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姓来源
洪姓
一姓氏渊源:
1、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的后代。
据史籍《元和姓纂》及《尚书》等记载,共工从黄帝时起就担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颛顼帝时,共工起兵争天下,后失败,因避仇改洪氏。
传说共工在失败后,一怒之下一头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因此被逐出中原,共工氏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子孙忘记自己是水神,因此在自己名字“共”的旁边加上三点水,留给后世子孙为氏,因此其后裔称洪氏。
2、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共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西周时期有一个共国(今河南辉县),子孙以国名为氏,后加“水“字偏旁成洪。
3、源于姬姓,出自轩辕氏黄帝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路史》记载,相传帝鸿(即轩辕氏)之后有洪氏。
4、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洪洞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氏。
上古周朝时期有一个扬侯国,因其建都于洪洞,后又称为洪洞国(今山西洪洞),子孙以国名第一个字为氏。
5、源于改姓,属于避讳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名拓跋弘,孝文帝名元宏,当时北方的宏(弘)氏为避讳改为谐音汉字“洪”氏。
据史籍《百家姓考略》记载,豫章(今江西南昌)宏姓、常州(今江苏常州)弘姓为避唐高宗太子、唐明皇名李弘之讳而改谐音字“洪”氏。
据史籍《姓源韵谱》记载,五代时期刘弘昌、刘弘果为避宋太祖之父名讳而改谐音字“洪”氏。
6、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清朝时期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洪佳氏、宏义氏等,后代全部或部分改汉字单姓“洪”。
裕固族克孜勒氏,改汉字单姓“洪”。
清朝时期高丽人有洪姓,凡四派,出南大门、得州、易州、开城府等地。
今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二、得姓始祖:共工。
上古炎帝的后裔,黄帝时任水官。史书云:“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种描绘。其活动中心应在黄河中游,近伊、洛流域。据古史记载,他曾与颛顼争为帝,怒而撞不周之山,使支持天的柱子被撞断,地的四角也裂开,所有这些神话般的描绘都是在说明炎黄两系争权斗争的激烈。为了怀念这位先人,遂有共姓。后因避仇,又因共工有水德,成洪氏,尊共工为洪氏的得姓始祖。
三、迁徙分布:
上古时期的共工,于四千二百年前被虞舜流放到幽州。洪氏形成后,直至汉朝,主要是在其发祥地今河北、河南、辽宁一带发展繁衍。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三国东吴庐江(今安徽庐州)太守洪矩是宣城人,唐朝有“清河丞洪孝昌,代居舒州(今安徽舒城),状称矩后……”由此可见,三国时期洪氏已有徙居安徽者。唐高宗总章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随从陈氏父子戍闽的中原将士两次共约七千余人、六十四姓,其中有洪氏落籍福建,这当是洪氏最早入闽者。唐玄宗时,豫章宏姓为避讳改姓洪,加之唐末世居徽州婺源(今安徽婺源)黄荆墩的洪氏为避战乱行徙于饶州乐平(今江西饶州)之东,凡七百余家,世代读书耕桑,逐渐昌盛为洪氏豫章郡望。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说洪氏“望出敦煌、豫章、宣城”。望即郡望或地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这说明唐朝及其以前,洪氏不仅称盛于安徽、江西,而且甘肃还有一支比较兴旺。常州洪氏由洪察而改,其子洪子舆、孙洪经纶皆显贵于当朝,并沿袭洪氏未改。
隋唐以后,洪氏称盛于皖、赣一带。
北宋初期,江西乐平的一支洪氏入迁福建宁化,后又派分出两支,一迁广东海阳汤田,旋迁嘉应州;一迁丰顺布心,再迁梅县石坑玉坪(奉洪贵生为开派祖)。
明朝初期,山西洪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陕西、湖北、江苏等地。
清朝时期,南方各省、台湾省、北方各省含甘肃、新疆等地皆有洪氏人居住。
如今,洪氏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江苏、浙江等省为多,上述两省之洪氏约占全国汉族洪氏人口的26%。
洪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七位的姓氏,人口约二百五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16%。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敦煌郡: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
