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郦的名人,他们是干什么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0浏览:1收藏

历史上姓郦的名人,他们是干什么的?,第1张

郦道元(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卒于关中(今陕西临漳县)。出生于宦官世家他的父亲郦范年少有为,在太武帝时期,给事东宫,后来以他优秀的战略眼光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军师,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首都,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公元493年北魏首都南迁到这里)担任过骑都尉,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将等中央官史,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做过冀州(今河北省冀县)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刺史,河南(今洛阳)尹等职务。

郦道元前半生,北魏正是鼎盛时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之后,经过献文,文成等诸多帝王的励精图治,至后来的北魏孝文帝的积极改革,北魏国力日渐强盛。郦道元也跟随孝文帝等人致力于统一大愿的实现。然而,在孝文帝死后,北魏从500年开始,国内矛盾又开始高涨起来,逐渐走下坡路,至527年,六镇叛乱,四方叛乱揭竿而起。在国家正值多事之秋的时候,郦道元慷慨殉国。长空孤雁鸣,秦山鸟悲歌,在流星闪过之时,一代英豪就此陨落。

郦道元在做官期间,“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悦怂恿派人把郦道元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亭在冈上,没有水吃,凿井十几丈,仍不得水,最后力尽,和他的弟弟郦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游览。他跟随父亲在青州时候,曾经和友人游遍山东。做官以后,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在余暇时间阅读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水经》一书写于三国时期,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共记述全国主要河流一百三十七条。原文一万多字,文字相当简略,没有把水道的来龙去脉和详细情况说清楚。郦道元认为,应该在对现有地理情况的考察的基础上,印证古籍,然后把经常变化的地理面貌尽量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郦道元决心为《水经》作注。

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过程中,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同时还博览了大量前人著作,查看了不少精详细的地图。据统计,郦道元写《水经注》一共参阅了四百三十七种书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郦道元终于完成了他的《水经注》这一名著。《水经注》共四十卷(原书宋朝已佚五卷,今本仍作四十卷,是经后人改编而成的),三十多万字,是当时一部空前的地理学巨著。它名义上是注释《水经》,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全书记述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比原著增加了近千条,文字增加了二十多倍,内容比《水经》原著要丰富得多。是我国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它以水道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水经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地域上讲,郦道元虽然生活在南北朝对峙时期,但是他并没有把眼光仅限于北魏所统治的一隅,而是抓住河流水道这一自然现象,对全国地理情况作了详细记载。不仅是这样,书中还谈到了一些外国河流,说明作者对于国外地理也是注意的。从内容上讲,书中不仅详述了每条河流的水文情况,而且把每条河流流域内的其他自然现象如地质、地貌、地壤、气候、物产民俗、城邑兴衰、历史古迹以及神话传说等综合起来,做了全面描述。因此《水经注》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郦道元一生著述很多,除《水经注》外,还有《本志》十三篇以及《七聘》等著作,但是,流传下来只有《水经注》一种。

郦道元(466或472—527),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

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

保定郦道元故居

第一部完整记录华夏河流山川地貌的书,名为《水经注》。这部在历史上被称为“圣经贤传”、“宇宙未有之奇书”的作者郦道元,是北朝北魏(386-534)时范阳郡涿县人,涿州城南的道元村有郦道元故居。

《水经注》使其作者郦道元成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唐宋诗人陆龟蒙、苏东坡都有阅读《水经注》的嗜好。清初学者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称郦道元是山水游记文学的巨擘,世人所公认。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述了全国1252条河流及其流经区域的地理情况、建制沿革、历史事件及民间传说,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古今中外对《水经注》的研究形成了专门的学问-郦学。原德国柏林大学校长、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李希霍芬(1833-1905)称郦道元《水经注》是“世界地理学的先导”;东南亚学者认为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正如毛泽东所说:“《水经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名作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三峡译文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里,两岸都的相连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山岩重叠,遮掩住了天空和阳光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见不到阳光和月光

到了夏天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来往要传达统治者的命令和紧要的文件时,有的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下午日暮时分就抵达了江陵,这中间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驾驭奔驰的骏马顺风而行,也不如(乘船)快

每逢秋天和春天,白色的急流和绿色的深潭,回旋着轻波,倒映着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高高的悬崖上流下泉水成瀑布,急流冲荡其间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的确有着很多的情趣和雅味

每当刚刚放晴的时候和有霜的清晨,树林凄寒山涧萧肃,常常有猿猴在高处长长的呼叫,连接不断而凄楚异常,空荡荡的山谷回荡着响声,悲伤的哀鸣久久不停所以有渔人唱歌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孟丽君

