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石,家谱上有一段话希望大神能指教一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0浏览:2收藏

我姓石,家谱上有一段话希望大神能指教一下,第1张

意思是你家组上这支的祖先姓万,排行老三,祖先万家老三。家里面原来住在江苏省丹阳县,做官做到岳州指挥使这里,因为根据朝廷的命令征战,战功显赫,所以被朝廷封为指挥使,长期驻守岳州。晚年辞官之后,在宋理宗淳祐元年搬家到华容墨山石家院。他的弟弟万家老四也跟随哥哥一起搬家到华容墨山,一起居住。从这以后在这里繁衍生息,子孙后代非常多,或者在华容这里聚居,或者搬迁到湘赣等地。

指挥使,明朝的军事指挥职务, 为卫所一级最高军事长官,秩正三品。下辖指挥同知2人(副长官,从三品),指挥佥事4人(正四品)等属员。其目的是,以世袭军士保证兵源充足;按卫所单位,根据战略部署分散戍屯,以保证及时抗御外来侵扰和镇压人民反抗;军队就地屯田自给,以减轻国家养兵的沉重负担。一般以5600人为1卫,设指挥使等官;每卫下辖5个千户所,以1120人为1个千户所,设千户等官;千户下辖10个百户所,以112人为1个百户所,设百户等官;每百户辖两总旗,各50人,总旗下辖10小旗,每小旗10人。

不想看那么多简单解释一下就是驻守地方的军事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军团的军长。

石姓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西周初年,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卫康叔姬封建立卫国(今河南淇县境内)。传至卫庄公时,庄公有一个爱妾生了个儿子叫州吁,州吁喜欢练武、打仗,庄公任命他为将军。当时卫国有一个贤臣叫公孙碏,字石,人们称他为石碏,是卫康叔六世孙靖伯的孙子,他劝庄公说:“庶子(指州吁,因为他是庄公妾所生,所以叫他庶子)喜欢打仗,又拥有兵权,将来会出乱子的!”卫庄公不听。庄公死后,太子完即位称卫桓公,他即位的第二年,由于弟弟州吁过于骄横、奢侈,桓公便撤了他将军的职位,州吁于是逃往其他诸侯国。十几年之后,州吁率领自己纠集的部属偷偷溜回卫国,与他的心腹石厚(石碏之子)经过密谋,于周恒王元年(公元前719年)在一次宴会上刺杀了卫桓公,州吁自立为君,并拜石厚为大夫。州吁因为自己得王位不正,为转移国人视线,开始对其他诸侯国用兵,他纠集宋、陈、蔡等国以郑伯不孝的罪名讨伐郑国,虽然打了胜仗,卫国上下却还不拥护他。州吁为了取得卫国人的支持,派石厚回家问他的父亲石碏,石碏假意为他们出主意说:“州吁如果想要稳固自己的地位,必须得到周天子的接见。”石厚问:“那怎样才能得到周王的接见呢?”卫桓公的母亲是陈国人,陈国对卫桓公被害一直耿耿于怀,石碏打算在陈国除掉州吁,就说:“陈侯同周王关系很好,同卫国的关系也不错,如果州吁亲自去陈国,疏通与陈侯的关系,再让陈侯与周王沟通,周王接见的事一定可以成功。”州吁认为石碏的话很有道理,就与石厚一起携带重礼到陈国去。而石碏却暗中派人给陈国大夫子针送了一封信,信中说:“卫国太小,而我已经老了,没有力量做什么事了,这两个人是杀害卫桓公的凶手,请您将他们抓起来!”于是,州吁和石厚一到陈便被陈桓公抓了起来,不久卫国派人到陈杀了州吁,因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有人主张饶了石厚,被石碏拒绝,并亲自派孺羊肩到陈国杀了石厚,《春秋》中对石碏评价很高,称他为“纯臣”。 石碏的后人以石碏的字为氏,为卫国世卿姬姓石氏的来源。

