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英雄项羽,为何会在楚汉之争中抱憾而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1浏览:2收藏

盖世英雄项羽,为何会在楚汉之争中抱憾而终?,第1张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蛮荒之地,四面楚歌,项羽面对美人名驹唱出如此凄凉的《垓下歌》。刘邦百万大军正将项羽军队困于垓下,兵力虚弱,粮草将尽。此刻的项羽对未来局势有了清晰的预感,仅此而已,没有思考过导致结局的深层原因。

不可否认,项羽是盖世英雄,“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惊天动地的巨鹿之战中,他是荣耀无比的主角,胆敢果断,骁勇善战,一人足矣扭转形势不利的局面。如果说巨鹿之战代表了项羽英雄之路的最巅峰,那么一曲《垓下歌》将项羽悲剧命运推向高潮。时局不利空枉费一身才华和能力,悲剧出现在他对自我定位的错位上。项羽是一条逆流而上的鱼,逃不出顺流而下的时代洪流。

项羽与刘邦联手推翻暴秦,完美地发挥了身上所有的优点,丝毫不遮掩他的天赋。《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这一战,项羽威望大增,从此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能够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从此诞生。

可惜英雄懂得如何借用复杂的地势战胜敌人,却不懂人心叵测,更不懂天下局势。项羽这位盖世英雄天真且盲目,自大而麻痹,他的凄然落幕、悲惨结局早已注定。

自我认知错位

天真没有心机却盲目自信

面对巨大的权力,情谊不可能永远天长地久,人心的欲望吞噬一切。灭秦之前,刘邦是合作伙伴,灭秦之后,刘邦是抢夺天下的最大威胁。他怎么也没想到,刘邦会撕毁契约,给项羽来了一个措不及防。项羽以为,反秦结束,一场巨鹿战足以让他成为一辈子的霸王,在自己的封地安逸余生。他骄傲的根本无需规划下一步。问题出现在他过分相信自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忘记身边的小人,可不是所有战争都做足誓死的决心,充分的准备,并肩奋战的伙伴。刘邦的狡诈阴险,在抗秦尾声就已经对未来提早规划,项羽却无动于衷。

轻狂残忍却自大

他是英雄,但只能一心一意独当一面,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掌权者,项羽的品质远不如刘邦。掌权者要的不但是天时利地,更是人和。人和,就要善于用人,刘邦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正是招揽四方贤士为他出谋划策:身边鬼才张良劝他分封于雍齿,刘邦听了,获得忠臣的信任;军事奇才韩信为刘邦想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用兵策略,刘邦信了,杀死章邯……刘邦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毛病虽多,但是改得快,悉听善言,接受并且弥补自身弱点,另外,“人和”也意味着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是项羽这两点都没有做到,他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不同于出身草芥、身份卑微的刘邦,没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就不懂群众需要什么,他一味地展现自己的威武,坑杀秦军二十万展现给百姓的,只有残暴无情,所以不得百姓的拥戴;在才学面前,依然区分身份的尊卑,然而“高手在民间”,他根本得不到民间高手相助,轻视嘲笑刘邦的出身,在傲慢之际给了刘邦可乘之机。

对时局的错误判断

秦始皇统一全国,已经开启了新的局面,以法治国,一人当政无不是利于中央集权的好典范,君主专制更是成为时代的潮流。项羽入关,本可以继续将这样的社会制度延续、完善,可他偏偏忽视这些关键点,逆流而上,“把国家变成自己想象的模样”,天下统一却又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七国混战已经给出了前车之鉴,可惜项羽没有意识到。

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可以逆转社会向前演进的形态呢?项羽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无能为力,被无形的洪流推向悲剧。

此外,项羽在关键时机“一错终成千古恨”,成为君王绝不能优柔寡断。《鸿门宴》中将项羽的犹豫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有足够的机会杀死刘邦,却迟迟不肯下手,连出谋划策的亚父最后都忍无可忍:曰: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项羽在唱《垓下歌》时,仅仅抱怨了时不利兮,还是没有弄明白输给刘邦的真正原因。确实,这首歌就已经摆明项羽料到结局,凭借项羽无畏生死的孤傲英雄特点,不肯过江东,死亦为鬼雄。

