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郭姓有哪些字辈?
1、山东日照:奎绍郭源公建长章和敬其相惟衍仁德家道隆昌。
2、山东枣庄:明学振万方依允。
3、山东郯城:传家慎科首永保征世文。
4、山东巨野:耀念本培元长成。
5、山东鱼台:云效桂怀庆兴玉传记广召显润凡祥。
郭姓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郭姓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地区。秦汉时,郭姓已向南北扩散,北抵内蒙古、西至甘肃、东触江苏、西南入四川。
三国两晋时,郭姓已经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唐朝初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8姓经江西入福建,以及唐末固始人王审知入闽,郭姓随以河南人群为主体的二次南下移民进入了福建。唐
朝中叶,大臣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被封为汾阳王,中兴之功带来了姓族的兴旺,达到鼎盛时期,至今南方和海外的郭姓多数敬奉郭子仪为始祖。北宋时中原人群再次南逃大移民,郭姓足迹几乎达到南方各地。明末清初,郭姓播迁到了台湾。
以上内容参考 -郭姓
族谱记载:岳池郭姓人是郭子仪后裔2010-06-14 昨日,《郭氏宗族简谱》现身广安市岳池县九龙镇回龙沟村。《郭氏宗族简谱》记载,回龙沟村的郭姓人家系唐代名将郭子仪后裔。 三次抄录:传承脉络十分清晰 唐代名将郭子仪可谓家喻户晓,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功居平乱之首,被封为汾阳王。 回龙沟村1组77岁的村民郭昌轩老人从箱子里拿出《郭氏宗族简谱》。此谱修于1998年,但此谱中交代:老谱修于清朝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是郭家第四十四代孙(郭子仪之后第三十二代孙)达州人郭文经修纂。道光十五 年(1835年),四十四代孙、岳池县人郭文映抄录。“1998年,郭家见老谱过于陈旧,就重新抄录了一次。” 令人惊讶的是,从郭家第一代先祖至今,既没有乱一代,也没有断一代,每一代某人娶妻何人,生几子,几子各叫什么名字,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其传承脉络十分清晰。 迁移路线:康熙年间入川 《郭氏宗族简谱》记载:郭家第一代先祖名叫郭高山……郭子仪为第十二代,官至右庶子历,封汾阳王,谥忠武。 郭子仪其长子郭曜官至工部尚书。岳池文史专家称,《郭氏宗族简 谱》里关于郭子仪的记载同正史记载的郭子仪“祖籍山西,生于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等相吻合。 《郭氏宗族简谱》还记载,唐懿宗咸通年间,为避战乱,郭曜次子郭嵩携家室告别陕西,捧汾阳王(郭子仪)图像入闽(即福建),居长乐县芝山下郭坑焉。 此后,郭氏族人在福建代代繁衍。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第四十一代孙郭士拔携家从福建漳州移居于四川省岳池县西门外高垭口左边老宅定居。 自此郭子仪之后裔开始在岳池县繁衍。因此,郭士拔被岳池郭氏族人称为“岳邑始祖”。回龙沟村的郭氏族人现已传至第五十六代。 村民讲述:郭沫若曾到岳池认亲戚 郭昌轩老人说,郭家老宅在九龙镇大坟堡村,“听上辈老人讲,湖广填川时,郭家先祖便住在那里,以前那里有很多郭家的老坟,但在1958年、1959年间,老坟全部被毁了。” 郭昌轩回忆,他还是小孩的时候,就听老人讲,郭沫若和回龙沟村郭家是同宗,郭沫若的家谱字辈与我们的字辈基本吻合,郭沫若是开字辈,叫郭开贞,“老人们讲,解放前郭沫若来过岳池,还参加了我们郭家的清明会呢!” 据历史记载,解放前郭沫若的确来过岳池,并留下题为《题朴园藏书》的诗作:“一成一旅仰涂山,此日谁嗟蜀道难。况是中原文化尽,仅留福地在人间。” 胡佐斌记者汪仁洪
