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下日本每逢过年的时候都会出现的一个2个圈的白色的上面一个橘子的东西 那个是什么
镜饼的由来
镜饼(かがみもち)是指供奉给神灵的扁圆形的年糕,日本的家庭在过新年的时候,装饰在家中,祈求新的一年一切顺利平安。 镜饼的由来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是,在古代的日本,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神灵,因此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要感谢神灵一年来的保佑,进行祭祀。 而镜饼因类似于古代的铜镜而得名。自古以来,日本人都以为神明是在铜镜之中,所以镜子对于日本人而言,被当作一种神物,用于祭祀神典的场合。另外镜在日本中也有“鉴”的意思(鉴みる かんがみる),即不断反省的意味,久而久之,像镜子的饼的读音由(かんがみるもち) 也演变成了现在的(かがみもち)。 早在奈良时代,“镜饼”就已经是新年来祭祀神明的供品,到了室町时代,榻榻米的家中开始设置壁龛,用武士的铠甲甲胄(具足)装饰在上面,然后将镜饼放置在前面供奉。 镜饼上还可放上交趾木、干鲍鱼片、虾子、海带、橙子等,被称为“具足饼”或者“武家饼”。 现在则铺上三面的半分纸,上面放上里白草,重叠着大小两个年糕,上面也可用干柿饼、干鱿鱼、桔子、海带进行装饰。镜饼的形状逐渐固定了下来, 近年考虑到家庭装饰的便利性和之后食用的卫生性,很多商家推出了镜饼重叠形状的塑料容器填充年糕,配上塑料制的桔子等进行销售。
编辑本段镜饼装饰的讲究
镜饼一般由大小两个饼重叠在一起供奉。各地的习俗不同,还有三个重叠在一起的,在第二段处用表示吉祥的红白两种颜色的绳带装饰。 用干柿饼、桔子等装饰有 家庭和睦幸福的意味。
装饰镜饼一般被认为12月28日最为合适,因为8这个数字在日本是很吉利的,也有个别地域选择大安的日子进行装饰(12月31日以外)。 12月29日,因为9 发音为“苦”,所以这个日子比较避讳。但是也有个别地区认为 29和“福”的发音相近。 12月30日不好不坏,但是农历上12月没有31日,所以这一天被认为是“一夜饼”,不吉利。 12月31日如果装饰镜饼被认为是“缺乏诚意”“丧礼的装饰”等,所以作为“一夜饼”而被忌讳。
编辑本段开镜饼
到了一月中旬,就要“开镜饼” (镜开き かがみびらき),意味过年的结束,新的一年的开始。 开镜饼日根据地域也有所不同,一般为1月11日, 用木槌等粉碎然后加工食用。因为镜饼作为神灵的供品,不能用刀子等切割,这被认为不吉利。切开后的镜饼,通常与红豆汤一起熬煮做成香甜可口的年糕小豆汤, 也有的把切开的镜饼作成“あげもち”(油炸年糕)。就是将其切成小片,放置10天,使其晾干,然后,放入油里炸,蘸上 盐和黄豆酱油。
在日本新年会有一种很有趣的白色圆形年糕
这种年糕是新年期间供奉神灵的一种供品,名为镜饼。在新年期间,不论在日本人的家裏或店铺内都会摆放这种装饰的五彩缤纷的年糕。
传说日本人,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五谷丰收和对新年祈愿。并且可以得到神灵赐予力量。还有一说是为了迎接岁神的到来,供给岁神的供品。
为什麼叫镜饼呢:传说镜子非常珍贵一种神器,所以年糕的状似圆圆的镜子,又名为镜饼。另有圆满幸福的象徵。代表年年好事重重,比喻健康永恒的家庭、世世代代繁荣昌盛。
传统上镜饼会由年头供到1月11日,以前还有颇为隆重的开镜仪式呢。过完年后,通常用供过的镜饼,做各式应节料理在新年期间全家人共用
镜饼上面的装饰可是都有意义的欧
三方=放镜饼的台子。
四方红=放於镜饼下的供纸,四个角的红,象徵「天地四方」。
裏白=象徵繁荣意思的叶子。
御币=除魔的意思。
橙=象徵渐渐壮大的果实,家里代代越来越兴
屋内装饰的是「镜饼」(かがみもち/Kagamimochi),本来应该摆在「床の间」(とこのま/Tokonoma),只是都市区公寓族家庭大多没有这类奢侈空间,所以摆在客厅显眼的地方即可。
镜饼是整套的,下方是「三方」(さんぼう、さんぽう/Sanbo-、Sanpo-),就是供神只用的高架方木盒,这个方木盒前方和左右方各开个圆洞,因而称为「三方」。方木盒上搁著一张和纸,再垫「昆布」(コンブ/Konbu)、「裏白」(うらじろ/Urajiro)。
昆布发音跟「喜ぶ、悦ぶ」(よろこぶ/Yorokobu)相似,祈愿今年有喜事来临之意;「裏白」则是表绿内白的羊齿植物,装饰时让白色那面呈上,意味没有表里的纯洁心灵,也有能活到白发苍苍的意思。
昆布和羊齿上再搁一大一小的圆「饼」(もち/Mochi,年糕、麻糬),这个「饼」可以让稻神附体,通常用在喜事。圆饼上再装饰「海老」(えび/Ebi,虾)、「橙」(だいだい/Daidai,酸橙)、「熨斗鲍」(のしアワビ/Noshiawabi,扁平乾鲍)或「干し柿」(ほしがき/Hoshigaki,柿饼)。
虾,因其弯曲,表示可以长寿到弯腰驼背;橙,因果实长久不落,发音跟「代代」相同,意味可以代代荣华;柿饼则因柿子是长寿之木,关西地区的习俗是把十个小柿饼串成一串搁在圆饼上,关东地区是扁平乾鲍。「熨斗鲍」就是古代用火炭熨斗把削平的鲍鱼拉长再晒乾的乾鲍,是日本自古以来的吉祥物之一,因此「熨斗」(のし/Noshi)这个词有延寿之意。
现代人都在超市买迷你型镜饼回来装饰,尺寸很小,可以搁在电视或书桌、书架、饭桌上。
* 请注意,现代电熨斗的日文是「アイロン」(Airon),跟上述的汉字「熨斗」意思完全不同。
镜饼 = 三种神器 = 3种理想
1 生活保障玉 橙
2 精神文化镜 镜饼
3 道义一贯剣 串柿
(转自互联网)
曾有几位朋友问我,为何临近新年日本超市会有一种很有趣的白色圆形年糕售卖?
原来这种年糕是新年期间供奉神灵的一种供品,名为镜饼。在新年期间,不论在日本人的家裏或店铺内都会摆放这种装饰的五彩缤纷的年糕。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问答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Q:为什麼新年要用年糕来作为供品呢?