石姓

出自姬姓,为石碏之后裔。春秋时康叔的6世孙卫靖伯有个孙子叫公孙碏,字石,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卫桓公二年,其弟州吁骄奢被桓公撤去将军之职,出奔国外。十几年后,州吁领着党徒潜回国内,刺死桓公,自立为君。石碏之子厚也参与了密谋,被拜为大夫。后石碏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暗中给陈桓公写了一封密信,信上说:"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所以,州吁到陈国后,立即被抓了起来,后来,石碏命人杀州吁、石厚于陈,然后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晋为国君。《春秋》称赞石碏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厚的儿子骀仲,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石氏。史称石姓正宗。

台湾地区石氏家谱目录2009年09月05日 星期六 20:52书 名(石氏)父亲百年诞辰纪念特刊附家谱

编著者石庆顺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陈光吉藏1983年铅印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 丹阳花园分陵石氏宗谱

卷(册)数十四卷

其它题名石氏宗谱

编著者(清)石铭章,(清)石等编纂

稽核项2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笃厚堂木活字版印本缩制 ·原分14册

主 题 谱系-中国

收藏者 故宫博物院

书 名金沙鲁庄石氏族谱

卷(册)数六卷

其它题名石氏 族谱

编著者(清)石金川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清光绪三年(1877)宥密堂木活字版印本缩制 ·原分6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 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编著者石财贤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财贤藏1972年写本缩制 ·原分3张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赵振绩藏民国年间影印本缩制 ·原分10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编著者石庆旺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庆旺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家谱

编著者石汉正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汉正藏民国年间影印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世系图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条金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3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 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五修族谱

编著者不详

版本项抄本、不分卷、线装一册

出版年1929年

收藏者万万斋

书 名石氏源流

卷(册)数 1册

编著者台北石氏宗亲会编

出版者台北石氏宗亲会

出版年不详

分类号78908

收藏者台北市文献会

书 名石氏源流

稽核项16开,62叶

附注项·始祖□石□·始迁祖□奋公

收藏者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书 名石氏宗谱

编著者石日璞,石日祯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日本国会图书馆藏1919年铅印本缩制 ·原分4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卷(册)数九卷

编著者(清)石宏智,(清)石登元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东洋文库藏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缩制 ·原分7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维新藏1981年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炎智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5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石换文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条金藏1960年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条金藏民国年间写本缩制 ·原分11页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廖庆章编

出版地彰化员林镇

出版者刘维荣

出版年1971年

稽核项1册: 图,表格; 27公分

分类号7892

收藏者国家图书馆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石氏族谱编辑委员会编辑; 廖庆章主编; 廖有信策划

出版地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石氏族谱编辑委员会

出版年1971年

稽核项一册: 表,像; 27公分

分类号7892

收藏者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书 名石氏族谱

卷(册)数1册

编著者廖庆章编

出版者刘维荣

出版年1971

分类号78908

收藏者台北市文献会

书 名石氏族谱

编著者不详

稽核项16开,164叶

附注项·始祖□南宫 ·始迁祖□玉全公

收藏者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书 名石氏祠坟考

编著者(清)石阳睢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石允忠藏清写本缩制 ·原分1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书 名武威石氏宗谱

卷(册)数 三卷首一卷

其它题名 石氏 宗谱

编著者(清)石忠有,石忠烈等编纂

稽核项1卷盘式缩影卷片: 负片; 35厘

附注项·据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清同治七年(1868)恭俭堂木活字版印本缩制 ·原分4册

主 题谱系-中国

收藏者故宫博物院

(以上摘自《台湾地区家谱联合目录》)

石氏家谱现身,预兆石姓复兴!

