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家谱有敏、茂、光、昌字辈的吗?哪里有?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0浏览:1收藏

李氏家谱有敏、茂、光、昌字辈的吗?哪里有?,第1张

有,明中页自句容迁至

合肥东乡白公池,始祖实公,后见、广二公,再后春、 崇、永、世、来、典、谟、中、正、敏、懋/茂、光、昌、敦、宏、远、大、文、爱、家、邦、业、立、明、胜后面的我记不清了;待查阅后回复;

堂号:敦睦堂;

族谱于约92年左右七修;

宗祠于2010年左右重新修葺,位于合肥市肥东县大李湾;今年的10月2日,李氏族人举行600周年庆典;

可联系我:QQ 16193623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4、改自林姓,在福建闽南一带有一望族李林氏,众十万,为明代时福建泉州晋江的一支林姓人为了避祸的缘故改姓为李,有载“清源林李宗谱”。与林氏同奉文财神比干为始祖

二、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三、郡望堂号

所谓郡望,即郡中之望族,也即郡中的显贵姓氏。姓氏郡望,不仅是该姓发祥地的标记,也是氏族人口、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与文化影响力等综合族力强盛与否的反映。 据《广韵》记载,李氏共有十二个郡望。

1、郡望陇西郡:战国时置郡。相当于今天甘肃省东乡以东至临洮县一带陇西地区。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堂号"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 赵郡:邯郸一带,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3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晋武帝置。在今天河南省浚县一带。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4 渤海郡,西汉置。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5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北部正定县一带。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6 广汉郡:汉时置郡。汉高祖六年分巴郡之地置。相当于今天四川省广汉县一带。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7 襄城,战国时魏邑,秦置县。历代因之,清属河南许州。

8 江夏郡,汉高帝置。相当于今天湖北省武汉一带。

9 梓潼,古县名,汉代置。为广州郡治,蜀汉置梓潼郡,在今天四川省梓潼县。

10 范阳郡,三国魏改涿郡为范阳郡,在今天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房山一带。

11 梁国,汉高帝将原来秦代的砀郡改为梁国,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带。

12 南阳郡,战国时秦置。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四、家乘谱牒

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总谱不分卷、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河北:泺县李氏族谱五卷、泺邑李氏族谱四卷、李氏族谱不分卷、李氏支谱不分卷、李氏家谱不分卷、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上海:李氏家乘一册、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李氏三房支谱四卷。浙江:西塘李氏支谱十二卷、嘉兴梅会李氏族谱二十二卷、梅会李氏族谱十二卷 。山西:陇西家乘,静乐岑城李氏族谱四册。河南:汝州李氏祖谱一册(汝州李氏应该属于郡望中的“南阳郡”),福建的清源林李宗谱

五、家族字辈:

1、萍乡李氏三河派(一世祖为唐西平忠武王晟公):

一学观成正道廷,炳垣锦耀日维新,文章报国风声远,忠孝传家天性真,竹帛名垂推旧籍,王侯位显拔群伦,西平世泽三河衍,霞蔚云蒸席上珍。

2、山东郓城李氏

促上自作维,传士仰新本,善佳锦邦瑞,启占乃良恒。(本人为士字一辈)

六、历史名人

李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辩证法和"天人合一"的系统论。

李冰:战国时期蜀太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世民:唐太宗,初始以"玄武门事变"取得政权,后制定了一些对社会发展较为有利的措施,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等。人称"诗仙"。

李广:西汉时人,曾历仕文、景、武帝三朝。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作战70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李陵:让历史无奈的半世英雄李陵,字少卿,汉朝陇西成纪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是在孤军深入,打了胜仗,在矢尽援绝的情况下暂降匈奴的。但他毕竟是背汉降敌,作了乃祖的不肖子孙和民族的罪人,功不足以掩过。以后又百计劝降苏武,就更不能使人原谅了。

李氏家谱字辈

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部分)

……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部分)

……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部分)

……山老派起语:派、纪、长、相、承,续、祖、义、秋、均。同汉庚午增派语:太、官、人、讳、义,司、千、两、派、承,更、增、君、应、万,秋、 、林、傅、均。黑山原派:卫、嗣、瑛、耀、玉,立、志、潮、添、荣,光、辉、廷、秀、美,隆、盛、遇、先、春。井山原派:文、景、荣、人、金,胜、绍、 木、太、雍,学、高、邦、大、美,隆、盛、遇、先、春。续修改正派语:卓、武、宏、忠、俊,贤、良、佑、上、宾,善、能、崇、祖、绪,阅、代、益、昌、 兴、恢、声、源、自、远,后、启、象、全、新, 蠨、范、开、元、运,咸、恒、垂、泽、清。续修新增派语: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和、敦、现、左、有,富、有、庆、安、平。……

5、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部分)

……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6、云湖李氏一支家族谱字派(部分)

……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今定十六字: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7、锦潇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8、宁乡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 家、声、大、祯、祥、国、祚、雍。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派次: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 贤、良。……

9、沅江李氏一支四续宗谱字派(部分)

……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

10、叙乐堂李氏一支宗谱字派(部分)

……森、堂、惟、思、永,珠、仕、忠、正、春,良、善、惟、思、永,兴、隆、福、寿、昌。英霍六太三支合议新增派:孝、友、傅、家、学,诗、书、显、国、长。……

11、南郭李氏一支十一修宗谱字派(部分)

