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前辈知道慈禧的全名?先在此谢过。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1浏览:3收藏

哪位前辈知道慈禧的全名?先在此谢过。,第1张

  慈禧的名字到底叫什么?

  (2005-10-19 10:13:26)

  那位“大清国当今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太后”,死后谥孝钦显皇后,而老百姓俗称为慈禧或西太后的叶赫那拉氏,她本身叫什幺名字呢?是叫“兰儿”吗?

  汉族人的习惯是正式的名字必须与姓联在一起用,名一般取一个字或两个字,加上姓或复姓,总共不超过四个字。汉族人重

  视姓氏如同重视祖宗。上古时代,王室有姓,诸侯有氏,黎民一无所有。当时姓的作用是为了别婚姻,氏用来明贵贱。男子出生三个月后取名,而女子终生无名只有姓,为区分女子就以排行称谓,如伯姬,即姬家的大闺女;孟姜,姜家的二女儿。婚后,在自己姓前冠以丈夫的国名或邑名即丈夫的姓氏以之为名——除了前面所说的部分妇女外,绝大多数劳动妇女的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姓,对于女子有极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婚姻的需要,“同姓不婚”要她保证以高贵纯正的血统与另一个高贵纯正血统相结合,为男方产生一个不走样的后代,以使对方姓氏的香火后继有人,所以中国传统上孩子必须随父姓。

  直到汉代,姓氏合一,统称为姓,黎民也开始有了姓。除了汉族的单姓外,后来又融进了一些少数民族的复姓,如慕容、哥舒、长孙等等。满族的姓就是本部族的族号。但男性的名字却很快随了汉俗,如顺治帝的福临及后来那几个皇帝,均由汉文字中寻找生僻冷稀的字作为自己的名字,以示区别于平民。

  入宫的妇女被封为贵人、嫔妃后,为相互区别,便在其级别前冠以一个美好的字,连在一起作为封号,从皇太后到太监都可以唤唤。如非官称,在那个贵贱尊卑等级森严的时代里,哪个太监敢狗胆包天称呼皇帝的小老婆的芳名。

  清朝宫廷的嫔妃分为皇贵妃、贵妃、妃、嫔及贵人、常在、答应等级。为表彰或相互区别等原因,在给妇女们封位以后,要在位前加号,这些号一般都很美,带有女性的特点,如珍、贞、瑾、淑等,所以看起来极像女性的名字。

  慈禧的号,据资料表明,她在咸丰元年(1851年)被选入宫,当年就被封为兰贵人,咸丰四年被封懿嫔,生子后晋封为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同治元年上徽号慈禧皇太后。

  玉牒(皇族家谱)对她的称呼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由此可见,她在皇宫里没名字,至少没有见到留下她名字的记载,从始至终仅仅是“惠征之女”。

  倘若一定要把慈禧叫成兰儿(或玉兰),把这名字强加于斯,慈禧如地下有知,肯定会为这有违祖制大逆不道的行径气得再死第二次。

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叶赫那拉氏,名杏贞。出生于叶赫部(今四平附近)。咸丰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于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人称清朝“无冕女皇”,由于在其48年的统治期间,中国除了太平天国之乱外,还饱受外国侵略,中国国力日渐衰败。其执政能力颇受争议,加上中国传统对于女性执政的负面意见,近来,史学界逐渐开始有人从历史条件局限的观点,对慈禧当政提出多元化的评价。但她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负面人物。

