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家谱上面都写了什么?为何说清朝歪曲历史?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后世王朝为前朝修史的传统,如隋朝灭亡后,负责编纂《隋书》的就是唐朝的魏征。通常情况下,新王朝的史官都不会替已经灭亡的前朝说好话,能做到客观公正已实属不易。像唐朝的史料中都记载隋炀帝昏庸无道,李渊父子这才揭竿而起,替天行道。但后世的史学家通过考古发现,隋炀帝也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并不像唐朝史官所记载的那般无能。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对明朝史料的篡改就更严重了。
明朝往事
明宪宗朱见深因为从两岁起就被宫女万贞儿照顾,所以在他长大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位比他大17岁的宫女。朱见深登基后,想立万贞儿为皇后,却遭到了生母周太后的驳斥。没办法,朱见深只好将万贞儿封为妃子。朱见深日夜宠幸万贞儿,却不看皇后一眼,所以吴皇后便有些生气。
万贞儿仗着有皇帝撑腰,也不把吴皇后放在眼里。在一次冲突后,吴皇后动手打了万贞儿一巴掌。吴皇后以为她作为一朝皇后,责罚一个妃子还不是家常便饭?没想到明宪宗朱见深却为此动怒,将她打入冷宫。吴皇后被废后,朱见深又想立万贞儿为后,但周太后还是不同意,最后立了王氏为后。
有前车之鉴在那摆着,王皇后也不敢跟万贞儿对着干,所以万贵妃更加得宠,于成化二年生下皇长子。朱见深大喜,晋封万贞儿为“贵妃”,即万贵妃。万贵妃以为自己迟早会当上皇后,没想到儿子不到一年便夭折了,而她从此也不再有孕。
按照清朝所编的《明史》,万贵妃为了防止其他妃子诞下龙子,便使用各种手段对她们进行迫害。一旦有怀孕的,便想办法让其堕胎。
后来宫女纪氏怀上了孩子,万贵妃又派人送去打胎药。幸得太监张敏等人保护,明孝宗朱祐樘才存活了下来。明宪宗将朱祐樘立为太子后,万贵妃对张敏等人颇为怨恨,张敏害怕被万贵妃报复便吞金而死。但福建同安县《张氏族谱》中记载的内容,却与《明史》上截然相反。
张敏家谱
原来这张敏正是同安张氏一族的家庭成员,
据《张氏族谱》记载,张敏死于成化二十一年,而并非《明史》记载的成化十一年。且张敏也不是吞金而死,而是自然病死的。
《同安县志》和《金门县志》关于此事也有记载,说成化二十一年张敏患重病后,皇帝还派太医前去给他看病。
而据《明史》记载,明孝宗的母亲也是万贵妃迫害而死。但奇怪的是,明孝宗继位后却没有拿万氏一族的人开刀,为母亲报仇。可见,万贵妃迫害明孝宗生母的说法也站不住脚。而这只是《明史》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内容而已。由此可见清朝删改了多少明朝的史料。
孔氏宗族的族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族谱。孔氏宗族视修谱为合族大事,通过修谱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缘关系相对疏远的孔氏族人组成一体,从而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照穆、备遗忘”的目的,修谱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清查“外孔”的渗入。
最初的孔氏家乘,只是以抄本传世,记载世袭奉祀的宗子名字。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官居朝议大夫的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深感个别抄本易于散失,而且每代仅录一人,使家族中许多贤达之士未能载入史册,年代久远后必被湮没,决定广收资料,创修孔氏族谱。这是孔氏宗族的第一部族谱,将本族嫡系及支庶一并收入,正式镂版印刷。
孔宗翰之后的四百年间,宋、金、元历朝更替,屡值兵燹战乱,其间孔氏谱牒虽曾进行过重修,但没有正式刊刻。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才又一次组织重修并付印。这次重修的族谱接受以往濒于失传的教训,特对修谱之事作了文字上的规定:此后族谱“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大修以甲子为期”。按此规定,应当在嘉庆四十年(1561年)左右修谱,但由于种种原因,修谱工作比规定时间向后拖了六十多年,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才纂修族谱,这距上次修谱已有133年的时间。而后的康熙、乾隆朝的甲子年均按时修谱,但乾隆甲子(1744年)负责修谱的是孔继汾,他后来因被告触犯了清朝《会典》而陷入文字狱,充军到新疆伊犁。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没有再大修过族谱,直到民国九年(1920年)倡修全族大谱,经土7年努力,在民国二十六年方大功告成。这部民国族谱是最大规模的一个孔氏全国合族大谱。
