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唐僧是什么样子的
关于玄奘的身世,民间的演绎似乎颇为传奇,无论是《西游记》原著还是后来的影视作品,玄奘似乎都脱不开“江流儿”的说法,他的父亲是状元郎陈光蕊,儿他母亲是丞相的女儿殷温娇,强盗垂涎殷温娇的美色害死了陈光蕊。他的母亲在危险来临之际将其放在木盆中顺流而下,最终为金山寺和尚所救成为小和尚。
然而真实的玄奘身世确实是官宦世家,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他父亲陈惠做过隋朝江陵县官,隋朝灭亡后便隐居乡间,潜心学佛。玄奘是陈惠的第四个儿子,从小就跟父亲学习儒家典籍,父亲去世后他的二哥陈素(长捷法师)在洛阳净土寺出家,11岁的玄奘就跟随哥哥学佛,13岁在净土寺出家。
玄奘在学佛期间可谓是颇有成就,20岁的时候就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讲经说法,对“大小乘经论”,“南北地论”、“摄论学说”等均有了甚深的见地,加上他能言善辩,很快就成为了佛学界知名的后生。玄奘算是当时佛学界的‘超级学霸’,他在佛学方面确实很有成绩,对于佛法的领悟很快,而且还有自己的思考。
佛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想系统,再加上翻译的时候有可能加进了译者的个人见解,即使是好学的玄奘有时也会看不太明白。玄奘之所以想到“西天取经”,是因为他对佛性问题搞不懂,“有的佛经认为,只要是人都有佛性,但也有的佛经认为,一个人只有努力修行,成佛后才会有佛性”。
总之,是佛学的理念困扰着玄奘:“大多数学佛的人,可能学了也就学了,不懂也就不懂,不那么追根问底,但是玄奘却想,佛学的理念究竟是什么?在佛学的发源地天竺(今印度),(佛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他才会决定前往印度求取经书。”
玄奘到印度后,主要学的是佛教的唯识学,也就是有宗的思想。正因为这个学缘关系,作为“超级学霸”的玄奘在回归大唐之后,成为了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创始人。
玄奘御弟本是偷渡者
在86版的电视剧《西游记》开头,唐僧一身袈裟,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天取经,太宗李世民与他结拜,街头巷尾挤满了欢呼的百姓,而“御弟”则成了唐僧身份的另一个标签。然而玄奘在西行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唐朝相关部门的批准,那时候的玄奘也不认识李世民,玄奘确实有一个“御弟”的身份,那是在经过高昌国的时候,高昌国王鞠文泰一心想要挽留玄奘,各种软磨硬泡软硬兼施的方法都使用了,玄奘还是坚定的要西行,高昌王鞠文泰无奈,只好答应和他结义金兰,并允诺在取经回来时经过高昌,为高昌国讲经传佛三年。但历史总是残酷的,在玄奘取经回来的时候,高昌已被大唐所灭。
玄奘西游的时候,当时唐朝刚建国,唐朝虽然不禁止对外经商,但是对于国人走出国门也有着严格的限制,出关必须得到大唐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
“而且玄奘的和尚身份是比较特殊的,实际上他更像是一个大唐王朝的‘公务员’,所以他在出关之前必须获得政府的许可,而如果私自出关,一旦发现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从南北朝开始,到清朝中期之前,僧人的数量始终是受到国家掌控的。“我们现在有宗教信仰自由,当和尚只要合乎法律和佛法即可,属于民间行为,但是在过去,从南北朝开始,僧人的数量是由国家的所谓‘度牒’制度控制的,你只有拿到了‘度牒’,才可以出家为僧,才能得到国家的允许和保护。”