为了一部2700年的家谱(广角)

剑明 成岗

2005年07月25日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最近不少海内外石姓后裔打电话给我,希望通过这本石姓家谱续写他们的家谱。”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江苏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金石家石学鸿先生向笔者介绍说。同时,他展示了一部《武威石氏蚺城宗谱》。这部家谱从石氏始祖春秋时期卫国名臣石碏记起,到光绪年间石学鸿祖辈截止,有2700年历史,比孔子族谱记载年代还要早200多年,在全国十分罕见。这部家谱在海内外石姓族裔中引起极大影响,许多人希望石学鸿能够通过这一本家谱,把石氏子孙的传承迁徙历史弄清楚。

失而复得的石氏宗谱

石学鸿目前保存的家谱是清光绪年间重修的,早年的刻本在唐朝。这部家谱一套4本,编号分别为孝、礼、信、义,详细记载了石家子孙的婚姻、住址等情况,是目前发现的较为完整的一部家族历史。

1937年8月28日,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战时期,日军飞机轰炸南京,石学鸿一家准备逃难,临走之时,石家人顾不得拿走家里的值钱东西,仅仅拿了一些衣服以及这本家谱,可见当时全家对家谱的重视。1947年,当时石学鸿27岁,他祖父召开全体家庭会议,将家谱托付给石学鸿继藏。

解放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石被关进监狱,家谱由其母亲保管,“文革”期间被造反派当“四旧”抄走。不知是造反派途中粗心大意,还是对家谱不屑一顾抑或其他什么原因,这部古董被遗落在马路上,恰巧被一位路过的老翁捡到。这位老翁捧着城砖似的“天书”不知所措,当时有人说是“四旧”,把它烧掉算了。但老翁不忍毁掉,随即小心翼翼地将其上缴到当地街道办事处保存了下来。

这部家谱遗失后,石学鸿魂牵梦萦。其间,他曾多方打听,从街道查询到区、市、省有关部门,均不知去向。不久,他听南京秦淮区史志办的熟人说,家谱可能在李府巷街道办事处。于是,他随即到该处寻觅。办事处吴继珍介绍说,此石氏家谱是“文革”期间一老翁从马路上拾得送来的。我们看了觉得有价值,没有毁弃,便藏于橱顶角落。石学鸿看到劫后余生的家谱,不禁老泪纵横。

2700年的沧桑流徙

翻阅这本已经流传了88代的石氏宗谱,笔者在封图中看到石氏祖先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的画像,面部轮廓饱满,形象儒雅。那么石碏到底是何许人也?

在左丘明著的《左传》中,记者发现了一篇《石碏谏宠州吁》,其中文章大意为石碏向卫庄公提意见,要他“爱子,教之以义方”,然而卫庄公没有接受石碏的劝谏,过分宠爱,终于使儿子州吁走上了邪路,后来引起卫国的内乱。

在宗谱中,石碏后代子孙都有记载。光绪年间重修家谱时,石学鸿尚未出世,家谱上便只有他的祖辈的名字,但他的“学”字辈,却已在家谱中写下,其辈分排行为:“……承家学礼诗,昌隆成大绪……”

据该谱记载,石氏原出甘肃武威,后来其一支迁到蚺城(今江西婺源)。太平天国时期,石碏83代孙石光叙做木材生意来到南京,在中华路一带从事营造业。

海内外石氏后裔的“精神家园”

在得知石氏家谱的下落后,全国先后有几十批石家后代到石学鸿家查看,他们都说,自己从未见过历史如此悠久、保存如此完好的家谱。台湾一个6万多人的石姓家族会成员看到这部家谱惊讶不已,称赞记载2700年的家谱在全国乃至世界也许是独一无二的。

香港著名出版家石景宜先生也是石碏后人,在前往南京看了这本《武威石氏蚺城宗谱》后,大喜过望。他说,这部宗谱把石氏2700年的变迁流徙写得非常翔实,为其他石氏后人续写家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表示愿意出一笔数十万元的资金购买。石学鸿没有同意,他自己拿出1万多元钱,印刷了一本《武威石氏蚺城宗谱》摘录本,把宗谱里的主要部分摘录其中,无偿寄送给海内外的部分石氏后裔。

《华东新闻》 (2005年07月25日 第二版)

石氏家谱

1115河北泺南石氏家谱二卷

(民国)石景恭纂

民国三十一年(1942)石印本

河北滦南县徐庄乡石庄村

1116山西平定石氏族谱十一卷

(清)石宏智 石登元等编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 七册

日本 美国

注:全书分世德谱一卷、分谱六卷、台谱二卷、

宗祠规条一卷、附谱一卷。

1117江苏丹阳花园分毗陵石氏宗谱十四卷

(清)石铭章 石煊等十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笃厚堂木活字本 十四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於武进、丹阳等地。

