、窦、果、王、代、徐、何、李。
门台村:佟、关、吴、程、庄、齐、索、洪、徐、赵、刘、边、康、聂、陶、常、李、代、孙、郝、唐、何、史、韩、贾、黄、那、崔、洪、胡。
前后集体村:关、徐、赵、马、邱、王、刘、康、李、常、佟、杨、那、崔、洪、胡。
辽中县
乌伯牛乡
吴家屯村:赵、肇、关、何。
西荒地村:吴。
大治营村:何、安、关、马。
四方台乡
龙溪村:祁、富、孟。
八音台村:关、赵、李。
冷子堡乡
东古城乡:肇、关、年、白、陈、吴、南。
社甲村:年、肇、赵、巴、舒、陈。
黑鱼泡村:肇、赵、富。
养士堡乡
白家岗村:白、富、肇。
陶家村:富、肇。
潘家堡乡
黄旗堡村:礼、马、关、翁、英、那、付、肇。
城郊乡
敖司牛村:赵。
刘二堡镇
蒲河村:赵、马、富。
高登村:江、刘、关。
新民县
公主屯镇
辽滨塔村:关、吴、李、白、赵、刘。
胡台乡
昂邦牛村:关、吴、赵、付、佟。
车古营子村:何、吴、王、安、佟。
东蛇山子乡
小塔子村:薛、冮、陶、王、高。
马蹄岗子村:冮。
大民屯乡
佟家房村:佟、姜、关。
方金牛村:何、关、佟、韩。
肇姓的满族姓氏是爱新觉罗。
阿塔姓爱新觉罗,是努尔哈赤三祖父(即努尔哈赤祖父的三弟)索长阿之孙龙锡的次子,生于明崇祯六年(后金天聪七年,公元1632年),隶满洲右翼镶蓝旗,由副理事官历任,康熙七年升山西巡抚,康熙八年降为四品官。
族谱
祭拜

肇氏分布
提要:肇氏原先是因为他们的先人是清皇室,而受当时清廷的派遣,从北京迁到辽宁省内的沈阳和抚顺,为其祖先守陵,其后代就在此繁衍生息至今。这个姓氏是比较罕见的,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安徽淮南、广东顺德、辽宁辽阳、辽中、台湾台北、高雄、湖北远安、北京、山东等地。如今汉族,满族都有此姓。
肇氏原先是因为他们的先人是清皇室,而受当时清廷的派遣,从北京迁到辽宁省内的沈阳和抚顺,为其祖先守陵,其后代就在此繁衍生息至今。
这个姓氏是比较罕见的,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安徽淮南、广东顺德、辽宁辽阳、辽中、台湾台北、高雄、湖北远安、北京、山东等地。如今汉族,满族都有此姓。
楼主说的可能是《玉牒》,即皇帝的家谱,清代玉牒的内容很难见到,清朝皇室玉牒重达115公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着2600多册玉牒,详细记录了清朝历代所修的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堪称无价之宝。
现将玉牒的介绍附上。
清 代 玉 牒
皇族的族谱称作玉牒。清代玉牒,即清代皇族的族谱。
中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传于世。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各类玉牒二千六百余册,辽宁省档案馆也保存大体相同的一份。这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以及人口学,谱牒学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纂修族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修族谱,始终是豪门望族维护其族权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以正名分、别远近,并作为承袭爵产的依据。而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更将纂修玉牒视为关系王朝政权统治的一件要事。每逢修玉牒之年分,即设立专门机构—— “玉牒馆”,并由皇帝钦派大员充任总裁,专司其事。
