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姓家族的由来,或家谱怎么组成求解?
刘为华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劈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你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刘姓家族较复杂 组成分子达五群
这个家族,组织情形也比较复杂。据考证,他们的组成分子至少有以下的五群——滞帝之裔、王季(周文王之父)之裔、娄氏之改姓、项氏之改姓及匈奴之改姓。
关于刘姓的得姓经纬,有一部《泰和刘氏先得录》的序文,记述得最为清楚:“惟刘姓出自祁,其后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事夏孔甲为御龙氏,子孙在商更为豕韦氏,又更为唐杜氏,至周又更为杜氏,杜氏生士荐为士师,因官命氏,又更为士氏,至晋,士会入秦,虽复归于晋,而子孙留秦者,遂稽刘累之名别姓刘氏,此得姓之所始。”
距今4000多年前的圣君唐尧,大家都知道是“五帝”之一帝喾之后,乃是黄帝的姬姓子孙。因此,追本溯源,的刘姓家族,很显然也是最为道地的黄帝子孙。
另外,在黄帝的其他子孙之中,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也还有一支以刘为姓的。该书指出:“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康公、献公,其后也”,而这项文献所谓“周大夫”,经过历来许多学者的考据,已知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在周成王的时候,被封于刘邑,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偃师县西南的地方。换言之,这一支源自周太王的刘氏,是发于源河南。
那么,上述源自帝尧的刘氏,最初又是发源于何处?《通志氏族略》上记载:“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就明白指出了这一支刘氏的老家是在现在的河北省唐县。
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是出身于源自帝尧的那一支。据考证,这一支刘氏,初期是繁衍于现在的陕西、甘肃一带,到了公元前300年前,也就是周朝赧王的时代,开始向河南及江苏播迁。其中,辗转迁移到江苏丰、沛之地的子孙当中,有一位叫作刘端的人,生了4个儿子,依次为伯、仲、邦、交。老三刘邦,就是后来白手起家登上皇帝宝座的汉朝开国之主刘邦。
刘邦以一介平民东征西讨地打下了天下之后,很快地分封同姓于各地。于是,其后支派繁衍,很自然地到处为刘氏家族札下稳固的基础,形成了2000多年以来刘氏在每一处地方的盛况。据说,有汉一代,刘氏的皇亲国戚是分布于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地。到了第16世纪的明、清之际,刘氏的繁衍中心已增至25处,大致就是《中华姓府》一书所详列的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堂、高密、竟陵、长沙、河南等地。
民间常常流传着几句诗: 刘伯温所写: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意思是我伯温要比你诸葛亮强百倍。你诸葛亮再强,不过是三分天下,而我刘伯温却能一统天下。因此要挖诸葛亮的坟,证明自己比诸葛亮强。 刘伯温挖开诸葛亮的坟,然后看到石碑上有字,上面写的是:我能算后世出伯温,你能算后世出何人?此诗为诸葛亮所写。说明诸葛亮远远胜过刘伯温百倍。因为刘伯温确实算不到他死以后几百年会出个什么样的大人物。而诸葛亮却知道千年以后会出个叫刘伯温的聪明人。 三国时的诸葛亮,识天文悉地理,知阴晓晴,呼风唤雨;深韬略通历史,多谋善断,神机妙算。辅佐刘备打天下,运筹帷幄,百战百胜;治理天府蜀汉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才华盖世,有口皆碑,功勋卓著,垂范青册,时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济世奇才。历代百姓为之起敬,英雄豪杰为之折服。 元朝末年的时候,中国又出了一个智星能人。此人姓刘,名伯温,精三韬六略,善深谋远虑,会遣风调雨,能料事如神。协助朱元璋串通百姓八月十五杀鞑子,兴兵灭元夺金陵,成为明朝鼎鼎有名的开国功臣。时称刘伯温是诸葛亮投胎再世,孔明又还阳转生。 刘伯温自恃才高技绝,德高望重,常对诸葛亮说长道短,评头论足。言里话外明显流露出内心的不服。 “孔明学问渊博,吾与其相比只差一厘;孔明德能非凡,吾与其相比只缺一毫;孔明智慧超群,吾与其柑比只少一丝;孔明预前测后,未卜先知,吾与其相比定不在下。文载诸葛亮生前就料定死后谁个前来祭奠,何人前来刨墓,并记之于册,镌之于碑,去人隔朝跨代无不应验。吾决计亲往墓地祭奠,孔明若有所料,吾双膝跪地磕头一千,孔明若无所料,笑他矮吾三尺。” 