剧目名

京剧、越剧、黄梅戏、祁剧均有该传统剧目。源自清代杭州才女的长篇弹词《再生缘》。

故事:孟丽君与皇甫少华自幼青梅竹马,两相爱慕。不料丽君之父孟士元奉命征南失利被俘,为奸臣诬陷私通外敌。皇上盛怒之下捉拿孟士元全家问罪。孟丽君闻讯女扮男装,匆匆逃亡。临别,赠皇甫少华以自描画像以示忠贞。

后来,孟丽君化名郦君玉,得中状元封为当朝宰相。两年后皇甫少华也得中武状元,封为泾武将军领土完整兵征南。三年后班师回朝。庆功宴上,国丈刘捷要皇上将其侄女赐于少华为妻。少华执意不允,郦丞相为缓和僵局建议君王悬榜百日,招孟丽君自首。

转眼百日期满,孟丽君情急计生,命贴身丫环荣兰冒名首,被国丈刘捷看出破绽,要皇甫少华出示孟丽君画像以验直伪。不料又被皇上看破,蓄意要将孟丽君纳为后妃。幸亏孟丽君机敏过人,利用皇室的矛盾,取得太后欢悦,收为蛉之女,招皇甫少华为驸马,才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京剧旦角、小生演员

[编辑本段]

1926年15岁即于南京挑班演出极受赞誉。1927年北上来京,居住于宣武区棉花头条。她青衣、花旦、刀马旦皆精,能演梅派的《嫦娥奔月》、《廉锦枫》等,尚派的《秦良玉》等,荀派的《盘丝洞》、《英杰烈》等,并能兼演小生戏《水淹下邳》、《白门楼》等,尤其《花木兰》、《再生缘》(即《孟丽君》,又名《华丽缘》)戏中女扮男装极见光彩。她在“城南游艺园”日夜演出,有时一个月内竟演出40多场。孟丽君演《孟丽君》红遍京、津、沪等地,声誉日显。1930年当选“四后”之时,年仅19 岁。曾与言菊朋、雷喜福、安舒元、唐韵笙、梁一鸣等合作演出。解放后以演小生戏为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任济南“大众京剧团”副团长,1963年调山东省戏曲学校任副校长。

1950年她作为华东区代表,参加了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在全国第一届文代会时,周恩来总理握着她的手笑道:“孟丽君,好名字,孟丽君演孟丽君,希望你更多地演戏、演好戏。”周总理的音容笑貌,始终印在她的脑海中。1976年,得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悲痛欲绝,数日不能安眠,从而引发了脑血栓症,导致半身不遂卧床不起。这位多才多艺勇于开拓奋进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戏曲教育家,1982年加入了中国***,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她曾任全国剧协理事、山东省剧协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91年10月1日因病故于济南,享年80岁。

孟丽君爱人陆少楼(武生),女婿孟喜平(孟小冬之侄)。妹孟丽华适麒派老生刘少春。

诞辰: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

逝世:1991年10月1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廿四日

同名**

[编辑本段]

孟丽君(1940)

出品:国华影业公司

摄制:明星影片公司

导演:张石川

监制:柳中亮

主演:周璇、袁绍梅、徐天任、蒙纳、舒适

剧情

元代才女孟丽君为救被陷害的未婚夫皇甫少华,女扮男装,上京赴考,并屡建战功后官居丞相。元成帝识破丽君乔装的真相后想纳为妃子,丽君宁死不从。最后在太后的帮助下,救忠除奸,与未婚夫终成佳眷,传为佳话。

导演张石川是中国第一部有声**《歌女红牡丹》的导演。

3162全国何氏统宗谱□□卷

   清康熙刻本

   安徽徽州地区博

3163全国庐江何氏家乘不分卷

   (清)何彤翰等修

   清光绪四年(1878)庐江堂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注:该族散居湖北通城、浙江平湖等地。

3164全国何氏家乘十二卷

   (清)何易学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高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注:该族散居安徽、江苏、湖南等地。

3165全国庐江郦何氏大同宗谱二十六卷

   (民国)何毓琪 何则林等总纂

   民国十年(1921)安徽省文华印书馆铅印本

   北图 科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上海

   图 天一阁 安徽图 安徽安庆市图

   日本 美国

   注:散居安徽、江苏、江西、河南、福建、湖北、

   湖南、陕西、广东、广西等地。

3166河北青县何氏族谱□□卷

   (清)何耀光等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钞本 二册

   吉林大学

3167河北正定何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何文龙续修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八册