……居、均、元、景,丕、基、式、廓,文、献、日、存,英、明、代、作,规、启、来、哲,道、裕、先、觉,美、继、西、昆,盛、傅、东、洛,奕、叶、香、腾,新、枝、秀、擢,甘、雨、和、风,增、辉、花、萼。……

12、龙船港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德、以、仕、大、万、李、春、胜,赐、隆、先、光、开、联、荣、荫,人、文、蔚、起、升、朝、辅、政,世、泽、孔、长、家、风、愈、盛。……

13、滕冲叠水河李氏一支家谱字派(部分)

  李

  2056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

  (清)李东元等继修

  清光绪六年(1880)修民国十六年(1927)成都

  湖广馆衔大同印刷局铅印本 一册

  南京大学 四川重庆市图

  注:该族散居湖南、四川等地。

  2057全国李氏近房过谱不分卷

  (清)李延强修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刊本 一册

  美国

  注:该族散居辽宁、北京等地。

  2058全国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

  (清)李长申重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刻本 一册

  北图(三部) 科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注:该族原棣汉军正蓝旗,散居辽宁、北京等地。

  2059全国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

  (清)李延强修

  清乾隆刻本并附钞本 一册

  北图

  注:该族原隶汉军正蓝旗,散居辽宁、北京等地。

  补辑钞本记事至清咸丰十年。

  2060全国李氏族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注:该族原 正白旗。

  2061北京宛平李氏家谱不分卷

  (清)李文杞重惨

  清道光六年(1826)钞本 六册

  科图

  2062天津延古堂李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李宝晋纂修 李钟瑨校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天津延古堂李氏铅印本

  吉林大学 华东师大 美国

  注:附清李京琦撰《延古斋诗存》一卷。

  2063河北汉县汉邑李氏族谱四卷

  (清)李惠苍等续修

  清同洽十二年(1873)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2064河北汉县李氏族谱五卷

  (民国)李维祺修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二册

  河北大学

  2065河北卢龙李氏家谱二卷首一卷

  (清)李廷桢 李国钦等创修

  胶卷复制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钞本

  河北卢龙县文

  2066河北高邑李氏族谱不分券

  (清)李畿屏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 二册

  科图

  2067河北永年李氏支谱二卷

  (民国)李士伟修

  民国十一年(1922)刊本 一册

  科图 美国

  2068河北唐县李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李坦安 李子炎等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 一册

  河北大学

  2069河北蔚县蔚州李氏家谱十卷

  (清)李源重修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刊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2070河北青县李氏家谱

  清光绪十二年(1886)钞本 四册

  河北青县王镇店乡北张庄

  2071河北南皮李氏家谱不分卷

  (清)李鸿文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钞本 一册

  南开大学

  2072河北任邱(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

  清钞本

  辽宁图

  注:记事至清光绪二十八年。

  2073河北任邱李氏四门支谱不分卷

  (清)李树道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李氏钞本

  辽宁图

  2074河北交河李氏八修族谱不分卷

  (民国)李桐文 李桐蔚等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交河马连坦睦堂铅印本

  三册

  北图(共四部) 历博 科图(二部) 历史

  所、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天津图 南开

  大学 河北大学(二部) 辽宁图 辽宁大

  连市图 吉林大学(二部) 日本 美国

  注:李辉、李希莲创修於清乾隆三十八年

  2075山西榆社李氏世系谱不分卷

  (民国)李俪洲等修

  民国四年(1915)太原撷华石印局石印本 四册

  美国

  2076山西介休李氏家谱不分卷

  (清)李守和等修

  清道光七年(1827)钞本 一册

  美国

  2077山西曲沃庄简公李氏家谱四卷

  (清)李念达等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尊制堂刊本 二册

  美国

  注:又名《李庄简公家谱》。

  z078山西洪洞李氏宗谱四卷

  (清)李逢纶等增修

  清同治四年(1865)刻本 四册

  北图

  2079辽宁海城李氏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

  辽宁图

  2080辽宁铁岭李氏谱系四卷

  (清)李树德重修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写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2081辽宁铁岭长白山李佳氏族谱不分卷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写本 四册

  美国

  2082辽宁铁岭长白李氏家谱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注:书签题《长白李氏家谱传》。

  2083上海 溪法华李氏族谱四卷

  清光绪七年(1881)钞本 六册

  美国

  2084上海 溪法华李氏族谱六卷

  (民国)李鸿翥续修

  民国八年(1919)秩伦堂刻本 五册

  吉林大学 美国

  2085上海李氏家乘一册

  (民国)李曾耀纂修

  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上海市文管

  2086上海南汇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

  (民国)李植民 李植纯等六修

  民国十年(1921)木活字本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南京图 日本

  美国

  2087上海松江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李祖佑 李树则等续修

  民国十八年(1920)石印本 四册

  河北大学 日本 美国

  z088江苏镇江扬州李氏合谱不分卷

  (清)李增孝纂修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钞本 一册

  吉林大学

  2089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

  (清)李怡廷等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敦睦堂活字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无锡、镇江等地。

