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矦澄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0浏览:3收藏

清代,矦澄是谁,第1张

贡士,是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指古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唐、宋时,以州(府)、县科举考试(乡贡、乡举)中试者称乡贡士。明代,贡士分两种情况:一为入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一为贡入国子监的生员。清朝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清制称会试考中者为贡士,再经殿试赐出身,乃为进士,但习惯上每于会试考中后即称进士。

洪武

胡靖:重庆府知府。

贾荣:户部主事。

岳安:东昌府教授。

张鉴:刑部郎中。

侯澄:邵武府同知。

洪禋:仁和县知县。

胡聪:工部郎中。

逯逊:布政司经历。

永乐年间

宋翚:沂州同知。

梁骥

莫志:吏部司务。

陈善

刘敏:蒙阴县丞。

贾铨:盐课司提举。

张翚:蒙阴县主薄。

乔林:监察御史。

孙本:南京户部检校。

单铎:永州府经历。

李茂

陈恭:青州府通判。

曹璇

毕鉴:兴化县主薄。

宣德年间

韩暄:留守卫经历。

薄显:龙门卫经历。

马贤

王让:太平府推官。

徐进:济南卫知事。

李恒

马俊:密云卫经历。

王春:郯城县丞。

正统年间

李美:束鹿县丞。

鲁让:延安府同知。

田土:上虞县丞。

崔宾:江浦县知县。

杨毅:宜君县丞。

惠宾:凤翔府推官。

陈禄:汉阳府照磨。

莫弦:安福县主薄。

景泰年间

冯浩:孝义县教谕。

仵胜:鸿胪寺序班。

扈勤:鸿胪寺序班。

王晟:庆王府审理。

安祥:兴县训导。

席禄:宜宾县丞。

姚璘:澄城县丞。

马宪:邳州同知。

孟祥:凤翔府照磨。

天顺年间

张真:苏州府经历。

孙铭:坤、域之曾祖,宜君县知县。

张宣:安阳县知县。

薄恂:邢台县丞。

黄道:蒙河县教谕。

刘志:武城后卫经历。

胡昂

成化年间

夏正

张文成:蓟州吏目。

许义:太湖县丞。

马聪:隰州吏目。

张翱

杨贵:临潼县训导。

朱祜:大兴卫经历。

安民:钝之弟,清县县丞。

张矩:平凉府训导。

吴宜:允之孙,广平府经历。

唐权:莱阳县丞。

赵谦:宁波府照磨。

张思睿:大城县丞。

符玺:冠县训导。

董明:金州同知。

皇甫敏:蒙县县丞。

弘治年间

安恭:钝之弟,保安县教谕。

张辎:知州。

郭孜

皇甫清

李槐

许安:伊王府奉祀。

李佐

赵辂:王府典宝。

符凤

黄云:灵寿县知县。

张玉

惠泽

周云:宁之子。

宋昂:荣河县丞。

孙仪

正德年间

韩永清:六安训导。

赵聚

王宪:王府教授。

孙杰:学正。

田凤:教谕。

罗云汉:束鹿县教谕。

杨济:蔚之子。拾遗金百两,候主还之。任清水教谕,捐俸以周贫士。

张寿

李恺

曹睿

杨环:临准县训导。

张维翰:辎之子,沾化县教谕。

曹铨:文通之子。

孙宥:石泉县知县。

藩麟

嘉靖年间

尚东震

许纯

杨师程:正宗子。

朱继:谦长子。昌黎县教谕。

袁锦:韩城县教谕,性朴实。平生无疾言厉色。

杨渊

朱缮:谦次子,隰州同知。

赵上卿:选贡。

樊玠:临潼县训导。捐俸续刻遗志,署印分毫不取。升清涧教谕,捐俸修明伦堂。居官十余年,止领一仆,升南京国子监学录,再转临洮府通判,致仕归,三与乡饮。

嘉靖《临潼县志》 樊玠纂修。久佚,内容不详。据清康熙《临潼县志》载,明代诗人许宗鲁为明嘉靖《临潼县志》所写的叙中称:“邑之训导睢阳樊生玠所参次者,县故有志,岁远残阙。”樊玠,河南睢阳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任临潼县训导。任职期间,参阅临潼以前县志,补遗纠错,编修《临潼县志》2卷。