宣城郡:晋时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定城)。
豫章郡:汉朝将秦朝的九江郡改为豫章郡。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九江一带。
2堂号:
平山堂:以望立堂。
敦煌堂:以望立堂。
双忠堂:源自宋朝洪皓,他是鄱阳人(今江西乐平)。著名宋朝大臣、词人。宋政和年间进士。他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扣留了他,他坚不屈服。在被扣押的十五年中,他经常暗自派人向宋朝廷汇报金国的情况,人们把他比作苏武。他的儿子洪迈,又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强迫他称“陪臣”(诸侯的大夫朝见天子,自称陪臣 ),他坚决拒绝,因此也被金人拘留。他们父子都为了祖国恪尽忠诚,人称“父子双忠”。
三瑞堂:源自洪皓,他在公元1115年登进士,状元及第,中进士后任海宁主簿时,蠲免赋税,抚恤贫民,县中的荷、桃、竹都成连理,便命名自己的住房为“三瑞堂”。
义居堂:资料有待补充。
招隐堂:资料有待补充。
积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听彝堂:资料有待补充。
务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怀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本立堂:资料有待补充。
楚宝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锡堂:资料有待补充。
和顺堂:资料有待补充。
敬爱堂:资料有待补充。
洪福堂:资料有待补充。
著存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历史名人
洪子舆:(生卒年待考),江苏常州人。著名唐朝大臣。
唐睿宗执政时期官至侍御史。
洪觉范:(生卒年待考),新昌人。著名宋朝文士。
以其书而出奇,同县人邹元佐以其命而出奇,彭渊材以其音乐而出奇,人称新昌三奇。
洪兴祖:(公元1090~1155),字庆善;丹阳人。著名宋朝学者。
与孔端明、张炳、周林同时被召赴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秘书省正字。
洪 皓:(生卒年待考),字光弼;鄱阳人(今江西乐平)。著名宋朝大臣、词人。
宋政和年间进士。曾以礼部尚书之职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才被放回,有宋之苏武之美誉。
公元1115年登进士,状元及第,但一生仕途坎坷。他中进士后任海宁主簿时,蠲免赋税,抚恤贫民,县中的荷、桃、竹都成连理,便命名自己的住房为“三瑞堂”。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羁留十五年,流放冷山(今黑龙江),艰苦备尝,威武不屈,最后遇赦归宋。宋高宗赵构称赞他:“卿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
后与秦桧不和,被放于英山、袁州,最后在南雄州(今海南海口)病逝,终年六十八岁,谥号“忠宣”。
他学识渊博,工诗词,著有《帝王通要》、《鄱阳集》、《鄱阳词》;另著有《松漠纪闻》,是贬居时追忆在金的见闻而成的书。
洪 适:(生卒年待考),字景伯,晚年自称盘洲老人;鄱阳人。著名南宋学者、金石学家。
工文词,与两个弟弟洪遵、洪迈先后考中词科,并称“三洪”。
历官通判、知州、户部郎中,宋孝宗时升司农少卿、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好收藏金石拓本,并以此为根据订正史传的讹误。考核较精,著有《隶释》、《隶续》及《盘洲集》。
洪 迈:(生卒年待考),著名南宋大臣、史学家。
洪适三弟。亦举博学鸿词科,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有《野处类藁》、《容斋随笔》、《夷坚志》等。二哥洪遵乃钱币学家,著有《泉志》。
洪 炎:(生卒年待考),黄庭坚外甥;江西南昌人。著名南宋诗人。
进士出身,累官至秘书少监。诗属江西派,有《西渡集》。
洪 茂:(公元1171~1227年),字季松,号青田;原江西省饶州(今江西上饶)鄱阳籍。著名宋朝官吏,福建洪氏始祖。
登宋嘉太辛西秋(公元1201年)乡榜第三名,授福建南剑少府转沙县尉,逝世于官任上。
洪茂逝世后第三年,其子洪原携家眷从沙县城关迁来夏茂水南开基,后移居夏茂水北七姑台。其后裔分迁四川江油县、福州洪山桥、沙县南坑仔(今福建三明沙县南霞乡)松树坑、夏茂洪厝窠自然村(建国后移居松林村岭尾自然村)。夏茂洪氏至今传历三十五代。
洪咨夔:(生卒年待考),字舜俞,号平斋;临安於潜人(今浙江临安)。著名南宋大臣、词人。
嘉定进士,历任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加端明殿学士。词学苏、辛,以淡雅见长。有《平斋词》、《平斋文集》、《春秋说》。
洪兴祖:(生卒年待考),字庆善;丹阳人。著名南宋学者。
宋绍兴年间受召到翰林院参加考试,宋高宗将他拔为第一,官秘书省正字。著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楚辞补注及考异》。銮坡,指翰林院。
洪 升:(生卒年待考),字方思,号稗畦;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剧作家、诗人。
杂剧代表作为《长生殿》,现存还有《四婵娟》。另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