湖南郴州 临武县麦市乡上桥村就有一支郭氏 供奉的祖先就是郭子仪。他们的郭氏祠堂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了。你可以试着去找找线索
我这里可以查询的郭氏家谱中也有以下是郭子仪的子孙
安徽 亳县 亳县郭氏宗谱 [10卷] 1926年
郭子仪一生有八个儿子,其中六人是王氏所生,所有8个女儿都是王氏的嫡女,仅从生育的频率和数目就可推断两人的感情深度,从王氏的墓碑记载可知,郭暧是郭子仪和王氏的嫡子,后来成为升平公主的驸马,郭映是郭子仪最小的儿子,也是与王氏所生的幼子。王氏去世之时,郭子仪悲痛欲绝,不能自抑,停柩几近半年,不忍将爱妻下葬,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才送爱妻入土为安,请名士杨绾撰写碑文,为王氏的一生写下深情的回忆。出生太原王氏的名门仕女有夫如此,情深似海,真是复有何憾,她嫁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郭曜、郭旰、郭晞、郭昢、郭晤、郭暧、郭曙、郭映。 郭曜,袭代国公,太子宾客。郭曜子郭锋(《旧唐书》记作郭鉾),百户云。郭晞,郭子仪第三子,随父征伐,屡建战功。任御史中丞、转御史大夫,累封赵国公。逝世后追赠兵部尚书。郭晞长子郭钢,累封赵国公,赠兵部尚书。郭晞次子郭钧,郭钧子郭承嘏。郭晞孙郭承嘏,刑部侍郎,赠吏部尚书。
郭晤子郭鐇,百户云。郭暧,娶唐代宗女升平公主。赠尚书左仆射,一女:郭氏为唐宪宗郭皇后,生唐穆宗。四子:郭铸、郭钊、郭鏦、郭銛。郭暧子郭铸,袭封。郭暧子郭钊,妻沈氏,沈氏母为唐代宗女长林公主。三子郭仲文、郭仲恭、郭仲词(《旧唐书》记作郭仲辞);。郭暧孙郭仲词娶唐穆宗女饶阳公主为妻。郭暧孙郭仲恭娶唐穆宗女金堂公主,历詹事府丞。郭暧子郭鏦,娶唐顺宗女汉阳公主李畅,赠尚书左仆射。郭暧子郭銛,娶唐顺宗女西河公主,无嗣,以公主前夫沈翚子为嗣。郭曙,金吾大将军,终祁国公。
分地域的,,这是山东的,,长也只有山东临沂和重庆
山东胶州郭氏字辈:元 肇 维 人 方 振 承 绪 玉 胜 佳 年
山东日照郭氏字辈:奎 绍 郭 源 公 建 长 章 和 敬 其 相 惟 衍 仁 德 家 道 隆 昌
山东枣庄郭氏字辈:明 学 振 万 方 依 允
山 山东泰安 君 - 熙 - 洪 - 云 - 修 -守 - 忠 - 正 - 恩 - 会 - 庆 - 本 - 昌
山东德州}青、基、本、世、永,连、登、传、光、明
山东滨州 思、文、学、庆、丰
山东临沂莒南}兴、喜、克、德、洪、凤、明、呈、祥
山东临沂莒南 长 连 彦 修 春 子(建)
山东即墨 廷,玉,振,克,宗
山东临沂平邑 星,继,永,凤
山东汶上 廷、永、振(克)、延、宗、金
重庆市武隆
国、正、天、兴、顺、朝、忠、盛、文、光、高、明、显、世、坤、仁、治、礼、仪、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15/22/35808488_583486571shtml看一下
从郭姓悠长的姓氏源流和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出自夏商周以来,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郭姓渐渐地从山西、陕西、河南的开基地向外播迁发展,致使中国的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到处都有郭姓人活动的足迹。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100个大姓中,郭姓名列第十八位,人口总数一千万左右,其中尚未包括海外侨胞。
河南省
河南省是郭姓人最原始的开基地,也是郭姓人广泛分布的主要地区。早在夏商周时代,郭姓人就在河南登封、荥阳一带居住和繁衍生息。东汉以后,郭姓人迁居到了光州固始。自汉至今河南省有以郭命名的村落二十多个,这些村落都是郭姓族人聚居的地方。
郭连,今禹州市郭连乡人民 驻地,是东汉曹操谋士郭嘉的故里。
郭村镇,今商丘市辖镇,唐代郭氏在此建村,后渐成集镇,故名郭村镇。