  2090江苏南京师德方山葛桥南李氏宗谱八卷

  (清)王薇堂等修

  清同治元年(1862)载德堂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

  2091江苏江宁李氏宗谱不分卷

  (清)李嘉谋初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赐廉堂刊本

  科图 日本 美国

  2092江苏溧水芝山李氏续修宗谱□□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永言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县群力乡太尉庄(存卷16)

  2093江苏沛县李氏族谱二卷宗图一卷

  民国间稿本

  南京博

  z094江苏丰县李氏三房支谱四卷

  (民国)李忠亮 李忠预纂

  民国五年(1916)铅印本

  江苏丰县责娄乡大王娄村

  z095江苏丰县李氏家谱□□卷

  (民国)李盘纂

  民国问纂修本 十六册

  江苏丰县刘工娄乡王平娄村

  2096江苏盱眙李氏岐阳世家文物图像册不分卷

  附考述一卷

  (民国)中国营造学社编辑

  民国间印本 一册

  历史所 北京大学 北京师大 中央民院

  河北大学(二部)苏州大学 中山大学

  宁夏大学 美国

  2097江苏泰州李氏家乘十卷

  (清)李金台纂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江苏泰州市图

  2098江窦泰州李氏族谱十四卷

  (民国)李岳恺纂

  民国二年(1913)木活字本

  江苏泰州市图

  2099江苏江都李氏族谱八卷

  (民国)李德森等修

  民国九年(1920)木活字本 八册

  上图

  2100江苏江都李氏族谱四卷

  (民国)李明富等重修 馀步云刊订

  民国十二年(1923)刊本 四册

  吉林大学

  2101江苏江都李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李祚康等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立德堂石印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2102江苏泰兴李氏重修家谱□□卷

  活字本

  江苏泰兴县中华街一号(存卷4、6)

  2103江苏兴化李氏世谱不分卷

  (民国)李道源述 李思聪 李竹溪等修

  注:一名《李氏族谱》。李维桢首修於明万历间。

  2104江苏南通通州李氏宗谱四卷

  (清)李箴编辑

  云南图

  2105江苏南通李氏家谱六卷首一卷

  (清)李云重修

  清同治九年(1870)古春堂刻 光绪三年(1877)

  印本 十册

  人民大学

  2106江苏南通通州李氏宗谱十卷末一卷

  (清)李道鹏 李冰鉴等续修

  清光绪三年(1877)木刻本

  江苏南通博

  注:李文科首修于清康熙三十二年。

  2107江苏如皋西乡李氏族谱十二卷

  (清)赵冰 李松楼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赵冰陇西堂木活字本

  辽宁图 上海图 日本 美国

  注:一名《李氏家乘》。李文若、李松岭等首修於

  清嘉庆四年。

  2108江苏镇江京口倪庄李氏重具备宗谱年表八卷

  (清)李家勋 李汝宽纂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八册

  湖北图

  2109江苏镇江京江李氏宗谱二卷

  (清)李士鏻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 睦堂活字本

  吉林大学 华东师大 江苏镇江博

  日本 美国

  2110江苏镇江李氏支谱四卷

  (清)李宝熔等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敦本堂活字本 四册

  美国

  2111江苏镇江京口李氏七修宗谱四卷首一卷末

  一卷世系图二卷附山门派八卷唐冈派八卷

  (民国)李世勋等纂

  民国四年(19l5)木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江苏镇江博 美国

  注:李一阳创修於明万历四年。

  2112江苏镇江京江李氏族四卷

  (民国)李福翔续编

  民国十四年(1925)培元堂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江苏镇江市图

  注:清道光十七年(1837)李署等创修。

  2113江苏丹徒新篡李氏宗谱四卷

  (清)李承霖纂修

  清光绪四年(1878)活字本

  历史所

  2114江苏丹徒新篡李氏续谱二卷

  (清)李慎观 李寿筠篡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善庆堂活字本

  历史所

  注:附《新纂李氏宗谱》四卷后。

  2115江苏丹徙陶裔山门李氏续修族谱二卷

  (清)李镛金续修

  民国间钞本 二册

  吉林大学

  2116江苏丹徙陶裔李氏族谱二卷

  (民国)李永师等修

  民国二年(1913)活字本 二册

  美国

  2117江苏丹徙李氏家乘六卷

  (民国)李培英编修

  民国六年(1917)本立堂刻本

  南开大学 苏州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此为三

  修。

  2118江苏丹徙开沙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末一

  卷

  (民国)李恭良 李锡纯等九修

  民国十四年(1925)介祉堂木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2119江苏丹阳云阳李氏宗谱十六卷

  (清)李发忠等重修

  清光绪八年(1882)萼辉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日本 美国

  2120江苏丹阳李氏宗谱□□卷

  民国二十年(1931)木刻本

  江苏丹阳县松卜乡肇庄(存卷1-5、7-16)

  2121江苏句容李氏宗谱十卷

  (民国)李正瑾 李允垚等新修

  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

  辽宁图

  注:李文钦著首修於明天启元年。

  2122江苏常州李氏迁常支谱八卷

  (清)李新畲等修

  清咸丰四年(1854)活字本

  美国

  2123江苏常州李氏迁常支谱十卷

  (清)李翼清 李麟图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2124江苏常州毘陵殷薛镇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

  卷末一卷

  (民国)李庭鸿修

  民国元年(1912)李氏垂裕堂活字本 十二册

  江苏省档(一部存卷5,一部存卷16-18)

