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五品小官江宁织造到底有多牛?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将贾府里的各种奢华描绘的淋漓尽致,充分反应出了当时上层社会的精致生活。那么,真实历史上,贾府是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贾府的原型就是曹雪芹他自己的家。
曹雪芹的家族曾在江宁(今南京)是大名鼎鼎的名门望族,富甲一方。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担任过“江宁织造”一职,前后长达六十余年。“江宁织造”全称为“江宁织造郎中”,主要负责为朝廷督造和采办绸缎。那么,江宁织造到底是个多大的官呢?答案是五品。当时的五品官是个什么概念呢?和同知是一个级别。同知就相当于现在一个地级市的常务副市长。在国家的干部序列里,只能算是中层干部。在那些一、二品大员的眼里,那就是小官了。
那么问题来了。曹雪芹的祖辈不过是个五品官,他把《红楼梦》中的贾府描写的堪比王侯,难道是曹雪芹在吹牛?其实并非如此。
江宁织造在品级上虽然只有五品,但其权力却远非普通五品官能相比。江宁织造明面上的工作是督造和采办绸缎,但同时还有一项重要兼职,那就是负责收集江南地区的各种情报,并可以直接向皇帝本人上奏密折,这就相当于兼具了钦差的身份。
当然,曹家最牛的地方并不在于能直接向皇帝打小报告,而是他们家和皇帝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深得康熙帝的信任,被任命为首任江宁织造郎中。曹玺的妻子孙氏是康熙的奶妈。曹玺的儿子曹寅是康熙的发小伙伴,同时也是康熙最信任的御前侍卫。从上述这层关系就能看出,曹家和皇帝的关系远比那些封疆大吏要亲近的多。
因此,曹家几代人虽然都仅仅官居五品,但在江南地区却是地位显赫。两江总督是从一品的封疆大吏,也是江南地区的最高长官,但对曹家却是以平级的礼仪相待。在非公事往来的情况下,两江总督甚至要刻意避开这个小小的五品郎中。毕竟对两江总督来说,要和一个比自己地位低很多的人以平级相称,那是一件有损尊严的事情。
曹玺在职期间工作表现优秀,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赞许,赏赐他蟒袍,并加一品尚书衔。曹玺去世后,康熙在南巡至江宁时,还亲自到织造署表示慰问。
接替曹玺担任江宁织造的是他的儿子曹寅,也就是上面提到过的那位康熙的发小伙伴。曹家在曹寅手中发展到了顶峰。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有四次都住在曹寅家中。除了担任江宁织造外,曹寅还被受命担任两淮巡盐御史,巡视两淮盐政。这两项职务,都是当时天下一等一的“肥差”,从这样的安排就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对曹家那是真爱啊!
不过,曹家虽然很有钱,但开支也很大。平日的生活排场都是极尽奢华自不必说,官员之间往来也出手阔绰,花钱如流水。特别是几次负责康熙皇帝的接待工作,虽然是天大的荣耀,但也让曹家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还欠下国库一大笔钱。
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去世,其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两年后曹颙也病故了,康熙又亲自安排将曹寅的侄子曹頫过继给曹寅当儿子,并接任江宁织造。不过,随着曹寅的去世。曹家和皇帝的关系就没有过去那么亲密了。
康熙去世后,雍正皇帝继位。正所谓是“人在人情在,人去两丢开”。雍正帝下令要求曹家马上补上欠国库的钱。不过,此时的曹家哪还有钱来弥补如此巨大的亏空呢?