很多诗人在诗中借用项羽的一生抒发感慨,杜牧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问:“江东弟子应犹在,肯为帝王卷土来?”。对于项羽的悲剧,人们感到惋惜,可是这个悲剧却不在意料之外,倘若项羽重新来过,仍不懂得“变”,结局依然是悲。

纵横交错兮天下之局,谁能参悟兮世事如棋。看不透未来动向,就要从当下入手,懂得因果相承。

项羽的失败,和人才的流失有着莫大的关系,项羽留不住人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一,刚愎自用,其二、赏罚不明

 一、刚愎自用,不听建言。项羽自己很厉害,本事很大,“力拔山兮气盖世”所以,这样的人往往刚愎自用,觉得谁都没他本事大,谁都不如他,遇到真正有本事的人,项羽反而会嫉妒,所以,他手下真正有本事的人都跑了,看看为刘邦打天下的韩信、陈平、英布、彭越等人,哪个之前不是在项羽手下当差。

有道是“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虽说项羽是贵族出身,可因为悟性不够高,不能够发现和赏识人才。又因为过于自负,也没人给他推荐人才。

项羽是个有主见的人,不愿意接受别人的不同想法。鸿门宴时,韩信就看出,与项羽争天下的就是刘邦,劝项羽攻打刘邦,项羽不听,还认为韩信出的是馊主意;鸿门宴上,范增多次劝项羽除去对手,可惜项羽优柔寡断,下不了手,终于让刘邦做大。一个人在项羽手下,经常怀才不遇,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自然要有其他想法,于是开始和项羽离心离德。

在楚汉战争期间,还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人才不是固定的。项羽手下的韩信、陈平,后来都投奔了刘邦,黥布先是听命于项羽,后来渐渐疏远,最后也完全归顺了刘邦。这个人才的流动,实则体现了双方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双方在人才理念上的差别,最终也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成败。

 其二:赏罚不明,不能收拢人心

项羽内部是个利益结合体。除了范增是全心全意为其服务之外,其余的人都是抱有别的想法,你看宋义、楚怀王、英布、彭越等人,哪个不是和项羽搞得崩分离析。

韩信说项羽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虽然表面对人很慈爱,语言温和,如果士兵有了疾病,甚至会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他们。但是一旦到了部下有功应该赏赐的时候,项羽就舍不得了。韩信讽刺项羽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平,也不舍得给人家。善于给蝇头小利,真正到了应该封赏的时候,就不舍得了。

 当时诸侯反秦的时候就有约定,谁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结果刘邦最先进入关中,项羽却不舍得封他为关中王,最后封为汉中王,这就导致刘邦的不满,实际上,项羽对其他各路诸侯的分封也存在问题。

等到韩信灭掉齐国后,项羽非常恐慌,曾经派人去拉拢韩信,开出的价码也很高,意思是三分天下给韩信,韩信却表示“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

汉王刘邦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脱衣给我穿,分饮食给我吃,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王的美意。”

其实韩信意思无非就是,你项羽太小气,不靠谱,没刘邦大方,现在危难之际才许我三分天下,晚了。

这句话出自宋代朱淑真的《项羽二首其二》,大致意思是:

项羽是一位盖世英雄,能力拔大山,但最终却因脸皮太厚、心机不足而输给了刘邦。项羽和刘邦以楚河和汉界为界,分占天下,但因干戈不息,民不聊生。

这首诗是作者对项羽在争夺天下中最终失败的惋惜与感慨。其中,“盖世英雄力拔山”用来赞美项羽的英雄气概和个人的勇武,“脸厚心机输刘邦”则是说项羽在谋略上不如刘邦,未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楚河汉界分四海,干戈不息民难安”则是指出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让人民承受了无尽的战乱之苦。