A:传说以农耕为生的日本人,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五谷丰收和对新年祈愿。另有说吃年糕可以得到神灵赐予力量。还有一说是为了迎接岁神的到来,供给岁神的供品。
Q:为什麼是这种圆圆的重叠的形状,名字-镜饼(KAGAMIMOCHI)的由来?
A:传说镜子可以映出人的灵魂,是古时非常珍贵一种神器,所以年糕的状似圆圆的镜子,名为镜饼。另有圆满幸福的象徵。也有说是人心脏的形状等、还有说是代表年年的好事重重,所以是两层重叠等各种说法。
Q:装饰镜饼的意义是什麼?(如图)
A:「橙」:日文的谐音(DAIDAI——代代)因为橙子树的特点是:即使新的果实生出来,旧的果实4~5年也不会自动落下。新旧果实同在一棵树上。比喻健康永恒的家庭、世世代代繁荣昌盛。
「裏白」:日文发音的谐音。(YOROKOBU——欢欣喜悦)比喻高兴快乐。又比喻子孙满堂。
「串柿」(柿饼串):柿子树是一种长寿树。另有日文发音的谐音(KAKIATSUMERU——柿子)。比喻全家团聚幸福。
请留意柿饼数量:两侧各有2个(NIKO)、中间有6个(MUTSU)。2个比喻对外微笑、笑容(NIKONIKO),6个比喻对内和睦、融洽(MUTSUMAJIKU)。
传统上镜饼会由年头供到1月11日,以前还有颇为隆重的开镜仪式呢。过完年后,通常用供过的镜饼,做各式应节料理在新年期间全家人共用。
镜饼~~在古代时,做为祭典用的镜子相传都是用圆形镜子,传说圆形更能够加强它的灵力,因此很多神社以圆镜为神明的形体。现在在日本的神宫以及神社所使用的镜子也都是圆形,而且镜子也是被祭拜的一种神器。「饼」在日文里是麻糬的意思。日本人过年也吃年糕,他们叫做镜饼,2块或3块像镜子般扁平状的年糕叠在一起,代表好事重叠,在上面放橘子,是祈求世代兴盛繁荣的吉祥物,在橘子上方装饰一把扇子,祈求能招引幸福,永远兴荣喔!
通常人们在12月28日,将镜饼供在神前,日本人也认为8是好数字,到1月11日举行开镜仪式,就是把年糕敲开(不能用刀切,要用槌子敲开,因为「开」隐喻著好兆头的开运之意。),然后煮杂菜汤年糕或是红豆汤年
镜饼是由扁平圆形所作成的饼。在日本新年正月和祭典时、恭奉神佛祭拜所用。
镜饼的语源和由来
镜饼是看起来像镜子般的扁平状、所以得其镜饼之名。
现代的镜子大部分是四角形比较多、但是以前都是圆的、
尤其是做为祭典用的镜子相传用圆形镜子,更能够加强它的灵力。
现在在日本的神宫以及神社所使用的计子也都是圆形、而且镜子也是被祭拜的一种神器 。
在室町时代、从事武装的武家们正月第一天会将平常战鬪用的铠和兜摆在神镜前,
并且和镜饼一起恭拜神灵;铠和兜另一意思是「具足(ぐそく)」,
所以又称为「具足饼(ぐそくもち)」。
在日本迎新年的时候镜饼已经变成一种装饰的习俗了、日本JI 元前的垂仁天皇时代、
大国主命神曾经对大物主神的女儿大田田根子说「元日(也就是正月正日)、
用红白的饼祭拜荒魂大神会得到幸福,而且会招来缘分」。根据这说法这传说一直沿用至今。
依照日本习俗,摆在镜饼上的不是橘子而是橙喔!
橙,日文念作だいだい(daidai),发音跟代々(daidai)相同,故取其子孙代代繁衍之意,
是具有吉兆意义的新年装饰之一
根据维基(咔咔)百科的说明
橙的果树在初夏开白色小花,冬天结实,因为果实颜色为橙色(だいだいいろ daidaiiro),所以称为橙
即使冬天过去果实也不会自动掉落,可以在树枝上长达两三年之久
这也是她被称为だいだい=代々的理由
橙到春天会自动变回绿色,又有"回青橙"之名
因为橙具有强烈酸味,不适合直接食用,拿来做火锅料理的酱汁或果酱之类的会比较适合
此外,橙的果皮经过乾燥处理后,可以当中药使用,有化痰健胃等功效
http://baikebaiducom/view/2117907htm
http://tiebabaiducom/fkz=606456104
http://foodhswcn/system/2009/03/09/050097156shtml
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清末皇族内阁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 年)七月,清王朝参照明制,改内三院为内阁。
大学士改加殿、阁头衔,称“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隆十三年去掉中和殿,增入体仁阁,成为三殿三阁)。大学士的品级改为正五品,这也是参照明制,怕大学士权力过重,而特降低其品秩,借以抑制。
这时的内阁,虽具有掌握最高政权的中枢机关的雏形,但因大学士降低了品秩,又减少了办事人员,所以其权任反较顺治初年之内三院为轻了。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到雍正八年(公元1730 年),满、汉俱定为正一品。
至此,大学士成为清王朝最高的官员,犹如历朝的丞相。《清史稿·大学士年表序》说:清大学士满、汉两途,勋高位极,乃以相授其品列皆首文班。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
这说明清代大学士的地位是极为尊崇的。
协办大学士,犹如宋之参知政事,为大学士之副职。初期未有定额设置,遇有大学士在内廷行走或奉差在外,才另选人员协办阁务。早在雍正元年至五年间(公元1723—1727)有署大学士,六年(公元1728 年)又有额外大学士。十年至十三年(公元1732—1735 年)再设协理大学士。到乾隆四年(公元1739 年)才有协办大学士,以后并改为常设。其品级比大学士稍低,从一品。
内阁学士的品级为从二品,均兼侍郎衔(乾隆五十八年以后去兼衔)。其职掌是:满学士掌奏本章,汉学士掌批“题本”(内外官员汇报皇帝之文书)。若依其应有权任,并不仅于此。如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 年)谕:“学士乃参赞政事之官,如有所见,应行启奏。近来并无与议者,若惟送本接本,用一笔帖式足矣,何必设立学士?此后各有所见,俱令敷陈。”①虽有此谕,可是一般学士仍按部就班,作一些例行之事而已,远不如军机章京职责之重。
内阁人员的额数,据《大清会典》、《清史稿》等书的记载,规定为:大学士满、汉各2 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6 人、汉4 人,典籍满、汉、汉军(编入八旗之汉人)各2 人,侍读学士满4 人,蒙、汉各2人,侍讲满10 人,蒙、汉、汉军各2 人,委署侍读无定员,中书满70 人,蒙16 人,汉30 人,汉军8 人,帖写中书满40 人,蒙古6 人(以上各员额时有增减),撰文中书无定员,供事62 人,总人数为288 人(委署侍读是由典籍内派委、撰文中书是由中书内派委,都不占额数)。
内阁乃诸曹总汇之区。其职掌据《光绪会典》卷2 载:“掌议天下之政,宣布丝纶、厘治宪典,总钧衡之任,以赞上理庶务。凡大典礼,则率百寮以将事”。其具体的职务有:
第一,掌议政事,宣布纶音(皇帝的诏令)。