   河北石家庄市图

3168山西灵石何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何思忠等编修

   清道光十四年(1834)序刻本 六册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日本 美国

   注:清乾隆三十五年始修。

3169上海青浦何氏家谱一卷

   (清)王芑孙辑

   清刻本 一册

   江苏常熟市图

3170上海青浦竿山何氏族谱不分卷

   (清)何廷璋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上海市文管

3i71江苏宿迁何氏族谱□□卷

   民国十六年(1927)手写本

   江苏宿迁县图

3172江西靖江黄桥迁靖何氏族谱十四卷

   (民国)姚龙光撰

   民国十五年(1926)木刻本

   江苏靖江县影剧公司

   注:谱首修於明初。

3173江苏江都何氏族谱四卷

   (民国)张旭东三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4)木刻本

   江苏江都县郭村镇东进村五一队

   注:谱创修於清乾隆间何南溪。

3174江苏秦兴何氏家乘十四卷首一卷

   (清)何檀重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3175江苏镇江京江何氏家乘二卷

   (清)何佳琛 何佳琪等纂辑

   清道光十六年(1836)无远堂刊本

   日本 美国

   注:一名《京江何氏支谱》。

3176江苏镇江京江何氏家乘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何志庆等纂

   清光绪十三年(1887)无达堂木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何森始修於明万历五年。

3177江苏镇江京江何氏家乘十四卷

   (民国)何恩浩纂修

   民国十一年(1922)无违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河北大学 江苏镇江市图(存十三

   卷) 美国

3178江苏丹阳何氏重修家乘二十卷

   (清)何宝箴编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十二册

   上图

3179江苏常州晋陵何氏家乘八卷

   (清)何晋升纂修

   清道光五年(1825)尚仪堂钞本 六册

   吉林大学

3180江苏常州何氏家乘十二卷

   (清)何雍若 何寿安等续修

   清光绪元年(1875)三高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3181江苏常州何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何善培修

   清光绪三年(1877)永富堂木刻本 二十二册

   河北大学

3182江苏常州何氏家乘十三卷

   (清)何国璋重修

   清宣统元年(1909)思敬堂活字本 十四册

   吉林大学

3183江西常州晋陵何墅何氏家乘三十二卷

   (民国)何廷望等纂修

   民国十六年(1927)木刻本 三十二册

   河北大学

3184江苏常州毘陵何氏家乘八卷

   (民国)何殿瑾 何留成主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8)

3185江苏无锡何氏家乘四卷

   (清)何保初重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 四册

   日本

3186浙江杭州灵山河氏九修族谱一卷

   (清)刘育等纂

   清道光五年(1825)木刻本

   江西档

3187浙江杭州巴山何氏十一修族谱一卷

   (清)李其光等撰

   清光绪末年木活宇本 一册

   江西档

   注:记事至光绪二十三年。

3188浙江富阳富春横槎何氏宗谱八卷

   (清)何兆履修 何上宪 何兰台纂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字本

   浙江图(存卷1一一7)

3189浙江富阳宁善何氏宗谱二卷

   (清)应步云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永庆堂活字本 二册

   历史所

3190浙江萧山何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何源重修

   清乾隆十六年(1749)刻本 四册

   人民大学

3191浙江萧山河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

   (清)何永介等增修

   清嘉庆十九年(1814)世恩堂刊本 二十四册

   美国

3192浙江萧山芹沂何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

   (清)何鲲 何培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世恩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3193浙江萧山芹沂何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光绪十九年(1893)世恩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3194浙江桐庐桐江高畈义门何氏宗谱六卷

   (民国)何万钟纂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活字本

   浙江桐庐县档

   注:何德正、何德明首修於明万历二十三年。此

   谱为十七修。

3195浙江馀姚姚江何氏草宗谱不分卷

   手写本 一册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馆

3196浙江鄞县何氏宗谱二卷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刻本

   浙江鄞县古林乡文化站(残)

3197浙江奉化泉溪何氏宗谱六卷

   民国十四年(1925)手写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3198浙江嘉兴何氏支谱不分卷