郭店,今夏邑县郭店乡人民 驻地,唐称郭家店,1927年更名郭店集,后简称今名。
郭村,禹州市梁北乡人民 驻地,明代以后郭姓迁居于此,故名郭村。
郭屯,在宁陵县城关 镇西南8公里的洮河南岸,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有郭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分别建三村,称三官屯,清咸丰三年(1853年)三村合并筑寨,改今名。
郭全屯,在卫辉市区西75公里处,据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迁民碑载:山西泽州移民110户迁此,里长郭全,村以郭全之名命之。
郭庄,今夏邑县郭庄乡人民 驻地,因明洪武年间郭城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故名。郭老家,在虞城县城关镇东南18公里处,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建村,名郭庄,正德年间人郭臣被招为驸马,得封地,更名宗禄村,清代村民外迁,此村遂名郭老家。
郭庄,今原阳县郭庄乡人民 驻地,明永乐年间,郭辂迁此建村,名郭辂庄,简称今名。郭滩,今唐河县郭滩乡人民 驻地,明末郭姓在水潭边建村,取名郭家潭,后演变为郭滩。
郭家河,今新县郭家河乡人民 驻地。此地的店铺处于河湾,原名拐弯店,后改陈家围。清初郭姓迁此,并成大族,遂改今名。郭岗,在镇平县城关镇西北24公里外,郭姓始居此,盖有楼房,故名。另外,又有郭庄(属滑县)、郭里(属安阳市郊区)、郭亮屯(属辉县市)等村落,亦都是郭姓人的居住地。
山西省
山西省是郭姓人比较早的一个开基地,也是郭姓人分布比较广泛的一个地区。山西太原、阳曲、汾阳一带的郭姓发展很快,并且形成望族,长盛不衰。19g0年全国人口普查,阳曲有姓氏333个,超过两千人以上的姓氏有11个,占总人口的5592%,其中郭姓有4875人,按数量占第六位。在山西境内,既有以郭字命名的县、镇,又有因郭姓人聚居而命名的郭氏村落。高村乡北社村的郭家堡虽然经数百年的风雨,仍然屹立,郭家堡堡名的碑石仍嵌在堡门的上方,这里现在仍居住着许多郭姓后人。泥屯镇的白空社有郭郡马(夫人为宁化王第四女)祠堂留下的《明诰封巫乡君郭门朱氏墓志铭》,从碑记可看到郭郡马与夫人的生活片断与业绩。此村原有6个郭姓神轴,后四个被烧,从现存的两个也可以看出郭氏家族几十代的变化。今汾阳县有金代设定的郭栅镇,以及山西寿阳县南寿水滨的郭村,在山西平陆县东北百余里濒临黄河的地方有郭原村,在山西灵石县南25里有郭家沟。
陕西省
陕西省是郭姓人的又一个比较早的开基地和主要分布地区。早在周代,郭姓人就在陕西冯翊繁衍生息。秦汉至魏晋隋唐时期,郭姓人除在冯翊发展之外,又分布到华阴等地,唐时一代功臣郭子仪出生在华州,他有八子七婿七十二孙,家人数千,其后代一直在此繁衍生息。陕西省也有因郭姓得名的州治记载,例如隋唐宋时代的郭州,就在陕西的西宁镇。郭家塔,在陕西宜君县。
山东省
山东省是郭姓分布较多的地区之一。山东自古至今,以郭姓得名的村庄19个,这些村落中至今仍以郭姓人居多。郭城,在山东聊城县东北,春秋时亡国郭氏的栖息之地。单县的郭村镇,是明洪武年间郭氏自山西洪武县迁此定居而立,初名郭村,后成集镇。郭太平,今临沂市太平乡人民 驻地,位于市区东北17公里,沂河南岸,明洪武年间郭姓在此建村,取吉祥之意,故名。郭庄,今淄博市山区郭庄乡人民 驻地,明初建村,因郭姓僧人在此建塔寺,故名。郭屯镇,属郓城县辖境,原为明永乐年间王氏建村,村名王文光屯,宣德年间因郭氏为屯长,更名郭官屯,后简称郭屯。潍坊市寒亭区的郭家官庄镇,明代郭姓在此建村,故名。郭家店镇,属莱州市辖镇,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郭姓在此建村,并开设饭店,故名。郭庄,今郓城县郭庄乡人民 驻地,清光绪初年郭氏建村。郭庄镇,济南市历城区辖镇,郭姓最早在此开店,得名。郭寨,今夏津县郭寨乡人民 驻地,明末由李蛮屯、贾家坊、姜家庄合为一村,因郭姓居多,定村名郭寨。此外,还有郭仓、郭楼、郭家寨、郭店屯、郭里集等都是以郭姓聚居而得名的。