内阁为正一品衙门,位在六部之上。大学士“位尊望重”,其职务首先是议政事,宣布纶音。阁臣常在皇帝的左右,充当顾问。他们不但对答政事中的疑难问题,而且为皇帝办理公文,草拟谕旨。内阁所承办的公文有制、诏、诰、敕、题、奏、表、笺。据《光绪会典》卷2 载:凡纶音之下达者,曰制、曰诏、曰诰、曰敕,皆拟其式而进焉。凡大典宣示百寮,则有制辞。大政事、布告臣民,垂示彝宪,则有诏,有诰。覃恩封赠五品以上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曰诰命。敕封外藩、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及世爵有袭次者,曰敕命。谕告外藩及外任官坐名敕、传敕,曰敕谕。 内阁为丝纶重地,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凡应发钞者,皆下于内阁。此外,内阁还负责记载纶音,所载事项分为三册:凡每日发科本章,满汉票签处当直中书摘记事由、详录圣旨者分为一册,称为“丝纶簿”;特降谕旨者分为一册,称为“上谕簿”;中外臣工奏折,奉旨允行,及交部议覆者,分为一册,称为“外记簿”。三册存放内阁,以备参考。
第二,办理本章。
内阁的日常事务,是为皇帝办理本章。《内阁志》中说:“大学士于军国,事无不统,其实每日所治事,则阅本也。”《皇朝文献通考》卷80 载,大学士的职务主要也是办理本章。清代内外官的本章可分为通本和部本两类。凡各省将军、督抚、提镇、学政、盐政、顺天府尹、盛京(今辽宁省)五部本章,俱通过通政司再送内阁,称为“通本”;在京六部及各院、府、寺、监衙门本章,称为“部本”。通本到阁后因无满文部分,先由汉本房将其贴黄翻译为满文,转满本房校阅,缮写清楚粘贴于后。部本原系满、汉文合璧,与译好的通本一并交汉票签处。由中书草拟票签,经侍读学士校阅, 由大学士审阅后,交满、汉票签处缮写满、汉文正签。经内奏事处进呈御览; 皇帝批阅后,交批本处,汉学士批汉字于正面,翰林满人中书批满字于反面,至此成为“红本”。接着是下达执行:由满本房领出交红本处,每日六科给事中来处承领,到科后抄发各衙门执行;每年终,由六科给事中回缴红本处,转交典籍北厅,再入红本库保存。此外,内阁还处理部分奏折。
第三,办理典礼祭祀的有关事宜。
凡是比较隆重的典礼和祭祀,如皇帝登极、立后、祭天地、祖宗等,都由内阁办理。《光绪会典》卷2 载:凡大祀、中祀,前期书祝版。奉神位于坛庙,则视镌与其饰青。制册宝亦如之。皇帝登极则奉诏,授受大典,奉宝亦如之。册立册封则授节。命将出师,授敕印亦如之。文武传胪则奉榜。凡大朝会、进表,则展表所宣焉。
第四,组织修书,存贮档籍。
纂修史籍,本是翰林院职掌。顺治初,以翰林院分隶内三院,修书各馆,也附设于内三院。康熙以后,虽分设翰林院,但各书修纂,仍以内阁大学士任监修总裁官,学士则分兼副总裁、总纂、纂修等职。此外,内阁还负责档案典籍保藏。在东华门内置红本、实录库,这是清政府重要的档案库。另外还收存揭帖。《光绪会典事例》卷14 载,“雍正七年(公元1729 年)议准,各省题奏本章,俱增写揭帖一通,送起居注馆,俟记注后,将揭帖转送内阁收存。”内阁收存最大量的档案是红本,其他还保存实录、圣训。
内阁的内部设有典籍厅、满本房、汉本房、蒙古房、满票签处、汉票签处、诰敕房、稽察房、收发红本处、饭银处、副本库、批本处等机构,分掌各项事务,其设官员额及具体职掌分别如下: 典籍厅:是内阁的秘书部门,有学士10 人(满6 人,汉4 人)、典籍6人(满、汉、汉军各2 人),供事22 人。此外侍读学士、侍读、中书等兼在典籍厅办事者,由大学士派委,无定员。其办事之所,分南、北两厅。南厅职掌有四:
(一)掌关防。内阁无印,对外行文,用典籍厅关防。
(二)收发及办理文稿。各衙门来文,直送两厅,再按事务性质分送各
房。
(三)官员考绩事务。负责对侍读、典籍、中书等官的考绩。
(四)管理“吏役”事务。考取助理事务的“供事”及管辖皂役等事。
北厅职掌也有四项:
(一)掌奏章。拟办陈事请旨之奏本及进贺表等。
(二)办理大典事务。即关于大典礼的筹备应办事项。
(三)用宝洗宝。请用国家宝玺及岁终封宝日洗宝事务。
(四)收藏红本图籍,并收贮表章等。
满本房,或称满本堂或满洲堂。有侍读学士2 人,侍读4 人,中书39人,贴写中书24 人,供事3 人,共72 人(均为满员)。掌校阅题本的满文部分,管理内阁大库及皇史宬的收藏事务。如收贮实录、圣训、起居注、史书、方略及经略将军的印信等物。收发和每日向皇帝进呈实录,增修王公世爵谱册以及缮写各项满洲文字。
汉本房,又名汉本堂,有侍读学士4 人(满、汉各2 人),侍读5 人(满 3 人,汉2 人)、中书42 人(满31 人,汉军8 人,汉3 人),贴写中书16 人(都是满员),供事3 人。其职掌为收发通本,翻写贴黄及各项应翻为满文之文书,如上谕、碑文、册宝、祝版应译为满文者均属之。故又有翻译房之称。
蒙古房,又称蒙古堂,有侍读学士2 人,侍读2 人,中书16 人,贴写中书16 人(以上均蒙员)。掌翻译蒙、回、藏等各种文字以及外国来文。凡遇有各藩部陈奏事件及表文,皆译出具奏。凡颂扬各藩部诰敕、碑文、匾额以及奉旨特交事件,俱由蒙古房译出缮写。并管理蒙古实录,圣训。凡外国文字,如俄国照会,即召翰林院俄罗斯馆官员至房翻译。西方各国来照,即召西洋馆官员翻译。
满票签处,有侍读3 人(满员),中书22 人(满20 人,蒙古2 人),贴写中书8 人(满员)、供事4 人,此外尚有委署侍读(满员)若干人。满票签处掌校阅满文本章并撰缮满文票签,皇帝出巡时,发递本报。京内外官员的奏折,经皇帝批阅,应交在京各衙门知道或办理的,由军机处交满票签
处,传知各衙门钞回办理。
汉票签处,有侍读2 人,中书27 人(以上均汉员),供事4 人。此外有委署侍读若干人。掌校阅汉文本章,撰缮汉文票签;撰拟御制文字,如制、诏、诰、敕、册文、祝文、封号等。
诰敕房,康熙十年(公元1671 年)始设诰敕房,隶汉本房兼管。专司校勘和收发诰敕。凡汉票签处撰拟诰敕,由诰敕房审核,缮定正本,用宝颁发。 封赠诰敕,按定式刊刻存储,凡用时交中书科填写,经诰敕房校阅颁发。
稽察房,雍正五年(公元1727 年),令各部院衙门将每日事件已结、未结情由声明送内阁,于月底汇齐奏报,这时始设稽察房①。其职官由大学士于满、汉侍读、中书内派委,无定员。额设供事4 人,凡交部议复事件,按日记档,俟各部院移会到时,逐一核对,分别已结、未结,每月汇奏一次,叫“月折”。每日军机处发出满、汉文谕旨,由满票签处移至稽察房存储,至月底,缮写满汉文合璧奏折汇奏,称为“汇奏谕旨”。
收发红本处,又称红本处、收本房。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会典》均未见记载。《嘉庆会典》始有此名称。约成立于乾嘉年间。司员由大学士于满、汉中书内派委,无定员。凡批过的题本,交由红本处每日发给六科传钞,年终缴回汇集,贮入红本库。
饭银库,又称饭银处,其司员由大学士于满洲侍读、典籍、中书内派委,无定员。专掌收支内阁司员饭银。这种饭银由各省总督、巡抚及布政使咨送。 分配办法是:大学士每日银三钱,以下官员递减,至中书每日银六分,以充飧食费用②。
