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淄博市博山区的历史资料,最好是从明代到清代的。越详细越好,谢谢了
要是想更清楚了解看《青州颜神镇志》,在贵区方志馆应该有这本书,这本书的历史地位相当重要。
《颜神镇志》是福建漳州市长泰县叶先登在青州时编撰的。叶先登明末清初人,他是明崇祯十二年的举人,清顺治九年的进士,在翰林院住了七年检讨官,后来出外当监司,西凉(甘肃、陕西一带)参议,迁潞安(山西长治一带)副使。因抚军要他把一个偏将考核成“下下”成绩,他不干,就被左迁青州别驾,当了三年,于康熙五年正月回家。他在翰林时考试时,拔榜首曹贞吉。康熙十七年,郑成功攻破长泰县城,他被俘虏,在厦门岛关了一年放回(其它两个巨绅死了)。他年九十而逝。他著作甚多,但都难看到,除县志上一些,还有网上有《木天草》、《颜神镇志》(
博山古称“颜神”,人文景观十分丰富,这里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齐长城; 有“长勺之战”古战场,始建于后周的颜文姜祠;有始建于1602年的碧霞元君行宫以及因园、范公祠等。博山还是清代帝师孙廷铨、清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赵执信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的故乡。 博山陶瓷琉璃久负盛名,陶琉产品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博山饮食文化丰厚,别具风味的博山菜肴和地方小吃,在鲁菜中占有重要地位。 颜神是昨天的博山,博山则是颜神的延续和发展。 距离淄博市中心最远的市辖区博山,是一座美丽的山城。270年以前,这里的地名叫做颜神镇。四围群山跌宕起伏,东南方向耸立着山东省第四高峰鲁山,淄河、沂河、孝妇河以及汶河的一脉支流从鲁中山地汩汩流出,分别向着北方和西、南方向蜿蜒而去。 博山地区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属于齐国马径邑,称做“弇中”。秦代属济北郡嬴县。西汉至魏晋,北境属济南郡般阳县,东南境属泰山郡莱芜县,南北朝刘宋时属泰山郡嬴县。北魏中兴元年(公元531年)划归般阳县,属清河郡齐州,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0年)改属贝丘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属齐郡淄川县。唐初改制,设河南道,隶淄州淄川县,贞观经五代至宋代归属基本未变,这时候的颜神已成为鲁中重镇。金代属于山东东路淄州淄川县,称颜神店。元代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置颜神镇,属益都路益都县。明代属青州府益都县。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博山首次设立县的建制,在原有的颜神镇基础上,又把益都县的孝妇乡、怀德乡,淄川县的大峪等个村庄、莱芜县的乐疃等个村庄合并过来,取名于城区东南方的博山,叫做“博山县”,县政府就设在颜神。 颜神在金朝的时候,已经和北方相距百里左右的金岭、张店一道,并称为淄川县三大重镇。在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三月,由明代后期文坛领袖、时任分巡青州兵备道副使的王世贞创建的石城工程开工,3个月后竣工,环城一周3里。王世贞撰写了《建颜神石城碑记》,和明代前七子中居首位的李攀龙所作《颜神镇石城记》一起镌立于石城之下。一座“周围三里”的小城落成,竟有两位文坛领袖为它撰文,为颜神镇带来莫大的荣耀。到清同治初年,又围绕旧城的东西南三面加筑了围墙,称为东圩;同时在税务街、西冶街一带修建围墙,称为西圩。这东西两圩包括的范围,构成博山城区的主要部分。 颜神店的得名,与凤凰山下的孝妇河直接相关。孝妇河最早的名字叫做袁水,后来又改叫泷水,古籍上也有记为笼水的。郦道元的《水经注》、顾野王的《舆地志》里,都有关于这条河的记载。至于孝妇河的名字,却出自一个流传久远的神话传说。说的是齐地孝妇颜文姜年轻守寡后,依然孝敬公婆,精心侍奉,远道挑来甜水,不以三九严寒、盛夏酷暑而中断。终于感动了上天,将灵泉生于颜文姜室内。凶恶的婆婆见她不再挑水,却天天有水,心生怀疑,找借口将儿媳打发出门,进颜文姜房间揭去灵泉上的笼盖,泉水喷涌而出,流成孝妇河。这个故事多年流传民间,情节越来越具体,连颜文姜的籍贯、她翁姑的姓氏也都有了。 早在唐朝天宝年间,就有人在灵泉上建起一座颜文姜祠,统称“孝妇庙”。宋神宗熙宁年间,有人更进一步为她续起家谱,说她是孔子大弟子颜回的后代。从此,颜文姜沾了圣裔的光,被朝廷封为“顺德夫人”,颜文姜祠也被赐额曰“灵泉庙”。 纵览古今中外,一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总也离不开水源。灵泉庙一带涌出的水流,吸引先民们在附近居住下来,逐步形成了早期的城镇,并且一步步发展壮大。然而,并不是所有水源充足的地方都能发展成为一座城市。颜神镇的发展壮大有着更加具体、更加特殊的原因。颜神镇四面环山,自古地寡土瘠民贫。史料记载,清雍正十二年设立博山县时,上、中、下、下下四等地共有75万余亩,其中上、中两等地只占177%,农业收成满足不了民众的口粮,很大一部分需要邻县的供给。最早的时候地广人稀,随着人口的繁衍,吃饭就越来越成问题。生活在农业社会却填不饱肚子,颜神人便把目光转向了农业以外的领域,以寻求维持生活的途径。于是,颜神人透过瘠薄的土地,发现了地表下的宝藏。那沉睡于地下的煤、铁、铅、红土、陶土、黏土、铝矾土、焦宝石品种繁多,蕴藏丰富,正可做为农产品不足的重要补充。因为这里离益都县治180里,地域偏僻,是封建统治阶级鞭长莫及的薄弱环节,才使得久禁开采的矿藏以民营、私营的形式发展起来。 颜神镇境内的西河、黑山、万山、山头、福山、八陡、石炭坞等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埋藏很浅。几户人家联手,用一架辘轳,数条绳索,三五把镐,三五盏灯,再有家家户户都有的条筐,就可以凿出两三米口径、多米深的煤井,形成源源不断的产、供、销一条龙。人口多的,甚至一户人家就可以挖出煤来。颜神镇的煤炭不仅换来生活所必须的粮食、布匹,而且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燃料的便利。到清朝前期,颜神镇的煤炭开采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雏形。出卖劳力借以为生的贫苦采煤工人,成为付出开矿资金的原始资本家“攻主”的剥削对象。他们的辛劳,为资本家换来了丰厚的利润。 陶瓷工业在颜神镇被称为“窑业”。博山大街、五龙、山头、北岭、窑广、福山、石炭坞等地,是重要陶瓷产地。窑业的发展与煤炭发展最为密切,靠近煤层的黏土是形成陶瓷坯胎的主要原料,煤炭又是陶瓷烧成工序的便捷燃料,二者形成了相互促进、水乳相融的关系。20世纪发现的大街古窑遗址以及北岭窑神庙残碑,证明至少在宋代,颜神人已经开始烧制陶瓷,并且已用煤炭烧窑。煤炭用于烧制陶瓷,这无疑是淄博古陶瓷业一次质的飞跃,它促进了瓷质、色泽上的大幅度提高和烧制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由于颜神陶瓷具备价格低廉、质地坚硬、品种齐全等优点,不仅占据了山东地区的农村市场,而且远销黄河流域其他省份和关外,为后来淄博成为中国著名陶瓷产区奠定了基础。 