  江苏苏州市图 美国

  2125江苏常州毘陵李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李希白等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源远堂活宇本 十二册

  北图

  2126江苏常州毘陵辋川里李氏宗谱三十八卷首

  一卷末一卷

  (民国)李达刚等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衍庆堂木活字本

  八册

  美国

  2127江苏常州毘陵李氏西里桥派支谱不分卷

  (民国)李嘉翼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图

  2128江苏常州毘陵李氏西里桥派支谱不分卷

  (民国)李嘉育增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铅印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图

  2129江苏常州莘村李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李瑞陀 李林宝等重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天叙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南开大学

  2130江苏武进王堰桥李氏宗谱八卷

  (清)李传明主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衍庆堂活字本 十册

  历史所

  注:李昂等始修於明弘治初。

  2l31江苏武进石桥李氏宗谱六卷

  (民国)李金大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陇西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2132江苏金坛李氏宗谱一百二十三卷

  (清)李兆庆等修

  清宣统二年(1910)活字本

  吉林大学(存五册)

  2133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三十六卷首一卷

  (清)李锡奎 李洞等续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日本 美国

  2134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五卷首四卷

  (清)李廷荣缜

  清光绪十三年(1887)雍穆堂活字本 四十八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为一百八十八卷首四

  卷) 江苏兴化县图(不全) 美国

  2135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二十四卷

  (民国)李惕平修 李康复纂

  民国三十八年(1949)雍穆韦排印本 二十四册

  南开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崇桢问,此为十修。

修族谱的现实意义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族谱中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在家规、家训中,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族谱中的家规、家训除上述内容外,还有“睦族人”、“和亲友”、“恤孤贫”以及“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逸”等等,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足资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

族谱研究的另一现实意义是通过家谱研究,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的需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海外华侨看到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回国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慷慨解囊,投资家乡的经济建设。家谱作为一个家族血缘关系的总记录,将海外华人与祖国亲人紧紧连在一起。

研究家谱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对我国传统家谱进行内容、体例、结构等的分析,来构建一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的新型族谱。一部新型族谱或家族档案,其编制原则应是既符合现代家庭的需要,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具备传统族谱的“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作用;编法既继承传统族谱中的一些优秀成分,也要创制适应现代需要的内容。小家安,国家强。

族谱研究的现实意义当然不止于此,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族谱这个蕴藏丰富的资料宝库还会为我们提供许多新的其它资料,谱牒学这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也会不断发展,日益走向成熟。

家谱的作用意义

树有根,水有源。家谱记载着你的根。你的出处,及你们迁徙的情况。你们族人历代的名人等。遇到同姓人你如何知道是不是你们一家的。有了家谱的班排就可以知道是不是你同支、同宗。以防 之虞。

家谱的意义和作用

一、寻根、留本。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了你从哪里来。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上几十年,但总要静静地离开人世,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死了,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换言而之,你的孩子也就是失去了根本。

过去和现在,有很多人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打碑,一者表示后人的孝心,二者是不忘先人,但它又能保藏多久世代变迁,人为的损坏,年代长久日月的风化,也就失去了树碑的作用。而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这不是修谱的作用吗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现在不知道自己祖父母名字的人为数不少,更谈不到自己是哪支哪房,所以修家谱,意义重大,一者可以帮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谁,让你的名字与先祖一起流芳千古,二者你如果真的断线,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一同记载下来,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永远知道你们是他们的先祖,将来和他们一起流芳千古。

二、清缘、备查。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 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祖先。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

三、增知、育人。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博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骄奢*逸,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谱书中就有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后人的言行。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例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她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四、血肉联情。俗话说:“亲不亲,故乡情。”“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大流通的社会中,在国际一体化世代,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这是今人后人子孙必行之路,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一个人走在外,路人(路上随意向隅的人)不如乡人(自己家乡的人),乡人怎与血肉之情相比。经济开发中的往来,生死祸福的降临,人与人之间自然也非常必要相互提携、帮助,有了谱书,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哪怕相见恨晚,血肉亲情一定更好、更深厚。

五、承前启后。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先人,二是下对后辈,先人千心万苦创业,育人,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对后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们留点什么是金钱美女房屋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美如玉。”先人只能留给后人知识,精神财富,思想财富,留给他们祖宗的品德,儿孙们才有生财之道,才能发迹万贯,这些都溶聚在我们的谱书之中,只有把这些留给他们,才能上对