崇文堂家谱坊发现一部沂水郭家楼《郭氏族谱》!民国二十四年修。家谱记载:该家族始祖郭根,从颜神(今淄博博山)迁居沂水郭家楼。字辈:瑞兆邦之彦,仁孝庆世传,文士希善树,修德家绍光。后人主要居住地:莒县庞家泉庄,西车汪,前栗园,二十里堡,沂南司马店子,安徽灵壁县等村
河北省
河北省郭姓人的历史渊源,与山东一样都是在春秋时代播迁繁衍下来的。中山鼓城、馆陶、曲沃、魏郡贵乡(今河北省大名东北)等地,是隋唐时代郭姓人居住的主要地区之一,且形成为大族。以郭氏命名的村落有:郭家庄,在抚宁县北;郭家屯,在隆化县西北;郭磊庄,在万全县西南;郭疃镇,在沧县东;郭苏镇,在乎西县西北40里;郭庄镇,有两个,一在献县东,一在无极县西20里。
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省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
五省的郭姓人,是魏晋南北朝及其后的山西、陕西、河南境内的郭姓移民及其后代,他们与中原地区的郭姓血脉相承。以郭命名的郭姓人的居聚地主要有:湖北省的郭河镇,又名郭家河,属仙桃市辖;秭归县的郭家坝镇;郭家庄,今丹江口市茯苓乡人民 驻地;郭家冲,在广济县;郭峪,今谷城县郭峪乡人民 驻地。江苏省的泰邑、润东、京江(今镇江市)等县市都有郭姓人居住。江都县郭村镇、今铜山县郭集苍乡人民 驻地、今滨海县陈涛乡人民 驻地、今宝应县郭桥乡人民 驻地、今吴县郭苍乡人民 驻地、今如皋县郭园乡人民 驻地、今句容县郭庄乡人民 驻地等,都是以郭作为地名的。又有郭家寨,在泰兴县泰兴镇北,相传宋代岳飞部将郭某曾在此扎寨,故名。浙江省的宁波、鄞县、萧山、龙泉,安徽省的亳州以及今蒙城县郭店乡人民 驻地、今蒙城县郭集乡人民 驻地、今五河县郭府乡人民 驻地、今黄山市黄山区郭村乡人民 驻地等,都是古今郭姓族人聚居、分布的主要地区。
福建广东省
福建、广东两省的郭姓人是魏晋南北朝及其后的山西、陕西、河南郭姓族人移民及后代,与中原地区的郭姓族人血脉相承。此后福建、广东两省的郭姓人又有人成为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五省一些郭姓人的始迁祖。今福州市侯官、福建省东部的长乐、泉州、漳州、龙溪、魏塘、在平和县小溪镇西南的郭坑,是福建郭姓人的主要分布地区。肇庆以及潮州大埔、大麻、潮州市南的郭陇、广州市北的白云山区的郭塘,是广东郭姓族人的主要聚居地。
台湾省
台湾省的郭姓族人主要是从沿海的福建、广东省播迁去的。并在台湾各地得到很大的发展,是台湾的十大姓之一。郭姓人在台湾主要分布地区有新竹、新化、彰化、淡水、嘉义、台南、台北等县以及台南台北等市。
郭姓迁徒史
春秋战国时期
从郭姓的起源来看,郭姓主要有两个发源地:一个是夏商时的古郭国,另一个是周文王所封的“虢”国。它们在春秋战国时被灭亡后,其族人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
位于山东博之聊城的古郭国,战国时被齐所灭,其后人在国破家亡后四处飘流,最后迁移到今山东、河北交界的广大地区。中山国是他们聚居的州郡之一,而它附近的常山郡、广平郡等地也有郭氏族人的活动。这些郭氏族人经过不断地繁衍发展,渐渐人多宗大,形成了中山望族。《春秋左传》记载:“齐有郭最、郭荣”,“鲁有郭重”,“燕有郭隗”。
起源于周王朝虢国的郭氏是郭姓中人数最多、力量最大、分布最广、影响最远的一支,可以说,目前90咒的郭姓族人来源于这一支,但这一支郭氏族人的繁衍播迁情况也不尽相同。
各虢国相继灭亡之后,虢氏裔孙作为亡国之民,或被迫强制迁徙,或逃亡到异国他乡聚族而居,也有一部分仍留原地。
西虢族人随平王东迁到上阳,留在原地的小虢,到秦武公十一年,被秦所灭,其族人被迫迁向西北边远地区,在那里定居下来,从而形成后来的西平郭氏和敦煌郭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声闻天下。
南、北二虢被晋献公灭亡后,其族人匹散飘流,有被迫迁于晋国的,也有逃亡到附近各国的,迁于晋国的虢国人很大部分被留在现在山西的晋南,有一部分被安置在今山西汾阳县境内,汾阳县内大虢城、小虢城即因虢人居于此而得名,他们是太原郭氏的最早祖先。