在陶瓷企业最集中的山头地区,曾经世代相传舜王造福人民、合土烧制陶器被奉为窑神的事迹。虽此说无从考证,但早年村北大窑神庙附近的一座小窑神庙内,窑神塑像身后墙壁上绘有一幅“舜王耕田”壁画,却是历代山头人耳熟能详的事实。清代山头窑业发展迅速,窑神崇拜也更加兴盛。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山头各窑主筹集巨资,在小窑神庙旁新建了占地余亩的大窑神庙。庙坐北朝南,两侧石鼓横放,鼓面相对;窑神大殿肃穆庄严,陶制影壁更是独具匠心:高米,宽米,方石底座,琉璃瓦盖顶。影壁前后两面均用浮雕陶砖砌成,釉面黄褐,技艺精湛。前面雕有三鹤二鹿,叫做“鹿鹤同春”。影壁后面雕有一只麒麟模样的怪兽仰首望月,叫做“贪狼望月”,以贪狼脚踏八宝仍不满足,还妄想得到月亮的传说,劝喻世人不要贪得无厌。这是淄博历史上最早的陶瓷壁画。窑神庙东西三套院间,主体工程窑神大殿殿顶斗拱飞檐,大脊雕刻生动,前檐下方石柱上有一副遒劲有力的对联: 范金合土,陶铸五行补造化; 食德饮和,俎豆千载拜冕旒。 大殿三间相通,除正门外东西另有边门。殿内神台正中是头戴冕旒的窑神,火神、风神、山神、土地分列两侧。东墙上绘《窑王出巡》,西墙上绘《窑王进京》,后壁是条屏式山水、人物壁画四幅。炉神庙中院为三面屋、一面墙;后院狭窄,有三间大厅房,叫做“观厅”。打开观厅后壁上的高扇木窗,正对石戏台。石戏台为高台尖顶亭式建筑,底座以方石砌成,台高15米左右,台前场地宽阔,可容纳千余人看戏。依附炉神庙兴起的庙会,日期是每年的五月端午、八月十五,届时四村八庄民众纷至沓来,庙内香火旺盛,窑主赠匾颂神,石戏台连唱大戏,十分热闹。到光绪年间,山头人范成祥、后峪人刘在英等一批能工巧匠,应邀对窑神庙内外修饰一新。民国初年窑神庙中、后院办过私塾学堂。解放初期,山头窑业工会在这里办过识字班。20世纪50年代末,窑神庙还作过博山陶瓷厂保健站住所,70年代在厂区改造中全部拆除。 琉璃是颜神镇除煤炭、陶瓷外的第三大产业,产品叫做料货,从事烧制琉璃业的人被称为炉匠。大约从元末明初起,琉璃业开始兴起。琉璃的主要原料是马牙石、紫石,颜神镇境内有岱庄蟠龙山、岳家庄东南山、东石马南山和岳阳山、黑山多处生产,并且原料色泽丰富,为制作五彩缤纷的料器创造了条件。琉璃属于装饰品的范畴,社会需求量明显少于陶瓷。生产作坊大多在西冶街一带,产品有珠子、珠帘、屏风、棋子、枕顶、灯壶、灯盖、灯罩烟嘴、鼻烟壶及各类玩具、零星器物,品种繁多,琳琅满目。颜神镇由此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琉璃产地。年代初期,在博山大街兴建百货楼的工地上发现一处古琉璃作坊遗址,在400平方米的地槽中,有大型炉址一座,小型炉址21座,炉与炉之间的距离近的只有一米。这样数量众多、排列密集的炉群,即使在近代的琉璃作坊中也不多见。专家依据现场地层和出土的元带瓷器窖藏、明代洪武铜钱,认定这一遗址的年代应在元末明初。遗址中出土了簪、笄、扣、环、圆珠、瑶珠等标本,颜色有红、黄、蓝、绿、白、黑、茶晶、乳白等,非常绚丽多彩,早期的装饰手法在600多年前已初露端倪。比如白色笄的顶部蘸上红、蓝、绿色斑点,这是近代“蘸花”的先驱。瑶珠的形状犹如一只螺栓,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特别是瑶族衣帽上的特需饰物。清初博山人孙廷铨曾在《颜山杂记》中记载博山琉璃销售“南至百粤”,瑶珠的出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如今,博山公园路小学西北的一处高埠上,还有一座炉神庙遗址,庙院为正方形,长宽约10米,庙门为联拢式建筑,正院有前出厦的大殿间,上面覆盖着琉璃瓦和五脊六兽,殿内雕梁画栋,上面的金碧绘画依稀可辨。这座始建于明代的炉神庙,近年以来一直作为博山琉璃业的象征,它的兴衰反映了琉璃业的枯荣。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在博山琉璃业已有很大规模的情况下,由炉行中人徐应元首发倡议,并且征得炉行著名士绅孙延寿的支持,集资创建了这座炉神庙。初建时规模很小,只有间殿堂,供奉女娲,以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琉璃业也炼五彩石为业之意,把女娲认做炉行的祖师,庙名为“祖师炉神庙”。万历四十六年,以孙延寿、房宗义、徐应元人结成“炉行醮会”规定每年三月初三为祭祀祖师的日子。这一天全行业停产搞纪念活动,炉工们可以在炉神庙中饮酒作乐,欢度节日,各类商贩也都往这里汇集,逐渐形成了博山地区的三月三炉神庙会。后来炉神庙年久失修,加上博山富户蒋、钱二家在附近建起一座规模很大的洪觉寺,愈显炉神庙之破败。到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李元和、姚克章等人出面筹集资金,对炉神庙进行修葺,更名“女娲宫”。此后琉璃业日渐兴盛,香火丛集,女娲宫又显得狭窄。道光四年,在京城做官的博山人蒋天钧、蒋天珍兄弟献出女娲宫后的一块宅基地,作为拓展用地;石经、李鼎钟、姚潭等人倡导、筹集白银2000余两,用5年工夫实施扩建工程,更名“炉神庙”。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炉行再次修葺炉神庙,并且在庙南隅修筑高堰,在上面建造一亭,后世称为“团瓢”。此亭位于博山制高点,登亭可俯瞰博山城,万千风景尽收眼底。可惜此亭已经被拆除。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捻军攻入博山,炉神庙受到一定的损害,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又一次重修,并加塑一座火帝神像,反映了“熔炼之功莫大于火”、“火帝之功不可不报”的炉行思想观念。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腊月,炉神庙又成了维系内部团结、体现集体意志的重要场所。炉行公众上千人痛打候补道员赵尔萃,捣毁了企图垄断炉行的“琉璃公司”。事发之前,炉行领袖在炉神庙鸣锣聚众,事发之后又在炉神庙内多次开会,商量对策。在这一事件中,青州知府冯如骙站在炉行一边,为他们仗义执言,事后炉工们把炉神庙北厅辟为冯如骙的生祠,四时香火不断。民国以后,炉神庙曾经辟为学校,后为“炉业公所”,庙中住着一位法号“大惠”的和尚,常有社会上层人物和富户到这里聚饮。炉神庙会在这一时期分为大炉、小炉,三月三仍然是大炉业主的庙会,而经营小炉的贫苦炉工的庙会被改成了二月初二。解放后炉神庙里住过华东印刷厂、淄博工人报社等机关,并一度成为博山公园路小学的校舍,于八十年代末期恢复成炉神庙,近期复重新修缮,建成琉璃园。 煤炭、陶瓷、琉璃三大行业的发展,带动了颜神镇商业的迅速发展。康熙初年《颜神镇志》和乾隆年间《博山县志》,多处记载了境内繁华的商业活动。颜神镇由此一跃成为方圆数百里的商贸中心,又进一步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人们以窑、炉产品换来了丰富的物资,商品经济的发展终于换来了一方富庶。世纪初出版的《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对颜神镇的居民结构作过估计,认为这里每矿需要工人百名至数百名,总数有余人。城区陶瓷、琉璃业工人总数7300余人。男女都能自给自足,没有职业的人极少。还记载城区有银号10家,酒店60家,药材行4家,炭业行40余家,其他饭馆和零星销售点为数甚多 颜神镇经济蓬勃兴起,引起舆地学家和诸多文人学士的的关注。顾祖禹在《读史方舆记要》中说,颜神镇适宜陶瓷生产,又出产铅和煤,人口稠密,商旅接踵而至,政府还在这里设了巡司和课税局。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记录了颜神镇7处铅矿的分布和守卫情况。王士禛《香祖笔记》记下了颜神镇多煤矿,引四方商贩群聚于此的场面。而李攀龙更进一步把颜神镇称做“淄、莱、新、沂之间一都会”。
