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生平事迹简介 400字
杜甫生平事迹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主要思想:
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励朋友。他表彰元结说,“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他对严武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他对裴虬也说,“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正是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性最强的伟大诗人。当然,这和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实践也是分不开的。
大家都只认识李白和杜甫,但是却从来都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儿子是什么样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儿子简直就是碌碌无为,甚至还身有残疾,还有的人可能会说,因为当时身处于乱世,自然,他们的儿子无法出名,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这些都各有说法。
首先我要给大家讲一下,就是我所了解的一些内容。大家都知道李白,因为不管是谁小学的时候都学过李白的诗,唐诗300首,其中就有很多都是李白的诗,李白又可以被称为诗圣,甚至可以被称为诗仙,因为李白非常喜欢喝酒,而且因为他经常沉醉于作诗,做诗的话,肯定就要有美酒相伴,天天酗酒,可能就是因为喝酒过度,所以导致了他的儿子智力有所下降,因为李白更追求与浪漫主义,所以他不会对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有所要求,更不会照看自己的事情,所以李白儿子的年华便就此浪费,此后,再难登大雅之堂。
至于杜甫,其实和李白的情景是一样的,但是杜甫他只是过于贫穷,杜甫所作的那一首《茅屋为秋风所所破歌》非常真实的写出了他当时老无所依的情景,就是因为当时战乱频繁,而杜甫正处于那个战乱的时代,生活难以维持,更不要说照顾妻子养儿子了。
从这些古代诗人的遭遇中都能够发现,当时的社会真的是对诗人,还有一些农民等阶级的人非常不公平,他们的生活真的是相当的困苦。
杜甫生平事迹简介 400字
本文2023-09-22 11:06:5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