雍正六年(1728年),曹頫因经济亏空等多项罪名,被罪革职抄家。显赫一时的曹家从此凋零。
我们把古典小说《红楼梦》同康熙皇帝连在一起,大家一定会感到稀奇。确实,《红楼梦》产生于清乾隆年间,他的作者曹雪芹基本上也是乾隆时期的人,似乎与康熙皇帝搭不上界。其实不然。事实上,《红楼梦》中描写的“元妃省亲”,就是“借省亲事写南巡”。康熙皇帝,即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康熙帝8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熙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
“南巡”就是指康熙巡幸江南。康熙六次南巡,曹雪芹的父祖辈就曾经接驾四次。《红楼梦》第十六回写到江南甄家“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就是指生活中实有的事。不过我们这里不是探讨《红楼梦》与康熙的关系,而是说说康熙与曹家的故事。曹雪芹,生卒年难以确定,大约生活在康熙末至乾隆中叶,满族正白旗人。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他的夫人孙氏是康熙的保姆(不是喂奶的奶妈,而是负责皇子教养的保姆)。曹玺是所谓的“包衣人”(满语家奴),是康熙的心腹奴才。曹玺忠实勤奋、办事利索,深得康熙宠信。康熙二年,钦点曹玺为江南织造。五年,赏蟒袍,御封一品尚书衔,并亲手写“敬慎”的匾额赐给他。康熙二十三年,曹玺“积劳成疾”,死在工作岗位上。康熙南巡至江宁(今天的南京)时,亲自到织造署慰问曹玺的家属,特派了内大臣去曹玺墓地祭奠。
曹玺的儿子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康熙名臣,文学家、藏书家。顺治十五年(1658年)九月七日出生满洲正北旗。曹寅幼年时就号称神童,他比康熙大两岁,曾做过康熙伴读,他不但诗词文章写得漂亮,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人也长得潇洒飘逸,有人形容他“如临风玉树”。他的为人又“温润亢爽”,正直厚道,且曹寅与康熙在幼年又建立了良好的君臣关系,也许这就是曹寅一生深得康熙信任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康熙称帝后,爱他胜似兄弟子侄。曹寅十六岁时入宫为康熙御前侍卫,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不仅重用曹寅任职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
康熙还给曹寅一种特权:可以“密折奏闻”。就是说曹寅可以给康熙皇帝写秘密的奏折,直送康熙本人,而毋需经由别的官衙转呈。康熙对曹寅的感情,还突出地表现在他对曹寅健康的关怀上。康熙四十九年,曹寅生病,康熙十分关切,不仅御批询问病情,还派人送药地黄汤。曹寅向康熙报告风寒已缓解,但又患疥疾。康熙又立即在他的奏折上御批:“惟疥不宜服用,倘毒入内,后来恐成大麻风症,出海水之外,千万不能治。小心,小心!土茯苓可以代茶,常常吃去亦好。”这不象是皇帝对臣下的批示,倒像是父兄对子弟的嘱咐了。康熙五十一年,曹寅病重,请李煦代奏,说是“医生用药不能见效,必得主子圣药救我。”康熙闻报,焦急万分,立即写下如此长篇批示:尔奏得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但疟疾若未转痢疾,还无妨。若转了病,此药用不得。南方庸医,每每用补剂,而伤人者不计其数,须要小心。曹寅原肯吃人参,今得此病,亦是人参中来的。金鸡(奎宁)专治疟疾。用二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住后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出根。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须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万嘱。
1、红楼梦中的江南织造是干什么的2、江南三织造指的是什么3、清朝的江南织造到底是什么官?主管的是什么啊?4、清代的江南织造是什么官5、江南织布局是那个朝代的?红楼梦中的江南织造是干什么的
朋友,江南织造你好!
江南织造府是清朝专门负责皇室用丝织品江南织造的采办及督造机构,其主管官员即江南织造。江南织造并没有很大的实权,但因其专责采购内廷用品,因此必然与皇室关系密切,且此职位实在是个肥缺,并非一般人能得到的。曹雪芹祖上曾连任此职,康熙下江南时曾数次住在江宁织造府,其荣耀光鲜可见一斑。
如果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江南三织造指的是什么江南三织造指的是江宁织造、苏州织造与杭州织造,清代在江宁、苏州和杭州三处设立的、专办宫廷御用和官用各类纺织品的皇商。三织造是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管理各地织造衙门政务的内务府官员,亦通称织造。
清代江南织造通常分为两部分。织造衙门是织造官吏驻扎及管理织造行政事务的官署,织造局是经营管理生产的官局工场,生产组织各有一定的编制。江宁织造局之下分设三个机房,即供应机房_倭缎机房和诰帛机房,技术分工较细,按工序由染色和刷纱经匠_摇纺匠_牵经匠_打线匠和织挽匠等各类工匠操作,具有工场手工生产组织形式的特点。