陈大化:选贡,丁酉省试中试。

孙振德:武功县教谕。

袁永绶:锦之子。

杜云鸿

皇甫阶

田润:凤之子,洛阳县主薄。

张云衢:丹阳县训导。

安贤:束鹿县教谕。

张士奇:云鹏之子。长子县教谕。

许效

马钦:宣城县训导,庆府丰林王教授。

陈勋:青城县训导。

徐翰:昌平州学正。

周璠:宁之孙,济宁州训导。

孙东序:仙居县训导。

江域:平凉府训导。

蔡天祥:晟之子。安庆府训导。

李宠:孟晊之子。

潘天民:教谕。

马腾霓

张希孟

张有源:锦之子。

张士豪:云鹏之子,见《人物》。

陈居正

董应时:明之子,泗州训导。

田瑶:淇县教谕。

董建中:临朐县丞。

周玳:蕲水县训导。

刘调正:武进县训导。

隆庆年间

李必升:恩贡,武学教授。

张禹教:凤翔府经历。

谷以实

刘朝阳:隰州学正。

杨灿:容城县教谕。

王弘业

万历年间

张庆禄:恩贡,训导。

高凤翔:商水县教谕。

阮国仁:顺天乡试中式。

杨用宾:襄城县训导。

梁桂:嘉定县丞,有治绩。文见《艺文》。

马图:沈丘县训导。

蒋汝能:凤翔县县丞,有惠政。

宋同文:翰邑县教谕。

郭从征:辽阳县教谕。

孙缵

张好古:固始县教谕。

刘学易:汝南县教谕。

庞道充:当涂县教谕。

朱攀龙:太康县教谕。

彭好仁:临漳县教谕。

邓之功:镇平县教谕。

杜诵

孙愈奇:判官。

王弘济:鲁阳府教授。

刘之平:沧州学正。

李融光:洛阳县训导,扶沟县教谕,七与乡饮。

余阶:安庆府训导。

陈为邻

朱孔灿

傅冯

田有秋

张洪纲:云鹏之孙,士豪之子。

李养栋:馆陶县教谕。

皇甫守训

高用:桐柏县教谕。

刘斯行:汝宁府训导。以敬临人,士畏其严。

任性善:开封府教授。

朱国相

蒋怀礼:郑州学正。

周之祜:辽州同知。

许其清

杨东升

杨可教

干可行:榆社县知县。

杨化麟:沈丘县教谕。

蒋见龙:河内县教谕。

魏伯恭

魏伯谦

常文炤

唐文耀:汤阴县训导。

孟尚鲁:兰阳县教谕。

刘尧年:世贵之子。原武县训导。

天启年间

刘泽淳:本省乡试中式。

董起蛟:邹县训导。

王承泰:颍上县训导。

崇祯年间

刘三光:贵而能下,数与宾筳,卒祀乡贤。

余时变

褚泰珍:泰初之弟。皎然不滓,里人德之,谣传至今。任狄道县知县,有惠政。

历史上狄道学宫七百余年间,历经战乱,屡毁屡建,均得到不断修缮,有府、州、县志记载。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修复扩建元代文庙,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狄道知县管见修文庙,明世宗嘉靖四十年(1561年)提督龚守愚修明伦堂,设兴诗、立礼、成乐三堂,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狄道知县褚泰珍再次修文庙,清顺治五年(1650年)临洮府推官岳峻极复修学宫,康熙年间,临洮府属县河州知州王兆鳌重修明伦堂,设诚意、穷理、主教三堂,康熙十八年(1679年)临洮知府杨宗仁复修大成殿,雍正六年(1728年)川陕总督岳钟琪捐修两庑及乡贤祠、名宦祠,乾隆十六年(1751年)兰州知府与狄道知州程鹏远献俸银、率乡绅重修文庙,规模宏大,盛况空前。清道光元年(1821年)狄道知州陈沅在乡绅资助下筹措千金修建文庙,形成完整的建筑群。文庙于同治二年(1863年)毁于战火,光绪元年(1875年)知州喻光容筹资重建,文庙再次形成规模,光绪二十四年(1896年)乡绅何建威捐修文庙,修建文昌阁、魁星阁,使狄道学宫再度辉煌。临洮文庙历经风雨沧桑,解放后遗存仅有大成殿、西厢房九间。

鲁永庇:邦彦之孙,枣强县知县。

袁鸿渐:恩贡。

刘恒:偃师县训导。

石上麟

刘瓒:焕之孙。祥符县教谕。雅有文名,工于书,所著《睢州人物志》刻于苏州。《睢水音》及诗文集藏于家。

魏纶纲

权大任:裕州学正。

赵震元:拔贡,见《人物》。

曹嘉祯

袁鸿俊:宜兴县训导。

孙永承:科之孙。训导。

王玺

孙珙:己卯科副榜,乙酉本省乡试中式。

袁赋诚:可立之孙,枢之子。楚雄府通判,入觐,值云南乱,补于家,卒。累官皆以家资自给,大司马之产几尽。工诗,有集藏于家。

袁赋诚(1617-1680),字一倩,一字与参,小字东居,号楚雄。明书画鉴赏家袁枢长子,兵部尚书袁可立孙。明崇祯十七年(1644)拔贡,授融县知县。弘光元年(1645)任吴县教谕,丁父丧去官。清顺治六年(1649)补确山县教谕,顺治十七年(1660)升广西南宁府新宁州知州,康熙十年(1671)补云南楚雄府通判。康熙十二年(1673),袁赋诚进京师朝觐,值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于云南。袁赋诚因是前明大臣子,终为清廷所不容,遂投牒归里睢州。承父业,居家"论古今,商诗文或品评书画"。著有《袁赋诚诗集》。见《碑传集·国初守令》、田兰芳《逸德轩文稿·墓志铭》。

睢阳袁氏珍贵书画图籍的继承者,曾藏有《宋拓淳化阁帖》(泉州本)、南宋《松桂堂帖》、锡博本赵孟頫《临兰亭序》、祝允明行书《正德兴宁志序》等。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松桂堂帖》,明末清初经袁枢和袁赋谌父子精心收藏,后传入清代宰相翁同和之手,得以流传至今。

"袁赋诚河南睢州人贡士顺治十一年任"(《钦定四库全书·山西通志卷八十二·职官十》)

《奉训大夫云南楚雄府通判袁公墓志铭》

(清)田兰芳

公姓袁氏,讳赋诚,字与参,世睢阳卫百户。祖可立,前万历已丑进士,历官兵部尚书。父枢以户部正郎榷浒关。佥谓才可御乱,特授本省布政司参政,分守大梁道。母任淑人。

公生有异征,十三乌程潘昭度校士归德,爱公文拨置胶庠。十四宾兴于乡,十八饩于三十人。壬午州陷于寇,时公年二十六,随父于苏。逾明年,为甲申,贡于庭。乙酉考授融县知县,未任豫王下金陵、改任吴县教谕。丁外艰,扶榇还里。戊子服阕,己丑补确山教谕。乱后,邑无弦诵声,公自出己资,葺学舍,日夕与诸生讲贯其中,文学由是兴起。

甲午,升山西沁源知县,县在万山中,田瘠不可耕。滨于沁者尤善溃,户多流亡,于是积逋莫办。公为招辑流移,使复其所。更请丈踏久荒田地,除其虚额,岁减无虑二千金,穷民为之少。苏县境北际,界平两山对峙,叠嶂复崖,莾为盗薮。土人李虎等潜踞其中,时出侵略。公密请巡抚奏发太原满兵,公为之导入东山雕窝沟,追剿四十余日,数十年地方隐忧一朝荡定,公之力也。

已亥奉命变卖王产。初,两山流移与土著争田不胜,遂献之晋王而岁输其租,名虽王产实与各藩自置有殊。公历陈开荒投献之由,且言两山用兵之后,村落成墟,虽西山有数家存,皆朝不保夕,无力承买。急之恐生他变,屡请必报,罢而后已,沁民尤以为德。公在沁七年,一切服食器用,供应大兵,代完逋赋,皆取给于家,先业为之几尽。

庚子,升广西新宁州知州。州当孙李焚掠之余,城中止存衙舍,终日行不见一人,虎豹虫蛇杂居之。公尝有诗曰:'墙头虎过风腥入,屋里蛇行穴乱穿。"盖可想其荒寂之概矣。未几以给由单过限降一级去。

辛亥补云南楚雄府通判。云南距家万里,舟车屡易而后至。然郡土平旷,士人多知读书,公顾而乐之忘其为异境也。久之,署定边事,县赋不满千,讼者稀少。猓猓则冬夏披羊皮耕田,语言虽不相通,而畏官惧刑,有太古风。公尤谓与已相宜甫代还。

承檄入觐至都,而吴逆之变作。吏部请云贵觐员改补。奉旨在京支俸,俟荡平复任。四月,云贵总督请滇黔朝觐官员俱赴荆州,军前所开地方择便随宜委用,乙卯赴荆。是岁以随军员多题请别补,于是又自荆赴部,投牒归,而待次于家。久之,卒。

公跋涉所至,几尽朔南。其间恶岩骇浪,瘴雨蛮烟,无不饱尝。虽云仕宦,实则无异投荒。故其自序曰:"先祖方筑东舍,梦苏明允先生来谒,东坡从之。明允顾问先祖曰:"渠来居是。比觉,则生余。先祖喜为前贤所托,冀以有成,因命小字曰:"东居"。而钟爱甚笃。讵知一身蹇劣,半世落拓。宦业文章万不足与东坡为役。独是迹遍炎徼,若或似之,以此征梦,殆可羞矣。"