北宋元丰及明弘治年间所修的孔氏族谱,久已亡佚,今天能看到的只有天启、康熙、乾隆和民国所修的四部。从这四部族谱的纂修人员的设定来看,可以发现,随着世代推移,修谱机构的设定规模逐渐扩大。
为确保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衍圣公府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人事安排,如乾隆九年(1744年)修谱时,设立鉴定一人,由衍圣公担任;监修二人,由三品执事官和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担任;提调二人,由正一品荫生候选员外郎和曲阜县世职知县担任;以下编次、掌收、校阅、誉录、督刊、收发等职,也是各由四品执事官、候选州同知之类有官职者及有科名的人员担任。到民国时期最后一次大修时,衍圣公孔德成主持,专门设立了“曲阜全国孔氏合族修谱办事处”(简称“谱馆”,古时称:“纂局”),孔德成任总裁,由族长孔传蜻等三人主持日常工作,谱馆有职员66名,另有一些勤杂员役。
修谱时,衍圣公府要先行制订条规、颁布榜示,制订统一格册和修谱誓词。然后择吉日举行仪式,告庙致祭后,各执事人员进入修谱的专设机构纂局内办公。族谱纂修完成,要在孔庙举行隆重的告祭仪式。各户族众按规定领到新谱后,即将旧谱交至族长,立即焚瘗。如有失落旧谱者,即声明,该户头户举出具证明,刻附谱后。
孔氏历代修谱都非常严格,明天启年间修谱规定义子不能入谱,违者重究。清康熙时修谱,规定更加详细:一,凡不孝、不悌、犯义、僧道、邪巫、优卒、贱役等,都被认为是“辱祖玷宗,丧名败节,皆不准入谱”;二,因修谱都是集资,所以规定族人每丁交银八分,违者不准入谱;三,孔氏子孙不仅行辈字有一定规定,即使用字亦随行辈而定,不准乱用。修谱时,如有不依规定乱取用者,必须改正,否则不得入谱。乾隆甲子修谱除继承康熙时的规定外,又提出凡“养异姓为子、赘婿冒姓、子随母嫁携来同居”者,亦不得入谱。对以上各方面,不仅各户头要认真作保证,而且还发动族人知情者履行检举之责。
在孔氏宗族中,除大宗主衍圣公主持纂修的全谱外,各户、各支派还有自己纂修的小谱或支谱。这些谱牒各具特色,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比如,《林前户支谱》记载了从汉至清历代皇帝对孔氏优免赋役的敕文,并收入嘉庆年间立于孔庙毓粹门下的蠲免碑文。《大宗支谱》则收入了更为详细的资料,在人名之下不仅载有字号、功名官职,还有妻妾娶自何家、其子娶何家之女、其女嫁与何家之男等内容。由于支谱所刊印数量较少,留存下来的仅有八部,它们是:《东家小谱》、《嫡系小谱》、《续修支谱》二种,《大宗支谱》二种,《林前户支谱》、《林前户重修孔子世家谱》。
凡是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纂修的支谱,必须获得衍圣公的批准,加盖衍圣公府大印后才能成立。各级官府主要根据衍圣公府钤印的有无,来判断内孔与外孔,决定是否给予优免差徭及有别于齐民的特权。
内孔和外孔
一般说来,作为圣裔的孔氏宗族常常自称“内孔”或“真孔”,而把同姓不同宗的孔氏称为“外孔”或“伪孔”。这里的里外、真伪,是以圣脉的流传作为对照的。
圣裔们所强调区别的“外孔”,其情况大致有二:
一是与圣裔同姓不同宗的孔氏。如本书第一章中所述,在古代,也有几支孔姓并非出于子姓之后,在孔父嘉至孔子一系后世的繁衍、扩大的同时,这些“圣裔”之外的孔姓渐渐淹没无闻,也无世系资料存世,然而这为数不多非圣裔的孔氏有时会想方设法混进圣裔中去,以图享受到朝廷对孔子后裔的优厚待遇。正是“累朝优礼”、“与常人异”的待遇,在孔氏宗族史上引起了大量伪孔冒宗的现象,在曲阜县之外的其他州县,时有和孔子后裔并非一脉的外孔假冒“圣裔”,以期得以优免地方差徭,这种情况每朝每代都有发生。而在曲阜,由于管理严格,冒宗易于识别,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一是出于衍圣公府的奴仆孔末所传的后代。据载,孔仁玉的后裔在北宋时期传至五十三代而分为“孔氏五位”的同时,洒扫户孔末的子孙也已立为“五院”,分布在曲阜的小薛社、张阳社、西隅社、东忠社、西忠社。到清代,这些所谓“仆随主姓”的外孔,又发展到曲阜之外的邹县等地。既然同属一姓,又并非同脉,为了明确主仆、圣裔庶民之区别,以衍圣公府为代表的孔氏宗族“不准其随钦赐行辈取名,以免混乱”。外孔如冒宗续谱,则要因“冒宗谱,滥邀恩崇”而获罪。
永乐5年1407年11月,永乐大典终于完成了。此书收录上至先秦,下至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余种,共计11095册,22877券,3亿7000万字。全部由人工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写而成。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令人痛心的是,目前存世仅400余册,95%以上内容已经失传了。下面就讲一下先辈们是如何编撰这一巨著的!!