   (清)何廷模等辑

   清嘉庆至道光间刻本 一册

   浙江嘉兴市图

   注:又名《何氏宗谱》。

3199浙江嘉兴何氏家谱不分卷

   (清)何曾禧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 一册

   科图 美国

3200浙江安吉何氏宗谱五卷

   木活字本

   浙江馀姚县文管

3201浙江绍兴续修家山何氏车门里宗谱一卷

   (清)方以浩纂辑

   清雍正八年(1730)福庐堂木活字本 一册

   历史所

3202浙江绍兴山阴峡山何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

   卷附世系略一卷

   (清)何经文重修 何煟补

   清乾隆十五年(1750)序刊本 二十二册

   日本 美国

3203浙江绍兴崃山何氏三修续谱四卷首二卷

   (清)何士祁 何十基纂修 何凤仪抄录

   清光绪九年(1883)手写本 四册

   历史所

3204浙江绍兴峡山何氏六房谱十四卷

   (清)何士基纂修

   清咸丰元年(1851)刊本 四册

   吉林大学

3205浙江绍兴会稽何家 何氏宗谱不分卷

   (清)何宽纂辑

   钞本 一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康熙二十四年,此为据乾隆续修

   本所抄。仅有世系。

3206浙江绍兴山阴何氏私乘不分卷

   清钞本 一册

   浙江图

3207浙江诸暨暨阳家山何氏宗谱二卷

   (清)何旺等续修

   清嘉庆二年(1797)福庆堂刊本 二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雍正八年,此为三修。

3208浙江诸暨暨阳家山何氏宗谱四卷

   (清)何胜茂等重编

   清光绪间木活字本 三册

   四川图

3209浙江诸暨暨阳家山何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清)何荣烈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三(1907)缵绪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3210浙江诸暨暨阳家山何氏宗谱四卷

   (民国)何顺富修

   民国二年(1913)木刻本 四册

   河北大学

3211浙江诸暨暨阳西何何氏宗谱十八卷

   (清)何学均等重修

   清光绪二年(1876)仁义堂活字本

   北图 吉林大学

32l2浙江诸暨暨阳西何何氏宗谱十八卷

   (清)何学安 何学均重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刻本 十八册

   北图 河北大学

3213浙江诸暨暨阳金岭何氏宗谱八卷

   (清)何鹤皋等修

   清光绪六年(1880)清源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3214浙江诸暨金陵何氏宗谱八卷

   (清)何成定修

   清宣统三年(1911)清源堂刊本 八册

   科图

3215浙江诸暨暨阳佳山何氏宗谱四卷

   (清)何真海 何祯贤等续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麟趾堂刊本 四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雍正九年。

3216浙江诸暨暨阳佳山何氏宗谱八卷

   (民国)何长定 何章照等续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麟趾堂刊本 八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雍正九年。

3217浙江诸暨暨阳佳山何氏宗谱十卷

   (民国)何锡龄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缵绪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3218浙江诸暨暨阳和 何氏宗谱□□卷

   (民国)何志翰修 何梦蛟纂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浙江图(存卷1、2)

3219浙江上虞崧里何氏宗谱八卷

   (清)何洵 何简等纂修

   清乾隆十九年(1754)钞本 三册

   浙江图

3220浙江上虞崧里何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何溪纂修 何允升主修

   清道光三年(1823)庆远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3221浙江上虞崧镇何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何立道 何其良修

   民国十年(1921)庐远堂木刻本 十二册

   北图(二部)历史所 北京大学 南开

   大学 河北大学

3222浙江新昌何氏宗谱十卷

   民国四年(1915)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1、2、4一7、9、10)

3223浙江兰溪莲湖何氏宗谱

   民国十九年(1930)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厚仁乡(共四部,一部完整、三部残)

3224浙江兰溪何氏宗谱七卷

   民国三十年(194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甘溪乡清圹

3225浙江兰溪何氏宗谱十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登胜乡

3226浙江兰溪何氏宗谱六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1906)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钱材乡(缺卷5、6)

3227浙江兰溪芦江何氏宗谱一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官圹乡(缺三册)

3228浙江兰溪何氏宗谱三卷

   (民国)何福良重修

   民国八年(1919)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黄店乡范宅

3229浙江永康双泉何氏特祠宗谱□□卷

   (民国)吴从周写本曲 陈松龈校正

   民国十一年(1922)永邑徐正心堂木活字本

   浙江衢州市文管(存卷2、5)

3230浙江东阳庐江郡何氏桓松宗谱八卷

   民国十五年村(1926)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县古光乡(存卷1、8)

   注:始修於清康熙十一年。

3231浙江东阳何氏第三十三次修谱纪念刊不分

   卷

   (民国)何绍韩编

   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影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3232浙江义乌西金何氏宗谱二卷

   (民国)何道潮总理

   民国十一年(1922)活字本 二册

   北图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注:何永照始修於清乾隆五十六年。

3233浙江常山縤溪何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清)何士鼎 何士谦等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何家乡何家村