副本库,约成立于乾嘉年间,《嘉庆会典》始有此名。其司员由大学士于满、汉中书内派委,无定员,掌收题本之副本。乾隆以前,每到年终收藏副本,都派汉票签处的中书送存皇史宬厢房,年久贮满,无地存收,才另设副本库。
批本处,乾隆以前称“红本房”,设于宫廷之内。其司员有满洲翰林院官1 人(于翰林各职事内选用),中书7 人,掌进本之收发与批本事务。每日进本,由满票签处中书送交批本处,由批本处送内奏事处进呈,待发下以后,批本处照皇帝阅定满文签,用红笔批于本面,再交满票签处中书带回内阁,遇有改签及“折本”,皆存记档案,按日交发办理。
清内阁自天聪十年(公元1636 年)设内三院起,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掌握国政有270 多年之久,但其势力不是始终如一的,是屡有演变的。初设内三院时,尚在关外,并有议政处分其权。那时只是初具规模。入关后,为加重内三院之职权,明命条陈政事或外国(对外)机密或奇特谋略,都由内三院转奏。并定内三院品级与六部同(先是低六部一级)。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 年),正式改为内阁,只是沿袭明代官制,并不是加强内阁职权,相反却降低大学士的品级(正五品),减少了它的职官人数,其权势反而低于内三院。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 年)再改回内三院,大学士品级又同于六部。康熙九年(公元1670 年)恢复内阁,大学士兼尚书。康熙亲政后,军国机要,始终归内阁。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 年),大学士升为正一品,在各部尚书之上(尚书为从一品),当时虽已设军机处,但任军机大臣者,除亲王外,其首领必是大学士,所以当时的大学士是勋高位极,因称内阁为“宰辅”。至乾隆二年(公元1737 年),再设军机处后(军机处停设了二年),机要章奏都下到军机处。凡军国要务,都要由军机大臣承旨出政,内阁之权便轻,只是办理一些例行事务。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清史稿·大学士年表序》说:“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原来具有宰相身分的内阁大学士,成为进爵的虚衔,内阁便沦为办理例行政务、颁发文告的机关。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 年)八月改题为奏,内外臣工的奏章,一般都采用奏折。改题为奏后,各省督抚就不须把题奏事件的副本交通政司转送内阁了,内阁便成了“闲曹”。这时的内阁公署,仅成了储存档案之所。宣统三年(公元1911 年)四月,另组西欧式的责任内阁,旧内阁废。
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宗王、八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中国 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又称“ 国议”,它创建于 皇太极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撤销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共存在过155年。
“议政王大臣”之名正式出现于 崇德元年(1636)以后﹐但满族上层贵族与议国政的制度,却早在 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 后金汗国之初即已形成。当时满族处于 奴隶制向 封建制转变之际,尚存有浓厚的 奴隶主贵族军事民主的习俗。后金的军国大事,都由诸 贝勒等人共议裁决。诸贝勒大都是努尔哈赤的子侄等宗室贵族。
清代官衔
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
文官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
正 从
一品 光禄大夫 荣禄大夫
二品 资政大夫 通奉大夫
三品 通议大夫 中议大夫
四品 中宪大夫 朝议大夫
五品 奉正大夫 奉直大夫
六品 承德郎 儒林郎
七品 文林郎 征仕郎
八品 修职郎 修职佐郎
九品 登佐郎 登佐郎
从六品和正七品中如系吏员出身可为宣德郎,地位与正六品等,正从九品同称登佐郎。
武官中将军为从二品以上官员,都尉为正三品至从四品官,骑尉为正五品到七品官,校尉为正八品以下官员。
正 从
一品 建威将军 振威将军
二品 武显将军 武功将军
三品 武义都尉 武寅都尉
四品 昭武都尉 宣武都尉
五品 武德骑尉 武德佐骑尉
六品 武略骑尉 武略佐骑尉
七品 武络骑尉 武络佐骑尉
八品 奋武校尉 奋武佐校尉
九品 修武校尉 修武佐校尉
官员的服饰
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许 滥用的。
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 这里把各品穿戴
的顶戴,蟒袍,补服列表如下:
顶戴 蟒袍 补服
一品 珊瑚 九蟒五爪 (麒麟) 仙鹤
二品 起花珊瑚 九蟒五爪 (狮子) 锦鸡
三品 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 九蟒五爪 (豹子) 孔雀
四品 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虎) 雪雁
五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八蟒五爪 (熊) 白鹇
六品 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彪) 鸬鹚
七品 素金顶 五蟒四爪 (犀牛) 紫鸳鸯
八品 起花金顶 五蟒四爪 (犀牛) 鹌鹑
九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海马) 练雀
未入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獬豸) 黄鹂
(御史、按察史、提法史等衣饰图案为獬豸)
明朝总督和巡抚合称“督抚”,是临时官位。
清代,正式以督抚为地方最高长官,总督管辖一省或二、三省,巡抚是省级地方长官。
鸦片战争前,清共有8总督16巡抚。
八督:直隶、两江、陕甘、闽浙、湖广、四川、两广、云贵。
16抚:江苏、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浙江、湖南、湖北、广东、云南、贵州、福建、江西。