为什么要修家谱、修谱的作用、立谱的意义

A、为什么要修谱 家谱在当代,尤其对于历史考古,人类基因研究,遗传病医学研究都是很重要的。作为重要的史料来源,它与国家正史(如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地方志(或某某县志),并成为三大史料来源之一。所以修家谱也不像某些人宣称的那样是搞封建迷信,家谱也是很重要的。我国的某些有历史价值的家谱,至今还被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掠劫并在他们的博物馆里收藏。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家谱的内容一般分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諡号、姻配等。B、修谱的作用 一、寻根、留本。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是从哪里来的,长辈叫什么。二、清缘、备查。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 之别,就在于人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族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三、增知、育人。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后人缺乏家族观念和宗族意识,不关心也不过问本家族的发展历史。四、血肉联情。俗话说:“亲不亲,故乡情。”“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大流通的社会中,在国际一体化世代里,人们不可能禁锢封闭。要走出家门,还要走出国门,这是今后子代裔孙必行之路,通过联宗族谱,本族同一血脉的宗族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和往来。 五、承前启后。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祖先,二是下对后代,先人千心万苦创业,育人,为本家族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或下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祖先竖碑立传,把他们的育人和创业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或后一代人神圣的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C、立谱的意义家谱又称宗谱、族谱或谱牒,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我国历史上家谱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明清时期私修家谱更是成为一项全民性的文化活动。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家谱与方志、国史并列成为祖国三大历史文献。家谱有一定的编写体例,主要记述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迁徙、婚姻状况,家族成员在科贡、官封名諡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包括著述),家族的经济情况和兴衰变化,以及家族的丧葬、祀典、族规家法等,因此,家谱是一种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载籍,历代学者都把谱系之学看作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是史学的组成部分。

家谱是什么意思

顺手采纳答案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谱是什么意思?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 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维持和发展。即使旧的家族裂变成许多新家族后,以及新家族再裂变之后,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一个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谁?始祖如有几个妻子的话,谁是嫡?谁是庶?他们各有几个儿子,名叫什么?他们的妻又是谁,又各有几个儿子?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在众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等是谁?谁和谁是什么血缘关系?新家族始祖是从旧家族的哪一代分裂出来的?它又是怎样一代一代地传到现在?总之,家族成员之间的各种复杂的血统关系必须清楚。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传授,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间长了,记忆难免有差错。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记录下来,这就是谱牒,是家谱、族谱的雏形。 谱牒源于何时?大概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周代的《世本》,曾对司马迁创作纪传体通史有过参考作用,学术界公认为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为名之先河。周代的《世本》,在于"奠系世,辨昭穆",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贵贱的亲疏。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礼崩乐坏",趋于瓦解。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至东汉时已由世族宗族代替了,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家之婚姻,必由谱系",此时的家谱,成了 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依据。与之适应的是修家谱之风极为盛行,国家设谱局,置谱官,"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同时,伪造世系门第的造假现象应运而生,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唐朝初年,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为了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擡高李氏皇族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以今日官爵为等级高下",旧有门阀势力受到重大打击。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庶族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以至宋代,家谱编纂方式由过去主要是官府修谱发展成私家修谱。家谱功能上也由过去主要是出仕、联姻的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明清以降,私修家谱之风盛行不衰,目前存世家谱、族谱绝大多数是清代以后撰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谱被认为是封建宗族制度的产物,作为一种特有的封建文化 家谱的基本含义

我姓李。3001、 四川南充:云开长远逸,永简南封庄,文声庭而参,荣仕芳秀年。

3002、 南阳李氏:云龙凤虎,克绍祖武。

3003、 辽宁李氏:云南发向,山东广昌;明初耀祖,金凤海洋。

3004、 湖北李氏:云(树)鹏洪(光)展(玉),桂(明)兰同绵;沐思承惠,普化达权;循规秉度,碧合珠连;世基良善,永远荣全。

3005、 潜阳李氏:云礽尊祖妙永,元康本宗从,厚世启大光,荣化时代廕,中和奕叶新。

3006、 青海李氏:云师养尔林,永福胜山青。

3007、 潜阳李氏:沄述云妙善,元仲仕玉庆,日东启大光,荣化时代廕,中和奕叶新。

3008、 山东淄博:云、田、洪、成、信、行。

3009、 潜阳李氏:云贤延至伯友,道仲胜世廷,永兴隆万代,长远富贵昌,中和奕叶新。

3010、 青州李氏:云、学、长、玉、洪。

3011、 应城李氏:云映大载,唯祖有德,永世克昌。

3012、 梁山李氏:云 永 安 桂(广)树(大),梦(开)兰(昌)成(运)……峻峰光辉照,全民庆吉祥。

3013、 章丘鹅庄:云志厥忠[云毓万孝],庆延鸿绪,敦本维良;运际隆盛,哲司呈祥。

3014、 河南李氏:云、忠(纪)、良、道、金。

3015、 河南商丘:云忠为可继,胜善尚修明。

3016、 某地李氏:云中文广,大开昌运。

3017、 资兴李氏:毓秀钟灵,焕彩含芬,蔚为国华,世代流馨。

3018、 侃公子裔:毓元启应,夫宜奕至;履秩秉睿,允昌会成;修道立德,象贤希圣;学宗孔孟,儒绍周程;杨名上国,建绩大庭;联芳济美,世祚诒荣。

3019、 山东莱州:在、朝、座、钟、铭。

3020、 重庆李氏:在开先正,学宗大成。

3021、 某地李氏:再、克、廷、忠、孝、杰、义。

3022、 湖茫李氏:再如承先祖,文嗣仕永昌;德厚能继美,声名必远扬。

3023、 某地李氏:在、善、加、邦。

3024、 某地李氏:在盛通光,存廷文正;明德永照,世代荣昌。

3025、 云南广南:在思学廷占,成向贤子天。

3026、 蓼村李氏:再思原仲仁志大,萝添应惟崇宗祖;安邦定国遵文武,永佐朝廷世代兴

3027、 某地李氏:再、维、通、光、昌、盛、秀。

3028、 浏阳麻园:再兴华胜润,厚德本延长;兆起英才盛,光昌太有常。

3029、 湖北利川:再至元华仁之大,梦中英雄同曾祖;安邦定国君成武,永佐朝庭一世清。

3030、 湖北十堰:再、中(忠)、仕、子。

3031、 沅陵蓝溪:占(正、才)高思显达,继世永贻芳;德泽长中秀,仁怀必自强;传家唯孝敬,俊杰振朝纲;先祖建功业,智子善文章;共和顺民意,科学能兴邦;青莲育精华,族盛源隆昌。