许多人都知道洪升是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但鲜为人知的是,自南宋名相洪皓起,洪升的祖上洪氏家族就开始在西溪定居。据考证,昔日,西溪五常洪家塘有洪氏宗祠。明清时期,西溪洪氏一度成为杭州四大家族之一。尽管洪升生平并没有留下很多与西溪直接有关的作品,但他的确是从西溪走出来的著名戏曲作家。
洪 仁:(生卒年待考),洪秀全族弟。著名太平天国后期重要***之一。
1858年辗转到天京后,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他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写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天京沦陷后,辅佐幼主,以图恢复。后被俘于江西石城,不屈被杀。
洪亮吉:(公元1746~1809年),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又号更生居士,阳湖人(今江苏常州)。著名清朝史学家、经学家、文学家。
清乾隆年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一生著述颇丰,尤精于史学与地理沿革。有《春秋左传训诂》、《补三国晋书地理志》、《洪北江全集》等。
洪亮吉:(生卒年待考),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人。著名清朝学者、文学家。
洪亮吉是清乾隆年间进士,官至编修。
清嘉庆年间,因批评朝政遣戍伊犁,赦还后改号更生居士。
他精通经史、音韵训诂及地理学;经济思想方面,提出了人口繁殖与粮食生产不相适应的问题。
工诗文,骈文作品受当时称誉。著有《春秋左传诂》、《洪北江全集》。
他幼年丧父,靠教书奉养母亲,母亲去世时,他又不在家,曾绘《机声灯影图》,来怀念母亲。
洪 钧:(生卒年待考),江苏吴县人。著名清朝末期外交官。
清同治年间中状元,历任提督江西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后出使俄、德、荷、奥诸国,官至兵部左侍郎。著有《元史译文证补》。著名交际花赛金花即为其妾。
洪秀全:(生卒年待考),清朝人。著名太平天国首领。
1843年创立了农民革命组织“拜上帝会”,自称是“天帝“次子。著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公元1851年,在广西桂县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
太平天国十四年,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起义失败。
洪学智:(公元1913~今),河南商城双河乡人(今安徽金寨)。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1929年3月参加商城县游击队任队长,5月率游击队参加商南起义,同年加入中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三师第八团班长、排长、红四方面军第十师第二十九团连长、营政治委员,第二七四团政治处主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政治部主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反“围剿”作战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1935年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在甘孜地区迎接红二、六军团后,第二次北上,同年10月与红一、二方面军在会宁会师。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第一支队支队长、副大队长,中国人民军政大学第四团团长,抗大第五分校副校长,苏北盐阜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副师长。参加了开辟巩固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西军区副司令员,黑龙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三军军长。参加了著名的四平保卫战、辽沈、平津、渡江战役和进军中南的湘赣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0年3月参与指挥海南岛登陆战役和解放万山群岛的作战。同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参与组织指挥第一至第五次战役,以及反绞杀战、反细菌战。并主持领导志愿军的后方勤务工作。1954年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国防工办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在中国***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同年9月14日根据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的命令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著有《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录》等。