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督抚直到公元1906年才设。直隶、四川只设总督,不设巡抚,甘肃巡抚于1754年撤去,由陕甘总督兼任。公元1884年建新疆省,设甘肃、新疆巡抚,驻乌鲁木齐。1885年,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驻台北(台湾建省)福建巡抚有闽浙总督兼任。
附:清代官衔品阶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案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太常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侍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卫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贴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
(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府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属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贴式,县主簿;(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没有未入流)
注: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只是对大臣的一种荣誉加衔,或死后追赠。右都御史是总督的加衔,右副都御史是巡抚的加衔,总督和巡抚是地方最高长官,兼了上衔后,有弹劾权。这些都是官衔而非实职。
我国文学史上曾为鳄鱼写祭文的人是韩愈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他告诉别人说他小时候梦见有人给他丹篆一卷,强令他吞咽下去,旁边有人抚掌而笑。醒来后感到胸腹之间堵得慌,数日后方才无恙。但是自此文思大进。后来认识了孟郊,发现有些面熟,仔细一想,原来正是梦中笑的人
偶读韩愈的《祭鳄鱼文》,心中颇感好奇,一代名儒连驱鳄除害也得用一文章去祷祭,不免过于迂腐,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居然也能达到目的,真是奇人自有奇事。
唐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有两件事情让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心绪不宁,先是好友柳宗元忧郁离世,接着又是宪宗皇帝佞迎佛骨入大内,韩愈向来反对佛教,遂作《论佛骨表》力谏其害,为此招来龙颜大怒,由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南下八千里的驿路上,韩愈心情不好,不免以文抒怀,“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可墨迹未干,他十二岁的女儿便病死于驿路,真是祸不单行。韩愈料定此生不可再回长安,便对来送他的侄儿说:“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并没有死在潮州,八个月刺史却让他在潮州有了韩山韩水,还有了一座韩公祠。
潮州原有一江名为鳄溪,韩愈来后便改为了韩江,这还得从那篇《祭鳄鱼文》说起。
从前鳄溪里有很多鳄鱼,经常会吃过江百姓,害得潮州百姓望江色变,苦不堪言。韩愈之前的几任刺史坐视不管,遂成潮州一害,人们称它“恶溪”。
一天,韩刺史当堂处理政事,一群百姓哭哭滴滴来到朝堂告官,请韩刺史为他们作主,原来又有一小女孩过江时不慎被鳄鱼吃掉。韩愈知道后,想起了自己前不久才死于驿路的女儿,不免心生几分悲凉,觉得鳄鱼不除后患无穷,于是回书房思驱鳄之策。
韩愈心想,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刺史受命天子,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悍然不安溪潭,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韩愈当夜便作此《祭鳄鱼文》。
第二日,韩愈命令百姓宰猪杀羊,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他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了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厉声诵读祭文,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则操强弓毒矢,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韩愈还令百姓在潮州的山野、寺庙、水泽等地皆厉声诵读祭文,一时间全州之地,祭文之声不绝于耳。
七日之后,“恶溪”里的所有的鳄鱼都出海到南洋去了,潮州从此再无闻鳄鱼害人之说。
韩愈死后,人们便把他祭鳄之地叫做“韩埔”,渡口叫做“韩渡”,鳄溪叫做“韩江”,对面的山也叫做“韩山”。八个月的潮州刺史,韩愈便使潮地的山山水水皆姓了韩。韩愈并不信神信佛,潮州的百姓却将他奉神奉仙,只有神才能驱鳄吧,遂建一韩公祠千年相祭。
韩愈能文,古今皆知。然能作一文便驱鳄者,当空前绝后,亘古未有能出其右者。所以连鳄鱼都能懂其文章意,韩愈之文能传千古又有何奇?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就是八仙之一的韩愈的侄孙韩湘子数年前给韩愈的鑯语。
看完这个故事,我就觉得韩愈也是信鬼神的,而贬潮州后他不再反佛,而信奉有嘉。另一方面说明笔能通神是可信的。韩愈梦吞丹篆,自非凡人。祭文驱鳄也非妄说。联系起来,韩愈的文可动天地,而只有他的文,鳄鱼才懂,也许更是天仙神佛共感其忠诚而应化之吧!
著文通鬼神,自古都有,秀才学士在考试前,去城隍土地那里,烧化许愿文。佛道教法事必化文蔬度牒,祈福免灾。如此神佛也必收到,酌情许之。
文字是文明的象征,先圣仓颉造字,早被古人奉为考场神灵。用心书写,情至神明。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清明的时候,写包袱烧化纸钱给祖宗亡人,无不是写,先考妣×××收用。鬼可以收到吗?相信去祭祖的人都说可以。如果是不写白纸袋封好,被游魂野鬼抢去了,可怪不了谁!