公生于前万历丁已六月十八日辰时,卒子康熙庚申六月十九日戍时。初娶李氏,贵州都匀府知府梦星公女也,次安、次刘、侧室康与卢。刘出子二、女三。康氏、卢氏子各一,昌、山、远、定。女长适州庠生杨端,次适太学生袁贤,(袁贤乃睢州兵马袁氏十世裔孙,其妻袁赋诚二女为睢州尚书袁氏十一世孙女,生于顺治四年(1647)二月二十二日卯时,卒于康熙十五年(1676)十一月初一日酉时,享年三十岁。),三(1648-1678)适壬戍进士兵科掌印给事中王绅,皆先公卒。公卒时止一孙在,盖山子也,名士元,未久亦殇。今乃以其弟赋谌孙景朱为山后。呜呼!亦可悲也。公生于华膴,酣习富贵者久,疑当娇侈脆惰不任淡泊劳瘁。乃服官所至,皆以清约勤敏著称。而孝友高简,尤足为后进法。

公早失恃,事继母刘淑人如已母。家居之日,每晨盥漱毕,必登堂揖问"夜安否",立而待命,命之坐则坐。与之言愉色承之。语竟,揖而退。夕亦如之,终身如一日。

视其弟尤友爱,而督课则不少宽。及其有立喜甚。暇日相聚一室。论古今,商诗文,或品评书画,玩尝铜玉,极欢而后罢。公善奕,未尝一当弟,或问之曰:"奕有争道焉。"

公性恶凌杂,率常闭户。晚年多病,出入愈简,数月座无一客。或临池,或复古人之谱,于枰间以自娱。今世士大夫多鄙内则少仪,为细事不足道,竟以豪侈相尚往来,酬酢无暇晷,睹公遗事,亦当取以自饬矣。

公将卜以己已十一月葬祖茔右方,其弟赋谌来请铭,故叙而铭之。铭曰:腴于家,瘠于官,人以为难,公则安笃于亲。闲于礼,公视若常人,则佹有善宜乐,无儿何悲。人亦有后,家声用隳畴昔,公降梦来告,淑儋耳海康坡游未足。

(河南省图书馆藏 清·田兰芳《逸德轩文稿·墓志铭》、《碑传集·国初守令》)

人物简介 简介 生平

宝塔高耸擎云天,三贤故里多俊贤。在临渭区官底镇下薛村,长眠著一位我国哲学史上著名的人物,他就是明代关学重要传人,史称“关西夫子”的薛敬之。

薛敬之(1435年—1508年),字显思,号思庵。他天生姿容秀美,美须髯,腹有7颗赤痣,左膊有一胎Y带来的“文”字,黑入肤Y。5岁即喜读书,不与同龄小孩玩耍,尊儒重道,乡人以道学呼之。

年龄稍长,拜明代理学大师周惠(号小泉)为师。每天闻鸡而起,到周家门前等候开门。进门後扫洒设座,跪而请教,执礼甚恭……从此,就有了“周门候启”的典故。他对人说:“周先生品行高尚,学近尹洛(指宋代程颐、程颢),我以为师。州陈云逵洁身自好,事必躬亲,我以为友。我所以有今日者,多此二人之力也。”

景泰七年(西元1456年),薛敬之为渭南学生。自为学生,举止端严,不同於流俗。十六七岁即应乡试(科举制度中的省级考试,考中者为举人),应乡试十又二次。考试成绩总是居於上等。提学皆优异之,不以学生待之。成化二年(西元1466年),被县上推荐入太学(最高学府、国子监)。观其言行举止,太学生们都惊呼“关西(潼关以西)又出了个横渠(北宋哲学家张载,今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在太学Y,他与开创江门学派的广东新会人陈献章齐名。

不仅如此,薛敬之也是个大孝子。在太学期间,二老相继去世,闻听噩耗,悲痛欲绝,他竟赤脚哭号奔丧。当时积雪盈尺,泥泞遍道,亦不知避,後来因此落下了终生脚疾。母亲爱吃韭菜,母去世後,他终生不忍食韭。

上司为其文章惊奇,又观其身材高大魁伟,于成化二十一年(西元1485年),薛敬之被提拔为山西应州知州。当时多以进士举人为知州,而薛敬之却以岁贡(州府县选送入国子监的生员),可见薛当时之影响。

在应州任上,他鼓励民众耕稼纺绩。春耕生产时,他亲到田间视察。有家庭困难者,就送给种子。民贫不能婚丧者,给予资助。买母畜数十,送与孤独,令其繁殖。不三四岁,应州积粟四万馀石,干蔬万馀斤。随即,遇上荒年。应州民众免於饿死,还有三百馀家逃荒者返回,皆予衣食,修葺其屋。又立义冢,埋葬死於道者。获盗贼,不轻贷,故道不拾遗。尤重学政,常为穷学生提供灯油纸笔。他倡导在应州修建了儒学明伦堂,并亲笔撰写了上梁文。

应州南山有虎患,他仿唐代韩愈任潮州刺史时,写《祭鳄鱼文》,为百姓除患。薛为文祭之,曰:“吾无虐政於民,而虎何居食吾赤子?”旬日,虎渍于壑。肖家塞北,瀑水涌出於中田,势汹,若将溺人。先生祭之曰:“是将没吾民乎?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痛自刻责。忽瀑水如鸣雷下泄,人得不溺。有狐狸精为妖,民惊恐。先生祝神明,狐死,不为妖。应州有井,水黄且咸,不可人食。忽一日,复为白水,其味甘。若此者,皆先生善政之徵验也。

应州有一木塔,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弘治三年(西元1490年),时任应州知州的薛敬之亲自主持修缮,并欣然提笔,写下“玩海、望嵩、挂月、拱辰”8个字,制成4个匾,分别悬挂在木塔第5层的东西南北4个方位。今仍存3块,唯“挂月”匾下落不明。

应州人感激薛敬之的善政,为其立有生祠,感其恩德,祈祷长寿。还立有《应守薛君政德碑记》石碑,以报先生。薛敬之的政绩,不仅为老百姓称道,也得到了朝廷认可。史称其“奏课(官吏的考核成绩)为天下第一”。时巡抚诸老,深异先生,累荐于朝。“谓先生学行才术,非徒止区区郡邑已也”。

孝宗弘治九年(西元1496年),薛敬之迁金华同知(副官之名)。东南学者陈聪等数十人登门求教。在金华为官二年,即辞职回家。

薛敬之为官政声斐然,然而更让其青史留名的还是他的思想和著述,他与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陈献章并享盛名,所著有:《思庵野录》、《道学纂统》、《洙泗言学录》、《尔雅变音》、《田畴百集》、《归来稿》及《定心性说》。薛敬之的学说,注重“理气”,认为“一身皆是气,惟心无气”,“未有无气之性”。“风雷变化,气使然也”。主张宇宙遵循“无极—太极—天地—五行—四时—人”的演化过程。关学起于北宋眉县张载(横渠),传于薛敬之,使其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一家。

辞职10年後,政德三年(西元1508年)二月二十七日,薛敬之卒于家,终年七十又四。曾师于薛的关学集大成者、礼部侍郎高陵学者吕刮其撰写了碑文,史载葬于渭南西五里铺之南。薛敬之的事迹後被收入渭南乡贤祠,时任渭南主事张治道为其撰写了《思庵薛先生入渭南乡贤祠记》。