朱棣准确的判断出解缙就是能胜任永乐大典主编工作的人,于是在永乐元年1403年,郑重的将这个可以光耀史册,也可以累死人的工作交给了解缙。他的要求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言。至于天文地理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被集成一书勿厌浩繁。
在信息并不发达的当时,书籍即使出版了也是很容易失传的。小说之类的书很多人看,但某些经史子集之类的学术书籍就很少有人问津,这一点呢也和现在差不多,技艺失传,而某些不传世的书籍就更像武侠小说中的秘籍一样,隐藏于深山密林之中,不为人知,要采集这些书籍,必须要有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所以虽然每个朝代都修书却大有不同,比较穷的朝代,官方修书是数量有限,只求修好必须修的那一本儿前朝的史书。而朱棣要修的不是一本,也不是一部书。他要修的是涵盖古今,包罗万象,蕴含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
这不仅仅是文化,这是包括经济文化在内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自信和强大的象征。摆出了大阵势。这个阵势实在是大。完全体现了明朝当时的综合国力。首先,朱棣派了5个翰林学士担任总裁,不是我们今天说的那个公司总裁,这5人以王景为首,都是饱学之士。并另派20名翰林院官员为副总裁,这20个人那也都是著名的学者,此外朱棣还在全国范围内发出总动员令,召集所有学识渊博的人。不管你是老是少是贫是富,瘸子拐子都没关系,脑袋能转得动,能走路就行了,全部召集来做编纂,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这个编辑。
这还没完,朱棣拉出了拼命地架势,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他在全国各个州县四处寻找有某种特定能力的人,这种能力并不是学问,那么他到底要找的是什么样的人呢?答案是字写的好的人。由于当时是修一部全书,所以要找来很多资料,这些资料找来之后需要找人抄袭。既然是大明帝国编的书,自然就要体面,自迹必须要漂亮清晰,如果要找一个类似像我这样字迹潦草,每天只会在电脑前面打字的人去抄书,别说朱棣看不惯,而我自己都会觉得丢人呢,那个年头你要是写得一手烂字你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
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人外,朱棣还给解缙派去了一个帮手,和他共同主编此书,这个人说是帮手,实际上啊应该是监工,这个监工就是姚广孝。把这样的重量级人物放在解缙身边朱棣的决心可想而知。当朱棣以排山倒海之势摆出这副超豪华阵容时,解缙才终于明白,自己将要完成的是一件多么宏大光荣的事情,啥也别说了,开始玩命干吧。
事实证明,朱棣确实没有看错人。解缙充分的发挥他的才学,合理的安排各项工作。采集,辨析,编写,校对都有条不紊在进行着,每次编写完一部分,他都要亲自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作为这支庞大知识分子队伍中的佼佼者,他做得很出色。
上千个勤勤恳恳的知识分子日夜不休的工作着,他们在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笔耕不辍,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娱乐,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其中有不少人因为劳累过度而死,只是为了完成这部古往今来最为伟大的著作。
在这些人的不懈努力下,永乐5年1407年11月,这部大典终于完成了。此书收录上至先秦,下至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余种,共计11095册,22877券,3亿7000万字。全部由人工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写而成。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更为难得的是,以谢晋为首的明代知识分子们,以广博的知识和兼容并包的思想采集了几乎所有珍贵的文化资料,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朱棣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郑重地为这部伟大的伟大巨作命名,永乐大典。