而用四只毛笔排在一起,放在书桌上面,就是一种风水宝物――文昌笔,可促学生,试员的才思敏捷,考试顺利。
于灵界沟通,笔书图文,这个是最实用,常用的,不会出偏差。也许你不知不觉中还用过。其实说穿了,就是这么回事。现在看我写给冥府的申文,大家就不已为怪了吧!而这个内容也很多,以后再论
内阁是在永乐时期建立的。
永乐虽有洪武一样独揽大权的野心和实力,但一次又一次的远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想象一下从京师到漠北运送文书的荒谬),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就应运而生。还有一个因素,是因为他没有他父亲的体质,为了减少劳累,只好设置内阁帮助他。
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宣德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虽有正统末年的反复,但是到成化、弘治之际,内阁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正德荒嬉好战不亚于隋炀帝,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撑着未成大乱,经过嘉靖、隆庆的发展,万历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
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成立内阁。这样,一个国事咨询机构正式建立了。
内阁成立以前,宰相拥有仅仅低于皇帝的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在明成祖掌控之下,内阁与六部各司其职,国家最高行政命令从紫禁城发出,通过全国1936处驿站,全长143700公里的驿道,层层下发到帝国每一个角落。
后来,明宣宗时期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最后决定如何处理,最后由六部校对下发。
内阁大学士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后人猜测:明宣宗这一做法,其目的就是让太监牵制内阁的权力。久而久之,一种奇怪的政治格局出现了。
我们发现明朝内廷、外廷的机构完全对称。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外有三法司,内有东厂、锦衣卫,外廷有派往地方的总督、巡抚,而内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等等。这样,内廷、外廷相互制约,才能确保皇帝的决策地位。但是,内廷实际上是高于外廷的,这也造成了内外两大政治势力的争权夺利和宦官专权。
紫禁城东部的这片建筑在明代叫做文渊阁。明朝的内阁就设在这里。在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让这个紫禁城里最不起眼的房子成为声名显赫的所在。在文渊阁办公的内阁成为实际上的政务决策机构。
表面上,例行的政务流程似乎并没有改变,但决策权却出现了转移。张居正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首先,当时的万历皇帝还是个孩子,张居正身为皇帝的老师,很容易影响皇帝的决策。
再者,万历的“批红”是在司礼监冯保指导下完成,而冯保跟张居正关系密切。
张居正把自己的意见授意他人,写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拟”赞同。幼年皇帝的批红自然毫无问题。
就这样,大臣的“奏章”,阁臣的“票拟”,皇帝的 “批红”,实际由张居正一手操控,达到空前一致。他的新政也就毫无障碍地顺利推进。 自明初以来,明朝的政务中心就在紫禁城这几个地方转换,权力的交替,左右着明朝的国运。宫闱重重之中、争权夺权的阴谋时有发生。
通过几代皇帝的努力,明朝曾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务体系,它在权力平衡方面堪称完善。
至今人们称呼各国处理国家政务的最高行政机构,仍多按此习惯称为内阁。内阁一词已成为政府首脑部门的代称。 内阁官员的名称如“某某殿大学士”、“某某阁大学士”等官名开始于唐朝。但唐朝的集贤殿“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刊缉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其职责主要是编辑图书、发现推荐文学贤才,不是掌握行政权的中央机构。宋朝设立的“殿阁大学士”名目繁多,如“观文殿、端明殿、龙图阁学士、天章阁学士、宝文阁学士、显谟阁”等学士,但都是给做过宰相的人加上的荣誉衔,无实际职责。《宋史职官志》记载:“观文殿大学士学士之职,资望极峻,无吏守,无职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皇祐元年,诏:置观文殿大学士,宠待旧相,今后须曾任宰相,乃得除授。”
由上可见,唐宋时虽有“殿阁”和“殿阁大学士”之名,实际上都不是“内阁”。
“内阁”机构的建立开始于明朝。
明太祖为了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权力,先是于洪武十三年杀掉丞相胡惟庸,皇帝自己直接管六部。他还下诏:“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但他的精力再旺盛,也管不了那么多的国事,因此到了洪武“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礼部尚书邵质为华盖,检讨吴伯宗为武英,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典籍吴沉为东阁。 又置文华殿大学士, 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为之, 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但这些殿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而且品级很低,只有五品,以免擅权。它只能算是“内阁”机构的滥觞。
“内阁”的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的时候。明成祖即位后,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于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始称为“内阁”。“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仍然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永乐中期以后职权渐重,实际上成为辅佐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到了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生后,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顶点。
清朝沿用明制,亦设内阁。但清初由皇族中的实力派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决策,内阁的权力受到其一定程度的限制,康熙皇帝汲取明朝的教训,重建内阁体制,但其自身的权力已不及明代内阁。明朝中后期诸帝多不问政务,故内阁大臣能操纵政局;而清帝多不废政事,“内外大臣言官折奏则直达御前,阁臣不得与闻;天子有诏则面授阁臣,退而具草以进,曰可,乃下”,内阁只是执行皇帝意志的工具。而由于无大臣互讦宦官乱政之事发生,所以内阁大学士的职掌能够正常发挥,功能有“代阅章奏”,“票答”,“赞襄机务”,“总裁实录、史志”等数项。1732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实权在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变成只是传达谕旨、公布文告的机构,但名义上仍为清代最高级之官署,内阁的意见在国家事务的决策过程中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事务仍由内阁办理。清末设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和内阁均废。(民国初年的内阁性质不同,已不是明清内阁的继承。) 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 年)七月,顺治帝为进一步加强皇权,参照明制,改内三院为内阁。