薛敬之的後人——官底镇下薛村薛姓人,每年清明都去渭南扫墓祭祀。直到解放後,薛氏坟茔仍有10亩坟地,并请有专人看管。1963年建设毛巾厂时,相关部门通知下薛村薛敬之後人去迁坟。现年72岁的村民薛庆元受族人之托,带领其馀5人前去搬遗骨,当时负责看坟的员张村员忠义接待并参与了全过程。搬回後,重葬于下薛村北薛氏祖茔至今。如今薛敬之的後人分布在下薛村、下薛新庄和蒲城县原任乡的庵前村(庵前疑为庵迁变化而来)。

夫子一生好学,知识渊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不通晓。一日,番邦派使节来朝,献上珍禽异兽,并附有连环战表。宣称如若你朝识得此物,便心服口服,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否则便自立为王,分庭抗礼,皇帝一听便急招殿前文武相辨。

只见此物“体大如犊,尾细如鼠,嘴巴尖长,两眼突出”,百官面面相视,无一人识得,情急中有人向皇上推荐薛敬之:“此人或可知晓。”皇帝急宣薛敬之入朝。听朝臣描述,夫子已猜出七厘八分,他偷偷在宽大的袍袖中藏了一只猫。及至在朝堂见到那怪物,他立马断定“鼠精也!”随即从袖中放出猫来。那怪物一见慌忙逃避,身体瞬间缩到尺余。夫子笑道:“果然是鼠!老鼠再大也畏猫,尔等再强也是我大明的臣子!”来使见被夫子识破,又献出一禽:形似凤,色如火。夫子立马道:“火鸡也!”使节问:“吃什N?”夫子道:“吃铁石也!”随使人喂铁,竟啄之,食完咯咯飞去。来使大惊,赶忙毕恭毕敬地躬身施礼道:“回国定上奏我主:大明尽能臣勇将,不可小觑。愿从此臣服,相安和睦!”

外使走後,龙颜大悦,对薛敬之赞道:“爱卿真有夫子之才也!”薛敬之听罢,赶忙跪拜:“谢主隆恩!”就这样御封薛夫子便传了出去。

有一回,夫子回故里探亲,村人皆出城相迎。夫子撩起轿帘伸首向外探视。不料,一只喜鹊从上头飞过。一滩鸟粪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轿顶上。这扫兴之举,令夫子的喜悦之情大打折扣。喜鹊飞离後,恰巧一只乌鸦飞来,夫子误以为乌鸦所为,用手指著道:“这个虫艺儿要不得!”

这虽然只是一个传说故事,但下薛村无乌鸦却是事实。数百年来,下薛村Y村外,大树参天,鸟雀成群,唯独不见乌鸦。而相邻不远村庄,树上乌鸦窝比比皆是。人们都说:“这是薛夫子咒的!”只可惜无法为乌鸦 昭雪了,看来这冤案还将持续下去。

相传,薛敬之墓前有两排雕刻精美的石人石马,有一天夫子显灵,弟子吕棺写碑文的石碑夜Y突然光芒四射,白日能如镜照人。若是贪官污吏、行为不端者站立碑前,自己便可亲眼看见已经发黑变坏的肝胆。照後则会回心转意,从此弃恶从善,人曰:“劝善镜”。

汲取日月精华,滋润京兆地气,天长日久,那些石人石马也便有了灵气。夫子悯民疾苦,驱使石牛石马,夜间无人之时代农人耕作。忽一日夫子墓前一匹石马不见了,护陵人四处寻找,後来终於在渭河岸边找到。原来这匹石马夜间耕田完毕已晚,难忍饥渴,跑到渭河去饮水。被一大早去渭河挑水的农妇看见。她用手一指随口说:“这不是夫子的马吗?”这匹石马被揭破了秘密,灵性尽失,无法再返回墓地,从此便永久地蹲在了渭河之滨。

行文至此,还要特别说一说文头这张薛敬之和夫人薛李氏的照片。後人敬仰先祖的学识和品德,每年春节清明都要把珍藏的古老神轴悬挂参拜。“文化革命”中破四旧,各家的神轴都被收缴到官底公社戏楼前统一焚烧消毁。当时有位薛姓人在场,他甘冒政治风险,偷偷把薛家的神轴藏了起来。後来村人薛成信从神轴画像上翻拍下来,这才有了如今这张难得的薛姓祖先的照片供後人敬仰。

先贤言行成楷模,夫子遗风化故里。下薛村以薛夫子为荣耀,以薛夫子为楷模。人们尊老爱幼,教子读书,邻里和睦相处。每逢春节清明结伴而行,飨食祭祀,追终思远,怀德报恩。夫子崇尚道学,村人不守陋习。从古至今,下薛村人过年不贴门神,平日不记号月。守四时而作,男耕女织,日子越过越红火。

光阴荏冉,五百多年过去了,但有关薛敬之的美丽传说还在家乡人口中代代传颂著。

作品一览 薛敬之所著

《思庵野录》、《道学纂统》、《洙泗言学录》、《尔雅变音》、《田畴百集》、《归来稿》及《定心性说》。

思C野录

心乘气以管摄万物,而自为气之主,犹天地乘气以生养万物,而亦自为气之主。

一身皆是气,惟心无气。随气而为浮沉出入者,是心也。人皆是气,气中灵底便是心。故朱子曰:“心者,气之精爽。”

心本是个虚灵明透底物事,所以都照管得到。一有私欲,便却昏蔽了,连本体亦自昧塞,如何能照管得物?

学者始学,须要识得此心是何物,此气是何物,心主得气是如何,气役动心是如何,方好着力进?面去。

千古圣贤,非是天生底,只是明得此心分晓。

天地间凡有盛衰强弱者,皆气也,而理无盛衰强弱之异。先儒谓“至诚贯金石”,则理足以驭气矣。

心便是官人,性便是个印信,情便是那文书,命便是那文书上说的物事,文书或写得好歹,说得利害紧慢,便唤做才。这一弄事物,不是气怎么做的?便唤气。故心、性、情、命、才、气本同一滚的事,更何异?

