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族谱
赵姓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家谱,宋的《天水堂·赵氏族谱》把西汉名将营平侯赵充国世系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记载,在“汉传至宋系图”中列了一世祖赵充中至六十七世赵景雍,表明天水迁长安、又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至赵景雍时移居江南的历程。赵姓规定每30年修订一次家谱。现存赵姓家谱多是清代和民国初年纂修的。
赵姓族谱的基本格式
赵姓族谱虽有以上种种类型,但从其发展历史来看,这些类型并非同时出现,而是大体经历了一个从简易家谱,到族谱、支谱、房谱,再到宗谱、统谱等联宗合纂的演进过程。同样,族谱的修撰格式也有一个从简单谱系、谱表到体例完备的发展过程。
就现存清代、民国时期的赵姓族谱而言,其格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谱序。这是每部族谱都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包括本族人写的序和邀请外族人写的序,以及跋语等。外族人写序通常是当朝、当地的名人,或是与家族有特殊关系的人。谱序跋的内容大致是修谱缘由、修谱经过、家族渊源传承,有的谱中还阐发一些修谱理论。随着族谱撰修的次数增多,序跋也不断增多,所以一些大型族谱,其序跋篇幅很大。通常情况是续修次数越多,谱序就越长,谱序跋本身也就成了了解家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二是谱例,即修谱凡例,主要阐明族谱的纂修原则、体例、领谱和族谱的管理原理。同治年间所修的《天水堂赵氏合修族谱》凡例共有20则。《山阴华舍赵氏宗谱》除录旧谱凡例外,还新增凡例若干条。
三是先世考与遗像赞。主要考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和分支迁徙情况,尔后是把本家族中最显赫、有德行功业的先祖绘成遗像载诸谱端,并附像赞。这方面,民国年间所修的《东莱赵氏家乘》最具典型。不仅考述文字简明清晰,祖像的绘制也十分精美。在说明本脉出于蜀汉顺平侯赵云,世居成都府红花市之后,用四
言联句表达家族的迁徙、兴盛情况,颇有特色:“聿维我谱,俱详历履,原籍西川,始白天水。明初迁莱,郡城安宅,嘉靖开科,隆万任职。伯镇封疆,仲总六卿,武勋相业,朝廷所荣。愿绍前烈,德言与切,绵长先泽,睦族敦宗。”另外,赵宋皇室后裔的族谱大多载录《太祖遗训》一文。
四是恩荣录。主要刊载皇帝和朝廷、地方官员对家族或家族成员的封赠文字和匾额。山阴华舍谱中有御印、御押,东莱赵氏有“诰命”、“封赠”、“荫袭”、“旌表”四项。
五是家法族规。清末民初所修的赵姓族谱中,一般都是旧规、新规分列,内容庞杂,财产婚姻、祖业管理、家族往来,举凡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无所不包,且各个家族因自己的不同情况而有所侧重,但都不离敬宗收族这一核心内容。
六是祠堂坟墓。赵姓对祠堂、祖坟的修建历史、建筑规模、地理位置等都有详尽记载,有些谱中配有简单的绘图。其中大量内容是有关宗祠的管理规章,如山阴华舍赵氏谱中有“宗祠条规”、“陵祭条款”、“宗祠禁约”、“宗祠祭典”、“宗祠仪注”、“六陵仪注”、“宗祠仪注”、“六陵祭文”、“宗祠祭文”、“宗祠祭句”、“六陵联额”,另外还有历代相关的碑文、记颂等。
七是世系。这是赵姓族谱中的主要内容,占有2/3的篇幅。世系可分两种形式,一是世系传录,即从一世祖开始到修谱日期止,家族成员的姓氏名号、生卒年月、简要阅历、妻室子女以及葬地封赠等情况;另一种是世系表或世系图,即以图表的形式记载该家族的血缘传承情况。在笔者所见的赵姓族谱中,后一种形式要多一些。
八是传记,包括行状、墓志铭、神道碑以及年谱等多种形式。传记又有德行、孝友、烈女、仕宦等篇目,与地方志的体例大体一致。
九是仕宦录,或称科第录,登载赵姓族内历代科第人仕者的名单,并简要记载他们的业绩及著述。