大学士改加殿、阁头衔,称“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隆十三年去掉中和殿,增入体仁阁,成为三殿三阁)。大学士的品级改为正五品,这也是参照明制,怕大学士权力过重,而特降低其品秩,借以抑制。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驾崩,年仅八岁的康熙即位,四大臣辅政,守旧一派抬头,内阁被废除,恢复为内三院。
康熙亲政后,为巩固从保守派大臣手中夺回的皇权,于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恢复设立内阁。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在康熙年间,满、汉俱定为正一品。
至此,大学士成为清王朝地位最高的官员,犹如历朝的丞相。《清史稿·大学士年表序》说:清大学士满、汉两途,勋高位极,乃以相授,其品列皆首文班。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
这说明清代大学士的地位是极为尊崇的。
协办大学士,犹如宋之参知政事,为大学士之副职。初期未有定额设置,遇有大学士在内廷行走或奉差在外,才另选人员协办阁务。早在雍正元年至五年间(公元1723—1727)有署大学士,六年(公元1728 年)又有额外大学士。十年至十三年(公元1732—1735 年)再设协理大学士。到乾隆四年(公元1739 年)才有协办大学士,以后并改为常设。其品级比大学士稍低,从一品。
内阁学士的品级为从二品,均兼侍郎衔(乾隆五十八年以后去兼衔)。其职掌是:满学士掌奏本章,汉学士掌批“题本”(内外官员汇报皇帝之文书)。若依其应有权任,并不仅于此。如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 年)谕:“学士乃参赞政事之官,如有所见,应行启奏。近来并无与议者,若惟送本接本,用一笔帖式足矣,何必设立学士?此后各有所见,俱令敷陈。”①虽有此谕,可是一般学士仍按部就班,作一些例行之事而已,远不如军机章京职责之重。
内阁人员的额数,据《大清会典》、《清史稿》等书的记载,规定为:大学士满、汉各2 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6 人、汉4 人,典籍满、汉、汉军(编入八旗之汉人)各2 人,侍读学士满4 人,蒙、汉各2人,侍讲满10 人,蒙、汉、汉军各2 人,委署侍读无定员,中书满70 人,蒙16 人,汉30 人,汉军8 人,帖写中书满40 人,蒙古6 人(以上各员额时有增减),撰文中书无定员,供事62 人,总人数为288 人(委署侍读是由典籍内派委、撰文中书是由中书内派委,都不占额数)。
内阁乃诸曹总汇之区。其职掌据《光绪会典》卷2 载:“掌议天下之政,宣布丝纶、厘治宪典,总钧衡之任,以赞上理庶务。凡大典礼,则率百寮以将事”。其具体的职务有:
第一,掌议政事,宣布纶音(皇帝的诏令)。
内阁为正一品衙门,位在六部之上。大学士“位尊望重”,其职务首先是议政事,宣布纶音。阁臣常在皇帝的左右,充当顾问。他们不但对答政事中的疑难问题,而且为皇帝办理公文,草拟谕旨。内阁所承办的公文有制、诏、诰、敕、题、奏、表、笺。据《光绪会典》卷2 载:凡纶音之下达者,曰制、曰诏、曰诰、曰敕,皆拟其式而进焉。凡大典宣示百寮,则有制辞。大政事、布告臣民,垂示彝宪,则有诏,有诰。覃恩封赠五品以上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曰诰命。敕封外藩、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及世爵有袭次者,曰敕命。谕告外藩及外任官坐名敕、传敕,曰敕谕。 内阁为丝纶重地,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凡应发钞者,皆下于内阁。此外,内阁还负责记载纶音,所载事项分为三册:凡每日发科本章,满汉票签处当直中书摘记事由、详录圣旨者分为一册,称为“丝纶簿”;特降谕旨者分为一册,称为“上谕簿”;中外臣工奏折,奉旨允行,及交部议覆者,分为一册,称为“外记簿”。三册存放内阁,以备参考。
第二,办理本章。
内阁的日常事务,是为皇帝办理本章。《内阁志》中说:“大学士于军国,事无不统,其实每日所治事,则阅本也。”《皇朝文献通考》卷80 载,大学士的职务主要也是办理本章。清代内外官的本章可分为通本和部本两类。凡各省将军、督抚、提镇、学政、盐政、顺天府尹、盛京(今辽宁省)五部本章,俱通过通政司再送内阁,称为“通本”;在京六部及各院、府、寺、监衙门本章,称为“部本”。通本到阁后因无满文部分,先由汉本房将其贴黄翻译为满文,转满本房校阅,缮写清楚粘贴于后。部本原系满、汉文合璧,与译好的通本一并交汉票签处。由中书草拟票签,经侍读学士校阅, 由大学士审阅后,交满、汉票签处缮写满、汉文正签。经内奏事处进呈御览; 皇帝批阅后,交批本处,汉学士批汉字于正面,翰林满人中书批满字于反面,至此成为“红本”。接着是下达执行:由满本房领出交红本处,每日六科给事中来处承领,到科后抄发各衙门执行;每年终,由六科给事中回缴红本处,转交典籍北厅,再入红本库保存。此外,内阁还处理部分奏折。
第三,办理典礼祭祀的有关事宜。
凡是比较隆重的典礼和祭祀,如皇帝登极、立后、祭天地、祖宗等,都由内阁办理。《光绪会典》卷2 载:凡大祀、中祀,前期书祝版。奉神位于坛庙,则视镌与其饰青。制册宝亦如之。皇帝登极则奉诏,授受大典,奉宝亦如之。册立册封则授节。命将出师,授敕印亦如之。文武传胪则奉榜。凡大朝会、进表,则展表所宣焉。
第四,组织修书,存贮档籍。
纂修史籍,本是翰林院职掌。顺治初,以翰林院分隶内三院,修书各馆,也附设于内三院。康熙以后,虽分设翰林院,但各书修纂,仍以内阁大学士任监修总裁官,学士则分兼副总裁、总纂、纂修等职。此外,内阁还负责档案典籍保藏。在东华门内置红本、实录库,这是清政府重要的档案库。另外还收存揭帖。《光绪会典事例》卷14 载,“雍正七年(公元1729 年)议准,各省题奏本章,俱增写揭帖一通,送起居注馆,俟记注后,将揭帖转送内阁收存。”内阁收存最大量的档案是红本,其他还保存实录、圣训。
内阁的内部设有典籍厅、满本房、汉本房、蒙古房、满票签处、汉票签处、诰敕房、稽察房、收发红本处、饭银处、副本库、批本处等机构,分掌各项事务,其设官员额及具体职掌分别如下: 典籍厅:是内阁的秘书部门,有学士10 人(满6 人,汉4 人)、典籍6人(满、汉、汉军各2 人),供事22 人。此外侍读学士、侍读、中书等兼在典籍厅办事者,由大学士派委,无定员。其办事之所,分南、北两厅。南厅职掌有四:
(一)掌关防。内阁无印,对外行文,用典籍厅关防。
(二)收发及办理文稿。各衙门来文,直送两厅,再按事务性质分送各
房。
(三)官员考绩事务。负责对侍读、典籍、中书等官的考绩。
(四)管理“吏役”事务。考取助理事务的“供事”及管辖皂役等事。
北厅职掌也有四项:
(一)掌奏章。拟办陈事请旨之奏本及进贺表等。
(二)办理大典事务。即关于大典礼的筹备应办事项。
(三)用宝洗宝。请用国家宝玺及岁终封宝日洗宝事务。
(四)收藏红本图籍,并收贮表章等。
满本房,或称满本堂或满洲堂。有侍读学士2 人,侍读4 人,中书39人,贴写中书24 人,供事3 人,共72 人(均为满员)。掌校阅题本的满文部分,管理内阁大库及皇史宬的收藏事务。如收贮实录、圣训、起居注、史书、方略及经略将军的印信等物。收发和每日向皇帝进呈实录,增修王公世爵谱册以及缮写各项满洲文字。
汉本房,又名汉本堂,有侍读学士4 人(满、汉各2 人),侍读5 人(满 3 人,汉2 人)、中书42 人(满31 人,汉军8 人,汉3 人),贴写中书16 人(都是满员),供事3 人。其职掌为收发通本,翻写贴黄及各项应翻为满文之文书,如上谕、碑文、册宝、祝版应译为满文者均属之。故又有翻译房之称。