正是因为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僧人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点属于“公务员”的意思。我国古代“度牒”制度的执行也极其严格,因为“一旦你出家,就可以享受供养,你所在的寺庙也会有自己的土地,相当于地主”。当然历史上也有私度僧人现象的存在,尤其是自由派禅宗兴起后,“度牒”制度是受到了一定冲击。但作为一种官方制度,“度牒”直到清朝雍正时才被废除。
特殊的“公务员”身份,以及没有相应的出关文书,玄奘的西天取经之路自一开始就蒙上了“非法偷渡”的恶名。而在**《大唐玄奘》中,对于这一段的描述则显得极其真实:自凉州开始,玄奘每一次向前都充满了危险,随时都可能被官方带回长安,甚至身陷牢狱之灾,这与后来文学艺术加工成动辄被女妖喊作“御弟哥哥”的唐僧,有着天壤之别。
玄奘是不得志的海归
在《大唐玄奘》的结尾,重新回到长安的玄奘受到了长安市民的热烈欢迎,鲜花纷繁之际,玄奘那棱角分明的脸则有一种佛家弟子应有的空灵平静。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回到长安的玄奘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亲切接见”,而这一次的接见,则多少为玄奘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彼时的李世民已经平定辽东,这位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贞观之治”盛世的神武帝王,此时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了大唐疆域地图的西方。
平定西域,打击突厥,扬大唐之国威,是李世民当时的想法。“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李世民曾经三次向玄奘提出还俗的要求。”陈坚表示,在那个资讯极其不发达的时代,玄奘无疑是李世民经略西域的最佳人选:“相当于让玄奘作为政府的西征军事顾问或者是情报提供者,毕竟玄奘了解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和地理位置。”
但是李世民的三次要求皆被玄奘拒绝,而作为回报,玄奘要求回归山林翻译经文的愿望也一次次的落空,君僧二人开始反复的博弈。
“最终博弈的结果,是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整理记录的《大唐西域记》的出现。”陈坚表示,公元646年,《大唐西域记》成书,而相应的作为回报,房玄龄也组织僧人在长安一带助玄奘翻译经书。
博弈并未影响玄奘的致力佛学研究的梦想,但残酷现实是:大唐佛学界内部对于玄奘和他的唯识学的冷落。这才是玄奘不得志的原因。“事实上,如果单纯从佛学上来看,玄奘无疑是伟大的佛经翻译家和佛学家,尤其是佛教唯识学的集大成者。但是如果说到他对中国现实佛教的贡献,不宜被过分夸大了。中国现实佛教体系的真正缔造者还是像慧远、僧肇、智者大师、慧能、法藏等没去过印度的“土和尚”。至少在学术界,大多数学者都是持有这样的观点。
据陈坚介绍,在唐朝时期,中土的佛教主要以“空宗”为主,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在古代印度佛教实际上是分为‘空宗’般若学和‘有宗’唯识学两个体系的。”
但是当玄奘抵达天竺之后,天竺佛教则是“有宗”占据了主流。玄奘在印度学习期间,所接触的也全部是有宗的佛学体系和内容。这或许就是玄奘后来郁郁不得志的原因。“其实玄奘求取真经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把佛法弘扬光大,让更多的百姓接触到正宗的佛教,但事实上除了翻译了自己带回来的经书之外,玄奘并没能把自己在印度所学到的东西传到民间大众中去,从这一点说,他确实是一个不得志的佛学家。”
玄奘本人的唯识学造诣,包括唯识学思想本身,是永远值得后人仰望的。当然,对玄奘来说,最值得他欣慰的,可能还要数他所翻译的我们中国佛教徒天天在念的《心经》。