清代玉牒的纂修及其规则
顺治十二年议准,玉牒每十年纂修一次。但实际情况是,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因计算方法不同,将上届纂修之年计算在内,所以每次纂修递减一年,实际只隔九年,乾隆朝才改为不计算上届纂修年分。还有两次例外情况:一是乾隆七年重修后,应十七年再修,但事隔五年,即乾隆十二年又提前重修一次。再一次是清朝被推翻后,溥仪小朝廷于一九二一年最后修了一次玉牒。从顺治十八年初次纂修玉牒开始,有清一代,共修玉牒二十八次。
每次修玉牒,要用红笔在上次玉牒末尾添加上新生者,在修上次玉牒后死亡者,要用墨笔将红名改为黑色,即史书上所言 “存者朱书,殁者墨书。”从现存玉牒内容分析,后期所修玉牒较比前期内容要多些;两次玉牒纂修时间相距愈近,其内容差别就愈小。例如以光绪、宣统年间所修各次玉牒相对照,除每次在末尾增加几个新名和个别红名改黑外,内容基本一致。
玉牒修成后,要举行隆重的恭贮仪式。顺治十三年题准,将玉牒缮写三部,皇史窚、宗人府、礼部各藏一份。乾隆二十五年改为缮写西部,分别存于皇史窚和盛京。送贮之前,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于宗人府搭设彩亭,用黄盖龙旗仪仗,乐部奏乐;玉牒馆总裁率纂修官员,俱穿朝服,恭奉玉牒,行三跪九叩礼,满汉文武官员于午门外跪迎;皇帝阅毕,内监捧出,再由王公于太和门外金水桥跪送,彩亭由东华门出,护送至皇史窚。玉牒送贮盛京,除了送行时仍用隆重礼节外,还要求所经地方,设彩棚奉安;出山海关后,盛京将军派官员率满洲兵丁护送,地方文武官员,俱穿朝服出郭跪迎跪送,至崇政殿陈设后,再送往敬典阁恭贮。
清代玉牒的纂修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并充分反映了封建的纲常伦理,它表现在皇族命名、排列顺序及编修方法等多方面。
顺治九年规定:宗室觉罗所生子女,由各旗首领、族长亲加查询之后,于每年正月初十日前造册报送宗人府,分别载入宗室黄册和觉罗红册。后因皇族人口剧增,乾隆二十九年又改定:宗室觉罗所生子女,每三月一次,一年共分四次,查明造册报府,再由府详查注册。凡生子不报,以有作无;或本无子嗣,捏名抱养,以无作有,不但本家要被治罪,连负责官员和族长也要承担罪责。
在封建社会,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在宗室玉牒中,以带系为统;按照辈分为序,每一辈首列皇帝,自近支推及远支。皇帝之名,必须避讳,玉牒中凡出现皇帝名字之处,必用小块黄绫盖住,以表敬重。多数情况只写皇帝年号或庙号,而不直书皇帝名字。
清初满族刚入关时,尚保留其固有淳俗,命名不排字辈。康熙朝开始,排字辈命名,皇子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皇孙第一字皆用“弘”字,第二字皆用“日”旁。以后乾隆又在弘字辈下,亲选“永、绵、奕、载”四字,依次命名。道光又在载字辈分下,亲选“溥、毓、恒、启”四字,咸丰又在启字辈分下,亲选“焘、闿、增、祺”四字。所以,清代从雍正始,其辈分用字顺序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但这些字,“只有近支宗室,才能依此命名,其支派稍远者,命名即不得依此行辈。”1 所谓近支远支,是依与皇帝关系之亲疏而定。近支指皇帝的直系本支,当朝皇帝兄弟之子女,即皇侄,也算近支;其余宗室,皆为远支。