有民间传说慈禧不是满洲人,生父也不是惠征。关于慈禧的身世,除北京说外还有五种说法:(1)甘肃兰州,(2)浙江乍浦,(3)内蒙古呼和浩特,(4)安徽芜湖,(5)山西长治。 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山西长治说,山西长治当地传说:说慈禧为汉人,是惠征出钱买的女儿来顶替自家的女儿。慈禧原是山西省潞安府(今长治市)长治县西坡村王增昌的女儿,名叫王小慊,4岁时因家道贫寒,被卖给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姓宋,名龄娥。到了11岁,宋家遭到不幸,她又被转卖给潞安府(今长治市)知府惠征做丫头。一次,惠征夫人富察氏发现龄娥两脚各长一个瘊子,认为她有福相,就收她作干女儿,改姓叶赫那拉氏,取名玉兰。后来玉兰被选入宫,成了兰贵妃。说慈禧是王家的女儿,当地提出的根据是:(1)王姓家谱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一直续谱到现代。王氏家谱上更写着:“王小慊后来成为慈禧太后”。(2)当地还传说:在西坡村外边的山脚下,还有据说是慈禧生母的坟。坟前有碑,原来是木牌,后来竖立石碑。说慈禧是宋家的女儿,当地提出的根据是:(1)在上秦村里至今保存着一处娘娘院,是慈禧入宫前住过的院落。(2)在宋家的炕上曾刨出了当年慈禧给宋家写的家信等,她娘家六代侄孙还保存着这封信。(3)在上秦村居住的宋家老人说:“慈禧太后是咱家的。”为此,宋家曾联名写信,要求政府调查澄清这件事。上面的传说,有文有物,具体生动。长治地方众口一词,画押证明,说慈禧是长治人。长治市还为此专门成立“慈禧童年研究会”。但其实这些都缺乏证据。 那封信后也经过鉴定,非慈禧的笔迹,而且不是原件,亦是破烂不堪,大打史实折扣。传说也只是传说而已。 慈禧确实为满洲镶蓝旗人,玉牒明确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 根据叶赫那拉·根正的口述记载,慈禧出生于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

下面来说一下慈禧的徽号: 1862年(同治元年),上徽号“慈禧”; 1872年(同治十一年),因为同治皇帝大婚,上徽号“端佑”; 1873年(同治十二年),同治帝载淳亲政,上徽号“康颐”; 1874年(同治十三年),同治帝因为遇到“天花之喜”,而两宫太后“调护朕躬,无微不至”,“朕心实深欣感”,决定为两宫皇太后上徽号,但二十天后同治驾崩,上徽号仪式没能进行; 1876年(光绪二年),光绪帝即位,连同上次给两太后各上的徽号,一共四字。慈禧的徽号由此又加上了“昭豫庄诚”; 1889年(光绪十五年),光绪皇帝大婚,上徽号“寿恭”; 1889年(光绪十五年),光绪皇帝亲政,上徽号“钦献”; 1894年(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上徽号“崇熙”; 由于慈禧当权期间,清政府频频战败,而她本人却仍每年大肆庆祝她的生日,因此有人写了一副对联来讽刺慈禧太后: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1836-1908),乳名兰儿,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台惠征女。1851年以秀女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因得咸丰皇帝宠幸,1854年进封懿嫔。1856年生子载淳。次年进位为“储秀宫懿贵妃”。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热河,遗诏立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政。年号“祺祥”,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同年11月,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将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分别革职或处死。改元同治,那拉氏实行垂帘听政,实际控制了国家大权。

  1873年,载淳成年,那拉氏宣布撤帘归政,但仍阴持朝柄。次年,载淳病死,那拉氏立宗室载湉继承皇位,年号“光绪”,复行垂帘听政。

  1889年,载湉大婚成年,那拉氏宣布“归政”,退居颐和园,但朝内一切用人行政,仍出其手,光绪帝实际居于傀儡地位。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是年,适逢那拉氏六十寿辰,拟“在颐和园受贺,仿康熙、乾隆年间成例,自大内至园, 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典”。挪海军经费,缮修颐和园,布置点景,广收贡献。故于“朝鲜事求速结”,支持李鸿章等对日采取妥协投降主张。

  “六旬万寿庆典”活动从年初即开始筹备,八月中日战事愈烈,户部上书“请停工程”,那拉氏大发雷霆。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和被迫改口上奏:“查停工一条,系指以后寻常工程,其业经兴办之工,毋庸停止”。一些主战派廷臣纷纷上疏,请求停办“点景”,移作军费。那拉氏怒不可遏,称“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