唐僧,俗名陈褂,法名玄奘,通称三藏法师、唐三藏,唐僧是他的俗称。
唐僧的原型是玄奘大师,幼年受父亲教导,改姓唐。
俗名陈褂,对儒学略知一二,问一下,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西游记里的叫江流儿。
今河南洛阳偃师境,玄奘出生在读书人家,希望能告诉我历史里唐僧的经历希望要详细的,唐三藏”。
因其取得经书名为三藏真经。后奉观音菩萨之命去西天取经三藏。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
唐僧取经过程
唐僧指的是僧人玄奘,唐僧取经的过程中,从出发到归来,他用了将近十九年,共走了五万多里,到过上百个国家,唐僧孤身一人,沿古丝绸之路,一路向西,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最后完成了取经,他的传奇经历,引无数后人神往。
取经回来之后,玄奘在长安城慈恩寺内的大雁塔里进行佛经翻译等工作。
玄奘取得真经的西天是在印度的那烂陀寺。他是被世人尊为一代佛学大师,功成名就,地位尊崇,但他毅然归国,并将余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佛经翻译工作。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九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行程13800余里,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
《大唐西域记》我国和世界最早的国际新闻作品集。佛教史籍。又称《西域记》。12卷。
本书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贞观二十年(646年)成书。书中综叙了贞观元年(一说贞观三年)至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西行之见闻。记述了玄奘所亲历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晚近以来,印度那烂陀寺的废墟、王舍城的旧址、鹿野苑古刹、阿旃陀石窟,得以展露和再现其光辉,《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在这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父亲是学士,外公是丞相,有这样的家世背景,一般人谁还会走入冷清的寺院念佛?
可玄奘不同,《西游记》原文中讲,经征求意见,玄奘“立意安禅,送在洪福寺内修行”。
看见没,人家是有志于佛门的弟子,和家势无关。
至于如何保留肉身价值,这个其实很简单,关键是元阳。西游记中的妖怪,男妖只想吃唐僧肉,女妖就想跟唐僧成亲,从这就可以看出端倪,唐三藏的元阳可比他的肉身要值钱多了。唐三藏自幼出家,是伴着佛祖经文长大的,没沾染半点男女之事,也就没泄露半点元阳之气,金蝉子肉身的价值可以说完全保留了下来。这样的取经人实在是太难得了,至于其他九个取经人,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但大伙想想,金蝉子转世之人不见得会从小出家吧,如果是看破红尘再出家,那很可能在俗世之中就行了周公之礼,也就泄了元阳之气。
贞观三年秋八月(629年),当时有来自秦州的僧侣孝达在长安学涅槃经,学成返乡,玄奘与孝达一起去秦州。在秦州停留一夜后,又与人结伴到达兰州。之后偶遇凉州人送官马归,玄奘一同去往凉州。
在凉州停留月余后,玄奘继昼伏夜行,至瓜州 ,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哈密),至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碎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行程13800余里。
