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系谱的阴影部分表示患家族性疾病的个体.据图可知,Ⅳ-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以及与Ⅲ-4个体既非直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0浏览:2收藏

如图所示系谱的阴影部分表示患家族性疾病的个体.据图可知,Ⅳ-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以及与Ⅲ-4个体既非直,第1张

1、据图分析,遗传图谱中表现母亲患病,则子女都患病,属于母系遗传,Ⅳ-1表现型正常,而且母亲正常,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0

2、Ⅲ-4个体的直系血亲是Ⅰ-1、Ⅰ-2、Ⅲ-4、Ⅲ-5、Ⅲ-6、Ⅳ-1和Ⅳ-2;旁系血亲是Ⅱ-2、Ⅱ-3、Ⅱ-6,Ⅲ-1、Ⅲ-2、Ⅲ-7和Ⅲ-8,与Ⅲ-4个体既非直系血亲,又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异性个体Ⅱ-1,Ⅲ-3.

故选:B.

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有二。主要特点之一是细胞质遗传都有表现为母系遗传。用具有一对相对性差别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或反交,F1总是表现出母本的性状,这种遗传方式叫母系遗传。

细胞质遗传为什么会显示母系遗传?这从精子和卵细胞的体积大小可以知道:卵细胞体积大,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特别是它进入卵细胞的部分--头部,含有细胞质则极少。这就是说,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是卵细胞中的细胞质,因此,细胞质遗传总是表现为母系遗传(图)

细胞质遗传主要特点之二是杂交后代都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例。其原因是: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像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分子那样进行有规律的分离,而是随机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在分子进化的研究中,单倍群或单倍型类群是一组类似的单倍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祖先。因为单倍群由相似的单倍型组成, 所以可以从单倍型来预测单倍群单核苷酸多态性试验被用来确认单倍型。单倍群以字母来标记,并且以数字和一些字母来做补充,,例如O3a4。 Y染色体和线粒体单倍群有不同的单倍群标记方法。单倍群用来标记数千年前的祖先来源。

在人类遗传学中, 最普遍被研究的单倍群是『人类Y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单倍群(Y-DNA单倍群)』和『人类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单倍群(mtDNA单倍群)』,这两个都可以被用来定义遗传群体。Y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单倍群仅仅被从父系线遗传,同时mtDNA仅仅被从母系线遗传。 在人类基因学里,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通过Y染色体遗传变异特性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一门科学,主要用于研究人类的“非洲起源论”及以后的种群分布的遗传学证据。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44条为常染色体,另外一对为性染色体,XY组合的为男性,XX组合的为女性。Y染色体只能父子相传,所以研究Y染色体,可以发现人群在父系关系上的迁徙和发展。上面的人类Y染色体谱系树是根据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的不同把全部现代智人分为18个类型,用从A到R的十八个字母作为索引。谱系树中的父节点代表的对应基因突变是所有子节点共有的,但反之不然。研究者们则把理论上存在的所有男性始祖称为Y染色体亚当。不同的研究推测的Y染色体亚当的时代也不同。人类Y染色体DNA(Y-DNA)单倍型类群用大写字母A至T标记,以下还有更细的分类则用数字和小写字母标记。

见右图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图,按此谱系树,现今所有人类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的根都能在非洲找到。A=M91和B=M60也是非洲居民的特征。而出走到非洲以外的居民后裔,包括棕色人种、蒙古人种(**人种)和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其Y染色体上都带有M168的突变点。

此后在M168突变的基础上,又分别产生了C=M130、DE=YAP和F=M89三个子类型,其中DE=YAP分为D=M174和E=M96两种;DE=YAP又被称为小黑矮人(Pigmy Negroid)基因,和C=M130几乎同时走出非洲。DE=YAP主要分布在印度安达曼群岛的安达曼人(达100%)、藏族(58%)、土家族、彝族、瑶族、日本(347%)、朝鲜、满族、缅甸人、克钦人。在汉族人中,D=YAP出现的频率小于1%。F=M89则是所有其他人群共有的,现今大概全世界80%以上的人都有这个变异点。

在F=M89的基础上,又产生G=M201、H=M52、I=M170、J=M304和K=M9=K几个子类型,其中K=M9是最重要的一个子类型,亚欧大陆上除西亚和西伯利亚地区,其绝大部分民族都共有这个变异点,现今中国汉族中,96%的人都是K=M9类型。