3032、 河南李氏:占、魁、光、宗、耀、族。

3033、 广西融安:占、太、天、森、云、开、荣。

3034、 南京祖籍:占文锡武,集俊培英。

3035、 四川仪陇:章、崇、中、明。

3036、 某地李氏:章、世、福、志。

3037、 云南李氏:章、世、如、文、王。

3038、 某地李氏:兆、长、汝、志、国、家。

3039、 山东微山:肇崇思来,忠诚为质,耕读教佳。

3040、 湖北李氏:兆、大、明、美。

3041、 杞县李氏:兆殿尤允升,世泽德如玉。

3042、 湖南江华:肇国源世顺,大云仕泽。

3043、 某地李氏:兆国之光,茂建功德。

3044、 某地李氏:肇基德厚,思佐景期;胜应可贤,逢发生枝;星联辅相,运启文章;士培英俊,治进纯良;家修廷献,恩赐名扬;期承祖泽,永耀南方。

3045、 湘乡桥头:肇基宏复远,廷芳毓景魁;扬光锡善庆,名登献策台。

3046、 江苏淮安:兆、金、洪、健。

3047、 湖北枣阳:兆理华新启,德发万龙长。

3048、 河南信阳:兆启淮昌;英俊刚强。

3049、 山东日照:兆其绪宗,业一申首。

3050、 东海李氏:兆、庆、佃、学、爱 。

3051、 某地李氏:兆、庆、同、新、立、志。

3052、 温州畲族:肇世子文,国土伯永,必有忠信;思宗荣昌盛,诗书振家声;明钦清日茂,祖德保安邦。

3053、 嘉禾李氏:造物资陶铸,民彝气至刚;经纶襄育煦,基序溯源长;高峻赓崧岳,睦雍颂棣棠;谋贻绵燕绪,宝鼎祝馨香。

3054、 安徽李氏:昭献略凡祥,令德唯存幼。

3055、 江苏李氏:兆、学、生、元。

3056、 山东泰安:召、轩、绪、衍、祥。

3057、 湖北武汉:昭兹来许,方元成家,诗书经义,圣之英华,若启后昆;必绍前贤,克绳祖武,孝友为先,文人蔚起,才士 ?生。

3058、 山东临沂:泽、高、举、庆、云、禄,风(音)、林(音)、名(音)、记(音)、祥(音)。

3059、 四川自贡:泽、大、国、永、长、江。

3060、 浏阳大和:则日相芳,南山寿长;家传正道,世代荣昌;贤才广毓,登进循良;清芬永诵,载美秋阳。

3061、 山东滕州:泽润民康泰,恩生翰林新。

3062、 成都新都:泽绍鸿基远,向修骏烈传。

3063、 某地李氏:哲圣振立,国家必安。

3064、 某地李氏:泽、永、胜、世、海、天、常。

3065、 江西永丰:振、朝、登、盛(圣)、隆、国。

3066、 某地李氏:振、崇、维、和、广。

3067、 某地李氏:振春长再兴,本固之茂胜。

3068、 河南滑县:振德宗心传,兴基志道延。

3069、 蓟州祖籍:振、凤、玉、树、国、永。

3070、 江苏徐州:振、贵、成、四、相、仰、先。

3071、 江苏丰县:振、桂、学、新。

3072、 许昌禹州:振、国、书、文。

3073、 某地李氏:振(政) 、厚、维(伟)、国、永。

3074、 某地李氏:振家中心静,思明正柄西;连怀玉布广,文纪存金红。

3075、 山东平阴:振京佩得衍,金玉(毓)上(尚)连惠,怀月扬中宪。

3076、 某地李氏:振胜玉宝祝,发明亮光才。

3077、 山东黄县:振恕维家远怀忠。

3078、 安徽蒙城:振、文、怀、德、有、永。

3079、 安徽怀宁:振文一元业,方知定太平;道克传新发,才宜达盛名;直良延世泽,忠厚肇家声。

3080、 某地李氏:振、兴、伟、中、华。

3081、 湖北公安:振自应传敬,承贤才绍泽,鸿修永义方。

3082、 浙江鄞县:振助朝纲,世敦孝友。

3083、 山东枣庄:镇存明龄东玉殿,田锡广德会禀文。

3084、 苍南沿浦:镇瑞启朝鸣,志作友士宗;文世如君则,开元德景荣。

3085、 山东李氏:镇、万、世、贤、孝。

3086、 山东枣庄:增安传荣炳,国家培文,鸿修永焕。

3087、 某地李氏:珍才仲理仁,文必思宗祖,永远万世秉公;?必文仲思祖,才福廷继凤;朝国正天心,世秉公忠。

3088、 河北沧州:桢成田恩子洪连,锡汉权炳增钧润。

3089、 孝感孝昌:曾传嘉善,基祚彝常;文扶世运,士奕?国昌。

3090、 四川盐亭:贞德乐道,仕约贤良;文明永守,邦家之光。

3091、 安徽庐江:增红常吉传,立继正家山 。

3092、 蚌埠长淮:曾阶庭玉广,家传国学红。

3093、 湖南湘潭:真理克修,源远本立。

3094、 某地李氏:曾文(章宪秀策)第邦,维盘光明;永世(远)国绪(大),万(际)兆传(昌)允;瑞开洪图,承先延祚,培(阮)振(绍)家声;祥麟俊凤,宣扬令明,严守庭训;裕后庆宗,深思光(庞)义,福寿祯荣。