刘伯温目无先贤,出言不恭,左右听之惊骇,不敢多嘴。 一日,刘伯温带领数名随从,坐着八抬大轿亲往孔明墓地拜祭。穿过高大的牌楼.刚上花石台阶。一筒巨碑矗立眼前,上边有卧龙山人亲书“吾到无人到”五个篆体大字。刘伯温抱拳深施一礼,抬眼上下一扫,不禁哈哈大笑。“卧龙山人”好个书法,笔笔苍劲有力,字字雄浑气派,比羲之、真卿毫不逊色。就是预事有差,低吾脚下。不想堂堂蜀国丞相只有前眼没有后珠,妄图一个前知五百年后知一千年的虚假歪名。伯温敢笑你矮吾三尺,终没料到你到吾也到吧!碑上预言谬错,欺世骗人,不如推倒砸碎,省得碍眼惑众。” 刘伯温话音刚落,随从两步抢前。举起铁石家伙,将碑击作三截。十分傲气,眼见得碑倒石碎,刘伯温不由得嘿嘿嘿一阵冷笑。“素称诸葛亮为名高天下的第一能人,经吾亲验名不副实。从此以后的天下第一能人除伯温之外何人还能取而代之!” 刘伯温背剪双手,得意忘形,呼喊左右,大摇大摆向后走去,不到二十来步,一筒圆头巨碑挡住了去路。此碑石色粉紫,表皮粗涩,满布苔痕,字迹依稀。命随人擦去灰尘污垢,一笔一画仔细辨认,蓦地一惊,顿觉心慌意乱,魂飞魄散,嘴里连喊“罪过,罪过!学生妄自尊大,不知天高地厚,毁碑碎碣辱没先师,罪过深重,当该万死。” 原来碑上是孔明亲笔“只有伯温到”五个楷书大字。伯温满面羞惭,尴尬难言,赶快恭敬行礼,双膝跪地,诚心虔意,磕首一千。礼毕,身重如山,膝软如泥,怎么用劲也站不起来。正在为难之际,忽然看见圆头碑的下边刻有一行小字:“伯温戴盔行礼,脱盔而起。”伯温似觉孔明就在面前,顿感头皮紧缩,发根直竖,慌忙卸下金盔,五体投地,再三拜融,方才站起。不觉出了满头冷汗,湿透了贴身衣衫。 刘伯温见第一筒碑时盛气凌人,满不在乎。见第二筒碑时心惊胆怯,目瞠口呆,凛凛威风一下子被杀得遁无踪影,心服口服。 从墓地回来特意又毕恭毕敬地到孔明祠中设案焚香,伏首拜师。看见桌上放着一碗凉水,缕缕清香,扑鼻而来。床下放着一双朝靴,周帮正底,针指精巧。出于好奇,端起水杯一饮而尽,穿上朝靴连走三圈。笑日:“喝吾师水清廉不贪,穿吾师靴路正不偏。”出得门来抬头一看,迎面的大照壁上留着诸葛亮亲写的两行金字:“穿吾靴,喝吾水,走到沙丘逢凶灾。”伯温不看则已,一看便知此行不妙,吓得两耳轰鸣,双眼冒花,脸上惊慌失色,肚里暗暗叫苫。 刘伯温伯温一向心比天高,胆比天大,一辈子打仗只胜不败,谋事只好不坏。今日孔明面前领教,自感低矮三尺,胆怯三分,见诸葛亮预知自己有难,料定风云不测,祸在旦夕。回首又目不转睛地看了一会照壁上的金字,悠然叹日:“人生各有志,报国各有途,风雨各有历,寿岁各有终。该死不得活,该活死不得。”随即又朝孔明塑像深施一礼,然后慢步走出大门上轿启程。走过小道往南上了大路,心中一阵犹豫,忽又犯了寻思。忙问:“从这儿到沙丘镇路程多远”轿夫答道:“满打满算也就是个八十来里。”伯温眉头一皱,掀起轿帘探出头来将手一挥:“调过头来先向东南斜插五十里,再向西南斜走五十里,串个大圆圈,绕过沙丘镇。”轿夫遵命行事,一路默默无语。 伯温一行多走数十里路程,远远避开沙丘镇,踏上了回归京都的驿道。在横穿一条久日干涸的漏沙河床时,遇见东西两群顽童各自占领一个沙丘戏耍对打。东沙丘一边布是八卦阵势,西沙丘一边摆是长蛇阵图。彼此抛石扬砾,棍起棒落,亦攻亦守。叫喊撕杀。“东沙丘胜喽!西沙丘败喽!”伯温一听沙丘二字惊得出了一身冷汗,顿觉天旋地转,头昏目眩。立即停马住轿,吩咐左右:“吾师诸葛孔明算透天算透地,神口仙言。吾躲得过沙丘镇,逃不脱沙丘河。吾死心明白,死而无怨,愿留数语以诫后人。” 随从拿出笔墨,伯温书曰:“山高总有顶,天大却无边;坐井观天小,登高望天阔。谋胜虑败终不败,取长补短终不短;知错改错终不错,知耻雪耻终不耻。吾居功狂傲,目中无人,从来不思过错,不补短缺,终受吾师严惩。招来丧身之祸。此时醒悟,悔之已晚,望众位传吾留言诫其子孙后代。” 伯温写到此处将笔一撂,口吐鲜血,气绝身亡。随人掩面恸哭,大放悲声。赶快披白挂孝,购棺装殓,连夜租车雇人,扶柩前行。一路泣泣哀叹:“大人文武双全,德才兼备,一代英雄豪杰。跟随太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奠基大明,饱受风霜。其功其劳,国人皆知,天地尽晓。所憾秉性强傲,不能容人,终至沙丘河滩落此不幸。大人临死悟出自己一生之过,留下金石真言诲诫后人,实是明者之为智者之举,令人肃然起敬,怀念千秋。” 伯温灵柩回京,隆重祭奠,归葬故里。并将一字千金留言刻板加印,广布都城乡村。举国上下家家有册人人奉读,翁妪能背子囡成诵。世世代代,流传至今。以上是野史所记载。 正史所记载是: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就赐毒药将刘伯温毒死。朱元璋派宰相胡惟庸送毒药到刘伯温老家,让刘伯温服毒自杀。刘伯温死后,刘伯温的两个儿子也全部被杀。从此刘伯温一族绝后。现在所谓的刘伯温的后人,都是假冒的。刘伯温的大儿子:刘琏,刘基长子,生于1348年(元顺帝至正八年),1377年(明洪武十年),与胡惟庸的党人起冲突,被胁迫堕井而死。刘伯温的小儿子:刘璟,刘基次子,生于1350年(元顺帝至正十年),后因对明成祖直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被捕入狱,在狱中自缢。刘氏一门被朱元璋,抄家,灭九族。