在K=M9的基础上,又产生了K1=M177、K2=M70、K3=M147、K4=M230、L=M11、M=M4、NO=M214、P=M45=P几个子类型,其中NO=M214又分为N=M231和O=M175两个子类,N=M231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两侧、北欧北部、东欧北部和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而O=M175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北亚东部、部分太平洋岛屿,现今中国汉族的主要类型就是O=M175。

在P=M45的基础上,又产生了Q=P36和R=M207两个子类,其中R=M207分为R1a=M17和R1b=M173两个子类。Q=P36包括美洲土著印地安人;R1a=M17包括西亚的伊朗、南亚的印度;而整个R=M173类型被认为古雅利安人的基因,分布在欧洲大部和西亚、南亚。

全球各族群主要的Y染色体单倍群及其依据海岸迁移模型的可能迁移路线

无M168突变族群 单倍群A(M91):非洲,特别是科伊桑人、埃塞俄比亚人及尼罗人 单倍群B(M60):非洲,特别是美拉尼西亚人及哈扎人 有M168突变族群

M168突变发生于约公元前5万年。 单倍群C(M130):大洋洲、北/中/东亚、北美洲,仅略微存在于南美洲、南亚、西亚及欧洲 单倍群F(M89):大洋洲、欧洲、亚洲、美洲 YAP+单倍群 单倍群E1b1a(V38):西非及邻近区域,从前称为E3a 单倍群E1b1b(M215):东非、北非、中东、地中海地区、巴尔干地区,从前称为E3b 单倍群D(M174):西藏、日本及安达曼群岛 单倍群E(M96) 单倍群DE(M1, M145, M203) 有M89突变族群

M89突变发生于约公元前4万5千年。 单倍群F(P14, M213):南印度、斯里兰卡、中国、韩国 单倍群G(M201):出现在欧亚大陆的许多族群,但比率不高;最常见于高加索、伊朗高原及安那托利亚;在欧洲主要分布于希腊、意大利、伊比利、提洛、波希米亚;在北欧则极为罕见 单倍群H(M69):南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巴基斯坦、伊朗、中亚及阿拉伯 单倍群IJK(L15, L16) 有L15及L16突变族群 单倍群IJK(L15, L16) 单倍群J:主要发现于索科特拉岛,少量发现于巴基斯坦、安曼、希腊、捷克及突厥人) 单倍群J1(M267):主要分布于中东、埃塞俄比亚及北非的闪米人地区、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达吉斯坦的东北高加索人;具有DYS388=13的J1则与东安那托利亚有关 单倍群J2(M172):主要发现于西亚、中亚、南欧及北非 单倍群I1(M253, M307, P30, P40):北欧 单倍群I2(S31):中欧、东南欧及萨丁尼亚 单倍群I(M170, P19, M258):广泛分布于欧洲,少量发现于部份中东地区,其他地区几乎没有 单倍群J(M304):中东、土耳其、高加索、意大利、希腊、巴尔干、北非及东北非 单倍群IJ(S2, S22) 单倍群K(M9, P128, P131, P132) 有M9突变族群

M9突变发生于约公元前4万年。 单倍群K 单倍群L(M11, M20, M22, M61, M185, M295):南亚、中亚、西南亚、地中海地区 单倍群T(M70, M184/USP9Y+3178, M193, M272):北非、非洲之角、西南亚、地中海地区、南亚,以往称为单倍群K2 单倍群LT(L298/P326) 单倍群K(xLT)(rs2033003/M526) 有M526突变族群 单倍群R1a(M17):中亚、南亚、中欧、北欧、东欧 单倍群R1b(M343):欧洲、高加索、中亚、北非、中非 单倍群R1(M173) 单倍群R2(M124):南亚、高加索、中亚 单倍群Q-M3(M3):中美洲、北美洲、南美洲 单倍群Q-M242(M242):发生于约15,000-20,000年前。发现于亚洲及美洲 单倍群R(M207) 单倍群O1(MSY22) 单倍群O2(P31, M268) 单倍群O3(M122) 单倍群N(M231):欧亚大陆最北部,特别是乌拉尔人 单倍群O(M175):东亚、东南亚、南太平洋、南亚、中亚 单倍群M(P256):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东印尼 单倍群NO(M214) 单倍群P-M45(M45):M45发生于约公元前3万5千年 单倍群S(M230, P202, P204):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东印尼 人类粒线体DNA单倍体群(Human mitochondrial DNA haplogroup)是遗传学上依据粒线体DNA差异而定义出来的单倍群。可使研究者追溯母系遗传的人类起源,粒线体研究显示人类是起源于非洲地区。