蒙古房,又称蒙古堂,有侍读学士2 人,侍读2 人,中书16 人,贴写中书16 人(以上均蒙员)。掌翻译蒙、回、藏等各种文字以及外国来文。凡遇有各藩部陈奏事件及表文,皆译出具奏。凡颂扬各藩部诰敕、碑文、匾额以及奉旨特交事件,俱由蒙古房译出缮写。并管理蒙古实录,圣训。凡外国文字,如俄国照会,即召翰林院俄罗斯馆官员至房翻译。西方各国来照,即召西洋馆官员翻译。
满票签处,有侍读3 人(满员),中书22 人(满20 人,蒙古2 人),贴写中书8 人(满员)、供事4 人,此外尚有委署侍读(满员)若干人。满票签处掌校阅满文本章并撰缮满文票签,皇帝出巡时,发递本报。京内外官员的奏折,经皇帝批阅,应交在京各衙门知道或办理的,由军机处交满票签处,传知各衙门钞回办理。
汉票签处,有侍读2 人,中书27 人(以上均汉员),供事4 人。此外有委署侍读若干人。掌校阅汉文本章,撰缮汉文票签;撰拟御制文字,如制、诏、诰、敕、册文、祝文、封号等。
诰敕房,康熙十年(公元1671 年)始设诰敕房,隶汉本房兼管。专司校勘和收发诰敕。凡汉票签处撰拟诰敕,由诰敕房审核,缮定正本,用宝颁发。 封赠诰敕,按定式刊刻存储,凡用时交中书科填写,经诰敕房校阅颁发。
稽察房,雍正五年(公元1727 年),令各部院衙门将每日事件已结、未结情由声明送内阁,于月底汇齐奏报,这时始设稽察房①。其职官由大学士于满、汉侍读、中书内派委,无定员。额设供事4 人,凡交部议复事件,按日记档,俟各部院移会到时,逐一核对,分别已结、未结,每月汇奏一次,叫“月折”。每日军机处发出满、汉文谕旨,由满票签处移至稽察房存储,至月底,缮写满汉文合璧奏折汇奏,称为“汇奏谕旨”。
收发红本处,又称红本处、收本房。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会典》均未见记载。《嘉庆会典》始有此名称。约成立于乾嘉年间。司员由大学士于满、汉中书内派委,无定员。凡批过的题本,交由红本处每日发给六科传钞,年终缴回汇集,贮入红本库。
饭银库,又称饭银处,其司员由大学士于满洲侍读、典籍、中书内派委,无定员。专掌收支内阁司员饭银。这种饭银由各省总督、巡抚及布政使咨送。 分配办法是:大学士每日银三钱,以下官员递减,至中书每日银六分,以充飧食费用②。
副本库,约成立于乾嘉年间,《嘉庆会典》始有此名。其司员由大学士于满、汉中书内派委,无定员,掌收题本之副本。乾隆以前,每到年终收藏副本,都派汉票签处的中书送存皇史宬厢房,年久贮满,无地存收,才另设副本库。
批本处,乾隆以前称“红本房”,设于宫廷之内。其司员有满洲翰林院官1 人(于翰林各职事内选用),中书7 人,掌进本之收发与批本事务。每日进本,由满票签处中书送交批本处,由批本处送内奏事处进呈,待发下以后,批本处照皇帝阅定满文签,用红笔批于本面,再交满票签处中书带回内阁,遇有改签及“折本”,皆存记档案,按日交发办理。
清内阁自天聪十年(公元1636 年)设内三院起,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掌握国政有270 多年之久,但其势力不是始终如一的,是屡有演变的。初设内三院时,尚在关外,并有议政处分其权。那时只是初具规模。入关后,为加重内三院之职权,明命条陈政事或外国(对外)机密或奇特谋略,都由内三院转奏。并定内三院品级与六部同(先是低六部一级)。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 年),正式改为内阁,只是沿袭明代官制,并不是加强内阁职权,减少了它的职官人数,其权势反而低于内三院。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 年)再改回内三院,大学士品级又同于六部。康熙九年(公元1670 年)恢复内阁,大学士兼尚书。康熙亲政后,军国机要,始终归内阁。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 年),大学士升为正一品,在各部尚书之上(尚书为从一品),当时虽已设军机处,但任军机大臣者,除亲王外,其首领必是大学士,所以当时的大学士是勋高位极,因称内阁为“宰辅”。至乾隆二年(公元1737 年),再设军机处后(军机处停设了二年),机要章奏都下到军机处。凡军国要务,都要由军机大臣承旨出政,内阁之权便轻,只是办理一些例行事务。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清史稿·大学士年表序》说:“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原来具有宰相身分的内阁大学士,成为进爵的虚衔,内阁便沦为办理例行政务、颁发文告的机关。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 年)八月改题为奏,内外臣工的奏章,一般都采用奏折。改题为奏后,各省督抚就不须把题奏事件的副本交通政司转送内阁了,内阁便成了“闲曹”。这时的内阁公署,仅成了储存档案之所。宣统三年(公元1911 年)四月,另组西欧式的责任内阁,旧内阁废。
清代中央首辅机构 清初期,承袭未入关前的旧规,以满洲特有的旗制为其本部骨干,基本上按明代制度统治汉人。直到雍正、乾隆两朝,才逐步调整,得以比较稳定下来。中央机构设置如下:
一、内阁
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七月,清王朝参照明制,改内三院为内阁。大学士改加殿、阁头衔,称“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隆十三年去掉中和殿,增入体仁阁,成为三殿三阁)。大学士的品级改为正五品,这也是参照明制,怕大学士权力过重,而特降低其品秩,借以抑制。这时的内阁,虽具有掌握最高政权的中枢机关的雏形,但因大学士降低了品秩,又减少了办事人员,所以其权任反较顺治初年之内三院为轻了。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到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满、汉俱定为正一品。至此,大学士成为清王朝最高的官员,犹如历朝的丞相。《清史稿•大学士年表序》说:
清大学士满、汉两途,勋高位极,乃以相授……其品列皆首文班。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
这说明清代大学士的地位是极为尊崇的。
协办大学士,犹如宋之参知政事,为大学士之副职。初期未有定额设置,遇有大学士在内廷行走或奉差在外,才另选人员协办阁务。早在雍正元年至五年间(公元1723—1727)有署大学士,六年(公元1728年)又有额外大学士。十年至十三年(公元1732—1735年)再设协理大学士。到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才有协办大学士,以后并改为常设。其品级比大学士稍低,从一品。
内阁学士的品级为从二品,均兼侍郎衔(乾隆五十八年以后去兼衔)。其职掌是:满学士掌奏本章,汉学士掌批“题本”(内外官员汇报皇帝之文书)。若依其应有权任,并不仅于此。如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谕:“学士乃参赞政事之官,如有所见,应行启奏。近来并无与议者,若惟送本接本,用一笔帖式足矣,何必设立学士?此后各有所见,俱令敷陈。”①虽有此谕,可是一般学士仍按部就班,作一些例行之事而已,远不如军机章京职责之重。
内阁人员的额数,据《大清会典》、《清史稿》等书的记载,规定为:大学士满、汉各2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6人、汉4人,典籍满、汉、汉军(编入八旗之汉人)各2人,侍读学士满4人,蒙、汉各2人,侍讲满10人,蒙、汉、汉军各2人,委署侍读无定员,中书满70人,蒙16人,汉30人,汉军8人,帖写中书满40人,蒙古6人(以上各员额时有增减),撰文中书无定员,供事62人,总人数为288人(委署侍读是由典籍内派委、撰文中书是由中书内派委,都不占额数)。
内阁乃诸曹总汇之区。其职掌据《光绪会典》卷2载:“掌议天下之政,宣布丝纶、厘治宪典,总钧衡之任,以赞上理庶务。凡大典礼,则率百寮以将事”。其具体的职务有:
第一,掌议政事,宣布纶音(皇帝
请教一下日本每逢过年的时候都会出现的一个2个圈的白色的上面一个橘子的东西 那个是什么
本文2023-11-21 02:46: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19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