刘氏一门绝后。后代有很多人冒充是刘伯温后人。正史记载:刘伯温的家谱 刘基的祖上可以追溯至七世祖刘延庆,再之前的难以稽考,只知刘氏一族是聚居于丰沛一带。刘基的先祖是丰沛(今江苏一带)人,后迁往鄜延(今陕西一带)。北宋灭亡,刘基的七世祖乃南宋初年荣国公、鄜王刘光世“南渡”到临安(今杭州一带)。 1 刘延庆,曾任北宋宣都统少保,累官至镇海军节度使。靖康之难发生,领残部逃离时,死于敌人箭下。 2 刘光世,字平叔,刘延庆次子,官至太师杨国公。 3 刘尧仁,是一位甘于淡泊、品德清高的读书人,不愿作官,隐居不出,甚至把住家由临安迁至竹洲,远离尘嚣,课子自误,躬自食。 4 刘集,受父亲影向,没有出任官职,将刘家迁至青田的武阳,于是刘氏以青田人自称。以实践仁义自我要求,敦勉子孙遵行祖先与先圣先贤所训神的仁义之道。 5 刘濠,曾义救反元义士林融及多位义民,而让自家烧毁,之后人们甚至预言,这样的义行,将会为后代子孙带来福泽。 6 刘庭魂,字尚德,十分博学,曾涉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等学问,曾任元朝太学上舍的官职。 7刘炝,字如晦,是一位饱学之士,官职是遂昌教谕。 8刘基 9 刘琏,刘基长子,生于1348年(元顺帝至正八年),1377年(明洪武十年),与胡惟庸的党人起冲突,被胁迫堕井而死。 10 刘璟,刘基次子,生于1350年(元顺帝至正十年),后因对明成祖直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被捕入狱,在狱中自缢。
刘基,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
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扩展资料:
刘基字伯温,公元1311出身于江浙行省的青田县。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保持国家安定而驰名天下,因此被后人比作诸葛亮,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也”。
刘伯温自幼是聪明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熏陶之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精心研究颇有心得,刘伯温的记忆力是非常之好,读书是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是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
天生的禀赋跟后天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瞩目,他的老师曾经对刘伯温的祖父说道:他日这个孩子定当光大你家门楣振兴你刘氏家族 。
刘伯温果然是人中才杰,他于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精彩表演。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压制。
刘伯温是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到故乡青田隐居,然而在这时候全国的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地反元起义频发,元朝的统治摇摇欲坠,但各支起义军又各树一帜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当中以平民出身的朱元璋最有真龙天子之气。
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不断的推翻元朝的统治,1360年义军统帅朱元璋2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佐朱元璋,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完成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朱元璋得到刘伯温的辅助之后更是如虎添翼。
按照刘伯温给他指定的战略方式先用诱敌之计打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与1363年在鄱阳湖将陈友谅势力彻底消灭,第2年又依计将张士诚势力消灭,接下来朱元璋派部队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 准备在南京称帝,1368年朱元璋称帝正式建立大明帝国改元为洪武。
-刘基