一、请介绍下无锡蠡圆的历史和特色啊谢谢回答
蠡园风景区景区介绍 蠡园,离无锡市区10公里,座落在蠡湖北岸的青祁村,面积8。
2公顷,水面占3。5公顷。
园以湖名,湖因园胜,曲岸枕水,秀丽明媚。错落在绿树花影中的亭廊桥榭,散发出水乡园林的特有风姿。
民国初年,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此建“青祁八景”。1927年,同村民族工商界人士王禹卿“慨慕范大夫蠡之为人”而兴建蠡园。
1930年,当地小陈巷人陈梅芳,在上海经营致富,紧靠蠡园建渔庄。1952年,无锡市人民 将两园合并,以蠡园为名开放。
1987年又建新区“层波叠影”。1996年,又以范蠡西施为题,布置了“吴越争霸、西施浣纱、小榭沉鱼、范蠡制陶”等小景。
蠡园门头和百花山房 蠡园大门,古朴端庄,保留了原来渔庄的风格,上立砖刻“蠡园”两字。内有面阔三间,进深九架的敞厅。
从正门入室,进暗廊、月洞,穿过假山屏障,景色豁然开朗。 只见修竹土岗,自成一坞,坞中有建于1930年的“百花山房”,面阔五间,雕花门窗。
房后有长廊,名“浣芳”,布置“范蠡西施故事”的画廊,有“夷光出世、溪畔浣纱、范蠡用计、勾践献美、吴王骄*、伍员被害、越国灭吴、范蠡隐退、泛舟五湖、经商制陶”等10幅画面。 廊端接小亭,名“思越”,内有西施、郑旦蜡像。
循径向前,有1985年建成的“濯锦”茶楼,两层三开间。在此透过湖水远望,雪浪的烟绿,漆塘的山岗,长广的溪水构成美景。
四季亭 四季亭建于1954年。 四亭造型完全相同,一律黄顶红柱,三面置有坐槛靠背,栋梁间彩绘四季花卉。
春亭旁种梅花,夏亭旁种夹竹桃,秋亭旁栽桂花,冬亭旁种腊梅。 1980年公开征求亭名,选定春亭、夏亭名“溢红”、“滴翠”;秋亭、冬亭为“醉黄”、“吟白”。
四季亭周围有小桥流水,石径穿插,设小舢板供游人泛舟。四季亭左,有小桥通四面环水的小岛。
岛上建有八角攒尖的敞亭,翘角处塑杂技雕像。亭旁有高约1。
6米、宽约1。8米的砖刻,上书“渔庄”两字,为清末进士谢霈所书,此系渔庄遗物。
四季亭后为大草坪,浅草如茵,是人们坐卧歇息的好去处。 南堤春晓 四季亭南,沿湖筑大堤半围,阳春三月,堤上300余株垂柳,柳枝飘曳,400余株桃花竞相吐艳。
一湖碧水,数峰青山,分外妖娆。长堤西南角临湖屹立六角亭,绿瓦红柱,亭内12根楞木上雕有60只金凤凰,每5只凤凰由一条龙率领。
正中绘以双龙戏珠,故俗呼“龙风亭”。亭上悬“月波平眺”额,亭旁有游船码头,通鼋头渚风景区。
千步长廊位于蠡园东部,临湖而建,始建于1927年,长289米,是老蠡园与渔庄在1952年连接的建筑物。 长廊曲岸枕水,一侧依墙而筑,呈半封闭式。
墙上遍开漏空花窗,用一色中国小青瓦砌成,89个(现存80个)花窗图案各异,富有我国民族建筑工艺特色。 长廊中间,架两座跨水廊桥,立月洞门8处,高低起伏,显得深邃多变。
廊内有“饮绿”、“雪浪”、“澄波”、“织雨”、“伫月”等砖刻题额16方,东廊墙上嵌有名人碑刻38方。游人透过花窗,可见亭台、楼阁、山水、桥廊、尽得窗窗景异之妙;另一侧临水敞开设置朱栏坐槛,水光潋滟,有“山光照槛水绕廊”的意境。
在长廊东端,通过延伸入蠡湖50米长的涵洞平桥,有建于1935年的亭式水榭,题额“晴红烟绿”。 水榭呈长方形,飞檐翘角,顶铺金色琉璃,游人可凭栏观赏蠡湖全景。
九十年代,原蠡园园主王亢元出资修榭,照壁间置“西施醉舞、湖上泛舟”的紫陶壁画。水榭东隔水处,有小巧玲珑的“凝春塔”。
小塔五层八角,红砖青瓦。水榭映塔,成为蠡园的标志佳景。
长廊尽处,设六角月洞门,通蠡园老区一角。 一泓清碧的池水,四周广植梧桐、冬青、香樟。
对面西式小洋房,沿岸有荷叶亭、翠荫小亭、贴水小桥,曲曲弯弯通向东部区。 层波叠影即蠡园东部新区,建成于1982年,面积为3公顷,水面占1。
1公顷。西侧沿原来的假山群,用湖石和黄石叠成一大片假山余脉,以石径延伸入鱼矶半岛。
矶上立西施浣纱像。鱼矶和长廊中间建有同假山连成一气的“邀鱼轩”,朱屺瞻书额。
轩前临水置平台,可览东部全景。 春秋阁,居中而立,它得名于春秋战国时期范蠡西施的故事。
阁三层,飞檐翘角,是蠡园的高建筑。 阁前悬刘海粟书写的匾额,两旁一联:落花流水千古梦境;浓妆淡抹绝色佳人。
底层有铜像:范蠡凝神观湖山,西施提篮去浣纱。中层上层设茶座。
登高一览,茫茫湖水,澹澹云山;绿景婆娑,亭榭隐现,满目锦绣。 春秋阁西,池中有堤,上有拱桥,名“映月”。
西北有亭,六柱圆顶,上嵌紫陶碎片,闪闪有光。北有小河,上架拱桥,桥上建卷棚式屋三楹,名水淼亭,中有漏窗观景。
春秋阁东南下,有面阔五间、平挑入水、半架河上、前设半亭的水榭。延伸处有贴水平台,三面围以栏杆,中开方洞,露出水面一方,名“问鱼渊”。
时见小鱼悠游,伸手可掬。水榭中间,由费新我书“层波叠影”额。
水榭连廊,穿过春秋阁直通数鱼槛,其中一段架于水面,故名“水旱廊”。数鱼槛紧倚千步长廊,面阔七间,临水而筑,池对面建有半亭,是从西水仙庙迁来。
密密斗拱托撑飞檐之顶,古色古香。穿亭向前,有延伸入池的半岛,上建六角攒尖的“绿漪亭”。
二、请介绍下无锡蠡圆的历史和特色啊蠡园风景区景区介绍 蠡园,离无锡市区10公里,座落在蠡湖北岸的青祁村,面积82公顷,水面占35公顷。
园以湖名,湖因园胜,曲岸枕水,秀丽明媚。错落在绿树花影中的亭廊桥榭,散发出水乡园林的特有风姿。
民国初年,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此建“青祁八景”。1927年,同村民族工商界人士王禹卿“慨慕范大夫蠡之为人”而兴建蠡园。
1930年,当地小陈巷人陈梅芳,在上海经营致富,紧靠蠡园建渔庄。1952年,无锡市人民 将两园合并,以蠡园为名开放。
1987年又建新区“层波叠影”。1996年,又以范蠡西施为题,布置了“吴越争霸、西施浣纱、小榭沉鱼、范蠡制陶”等小景。
蠡园门头和百花山房 蠡园大门,古朴端庄,保留了原来渔庄的风格,上立砖刻“蠡园”两字。内有面阔三间,进深九架的敞厅。
从正门入室,进暗廊、月洞,穿过假山屏障,景色豁然开朗。 只见修竹土岗,自成一坞,坞中有建于1930年的“百花山房”,面阔五间,雕花门窗。
房后有长廊,名“浣芳”,布置“范蠡西施故事”的画廊,有“夷光出世、溪畔浣纱、范蠡用计、勾践献美、吴王骄*、伍员被害、越国灭吴、范蠡隐退、泛舟五湖、经商制陶”等10幅画面。廊端接小亭,名“思越”,内有西施、郑旦蜡像。
循径向前,有1985年建成的“濯锦”茶楼,两层三开间。在此透过湖水远望,雪浪的烟绿,漆塘的山岗,长广的溪水构成美景。
四季亭 四季亭建于1954年。四亭造型完全相同,一律黄顶红柱,三面置有坐槛靠背,栋梁间彩绘四季花卉。
春亭旁种梅花,夏亭旁种夹竹桃,秋亭旁栽桂花,冬亭旁种腊梅。 1980年公开征求亭名,选定春亭、夏亭名“溢红”、“滴翠”;秋亭、冬亭为“醉黄”、“吟白”。
四季亭周围有小桥流水,石径穿插,设小舢板供游人泛舟。四季亭左,有小桥通四面环水的小岛。
岛上建有八角攒尖的敞亭,翘角处塑杂技雕像。亭旁有高约16米、宽约18米的砖刻,上书“渔庄”两字,为清末进士谢霈所书,此系渔庄遗物。
四季亭后为大草坪,浅草如茵,是人们坐卧歇息的好去处。 南堤春晓 四季亭南,沿湖筑大堤半围,阳春三月,堤上300余株垂柳,柳枝飘曳,400余株桃花竞相吐艳。