   注:何宋文、何宋秀首修於宋德佑二年。

3234浙江临海何氏宗谱一卷

   (清)何其绕修 郭性 续修

   清道光三年(1823)修 道光十七年(1837)

   续修 写本

   浙江临海县博

   注:问有何氏後人墨字添注後生人物,纪年至清

   光绪二十年。

3235浙江临海台洲栅浦郡城何氏宗谱□□卷

   (清)何奏箎纂

   稿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一册)

   清宣统二年(1910)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首及艺文等四册)

   注:何宽创修於明万历间。

3236安徽淮南何氏宗谱二卷

   (清)何维楷 何维栋纂辑

   清同治十二年(1873)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注:散居凤阳、定远、怀远等地。

3237安徽淮南何氏宗谱二卷

   民国十一年(1922)石印本 二册

   河北大学(二部)

   注:散居凤阳、定远、怀远等地。

3238安徽无为何氏宗谱四卷

   (清)何 编纂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 四册

   安徽博

3239安徽庐江何氏宗谱□□卷

   (清)何秀倬续修

   清同治六年(1867)钞本 四册

   科图

一、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一、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

张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它起源于遥远的传说时代。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一说是黄帝的儿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 (gu)。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

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

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由其母有峤氏女附宝感电而生。“(黄帝)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后人据此推演出两种传说。

一种传说是:黄帝降生于天帝下凡之际,那时正是神农氏时代,神农的舅舅有个儿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国(在今河南新郑县境内)的国君。当时少典族正与有峤氏族互通婚姻。于是少典便娶有(虫乔)氏的女儿附宝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宝扛着木耜去田间种地,正走着,天空突然暗淡下来,顿时星斗满天,和晚上一模一样。这时,附宝抬头仰视,只见上空有一道闪闪发亮的电光像蛇一样不时绕着北斗七星旋转,刹那间,四野罩上了一层浓郁的青光。不一会,附宝只觉得腹部有什么东西猛地一动,吓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头询问时,她却说没有什么。打那以后,附宝便怀孕了。自怀孕那天起,经过24个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宝在新郑西北的轩辕之丘(一说在山东曲阜),生下一个男孩。由于出生在轩辕,所以便给这个孩子起名为轩辕。传说轩辕刚生下来就会说话,非常精灵。还在孩提时代,他看见人们在树上构筑房子,便说:“把房子建筑在树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盖地上不是更好吗”不久,神农氏闻知黄帝这种见解,大不以为然。于是,黄帝便在地上盖了一间房屋让他看,神农氏这才信服了。

另有一种传说:附宝与少典成亲后不久,便迁徙到山东曲阜的寿丘。在一个初冬的夜晚,附宝独自一人来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间,天空出现一道银白色的闪电,只见那闪电绕着北斗星中的枢星转了几圈,然后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这时,大吃一惊的附宝顿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觉。不一会,她才意识到自己受雷电感应而怀孕了。此后,经过24个月,于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寿丘生下黄帝。刚出生的黄帝,额骨隆起,形状像太阳,而且面部有龙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龙爪龙趾。更奇异的是,黄帝有四张脸,传说这样黄帝可以随时随地眼观四面,耳听八方,观察、了解一切情况,以更好地相机行事。黄帝刚出生就咿呀说话,不久就会走路了。他十岁左右离开寿丘,到处拜师学艺,遍访名山大川。

黄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时代,当时中国大地的社会结构表现为氏族——由若干氏族组成的部落——由若干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发生战争,黄帝开始还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领,在长期的征战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终完成了对其他各部落的统治,坐上了部落联盟盟主的宝座。

对炎帝、蚩尤与刑天的战争是黄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据文献记载,黄、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新书·益壤》说:“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当黄帝成为姬姓部落首领并开始兴盛强大之时,炎帝部落已步入虚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间相互征讨,暴虐百姓,而炎帝则无力平息战乱,保护臣民,于是黄帝遂起而教民习用干戈,以征残暴。结果,各氏族都前来朝拜并归服于黄帝。炎帝乃迁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说在山西运城),但仍然大行无道,史称“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逸周书史记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黄帝再次“振德修兵”,决定与炎帝在涿鹿进行决战。据文献记载,黄帝所率以熊、罴、狼、豹、躯、虎等为图腾的各氏族部落联军挥舞着用雕、鹃、鹰、鸢等羽毛制作的战旗,向涿鹿猛烈进攻,炎帝则退到城东一里的阪泉。经过血战,黄帝方“诛炎帝而兼其他”,于是“天下乃治”。战败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东方转移,与长江流域的苗蛮集团犬牙交错,渐趋融合。黄炎战争的胜利确立了黄帝对原属炎帝势力范围的黄河中游地区的领导权,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联盟盟主(有称“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当黄炎之战结束,黄帝刚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时,居住在黄河下游(即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就率众西进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战。九黎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部族,他们英勇善战,以蚩(一种毛虫)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长虫)为图腾。到黄帝时代,该部族出了一个有名的首领,人们就将其称作蚩尤。蚩尤通晓天道,精明强干,长于战事,史书中也把他描绘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说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鬓发如剑戟,头上长角。不仅如此,他还有“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铁额、食沙石”,武猛异常。凭着强大的武力,蚩尤不断向四邻扩张,大有与黄帝分庭抗礼之势。其时黄河中游一个以榆罔为首领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扰后,遂向黄帝求援,于是就引发了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此次大战对黄帝来说极为艰难,所谓“流血百里”,“九战九不胜”,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