项羽是一位盖世英雄,在秦汉之际的政治舞台上仅仅活动了八个年头,兵败自杀时年仅三十二岁。司马迁考察项羽短暂而非凡的人生,深为项羽的英雄色彩和悲剧性格所感动,全神贯注地刻画了项羽的形象。《史记·项羽本纪》以“勇”字贯穿始末,“勇”是项羽的基本特点。以灭秦为界,将项羽的一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来描写。前期写他以一己之勇带动天下人之勇,推翻暴秦的统治;后期写他以一己之勇征服天下之勇,结束自己的统治。作品将刻画项羽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和揭示项羽悲剧性格的教训有机地结合起来,项羽的形象不仅极为鲜明生动,而且还意蕴深厚,令人仰慕叹惋,发人无穷深思。清代吴见思《史记论文》说:“八千人渡江而西,忽化而为二万,六七万,数十万,忽化而为八百余人,百余人,二十八骑,至无一人还。其兴也,如江涌;其亡也,如雪消。令人三叹。”这些数字的变化,说明项羽的神勇在前后两个时期的价值区别。前一个“忽化”说明项羽的神勇不断升值,风云际会,蓬勃兴起;后一个“忽化”说明项羽的神勇不断贬值,众叛亲离,倏然灭亡。《鸿门宴》中樊哙指责项羽是“亡秦之续耳”,指出了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史记》中两次引用贾谊的《过秦论》,其上篇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结,中篇指出“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当反秦斗争结束之后,项羽分封诸侯之时,实际上就是“守天下”的开始。项羽缺乏一统天下的政治眼光,不懂“逆取而顺守”的道理,一味迷信于自己的神勇善战,满足于做一个西楚霸王,分封未毕,旋即征讨。文末的论赞明确反对“以力征经营天下”,可见《项羽本纪》的主题与《秦始皇本纪》颇有相同之处。所不同的是,项羽形象中表现出了反暴英雄令人崇敬和同情的一面。《项羽本纪》写作上独具匠心,代表了《史记》传记文学的最高艺术成就。首先是选材精当,详略分明。第三节文字最为精彩。《项羽本纪》基于对历史本身的深刻认识,选材十分精当,能够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项羽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经历大事颇多,战阵就有七十多次。全面铺开,则显得庞杂。司马迁确认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大事件在项羽一生中极为关键,于是截取这三个重要的横断面,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再现项羽威猛刚强、激昂慷慨、视死如归的壮烈形象,项羽的品格、气质、才识、胆略、武艺等,在这些事件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其他史实穿插其间,补充前因后果,丰富了项羽的完整形象。其次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示项羽的英雄本色。钜鹿之战是起义军与秦朝主力军之间的战略大决战,关系到反秦斗争的成败。义军与秦军之间的殊死斗争是主要矛盾,秦朝君臣之间,率军将领与用事权臣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楚军君臣之间,主帅与其他将领之间也存在尖锐的矛盾。作为反秦的战略家,必须具有目无强秦的伟大气魄和正确无误的战略部署。项羽诛杀宋义,排除阻碍反秦斗争的羁绊,解决内部矛盾;随而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军二万渡河救赵,安定钜鹿城中义军的军心。然后破釜沉舟,大举进军,采用反包围,消灭钜鹿城下的王离军,解除钜鹿之围,随后围歼秦军,迫使章邯投降,秦军随之土崩瓦解。“鸿门宴”是反秦斗争结束而楚汉之争即将开始时项羽、刘邦两大集团之间的一次交锋,楚汉之争上升为主要矛盾。鸿门宴是楚汉之争的序幕。曹无伤告密,项伯说和并庇护刘邦,分别是刘邦、项羽两大集团的内部矛盾,都是次要矛盾。曹无伤告密激化了主要矛盾,而项伯说和并庇护刘邦,加之樊哙闯帐,怒责项羽,则缓和了主要矛盾。鸿门宴上的刀光剑影,意味着项羽集团的内部矛盾冲淡了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鸿门宴的矛盾冲突与转化,展示出项羽重感情、少城府、憨厚宽容的性格,同时暴露出项羽缺乏政治远见和优柔寡断的一面。