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出姓氏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0浏览:1收藏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出姓氏有哪些?,第1张

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有:李氏家谱、王氏家谱、张氏家谱、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蒋、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

姓氏: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在姓氏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来标示自己的家族和身份?德国东方学家马克斯·缪勒在《献给神话学》中说:一个图腾,开始是一个氏族图腾的标记,而后是部族的名字,而后是部族祖先的名字。这里的“名字”,其实就是“姓”。

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了这一观点。

这里所说的姓指先秦时代的姓,其中姬、姜、姒、嬴、妘、妫、姚、姞被称为上古八大姓。此外还有风、子、己、祁等姓氏。

在先秦文献中没有姓氏之别的规定,姓氏之别是后世才有的的理论。以前有人往往既有姓又有氏,一个姓往往有多个派生姓氏,如姬姓的派生姓氏就有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所以氏的数量实际远远大于姓的数量。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其始祖姬晋为黄帝后裔,王姓主要源于姬姓;2014年,根据国家官方数据统计显示人口为9468万人,其人口之多;(WángXìng):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有的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陈厉公次子田完的第9世孙)后裔,以王族称谓为氏。[1] 有的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有的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得姓始祖是太子晋,其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在山西太原有“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4%。

  郑氏以国为姓。早在公元前722年,历史上还没有“荥阳”这个地名时,荥阳这一方热土就和郑国结下了休戚相关的血脉之缘。郑国死里逃生在这儿立足、扎根、崛起。这儿,也因郑国立国之君和东迁始祖的英明决策和治理而成为当时中原最昌盛、最发达的地区。荥阳作为这一地区的地名,是随着前249年出现在史籍上。她自秦、汉设县到三国曹魏正始三年(242年)初次设郡,共经过了491年。这期间,西汉大司农郑当时,西域都护郑吉,东汉大司农郑众,大经学家郑玄等人,不论他们出生于何地,均在籍贯上冠以“荥阳”二字,表示他是荥阳人,祖籍在荥阳(当然,有些称谓是后人冠之以“荥阳”。即使如此,也表明后人对他们祖籍在荥阳的承认)。郑氏二十七世祖郑奇任河南郡太守时,又举族迁回荥阳(约在公元前20年前后)。可以说,郑氏祖地早在荥阳设郡之前已经形成。到荥阳进一步发展,成为郡治,郑氏族人兴旺发达,不断迁出荥阳县,首先在左近荥阳郡所属的几个县内发展,荥阳便在历史上成了郑氏的郡望。这一段时间内,郑氏名贤辈出,遂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望门大族,荥阳的郡望,更加彰显。按时代顺下来的历史的轨迹在在昭示:郑氏祖地根在荥阳县,到荥阳郡之时,进一步发展为中华望族。

  每个姓氏的祖地在何处。都是历史所形成的,只要全面地发展地予以考察,人们便会发现它们独特的继承性。荥阳和郑氏密不可分,郑氏无论走到那里,都要冠以“荥阳”的名号,其历史的血缘关系从我们所论述的“初都于京城”、“祖茔地于广武山广武原”以及荥阳县到荥阳郡的进展轨迹,不难得出肯定的结论:荥阳郑氏的祖地在荥阳,天经地义