洪 水:(公元1906~1956年),原名武元博、武元伯、阮山,又名李英嗣;越南河内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洪士奇:(公元1904~1982年),湖南宁乡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炮兵学校校长。
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军职。
抗战时期,任炮兵重榴炮第十四团团长、炮兵学校学生总队总队长、炮兵第七旅旅长、炮兵第一旅旅长、陆军第九十九师师长等。
抗战胜利后,任联勤总部兵工署外勤司司长、炮兵学校校长等职。
1949年底逃往台湾,任台湾省高雄要塞司令兼高雄港口司令、台湾省“国防部“兵工署署长、陆军供应部副司令等。
1982年10月19日在台湾逝世。
洪少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少将,广东省武警总队总队长。1996年晋升。
洪 行:(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二军新编三十九师师长。
洪振洛:(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三军参谋本部计划参谋次长室次长。
洪文学:(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空军作战司令部政治作战部主任。
洪显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浙江省保安副司令。
洪廷举:(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中正预校校长。
洪中旭:(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海军少将,台湾省海军副总司令。
洪秀全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1日)生于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但他的祖籍是哪里的呢?一般资料都是语焉不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太平天国史料大量发现,其中就有洪氏族谱《万派朝宗》,让洪秀全的祖籍露出端倪,原来是江苏邳州。
洪氏族谱《万派朝宗》的发现很传奇。
“九一八”事变前夕,有一个日本人名叫矢野兴的,以驻粤日领事署随员的身份,来到洪秀全家乡官禄土布村,探访洪姓宗族中的长老,诡称“寻根”。他编造说,自己是天王洪秀全外逃日本的裔孙,旅日后改姓矢野。洪氏族中长老起初不敢相认,矢野早有准备,款款而谈,描述天王在乡间的活动和天京突围的故事为证,并说据父辈告知,天王在乡教书之书馆前埋有两只石狮。依言挖掘,果见石狮一对。族中长老信以为真,遂出示《万派朝宗》,认他为族人。“九一八”事变后,矢野兴返回日本。抗日战争时期,矢野兴再次在广东出现,此时他已是日本“皇军”,遂以“南方军司令部”名义,到官禄土布村强行夺走《万派朝宗》和洪氏祖先画像等一大批文物运回国内。
新中国诞生后,我国 重视太平天国有关史料,征集过洪氏家谱族谱。当听说日本有一部完整的《万派朝宗》时,国家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会认识日本国立东京大学教授小岛晋治,托他寻找归还我国。后来,小岛晋治带来了一部《万派朝宗》的复制品。虽未能见到原件,但据此可以整理研究加以出版,公之于世,
只是这部《万派朝宗》原件至今尚未归还!
从这部洪氏宗谱复制品考查得知,洪氏于汉魏时世居彭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晋怀帝永嘉之乱,永嘉五年(311年)全家南迁京口(今镇江),东晋安帝时续迁新安郡遂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此后在各种战乱中,辗转经由江西、福建而入广东。今谱中有洪皓之子洪适、洪迈、洪遵为前谱所写的几篇序,又鉴于洪轩所写的《叙》中所说的情况,洪皓父子应该为洪秀全一族之远祖。洪适的孙子洪璞在南宋绍兴年间为进士,授福建泉州晋江尉,在那里落户。元末社会动荡,唯岭南较安定,洪璞的第十世孙洪贵生从福建迁往潮州府海阳县的布心。所以洪贵生是洪氏迁入广东的始祖。洪秀全便是洪氏迁入广东后的第十六世孙,也即是迁到花县官禄土布后的第六代。洪氏南迁的过程,实是两广几百万“客家人”辗转流徙的一个缩影。他们迁移到荒僻的地区开垦荒地,受尽当地土著豪强的压迫,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社会原因之一,所以太平军领导层中不少的“客家”贫农,大多是由江淮地区辗转流徙去两广的。如今江苏邳州、镇江、盱眙,浙江淳安、建德、临安、余姚、宁海一带,仍多洪姓,追根溯源,多数与广东洪氏同属一本,真所谓一千年前共一家了。 那么邳州的洪氏又从何处来?据《姓氏考略》的考证,是出自东汉光武帝时的洪氏。《姓氏考略》上的记载十分详尽:“汉洪□祖子浦庐,一作葛庐,起丘佐光武有大功,封下邳僮县侯,庐让封于弟文,南渡江,家于句容,为吴中葛氏所出,望出梁国。”连葛姓都有源于下邳洪氏,洪葛庐(葛洪远祖)迁去句容,成为葛姓,洪文(洪秀全远祖)留邳任下邳僮县侯,近三百年后洪秀全先祖因中原战乱,可能去追寻本家,也迁去这一带。这样算来,邳州洪氏、广东花都洪氏、镇江葛氏同源于下邳。
洪氏家族是晋永嘉五年离开下邳,至今邳州占城洪党村一带仍有传说,《万派朝宗》影印件归国,更加印证这种说法。洪秀全祖籍应该在这一带。
本文作者:崔学法