一湖碧水,数峰青山,分外妖娆。长堤西南角临湖屹立六角亭,绿瓦红柱,亭内12根楞木上雕有60只金凤凰,每5只凤凰由一条龙率领。
正中绘以双龙戏珠,故俗呼“龙风亭”。亭上悬“月波平眺”额,亭旁有游船码头,通鼋头渚风景区。
千步长廊位于蠡园东部,临湖而建,始建于1927年,长289米,是老蠡园与渔庄在1952年连接的建筑物。长廊曲岸枕水,一侧依墙而筑,呈半封闭式。
墙上遍开漏空花窗,用一色中国小青瓦砌成,89个(现存80个)花窗图案各异,富有我国民族建筑工艺特色。 长廊中间,架两座跨水廊桥,立月洞门8处,高低起伏,显得深邃多变。
廊内有“饮绿”、“雪浪”、“澄波”、“织雨”、“伫月”等砖刻题额16方,东廊墙上嵌有名人碑刻38方。游人透过花窗,可见亭台、楼阁、山水、桥廊、尽得窗窗景异之妙;另一侧临水敞开设置朱栏坐槛,水光潋滟,有“山光照槛水绕廊”的意境。
在长廊东端,通过延伸入蠡湖50米长的涵洞平桥,有建于1935年的亭式水榭,题额“晴红烟绿”。水榭呈长方形,飞檐翘角,顶铺金色琉璃,游人可凭栏观赏蠡湖全景。
九十年代,原蠡园园主王亢元出资修榭,照壁间置“西施醉舞、湖上泛舟”的紫陶壁画。水榭东隔水处,有小巧玲珑的“凝春塔”。
小塔五层八角,红砖青瓦。水榭映塔,成为蠡园的标志佳景。
长廊尽处,设六角月洞门,通蠡园老区一角。一泓清碧的池水,四周广植梧桐、冬青、香樟。
对面西式小洋房,沿岸有荷叶亭、翠荫小亭、贴水小桥,曲曲弯弯通向东部区。 层波叠影即蠡园东部新区,建成于1982年,面积为3公顷,水面占11公顷。
西侧沿原来的假山群,用湖石和黄石叠成一大片假山余脉,以石径延伸入鱼矶半岛。矶上立西施浣纱像。
鱼矶和长廊中间建有同假山连成一气的“邀鱼轩”,朱屺瞻书额。轩前临水置平台,可览东部全景。
春秋阁,居中而立,它得名于春秋战国时期范蠡西施的故事。阁三层,飞檐翘角,是蠡园的高建筑。
阁前悬刘海粟书写的匾额,两旁一联:落花流水千古梦境;浓妆淡抹绝色佳人。 底层有铜像:范蠡凝神观湖山,西施提篮去浣纱。
中层上层设茶座。登高一览,茫茫湖水,澹澹云山;绿景婆娑,亭榭隐现,满目锦绣。
春秋阁西,池中有堤,上有拱桥,名“映月”。西北有亭,六柱圆顶,上嵌紫陶碎片,闪闪有光。
北有小河,上架拱桥,桥上建卷棚式屋三楹,名水淼亭,中有漏窗观景。 春秋阁东南下,有面阔五间、平挑入水、半架河上、前设半亭的水榭。
延伸处有贴水平台,三面围以栏杆,中开方洞,露出水面一方,名“问鱼渊”。时见小鱼悠游,伸手可掬。
水榭中间,由费新我书“层波叠影”额。水榭连廊,穿过春秋阁直通数鱼槛,其中一段架于水面,故名“水旱廊”。
数鱼槛紧倚千步长廊,面阔七间,临水而筑,池对面建有半亭,是从西水仙庙迁来。密密斗拱托撑飞檐之顶,古色古香。
穿亭向前,有延伸入池的半岛,上建六角攒尖的“绿漪亭”。 假山群在蠡园。
三、野三坡佛洞塔的建造历史及文化佛洞塔位于野三坡百里峡景区4公里,处蓬头大东山的中部山峰,西南属蓬头村,东北分属紫石口和交界口村,海拔1027米,该峰从远处仰视,形状如塔,故称佛洞塔。
佛洞塔古朴幽静。山顶部是面积约200亩的大平台,平台中部原有娘娘庙一座,为明代所建,明太监王中曾题于此(有碑记),这里曾有宏大的殿宇,庙前有十八尊泥塑罗汉的罗汉洞。
文革中庙宇和塑像被毁,现尚存北大殿和庙墙的残址,每年正月十四日,有大批村民从各方向络绎不绝上山烧香敬神,以求庇佑。佛洞塔景色优美。
山顶部古松参天,数十里可见,漫山野林葱郁,林中小路悠幽,每到深秋季节,各种林叶呈黄、绿、红、紫等多种颜色,身处于此,始有层林尽染之意境。 佛洞塔地势险要。
它所在之大东山如平地拔起,扼涿鹿、宛平入涞水的山区交通要道,山的腰部四周悬崖陡壁,悬崖呈阶梯环绕。从山底到佛洞塔仅有小径攀沿,十分陡峭。
站在佛洞塔俯视,群山绵延直至天际,四周山景尽收眼底。 佛洞塔苍凉悲壮。
1983年冬,大批日寇屡进犯名原根据地。 一天拂晓,突然从宛平窜到涞水山区,我八路军一个排(连)为掩护主力部队,机关和群众转移,奉命在此山御敌,经一昼夜激战,敌人终不能上山,后有汉奸从北面小路引道,敌人才进入山顶,我军战士在手无弹药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肉搏战,终因寡不敌众,剩下的六名八路军战士在排长李连山的带领下,摔碎枪支,跳崖壮烈牺牲(有书记载),至今仍有不少人上山凭吊,追念英魂。
四、我是小导游八百字作文宜兴竹海并设立“山明水秀之区”,在海上经营面粉生意致富后,回到乡里,王禹卿的儿子王亢元:我们现在将去游览的景点是蠡园。蠡园距无锡市区10公里,位于前湖北岸的青祁村,请游客尽情欣赏美丽的蠡园风光吧。
我介绍完了,1952年无锡市 经全面整个,最早是在民国初年,当时的青祁村人虞循真在蠡湖岩边种植了柳树各位游客,蠡园也因此得名,在台园与渔庄之间,建筑了一条千步长廊,从而将两园连成一体,统称“蠡园”。蠡园因蠡湖而得名,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东北岩的一个内湖,湖面95平方公里。相传2000多年前,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王灭亡吴国后,从而奠定了蠡园风景开发的基础。
1927年,又一位青祁村人王禹卿。解放后,取名“渔庄”,为了取赛过蠡园之意,取名为“赛蠡园”,又分别建了湖心亭、凝春塔等建筑。1936年,功能民就,携西施隐居于此。后人把范蠡、西施当年泛舟的五里湖叫做蠡湖,“嵌渊观鱼”等青祁八景。
蠡园的建设,形成了如今的规模。挖池引水。1978年又在长廊之东拓建新园,建造茅亭。形成了“梅埠香雪”,“南提春晓”,台园的另一位建造者陈梅芳在蠡园旁建设了另一个园林,据范蠡在此与乡亲们一起养鱼的传闻,在“青祁八景”的基础上辟地30亩,凿1930年、菱藕,然后筑提围坎,叠石为峰,历时三年建成蠡园
五、请介绍下无锡蠡圆的历史和特色啊蠡园风景区景区介绍 蠡园,离无锡市区10公里,座落在蠡湖北岸的青祁村,面积82公顷,水面占35公顷。
园以湖名,湖因园胜,曲岸枕水,秀丽明媚。错落在绿树花影中的亭廊桥榭,散发出水乡园林的特有风姿。
民国初年,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此建“青祁八景”。1927年,同村民族工商界人士王禹卿“慨慕范大夫蠡之为人”而兴建蠡园。
1930年,当地小陈巷人陈梅芳,在上海经营致富,紧靠蠡园建渔庄。1952年,无锡市人民 将两园合并,以蠡园为名开放。
1987年又建新区“层波叠影”。1996年,又以范蠡西施为题,布置了“吴越争霸、西施浣纱、小榭沉鱼、范蠡制陶”等小景。
蠡园门头和百花山房 蠡园大门,古朴端庄,保留了原来渔庄的风格,上立砖刻“蠡园”两字。内有面阔三间,进深九架的敞厅。
从正门入室,进暗廊、月洞,穿过假山屏障,景色豁然开朗。 只见修竹土岗,自成一坞,坞中有建于1930年的“百花山房”,面阔五间,雕花门窗。
房后有长廊,名“浣芳”,布置“范蠡西施故事”的画廊,有“夷光出世、溪畔浣纱、范蠡用计、勾践献美、吴王骄*、伍员被害、越国灭吴、范蠡隐退、泛舟五湖、经商制陶”等10幅画面。廊端接小亭,名“思越”,内有西施、郑旦蜡像。
循径向前,有1985年建成的“濯锦”茶楼,两层三开间。在此透过湖水远望,雪浪的烟绿,漆塘的山岗,长广的溪水构成美景。
四季亭 四季亭建于1954年。四亭造型完全相同,一律黄顶红柱,三面置有坐槛靠背,栋梁间彩绘四季花卉。
春亭旁种梅花,夏亭旁种夹竹桃,秋亭旁栽桂花,冬亭旁种腊梅。 1980年公开征求亭名,选定春亭、夏亭名“溢红”、“滴翠”;秋亭、冬亭为“醉黄”、“吟白”。
四季亭周围有小桥流水,石径穿插,设小舢板供游人泛舟。四季亭左,有小桥通四面环水的小岛。