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姓。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姓。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劈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姓称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姓善于建基立业。
① 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② 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 源出于姬姓。东周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辟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称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答案补充 刘姓,以邑为氏,据专家考证,世界上刘姓人口在6000万以上,称得上是“遍地流(刘)”。按史书记载,有五处源起:
1、帝尧陶唐氏(伊祁氏、伊氏)之后,受封于刘(今河北省唐县),后裔因以为氏。裔孙刘累,能驯化龙,侍奉夏后,被夏朝第十三帝孔甲赐为御龙氏。此为祁姓之刘。
2、西周时,周成王封王季之子於刘邑(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子孙以邑为氏。此为姬姓之刘。
3、西汉初年,匈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於冒顿(音mo du墨读)为妻,冒顿姓挛 (音luan di銮低)。按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所以挛 氏子孙皆姓刘。"五胡乱华"时汉国建立者刘渊就是匈奴贵族。
4、刘汉王朝曾赐项氏、娄氏为刘氏。
5、刘汉王朝共历四百二十六年之久,刘姓人口在西汉年间就有十多万,在全国五千多万总人口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当时就已经成了大姓。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据有关文献记载,刘基的先祖是丰沛(今江苏一带)人,后迁往鄜延(今陕西一带)。北宋灭亡,刘基的七世祖乃南宋初年荣国公、鄜王刘光世“南渡”到临安(今杭州一带)。据周群教授考证,刘光世到江南后,虽也“屡 刘基彩像
屡迁寓”,“ 但大致不出今浙江境内”。刘光世之子尧仁后迁居丽水竹洲,而刘尧仁之子,也就是刘基的五世祖刘集卜居当时的青田县南田武阳,至此刘集一支就在南田一带繁衍生息,现南田武阳还有“宋处士刘集墓”。刘基的曾祖刘濠、祖父刘庭槐、父亲刘爚和刘基都生长在南田武阳。 元武宗至大四年刘基出生于江浙行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旧属青田县九都武阳村)。为了纪念刘基,后世把这个村加上旁边一些村划分为文成县(因刘基谥号是文成公)。刘基的父亲刘熵为人正直,才智出众,10岁时,就和祖父刘濠一起设谋挽救了许多同邑人的性命。 原来,南宋灭亡后,青田县一带的起义军也相继被元军围剿四散,潜伏下来。元朝统治者为了斩草除根,巩固他们的政权,派浙东道宣慰副使苟贴儿在青田县调查反元义军的情况。他们在叛徒李熊的提供下,造了一个黑名册,准备上报朝廷,予以镇压。这个黑名册,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性命。苟贴儿路过武阳村时,受到著名乡绅刘濠一家的丰盛款待,并留他们在家里过夜。刘濠将苟贴儿灌醉,偷出黑名册烧掉,然后亲自点火烧毁了自家的祖屋。他们故作慌乱的样子,从大火中救出苟贴儿。苟贴儿自知饮酒误事,所幸死里脱生,对刘家感激不尽。青田县人对刘家不惜财产智救同胞的义举十分钦佩。刘熵后来成为当时的名儒,当过遂昌县(今属浙江)教谕(县学校长)。他40多岁时,生子刘基,视之如掌上明珠。他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在对爱子的培养上,从而使刘基受到良好的教育。
早年求学
刘基好学敏求,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阅读速度极快,据说“读书能一目十行”。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他从师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一部春秋经,刘基没花多少工夫就学完了。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周(敦颐)程(程颢、程颐)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有一次,他在一家书屋看到一本天文书,便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了此书。第二天竟能从头至尾背诵如流。店主人知后十分惊奇,要把这部天文书送给他 早年在元廷时的刘伯温