当然,觉罗更在远支宗室以外,只能算做皇族中的沾亲带故者。嘉庆初年,因绵亿违反近支宗室命名规定,私用“金“字偏旁为长子取名“奕铭”,次子取名“奕镰”,遭嘉庆谴责:“自同疏远,是何居心?伊既以疏远自待,朕亦不以亲侄待伊,亲近差事,不便交伊管领。”除将“奕铭”、“奕镰”分别改名为“奕绘”、“奕演”外,还命绵亿退出乾清门;革去领侍卫内大臣、管围大臣职务,处分可谓相当严厉。为了避免近支宗室自行起名的混乱现象,嘉庆七年又特降谕:“朕之亲兄弟,其子孙俱朕命名。”2 这样,不仅诸皇子,连诸皇侄也都要恭候钦定赐名了。
近支宗室名字在满文的书写上,也要特殊。满文系拼音文字,不像汉文可用同音字区别尊卑,而只能从拼写方式上加以区别。近支宗室人名,满文可以单拼,远支宗室、觉罗直至普通满族人名,满文必须连拼。乾隆二十五年特为此事通谕八旗:“嗣后满洲字名字,俱行连写,如有复行单写者治罪,至宗室等名字,单写者多,然近派宗室名字,尚可单写,远派宗室,亦不可如此单写,此亦是分别尊卑之一道,著通行传谕。”3
还应指出,清统治者为了防止满族汉化,还在满族人命名上作了严格规定。满族人用汉字命名,不准用汉姓,名字只准用二字。乾隆三十二年,乾隆帝接见满保之子满吉善,当即训斥:“满保之子,竟以满为姓,照依汉人起名,是何道理。”并亲将满吉善之名,改为吉善。嘉庆帝有一次发现题本内有满族人名清永泰,和坤保,当即将和坤保之名改为和保,清永泰之名改为永泰。因此,查阅玉牒上人名,汉文名字均为二字。当然,满文名字译成汉字对音,则不受此限制,如明安达礼、托莫尔欢、多伦泰。不过满族人起汉名,只准用二字,而满族人命名又偏爱用“安、泰,福、永、全、保,和、富、贵,崇、厚、裕、禄、常,荣、龄、桂、祥”等表示吉祥之意的汉字,结果造成同名者甚多。康熙三十二年规定:“王以下闲散宗室以上,一有同名者,令卑者、幼者更改。”乾隆也曾感叹“今官员兵丁内与王公大臣同名者甚多,此皆该管大臣平素并不留心,一任属员兵丁等率意命名所致。”为此谕令各部、八旗、内务府查明,宗室觉罗旗员兵丁内,有与王公大臣同名者,俱著更改。尽管如此三令五申,但同名者仍时有所闻。嘉庆十一年,又发现昌吉县知县景安与湖南巡抚景安同名,立即谕令前者按满文语气改名。清末民初,满族语言习俗多已改变,相率改满姓为汉姓,如“瓜尔佳”氏改姓“关”,“富察,氏改姓“富”,“那拉”氏改姓“那”或“纳”,“扎思胡里”氏改姓“扎”。清王朝被推翻后,大部分清皇族也改了姓,一部分改姓“赵”,取百家姓第一姓;一部分改姓“金”,取“爱新觉罗”本义(“爱新”,满语意为“金”);“觉罗”,满语意为“国族”)。
清代玉牒的种类及其特点
从编修方法上看,清代玉牒分为直格玉牒和横格玉牒两大类,直格表示辈分、横格表示支系,记叙方法虽大不相同,但各有所长,互为补充。
直格玉牒每页画十六行竖格,一般一至二格记载一个人名项,反映同一辈宗室觉罗男女的详细情况,原则上每一辈修订一册,但也有几代合订的特厚玉牒。直格玉牒包括有宗室子孙直格玉牒(亦称列祖子孙直格玉牒)、觉罗子孙直格玉牒、宗室女孙直格玉牒(亦称列祖女孙直格玉牒)、觉罗女孙直格玉牒四种,其格式大同小异。前西种记载了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胤字辈)、高宗(弘字辈)、仁宗(永字辈)、宜宗(绵字辈)、文宗(奕字辈)各代皇帝及同辈宗室觉罗子孙情况。穆宗与德宗是同辈人,所以都收在载字辈玉牒中,再加上溥字辈、毓字辈、恒字辈玉牒,共体现十三辈人名。记载内容包括姓名、封爵、授职、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妻妾姓氏及岳父姓名职衔等。皇子还记有封谥等情况。而有关皇帝的记载尤为详细,通常要占去二、三页,除上述各项外,还包括被立为皇太子年月、即位年月日,谥号庙号、生母姓氏及其徽号,以及后妃的晋封情况。但是,并非所有后妃都能载入玉牒内皇帝一栏中。道光十七年以前,后妃生有子女,才准载入玉牒;道光十七年改定,皇后无论有无子女,俱著载入玉牒,皇贵妃以下生有子女者载入,无子女者概不载入。这样,既体现尊卑有别,也符合“母以子贵”的传统观念。