岛上建有八角攒尖的敞亭,翘角处塑杂技雕像。亭旁有高约16米、宽约18米的砖刻,上书“渔庄”两字,为清末进士谢霈所书,此系渔庄遗物。
四季亭后为大草坪,浅草如茵,是人们坐卧歇息的好去处。 南堤春晓 四季亭南,沿湖筑大堤半围,阳春三月,堤上300余株垂柳,柳枝飘曳,400余株桃花竞相吐艳。
一湖碧水,数峰青山,分外妖娆。长堤西南角临湖屹立六角亭,绿瓦红柱,亭内12根楞木上雕有60只金凤凰,每5只凤凰由一条龙率领。
正中绘以双龙戏珠,故俗呼“龙风亭”。亭上悬“月波平眺”额,亭旁有游船码头,通鼋头渚风景区。
千步长廊位于蠡园东部,临湖而建,始建于1927年,长289米,是老蠡园与渔庄在1952年连接的建筑物。长廊曲岸枕水,一侧依墙而筑,呈半封闭式。
墙上遍开漏空花窗,用一色中国小青瓦砌成,89个(现存80个)花窗图案各异,富有我国民族建筑工艺特色。 长廊中间,架两座跨水廊桥,立月洞门8处,高低起伏,显得深邃多变。
廊内有“饮绿”、“雪浪”、“澄波”、“织雨”、“伫月”等砖刻题额16方,东廊墙上嵌有名人碑刻38方。游人透过花窗,可见亭台、楼阁、山水、桥廊、尽得窗窗景异之妙;另一侧临水敞开设置朱栏坐槛,水光潋滟,有“山光照槛水绕廊”的意境。
在长廊东端,通过延伸入蠡湖50米长的涵洞平桥,有建于1935年的亭式水榭,题额“晴红烟绿”。水榭呈长方形,飞檐翘角,顶铺金色琉璃,游人可凭栏观赏蠡湖全景。
九十年代,原蠡园园主王亢元出资修榭,照壁间置“西施醉舞、湖上泛舟”的紫陶壁画。水榭东隔水处,有小巧玲珑的“凝春塔”。
小塔五层八角,红砖青瓦。水榭映塔,成为蠡园的标志佳景。
长廊尽处,设六角月洞门,通蠡园老区一角。一泓清碧的池水,四周广植梧桐、冬青、香樟。
对面西式小洋房,沿岸有荷叶亭、翠荫小亭、贴水小桥,曲曲弯弯通向东部区。 层波叠影即蠡园东部新区,建成于1982年,面积为3公顷,水面占11公顷。
西侧沿原来的假山群,用湖石和黄石叠成一大片假山余脉,以石径延伸入鱼矶半岛。矶上立西施浣纱像。
鱼矶和长廊中间建有同假山连成一气的“邀鱼轩”,朱屺瞻书额。轩前临水置平台,可览东部全景。
春秋阁,居中而立,它得名于春秋战国时期范蠡西施的故事。阁三层,飞檐翘角,是蠡园的高建筑。
阁前悬刘海粟书写的匾额,两旁一联:落花流水千古梦境;浓妆淡抹绝色佳人。 底层有铜像:范蠡凝神观湖山,西施提篮去浣纱。
中层上层设茶座。登高一览,茫茫湖水,澹澹云山;绿景婆娑,亭榭隐现,满目锦绣。
春秋阁西,池中有堤,上有拱桥,名“映月”。西北有亭,六柱圆顶,上嵌紫陶碎片,闪闪有光。
北有小河,上架拱桥,桥上建卷棚式屋三楹,名水淼亭,中有漏窗观景。 春秋阁东南下,有面阔五间、平挑入水、半架河上、前设半亭的水榭。
延伸处有贴水平台,三面围以栏杆,中开方洞,露出水面一方,名“问鱼渊”。时见小鱼悠游,伸手可掬。
水榭中间,由费新我书“层波叠影”额。水榭连廊,穿过春秋阁直通数鱼槛,其中一段架于水面,故名“水旱廊”。
数鱼槛紧倚千步长廊,面阔七间,临水而筑,池对面建有半亭,是从西水仙庙迁来。密密斗拱托撑飞檐之顶,古色古香。
穿亭向前,有延伸入池的半岛,上建六角攒尖的“绿漪亭。
六、无锡蠡湖有什么人文景点蠡湖湖南岸有宝界山,又名朱山,建有唐城,三国城,水浒城作为中央电视台影视基地。北岸有蠡园、蠡湖中央公园、亚洲城。宝界桥横卧湖面,为我国著名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捐建,长300多米,将蠡湖东西分开;蠡湖东岸有“高子水居”遗迹,是明末东林党人高攀龙隐居读书的地方。
蠡湖东南为长广溪湿地公园,西南则国家重点名胜区“太湖”的主要景点之一——鼋头渚公园。
坐落在蠡湖北岸的青祁村,它因紧傍蠡湖而得名。而湖一名,则来自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范蠡与西施泛舟湖上的故事。现在的蠡园,有四个游览小区。
东部,沿湖有千步长廊(碑刻)、晴红烟绿水榭、凝春塔,以及老蠡园的水池、荷叶亭等,还有新建德柳影亭、绿漪亭、水榭、春秋阁、映月桥;西部有百花山房、濯锦楼、月波平眺亭、南堤春晓、四季亭、渔庄亭;中部有假山群、荷池、莲舫、洗耳泉、桂林天香等。
千步长廊289米的长廊,曲岸枕水,移步换景,足可使你领悟到山水照槛水绕廊的意境。廊壁64块刻石,80个图案各异的青瓦花窗。蠡湖以中部横卧湖面长300多米的宝界桥(由无锡籍著名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捐建)为界,分为东蠡湖和西蠡湖。
扩展资料
蠡湖,又名五里湖,是太湖伸入无锡的内湖,位于江南名城无锡西南郊,离市中心约10公里,形如葫芦状,早先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03~18公里,面积80平方公里。东南经十里长广溪联通太湖。
蠡湖地区,是无锡太湖山水组合奇佳、历史人文积淀深厚的天赐风水宝地。这里,相传2500多年前,越国大夫范蠡协助越王勾践战胜吴国后,功成身退,偕西施隐于蠡湖,在蠡湖畔渔庄撰写了第一部人工养鱼的专著《养鱼经》。
他们泛舟湖上,晨看“烟收远树山徐出”,暮见“月落寒涛水正平”,渡过了美好的时光。人们为了纪念范蠡,五里湖又称为蠡湖。蠡湖又名漆湖或小五湖,后因湖面形状如一只葫芦瓢,所以又名蠡湖(蠡字本意为葫芦瓢意思)。
七、我来当导游少于50字濠河江苏无锡蠡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将去游览的景点是蠡园。
蠡园距无锡市区10公里,位于前湖北岸的青祁村,是一处以“堆造假山、巧借真水”而闻名的江南水乡园林。 蠡园简史:得名由来—创建历史—景区分布 蠡园因蠡湖而得名,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东北岸的一个内湖,湖面95平方公里。
相传2000多年前,越国大夫范合助越王灭亡吴国后,功成名就,携西施隐居于此。后人把范蠡、西施当年泛舟的五里湖叫做“蠡湖”,蠡园也因此而得名。
蠡园的建设,最早是在民国初年,当时的青祁村人虞循真在蠡湖岸边种植了柳树、菱藕,然后筑堤围坎,建造茅亭,形成了“梅埠香雪”、“南堤春晓”、“曲渊观鱼”等“青祁八景”,并设立“山明水秀之区”牌额以示游人,从而奠定了蠡园风景开发的基础。
八、无锡你了解多少江南第一古镇——梅村
公元3200多年前,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周太王非常喜欢季历的儿子姬昌,想将来让姬昌继承王位。泰伯为了成全父亲的这个愿望,就三让王位带着弟弟仲雍,从中原到了现无锡市郊的梅村(也称梅里),开发了广大的江南地区,建立了吴国,因此梅村也被誉为江南第一古镇。以后姬昌继承了王位,就是赫有名的周文王,中国从此进入了长达八百年的周朝。
泰伯到梅村时,这里还是荆蛮之地,泰伯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耕种技术传授给当地的人们,并带领人们开挖了我国第一条人工运河泰伯港,以后经历代加宽。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条运河还是当地主要的交通渠道,下图是当时梅村镇的码头,房子上写的是:江苏省交通厅无锡航运局梅村站。随着铁路和公路交通的发展,人们陆续地选择了铁路和公路,这个码头才萧条了下来,现为民居。
泰伯开发了江南地区后,建立了吴国,以后这里的人民就以国为姓,延续到现在已有120代。现在全国有吴姓居民2400万,海外400多万,他们的祖先就在梅村,有许多人到这里寻根祭祖,纪念和学习他们的祖先泰伯“三让”王位的高尚品德。