周平王时为郑国所灭的东虢,同样其族人也被迫逃亡,绝大部分流散于今河南中部,从而成为颍川郭氏最早的祖先。也有逃亡到今陕西、山西各地的。崞山郭氏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被迫迁往崞山的一支。地点在雁门关南,即秦始皇所筑内长城之崞山。这一“崞”字,由最早迁入郭氏始祖所自创,因失掉封邑,被迫迁至一山地,故在郭字右边去邑,左边加山,名其地为“崞山”。自立堂号“崞山堂”。
综上所述,起源于周王朝虢国的郭姓,其迁徙与虢国的兴亡相始终,无论是西虢还是东虢,以及北虢、南虢,每一个虢国的灭亡都导致’了虢国族人的大逃亡和大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西虢成了魏晋时期西平郭氏和敦煌郭氏的始祖,而东、北、南三虢则成了太原郭氏、河东郭氏和颍川郭氏的始祖。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祖祖辈辈生活于中原地区的郭氏族人终于走出国破家亡的历史阴影,人口不断繁衍,宗族渐渐壮大。他们在饱尝流亡迁徙的滋味后,更加珍惜稳定以后的安居生活。他们在各聚居地或躬耕农亩,或投身从戎,或致力政治,或穷经皓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显示著自己的才能,给历史留下了一笔笔绚丽图画。他们继承祖先的优良品德,诚以事君,信以处友,在各聚居地获得很高的威望。
先秦、两汉时期,郭氏以世居太原阳曲的郭无家族影响最大。经过不断繁衍,太原郭氏成为后来郭姓繁衍迁徙的主要来源,故郭氏家族以“太原”郡望为最大。至汉末,郭氏又成为渭河下游地区一带的望族。汉有郭亭,子孙自太原徙冯翊。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由,其裔孙迁居(颖-禾+水)川(治今河南许昌)。再有后汉郭泰,世居介休(今属山西),其裔孙居魏州昌乐,可见昌乐郭无亦出自太原。郭姓大举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后,郭氏大批散居于今浙江、江苏等处。迁去江南各地的郭氏,也以太原郭氏为最多。
魏晋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大迁徙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仍,政权迭立,豪强群起。尤其是郭姓人的主要聚居地中原地区更是战火连年,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对稳定,大批中原民众,被迫离开故土,避乱江南。郭氏族人的第二次大迁徙是在晋永嘉之乱以后,西晋灭亡,东晋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时,随晋室南渡的有数百家之多。这些南渡者,也包括郭姓族人在内。如东晋著名的文学家郭璞,本是山西闻喜人,晋惠帝、怀帝之际,其家乡受到匈奴骚扰,他联合亲戚朋友数十家,到江南避乱。这次过江的中原郭姓族人,大都散聚在江南各地,以后又经过江苏、浙江等地进入福建、广东等地。
隋唐时期
隋唐年间,郭姓已成为今山西、山东省的第一大姓。唐初,陈光元开基漳州,即有郭姓随同入闽。唐中期,因“安史之乱”,又有大批郭氏分迁于今浙江、江苏、湖北等地。此讨,郭姓还繁衍有一大望族,即汾阳郭氏,其始祖为来自华阴的郭子仪。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为汾阳王,其后裔便以‘汾阳’为堂号。这—支郭氏后裔郭嵩,迁入福建,成为入闽郭姓的始祖。
迁入香港
位于香港新界的八乡地区有一个村落叫莲花地,约有五百人,由六个姓组成,其中以郭姓居多,有三百多人,且入居年代最早。大约在明代中后期,郭巨田率族人迁居于此。
据《莲花地郭氏族谱》记载:他们的一世祖郭盛,生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居住在新安县城的南头附近,传至六世郭巨田(生于明正德年二年,1507年)始迁莲花地。其后郭氏族人逐渐繁衍壮大,遍布新界地区的八乡周围。