洪(hóng)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轩辕氏,出自黄帝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路史》中的记载,远古黄帝的帝号为“帝鸿”,其后裔中有以先祖帝号为姓氏者,称鸿氏。
在古代,“鸿”、“洪”二字同义通假,后有假称洪氏者,世代相传。
源流二
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属于以先祖官称名字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尚书》等的记载,共工是上古炎帝的后裔,在黄帝时期世袭为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史书中描述:“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种美好描绘。古代共工氏部族的活动中心,在大河(黄河)中游地区,以及伊水、洛河流域。据古史记载,到了颛顼帝时期,共工起兵与颛顼争天下,后失败。传说共工在失败后,一怒之下一头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造成了天塌地裂,引发了大洪水时代,因此被逐出中原。
共工氏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子孙忘记自己是水神,便在自己名字“共”的旁边加上“氵”偏旁,成“洪”字,留给后世子孙为氏,因此其后裔中有以之为姓氏者,称洪氏,世代相传。
源流三
源于姬姓
①出自西周时期古洪洞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姓氏。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将兄长、周文王庶子伯侨(姬肸)封于杨邑(今山西长冶、洪洞一带),候爵,因称杨肸,史称杨候,建有杨侯国。因杨候将都城建于洪洞(今山西洪洞曲亭镇范村一带),后又称其为洪洞国。
②出自春秋初期郑国君主郑武公次子共叔段,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共叔段,是郑武公姬掘突的次子。其母武姜在生长子姬寤生时受到惊吓,从此便厌恶公子寤生,而偏爱二儿子姬叔段,因此曾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姬叔段为太子。姬叔段虽然长的英俊潇洒,但郑武公并未同意改立太子。到了周平王姬宜臼二十七年(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武公逝世,姬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姬叔段带着零丁随从逃奔于共邑小城(今河南辉县),再也没本钱与哥哥争天下了。郑庄公放过了这个反叛的弟弟,令其居于共邑,后死于斯地,史称其为共叔段。
在共叔段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共氏、京氏、段氏。该支共氏后裔后来因避祸,加“氵”偏旁改称洪氏,世代相传。
③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庆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
根据古老的洪氏世系资料编修的家谱,名为《万派朝宗》记载了从金田起义前后一直追溯远祖自江浙南迁到广东的过程------洪氏于汉魏时世居彭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晋怀帝永嘉之乱中南迁京口(今镇江),东晋安帝时续迁新安郡遂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此后在各种战乱中,辗转经由江西婺源、福建汀州等而入广东。南宋名臣洪皓的曾孙洪璞出任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县尉,举家迁到晋江。元末社会动荡,唯岭南较安定,洪璞的第十世孙洪贵生从福建迁往广东潮州府海阳县(古代县名)的布心(今属梅州市丰顺县丰良镇布新村)。所以洪贵生是洪氏迁入广东的始祖。洪秀全便是洪氏迁入广东后的第十六世孙,也即是迁到花县官禄布后的第六代。 洪秀全其祖先洪皓是南宋时期的名臣与当时的岳飞都是同期的反金爱国民族英雄。
据宋代丞相洪适家谱《大演洪氏繁衍脉络》亦记载道经有老子寄胎洪氏之谓。而安徽婺源轮溪《敦煌郡洪氏通宗谱》卷一洪范《敦煌共洪氏世系传》则云: “周厉王末,共伯和摄天子事,诸侯多往依之。和遂弃国而隐,访道于洪崖,炼鼎共山之首。后有共氏女获遗丹,吞之,孕而生老君焉。故《太行经》云: ‘老子托胎洪氏。’谓鸿蒙结气始于洪崖也。”
洪[洪、鸿,读音作hóng(ㄏㄨㄥˊ)]
源于轩辕氏,出自黄帝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路史》中的记载,远古黄帝的帝号为“帝鸿”,其后裔中有以先祖帝号为姓氏者,称鸿氏。
在古代,“鸿”、“洪”二字同义通假,后有假称洪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属于以先祖官称名字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尚书》等的记载,共工是上古炎帝的后裔,在黄帝时期世袭为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史书中描述:“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种美好描绘。古代共工氏部族的活动中心,在大河(黄河)中游地区,以及伊水、洛河流域。据古史记载,到了颛顼帝时期,共工起兵与颛顼争天下,后失败。传说共工在失败后,一怒之下一头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造成了天塌地裂,引发了大洪水时代,因此被逐出中原。