1118江苏金坛金沙鲁庄石氏族谱六卷

(清)石金川等修

清光绪三年(1877)宥密堂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注:一名《石氏家乘》。

1119江苏江阴石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石介贞纂

清刻本十二册

上海图

1120浙江鄞县鄞塘石氏家乘五卷首一卷

(民国)石士谔 石钟峤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121浙江绍兴会稽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之贞纂修

清钞本 四册

北图

112z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志十公房赠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念修堂活字本

吉林大学

1123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志十公房谱十二卷

清光绪十年(1884)念修堂活字本十二册

北图

1124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松茂续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图

注:谱始修於清雍正间。

1125浙江诸暨暨阳石氏宗谱不分卷

(清)石玉光 石浙清修纂

清同治十三年(1874)恩亲堂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图

1126浙江诸暨暨阳长澜石氏宗谱四十卷

(民国)石松楼等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峻德堂活字本 四十册

北图

1127浙江新昌南明石氏宗谱十四卷

(清)石铭重修

清乾隆五十年(1785)庐云祠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注:谱内有朱笔注记。

1128浙江新昌南明石氏宗谱二十八卷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存卷3一5,10,21)

Ii29浙江常山武威石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清)刘云修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新昌乡下徐村

1130浙江常山安川石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柴肇晖重修

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芙蓉榔安坑村

1131浙江常山武威石氏宗谱□□卷

浙江常山县宋坂乡彭川洪坂(存卷2、4)

1132山东长清石氏世谱

(清)石廷傅等修

清宣统二年(1910)敦睦堂刻本 六册

科图

1133湖北新洲石氏支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幸福乡石桥村

Ii34湖北大冶武威石氏宗谱三卷首一卷

(清)石忠列等修

清同治七年(1868)恭俭堂文秀堂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

1135湖北沔阳石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石声涛编辑

民国三十六年(1947)石氏谱局木活字本

武汉图(存卷首、卷2)

注:内封题《家乘全书》。

Ii36湖南石氏族谱□□卷

民国三十七年(1948)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注:该族散居新化、宁乡等地。

1137湖南湘潭中湘石氏五修族谱二十六卷

(民国)石声灏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孝谨堂刻本 二十六册

广东中山图

注:石训首修於清康熙六年。

1138湖南邵阳石氏六修族谱不分卷

(清)石德松 石德 等编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敦睦堂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1139湖南邵阳石氏五续族谱十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石霈之修 石铭文纂

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首)

1140四川大邑崇庆石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石良玉等纂

民国十七年(1928)钞本 一册

四川图

1141四川泸州石氏族谱不分卷

(清)石美屏纂修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泸州石氏木活字本 二

四川图

1142四川兴文石氏宗谱四卷

(民国)石日琳等重修

民国八年(1919)排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1143石氏宗谱十一卷

(清)石绍南纂修

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北京大学

1144 续修石氏族谱卷

(清)石维嵘纂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 二册

北图

1145 石氏民籍族谱六卷

(清)石崇高修

清咸丰三年(1853)刻本 八册

北图

1146 石氏世谱六卷

(清)石誉生重修

清宣统二年(1910)敦睦堂刻本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图

1147 石氏家谱

(清)德保等撰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1148 石氏家谱

民国十一年(1922)刊本

浙江云和县文管(存一册)