线粒体DNA单倍群用字母A, B, C, CZ, D, E, F, G, H, pre-HV, HV, I, J, pre-JT, JT, K,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M, N, O, P, Q, R, S, T, U, UK, V, W, X, Y和Z来标记。单倍体夏娃则是理论上一切女性的始祖。以下是最常见的线粒体DNA单倍群分划:

撒哈拉-非洲型L0, L1, L2, L3, L4, L5, L6, L7

西欧亚型H,T,U,V,X,K,I,J,W

东欧亚型A, B, C, D, E, F, G,Y

土著美洲人型A,B,C,D,X

澳大拉西亚型O,P,Q,S

除男性精子细胞外,人身体所有细胞里面都有线粒体,但只有女性的线粒体基因能随其卵子遗传给后代。mtDNA是Mitochondrial DNA(线粒体DNA)的缩写,是承载线粒体遗传密码的物质。男人线粒体只伴随此男人生活一生,然后终结,不能遗传给后代。mtDNA表现为母系遗传。mtDNA结构类型是反映母系脉络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现代人mtDNA,能弄清各民族、各地人的母系血缘关系。通过检测古尸线粒体,可弄清历史上各个民族间的母系血缘关系、历史故事、迁徙路线、历史名人的民族、身份。

母亲给儿女贡献了50%的遗传基因,对儿女遗传特性有着和父亲一样的影响力。古代一夫多妻,有时抢掠战败民族女性为妻为妾。胜族由于不适应败族地区气候地理条件(如华夏族不适应寒冷、干燥、冻土的胡人族的漠北地域),一般打完胜仗带着抢来的妾返回祖籍并共同生活生育儿女。异族妻妾生育的孩子虽有一半异族基因,但文化上被视作其父民族的人。儿子长大后继续到异族领地抢掠妻妾,生育的孙子辈已有75%异族血统,但仍被视作属于其爷爷民族的人。虽然孙子的Y染色体仍然和爷爷的一样类型,但其母系线粒体mtDNA,以及身体常染色体已和其爷爷的大不相同。如此不断循环,导致民族的文化、语言虽然还是祖先的,但若干代后民族人口的血统、基因已发生很大改变。

因此,一个民族、地区人群的母系线粒体mtDNA结构类型和构成比例,比父系Y染色体更能反映其遗传和血统特性。

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两者之间有3点不同,相关介绍具体如下:

一、两者的表现不同:

1、母性影响的表现:正反交情况下,子代某些性状相同于雌性亲本。

2、细胞质遗传的表现:子代的性状由细胞质内的基因所控制。

二、两者的特点不同:

1、母性影响的特点:由于母体中核基因的某些产物积累在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使子代表型不由自身的基因型所决定而出现与母体卵母细胞的基因型相同。

2、细胞质遗传的特点:不论正交还是反交,Fl性状总是受母本(卵细胞)细胞质基因控制。

三、两者的的实质不同:

1、母性影响的实质:这种遗传不是由细胞质基因组所决定的,而是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决定的。分两类:暂短的母性影响,持久的母性影响。

2、细胞质遗传的实质: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不均等分配。

-细胞质遗传

-母性影响

 

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 第一步:确认或排除Y染色体遗传。 第二步: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首先考虑后者,只有不符合X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时,才可判断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遗传系图谱的判定口决: 父子相传为伴Y,子女同母为母系; 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无病非伴性。 

家谱图主要画出几代以内的直系血亲?()

A2代以内

B3代以内

C4代以内

D5代以内

正确答案:B

母性影响是受核基因的控制,核基因产物在雌配子中积累,使后代的性状表现为,母亲的性状就是母性影响,如锥实螺外壳旋转方向是由核基因控制的

母系遗传是位于细胞质中的基因引起的。雄配子没有细胞质,只有雌配子有,

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后代,细胞质都是来自于母体亲本,因此细胞质基因(如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都是存在于母体亲本的)所控制的性状总是来自于他的母亲,这就叫母系遗传

所以,他们的区别是:基因所在部位不同,一个来自核基因,一个来自细胞质基因

相同点就是:后代表现都与母本相似

如图所示系谱的阴影部分表示患家族性疾病的个体.据图可知,Ⅳ-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以及与Ⅲ-4个体既非直

1、据图分析,遗传图谱中表现母亲患病,则子女都患病,属于母系遗传,Ⅳ-1表现型正常,而且母亲正常,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02、Ⅲ-4个体...
点击下载
上一篇:四川崔氏族谱下一篇:潘氏家谱字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