郭氏有祠堂,堂名“禧隆堂”,奉祀著郭巨田以下各祖先的牌位。居住在新界地区的郭氏族人特别看重墓地风水,莲花地郭氏的族谱是手写本,属于一种较简单的类型,但有关祖先墓地的位置及其风水内容的记载却相当充实。如墓地所在地、方位、朝向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墓地风水投资规模也很大。
现在不仅香港新界有郭姓人居住,而香港其他地区也遍布郭姓人的足迹,香港经济的起步与腾飞,被世人称为奇迹,是香港民众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有郭姓人的贡献。60年代中期的地产热中杀出“三剑客”,其中之一就是郭得胜。还有近年崛起的香港服装界女强人郭志清及其家族永安公司等等。
迁入台湾
据《台湾省通志》对郭氏播迁入台的记载,最早入台的郭氏族人名叫郭怀一,大约在明天启年间由福建入住今台南市。郭怀一早年随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纵横海上,为其得力部将。后郑芝龙受明朝招抚,返回朝廷。郭怀一与另一部将何斌则留居台湾,与其部属垦耕于离台不远的二层行溪南岸,建立家园,人丁日旺。
台湾郭氏族人,还有许多是从福建漳州、泉州等地赴台的,另外也有一部分是从广东潮州、惠州嘉应去的。
福建漳州龙溪县的郭由饱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入垦今台南麻豆;雍正年间,郭光传入垦今台南县;乾隆年间,郭其读迁今澎湖马公;郭振德、郭安政、郭长等,先后入垦今台北万里。
福建漳州南靖县的郭锡馏在清康熙中叶入垦今彰化。乾隆初年,移垦今台北市,募资开挖水渠,灌溉台北盆地。后人感念其恩,将此渠取名骝公圳。雍正五年,郭崇饱入垦今台北市内湖。乾隆年间,郭砒石、元记、纯直兄弟入垦今台北金山。郭荣兴入垦今万里。
福建漳州平行县的郭朝球在清乾隆年间入垦今万里,郭阿叶入垦今台北瑞芳。
还有福建漳州的郭光天入垦今桃园龟山;稍后,郭崇嘏、郭龙文、郭玉振、郭樽等,先后入垦今桃园大园、龟山。
由福建泉州入台的有惠安县的郭顺宜,于康熙末年入垦今彰化鹿港,雍正六年,郭奕荣入垦今新竹香山。
福建泉州同安县的郭行足于乾隆十九年入垦今麻豆,长房下传六房,是为郭六合。稍后,郭川入垦今台北八里,郭植厚入垦今基隆市。嘉庆年间,郭盘衍入垦今苗栗苑里。
福建泉州南安县的郭宽于乾隆初年入垦台南佳里,后迁台南市。郭卜入垦今台北树林,郭云山、云河兄弟入垦今台北汐止。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郭恭亭入垦今新
竹市。
福建泉州安溪县的郭畅于道光年间入垦今台北坪林。
福建泉州的郭百年于嘉庆年间率众入垦今南投埔里,郭福富、郭景先后入垦今台北石碇。
迁往台湾的还有广东潮州饶平县的郭德泉,于康熙中叶入垦今嘉义水上。广东惠州海丰县的郭青山于雍正八年入垦今新竹新丰;惠州陆丰县的郭成万于乾隆年间入垦今苗栗镇。广东嘉应镇子县的郭鸿成于乾隆二十八年入垦今台南市安平区;嘉应梅县的郭有凤于乾隆年间入垦今苗栗镇。
迁徙海外
郭氏最早迁徙海外大约是在明代中后期,迁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迁徙的目的也各不相同,迁徙的途中非常艰辛。
目前世界上的郭姓华裔、华侨最集中的地区在亚州。其中以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高棉、寮国等十几个国家为最多。美国、加拿大和巴西也有不少郭姓华裔。他们中有许多人为所居住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望。如大企业家郭琰、郭鹤年、郭芳枫;华人记者郭克明;华人建筑师郭茂林;华人律师郭彪等等。
山东郭姓有哪些字辈?
本文2023-11-20 04:06:4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1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