十是族产,包括祀田、祖山、义庄、庙产、房屋等。赵姓族谱对这一点相当重视,族田、祖山都写明地理位置和面积大小。同时《还记载族产的数量、买卖情况、管理细则、收支账目以及经营租佃。
十一是艺文或名迹录。收录赵姓族人或与家族相关的各种著述诗文。名迹录则是记载与赵姓家族相关的名胜古迹、山水桥梁、庵寺书院和亭台堂舍等。
十二是字辈谱与领谱字号。
始祖:柴桂
万、亿、青、芳、振、洪、传、纪、永、昌、古、军、琦、兰、丰、林、松、秀、荣
始祖:柴绍
八、志、经、国、永、喜、文、玉、良、青、茂、守、凤、俊、树、志、卫、德、道、仲
始祖:柴天英
树、振、玉、清、现、心、灯、充、继、贤
始祖:柴举
茂、立、加、凤、连、振、传、纪、永、昌
始祖: 柴弘
春、国、林、永、万、国、忠、世、元、德、仲、名、连、志、守、利、本、天、锡、永、锦、恩、光、如、山
始祖:柴青
八、志、经、国、永、喜、玉、良、青、茂、守、凤、俊、连、志
始祖:柴武
西、言、功、颜、成、洪、文、振、尚、远、兴、亿、传、纪、广、兆、贤、庆、帆、祥、玲、德、卫、垂、佑、芹、绍、年、显、阳、依、文、欢、京、芮、永、旭、诗、喜、昌
始祖:柴进
新、爱、云、洪、光、显
始祖:柴国柱
无字辈
始祖:柴振治
无字辈
始祖:柴云升
无字辈
始祖:柴静
无字辈
始祖:柴信
无字辈
始祖:柴友成
无字辈
首先,爱新觉罗后人改姓其他姓氏的很多,以金为多,但不全是,也有改姓赵的。
其次,姓赵不一定就以为着是爱新觉罗后人,毕竟赵姓在汉族中是一个大姓,另外,其他满姓改姓赵的也有。
最后,要看家谱。这是最直接的证据。如果没有家谱,就看辈分排序,是不是按照清皇室的辈分来排序的。如果没有家谱、不按排序,基本不会被认为是后人,即便有过血缘关系,也是很远的了。
满族赵姓或者肇姓大多都是爱新觉罗氏,加上你是正黄旗,长白山的,不是宗室就是觉罗。我认为极有可能是皇族旁支(觉罗),俗称红带子。
===================================================================
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氏。按照皇帝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为宗室与觉罗。自清太祖努尔哈赤父亲塔世嫡传传后人,一律称为宗室;自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以上各代支系的后裔,均称赏觉罗。自然看出宗室近于觉罗。
满族赵姓大都原姓“觉罗”
满人姓“××觉罗”的很多。包括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阿颜觉罗、呼伦觉罗、阿哈觉罗、察喇觉罗等等。据信,“觉罗”才是姓氏,加在姓氏头里的前缀最初的意义不过是为了相互区分。“爱新觉罗”的“爱新”是“金”的意思,这是为了表明他们的贵族身份。据说元末明初时,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家氏族发生战争,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说道:“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与之相反,“伊尔根觉罗”氏的“伊尔根”却可翻译为“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辛亥革命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满人纷纷改用汉姓。其中,改用“刘”、“金”、“赵”三姓者为多。“爱新觉罗”氏大多按照意译改姓“金”,也有少部分改了“赵”姓。而其他“觉罗”氏,特别是新宾一带的“伊尔根觉罗”一支基本上都改了“赵”姓。
有人做过调查:满清灭亡后,东北及河北地区姓“觉罗”氏的满人没有一家改姓金,全部都改姓“赵”。
赵氏族谱
本文2023-11-20 16:13:4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1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