男女不同册,宗室觉罗女子,单修宗室女孙直格玉牒和觉罗女孙直格玉牒,其内容记载也比子孙玉牒简略,只包括封号、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外祖父姓名职衔、成婚年月及夫婿姓名职衔。女子名字不准书于玉牒。玉牒中只能写某某第几女,以示区别;有封号者可将封号署于下面。
横格玉牒,其形式为每页画有十三行横格,每横格代表一个辈分,辈分最高者写于卷首第一横格,其子孙后裔依辈分递降。内容记载极为简略,只有姓名,职衔,封号。横格玉牒同样也包括宗室和觉罗两种,帝系和星源集庆可算做宗室横格玉牒的附类。
宗室横格玉牒记载了从显祖到文宗各代皇子的后裔情况(文宗以后的几代皇帝均无后嗣)。每一皇子为一支系,显祖、太祖每一皇子支系单修一册,太宗第十至第四子合修一册,第五至第十一子合修一册,世祖以下,便是每代皇帝所有皇子合修一册,但仍按长幼顺序,各成支系,不相混淆。宗室横格玉牒不记载皇帝本人情况,皇帝直系,单独编成帝系玉牒,自肇祖原皇帝起,至当朝皇帝,按照辈分为序,每代皇帝及其皇子为一页。 “星源集庆”实质上也是一种汉文宗室横格玉牒,但只记高宗以后各代皇帝的子女后裔情况,实际上只有四代,所以范围很窄,其装帧为经折式,也与一般玉牒装帧不同。
觉罗横格玉牒则记载了兴祖、景祖各子的后裔情况(不包括兴祖第四子景祖觉昌安和景祖第四子显祖塔克世),也是一子一册,单成支系,其版本格式均与宗室相同,只是封面及包装均为红色。
皇族女子不载入横格玉牒,只能载入按辈分编修的直格玉牒。
清代玉牒具有两大特点,在内容上,有宗室觉罗之分;在文字上,有满汉文之分。
清代皇族,奉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对其伯叔兄弟的旁支子孙,则称为“觉罗”。换言之,对兴祖、景祖的后代,称为“觉罗”。据玉牒序言内称:“兴祖、太祖、太宗时,未论世代远近。顺治时,以兴祖长子德世库,次子刘阐,三子索长阿、五子包朗阿、六子宝实,景祖长子礼敦巴图鲁、五子塔察篇古等子孙,因其世代相远,出宗室为觉罗。”4可知清代皇族,由顺治年间起,根据与开国皇帝清太祖关系之远近,而分为宗室和觉罗两大支系。宗室腰束金**带为标记,又称黄带子;觉罗腰束红带,又称红带子。而清代玉牒,同样也分为宗室玉牒和觉罗玉牒两大类,前者封面为**,后者封面为红色,以示区别远近。
清王朝本满洲贵族所创建。满族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统治疆域辽阔。清初局势复杂动荡,统治未稳,清廷对于汉官,不敢轻信,其前期重要文书,俱用满文书写,不准汉官参与。修玉牒也是如此,故顺治、康熙两朝所修玉牒,仅有满文。雍正元年,才批准增设汉主事二人,于进士内遴选,经皇帝引见后,补授职官。以后每年宗室觉罗子女开列送府时,即以满汉两种文字造入册籍。因此,清代玉牒,除少数前期者外,基本上都以满汉两种文字写成,其格式内容完全一致。
满族,姓暴,据说族谱上有几个都统,有三品诰命夫人。现居黑龙江。求满姓,家族史。
本文2023-11-21 03:46:2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19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