3095、 某地李氏:珍锡洪昌国,定一显常忠。

3096、 贵州水城:真希奇昶,哥胜刚宗;志天仲崇,万应世成。

3097、 安徽长淮:增偕廷玉广,家传国学宏。

3098、 江苏淮安:珍、彦、永、登、同、章、万。

3099、 常德李氏:曾应朝尚,正先试春;治经周代,长永聚庆。

3100、 资中太平:征、应、验、世、声。

3101、 湖南衡阳:贞元永会合,国运庆隆昌;忠孝传家远,诗书济世长。

3102、 潜阳李氏:浈远贞受富,永仲公德希;应世昌谨守,元宏登庸庆,仁智奕叶新。

3103、 潜阳李氏:浈远贞妙芳,伯士显风仁;应春维绍光,荣化时代廕,中和奕叶新。

3104、 自贡富顺:真、正、大、光、明。

3105、 湖北武汉:正、帮、成、中、少。

3106、 重庆涪陵:正本兴家秀,光朝佐永清;德成昭云汉,仁尊懋道英;学修邦之彦,时显国以明;其宗能代启,文林作嘉名。

3107、 湖北钟祥:正朝安邦,万世兴祥;明选中国,祖耀宗常;一官德清,三元治保;君臣照运,自家高登。

3108、 某地李氏:正传文中(风)明,振成建金昌。

3109、 湖北钟祥:正大传家永,文明启世长;道德绍先志,修治祖克昌;积善增余庆,训子有义方;勤俭创业本,耕读名俱扬。

3110、 广东潮汕:正大长为志,扬徽卓立功。

3111、 某地李氏:正、大、鼎、光、明。

3112、 陕西李氏:正大光明昌,达科联家方。

3113、 湖南澧县:正大光明,承先丙志;德尔道之,忠孝结义。

3114、 湖北随州:正、大、光、明、道、德、成。

3115、 湖北钟祥:正大光明道,天国传家兴;继承祖先德,万世永安定。

3116、 湖北钟祥:正大光明记中天,道德仁义孝元年。

3117、 沅江团山:正大光明可,发元茂德功;学立家声远,诗书道业隆。

3118、 湖北李氏:正大光明世,永远传中开,若起待人朝,忠厚保万年,诗书礼家乐。

3119、 湖北钟祥:正大光明,万世荣昌;朝文夕武,报国兴邦;勤俭朴实,富裕安康;忠孝仁义,俊秀弘扬。

3120、 湖北武汉:正大光明,行义敦仁;学修文选,道德为先。

3121、 重庆垫江:正大光明,修仁行义,道德家传;世守基绪,敦本崇源。

3122、 湖北襄樊:正大光明,修齐治平。

3123、 贵州仁怀:正、大、光、明、显、贵。

3124、 四川仁寿:正、大、光、明、友、龙。

3125、 湖北钟祥:正大光明,元士文泽;万代尚昌,如克孝友;道德锡佳,忠厚传家。

3126、 某地李氏:正大光明,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3127、 湖北钟祥:正大光明,忠良善贤;诗书启智,文美华章;崇尚科学,耀祖兴邦;吉兆瑞林,家国永昌,传承千秋。