苏州织造局分设有织染局和总织局。局内织造单位分为若干堂或号,每局设头目三人管理,名为所官。所官之下有总高手_高手_管工等技术和事务管理人员,负责督率工匠,从事织造。
清朝的江南织造到底是什么官?主管的是什么啊?江南三织造
清代在江宁、苏州和杭州三处设立的、专办宫廷御用和官用各类纺织品的织造局。管理各地织造衙门政务的内务府官员江南织造,亦通称织造。
明代在三处旧有织造局,久经停废。清顺治二年(1645)恢复江宁织造局;杭州局和苏州局均于四年重建。八年确立江南织造了“买丝招匠”制的经营体制,并成为有清一代江南三织造局的定制。
江南三局重建之初,对于督理织务的织造官员,曾一度袭用明制,派遣织造太监督管。顺治三年改以工部侍郎一员总理织务,旋简选内务府郎官管理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局,名曰织造,实为皇帝的亲信和耳目。三织造局重建时,并不是经常维持生产。康熙七年(1686)以后织造始逐步走上正常的途径。
清代江南织造通常分为两部分。织造衙门是织造官吏驻扎及管理织造行政事务的官署;织造局是经营管理生产的官局工场,生产组织各有一定的编制。苏州织造局分设有织染局(一名北局)和总织局(一名南局)。局内织造单位分为若干堂或号,每局设头目三人管理,名为所官。所官之下有总高手、高手、管工等技术和事务管理人员,负责督率工匠,从事织造。江宁织造局之下分设三个机房,即供应机房、倭缎机房和诰帛机房,技术分工较细,按工序由染色和刷纱经匠、摇纺匠、牵经匠、打线匠和织挽匠等各类工匠操作,具有工场手工生产组织形式的特点。
在织局生产编制下,由于清代废除了明代匠户制度,采取雇募工匠制。工匠被招募到官局,不仅服役,而且还遭受严格的封建强制,并非完全自由的劳动者。其来源主要是官府招募的各色局匠,他们系官局编制内供应口粮的额设人匠,故一般又称为食粮官匠。这类工匠雇募到局应差后,如不被革除,不仅终身从业,并且子孙世袭。织造局还招收工匠的子侄为幼匠学艺,然后升正匠,即所谓长成工。此外,织局还用承值应差和领机给帖等方式,占用民间丝经整染织业各行手工业工匠的劳动,作为使用雇募工匠的补充形式。在“领机给帖”方式下,民间大批机户机匠隶属于织局,往往沦为“官匠”,即“机户名隶官籍”。所谓“领机给帖”,指由织造局拣选民间熟谙织务的殷实机户机匠承领属官局所有的织机,同时将承领者的姓名、年貌、籍贯造册存案,并发给官机执照,这些机户机匠从此即成为织局的机匠,又称“官匠”。他们从官局领取原料和工银,雇工进局使用官机织挽,保证了官局织造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他们又大多自有织机。领帖替官局当差后,还可自营织业,遂具有“官匠”和“民户”的双重身分。但由于在官局当差负责包织,势必影响其原有的自营织业,加以官局的剥削榨取,使得他们往往破产失业。
清代江南织造三局,从17世纪40年代重建时起,到18世纪40年代经过一度调整生产时为止的一百年间,各局的设备规模不断缩减,其主要生产工具——织机额数,清初有两千一百余张,乾隆十年(1745)下降到不足九百张,不过仍大于明代在南京及苏、杭所设织局的规模。而各局拥有的招募匠役人数比较稳定,一般在两千人以上。苏州局在顺治四年共有匠役两千五百余名,康熙二十四年有匠役两千六百余名。江宁局的三个机房,乾隆三年共有匠役两千九百余名。杭州局原定额数不详,大致也在两千人以上。乾隆十年江南三局匠役总数为七千名左右。
江南三局经费的来源,完全靠工部和户部指拨的官款,其中工部拨款占百分之五十五,户部占百分之四十五,然后根据织造任务和生产能力的大小分配给三处织造。工部户部拨款虽有数字,但与各局的实际费用并不相同。从总体看,织造局的实际费用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如雍正三年(1725)江南三局的实际费用为二十一万三千余两,嘉庆十七年(1812)则降至十四万两,反映出清代官营织造工业的规模日益衰落。
由于清廷长期进行大量搜刮缎匹,已使内务府和户部两处的缎匹库存达饱和状态,不论是上用缎匹和赏赐缎匹都已过剩,其中仅以积存的杭细一项,就足支百年之用。这样,从道光二十四、五年(1844、1845)起,江宁局和苏州局的生产已经处于缩减和停顿的状态。到咸丰元年(1851)年底,这两局因织造停减而不曾用掉的额定经费有二十余万两。
太平军兴,江南三织造局先后受到战争破坏。咸丰三年以后,一向由江宁局织办的彩绸库各色制帛库存告急。因南京为太平军占领,故暂交杭州局织办。光绪四年(1878)始奏准由杭州局添设机张,继续织造此项神帛诰敕各件,江宁局原从事此项织造的神帛诰命堂从此停办。太平天国失败后,江南三织造局逐步恢复生产,凡上用和官用各项丝经、炼染、织挽工料价银,由户部重新厘定。并陆续添设织机,但仅及乾隆十年织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陆续招募的工匠也不足额,总共三局不过千人。江宁和苏州两局织造经费每年额定,无闰月时为十八万两左右,有闰月时为十八万一千一百余两。光绪十一年清政府为江南三织造支销银数为六十一万余两,以后虽逐年有所增多,如二十年增加到一百五十多万两,但三十年,清政府还是以物力艰难为由,裁撤了江宁织造局,标志着清代官手工业的衰落。苏州、杭州两织局则随着清亡而终结。
清代的江南织造是什么官没有江南织造。在明清时期,朝廷在江南设立了三大织造局,分别为:江宁织造、苏州织造与杭州织造。这其中又以江宁织造最为出名。
江宁织造的日常工作就是负责为宫里督造和采办各种丝织品,其负责人的官职为江宁织造郎中,官阶为五品。不过你要是觉得一个五品官有什么好说的,那可就错了。江宁织造虽然品级上还不如一个知府,但即便是两江地区的最高长官两江总督(从一品)也不敢轻易得罪他。一个负责做衣服的五品官为什么能那么牛呢?