现在朱棣终于可以说,在我的统治下,编成了一部有史以来最全最完美的书。终有一天,我会老去,但这部书的光荣将永远光耀着后代的人们,告诉他们我这个时代的辉煌。光荣绝不仅仅是朱棣,这是属于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光荣。
我们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曾经光耀四方,强盛一时。也曾屈膝,受辱,已经面临危亡,但我们最终没有屈服,我们的文明传承了下来,并引领着我们顽强的站立起来。永乐大典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种精神,传承我们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要感谢这部书,因为如果没有它的诞生,很多古代书籍今天的我们将永远也看不到了。如果要给这些书开个书单,恐怕会很长,在此我只列举其中一些书目。让大家了解此书的重要意义,如旧唐书旧5代史,宋会要辑编,资治通鉴长编等书,后来全部失传。直到清代时,方才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流传于世上,所以我们说永乐大典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金字塔。
解缙虽然没有金戈铁马的风光,但他有自己的武器,他的武器就是笔墨,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无数辛勤的知识分子用笔墨为我们留下了祖先的智慧和知识,让我们了解了那光荣的过往和先人的伟大,事实证明,那些常常被我们嘲笑的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和读书人,他们也有力量,他们也很强壮,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家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对于家庭有着“明昭穆、辩世系”等功能,而且也是研究 历史 的重要史料来源。
中国家谱的 历史 源远流长。民国以前,家谱的修纂连绵不绝,至民国至今,家谱修纂也经历了几个重要时期。一是民国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国民党倡导,出现一个修谱的高潮,诸多国民党要员也都在这时候进行修谱。二是建国后的20世纪80—90年代,也迎来一个修谱的高潮。建国之后,族谱被视为封建的象征,遭到严重破坏,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族谱有了新的认识,开始不断修纂家谱。进入新世纪之后,修谱更是频繁。
民国高官家族修谱时蒋介石的题词
但新世纪修谱,和以前的宗族修谱有很大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首先是资金的问题,不同于明清时期宗族,修谱的资金从族产扣除,现在修谱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再者就是世系的编纂,新增了多少人口,具体世系如何,特别是像题主所说的,如果老谱遗失,新谱的修纂就会更加困难。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近世修谱时的倡议书(为了保护隐私,此处仅截取了部分)
第一,资金问题 。当今修谱资金的主要来源是 捐款和均摊 ,一般都将这两种个方式相结合。
捐献主要是由家族中资金比较充足或者 社会 地位比较高的人进行捐款,这也是当今修谱资金的重要来源。当然,为了鼓励族人进行捐款,常常在家谱中载明某某捐款多少,如若捐的比较多,还会在家谱中详细载明家庭的照片以及家庭人员的光荣事迹。
均摊则比较简单,就是每户都要缴纳一定的款项,不同的宗族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按照家庭进行,有的按照人丁捐款,通常都采取第二种。其缴纳具体数额不同地区也不同,有的人均10元,也有的人均20元等等。当然,是否缴纳采取自愿原则,但是不缴纳也不会载入家谱,所以还是带有间接性的强制性措施。
第二,世系编排问题 。
采访是不可避免的。 修谱人员需要每家每户的去采访,确定家庭具体的人口。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所以一般选择有一定名望的族人担任。而且如果可能,还需要跨越不同县市,甚至不同省份。
但这里就出现了题主所说的问题,如果家族有老谱,那一切都好说,只要按照以前的世系采访编排即可,但如果老谱遗失该怎么办呢
采访一定是必要的, 而且还要很仔细的进行采访,包括家庭男主人之上的若干代,都要尽可能的进行梳理清楚。而且, 这里也可以对族中年龄较大的老人进行采访 ,依据他们的口述史料进行汇总。