德无个大小,且指一物始根,便是大德;发生条达,千枝万柯,都是那根上出来,便是小德。

接事多,自能令气触动心,敬则不能为之累,否则鲜不为之累。

心之存,则海水之不波;不存,则沙苑之扬灰。

仁则是心求仁,非一方也。但心有所存主处,便是求仁。观诸孔门问答,可见师之教、弟子之学,都只是寻讨个正当低心,心外无余事。

《太极图》明此性之全体,《西铭》状此性之大用。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标贴出个心之体用来。程子因而就说个“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包括这两句。

“有朋自远方来”,与“天下归仁”之旨同。

“活泼泼地”只是活动,指鸢鱼也。便见得理气,说得面前活动,如颜子“卓尔”,孟子“跃如”模样。

天地无万物,非天地也;人心无万事,非人心也。天地无物而自不能不物物,人心无事而自不能不事事。而今天下只是一个名利关住扎了,壅住多少俊才,可胜叹哉!气化然也。

气化人事,不可岐而二之,须相参而究之,然后可以知天道消息,世道隆替。

因天地而定乾坤,因高卑而位贵贱,因动静而断刚柔,因方类物群而生吉凶,因天象地形而见变化。此圣人原《易》之张本以示人,故曰“《易》与天地准”。

《太极图》虽说理,亦不曾离了气。先儒解“太极”二字最好,谓“象数未形,而其理已具之称,形器已具,而其理无朕之目”。“象数未形”一句,说了理,“形器已具”一句,却是说了气,恁看气理何曾断隔了。

雨燠寒,风之有无,见得天无心处。风雷变化,气使然也。

天本无心,以人为心,圣人本无心,以天处心。其未至於圣人者,可不尽希天之学乎!何谓希天?曰:“自敬始。”

凡所作为动心,只是操存之心未笃,笃则心定,外物不能夺,虽有所为,亦不能动。

在天之风霜雨露者,阴阳之质;在地之草木水石者,刚柔质也;在人之父子君臣者,仁义之质。阴阳一刚柔也,刚柔一仁义也。阴阳气也,离那质不得;刚柔质也,离那气不得;仁义性也,离那气质不得。未有无气之质,未有无质之气,亦未有无气质之性。偶观杏实,会得一本万殊道理。当时种得只是一本,如今结了百千万个,不亦殊乎?一本万殊,万殊一本,有甚时了期,就见得天命不已气象出来。