  9月,中国陆海军先后败绩,那拉氏求和之心更切,9月27日强使主战的军机大臣翁同和到天津与李鸿章会商停战求和之事。10月18日更下令王公大臣及外省封疆大吏,将“六旬万寿贡品”统于10月23日星进。11月7日,日军占领大连湾,这一天正是那拉氏生日,前方军情急电雪片般飞来,那拉氏却不为所动。在颐和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连续赏戏三天,公事皆延置不办。

  11月22日,北洋水师基地旅顺沦陷,那拉氏仍不以为然,并反将矛头指向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11月26日,那拉氏于仪銮殿召见军机大臣,时光绪帝不在座。突然宣布“瑾、珍二妃有祈请干预种种劣迹,即著缮旨降为贵人”。并将瑾、珍二妃之兄礼部右侍郎志锐遣戍乌里雅苏台。珍妃为光绪宠妃,并支持光绪对日主战。当时朝廷内一些主战官员,不满于那拉氏、李鸿章对日屈膝,于是结二妃之兄志锐“密通宫闱,使珍妃进言于上”,推动光绪对日抵抗。10月28日,文廷式又亲自上奏:《倭夷入寇枢臣与疆臣各怀异志但欲求和请交部严加议处折》,弹劾李鸿章等不思督军应敌,“但欲求和”,“束手待攻”,“请旨将枢臣及北洋大臣交部严加议处,以存国法”。这时,正值那拉氏起用恭亲王奕欣主持对日议和,主和空气甚嚣尘上。那拉氏选择此时处罚光绪之二妃及其兄,目的在于打击主和派及向光绪示威。12月4日同时下令授恭亲王奕欣为军机大臣和撤销满汉书房,进一步的加强了主和派势力和剪除光绪周围的主战派力量。

  1894年底,清廷在战事上愈不可为,那拉氏求和之心更加急切。1895年1月,派张荫桓、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求和。日本政府借口中国使臣全权不足,拒绝开议。议和未成,使臣被拒,那拉氏万分惊恐,曾命顺天府准备车骡,拟逃往山西。

  日本政府于广岛拒和后,立即向北洋水师另一基地威海卫进攻,27日攻陷威海卫,北洋水师覆灭。3月初又发动辽河下游作战,六天之内,连陷牛庄、营口、田庄台。至此,以那拉氏为首的投降派下定决心向日本投降,3月,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再次赴日乞和,4月17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条约《马关条约》。消息传出后,举国大哗,愤怒声讨那拉氏、李鸿章等人的卖国行为。人们在北京城门贴出“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的对联表示抗议。根据《马关条约》规定,日军于6月间开始派兵侵入台湾,遭到台湾人民的奋勇抵抗,那拉氏一面下令台湾大小官员内渡,并严厉禁止接济台湾抗日军民,同时又在颐和园搭起天棚,准备避暑。人们又题了“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的对联,痛斥那拉氏的卖国罪行。

  甲午战争失败后,光绪帝愤于战败割台,欲思振作,决心变法,改革政治。1898年6月发布“明定国事上谕”,实行变法。9月,那拉氏发动政变,扼杀新政,囚禁光绪帝于瀛台,开始复出训政。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那拉氏挟光绪出逃西安。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颁布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政策。9月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2年回到北京。自此之后,那拉氏“惕于外人之威,凡所要求,曲意徇之”。

  1908年11月15日,病死。

太后口中的夜明珠是怎么回事?

王太后口中的珍珠是什么?大家一定知道,慈禧生前享有极大的荣华富贵,死后也是如此。和她一起陪葬的宝藏不计其数,值得一提的是一夜明珠。据说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可以让她的骨骼保持完整。

慈禧太后剧照

然而,1928年,孙殿英率军炸毁了慈禧的陵墓,抢走了所有埋藏的财宝。自然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就不可避免的被夺走了。据说,孙殿英等人打开慈禧的棺材时,看到慈禧似乎在睡觉。孙殿英说,“因为慈禧口中衔着一颗夜明珠,这颗夜明珠一分为二,合上时有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以看见头发”。这样的宝贝怎能幸免,于是他们撬开慈禧的嘴,取出夜明珠。慈禧的尸体后来出土时,发现慈禧的嘴唇有碎痕。