在经过炎帝、蚩尤之战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以后,黄帝把寻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访天下贤明之士的基础上。为此,他不辞艰辛,连续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经,越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适东岱而奉中黄,人金谷而咨滑子,论导养而质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岐伯、雷公,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兽之辞。(《抱朴子》)足迹所及,“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

黄帝的巡游,一方面扩大了黄帝族的声威与影响,从而使黄帝的势力范围日益拓展,《轩辕黄帝传》所说:“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东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黄帝游历之处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们在黄帝仁义之德的感召下,纷纷前来向黄帝族朝贡,首先是诸北、儋耳之国来向黄帝族贡献礼物,接着南夷族乘白鹿献上美酒,后来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断地前来朝贡。外人朝贡进一步加强了黄帝族与其他族的友好往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就为黄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巡游天下,了解各地情况,获得养民安邦之道之后,黄帝遂提出并开始实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黄帝一生娶有四个妻室,她们是嫘祖、方雷氏、彤鱼氏、嫫母。据《史记·五帝本纪》、《帝王世纪》、《路史·疏仡纪·黄帝》等文献记载,嫘祖又作傫祖,西陵氏女,为黄帝正妃。她发明了养蚕缫丝之术,并教人以丝织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鱼氏皆贤淑。嫫母相貌很丑,但贤而有德,因没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为丑女。黄帝认为“属女德而弗忘,与女正而弗衰,(貌)虽恶何伤”(《吕氏春秋》),故娶为妻室,封号嫫母。

关于黄帝的子孙,文献记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阳与夷鼓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大戴礼记》等书,与此大体一致。

与《国语》、《史记》等书所云不同,《山海经》说:“黄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貌处东海,是为海神。

“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梁,*梁生禺番,是始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狄。”

黄帝一共有25子却是历来所公认的。25人虽是伺父之子,却有不同的姓,仅就得姓的14人来说,又分为12姓,这说明他们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们所嫁的氏族的姓氏为姓氏。至于“同姓者二人”,是指他们同时嫁给一个氏族。

据《路史·国名记》记载,黄帝子孙所封之国有陈、昌、张、资、寇、郦、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国各地。这些黄帝子孙的进一步繁衍则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假若说他们并非黄帝子孙,或者说历史文献记载有所依附的话,那么,他们也当是黄帝这一“中央天帝”统领下的各部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都自称自己是“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黄帝逝世后,葬于桥山。桥山隶属的郡县在何处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在今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墓既是号称“天下第一墓”的中华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们将要在下面介绍的张姓家族的血缘亲祖之墓。

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但张挥与黄帝的关系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张挥是黄帝之子,另一说则认为他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即张挥为黄帝之孙。《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姓氏学的史籍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都主张挥为黄帝之孙说,其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后世张氏后裔所修族谱、家谱多有沿用此说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张氏家谱》卷三《受姓渊源考》云:“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持张挥黄帝之子说的有《广韵》(下平声十阳)、马骗《绎史》等,张氏后裔所修家谱也有很多赞同此说。

中国人姓氏之得皆有渊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姓氏命名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以国、邑、乡、亭为据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国符、技、事、谥、谥氏、邑系、邑谥、族、族系等等为据的。

张姓始祖挥之得姓亦基于上述原则。尽管在张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这一问题上,古文献记载各持一端,但具体到张挥本人的情况,则无大的分歧,都承认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这一基本事实。然则,细心的读者还会从我们前引文献中发现,记张挥之得姓,有“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和“性长弓矢,善张纲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等微小区别。据此,我们可以说挥之得姓为张,是以技即职业为姓,也可以说是以官为姓,或者记作以职官为姓。