他们还组织了一些人在泰伯庙中编写吴氏宗谱,也有许多人到这里续家谱。
名胜古迹莘亭伊尹耕处 位于莘县莘亭镇大里王村西。莘亭,始建于汉代,后亭废基存,清康熙55年东昌知府程光珠书“莘亭伊尹耕处”,题曰:“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云虎风。”令知县刘萧勒石立碑,重修莘亭,亭东侧有伊尹庙。伊尹生活在夏殷之间,他协助成汤打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荒*暴虐的国君夏桀,废夏立商,后又辅佐外丙、中壬为王,曾放逐太甲,“摄行政当国”,直至太甲悔过。大文豪苏轼称赞他是“行之天下不以为惊”和“临大事而不乱”的古之君子。据《孟子》记载,伊尹相商前曾躬耕于有莘之野,后来莘县城北之地一度被称为“伊田”。马陵道古战场 位于莘县大张家镇马陵村和樱桃园镇道口村之间,战国时期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马陵、道口两村相距6公里,皆顺河流向建屋,村中房屋、胡同、道路无一不斜,且拐弯甚多,极为曲致。至今进村后仍极易使人迷失方向。当年著名军事家孙膑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些有利条件,伏兵于马陵道旁,一举打败了骄纵的魏兵,魏军主将庞涓自杀。2005年5月,由大张家镇出资,修建了马陵之战纪念馆。原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来柱上将题写了馆名。太子冢 位于莘县十八里铺镇太子张庄村旁,是春秋时卫国太子伋和他弟弟寿的合葬墓。虽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冲刷,至今仍有三丈多高,十亩多大,远远望去象一座小山。据载,卫宣公纳太子伋妻宣姜为妾,生二子寿、朔。伋生性宽厚,宣姜多次陷害他,想让己子继位。宣公派伋出使齐国,并与朔合谋,派人在莘野杀伋。寿救兄长,设法将伋灌醉,自己代兄前往,结果被伏兵杀死。伋醒后赶往莘野说明真相,也被杀。当地百姓感怀两人义烈,自动凑钱出工,将其收敛合葬,名曰太子冢。一张姓人家自愿守墓,后此处逐渐发展成一个村庄,名太子冢张庄。伋之同母妹妹闻兄死讯,私自逃出,奔向莘野,行之当时的杜婆村,患病身亡。后人便把杜婆改称“妹冢”,即现在的妹冢镇驻地。文庙 清代祠庙建筑。位于莘县东街路北。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约150年。原有大门、大殿、奎文阁等建筑,今仅存大殿3间。大殿建于高出平地05米的平台之上,东西长165米,南北宽94米,高91米,砖墙,歇山,青砖灰瓦,重梁叠架,飞檐斗拱。建国后曾辟为“烈士祠”。每年清明节,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在此开展纪念活动。80年代,因大殿破损严重,烈士遗物被移往丈八烈士陵园。文庙内现仅存大殿和几株古柏、古藤。2002年对文庙进行重修。1999年4月被聊城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洼遗址 古遗址。位于莘县朝城镇西孟庄村北。遗址占地约180公顷,低于四周07-1米。表面有大量汉代灰陶片、灰坑及宋、元时瓷片。1974、1978、1979年曾先后出土5件汉代灰色陶罐,1985年出土1件唐三彩道士。遗址东北部为东汉东郡太守臧洪之堌堆,制高点95米,占地约6000平方米,三合土筑成,夯土痕迹层次甚清,清代《朝城县志》称此台乃春秋时齐桓公会诸侯之处。1978年被聊城地区行署列为地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干故城 汉代城址。位于莘县城东北20公里的马桥村。北长570米,东西宽450米。遗址中心高出四周35米。地表暴露有汉代灰陶片和唐、宋、元时期的瓷片。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春,车骑将军卫青率3万骑兵击败匈奴右贤王,俘获匈奴裨王10余人、将士15万人,汉武帝晋升卫青为大将军,卫青的3个儿子皆被封为侯。其中第三子卫登被封为发干侯,发干始成为侯国所在地。遗址东1公里处曾有一碑,记载大名府发干县的沿革情况,1958年毁掉。1974年冬,遗址东挖出一眼古井和木制车轮以及陶缸、盆等。1983年,遗址内出土了12个明代瓷盆。1999年4月被聊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韩氏墓群 唐宋石刻群。位于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东北。系唐末魏博节度使韩允中及其父韩国昌墓葬神道石刻群。墓葬坐北朝南,地表封土已平。石刻存有韩允中墓碑、韩国昌神道碑、墓表、豕、羊、马、武士俑。韩允中墓碑和韩国昌神道碑形制大小基本相同。碑身与碑额为整石雕出,通高68米、宽213米、厚077米。额上浮雕6条龙,曲折盘绕,层次分明,龙首饰在碑首侧,碑首正中留有圭字形额。碑文多有残缺,可辨者有2500字,书体工整秀劲,波折险峻,有褚体韵致。墓表,位于神道碑的最南端,八棱形,通高349米,表首圆形,饰仰莲,座方形。八棱柱体刻有宋绍圣二年的简短文字,记叙了宋代补添神道石刻的经过。石豕,首残,残高112米。肌肉雄健,四足有力,蹲坐于方形基座上,隐露出勇猛不可侵犯的样子。石羊,高096米,俯卧在长方形基座上,双角大而弯曲,安祥地注视前方。石马,首尾长236米,高160米,着鞍辔,雕琢浑朴。马左前雕出一胡服束带牵马石俑,头部已残,高140米,形象威严,神态逼真。武士俑,头戴冠,双手持剑站立在方形台基上,高273米,短颈,双目圆睁,威武庄严。韩氏先世为河南汝南人,世为魏将,国昌官至贝州刺史,唐大中六年(852)卒。允中官至魏博节度使,乾符元年(874)卒。父子俱为显官官,故神道石刻之高大雄伟有异于常。1992年6月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武阳故城遗址 隋代古城遗址。
于莘县十八里铺镇东段屯村西北150米处。遗址高出四周耕地15米,东西宽60米,南北长200米,地表暴露出宋、元时期的瓷片,多为碗盘。1978年被莘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代铁钟 金代铸铁器。铁钟体高241米,钮高049米,通高290米,唇部直径177米,围径556米;顶部钮由两条气度凶悍的蠕龙交织而成。钟重约10吨。钟体上的纹、字大部清晰可见。下部为一周阳线植物形花纹;上面是较小的方各,其中一格内有“承包四年六月初六日铸造”字样及铸造者姓名;下为大方格,与小方格以八卦文作界,格内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国泰民安”等铸字,顶部为气象雄浑的云雷纹。现存于莘县古城镇,2002年建有钟亭。三槐堂 宋朝一代名相王旦家族的宗祠,坐落在莘县套庙王庄村。苏东坡在《三槐堂铭》中写道:“魏公之业,与槐俱荫。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荫满庭。”