项羽斩会稽守之头,斩上将军宋义之头,破釜沉舟救钜鹿,何等刚决果断!但面对并肩作战的刘邦,他却当断不断,不忍下手。宴前当击不击,宴中可杀不杀,宴后宜追不追,而刘邦及其随从刚柔相济,全身而退。鸿门宴通过双方斗智斗勇,刻画出项羽和刘邦性格的差异、见识的高低,从而揭示出汉兴楚败的必然趋势。垓下之围的矛盾冲突表现为项羽陷于“两难”境地之中的生死抉择。类似的情形刘邦曾多次遭遇,却都死里逃生,化险为夷。项羽也有突围逃生、卷土重来的机会,但他突围而不逃生,只是要显示“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突围又复聚,“乃欲东渡乌江”,尚未彻底放弃卷土重来的希望。当乌江亭长劝他急渡的时候,他反而决意不渡。无面目复见江东父老,独愧于心,一个“愧”字使他彻底放弃了逃生的欲念。生得惭愧,死得痛快,“两难”的抉择在项羽做来并不困难,即使在最后的时刻,项羽还谈笑风生般地将项上人头赠送故人,显得何等豪迈!如果说钜鹿之战是一曲勇壮的凯歌,那么,垓下之围则是一首壮烈的挽歌。写奏凯的场面容易显示力量,而写失败的结局则容易流于衰飒。垓下之围写得豪气干云,悲壮而不哀戚,殊无衰飒之感。再次是虚实相间,烘托对比,具有浓厚的小说因素。司马迁对钜鹿之战的战略部署和实施采取正面描写,而对具体的杀敌场面采用侧面描写。在正面描写中,字里行间洋溢着项羽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反秦灭秦的战略决心,完满地表现项羽杰出的指挥才能。对于项羽战斗的雄姿和楚军将士奋勇杀敌的情形,则采用侧面烘托。从诸侯军队在壁垒上观战的角度,描摹其“无不人人惴恐”的特殊感受,烘托楚军一以当十的勇猛气势;从诸侯将领入辕门见项羽的角度,描摹其“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特殊行为,烘托项羽所向无敌的勇圣威风。钜鹿之战的战场描写侧重于“虚”,鸿门宴的宴会描写则侧重于“实”。诸如宴会坐次排列,范增举_示意、授计舞剑、撞破玉斗,樊哙持盾闯帐、啖肉饮酒、义责项羽,项羽默然不应,项庄、项伯舞剑,刘邦逃席,张良留谢等,描写细腻传神,情景生动逼真,具有引人入胜的戏剧性。双方人物中,项羽与刘邦、范增与张良、项庄与樊哙、项伯与曹无伤,两两相对,相映成趣,更增戏剧色彩。垓下之围的描述更是虚实相间。悲歌别姬描写具体,却纯属虚构。以项羽的文化修为“足以记名姓而已”,如何写得出《垓下歌》?清代周亮工说:“垓下是何等之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项羽面临失败并不气馁,陶醉于拔山盖世的勇力,不承认自己的无能和过失,将失败的原因推向客观时运,歌诗内容完全符合项羽的心理。盖世英雄最终竟无能保护爱姬,从而为项羽的英雄形象刻上浓重的悲剧印记,他的可爱和可悲都在于此。突围搏战是正面实写,既写出了先声夺人、疾如狂飚的战斗风格,也写出了分散聚合、莫不如意的指挥艺术。项羽认为这是一场得意的“快战”,其实是一场最无意义的恶战,它仅仅证明了“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这一实写紧密照应《垓下歌》。项羽缺乏统一和安定天下的政治远见,却分裂天下,称霸诸侯,违背历史的潮流。最后以区区二十八骑为赌注,为自己的失败挽回面子,可谓至死不悟。阴陵田父绐陷大泽,乌江亭长舣船相待,这两个细节并非闲笔。一方面说明项羽有人恨也有人爱,项羽对于人心向背茫然不知;另一方面项羽由此引发“愧于心”的感慨,愧于心即是“知耻”,而知耻是“勇”的前提。迷失道路时寻找逃生之路,而面临逃生之路却决意自杀,晚唐胡曾《咏史诗·乌江》云:“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正所谓“耻辱者,勇之决也”。在天下反秦最需要的时候,他义不容辞地站到历史的前沿,驰骋于铁血纷飞的战场,扫荡暴秦大军;在意识到愧对江东父老的时候,毅然地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这是英雄的本色,也是项羽形象的悲剧意蕴之所在。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盖世英雄项羽,为何会在楚汉之争中抱憾而终?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蛮荒之地,四面楚歌,项羽面对美人名驹唱出如此凄凉的《垓下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