春秋时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的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始祖张挥传21世,历数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张嵩,字仲山,任御驾将军,后封为济国公。他生有张亮、张奉、张文、张进四子。这些仅见于世系而不见于古文献。

再传30代至51世祖张仲,字忠嗣。他与尹吉甫共同辅佐周宣王中兴周王朝。生有张象、张宜二子。据史籍记载,张仲生活在周王朝实行共和行政的前后。当时周厉王因大行无道而被国人推翻,逃出王宫,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职。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14年之后,周厉王病死于彘(今山西省霍县),共和伯请太子姬靖即位,史称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国势,征伐戎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历史上被称作“宣王中兴”。

张仲之后,张姓先民有很多人载人史籍。如《左传》在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记有手和臂肘被箭穿连,仍奋力推车,冲向敌阵的张侯。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有怒杀华多僚的宋国大臣张句。另外,还有张良的先祖张老、张趯、张骼、张抑朔等人,他们籽在下一节中进行介绍。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世卿升立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它标志着中国进入战国时代。这个时期,张姓先民们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如魏国人张仪西走秦国,合纵连横,大展其才能。而楚国则有大臣张旄,曾出奇计让楚王将充当秦国使臣的张仪赶走。齐国有张丐,说服鲁国在齐楚战争中保持中立。但张姓先民主要还是以原晋国属地为其建功立业之所。在赵国,张孟谈策反韩、魏,反击智伯,一举解晋阳之围。魏有张丑力谏,阻止张仪为秦国在魏国开展外交;张倚出使赵国,使赵国在秦魏交战中倾向魏国。韩有张去疾、张谴及张良的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等。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在那里也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张姓先民——张若。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16年派大将司马错率兵攻占四川,贬蜀王,派张若为蜀国守。上任伊始,他迁移秦民万家人川,实行农垦,发展生产。又与张仪一起共同经营成都,按照秦国都城咸阳之制建有里闾、下仓、市肆、官舍、楼宇等。又设置锦官、盐铁官,发展官府手工业,为增强秦国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前285年,秦国废除巴、蜀侯国封号,改设蜀郡治川。张若因功被任命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数民族赐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个出生在山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说大兴安岭)的蒙古将领,名叫伯颜帖木儿,他作战英勇,曾率兵多次打败农民起义军。但在一次战役中,败在朱元璋的手下,于是归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赐给他张姓。他的后代一直从军,传至玄孙张晟,官至都督事,进入明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核心领导层。又如鞑靼人(明代对东部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人的称呼)哈剌尔敦,英勇善战,被明成祖朱棣赐姓张,改名隆善。永乐七年(1408年)十月,张隆善被任命为北京右军都督签事,也成为一名中央军事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另一个鞑靼人奴儿,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边疆守将,屡立战功,宪宗皇帝朱见成为表彰他的英勇,赐姓张,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年)八月,张友被任命为金吾卫指挥使。

二、少数民族赐姓改姓

明代前朝,有一个女真族(满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户,领兵征战,勇猛异常,其事迹传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兴,赐姓为张,改名志义。永乐八年(1410年)张志义被任命为建州卫指挥使,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大城子。四年之后,治所移至今跨吉林、辽宁两省的浑江流域。

今岫岩县前营乡张氏,本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张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马札尔台,他历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营都统,陕甘、湖广等省平章,并知枢密院事,官至中书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书右丞相。元朝灭亡后,其后裔世居长白山麻加乐和忽密拉,大多从事畜牧业,也有人经商巴唐地区。到11世纪继英授德时,正值爱新觉罗氏崛起于东北,于是弃牧从戎,成为努尔哈赤帐下的一员勇将,属镶黄旗。清兵人关,建立统一政权后,治良匡氏迁居盛京(沈阳)。13世祖名叫伯尔格,精通汉文,熟悉汉书,文武双全。乾隆六年(1741年)调任岫岩防御使。因为热爱当地秀丽的山川,就奉侍母亲佟氏,携弟吾令吉定居下来。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孙都改姓张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于都英额、哈达、辉发、长白山、佛阿拉、伯都讷、宪颜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张氏。

扎库塔氏分布在瓦尔喀(今苏联东海滨省南部)、扎库塔、松花江、长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为张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尔喀、扎库木、赫图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为张。,爱义氏分布在爱湖流域一带,在清代全部改为张氏。

明洪武元年(1368年),回族人张某任宝庆(湖南省邵阳)卫指挥。据《宝庆府志》卷33记载,指挥张氏的先人叫璞罗德,北平三河人。张氏任满之后,即定居武冈车林铺鸡脚塘,依靠屯田百余亩田产为生。今天邵阳市各地的回民,以马、张、苏、海、蔡姓为多,其中的张姓回族人或许就是璞罗德的后裔。