《大唐西域记》又称《西域记》,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辩机编的地理史籍,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 年)。
《大唐西域记》记载的是玄奘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城邦,还有许多不同的民族。书中对西域各国,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筑、婚姻、丧葬、宗教信仰、沐浴与治疗疾病和音乐舞蹈方面的记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风土民俗。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为各国学者所重视。
《大唐西域记》目录
序叙
卷第一 三十四国
阿耆尼国
屈支国
跋禄迦国
笯赤建国
赭时国
怖捍国
宰堵利瑟那国
飒秣建国
弭秣贺国
劫布呾那国
屈霜你伽国
喝捍国
捕喝国
伐地国
货利习弥伽国
羯霜那国
呾蜜国
赤鄂衍那国
忽露摩国
愉漫国
鞠和衍那国
镬沙国
珂咄罗国
拘谜陁国
缚伽浪国
纥露悉泯健国
忽懔国
缚喝国
锐秣陀国
胡寔健国
哩刺健国
揭职国
梵衍那国
迦毕试国
卷第二 三国
滥波国
那揭罗曷国
健驮逻国
卷第三 八国
鸟仗那国
钵露罗国
呾叉始罗国
僧诃补罗国
乌刺尸国
迦湿弥罗国
半笯嗟国
曷逻阑补罗国
卷第四 十五国
磔迦国
至那仆底国
阇烂达罗国
屈露多国
设多图卢国
波理夜哩罗国
秣菟罗国
萨他泥湿伐罗国
宰禄勤那国
秣底补罗国
婆罗吸摩补罗国
瞿毗霜那国
垩醯掣哩逻国
毗罗删拿国
劫比他国
卷第五 六国
羯若鞠阔国
阿逾陀国
阿耶穆怯国
钵逻耶伽国
幡赏弥国
鞞索迦国
卷第六 四国
室罗伐悉底国
劫比罗伐窣堵国
蓝摩国
拘尸那揭罗国
卷第七 五国
婆罗疙斯国
战主国
吠舍厘国
弗栗恃国
尼波罗国
卷第八 一国
摩揭陀国上
卷第九 一国
摩揭陀国下
卷第十 十七国
伊烂孥钵伐多国
瞻波国
羯朱嗢祗罗国
奔那伐弹那国
迦摩缕波国
三摩呾吒国
耽摩栗底国
羯罗孥苏伐剌那国
乌荼国
恭御陀国
羯馒伽国
幡萨罗国
案达罗国
驮那羯磔迦国
珠利耶国
达罗毗荼国
秣罗矩吒国
卷第十一 二十三国
僧伽罗国
恭建那补罗国
摩诃剌他国
跋禄羯咕婆国
摩腊婆国
阿吒厘国
契吒国
伐腊毗国
阿难陀补罗国
苏剌他国
瞿折罗国
邬闽衍那国
掷枳陀国
摩醯湿伐罗补罗国
信度国
茂罗三部卢国
钵伐多国
阿点婆翅罗国
狼揭罗国
波剌斯国
臂多势罗国
阿舆荼国
伐刺孥国
卷第十二 二十二国
漕矩吒国
弗栗恃萨傥那国
安哩罗缚国
阔悉多国
活国
瞢健国
阿利尼国
曷逻胡国
讫栗瑟摩国
钵利曷国
咽摩哩罗国
钵铎创那国
*薄健国
屈浪擎国
达摩悉铁帝国
尸弃尼国
商弥国
朅盘陀国
乌铩国
怯沙国
斫句迦国
瞿萨旦
那国
记赞
王玄策上表举荐玄照
公元660年左右,唐高宗显庆年间,传奇的王玄策又一次莅临印度。
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印度了,早在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就作为正使出使印度,副使是蒋师仁。时值戒日王新死,印度大乱,权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出兵抢劫唐朝使团。
王玄策一行寡不敌众,随行的三十名骑兵全部战死,王玄策被俘。后来,王玄策、蒋师仁逃出,传檄各国借兵,吐蕃派来一千二百人,尼婆罗(即尼泊尔)派来七千人,王、蒋就带着这八千多人,在茶镈和罗城一战大败阿罗那顺,印军战死数万,阿罗那顺被俘,被虏到长安献俘。
显庆年间,王玄策又到了印度。在中印度的信者寺,王玄策见到一个从唐朝来的留学僧,法名玄照。玄照已在印度待了十四五年了,精通佛法,经王玄策亲自认证为一代高僧。回国后,王玄策立即上表举荐玄照。唐高宗很重视,很快降旨,要求玄照即刻进京。