共工氏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子孙忘记自己是水神,便在自己名字“共”的旁边加上“氵”偏旁,成“洪”字,留给后世子孙为氏,因此其后裔中有以之为姓氏者,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洪氏族人多尊共工为洪氏的得姓始祖 源于姬姓
①出自西周时期古洪洞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氏。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将兄长、周文王庶子伯侨(姬肸)封于杨邑(今山西长冶、洪洞一带),候爵,因称杨肸,史称杨候,建有杨侯国。因杨候将都城建于洪洞(今山西洪洞曲亭镇范村一带),后又称其为洪洞国。
在杨候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国都名称为姓氏者,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②出自春秋初期郑国君主郑武公次子共叔段,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共叔段,是郑武公姬掘突的次子。其母武姜在生长子姬寤生时受到惊吓,从此便厌恶公子寤生,而偏爱二儿子姬叔段,因此曾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姬叔段为太子。姬叔段虽然长的英俊潇洒,但郑武公并未同意改立太子。到了周平王姬宜臼二十七年(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武公逝世,姬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姬叔段带着零丁随从逃奔于共邑小城(今河南辉县),再也没本钱与哥哥争天下了。郑庄公放过了这个反叛的弟弟,令其居于共邑,后死于斯地,史称其为共叔段。
在共叔段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共氏、京氏、段氏。该支共氏后裔后来因避祸,加“氵”偏旁改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③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庆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庆父,本名为姬共仲,是鲁庄公姬同的弟弟,他时常与王妃哀姜私通,哀姜氏齐桓公的女儿,依仗父亲势力,私下要立庆父为君。
在庆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共仲氏,在庆父被杀之后,为避杀伐,多改“共”为“洪”称单姓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自古代共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西周初期,姬姓族人有被封于共(今河南辉县),为伯爵,称共伯,建有共国。
到了春秋时期,共国被卫国所灭。亡国之后,共国王族子孙和国民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加“水“字偏旁成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齐官吏洪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洪赞,亦称鸿赞,就是秦朝时期的典客,汉朝时期的行令,在汉武帝时期改为鸿胪寺官吏。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改设其为洪赞,为鸿胪寺官署吏员。鸿胪寺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鸿胪寺卿,副长官为鸿胪寺少卿。洪赞专职负责掌管传宣赞礼,到唐朝时期按通义字改称鸿赞。后历朝历代鸿胪寺皆设此官,直到后来的明朝时期,改为礼部侍郎。
在洪赞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文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改姓,属于避讳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名拓跋弘,北魏孝文帝名元宏,当时北方的宏(弘)氏为避其字讳,多改为谐音汉字“洪”氏。据史籍《百家姓考略》记载,豫章宏氏(今江西南昌)、常州弘氏(今江苏常州)为避唐高宗太子、唐明皇李弘(李宏)之名讳,多改为谐音字“洪”氏。
据史籍《姓源韵谱》记载,五代时期有刘弘昌、刘弘果二族,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宋宣祖赵弘殷的字讳,而改谐音字“洪”氏。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洪鄂罗特氏,亦称璜郭罗特氏、黄乌罗特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el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黄氏。