查找文献资料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的文献包括多种,方志、文集、旧报纸等等。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两种文献资料。 一是墨谱 ,所谓墨谱,是和传统意义上的家谱不同的,传统家谱都是出版的或者已经刊刻出来的,但是墨谱是未经刊载的,一般墨谱很难保存下来,但也有部分宗族会保留。 二是碑刻 ,明清时期碑刻都会比较完整的记载家族世系,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份史料。
另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方法进行考证。 比如联宗谱 。一般而言,每个家族都会有迁徙来源,通过去迁徙地进行考察,也有一定的几率找到之前的家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采访汇总,能够形成新的家谱。
当然,如果实在找不到相关记载,在新修家谱时,先将现存可以考证的世系资料编纂出来,不清楚的部分可以待后续进行考证。
当然,新修家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都会组成一个修谱委员会,进行统筹分配,如总修人、会计、采访人员等等。
比较复杂。要看失续的年代是否久远。可以从现代往上推,看是否联系上老谱,(老谱上记载的详细更好)。你属于哪支,住哪个村,每一辈弟兄几人,(这些信息老谱上都有记载),多和年龄大的,辈份长的交流。现在人口流动性很大,迁徙频繁,续谱更难。小传中可写清楚原住何村,现居何地(地址要写清楚)。现在,年轻人多不太重视修谱,但仍要二三十年修一次,这就需要家族中要有热心公益之人,有志者事竟成。我大伯退休教师,一个人跑了四年,几十个村庄,完善了谱系,又写了小传,及文献,修了支谱,为本支五千人及安徽蚌埠常氏家族作出了贡献。本人于2017年9月份,下定决心,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了1871年(1992年老谱记载。)迁至南京鼓楼区,最近两、三代人与老家失去联系几十年的南京一支人,参于2017年修谱,圆了他们与老家宗亲们的团聚梦!
中国人非常重视修家谱,讲究慎终追远,传承有序。家谱失传的现象也很普遍,远因是战争和灾害,近因是破四旧和人口流动加速。
我家的家谱也在文革中烧掉了,我父亲在2000年退休以后,用了七、八年的时间重新整理出来,他的办法主要有这么几个:
1回忆。我的祖父是1978年去世的,大概在1976年前后,我父亲就请他老人家回忆族谱。我们这一支落户到本地后,传到我祖父是第七代,从我祖父之前,一直是长房,族谱和牌位(神柱)一直放在我家,虽然被当做四旧破掉了,但是祖父记忆力极好,他口述的内容被我父亲记录下来,基本上已经很完备(缺部分生卒年月和女配偶姓氏)。我父亲又多次回村里咨询老人,又充实修正了一些内容。这是恢复家谱最重要的办法。
2走访。全县有近千个自然村,有吕姓的村子大概有200多个,父亲骑车着电动车,用七八年的时间逐个走访(有些村子去了四五次),一方面梳理清楚了本县吕姓的来龙去脉,播迁流转次序,另一方面也充实订正了我们的家谱(因为在一些较近的支脉里,颇能获得臂助)。我父亲根据几年来的调研资料,写下了几万字的“市吕姓源流考”,为后来者深入研究提供了方便。这是第二个重要手段。
3查阅地方史志。这个方法可以在大的节点上提供一些帮助,对细节帮助不大。
4可以在网上查找本姓的宗亲会,也能有所收获。
最难的就是李姓,没有一个统一的字辈。我自己今年47岁,李姓,根据老谱记载。2015开始,到2017年。终于把本村本族所有的人员统一进行了续撰。老谱是清四旧时放在窗台底下用泥土泥在墙里才幸免于难。后来我的一个大爷爷保管着。大爷爷在2001年去世了,六十多年了基本木续过谱。我是一个乡村医生,利用农村人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档案管理。我通过电脑把族谱续撰了!自己感到好欣慰。真的好累续撰族谱。我没有让族里人花一分钱。!!!顺便说一下,我族是明景泰三年从江苏东海迁徙到山东莒邑!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很是适合,因为我们唐氏家族也正在准备重修族谱,和题主所描述的一样,我们家族的族谱也已经失传。
首先说,为什么要修谱续谱?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普天下炎黄子孙一脉相承,说世系,道宗族,辩亲疏,以延宗亲之道。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同为一理。
此为修谱续谱之初衷。
过去,每个家族,都会有族谱,历经续修,完整规范,世代相传,长期保存。
但是,经过那个时期破四旧,族谱遭毁失,宗祠遭破坏,祖宗牌位也都损坏,导致后来家族字辈都变得混乱。
到了现在这个太平时代,大家都认识到修谱续谱的重要性,很多家族开始重新修订族谱。
可是,族谱已经损毁失传,又该从何入手呢?