古来用智,莫过大禹,观治水一事,只把一江一河,便分割天地。

尧、舜之世,以德相尚,故无谶纬术数之可言。汉、唐以下,伪学日滋,故有谶纬术数之事。

古人之论处家,有曰义,有曰忍。盖忍字无涯澹义字有正救,独用忍不得。独用义亦不得,上下名分不得不用义,出入日用不得不用忍。义与忍相济,而后处家之道备矣。

孔门优游涵泳,只是调护个德性好。凡问政、问仁、问士、问礼与行,不过令气质不走作,掘得活水出来。

夜气与浩然之气不同,彼以全体言,此以生息言。但“浩然”章主於气,“牛山”章主於性,学者互相考之,有以知性气之不相离也。

天高地下,万物流行,分明个礼乐自然。

  包括:衡阳石鼓书院,江西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石鼓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迄今已有1200年历史。书院主要建筑有武候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合江亭、禹碑亭、敬业堂、棂星门、朱陵洞等。蒸水出环其右,湘水挹其左,耒水横其前,三水汇合,浩浩荡荡直下洞庭。而石鼓正当其中,横截江流,秦然若素。“衡州八景”有“石鼓江山锦绣华”、“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三景集聚于此。 石鼓书院立有高约两米石鼓。晋时庚仲初《观石鼓书》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则载:“具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有兵革之事。”石鼓山峻峭挺拔,风景奇异,历有湖南第一名胜之称。 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石鼓书院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六朝的千年学府,书院屡经扩建修葺,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程洵、郑向、湛若水、叶钊、邹守益、茅坤、旷敏本、赵大洲、林学易、王敬所、蔡汝南、胡东山、李同野、罗近隐、王闿运、曾熙等人在此执教,在衡阳培育了王居仁、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朱炳如、伍定相、曾朝节、陈宗契、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彭述、杨度、齐白石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诸葛湖南衡阳石鼓书院亮、罗含、郦道元、齐映、宇文炫、杜甫、吕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其状蔚为壮观。 作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石鼓书院曾鼎盛千年,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阳岳震南天”!但不幸的是,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寇炮火。2006年6月,衡阳市政府重修石鼓书院。 石鼓之名一说,石鼓四面凭虚,其形如鼓,因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 另一说,是因它三面环水,水浪花击石,其声如鼓。晋时谀仲初《观石鼓诗》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从《水经注》来看,秦代以前,石鼓之名就载于史册。山北面有一石洞,名为“朱陵后洞”,《水经注》上说“有石鼓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有兵革之事”,意思是说如果在“朱陵后洞”内听到湘江水的鸣叫,就会发生战争;《潇湘听雨录》记载:此洞为“灵洞”、“真仙遗迹”,在此祈祷能求子、除病。 三国时期,建安20年(215年)武侯诸葛亮居住在石鼓山,督零陵、长沙、桂阳三郡军赋。因此,后人在石鼓山的南面建“武侯庙”(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后被迁移至石鼓山上李忠节祠旁,改名为“武侯祠”祠内有张南轩书《武侯祠记》(楷书体书),此碑在抗日战争时期流失。 唐贞观时期(公元627-650年)衡州刺史宇文炫辟石鼓东岸西溪间为游览胜地,题“东崖”、“西溪”四字,刻于东西岸壁上;天宝年(742~755)间,著名道士董奉先在“朱陵后洞”栖息,修炼九华丹,杜甫《忆苦行》诗中有“更忆衡阳董炼师”之句;懒残和尚常来洞栖息,又名朱陵仙洞;“诗圣”杜甫大历4年(769)3月中旬和大历5年夏两度到达衡州城,每次都在石鼓山下停泊上岸和离开,曾在此留诗数首。当杜甫第二次离开衡州城,便病故于耒水旁的方田驿(今耒阳市高炉乡龙王庙),时年59岁。德宗贞元3年(787),宰相齐映贬到衡州任刺史,在山之东面建一凉亭,取名为“合江亭”。顺宗永贞元年(805)大文豪韩愈由广东至湖北,途径衡州,齐映请韩愈为此亭写下著名的《合江亭序》“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后人建“绿净阁”以此为纪念韩愈。地以人传,石鼓名声大振,成为后世文人骚客“朝圣”之地。宪宗元和年间(806-820),有“唐代八大诗人之一”美誉的衡州刺史吕温,任期间又对合江亭进行扩建装修;衡阳秀才(唐朝,秀才为最高荣誉,相当于现在“院士”)李宽在合江亭旁建房,取名为“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在此悉心读书,为石鼓书院之雏型。刺史吕温曾访之,并作《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日记其事。 宋代太平兴国2年(978),宋太宗赵匡义为赐“石鼓书院”匾额和学田(朱熹的《石鼓书院记》:“始唐元和年间,州人李宽之所为,至国初时尝赐敕额”。《国朝石鼓志》卷一事迹篇:“案文献通考赐额在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与朱子记国初者合”);宋至道3年(997),衡州郡人李士真在石鼓书院内开堂讲学、广招弟子,使石鼓书院成为正式的书院。宋仁宗景佑2年(1035),曾担任集贤殿校理之职的刘沆,在衡州任知府。这时,他将石鼓书院的故事上报给皇帝,宋仁宗阅后,便赐额“石鼓书院”。由于石鼓书院“独享”两度被宋朝皇帝“赐额”的殊荣,而步入石鼓书院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与睢阳(又名应天府书院)、岳麓、白鹿洞齐名的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首。当时全国许多名流都至此讲学;如文学家苏轼、理学鼻祖周敦颐等……。孝宗淳熙14年(1187)理学大师朱熹、张栻在此讲学,朱熹作《石鼓书院记》;张栻在亭中立碑,亲书韩愈《合江亭》诗和《石鼓书院记》,后人将此镌制成石碑,置于石鼓书院内,名曰“三绝碑”。仁宗庆历4年(1044)石鼓书院成为衡州路的官办学府,有正式教授1人,主要“以经术教导”学生。度宗咸淳10年(1274年)正月,湖南提刑、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驻衡州时,作诗《合江亭》:“天上名鹑尾,人间说虎头。春风千万曲,合水两三洲。……”;谆照十二年(1185),部使者潘田青(一作畴)就原址建屋数间,榜以鼓额,“将以俟四方之士有志于学,而不屑于课试之业者居之”,未竟而去。提刑宋若水继成,奉先圣先师之像,集国子监及本道诸州印书藏其中。请朱嘉作记,诫诸生勿为科举功名所乱,而要辨明义利,有志“为己之学”。时戴溪为山长,与诸生讲《论语》,有《石鼓论语问答》3卷。七年林田井学教授兼山长凡三年,“补葺经创”,鼎新书院,并刊大字本《尚书全解》40卷。南宋开庆元年(1259),书院毁于兵火。景定元年(1260)提刑俞琰(一作俞炎)命山长李访“扫地更新”,“尽复旧观”,增辟园圃,仰高楼,取明德新民文章,为诸生丕扬其义,绝响再闻,士风作振”。提刑黄斡又置田35亩,“以赡生徒”。宋末著名音乐家郭沔曾寄居住石鼓山上,他泛舟于湘江上,创作出“潇湘水云(雾)”这首著名的琴曲。 元朝,继续办学。然其田于至元十九年(1292)为灵岩寺僧强占,经邓大白、王复、康庄、程敬直等历任山长长达62年争讼,才得归还。元末又毁于兵火。 明清时石鼓书院不断扩大,明永乐十一年(1413),知府史中重修书院以待旅游学者,设礼殿祭祀孔子,乾张祠祭祀韩愈、张拭。天顺、弘治年间均有修葺。正德四年(1509)叶钊为山长,讲圣贤身心之学、道德之首,剖晰疑义、阐发幽微“时学者翕然云从”。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湛若水至书院讲论“体认”之学,理学家、教育家王守仁的传人邹守益亦来大倡“良知”之说。二十八年,知府蔡汝楠以书院为朱熹、张栻、湛若水、邹守益“过氏之地”,乃重整书院,订立规约,以学文敦行、辨声慎习、等伦常、识仁体训士,刊《说经札记》、《衡汀间辨》、《太极问答》等,“忘倦”达4年(1549-1552)。又请赵大洲、皮鹿门等“海内名公”讲学其中,诸士环听,“宛然一邹鲁洙泗之夙也。”。著名地理学家徐弘祖在其《徐霞客游记》中对石鼓的景色有详细描述;万历四十的(1612)巡抚记事,观察邓云霄大修书院,以“铸士陶昆”、建有讲堂、敬义堂、回澜堂、大规模、仰高楼、砥柱中流坊、棂星门、风雩、沦浪、禹碑、合江诸亭、其他“殿祠号舍,罔不完葺”,规模极一时之盛,崇祯十五年提学高世泰修葺。青年时的王船山更是多次写诗词颂扬石鼓书院。明朝末年,书院再次毁于兵火。 清世祖顺治经略大臣洪承畴,将石鼓书院作为军事指挥所。同年偏沅巡抚袁廓宇上奏清庭,申请重建石鼓书院,衡阳县知县余天溥具体负责修复工程。此时,山上建有合江亭、禹王碑、武侯祠、大观楼、会讲堂、忠节祠、七贤祠等建筑。石鼓书院为清政府允许恢复的第一家书院,这一时期,书院科举化,石鼓书院成为传授举业、培养科举人才的基地。康熙七年(1668),知府张奇勋扩建号舍20余间,“拔衡士之隽者肄业其中,每月两试之,士风称最盛”。二十八年,知府崔鸣捐俸“增其所未备”、“督率师徒援古证今,析疑问难”其中。时七贤祠、仰高、大观二楼,敬业堂、留待轩、浩然台、合江亭及东西斋房等、“日日髹、丹碧上耸、焕然巨观”。山长多一时之选,如陈正雅、余廷松、林学易、易廷彦、罗瑛、皆湖南名进士,然所援多为科举之业。咸丰3年(1853)9月~咸丰4年正月(1854),曾国藩、彭玉麟在衡州创建湘军水师,驻石鼓,石鼓书院附近的水面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石鼓书院改为衡阳官立中学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为湖南南路师范学堂;民国时期,相继改为“衡郡女子职业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湖南三师),后由于石鼓山无法满足新型学校要求,学校被迁移至金鳌山;此时,石鼓书院便成为供人游览、祈祀的风景文化名胜。 1944年7月,石鼓书院原有的楼、阁、亭、祠等建筑物,在震惊中外的衡阳保卫战中被于日军焚毁。故址内还有唐、明、清碑刻多处。 1964年,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来衡阳视察时,要求恢复衡阳的名胜古迹,诸如石鼓书院、回雁峰等。当时的市委市政府限于历史条件,仅培植了树木花圃,建以亭榭,在废墟上建了一座石鼓公园,无法恢复当时的建筑和陈列。 1998年,国家邮政部发行“古代书院”即宋代四大书院邮票时,事先曾来石鼓书院实地考察,终因只见山石、不见书院而以河南登封嵩阳书院代之。 2009年,石鼓书院特种邮票首发式在湖南省衡阳市石鼓书院广场举行。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的“古代书院(二)”特种邮票共有4枚,分别为湖南的石鼓书院、江苏的安定书院、江西的鹅湖书院、海南的东坡书院,每枚邮票面值1.20元,由当代中国著名的国画大师范曾和著名画家邹玉利设计,以国画形式表现。

  石鼓书院概貌

  石鼓书院经过近十次的重修,在修葺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其原貌,现在的石鼓书院主要是由禹碑亭、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合江亭、朱陵洞组成。 始入石鼓书院,穿过大门,走过长廊,映入眼帘的是禹碑亭。禹碑亭亭柱上题着一副对联:“蝌蚪成点通,天地衍大文”,此联为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史穆所题,在禹碑亭中央放置着一块禹碑,为蝌蚪文所做,禹碑为大禹治水功成在南岳衡山 岣嵝峰所刻,最早见于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其后史乘屡有记载。衡阳石鼓山禹碑亭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位于石鼓山南面。 明代杨慎为禹碑作释文亦置于此。 穿过禹碑亭,来到石鼓书院二门前,只见篆书对联“名修千佛上;至味五经中”于门上,石鼓山与道教文化有颇深渊源,后建立石鼓书院以“四书五经”作为正统教育教材,这幅对联是对石鼓书院的真实写照。 透过二门,看到眼前有两个祠堂,位居其右的为“武侯祠”,位于左的为“李忠节公祠”,武侯祠和李忠节公祠与石鼓书院都没有很多联系,但是由于这两位英雄的事迹都发生在石鼓山,遂将其移至石鼓书院。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开宝六年(973),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鉴于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接受了刘鳌的建议,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有住宿的场所。岳麓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初设讲堂5间,斋室52间。 宋太宗咸平二年(999),李允则任潭州太守,他一方面继续扩建书院的规模,增设了藏书楼、“礼殿”(又称“孔子堂”),并“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一方面积极取得了朝廷对岳麓兴学的支持,以促进书院的更大发展。咸平四年(1001)朝廷首次赐书岳麓书院,其中有《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等经书。当时书院学生正式定额六十余人,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局。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经学家周式担任山长主持岳麓书院后,书院得到迅速的发展,学生定额愈百人,周式本人还得到宋真宗的召见和鼓励。,赐“岳麓书院”题额,于是“书院称闻天下,鼓简登堂者不绝”, 到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