转自911chacom兰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三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 兰[兰、阑、栏、斓,读音作lán(ㄌㄢ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族之后,属于以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为郑穆公姬兰,姬兰是周厉王之子姬友(郑桓公)的裔孙,其支庶子孙中,有以王父名为姓氏者,称兰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楚庄王之幼子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熊侣)封他的小儿子芈兰(熊兰)为上官邑(今河南滑县)的大夫,芈兰的后代子孙中,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上官氏;亦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兰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楚国有大夫食采于兰邑(今山东枣庄东二十五公里),其后裔子孙中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兰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古匈奴族休屠部乌洛兰氏、拔列兰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匈奴族休屠部的凉州乌洛兰氏、拔列兰氏,在南北朝时,归附于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乌洛兰氏、拔列兰氏两氏族被改汉姓为兰氏、石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拓拔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后: ①鲜卑族拓拔部中的是兰氏,亦称是连氏,后多改为改兰氏、连氏。 ②拓拔部嗢石兰氏,亦称乌石兰氏,后多改为兰氏、石氏。 ③拓拔部乌洛兰氏,后改为兰氏。 ④拓拔部仆兰氏,亦称普兰氏、蒲兰氏,后多改为仆氏、普氏、蒲氏,亦有改为兰氏者。 第六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独孤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初期,鲜卑族独孤部为北魏初期核心的八大家族之一,亦是构成北魏王朝的三十六部之一,除了部分族人仍为独孤氏外,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以前即有改为汉字单姓者,为兰氏、卜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羌族,出自古羌族白兰氏部落,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改姓为氏。 古羌族白兰氏,是在历史上开发青海的少数民族姓氏之一。后在南北朝时期大举迁徙于中国西南地区,在云南、贵州地区为古兰若人,其族后逐渐演进为彝族,其中即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在广西地区的族人逐渐演化为壮族,其中亦有以原部落称谓为汉姓兰氏者。 第八个渊源: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额哲氏,满语为Eje Hala,汉义为“骟牛”,世居兰河山,后有以居地名称取谐音汉姓为兰氏、哲氏者。 ②满族辉罗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会兰氏”,以姓为氏,满语为Huilo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乌拉(今吉林吉林)、松花江沿岸,后冠汉姓为兰氏、辉氏、何氏等。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拉库勒氏,亦称喇库勒氏、兰库拉氏,满语为Lakule Hala,世居木楞扎喇(今黑龙江牡丹江穆棱林区),后冠汉姓为兰氏、郎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蒙古族扎赖氏,亦称札答兰氏、札只剌氏、茶赤剌氏,是成吉思汗的劲敌札木合的后裔,世居锡喇塔拉。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lai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者。 ②蒙古族乌兰氏,汉义为“红色”,世居呼伦贝尔、黑龙江。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 Hala。其族人中后有冠汉姓为兰氏、洪氏者。 第十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出自金国女真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必喇氏,亦称别兰氏、毕力扬氏,源于金国时期古女真族姓氏“必兰氏”,世居和悠、长白山、黑龙江、乌苏里江口等地区。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ira Hala,汉义“河川”。后冠多汉姓为兰氏、杨氏等。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达斡尔族瓦兰氏,亦称瓦然氏,为托莫氏的一个分支。满族亦有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lan Hala,汉义为“巧妙”。后冠多汉姓为兰氏、乔氏等。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回族,出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回族人物志·元》中记载,回族中的兰氏,源自元朝官员谙都刺家族。 谙都刺,字瑞芝,生于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祖父阿思兰,元朝初七随从大将军阿术征伐南宋,转战于河南江北各地,因功官至冀宁路(今山西太原)达鲁花赤(县令)。子孙因其名兰,遂以兰为氏。 回族姓氏中虽有音同字不同的“同源异姓”现象,但回族兰氏与蓝氏却不同源,不可混同! 二得姓始祖 姬兰。即郑穆公。公元前八零六年,周宣王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下传至公元前六二七年,郑穆公即位。传说穆公之母生穆公时,梦见天使手执一株兰草,异常恭敬的赠予她,其时幽香扑鼻,醒来似乎余味无穷,不久产下一子,遂将其子取名为兰。姬兰在位二十二年,死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有的以王父之名为氏,称兰姓。他们尊姬兰为其得姓始祖。 三迁徙分布: 兰氏人口总数在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三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二百六十六位。 郑穆公时,郑国已迁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 公元前375年郑国为韩国所灭。兰氏子孙纷纷外迁,大多西迁陈(都城今河南淮阳)、宋(都城在今河南商丘)间地。此后至秦汉,兰氏基本上在中原一带繁衍发展。 两汉时期,见诸史册之兰氏仅有武陵太守兰广和兰夫人,且只有只言片语,让人难知其详。魏晋南北朝时,先秦有将军兰殊,南朝有兰子云,中昌魏(今河北大名)人兰钦、兰夏礼父子。可见此际已有兰氏因仕宦之故徙居江南。 唐朝时期有涪州人(今重庆涪陵区)兰冲虚。证明在重庆、江苏等南方亦有了兰氏人活动的身影。兰氏曾长期称盛于今河北定州,山东莒县、河南平舆一带。 宋、元之际,兰氏因仕宦,躲避兵火、瘟灾等原因始大举播迁江南各地,广泛分布于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元朝末期,山西因处于表里山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当时中原、江东一带饱受战火的老百姓而言,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故山西兰氏繁衍得较为兴盛。 明朝初期,山西兰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使川地百姓人口锐减。 清朝暑期,伴随湖广填四川的运动,两湖之兰氏入迁四川。明、清两代,始有沿海之兰氏飘洋过海,或迁居台湾,或迁居东南亚各地。 如今,兰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福建、江西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兰氏人口总数约占全国兰氏人口的57%,而今在青海省就有兰氏村九个:互助县有兰家寨、兰家沟、三个兰家村,大通县有兰冲、上、下兰冲村,湟源县有兰占巴村。 四郡望堂号 兰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中山郡,汉代时所置,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州);2、汝南郡,汉代时所置,治所在平舆(今河南平舆北);3、东莞郡,汉为城阳郡,晋改称东莞,治所在莒(今山东莒县),后又改为东安。 堂号: “中山”、“平水”、“东莞”等。