后来据说慈禧太后的夜明珠是孙殿英送的。从此,这颗夜明珠就消失了。那么这颗夜明珠到底有多大呢?为什么要打破慈禧太后的牙床?据史料记载,这颗夜明珠重四百二十二美分七美分。按照目前的重量,这颗夜明珠大约有1828克拉。也就是说,这个夜明珠当时应该是填满了整个慈禧的嘴巴,这样就要从慈禧的嘴里撬出来才能取出来。1908年,这样一颗闪耀的珍珠估价为1080万银,按照白银估价相当于976万美元。如果现在放,把白银换算成黄金价格估算一下,发现相当于现代的195亿美元!

慈禧太后是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之死,常与她的死联系在一起。她与光绪去世前后仅隔一天,成了一大谜团。作为慈禧太后,慈禧的确有杀害光绪的动机,但这种巧合下的真相真的如我们猜测的那样吗?

慈禧照片

慈禧的病因应该是痢疾。慈禧之所以成为木乃伊,提到慈禧患了痢疾,肚子里没有食物。慈禧的死多是因为腹泻,整个人都是衰竭而死。但是慈禧的痢疾严重但不致命。况且慈禧脉象平和,还有精力处理国事。

慈禧临死前颁布了几道诏令,立她为皇帝,让溥仪的父亲摄政。光绪死的前一天,慈禧命太监把她抬去见光绪。两个病重的人静静地对视了很久。光绪死后,慈禧颁布诏书,称溥仪继位为易皇帝的继承人。光绪可能是被慈禧所杀,但没有明显的证据指向慈禧。不知道许是不是生慈禧的气。慈禧去世的那天早上,她仍然按照往常的时间起床处理国事。中午吃午饭的时候突然晕倒,过了很久也没缓过来。慈禧向随行人员告别,说她这辈子没有遗憾。最后,她警告说,不能让后宫再次执政,不能让宦官专权。之后,慈禧睡着了。慈禧在睡梦中安详辞世。

其实慈禧的病是慢性病。虽然她身体不适,但乍一看似乎并不严重。慢性病慢慢引发并发症后,使慈禧病情加重,疲惫不堪,力竭而死。

解读慈禧是汉族还是满族

俗话说,人有是非。多年来,慈禧太后被认为是郑慧的女儿,这一说法遭到驳斥。据说慈禧太后是汉族,但不是满族。她不是郑慧的亲生女儿,而是被卖到政府做女仆,然后被送到皇宫做舞女。那么,慈禧太后真的是汉人吗?可能性很低。

慈禧画像

从一开始,选秀女的制度就开始严格。八旗中14-16岁的妇女必须参加女修的评选。挑选歌舞女郎的第一步是进行资格审查。不在八旗的女人很难选进宫,合格的在八旗的女人也很难不选进宫。在这样严格的制度下,如果慈禧不是郑辉的亲生女儿,这种可能性太低了。

此外,虽然郑辉是满族,但它属于蓝旗和五旗。惠的职位和级别都不高,也没有欺骗的勇气。说他看上了慈禧这个在朝廷做仆人的,有信心能讨皇上欢心,没道理。如果慈禧是奴婢,再漂亮也比不上大家闺秀。更何况,在后宫生存,美貌和智慧同样重要。**里慈禧一开始并不出众,因为她入宫后没有多余的钱管理太监。慈禧的贫穷和郑辉的地位不是遥相呼应吗?

至于慈禧是汉人的证据,有慈禧的家谱,慈禧母亲的照片,等等。我觉得一个大家族肯定不止一个奴婢,人口的流入流出不一定能准确的捕捉到慈禧的动向。和别人相似是有可能的,但是相似的两个人有血缘关系就没必要说了。

哪位前辈知道慈禧的全名?先在此谢过。

  慈禧的名字到底叫什么?  (2005-10-19 10:13:26)  那位“大清国当今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太后”,死后谥孝钦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