1149 石氏宗支图

广西邕宁县文

  石姓起源{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所载,为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之后。又《春秋公子谱》云,其后有石骀仲。{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据《唐书》所载,为"昭武九姓"之一。当时祁连山北昭武城(在今甘肃省临泽县境内)有康居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成立了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称为"昭武九姓"。唐高宗永徽年间,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石氏。石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有代北三字姓乌石兰氏,进入中原后改为单姓石氏。又据《后赵录》载有冉闵改姓石氏为石闵。《北史》载,娄氏有改姓石氏者。{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迁徙分布{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地区{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历史名人{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石碏:春秋时卫国大夫。其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合谋杀桓公,石碏诱州吁及其子往陈国杀之,迎立公子晋为国君。《春秋》赞美其大义灭亲,称为纯臣。{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石介(公元1005-1045年):字守道,天圣八年进士,官国子监直讲。着文指摘时政,无所忌讳。曾作《庆历圣德诗》。{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石延年(公元994-1041年):字曼卿,北宋宋城人。工诗善画,为文劲健。官至太子中允。身后,好事者传为芙蓉城主。芙蓉城乃神仙居住之所。{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石崇(公元249-300年):字季伦,晋代南皮人,历官散骑常侍、荆州刺史等。劫商致富。于河阳置金谷园,又名梓泽园。奢靡成风。{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石富:明代嘉祥人,端谨忠厚。晨行宅后,见青蛇入土中变而为钱,告官搭得钱数百万,官以数万给之,富辞不受,风为世事。{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石介:宋代兖州奉苻人。笃学有志向,乐善疾恶,遇事敢为。常以师道自居,学者称徂徕先生。{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石奋(公元前?-前124年):西汉河内郡温县人,雷官至太子太傅,其子建、庆等四人,皆官至二千石,景帝号石奋为"万石君"。其姐善鼓瑟,被高祖召为美人。{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石景略:宋代人,官奉议郎,赠特进。其母刘氏封清濂郡太夫人,其妻虞氏封毕原郡夫人。{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逸名网:起名|取名|测名 2007-3-1 19:41:15 unamecn}

  姓氏排名

  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 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石姓排名71位。百家姓排名188位!

  谭

  韦

  贾

  邹

  石

  熊

  孟

  秦

  阎

  起名规则

  石-Shi-最好不用声母是zhchs的字为名,首字最好不用零声字母或拼音是yw开头的字。双字名应避免全用sh声母i韵母或阳平调的字。-注意名的意义与"石"字的"石头"的含义相连不要产生不佳的歧义。双字名最好首字笔画多而末字笔画少,单字名最好用笔画少的字。据1998年最新统计,您的姓氏是第63大姓。您的姓氏笔画为 5画。

  姓氏图腾

  QQ姓氏头像

  QQ头像使用方法

  把鼠标放到上面的一个QQ头像上,点击右键,选择“另存为”,把QQ头像保存到桌面上,然后点击QQ面板的“菜单”→“设置”→“个人设置”,这时就进入QQ的“个人设置”面板,然后在QQ头像右边点“更改”→选择“本地上传”→选择你刚保存的头像→最后点“确定”,这在你就拥有了超个性的QQ头像了,赶快试试吧。

  只有QQ会员或QQ等级在16级以上的用户才可以使用QQ自定义头像!

  字母拼写

  姓氏 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

  石 Shi Shih Shek Sek

石姓的渊源主要有两大支(汉族):姬姓和子姓。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其中,姬姓石氏的历史有2700多年。当代石姓的人口已达380多万,为全国的第六十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8%。当前的石姓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山东、河南、河北、广东、贵州等省,大约占石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贵州、辽宁、陕西、湖北、山西、江苏,这六省又集中了28%的石姓人口。石姓的郡望主要有武威、渤海、平原、上党、河南等。石姓的堂号有平原、六顺和徂徕。

春秋时康叔的6世孙卫靖伯有个孙子叫公孙碏(封为公后,儿子叫作公子,孙子叫作公孙。公孙在这里不是姓),字石,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其后人以石碏的字为氏,为卫国世卿姬姓石氏的来源。史称石姓正宗。

另外,郑国(姬姓)大夫石癸后世子孙称石姓;宋国(子姓)公子段,字子石,他的后代也都以石为姓。

外族(少数民族)中的石姓

1、苗族中的石姓

“据《苗族简史》说,湘西苗族有五大姓,其中就有石姓,石姓是苗姓汉化后的姓,来源于原居住地嵩山地区的大石(室)、小石(室)两座山,在苗语中的姓是“仡獾”。苗族石姓内部又分大石、小石,其中大石在苗语中称“獾兜”。苗族分布区的湖南大庸、泸溪、花垣等县有獾兜墓、獾兜庙等与獾兜有关的地名和文物。