远在西天的玄照马上启程回国。玄照走了一条玄奘没有走过的路,他先到尼婆罗。此时的尼婆罗也与吐蕃联姻,尼婆罗尺尊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尼婆罗派人护送玄照穿越喜马拉雅山,来到吐蕃,拜见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深致礼遇,并赞助玄照归唐。玄照是在第一年九月离开的印度,第二年正月就到了洛阳,五月之间,途经万里,可谓神速。
玄照为何如此归心似箭?这是功利心在作祟。他很可能以为唐高宗将会任命自己主持翻译佛经,自己一辈子追求的荣耀时刻即将降临。什么荣耀呢?就是成为第二个玄奘。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荣归,轰动全国。唐朝政府予以大量人力和物力,支持玄奘译经。从贞观十九年到龙朔三年(663年),玄奘主持翻译了七十四部佛经,合计1338卷。为表彰玄奘,唐太宗亲自为之御制一篇《圣教序》,唐高宗亲撰一篇《述圣记》。
如此荣耀,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和尚能够比肩。后来,玄奘的弟子怀仁,将《圣教序》、《述圣记》以及玄奘翻译的《心经》缀在一起,刻成一座《圣教序碑》。怀仁从王羲之传世的作品中检索出每一个字,拼凑成完整碑文,号称《集王圣教序碑》。此碑耗资巨万,历时二十年才完成,也称千金碑。
见此荣耀,很多和尚纷纷效法,也去了印度。其中,有史可考的第一个和尚,就是玄照。
玄照出身名门,年纪轻轻就出家为僧。大概在贞观末,玄照踏上西去之路。一开始,玄照与玄奘走的是同一条路,途经中亚粟特地区、吐火罗地区,然后南下。这个时候,吐蕃已经扩张到了中亚拉达克等地,所以,离开吐火罗后,玄照进入了吐蕃的势力范围。在贞观十五年下嫁吐蕃和亲的文成公主,笃信佛教,了解到有关情况后,派人护送玄照前往印度。
来到印度后,玄照先到了阇阑陀国,在这里度过了四年,学习律经和梵语,得到过当地国王的供养。之后他南下到了莫诃菩提,也就是大觉寺,也住了四年,一边瞻仰佛祖遗址,一边研习佛法,精通了《俱舍论》等小乘佛教理论。
后来,他又去了那烂陀寺,又住了三年,学习《瑜伽十七地》等大乘佛教理论。再后来,他又来到庵摩罗跋国,住在信者寺,接受国王的供养,又是三年。就在这里,他等来了王玄策,得以踏上光荣的回国之路。
曾经际遇最隆,结局命运最惨的玄照
但是,玄照万万没有想到,唐高宗完全无意让他主持译经,而是命令他再次前往印度,去迎接一个叫卢伽逸多的婆罗门神棍。玄照不愿去,但唐高宗下了死命令。
唐高宗要见卢伽逸多,是妄想长生不老。这种烂事,归根到底要怪王玄策。当年,王玄策横扫印度后,带回一个神棍,叫那逻迩娑婆寐。唐太宗让他造长生不老药,虽然劳民伤财,终是一枕黄粱。此时的唐高宗,仍心存侥幸,还做梦想长生不老。
不得已,玄照再次前往印度。但是,由于吐谷浑和西突厥的问题,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已近破裂,他被吐蕃人攻击,侥幸不死,又跋山涉水,爬栈道,遛绳桥,也是九死一生,终于在巴控克什米尔碰上了卢伽逸多。居心叵测的卢伽逸多,请求玄照去西印度的罗荼国找长生药。
于是,玄照又经巴基斯坦的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和信德省,来到了罗荼国。他在此逗留四年,集齐各种药物,又来到那烂陀寺,然后打算取道尼婆罗回国。
巴基斯坦地图,供参考玄照第二次西行之路
但是,不久以前,唐朝与吐蕃关系急转直下,最终兵戎相见,在青海大非川大战,唐朝战败。作为吐蕃的属国,尼婆罗拒绝唐人过境。玄照又打算取道迦毕试国,经中亚回国。但是,阿拉伯帝国已吞并波斯,并进军阿富汗围剿波斯遗民,此时正打的昏天黑地,此路也不通。
造化弄人,玄照终于看破红尘,于是“栖志鹫峰,沉情竹苑”,最后病逝于印度。而卢伽逸多成功抵达中国,最后混上了“怀化大将军”的光荣头衔。
或许是因为玄照回国的时间不巧。时值唐高宗麟德年间,即664到665年,玄奘刚刚去世,他主持的规模浩大、劳民伤财、毫无益处的译经工程总算完结了,唐高宗怎么可能立刻再发起新一轮译经?