唐代初年,在云南洱海地区近百个白蛮部落中,有一个相传从陇西迁来的张姓部落。公元7世纪中期这个部落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这时正值乌蛮部的蒙舍龙和他的儿子龙独罗(又作细奴罗、细诺罗)开始扩张势力,建立南诏政权。7世纪70年代,细诺罗势力推进到洱海地区。据文献记载,张氏进求因抵挡不住南诏的攻势,就将自己的部落政权“禅让”给了细诺罗,而细诺罗为了酬谢张氏,就将自己的大儿子罗波海,改姓为张,改名叫张朝凤(夏正寅《哀牢夷雄列传》)。这支蛮人张氏,后来演进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各族人民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叫张兴癸的彝族将领,史称他是南诏王细诺罗之后,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张的乌蛮人罗波海(即张朝凤)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动在秦汉、三国魏晋时代,内有19个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数几个部才有资格成为最高统治者单于,是匈奴族中的贵族。东汉时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北匈奴则归附汉室。三国曹魏时期,在今山西汾阳地区设置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历史上把他们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张XX”“西河胡张XX”的记载,这些就是匈奴张氏。如《晋书·符坚载记》云:“屠各张罔聚众数千,自称大卑子,坚遣邓羌讨平之。”《魏书·太宗纪》云:“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张文兴等率流民七千余家内属。”《魏书·太宗纪》:“天兴元年三月,西河胡张贤等率营部内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个别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地区。主要活动于我国魏晋时期,十六国时代,以石勒为主曾建立过后赵政权(319-351年)。羯族中张姓很多,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例如《晋书·石勒载记》云:“胡部大张旬督、冯莫突等拥众数千,壁于上党,勒往从之。”《十六国·后赵录》称:“张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后赵国内张姓人特别多,石勒起兵时,十八骑中就有张噎仆、张越二骑。石勒自立为后赵王时,以张离、张良二人为门生主书,司典胡人出内。传至石虎为后赵王时,离、良二人都官至尚书仆射,另外还有张群、张豺、张散、张茂、张斯、张屈支、张夷、张举、张舂、张贺度、张沉等,都是后赵的达官显贵。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编第八《羯族诸姓·张氏》中对上述张氏作了一番考证之后,得出了他们是羯族张氏的结论。他认为羯族张氏之张,是“羌渠” (康居)谐声转读而来。由此看来,羯族张氏是为后赵政权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北(包括前苏联、朝鲜一部分)的一个古老民族,辽金时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来的渤海族张氏。隋况已在前面作了介绍。在这之前的渤海国时期(720-962年),还有一支渤海族张氏。如大将张文林、大臣张仙寿等,共有达官显宦二十余人,他们活动于上层,是渤海国的贵族。但这支渤海张氏之姓张的缘由却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个活动于唐宋辽金时期的古老民族。历史文献中常把它记作“奚人”、“奚回”。辽代末年,奚回离保曾在今东北地区称帝,建立奚国,改元天复。唐代奚族张氏知名的有张孝忠,曾任义武节度使。另有张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宋将张锁高收为“假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军节度使,又改赐姓名为李宝臣。李宝臣,有的文献将其原名误作张宝臣。

战国以后,不断有汉人移居云南,他们和当地的土人长期杂居、通婚,相互影响,到隋唐时期就形成白蛮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围有数以百计的白蛮部落。白蛮的族源主要是汉族,因此在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和汉族大体相同,他们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汉姓。当时,在洱海地区有赵、李、杨、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个张姓部落,相传是从陇西辗转迁来的。他们的首领名叫张氏进求。其子孙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蛮张氏就分布到云南太和县洱西驿、云南县、浪穹县十二关、阿迷州东山江、猛丁塞(今元阳县老猛)、镇南州英武关、楚雄县、腾冲州、孟合驿、宁番(今北胜县)等地,并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驿丞、巡检、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阶最高的是腾冲州土知州张铭。按照明代官制规定,土司官是世袭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张氏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瑶族张氏。

壮族张氏。

黎族张氏。

侗族张氏。

高山族张氏。

阿昌族张氏。

纳西族张氏。

藏族张氏。

僳僳族张氏。

蒙古族张氏。

朝鲜族张氏。

满族张氏。

回族张氏。

彝族张氏。

苗族张氏。

土家族张氏。

乌丸族张氏。

历史上姓郦的名人,他们是干什么的?

郦道元(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卒于关中(今陕西临漳县)。出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