张姓

系承黄帝,始祖为张挥、张侯(解张) 。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三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张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

家谱

张姓的家谱有:《河北南皮张氏族谱》( 河北大学) ;《山西平定张氏族谱不分卷》( 北京图书馆人民大学辽宁图书馆) ;《山西五台张氏家谱一卷》( 山西五台县五级村) ;《江苏徐州彭城张氏族谱□□ 卷》( 江苏铜山县张氏) ;《安徽芜湖张氏续存名录六卷》( 吉林大学) ;《山东安丘张氏家乘不分卷附续安丘张家乘不分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河北大学吉林大学) ;《河南新乡张氏族谱不分卷》( 人民大学) ;《临清张氏族谱》( 临清县发电厂张振文) ;《长垣张氏家谱》( 漯河市张付昌) 。

迁移名录

1、始祖名讳为张筐、张篮,明洪武年间由洪洞迁商水县邓城白堤村(现名白帝村),一个兄弟迁往安徽毫州,一个留居白帝村。(河南)

2、据记载始祖于明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由洪洞大槐树老鹳窝迁赵州治隆北,外迁始祖名讳张志公(或张志功)。(河南)

3、始祖名讳张寿,字仁山,据河南省渑池县南庄村张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五年(1372)年奉诏迁豫渑池治北南庄村立业。始祖张公讳寿,字仁山;张公讳福;张公讳禄。字辈:英、伯、仲、京、万、大、一、凌、森、令、效、继、崇、金、杉、全、玉、继、凌、敬。十六世祖张文林为武举人,山东泰武临道三品官,山东济南张府街为同族人。(河南)

4、据家族光绪16年碑文记载,始祖于明朝万历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移到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府)老河市(光化县)张集镇大房营、二房营、三房营、四房营四村,现在已发展到十村,现居住全国各地,约有1万人左右,原始字辈为:世从文守凤 有子可成 光明正大 万宝同生。(河南)

5、始祖名讳张汉卿,自明永乐年间(1403/1404)从陕西米脂/吴堡到山西大槐树下集中,后迁移到汾邑之闫家庄(今孝义市司马村)。(河南)

6、始祖名讳张忠,于明初五十年间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白杨树村移居河南省济源县庙道街蓬莱坊。(河南)

7、始祖名讳张守仁,于明正德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往河南郑州市北里村。(河南)

8、始祖名讳张慎言,后世字辈排行为:慎大洪克金 元廷成世泽 书林作士志 起鳯光王国。(河南)

9、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楼德镇力里村张氏族人,七世祖讳张继祖,以上六世不详,据说六世居住在力里村北东王庄,东王庄始祖由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来。文革前,东王庄村西南有张家家庙,坟地千百座,占地十五亩,家庙中有家谱,但文革时,被夷为平地,家谱也被毁。(山东)

10、据张氏族谱记载,我辈始祖张斌原籍洪洞县辛渡村,于明洪武年间赴山东省聊城仁县丞,至今已繁衍二十六代,人口达万人以上。(山东)

11、始祖名讳张津,另有张应、张鸣、张存、张思四兄弟,明初迁往山东,其他资料不详。(山东)

12、始祖名讳张君阁,明洪武二年自洪洞大槐树下迁居江苏沛县、山东滕县。(山东)

13、始祖张公三迁至东昌府博陵城,有字辈排行,张公三(一世),安,海,文,志、汝,仕、鸣、庆,问、宪,铎、锦、镔,大、予、沛、滨,名、朝,宗、汝,景、玉,立、尚、恒,风、东、来,安、太,西、屏、有,孟、学、春,国,家,金(二十世)。(山东)

14、始祖名讳张嵩,由洪洞大槐树下迁到陕西西安,外迁兄弟三人,二弟迁到河南郑州市,三弟迁到河南黄河以北。(陕西)

15、据传,始祖名讳张孟帝从洪洞大槐树迁至河南省陕县王家后崖底村。(河南)

16、据悉,始祖张光兴,携侄子张守群迁往湖北武乌山,原碑文山记载有字辈“全秀文治、光宗耀祖、明德修身、启由兴丛”。(湖北)

17、据记载,张氏一家七口,于明洪武2—5年自洪洞大槐树迁至河北大名府东明县,始祖名成,字克老。(山东)

1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族谱简介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族谱简介