3128、 重庆李氏:正大光明世,忠良孝顺家。

3129、 某地李氏:正大光明忠寅照,洪如万事玉成金。

3130、 某地李氏:正大光明,祖廷天元开,万家必胜在。

3131、 某地李氏:正大宏明士,中原德立全。

3132、 四川宜宾:正大如光,世代荣昌。

3133、 某地李氏:正、道、传、家。

3134、 四川筠连:正道维守和顺,长存敦仁从本,怀德永兴代有,祥泽世载勋明,印龙红玉诗书,学海福寿乾坤。

3135、 某地李氏:正德由来远,忠诚作儒生;本根培植厚,世代应堪庆。

3136、 某地李氏:正德作本,志学有成;克行大道,家国永清。

3137、 南京李氏:正国士学文,世代永隆兴;祖德乾坤大,诗书裕后昆;箕裘绵奕骥,礼乐振家声。

3138、 衡阳井田:正景福原,志思大茂,恭宽信敏,惠承宗兆,文昌开泰,治道光明,孝弟力田,端重彝伦,本义昭仁,允存定则,振启家声,克修竣德。

3139、 湖北监利:正敬德思,盛光昌振。

3140、 湖北恩施:正龙时银长,光大祖吉昌,永发福安康。

3141、 广西隆林:正明忠停现,四代影兴隆,国代园思安。

3142、 江苏赣榆:正、木、有、玉。

3143、 山东济南:正、亮、先、仁、德。

3144、 缙云李氏:正恺大小,四五六佰;庆千文继承,仁鲁参宏夔;齐整慈祥惠,和忠肃恭懿;明允笃诚宣,圣广渊冯翼。

3145、 陕西西乡:正日大光明 增发文章成;占得魁必仲,永做国忠贞。

3146、 某地李氏:正(音)如(音)广孝明,纯良恭(音)天(音)让。

3147、 四川汉源:正如启崇,锡绍成志学。

3148、 巴中南江:正生成荣华,鸿基光昌。

3149、 四川中江:正生一??,春前玉??;良材???,永世??观。

3150、 江苏沭阳:正相楷彭,汉均应庭;克宗元允,华宝国赐;玉宏明义,继业乃恩;修俊启本,耕腾来鹏;雅陶有范,典摸晋仁;廉洁清秀,瑞福乾坤。

3151、 安徽淮南:正为金保,国安良素。

3152、 四川中江:正学先光大,逢开世永成,茂盛生德秀,魁占上林时。

3153、 四川江安:正、永、文、林、胜。

3154、 某地李氏:正运天地念,朝丞登上品,世代万年兴,文武大学开。

3155、 河南邓州:正裕厚培,长春肇庆;尔履惟恒,端本崇敬。

3156、 湖北钟祥:正照德宏兴国,定知家有光明。

3157、 福建李氏:正自大学继,鸿儒道法传;时中国乃泰,至善家方延。

3158、 陕西汉中:正、志、兆、新。

3159、 四川犍为:子必永文德,才仲仁有世;嘉正其可学,志能上朝廷。

3160、 湖北麻城:子崇永正朝宗德,孙经安邦定吉祥。

3161、 汉寿李氏:子崇永绍正,懋育协资生;本固枝弥远,花繁实益盈;厚培恒毓秀,广植定敷荣;佳致清风酿,高标晓露凝;荫垂依峻极,庆锡自天成。

3162、 河北唐山:子、承、祖、德、远。

3163、 成都新都:子成昌太,秀发毓;文达君国,永世兴长。

3164、 重庆丰都:子芳元占仕,正学维洪大,朝廷明月照,永应增发祥。

3165、 湖北阳新:子芳应单正,兴国世永运;祖德发祥远,名儒尚邦华。

3166、 广东仁化:子甫文善道,应思妙曰德;芳学有载孔,顺慈化克佩佳,则世孚厚泽。

3167、 陈山李氏:子、光、仲、堂、春。

3168、 邵东李氏:子贵原文才,必仲仁世永,显宗汝再兴,荣华绍大成;祖德光家国,诗书启哲贤,贻谋振百代,惠泽应绵传;吉祥能耀远,宏祥福禄延,清操登泰岳,睿智溢东洋。

3169、 某地李氏:子弘文仕大,凤成必盛昌;铭德维克俊,福寿永吉祥。

3170、 锦潇堂李: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3171、 塘溪楼下:子若崇才立,裔犹巨派长;传家为孝友,弈世庆荣昌。

3172、 重庆李氏:子、仕、希、宏、应、登、元。

3173、 山东单县:子守先人(仁)业,家传道德经;五千言尚在,与国庆同兴。

3174、 福建龙岩:子孙万代隆,乾元永吉昌。

3175、 福建晋江:子、维、成、钦、有、国。

3176、 湖南永州:子、学、生、尚。

3177、 海南李氏:子、愈、焕、振、国。

3178、 湖北李氏:子月秀得正亭愉,洪祖基列白事昌;大朝天空万事顺,永远无闻起豪光。

3179、 四川剑阁:子兆藩成占,宗定国泰安;元朝锦兴顺,得(昌)发永正康。

3180、 湖北钟祥:治昂万智,应峦元升;如崇汉世,德顺光前;安邦定国,秀启文贤。

3181、 上湘李氏:志必仁本政,文仲湖廷钦,就可世宗。

3182、 哈尔滨李:自秉诚永茂,天宝久远长,安居世正福,乐业其传祥。

3183、 山东济南:志春玉岭孟,守保怀庆广。

3184、 山东即墨:自春云广太,少茂世新传;同真洪古庆,双鹿永长年。

3185、 湖北钟祥:志大光明,德正永昌;兴国传家,万世安康。

3186、 河南开封:志(治)、 芳 、广 、继(纪)。

3187、 绥化李氏:自国永清,凤鸣岐山秀。

3188、 江苏泗阳:志、继、前、仁。

3189、 陕西紫阳:自继绍家增福,文章启运长;兴传承道学,万世永隆昌。

3190、 山东枣庄:自、敬、兴、广。

3191、 某地李氏:自、俊、文、尚。

3192、 某地李氏:自立根煦成,维嘉(家)本兴生。

3193、 滕冲叠水:自立根肇守,诚振本性生;天其钟有庆,端显永炳文。

3194、 某地李氏:自立维善,积德恒延;文明蔚起,克绍青莲。

3195、 吉林德惠:自、连、万、树、长、晓。

3196、 东北李氏:志、念、元、化、忠。

李氏家谱有敏、茂、光、昌字辈的吗?哪里有?

有,明中页自句容迁至合肥东乡白公池,始祖实公,后见、广二公,再后春、 崇、永、世、来、典、谟、中、正、敏、懋/茂、光、昌、敦、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