史载王旦的父亲王佑官至兵部侍郎,虽有经世之才,但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他在院中亲手植槐三棵,祝愿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后其次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王旦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不谋私,不受贿,不置田产,不蓄声妓,忠奸分明,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创王家世代家风。其后辈子侄多经科举入仕途,仅在宋史有传的就有11人之多,且均为官清正,各有建树。三槐王氏自王佑起,至今已有48世,其后裔散居在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不断有新加坡、菲律宾、香港等地的名人来莘县“三槐堂”寻根访祖,延续家谱,追思先人之高风亮节,宏扬中华之传统美德。正如古诗云:“三槐始植兆三公,不与陶门五柳同;朝代更替星斗转,至今堂下播清风。” 燕塔 亦名宝塔、雁塔、燕塔。位于城中西北隅今文化馆院内。建于金天眷二年(1139年),一说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拆于1968年春。据旧志载。塔东西阔十四步,南北长十三步,高十三级,顶上有铜笼容二十余人,可望七十里,曾为“拒寇护城”起过重要作用。“望气者谓宜发科名”。明清代曾数次维修,邑人亦“迭赋鹿鸣”,将塔视为莘县的骄傲和莘城的象征。1944年解放莘城时,塔作为全城的最高点被我军首先占领。据老教师赵仙如测记,塔底面积533平方米,高486米,每级有四门,至顶可望数十里,并有“手可摘星辰”之感。塔下有古庙,庙内有石雕女神像,传为南海大士,俗称“石奶奶”。莘城一带百姓旧有正月十六登塔,十月十八日赶庙会之俗。1958年破除迷信,拆庙拉神,古庙不复存在。1968年塔被以“不安全”之由拆毁,拆出五部北宋刻本《妙法莲花经》、一部写本《陀罗尼经》、一座小银塔和一具石函。函内有舍利子,上漂浮着银质薄片船。银塔属板金工艺,玲珑剔透、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经书、银塔现存山东省博物馆,石函存县文物馆。1981、1982年《文物》杂志对其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了高度评价。八十年代以后,历届县领导及文化部门曾起议重建,后因资金问题终止。至今人民仍热切期盼着记忆中的宝塔重现,改变古州郡无古迹的缺憾。2005年8月由县政协组织成立莘县燕塔研究会,筹备重修燕塔事宜,受到多方关注和支持。现燕塔正在修复之中。野猪林 位于莘县观城镇郭海村北,相传是《水浒传》中好汉林冲由汴京发配至沧州途中化险为夷、绝处逢生之处。北宋时期,野猪林经常有野兽出没,很多人在此丧生。《水浒传》第八回写道:“枯蔓层层如雨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据《观城县志》载,野猪林村东是徒骇河,村西是马颊河。这两条河都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疏通治理的较大河流,村北有三沟(于沟、王沟、马沟),村南有三庙(红庙、朱庙、双庙),地形较为复杂。十字坡位于莘县和河南省范县交界处,相传是《水浒传》中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开店、结交江湖好汉的地方。据说,孙二娘娘家在樱桃园,婆家住在现在的张青营。十字坡、樱桃园、张青园三足鼎立,相距不远。几百年来,民间艺人在这一带串乡演出,都忌讳说唱《武松打店》以及《水浒》中有关孙二娘卖“人肉包子”的故事。十字坡有一大桥,站在桥头,可以饱览金堤河上的秀丽景色。琉璃井 位于莘县观城镇东南7华里古井村,井筒上半截全是青砖砌成,水面上下部分为硬如石滑如镜的琉璃疙瘩。每有物体击水,便发出铜钟般的嗡嗡声。大旱之年,其他水井皆干涸见底,唯有此井水量不减,而且特别甘冽清爽。相传古时候有一张姓人家,为躲避官府豪绅的盘剥,携妻子儿女来此定居,每逢大旱,吃水就发生困难。为此张家女儿翠玉,经常跪求嫦娥仙子帮助,经仙子指点从云峰山上采下10条紫荆,放入井中燃烧,井中流沙很快被烧的坚如石亮如镜,井底也有泉水涌出。紫荆尚未烧完,云峰山守山老人赶来,把火熄灭,拿走紫荆,于是这口井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马本斋烈士陵园位于莘县张鲁镇南1公里处。1944年2月,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著名的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病逝后,安葬于此。当地政府和群众立碑、筑亭、植树,修建了“马本斋烈士陵园”。1954年,烈士灵柩移至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1985年在烈士原葬处重建。
陵园坐北朝南,占地10亩。整个陵园由红砖花墙围合,主要建筑有阿拉伯式穹形大门,中国古建筑式六角形纪念亭,回族埋葬习俗用的坟丘和烈士纪念祠堂。纪念祠堂内安放着烈士的半身汉白玉雕像,两侧悬挂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写的挽联。“马本斋烈士陵园”门额系烈士之子马国超所书。这些主建筑坐置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由一条甬道贯穿其中。园内翠柏掩映,绿草如茵,庄严肃穆,朴素典雅。每逢清明节,张鲁镇人民都到陵园扫墓。宋任穷、段君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来莘时都曾来此凭吊。马本斋是河北献县人,曾在旧军队中闯荡20年,由士兵升为团长。后因对旧军队不满而回乡闲居。“七七”事变后,他组织回民支队抗击日寇,屡屡重创日军。1942年秋转战到鲁西北,一直活跃在莘县、观城、朝城、濮县一带,给盘踞在这里的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当时的冀鲁豫边区主任黄敬称他是“后起的天才军事家”。丈八烈士陵园 又名鲁西北烈士陵园,位于莘县大王寨乡东丈八村西北隅,建于1945年,占地约百亩,是聊城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70米。陵园坐北朝南,由门楼、纪念碑、纪念室组成,门楼为古典式建筑。纪念塔高16米,四面八角,楼阁式建筑,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二层塔壁镶嵌着八面石碑,刻有当时冀鲁豫边区党、政、军***亲书的碑文和为革命牺牲的925位烈士的英名录,其中师级干部3名,团级干部10名,营级干部6名,连级干部9名,排级干部102名,班长和战士643名。纪念室中悬挂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亲笔书写的挽联和部分烈士的照片、事迹。园中北首是鲁西北全体党政军民1945年敬修的肖永智、张炳元、史钦琛等烈士陵23座,园内苍松翠柏,冬夏常青,白杨参天,果树成方,鲜花盛开。整个陵园庄严肃穆,生机勃勃,是聊城市广大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沈阳故宫暗藏谜团:清朝龙脉之谜
到底由谁设计?又由谁来建造