,刘基说:“这部书已装在我胸中,书对我已经没有用了。” 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不仅使他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而且使他年轻时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唐)、诸葛孔明(三国·蜀)之才。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从此他便步入坎坷曲折、跌宕起伏的仕途生涯。
仕途坎坷
十四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元王朝政权逐渐走向全面崩溃的时期。元王朝建立半个世纪以来,用极端野蛮落 刘基题跋像
[1]后的方式统治中国,对广大人民进行了无情的屠杀与残酷的剥削,人民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于是中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农民起义与暴动,元王朝岌岌可危。一面是贪婪昏愦、醉生梦死;一面是水深火热、揭竿而起。在这样的情势下,刘基步入宦途,就迫使他要么与元朝统治阶级合作,沆瀣一气,最后同归于尽;要么反其道而行之,站在人民一边,共同埋葬贪婪残暴的王朝。作为一个崇尚气节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刘基选择了后者,尽管那里布满了荆棘。仕途坎坷蛰居隐退刘基考中进士后,在家闲居3年。至元二年(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作为天子门生,他还是无限感激元朝皇帝赐给他这一施展才华的机会,以实现自幼立下的宏图大志。所以、他一出仕就抱定要用自己的全部的才华和忠诚,去干—番大事业。 县丞虽然是个辅佐县令的小官。刘基并没有因为位卑职微而敷衍塞责,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刘基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亦昭著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刘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1336年(至元二年),刘基担任江西瑞州府高安县的县丞。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辞官后,刘基返回青田,1343年(至正三年),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
蛰居隐退
1346年(至正六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的邀请,与欧阳苏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附近的蛟溪书屋住下,过了一段半隐居的生活。以教授村里中的子弟读书来维持生活,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时相往还。 1348年(至正八年),刘基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再度投入人群。他来到杭州居住,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即刘琏。在杭州的四年当中,他和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相和。1352年(至正十二年)七月,徐寿辉攻陷杭州,在攻陷杭州之前,刘基便带着家人回到故乡。回到故乡不久,朝廷来了一封公文。朝廷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政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特别以方国珍为对象。
助明开国
1360年(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展现一个非常成功的兵法家的才能。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1370年(明洪武三年),为嘉勉刘基的功荣,授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本想封刘基为丞相,但刘基一再推脱,只好作罢。这并不是刘基的客气,而是他明白自己的正直会遭到其他为官者的排挤。因此申请还乡。朱元璋授命为他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并封为诚意伯。刘基的功劳对于明朝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但每年俸禄只有二百四十石。 