2、彝族中的石姓

“罗”在彝语中的意思是石,在古代时候的贵州,有不少称为“罗”的石人部落,这些彝族人是今天彝族人的祖先,在许多史书中记载有名叫“罗甸国”的石族部落组成的政权,“甸” 在彝语中的意思是坝子。“罗甸”的意思是“石部落居住的坝子”。彝族人名中有“罗”的现象在彝族现实生活中还很多,有些地方直接将“罗”译成汉语的“石”,如云南玉溪专区峨山县美觉乡咱黑拉村彝族共92户,444人,分石、普、方三姓,其中,以石姓人户最多。

3、鲜卑族乌石兰氏改为石姓

北魏孝文帝元宏统一全国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如以汉族衣服代替鲜卑族衣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等,其中有一项就是改鲜卑姓为汉姓,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姓乌石兰氏改为汉姓石姓。这件事在别的书中也有记载,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中提到韩愈曾为唐代一个名叫石洪的人作墓志,墓志中说:君讳洪,字睿川。他的先人姓乌石兰,九代祖是石猛,跟随拓跋氏进入中原,住在河南,于是将姓中的“乌”与“兰”去掉,改为单姓石。唐书中石洪传也记载他的祖先姓乌石兰,后来改为单姓石。韩愈文中提到的石猛是魏司徒兰陵公,在《文苑英华》卷963《同寇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中说,石猛是晋司徒石苞的后裔,在魏朝作官时赐姓乌石兰氏,这一点与韩愈所作墓志中的说法相反,有人根据这一点来否定韩愈所作墓志内容的真实性,其实石猛是原姓乌石兰还是赐姓乌石兰确实存在争议,但这方面的争议不影响北魏改乌石兰为石姓这一史实的真实性。

4、羯族的石姓

后赵开国皇帝石勒是中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皇帝,羯族人原来没有姓,如石勒的祖父叫耶奕于,父亲叫乞翼加,石勒年轻时被卖为奴隶,因不堪压迫聚众反抗,从这时起,他才以石为姓,以勒为名,至于他为什么以石为姓则不得而知了。

5、回族石姓

据说河北泊镇的回族石姓是元朝丞相脱脱的后代,元朝灭亡前河北泊镇的回族石姓的祖先奉命到南方去征调木材、石料用于建大都(北京)。走到泊镇的时候,元朝已经灭亡,他们就留在了泊镇,用征调来的木材和石料修建了清真寺。他们在遇明军盘察时,就以石为姓。河北泊镇的回族石姓由此而来。回族中的石姓人较早见于史书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的官员石处温。

6、女真族的石姓

女真族中有一个姓叫石盏,后来译为汉姓时就取复姓中的石字作汉姓,元代的剧作家石君宝的姓就是由此而来。

7、满族的石姓

1)明朝时瓜尔佳氏的布哈被明朝政府任命为建州左卫指挥,他的儿子和孙子阿尔松阿和石翰相继继任建州左卫指挥,石翰后来与人结仇,弃官迁居广宁,因为名字中有“石”字,就改姓为“石”。

2)根据满族古姓“锡克特里氏”改变而来,锡克特里氏为满族最古老的四大姓氏之一,从女真开始就存在,并把满族的萨满文化延传至今,是我国萨满文化的活化石。

8、西域归附的少数民族

唐朝时,石国人来到中国居住,以石为姓。据《新唐书》记载,隋唐时,在现在的中亚阿姆、锡尔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九姓政权,九姓自康以下的八姓都是康姓的支庶,康开始时在祁连山北的昭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境内),九姓均以昭武为氏,史称昭武九姓。居民主要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境内产良马,居民勇猛善战。九姓中的石国也叫柘支、柘折、赭时,在今独联体乌滋别克斯坦的塔仕干一带,国王姓石,都城在柘折城。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年-655年),昭武九姓自愿归附唐朝,石国中的一些人就以石为姓,石姓家族又增添了一支新的成员,他们归附唐帝国以后,将西域的歌舞也带了进来,对唐朝的歌舞起了很大影响,这从乐工中有许多西域少数民族艺术家就可以看出,在当时著名的西域少数民族艺术家有一个叫石宝山的,就是石国人进入大唐境内后的石国后裔。