沈阳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是满清入关挪位置之前的皇宫,也是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380年前,清朝的开创者就是在这里,迈出了他们入主中原的最后一步。
380年后的今天,国内一批知名学者为纪念沈阳故宫的创建,近日举行了学术研讨。由于史料缺失,沈阳故宫仍然有许多待解谜团。为此,专家们各持己见,众说纷纭。
努尔哈赤
谜团之一,罕王仓促迁都只为保江山龙脉
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挺进辽东,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东重镇辽阳,大兴土木,修筑宫室。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1625年三月初三早朝时,努尔哈赤突然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要迁都盛京(今沈阳),诸亲王、臣子当即强烈反对,但努尔哈赤坚持自己的主张。
努尔哈赤为何如此“仓促迁都”?民间一直流传:努尔哈赤深信“传统风水”,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他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三座庙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王气。
但是,三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脊梁并没被压住。于是龙一拱腰,就要飞腾而去,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罕王以为龙是奉天旨意,命他在龙潜之地再修造城池,于是一座新城便拔地而起,并将此命名为“奉天”。又因为浑河古称沈水,而河的北岸为阳(风水中有关阴阳的规定为: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水的南边为阴、北边为阳),所以又称“沈阳”。
当然,传说似乎过于神奇,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教授和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表示,历来建都建城,风水都是放首位的。沈阳在浑河之阳,上通辽河,辽河又通大海,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
但是两位专家同时又指出,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更主要的目的应该是出于战略进取上的考虑。首先,沈阳乃四通八达之处,其地理位置对当时的满族而言非常有利,北征蒙古,西征明朝,南征朝鲜,进退自如。其次,原先的都城辽阳满汉民族矛盾冲突严重,而沈阳当时还只是个中等城市,人口少,便于管理,这样可以避免满汉矛盾的激化。
谜团之二,沈阳故宫究竟何年开始建造?
大政殿内藻井天花板
由于史料没有任何明文记载,沈阳故宫究竟何年开始建造,一直是历史上的一大悬案,也是历史学家们争论的一个焦点。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说,这可能是因为修建皇宫是件劳民伤财的举动,清代统治者认为不值得提倡,而且修建宫殿本身也就是为皇帝建个家,没必要将具体建造年份写进史书。然而几年前,鞍山市文物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当地发现了一本《侯氏宗谱》,其中关于修建辽阳东京城和沈阳盛京城的记载非常详细。
据《侯氏宗谱》记载,负责为沈阳故宫烧制琉璃瓦的侯振举家族是“于天命九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以及三陵各工等用”。有专家据此推断,沈阳故宫应该是在天命九年,也就是1624年开始建造的。
2003年1月15日,沈阳晚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沈阳故宫到底建在哪一年?》的文章,经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清前史专家支运亭研究员多年研究,认定沈阳故宫的始建年代应为1624年(天命九年)。
但佟主任却不赞同这一说法,他认为,《侯氏宗谱》中所说的“天命九年”指的是侯振举一家迁居沈阳的时间,而不是说侯振举搬到沈阳后就立即开始建造故宫。佟悦认为,沈阳故宫应该是从1625年开始建造的,理由有二:首先,1624年,东京城还没有建好,许多贝勒、大臣都还在忙着建自己的住所,努尔哈赤在没有下达迁都命令之前,不可能在沈阳建造故宫;其次,努尔哈赤居住在位于城北的罕王宫,而不是故宫里。如果沈阳故宫1624年就开始修建的话,那么努尔哈赤为什么不住在故宫里反而要在故宫城旁居住?
谜团之三,谁才是沈阳故宫的“总工程师”?
沈阳故宫大政殿
这些清代宫殿建筑到底是谁设计的?又是由谁建造的?这一次,同样是《侯氏宗谱》掀开了冰山一角。
宗谱中记录了这么一段文字:“大清高皇帝兴师吊伐以得辽阳,即建都东京,于天命七年修造八角金殿,需用琉璃龙砖彩瓦,即命余曾祖振举公董督其事,特授夫千总之职。后于天命九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以及三陵各工等用。又赐予壮丁六百余名以应运夫差役驱使之用也。余曾祖公竭力报效,大工于是乎兴。
选择一十七名匠役,皆竭力报效。……”
佟悦认为,这段文字说明,侯振举这个人与沈阳皇宫的营造关系很大。从以上文字可以判断,侯振举应该是建造故宫的负责人之一,但是考虑到沈阳故宫中有许多建筑是满蒙风格,侯振举作为一个汉人,不可能设计出来,所以除了侯振举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设计者和建造者。
对此,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有专家认为,侯振举只是“烧制琉璃瓦的管窖人”,而不是沈阳故宫的“工程师”,因为侯振举是从海城迁至沈阳的,根据《海城县志》载:“城东南三十五里,在岩山山麓有黄瓦窖,制黄琉璃瓦。清时工部派五品官监制黄瓦。以备陵寝宫殿之用。”其卷2《民族》中有这样的记载:“侯氏,原籍山西明福县,后徙本境。清初隶汉军旗,世袭盛京五品官,监制黄瓦,族繁户众,世居城东南析木城。”该县志又在《重修缸窖岭伯灵庙碑记并序》中说:“清初修理陵寝宫殿,需用龙砖彩瓦,因赏侯振举盛京工部五品官……”
所以,究竟是几个人一同修筑了这座清代宫殿,还是由某位大师具体设计,这个问题也一直是未解之谜。
谜团之四,努尔哈赤是否修建了部分故宫?
努尔哈赤在位期间,是否修建了部分故宫?这在史学界同样存在很大争议。李治亭教授认为,努尔哈赤在沈阳时一直都居住在故宫北门旁边,而不是居住在沈阳
谁有关于淄博市博山区的历史资料,最好是从明代到清代的。越详细越好,谢谢了
本文2023-09-22 11:14:3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1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