首任江宁织造郎中的名字叫曹玺,大家可能没听过这个人。不过他却有个大名鼎鼎的曾孙——曹雪芹。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述贾府中无比奢华,醉生梦死的生活,那就是江宁织造府中的真实写照。当然,江宁织造为什么牛和曹雪芹没半毛钱关系。
曹玺虽然只是个五品官,不过他却是大有来头的人物。曹玺的妻子孙氏是康熙皇帝的奶妈,曹玺的儿子曹寅自幼就在康熙身边当伴读。因此,曹家与皇帝的关系比许多大臣都要密切的多。
康熙二年(1663年),曹玺被任命为江宁织造,负责织办宫廷里和朝廷官用的绸缎布匹。不过他还有个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负责收集江南地区的各种情报,直接向皇帝本人上奏,也就是皇帝派到江南的耳目。这样的人,谁敢得罪呢?
曹玺在任职期间,忠实勤奋、办事利索,康熙皇帝对他信任有加。曹玺死后,他的儿子曹寅接任江宁织造。曹寅从小就是康熙的“好基友”,康熙对他的信任程度自然更甚过他的父亲。除了担任江宁织造外,曹寅还被受命担任两淮巡盐御史,巡视两淮盐政。这两项职务,都是当时天下一等一的“肥差”,曹寅身兼这二职,曹家自然也就富甲一方了。
曹家在江宁的日用排场可谓极尽奢华,官员之间往来也出手阔绰。因此,虽然曹家收入丰厚,但开支也巨大。期间,康熙皇帝五次南巡都是由曹家负责接驾,虽是无上的荣耀,但也给曹家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侍奉好皇帝,曹寅多次向国库借钱,留下了巨额亏空无法弥补。
曹寅去世后,江宁织造一职相继由他的儿子曹_(早逝)和侄子曹_接任。不过,皇帝对曹家的情分也随着曹寅的去世而渐渐疏远。
雍正皇帝继位后,开始大力清查钱粮,追补亏空。曹家因经济亏空无法补足,终于在雍正六年(1728年)被革职抄家,曾经显赫一时的曹家从此没落。
江南织布局是那个朝代的?清代的江南织造,也称“江南三织造”指清代宫廷设在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三处专为“上用”、“官用”制作绫罗绸缎的织造机构,直属清宫总管内务府管辖。在江宁营建皇家织造始于元代,明、清两代沿袭。江宁织造是清顺治二年(1646年)清军占领江南后在明朝织造旧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后又陆续营建苏州织造和杭州织造。其官员全由皇帝亲自委派,多为亲信要员。开始为一年一更换,至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为三年一轮换。
历史记载,康熙六次南巡,后四次(康熙38、42、44、46年)都由曹寅、李煦承办接驾大典并奉康熙先后驻跸于江宁织造署和苏州织造署。曹寅、李煦为此而落下巨额亏空,为后来两家的抄家和政治败落埋下了祸根。
康熙23年(1683年),曹寅的父亲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逝于金陵。玺生前曾蒙获康熙赐蟒服、加正一品、赠御书"敬慎"匾额,及御制诗。此年康熙即南巡至金陵。亲至江宁织造署,抚慰遗孤,遣内大臣特地致祭,当时在康熙身边担任侍卫的曹寅守丧金陵,并以郎中职协任江宁织造。曹寅为纪念父亲,改变原来书斋名"荔轩"为"楝亭"并以此为号。曹寅以"楝亭"为名广邀天下文人名士和画家结集纪念父亲,前后一年时间。这件事非常成功,也使楝亭和曹寅在当时获得很高的声誉。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是最早写下纪念诗文的人之一,也是曹家的老朋友了。尤侗是另一卷的第一位作者,他在挽诗前面的序言中写道:孝子奔丧之后,寄予画册,阅之乃一楝树,司空所手植树也。
康熙24年曹寅奉命回京。后曹寅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出任苏州织造,三十一年调任江宁织造,直至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21年)病逝,任职二十二年,驻江宁二十年。康熙六次南巡,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曹寅主持接驾四次。
根据红学家考证,曹玺有二子:长子曹寅生于顺治十五年,其生母乃明遗民顾景星之妹顾氏;次子曹宣生于康熙元年,应为孙氏亲生。孙氏曾为康熙帝幼时保母,康熙三十八年清圣祖第三次南巡时曾面见孙氏,并赐"萱瑞堂"匾额。当时著名官僚兼文人冯景和毛际可都撰有《萱瑞堂记》。
清朝的五品小官江宁织造到底有多牛?
本文2023-11-20 08:20:0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1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