9、赐姓

宋朝时赐一部分定居中国的犹太人石姓。犹太人从唐朝开始经海路、陆路来中国经商,陆路经波斯、印度沿丝绸之路一直进入中原,海路从浙江、福建逐步进入内地,其人数越来越多,到宋朝时达到顶峰,并向宋王朝进贡,在他们有一次向宋廷进贡西洋布之后,宋朝皇帝说:“归我华夏,遵守祖风,遗留汴梁。”于是,大批犹太人留在了中国,尤其留在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市)的犹太人最多。犹太人留在中国后,渐渐地不再仅仅从事商业活动,开始参加军队、担任官职、行医,漫漫渗入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角落,与中华民族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的姓都由皇帝所赐,在众多的赐姓中,就有石姓。明弘治二年(公元1498年)河南犹太人的碑记中记载宋朝时的犹太人共有17个姓,其中有石姓。清朝初年统计开封犹太人有7大姓,其中也有石姓。这部分石姓犹太人后来融入回族。现在在开封的回族犹太人后裔中也有石姓。

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各种原因,有张姓、冉姓、娄姓等改姓或冒姓为石姓,这无疑也为石姓增加了新的属员。

1、娄姓改为石姓

《北齐书》中记载北齐的一位贤明的皇后—神武明皇后娄氏于太宁二年(公元562年)春天忽然发现自己的衣服飘了起来,娄皇后(当时已经是太后了)很惊奇,就去问巫婆,并听从了巫婆的建议,将自己的姓改为石姓。

2、冉姓改为石姓

据史料记载冉闵是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原为后赵太祖石虎的养孙,改姓石。晋武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废石遵,立石鉴,第二年废杀石鉴,自立为帝,又改姓冉。

3、张姓改为石姓

据《后赵录》记载,曾有一张姓人的人改名叫石会。

希望能够帮到您!

  石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五。�

  寻根溯源 石姓来源有三:1、出自姬姓,为石石昔之后裔。据《元和姓纂》及《春秋公子谱》等所载,春秋时卫靖伯之孙石石昔,有大功于卫,世为卫大夫,石石昔之孙骀仲,以祖父字为氏。2、出自他姓,以字为氏。据《春秋公子谱》所载,春秋时宋公子段,字子石;春秋时郑公子丰有子名公孙段,字子石。两者其后皆以字为氏。3、出自他族加入或他族改石姓的。A、隋唐时期“昭武九姓”之一,当时西域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有人迁居中原,改为石姓;B、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将鲜卑乌石兰氏改单姓石;C、据《后赵录》所载,十六国张訇督改为石会,冉闵改为石闵;D、据《北史》所载,有娄姓改为石姓;E、上党石姓,羯人之姓,其先为匈奴别部,后散居上党、武乡;F、石敬塘之四代祖王景,为沙陀部人,石敬塘冒姓石;G、据《九国志》所载,万州石姓系出波斯,五代十国时前蜀利州司马石处温是也;H、金时女真人斡勒氏、石盏氏改单姓石;I、今侗、水、阿昌、满、拉祜、回、土家、东乡、黎、羌、蒙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 石石昔。本名公孙石昔,字石,春秋时康叔的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卫国贤臣。其子石厚佐公子州吁杀掉卫桓公,州吁自立为君。此时石石昔已告老还乡,为除掉州吁及其党徒,石石昔设下巧计,假陈恒公之手杀掉州吁和石厚,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晋为国君,即卫宣公。石石昔在此次变故中表现的大智大勇,大义灭亲,为世人所称道,被称为纯臣。以后,石厚之子骀仲,以祖父的字为氏,为石姓。其后人尊石石昔为石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距今约两千多年以前,在石石昔大义灭亲的贡献之后,他们一家人长期在卫国飞黄腾达,世代子孙都贵为大夫。由此可见,石姓最早发源于当时的卫国之地,即今天的河南北部一带。以卫国为源地的石姓,其最初的播迁方向就是现在的山东,山东与河南相邻,又是原鲁国之域,准确地说,在卫公子州吁弑其君后,卫姓已有在鲁活动的身影。秦汉以前,石姓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繁衍,同时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汉时,石姓已播迁至今山东省北部、河北省南部,及河南省境的黄河以北地区,并很快成为石姓早期的繁衍中心,魏晋南北朝时,昌盛为渤海、平原两大郡望,这两大郡望的石姓都是石石昔的后裔,他们尊石石昔之裔孙石奋为开基祖。另外,石姓在北方还有三大聚居点,即武威、上党、河南三大郡望。其中上党石姓是十六国时后赵石勒的后裔,河南石姓是鲜卑乌石兰氏的后裔。平原石姓在唐元和年间以前已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而河南石姓也有部分在唐元和年间以前徙居虢州(今河南灵宝)。唐初,有石姓人自河南固始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并落籍,唐天成四年(九二九年),石琚自安徽寿县徙居福建同安,其后散居闽粤各地。五代时石姓在福建形成闽南望族。宋元以后,石姓已遍及江南大部分地区。明初洪武年间,石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等地。此际,有石玉全在福建南靖永丰里开基,其后子孙有许多人去台湾,进而又远播海外。如今,石姓分布以四川、河北、山东、陕西、辽宁、河南等省为多,上述六省石姓约占全国汉族石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