  湖湘学派

  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持岳麓书院,他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博约相须”、“学思并进”、“知行互发”、“慎思审择”等原则;在学术研究方面,强调“传道”、“求仁”、“率性立命”。从而培养出一批如吴猎、赵方、游九言、陈琦等经世之才的优秀学生,湖湘学派多数学者也在岳麓书院学习过。一时间,大批游学的士子前来书院研习理学问难论辩,有的还“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当时的岳麓书院成为全国闻名的传习理学的基地。南宋淳熙七年(1180),张木式去世后,朱熹、真德秀等人对岳麓书院的办学和传播理学,也表现出极大的热忱。朱熹还将《白鹿洞书院教条》人微言轻正式的学规,颁于岳麓书院。,朱熹曾两次来此讲学,当时学生达千人,从而使岳麓书院有“潇湘洙泗”之誉,几与孔子在家乡讲学的地方并称。 从元、明至清初,由于战乱,岳麓书院曾两度遭到焚毁,后来虽然得以重建和恢复,已不复旧观。清初。书院被禁。后康熙为了表彰理学,放宽书院政策。康熙二十六的(1687)御书“学达性天”匾额,并以十三经、二十一史、经书讲义等遣送至岳麓山,乾隆九年(1744)又御书“道南正脉”匾额送至岳麓山,岳麓书院又得以复兴。复兴后的麓书院,除了对斋舍屡加扩建外,其书院性质也由民办而逐渐演化为官办。随着乾嘉考据学的兴起,岳麓书院往往由从事诂经考史的著名汉学家主持,学习的内容也由理学转向经史考证,特别是在王文清主院期间,更以“群经教授诸子”。此后罗典任山长,“唯以治经论文,启诱后进”。道光年间巡抚吴荣光在岳麓书院增设“湘水校经堂”,专以研习汉学为主。岳麓书院的最后一任山长是王先谦,他是清末湖南著名的经学家。 清代的岳麓书院,集聚了一代常识博洽、德高望重的大师,培养出诸如王夫之、陶树、魏源、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藩、郭嵩涛、李元度、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等著名的湖湘学者。

  千年学府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新政之议的呼声中,延续了近千年的岳麓书院正式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 书院大门横匾“岳麓书院”四个大字,两边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讲堂正中悬清乾隆御书“道南正脉”匾,左右壁有石刻“忠、孝、廉、节”四个高16米、宽12米大字。左右两廊有清欧阳正焕所书“整齐严肃”石刻。讲堂屏风正向刊张村撰《岳麓书院记》。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编辑本段]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书院简介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兵燹,清代康熙时重建。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整。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

  书院学制

  嵩阳书院学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唐朝,兴盛于北宋,一直到了清朝末年,兴学堂以后书院制才被废除。教学特点: 嵩阳书院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经过近千年的衡读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其特点主要是:1、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的机关,又是学术研究的机关,实行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2、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讲会,开展争辩。3、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有教无类,不受地域限制。4、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采用问难论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5、书院内的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知训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高尚品德气节感染学生。

  名家辈出

  嵩阳书院,是中州教育史上的一颗明珠,我国古代的高等学府。 宋初,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登封是尧、舜、禹、周公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号称“二程”的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对学生一团和气,平易近人,讲学鲜感,通俗易懂,宣道劝仪,循循善诱。学生虚来实归,皆都获益,有“如沐春风”之感。康熙辛卯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人,录取名额一县不足一人,仅登封就中了五个。名儒景冬,就这于嵩阳书院,中进士后,曾九任御史。嵩阳书院正是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师资条件,声名大振,四方生徒摩肩接踵,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

  书院珍宝

  院内的汉封将军柏人称“稀世珍宝”。 嵩阳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 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三将军柏毁于明末。 关于将军柏树龄一直是个神秘的话题。该树从受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赵朴初老先生留有“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赞美诗句。经林学专家鉴定,将军柏为原始柏,树龄有450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 细心的游人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二将军柏比大将军柏大得多,为什么被封为“第二”呢?这里有个“先入为主”的传说,动人的传说,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的墨客泼墨挥毫,赋诗赞颂,更留给人们以启示。 巍巍将军柏,给嵩阳书院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浓郁的感染力。 门外的大唐碑素有“嵩山碑王”之称。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盛应以颂碑》,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隶书。字态端正,刚柔适度,毛法遒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大唐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古时,人们是怎样将这么重的碑帽主上去的呢?千百年来,凡到嵩阳书院的游人都要提及这个问题。在民间,“智立唐碑”这个充满智慧的传说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成为品赏大唐碑的重要内容之一。嵩阳书院在我国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以文化瞻富,景观奇特名扬古今。山峦环拱、溪水长流、松柏参天、环境幽雅、景最清、石幢莠纪故宫铭而文明。书院主要文物有西汉的“将军柏”和唐朝的“大唐碑”。

  千年道场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以圣地之后,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以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这的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 嵩阳书院在古代并不是单纯的指一个院落而言,而是由一个主体院落和周围多个单体建筑群组合而成,其地域分布比较广阔。大至而言,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除我们看到的嵩阳书院建筑外,属于书院的建筑物,比较有名的还有位于嵩阳书院东北逍遥谷叠石溪中的天光云影亭、观澜亭、川上亭和位于太室山虎头峰西麓的嵩阳书院别墅-君子亭;书院西北玉柱峰下七星岭三公石南的仁智亭等建筑。

  [编辑本段]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南京书院。位于商丘县城南。因为商丘在唐供称为睢阳,北宋景德三年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又升格为南京,为当时四京之一。商丘濒临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辐辏,隋唐以来,已发展成为一方都会。宋代的应天府书院就设立在商丘的繁华闹市中。应天书院位于商丘旧城州之东。其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 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l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l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 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扩展。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学家晏殊出任应天知府,聘请著名学者王洙为书院“说书”,王洙博学多才,应天府书院在他主持下“其名声著天下”。仁宗景佑二年,应天府书院改为府学,晏殊又聘请因服丧而退居睢阳的范仲淹执教,任教期间,范仲淹撰写《南京书院提名记》。当时的应天府书院,是中州的一大学府,据《宋史》记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晏殊)始。”从大中祥符以后的二十余年间,应天府书院的学生“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明正德六年迁城,应天书院也迁往今地——城内中山东二街路北。现存有大成殿、明伦堂、月芽池等建筑。原大成殿内立有孔子和其弟子的牌位,明伦堂为学堂。这两座建筑均为歇山式建筑。