朱元璋封给了刘基“诚意伯”,似乎并不是什么大官。但其实朱元璋一直很想让刘基做宰相,但刘基却一再推辞。其实刘基是明朝开国元勋,功劳是很大的。而刘基也救过朱元璋很多次,次次惊险。若不是刘基,朱元璋称帝之前就早已被害死多次了。而刘基固然想当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因为这样他就能实现他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抱负。但是他知道自己过于正直,会遭到奸臣的排挤,是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的。所以他告老还乡,去和家人在一起了。 晚年生活 刘伯温和李善长
1375年(洪武八年),刘基虽然不良于行,仍然和所有在京官员一样,参加元旦的早朝,随后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这虽属于歌功颁德的应酬文字,但诗中仍可以看见刘基的心情。据说正月中旬,宋濂的门人刘刚来到刘基的住处,商请刘伯温将宋濂一百多卷的作品,择取精华部分编辑成书,以便诵读,也请刘基为新书写一篇序文。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几天之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时,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又继续说道:“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1513年(明武宗正德八年),朝廷赠他为太师,谥号文成。1531年(明世宗嘉靖十年),因刑部郎中李瑜的建言,朝廷再度讨论刘基的功绩,并决议刘伯温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配享太庙。
刘基的历史功绩在于能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帮助朱元璋勇敢地担负起统一中国这一伟大任务。他主要干了如下六件大事: (1)帮助国主朱元璋废小明王而自立。朱元璋是郭子兴的部将,子兴死后,小明王 刘基画像
[2]韩林儿封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借用龙凤年号,名义上受小明王节制。在攻克南京,据淮河江左地区,下浙江后,朱元璋被手下奉为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仍奉韩林儿。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独基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因见太祖,陈天命所在。所谓天命,就是要朱元璋有雄心壮志、大展宏图、担负起打天下建立新王朝的使命。 (2)协助朱元璋制订“征讨大计”。朱元璋起于淮右,渡江后,势力发展较快,但仍只局限于浙江一带,且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均为劲敌,稍有不慎,就有败亡之危。当时许多人认为张士诚据有苏湖富饶地区,宜先攻取。但刘基认为“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协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朱元璋采用了这战略决策,遂成帝业。 (3)在重大战役中,或运筹帷幄,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刘基因谙韬略,通天文地理,故往往“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如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精兵三十万,战舰五千只,攻下太平,进驻采石矶,直逼金陵,势甚器张。当时朱元璋驻金附守兵仅十万余。由于双方力量对悬殊大,朱元璋军中文武大臣乱成一团: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放弃应天,保存实力再作计较;有的主张出击,一决雌雄……独刘基一人张目不言,朱元璋就把他请到自己的卧室,征求意见。刘基说:“主张投降和逃跑者,应杀头治罪,因他们不看大好形势,散布失败情绪。事实上,陈友谅自以为兵强势众,又打了几次胜仗,更是志得意满,目空一切。我们就利用他的骄傲情绪,设下埋伏,使计诱其深入,一鼓可破。”朱元璋听了刘基这番独见后,乃定征伐之计。刘基勇气奋发,计划立就:首先遣人诈降,使康茂才诱陈友谅夜来劫城,并约定陈友谅至江东木桥边呼“老康”为联络信号。陈友谅不知是计,结果点精兵三十万,行至江东桥边,并无木桥,是座铁桥,使人呼“老康”,又无人答应。正在疑惑间,又突遇暴雨,四下伏兵齐出击,陈友谅鼠窜狼奔,败退至江边。