我说一下我们的做法,题主可以作为参考。
一、采访族中老人,走家串户采集总支世系信息。 二、搜集物证,比如找到老祠堂地址,看是否有石碑。我们就是在老祠堂遗址找到了百年前的纪念石碑,上面的字迹依然可辩。我们将石碑上字拓下来整理出来。三、家族族谱虽然损毁,但家族各分支有些家里一定还有保留的神主牌位。我们也就是在家族走访中收集到了一些神主牌。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整理出辈分字派,可以和其他地方同姓家族字派进行对比,看能否找到字派一致或者接近的,以找到本支的来源。
经过这些考察走访,我们考证整理出了最初入川的字辈,又重新续订了新的字辈。
族谱的续修,还在进行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总的说来,需要全族人共同努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为了追本溯源,弘扬祖宗遗德,继承祖宗传统,我们都应该做好这件事。
我是阆中飞帅,期待你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寻祖藉,求帮助: 湖北吴氏一支和祖藉失去联系,祖藉江西南昌新建县,1890年以前每代人回新建祭祖,此后120多年无人回去,祖谱及祠堂在新建原藉,其中族谱字辈是: 君启继文州,振汉忠国道,诗书礼可传有网友知道上述族谱及地址者,请回复,谢谢!祝您全家幸福!
每届修谱都会印刷出很多套,除非是全部消失了。只要有一套存在,就可以续谱。
无论以前家谱在否,现在主要的是每个家族之间详细记录,有序流传,一旦有追溯的线索,严格考证,同姓之间相互参阅,建立起完整的血缘传承档案。百年之后,尸骨与功业荡然无存,唯一能留下的只有名姓,假如连名字都不能加以记录,我们的一生也就是烟消云散,灰飞烟灭了。
一般都是可以的
只是难度较大
有些可能会难续
但谱有这方面的处理技巧
做总比只遗憾要好百倍,实在没有老谱,就找老人回忆家族世系,并尽量捋清,能到哪代就到哪代,即使有部分错误也没关系,只要别把行辈搞错就是功绩。你现在开始修成家谱,你就是家族的功臣。
我只能遗憾的说,家谱最初是记录王侯将相的家族所设立的,到了宋代,家谱才逐渐流传下来,无论是大官贵族或平民百姓,都开始编撰家谱,但因为历史上战乱,政治变革等原因很多家谱都没有流传下来,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家谱大都只能追溯到明代。而中国古代的人讲究门第出身,往往将历史上同姓名人当做自己的祖先。所以现在的家谱上先祖大多数是名人。
另一方面,至于姓氏的源出,只能根据现存的史籍。就拿宋姓来说吧,一般人认为宋氏起源于河南商丘。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微子启于宋(今河南商丘) ,称宋公,建立宋国,宋人以国为姓,这是宋姓之始。而微子启是商朝后裔,商朝的建立者商汤则是帝喾(五帝之一)之子契的14世孙,而帝喾则是黄帝曾孙,因此宋的远祖便成了黄帝但是宋国亡后,国人以宋为姓,那么多宋国人肯定有不少人不是微子启的后代,但因年代久远,宋以黄帝为始祖,
另一方面黄帝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与炎帝一同打败蚩尤,所以炎黄二帝被奉为华夏民族的祖先
明朝太监家谱上面都写了什么?为何说清朝歪曲历史?
本文2023-11-20 19:27:3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17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