海瑞字如贤,海南琼山县人,明正德八年(15 14年)12月出生。四岁丧父,母谢氏纺绩为业抚养幼小海瑞,母亲粗识书史,在海瑞幼时即口授《孝经》、《大学》、《中庸》等典籍。母亲的启蒙教育对海瑞一生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忠贞不渝的坚强品格更是让海瑞受益终身。后在他《与琼州诸先生书》中,对母亲作了高度评价,深情回忆谢氏”苦针裁,营衣食”以供养自己。

小时读书,风神欣秀,自许甚高。自号”刚峰”,同学称之”道学先生”,在学业中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与人生见解,特重个人操守气节,鄙视荣华富贵。他安身立命的誓言是:”上天以完整的节操系于汝等之身!而汝等不能将其保全,那么还有何颜面立于天地之间?俯首索气,曲学阿世。纵然能一局而跻身于卿相之列,成为天下人艳羡的焦点,却无足挂齿。呜呼!海瑞若有如此卑颜之举,不如速死!”

血气方刚的海瑞,不仅受到师生的肯定与尊重,也受到了督学官的器重与嘉奖。1549年督学蔡公按视琼州郡学,以”不以白乎”两句为考题考察诸生。得海瑞答卷惊讶于在这穷山僻壤竟有如此奇才。同年得中举人,赴京参加会试,到京后上《平黎策》,黎族为海南岛上主要少数民族,因不满明朝统治,屡屡发动暴动,明朝多次出兵,无功而返。海瑞上疏批驳了这种劳民伤财,滥杀无辜的措施。提出琼州,距京师万里之遥,请朝廷在当地开道设县,全面加强治理、开发。可能是人微言轻,此事不了了之。直到距海瑞上书《平黎策》之后300多年,清朝末期清政府才在琼州当地设立道一级的行政机构。

海瑞先后参加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与三十二年(1553年)的会试,均告落第。当时已年满四十岁,不愿在为科举功名浪费时日,于嘉靖三十二年毅然听从吏部选调,受任福建延平府平南县教谕(主管县学的长官)之职。这给了海瑞一个施展个人报复的机会,他到任之后,特重学生品质道德的培养。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官场,保持气节需要绝大的勇气。刚刚踏入仕途的海瑞很快便遇到了考验。根据《明会典》记载。洪武年间即明令规定,因各处儒学均设在当地孔庙之中,每至朔望之时,当地官员应清晨谒庙行香。师生需出大门迎接 ,而至明伦堂后师生作揖,教官侍坐。官员退出时,师生复送至大门。但在明代中叶以后,世风衰退 ,一些教员惧怕上司*威,不顾朝廷祖制,在儒学内对上司进行跪拜之礼。这是以气节为生命的海瑞深恶痛绝。因此,他在《教约》中规定诸生于明伦堂见官,不许行跪礼。一次南平当时长官至儒学上香,至明伦堂后教员出来迎接,左右教官皆跪,唯独海瑞长揖不跪。一些官员不免怒形于色,讥讽道,”安得有此山字笔架”,从此海瑞有了”笔架博士”的雅号。

海瑞联想自己苦读圣贤之道,以祖宗成法为模式,教导学生崇尚气节,何错之有,却刚入官场,便横生枝节。书生意气十足,一气之下竟提出辞呈,当地一些地方官员,余怒未消,允其解除公职,放其还乡了事。

”争礼”一事给海瑞当头一棒,眼见出师不利,已无力回天之时事情出现了转机,延平知府在看到海瑞辞呈后,却惭愧不已言道:”海瑞言行均合族制,是吾等行事之误也。”更加幸运是,大司空朱衡(字镇山),闻听此事后,对海瑞的气节人品大为赞赏。在朱镇山宽慰他道:”汝自幼饱读诗书,究竟为何汝出任公职,究竟为何难道就为争一跪之礼,而全部放弃吗?”海瑞此番劝导挽留之下,才打消了辞归乡里的念头。

后有福建按使长官到延平视察谒孔庙,海瑞依旧长揖不跪,大家吐舌叹服。这位官员叹服道:”今日之世,竟有此等的教官!”从此海瑞声名远扬。

在延平海瑞任教官长达四年,他的正直不阿,有引起一些官员的非议与憎恶,但也赢得了不少士大夫的交口赞叹!这不能不说是海瑞的幸运。又得到巡案,监事等官员纷纷上书推荐。于是,嘉靖37年(1558年),海瑞升迁为浙江淳安县令。这是海瑞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他真正了解天下黎民之苦与王朝政治利弊的开始。

海瑞初任淳安,阅览户籍册籍,发现民户逃亡人数超过在册人数一半。当时的淳安地瘠而民贫,重岩叠嶂,百姓纷纷逃匿山林。山下田亩均为豪吏侵夺 ,贫穷之家无粮充饥。海瑞对百姓苦痛不禁感慨万千,顿生恻隐之心,决定以身作则,饭粝羹藿,奉薪之外,分文不取。淳安地处交通要道,往来官员路过之时,必以各种方式索要财物,弄得怨声载道。海瑞一反常规,均从自己收入中开支,有则送,无则已。

它的刚直与俭简,也得到了浙江总督胡宗宪的敬佩。有一次还诡秘的对手下官员说道:昨天听说海县令为其母做寿,买了两斤猪肉,真是不容易啊。”

不过海瑞也为自己的正直付出了代价,因为睚呲必报的长官随处可见。这里讲一位权倾一时的朝臣鄢懋卿,在大奸臣严嵩权倾朝野时期,鄢懋卿死心依附,深得严嵩父子宠任,总理两浙、两淮、长芦,河东盐政。尽握天下利柄,权势显赫一时,且生性奢侈。有一年,他以盐法都御史巡视州县。携妻同行,特制五彩舆,命十二位年轻女子随之。道路之上,观者如堵。地方官迎送更是奇招迭出,馈送钱物之人,络绎不绝。海瑞闻知鄢懋卿将过本县,先发制人,  因鄢氏在京之时,曾故作姿态:预先通知沿线官吏,本官素性简朴,沿途饮食供帐,都应简朴为尚。而真实情况却是,各处皆有酒席,每席费银三四百两。供帐极华丽,就是溺器也是银制之具。

海瑞在鄢氏未到淳安之前,及向其发出揭帖。声明”沿线官吏所为,与大人要求大相径庭,实为将百姓之苦怨归罪在鄢大人的错误之举,淳安百姓疲敝。本县令不知如何招待”云云。

鄢懋卿接帖后心中恼火,但素闻海瑞刚直之名,为避免正面冲撞,强压怒火,鄢懋卿命手下绕过严州境,改道而行。而严州知府已做好迎接准备,被海瑞一张揭帖给气跑,料定过后必将有所报复,故一腔怨气落到海瑞身上。鄢氏回京后,急派亲

清代,矦澄是谁

贡士,是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指古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唐、宋时,以州(府)、县科举考试(乡贡、乡举)中试者称乡贡士。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