  郡望堂号 石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有:1、武威郡,西汉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汉移治姑臧(今甘肃武威);2、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3、平原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4、上党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北);5、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东北)。

  堂号:“徂徕”、“平原”、“思成”、“敦睦”、“三典”、“雍睦”等。�

  宗族特征 1、石姓来源既有汉,又有少数民族,但无论出自何支,俱为中华大家庭中一员,石姓相见都可言五百年前是一家。2、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河北乐亭石姓一支字行为:“宣慈庆德,书品忠正,敦贻万惠。”�

  名人精粹 石申:战国时天文学家,他与甘德所测定的恒星纪录有八百一十多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恒星表,有《甘石星经》。石崇:渤海南皮(今属河北)人,西晋权臣,以与贵戚王恺斗富,争为侈靡而闻名于世。石勒: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羯人,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在位十四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石敬塘:后晋建立者,历史上著名的认契丹为父的“儿皇帝”,割让幽云十六州予契丹,受后世唾骂。石恪:成都郫县(今属四川)人,宋初画家,擅画佛道人物,其笔墨纵放,格调简炼洒脱,夸张奇倔,开南宋梁楷减笔人物画的先声。石守信: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名将。陈桥兵变,佐赵匡胤称帝,杯酒释兵权后,仅留虚职。石普: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名将。曾入川镇压李顺起义,后领兵与契丹、西夏作战。以功封河南节度使,后分司西京。石延年: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宋代著名文学家。官至太子中允,其诗风劲健,为欧阳修所推崇,文也劲健而善书,笔画遒劲,颜筋柳骨,其字愈大愈奇,号为三绝。有《石曼卿诗集》。石介: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宋代文学家,人称徂徕先生,后擢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善豪翰,主张道统文统合一,推崇韩愈,反对西昆体,有《徂徕集》。石孝友:江西南昌人,宋乾道二年进士,以词名世,常以俚俗语写男女之情,有《金谷遗音》。石君宝: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元代杂剧家,女真人。《秋胡戏妻》为其代表作。石韫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五十五年状元,官山东按察使。工诗善画,尤工隶书,兼擅古文,著《独学庐诗文集》。石达开: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的翼王,有勇有谋,在太平天国前期的胜利进军和奠都南京以及率军西征中,屡败清军。有文有武,其能诗文,亦工书,酷似颜真卿。天京事变后,受洪秀全猜忌而负气出走,后兵

我姓石,家谱上有一段话希望大神能指教一下

意思是你家组上这支的祖先姓万,排行老三,祖先万家老三。家里面原来住在江苏省丹阳县,做官做到岳州指挥使这里,因为根据朝廷的命令征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