⑵蒙古族乌兰氏,世居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 Hala,汉义“红”。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红氏。
⑶蒙古族洪吉哩氏,亦称洪伊哩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弘吉刺部,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囊伊乌喇之伊蓝蜚儿塔哈村(今黑龙江富裕塔哈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gir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洪氏,是元、明两朝时期入中原的西域回回人,为随汉俗,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汉化原名为姓氏。据文献《临清洪氏宗谱》记载,回族洪氏始祖是元朝大臣“赡思丁”,其后裔洪巴丹是回族洪氏的先祖。古西域人(今乌兹别克斯坦)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赛义德·舍姆斯丁·欧麦尔,Al-Sayyid Shams al-Din’Umar),在成吉思汗西征时率千骑迎降,后随大汗西征,立有大功。随返中原后就任元廷财政官员,后出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洪巴丹是赡思丁的后裔,曾有回族大阿訇之教职,其后代子孙以其教职的谐音汉字“洪”为汉姓,世代相传至今。洪巴丹是赡思丁的第几世孙,还有待进一步详细考证,其在山东临清的生息繁衍之所,就称作洪官营(现归河北省临西县老官寨管辖)很著名。
洪巴丹的后代建有清真北寺,史称“洪家寺”,系山东临清回族洪氏家族捐银所建,有记刻古碑为证。该寺已被列为全国十大清真寺之一,列第七位,规模和建筑十分壮观。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八旗通志》记载:
⑴满族宏义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霍域部,以部为姓,满语为Hongyi Hala,世居洪扬子沟(今宁夏贺兰山汝箕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鸿氏。
⑵满族洪鄂氏,满语为Honge Hala,亦称洪峨氏,以地为氏,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鄂氏、关氏。
⑶满族洪衮氏,亦称洪果氏,源出唐朝时期古沙陀突厥汪古部,在金国时期称女真黄帼部,以部为姓,满语为Honggon Hala,汉义“槐”,世居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洪氏、淮氏。
⑷满族洪佳氏,满语为Ho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长白山区,后多冠汉姓为洪氏、宏氏、关氏。
⑸满族洪罗氏,亦称洪骆氏、候勒氏、霍罗氏、洪克罗氏,满语为Honglo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何氏、石氏。
⑹满族洪达哩氏,满语为Hongdari Hala,世居嘉拉库(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一称在辽宁抚顺东南部),所冠汉姓待考。
⑺满族洪鄂春氏,亦称洪厄春氏、洪鄂绰氏,满语为Hongecun Hala,世居伊汉阿拉屯(阿勒巴金,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尼布楚)、雅兰(今俄罗斯雅兰河流域)、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洪氏、关氏。
⑻满族洪果奇氏,满语为Honggoci Hala,世居长白山区,所冠汉姓待考。 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裕固族洪氏,源出裕固族克孜勒氏,在明朝初期迎合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多改汉字单姓为洪氏。
源于高丽族,属于汉姓夷化为氏。清朝时期,朝鲜族人有洪氏,主源出四个支派:
⑴唐朝时期,文化使节洪肋悦至高句丽定居,从第十二代孙开始分为十三派,是为朝鲜南阳洪氏。
⑵公元九世纪末,王氏朝鲜高丽国太祖王建(왕건,公元918~943年在位)乘后新罗国王弓裔衰败之机,有唐人洪奎辅佐打江山,因功赐海丰府尹(郡王),是王氏朝鲜的开国功臣,海丰府后因此称洪州,是为韩国本道洪州洪氏。
⑶王氏高丽朝鲜高宗王皞(王昊)执政时期(公元1213~1259年),有宋朝使者洪志庆出使高丽,留任国学直学,后居于平山繁衍,是为朝鲜黄海北道平山洪氏。
⑷高丽的侍仲中有一洪兰,自明朝中期的外使,后留居朝鲜,出任侍仲(礼部尚书),后居富溪繁衍,是为吉林富溪洪氏。
明、清时期,有高丽洪氏被编入三卫、满洲八旗,将该姓氏又带回中国,成为今朝鲜族洪氏的主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壮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洪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洪姓来源
本文2023-11-20 19:14:3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17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