谁知原有渡江用的战舰,刘基以计尽将拘掠,仅留破般三百只于江边。陈友谅败军争先逃渡,行至江中,又突闻火炮声,破船连人沉没一半多。结果全歼陈友谅主力军,挫败陈的锐气,乘胜收复太平,攻下安庆、信州、兖州。陈友谅只得带领剩余的伤卒败将仓惶地逃回汉阳。 三年后(1363年7月),陈友谅重整旗鼓,号称百万,再度与朱元璋在鄱阳湖中作生死存亡的大决战。在这胜负的关键时刻,刘基始终和朱元璋在一条船上参与军机,运筹帷幄。一次,他忽然发现水鸟惊飞,刘基预知这是陈友谅的船队集中力量向朱元璋的指挥船开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立即拉起朱元璋转到另一条船上,当他们还未坐定,原来那条船已被陈友谅火炮打得粉碎。当时陈看到朱元璋的指挥船已被打沉,大喜过望。不料朱元璋仍在指挥战斗,士兵越战越勇,最后大败陈友谅,陈也在这次水战中败死。这次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历史上称为鄱阳湖之战。 (4)洪武开国之前,1366年受命卜地拓建南京城;1367年授太史令,上戍申大统历,并与李善长、杨宪、傅献、陶安等一起定律令。平定张士诚后,有张昶者使人上书称颂功德,劝朱元璋及时行乐,刘基当即指出:“是欲为赵高也。”及时提醒朱元璋“居安思危”。 (5)洪武开国以后,刘基奏立《军卫法》,提出“宽以待民与严惩贪吏”的主张,肃纲纪,整吏治,严惩贪枉。如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罪,虽丞相李善长出面替其义子说情,刘基仍将李彬奏斩。刘基还谏止营建东都,提醒朱元璋不要轻敌。奏曰:“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也;王保保<扩郭铁机>未可轻也。” (6)六十一岁告老还乡,劝朱元璋“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少济以宽大。”临终前遗嘱次子仲璟,待胡惟庸败后上奏朱元璋:“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联络。” 以上六件大事,前三件可谓帮助朱元璋打天下,后三件可谓帮助朱元璋巩固天下。说明刘基是位卓越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他既是开国功臣,也是治国良臣。
刘基在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主要著作有: 《郁离子》 《覆瓿集》
相关图像(13张) 《写情集》 《犁眉公集》 《春秋明经》 以上均收录于《诚意伯文集》 《卖柑者言》 还有些是后人托名附会的作品: 《百战奇略》 《时务十八策》 《火龙神器阵法》 后人合编《诚意伯文集》20卷 此外,民间亦有多部与刘伯温有关的小说。当中,有说他经常微服出巡,体察民情。亦有说他很会占卜,常装扮成道士,并著有《烧饼歌》,向朱元璋暗示大明日后所发生的事,甚至明亡之后数百年的事。不过,由于刘伯温早在洪武八年就已离世,使这些故事和预言的真确性存疑。《烧饼歌》,全文共计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用四十余首隐语歌谣组成,是用隐语写成的“预言”歌谣,据卦撰词,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涉及到“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也是前人“观象玩占”的遗著,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深,难于理解,视为神撰。 其中的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一生中最鼎盛之际,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他认为志利忘民,缺乏行义,国家是危险的。刘基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治世的理论基础,主张宽仁之道,认为只要把握好国家的纲纪,刑德,人才,就能治天下。在写作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蔡元培称他:“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日本学者奥野纯评价他:“际会风云,平定海宇,既辟一代之规模,又阐一代之文章,盖诚意伯刘公一人而已矣。” 民谚有云:“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刘姓家族的由来,或家谱怎么组成求解?
本文2023-11-20 19:55: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1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