王氏为姓,意指源于“帝王之裔”或“王者之后”。黄帝子孙有三:其一是子姓王氏,出自殷王子比干之后,居于河南卫辉汲郡等地;其二是妫姓王氏,帝舜之后,居于河南陈留、山东北海等地;其三是姬姓王氏。姬姓王氏又分三派,一是周文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裔,毕万封于魏,为晋国诸侯,至王假为 秦所灭,时人号为“王家”,居陕西京兆、河北河间等地;二是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三是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居山西太原、山东琅琊、河南固始、福建等地,天下王氏,十之八九多尊太子晋为始祖。据历代名人数量统计,王姓名人名列各姓氏之首。琅琊王氏有王吉、王祥、王导、王戎、王衍,成天下第一望族;太原王氏也特别显赫,“天下王氏出太原”,分为两支:祁县支有王霸、王允、王凌、王玄谟、王庆父子、王通、王绩、王勃;晋阳支有王柔、王泽、王机、王永(右加日)、王沈、王浚、王浑、王济、王述、王坦之、王蕴、王国宝、王恭,唐代宰相王桂(左王字旁)、王峻(左日字旁)、王缙、王涯、王播、王铎、王溥、宋代王信、王子绍、明王琼;开闽王氏王潮、王审知;三槐王氏王祜、王旦。今谱按欧阳修、苏洵的体例编修,此为具有代表的王氏家谱二十种。

1 《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十卷,明(1560年)王应斗修,以璧公为一世祖,字大献,公元845年生,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出为祁门令,遂由江左徙居新安,王导后裔,璧祖有九子、二十三孙,人才辈出,徽州、池州、饶州、九江、安庆等地之王氏望族,多属其后。正德十年己亥岁夏四月吉旦,赐进士第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兵部尚书封勅参赞机务前吏户礼三部尚书国子祭酒翰林院学士经筵国史玉牒官清浔张灿书,序文略。

2 《太原王杨氏支谱》,28册,清同治五年(1866年)王际春编修。始迁祖富春公,太原王氏后裔,隋文帝时,王杰以开国勋封安康侯,赐国姓曰杨,遂称王杨氏:“王”不忘祖,“杨”不背君,王杰十世孙王允,由太原迁居豫章,传至富春公,徙居?阳瓦屑坝,生昌国,昌国生自戎、得戎,分为二支。元末战乱,渡江来皖(汉置皖县,元改潜山县,清属安庆府),祖二公居潜之东关,祖五公徙居西门,其余子侄兄弟亦相继而来,或分居六皖,或散处邻邦,明嘉靖间,藻公出任江西新奉令,过旧宗庙,携旧谱归,与大仕公始修支谱,后,康熙、嘉庆、道光、同治年间,又多次重修。王杨氏徙潜之后,以忠信仁厚著称,文章之士亦代不乏人,遂为潜之望族。敦睦堂

3 《王氏家谱》,6卷。清道光28年(1848年)王道隆、王道彰等修。一世祖奎公,于元世祖年间由洪洞县迁寿阳县上谷村(后改上裕镇),生三子:义、和、顺,义公复归原郡。举人王道彰等远搜近考,十易寒暑,修成是谱。

4 《洪洞薄村十甲王氏族谱》,27卷,清嘉庆二年(1797年)王楷苏、王揩欧等修。一世祖子文公,明初自陕西西安府三原县徙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涧水东南汉太后故里薄村。名人有诰授光禄大夫镇守江南江宁等处地方总兵官前后府都督同知王玺。

5 灵石《王氏族谱》,20卷,清康熙27年(1688年)王尔康始修,乾隆55年(1790年)王梦鹏、王中极父子修,历经100余年于1790年修成,一世祖诚斋公,名实、字诚斋,元仁宗时人,望出太原,世居灵石沟营村,元仁宗皇庆年间迁本邑静升村,成巨族。

6 《王谢世家谱》,6册,王谢谱系、琅琊、太原正派、太原支派、太原别派、阳夏、琅琊世家谱。天启二年(1622年)刻本,天启壬戍端月西吴韩昌箕甫题《王谢世家序》,已人物传记为主,六朝望族,爵位蝉联,文武相继,东南半壁,力保正始;两家私谱,俱有国史,价值很高。

7 《牛皋岭下王氏宗谱》,26册,民国25年王念学等修,一世祖汉五公,以太子晋为开宗始祖,明永乐年间奉太夫人由梓里迁牛皋岭,将荒无人烟、不通舟揖之地开成沃土。

8 《黄县太原王氏族谱》,清宣统元年(1909年)王基鸿、王慕增等修,一世祖二公,太原王氏后裔,迁徙直隶长芦,元末与大公同迁黄,后大公怀旧土旋归,二公生敬礼,敬礼生胜,胜生友、信、忠、诚四大支。明中叶传抄,清乾隆、嘉庆、同治、道光年间重修。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出姓氏有哪些?

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有:李氏家谱、王氏家谱、张氏家谱、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