失其本心的后西天取经
在那烂陀寺,年迈的玄照与一个年轻和尚萍水相逢,他就是义净。
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义净自广州出海,于673年抵达印度,在那烂陀寺停留了十年。685年,唐睿宗垂拱二年,义净走海路归国。中间他在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国停留六年,在这里,他留下了《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两部著作。
长寿二年,695年义净回到洛阳,受到武则天的接见和赏识。从此,义净开始在洛阳和长安翻译佛经,教学弘法。唐中宗在小雁塔下的大荐福寺专门设立翻经院,由义净组织领导,共翻译了56部230卷佛经。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义净圆寂,享年79岁。义净比玄照幸运太多了,他晚回国三十年,当政的武则天又迷信佛教,所以义净最终出人头地。
龙门石窟的毗卢遮那佛像,据说原型是武则天的相貌
正是因为义净混的不错,玄照和其他留印和尚的生平才得以为后人所知,不至于湮没无闻。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中,义净记录了玄照和其他五十五个和尚苦海无边的人生。
根据义净的记载,很多和尚慕玄奘之事,纷纷赶往西天取经,“或西越紫塞而孤征,或南渡沧溟已单逝”。也就是说,有的是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取道中亚去印度,有的是通过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绕行南海去印度。一时间,数不清的和尚纷至沓来,释迦牟尼成佛的大觉寺、玄奘留学的那烂陀寺火的不得了。
印度菩提伽耶(大觉寺)的金刚宝座塔
但是,等待他们的不是从天而降的荣耀,而是八十一难,即便到了印度,也是苦海无边。义净将这种行为称作“轻生徇法”,他是这样描述那些艰难困苦的:
“茫茫象碛,长川吐赫日之光,浩浩鲸波,巨壑起滔天之浪。独步铁门之外,亘万岭而投身,孤漂铜柱之前,跨千江而遣命。或亡飡几日,辍饮数晨,可谓思虑销精神,忧劳排正色。设令得到西国,以大唐无寺,瓢寄栖然,为客遑遑,停托无所,遂使流离萍转,罕居一处。身既不安,道宁隆矣?呜呼。”
和尚们九死一生到了印度,往往连安定的栖身之处都没有。义净很羡慕其他国家专门为本国留学僧在印度专门修建了寺庙,比如吐火罗有吐火罗寺,迦毕试也有迦毕试寺,两寺都巨富,本国留学僧到此,专心务虚,用不着担心衣食问题。
但印度没有大唐寺,所以中国和尚居无定所,吃不饱穿不暖,这种境遇,还奢谈什么弘法。所以,其结局往往是贫病交加,客死他乡,义净所记录的这些和尚们,不算那些音讯全无的,有十一人死在印度,九人死在回国路上。
这样的结局,让很多人都陷入迷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乘灯禅师。他来自爱州,位于今天的越南。不同于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大乘灯真是玄奘的徒弟,于玄奘门下受具足戒。后来,他走海路到了印度,滞留东印度耽摩栗底国十二年之久,经历种种磨难。
再后来,他和义净结伴前往那烂陀寺。历尽悲欢离合之后,大乘灯看破红尘,感慨悲歌的说:“本意弘法,重之东夏,宁志不我遂,奄尔衰年,今日虽不契怀,来生愿毕斯志。”可见,对于如此结局,连玄奘的弟子都无可奈何,宏愿终成梦幻泡影。大乘灯死于印度,卒年六十。
即便是后来成功的义净,也是因为在印度大难不死,才能有后福。当年在去大觉寺的路上,义净生了一场大病,体力不支,在一处山泽中掉队,遭遇山贼,被抢劫一空,连衣服都被扒光了。
山贼走后,他又想到当地土著会把皮肤白的人杀掉祭天,惊惧之下,为防万一,他跳进泥坑,浑身涂满黑泥,然后用树叶蔽体,拖着病躯,拄着棍子,蹒跚独行,终于在半夜二更天追上了同伴,才得以活命。后来他离开那烂陀寺准备回国时,又被山贼抓住,又经过一番磨难,仅免剚刃之祸,得存朝夕之命。
能落叶归根并且在印度和中国都能幸福生活的,只有一个灵运和尚。
“灵运师者,襄阳人也,梵名般若提婆。志怀耿介,情存出俗。追寻圣迹,与僧哲同游,越南溟,达西国。极闲梵语,利物在怀,所在至处,君王礼敬。遂于那烂陀画慈氏真容、菩提树像,一同尺量,妙简工人,赉以归国。广兴佛事,翻译圣教,实有堪能矣。”
可见,灵运是聪明人,会说流利的梵语,还会画画,关键是有钱,在印度混的很好,回国后也能弘法,算是不负初心。义净也羡慕的说,灵运实在太有本事了。但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更多的和尚是在印度穷困潦倒,最惨的是无行和尚,干脆靠乞讨活命。
其实,这些和尚的命运虽然值得感慨,但不值得同情。不同于玄奘,他们的目的并不单纯。当年玄奘火了以后,后来的这群和尚,虽然也想学法弘法,但像玄奘那样名扬四海才是本心。虽然是出家人,但他们怀着极其强烈的功利心。
其中,有一位明远和尚,丧心病狂,甚至妄图偷窃斯里兰卡的国宝佛牙,结果失手被抓,颇见凌辱。大部分和尚都在贫病交加中碌碌无为,而玄照,这群和尚中年龄最长、曾经际遇最隆、结局命运最惨的一个,是唯一一个曾接近玄奘享有过的荣耀的和尚。可见,想要望玄奘项背,谈何容易,孟子曰:“此之谓失其本心也。”
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玄奘能够取得成功,赢得生前身后名,不但有人给刻千金碑,几百年后还能当选四大名著的主角,被封为旃檀功德佛。而那些亦步亦趋效法玄奘的和尚们,却普遍结局悲惨,成为邯郸学步式的笑话。背后的教训很深刻。
玄奘西行图
玄奘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唐太宗、唐高宗表面虽然支持玄奘,但其实对佛教很不友好,严打整治,这一时期唐朝对佛教的管制仅次于唐武宗时期。虽然玄奘誉满全球,但政府并不支持他弘法。关起门来译经,其实是玄奘的弘法需求向唐朝政府的意志妥协的结果。
而唐朝政府之所以愿意接受妥协,主要还是因为玄奘太有才了,于个人情感而言,唐太宗和唐高宗都很尊重他。但其他和尚就没这么走运了。
高总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深层原因呢?
玄奘在贞观初年远赴印度,当时刚刚经过隋末战争,户口损耗太半,政局草创,水旱成灾,民生凋敝,百废待兴。这时觉得中国佛教文化不行,不如印度,也不是不能谅解。
但是,等到玄奘回来之时,贞观之治已经步入第十九年,根据《贞观政要》的记载,
“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由是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侮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赉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可见,这时国运兴隆,政通人和,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一切都在向上向前发展。此时还要跑到国外去镀金,再回国假装高大上骗取荣誉,从一开始就不能成立。
而印度的政治秩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玄奘去的时候,正值戒日王时期。戒日王有象军六万,马军十万,力压群雄,各路诸侯俯首称臣,印度大部分地区在形式上统一于戒日王治下,兵戈不起,政教和平。在此基础上,印度的宗教生活也很活跃,戒日王每五年举办一次无遮大会,倾竭府库宴请和尚们胡吃海喝。
平时也有公办慈善机构布施,玄奘自然不至于冻馁。而等到大乘灯、义净等和尚来到的时候,戒日王已死,印度陷入分裂,特别是王玄策对阿罗那顺的攻击,致使印度最强大的摩揭陀国彻底衰败,全印局面碎了一地,国将不国,经济衰退,民生艰危,治安恶化。此时去印度是自找苦吃。
戒日王仅在形式上统一了印度部分地区
其实玄奘回来的时候,他就向世人充分昭示了中国相对于印度的巨大优越性。《秦王破阵乐》在印度流传甚广,唐太宗的伟大形象在印度十分光辉,戒日王说过:“我当东面朝之。” 东印度迦摩缕波国拘摩罗王也说:“常慕风化,东望已久。”但是戒日王治下的印度却不稳固。
在玄奘威震全印的那次无遮大会上,五百多印度教极端主义者计划刺杀戒日王,向大会的宝台放火箭,焚毁了宝台;后来,他们又派出刺客,持刀行刺戒日王未遂。这一切都说明,戒日王的政权及其支持的佛教面临着印度教的巨大挑战,印度很不安全。
贞观年间,戒日王两次遣使朝贡,唐朝也三次遣使莅临印度,其中第三次就是王玄策横扫印度那一次。阿罗那顺被绑到长安献俘,此事足以彰显印度完全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时也足以说明印度的安全状况急剧恶化。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那些和尚昧于时局,冒险去西方镀金,妄图回国就能坐享荣耀,还以为这是终南捷径,实为缘木求鱼。
唐太宗昭陵前十四国酋长雕像中的阿罗那顺雕像的底座
反倒有几个印度和尚要聪明的多,比如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他们在开元时来华传教,名扬天下,其中的不空,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并列为四大译经家。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善无畏,他是印度乌荼国王,在位时兵荒马乱,祸起萧墙,最终在19岁时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善无畏长期在那烂陀寺工作,义净等和尚们应该有不少会认识善无畏,他与义净年纪也相仿。8世纪初,善无畏以八十高龄来华传法和译经,是中国密宗祖师。他得到唐玄宗的礼遇,最后圆寂于洛阳,高寿九十九岁,赠鸿胪卿。看看人家善无畏选择的道路,再看看玄照、大乘灯那帮人,高下立判,判若云泥
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他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1玄奘从长安旅行到印度。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他终于学到了更高深的佛学。更重要的是,他回到长安时,从佛教发源地印度带回了500多部经书。玄奘从西域带回大乘佛经,对于当时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让人有了精神期待,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玄奘为了取经,不畏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成为我们今天的励志教科书,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提高有帮助。
2“玄奘西行”对中国佛教的意义,他是第一个西行到印度求法的中国僧人,在印度很多寺庙和僧人中辩论佛法,并得到了住在那烂陀寺的法师的指点。成为杰贤大师的弟子。玄奘西行是我们的僧人去佛教发源地学习的地方,鉴真杜东是我们的僧人教授日本佛教文化的地方。玄奘西行是为了学生学习,鉴真杜东是为了教师出行教学。这两者对中国佛教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3玄奘出家后潜心修行佛法,很快精通《大涅槃经》,修大乘等重要佛经。然而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尤其是隋朝东都洛阳。玄奘为了躲避战乱和深造,离开了洛阳,去了著名的寺庙学佛。直到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才来到长安。玄奘向法院申请去天竺。但在唐代,道教被视为国教,佛教相对被忽视。当时唐人出国审批非常严格,所以玄奘的申请被法院驳回,但是玄奘并没有放弃。
4唐太宗李世民也对玄奘大加赞赏,给予他各种礼遇,并让他把自己在西域的经历全部记录下来。一年后,玄奘在弟子辩机的帮助下完成了不朽之作《大唐西域记》。这本书记录了玄奘西行途中各国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气候物产等信息,是后人研究当时中亚和印度历史的宝贵资料。后世很多称玄奘唐三藏。其实“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包括经集、法集、论集。称玄奘唐三藏是指他精通各种佛教经典,表达了人们对玄奘的尊重和敬意。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唐僧是什么样子的
本文2023-11-20 15:05: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15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