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德川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20浏览:4收藏

求德川家谱!?,第1张

清和天皇——贞纯亲王——源经基——满仲——赖信——赖义——义家——义国——新田义重——得川义季——世良田赖氏——教氏——家时——满义——政义——亲季——有亲——松平亲氏——泰亲——信光=一色宗义之女——亲忠=铃木重胜之女——长亲=松平近宗之女——信忠=大河内满成之女——清康=青木贞景之女——广忠=水野忠政之女传通院——德川家康

  初代征夷大将军安国院东照大权现德川家康

  生卒:1542-1616,1603-1605在位

  正室夫人:筑山殿源氏(今川义元之妹)1579赐死

  继室:旭姬(丰臣秀吉之妹)

  次代台德院秀忠

  血统:德川家康=户冢忠春之女宝台院西乡——秀忠

  1579-1632,1605-1623在位

  正室:崇源院阿江与藤原达子(浅井长政与织田阿市之女)

  三代大猷院家光

  血统:德川秀忠=正室阿江与——家光

  1604-1651,1623-1651在位

  正室:本理院藤原孝子(关白鹰司信房之女)

  四代严有院家纲

  血统:德川家光=青木利长之女宝树院阿乐——家纲

  1641-1680,1651-1680在位

  正室:高严院浅宫显子(伏见宫贞清亲王之女)

  五代常宪院纲吉

  血统:德川家光=本庄宗利之女桂昌院阿玉——纲吉

  1646-1709,1680-1709在位

  正室:净光院藤原信子(关白鹰司房辅之女)

  六代文昭院家宣

  血统:德川家光=冈部重家之女顺性院阿夏——甲府藩主纲重=长昌院阿保良田中氏——家宣

  1662-1712,1709-1712在位

  正室:天英院藤原熙子(关白近卫基熙之女)

  七代有章院家继

  血统:德川家宣=胜田著邑之女月光院阿喜世——家继

  1709-1716,1712-1716在位

  正室:净琳院八十宫吉子(灵元天皇之女)

  八代有德院吉宗

  血统:德川家康=正木赖忠之女养珠院阿万——纪伊藩主赖宣=中川氏——光贞=净圆院阿由利巨势氏——吉宗

  1684-1751,1716-1751在位

  正室:宽德院真宫理子(伏见宫贞致亲王之女)

  九代淳信院家重

  血统:德川吉宗=大久保忠直之女深德院阿须磨——家重

  1711-1761,1745-1760在位

  正室:证明院比宫培子(伏见宫邦永亲王之女)

  十代浚明院家治

  血统:德川家重=梅溪通条之女至心院阿幸——家治

  1737-1786,1760-1786在位

  正室:心观院五十宫伦子(闲院宫直仁亲王之女)

  十一代文恭院家齐

  血统:德川吉宗=谷口正次之女深心院阿梅——一桥德川宗尹=细田氏——治济=岩本氏——家齐

  1773-1841,1786-1837在位

  正室:广大院藤原寔子(右大臣近卫经熙养女,萨摩藩岛津重豪之女)

  十二代慎德院家庆

  血统:德川家齐=押田胜敏之女香琳院阿乐

  1793-1853,1837-1853在位

  正室:乐宫乔子(有栖川宫织仁亲王之女)

  十三代温恭院家定

  血统:德川家庆=迹部正贤之女本寿院阿美津——家定

  1824-1858,1853-1858在位

  正室:天亲院藤原任子(关白鹰司政熙之女)

  继室:澄心院藤原秀子(关白一条忠良之女)

  再继室:天璋院源敬子(萨摩藩岛津齐彬之养女,岛津忠刚之女)

  十四代昭德院家茂

  血统:德川家齐=梶胜俊之女妙操院阿登势——纪伊德川齐顺=实成院阿美佐松平氏——家茂

  1846-1866,1858-1866在位

  正室:和宫亲子(仁孝天皇之女)

  十五代庆喜

  血统:德川家康=正木赖忠之女养珠院阿万——水户德川赖房=谷氏——高松藩主松平赖重=土井氏——松平赖侯=樋口氏——赖丰=汤浅氏——水户德川宗尧=德川吉孚之女美代姬——宗翰=榊原氏——治保=一条道香之女八代姬——治纪=外山氏——齐昭=有栖川宫织仁亲王之女登美宫吉子——庆喜

  1837-1913,1866-1867在位,大将军取消,改称公爵

  正室:贞肃院藤原美贺子(左大臣一条忠香之养女,今出川公久之女)

  十六代家达

  血统:德川吉宗=谷口正次之女深心院阿梅——一桥德川宗尹=细田氏——治济=丸山氏——田安德川齐匡=篠崎氏——庆赖=高井氏——家达

  1863-1940,1868-1940出任德川家宗家当主,1929-1940日本红十字会会长,1903-1933贵族院议长

  正室:藤原泰子(左大臣近卫忠房之女)

  十七代家正

  血统:德川家达=泰子夫人——家正1884-1963,1940-1963在位,悉尼总领事,加拿大公使,土耳其大使,1946-1947贵族院议长

  正室:源正子(岛津忠义公爵之女)

  嫡子十八代继承人家英,早卒

  十八代恒孝

  血统:见德川庆喜血统。水户德川治保=前田氏——高须藩主松平义和=平松氏——松平义建=古森氏——陆奥会津藩主松平容保(新选组的支持者)=会津松平容敬之女——松平恒雄(驻美国英国大使,参议院议长)=锅岛直大侯爵之女信子——松平一郎(东京银行行长)=徳川家正公爵之女丰子——恒孝

  1940-今,1963-今在位,日本邮船社长

  正室:寺岛幸子(萨摩藩士寺岛宗从伯爵之女,母亲为细川护熙首相的亲姑姑)

  嫡子德川家广

复制而来 希望对你有用!

(宁都赖氏) 序

郑赤琰

江西宁都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县份,始建于三国嘉禾五年。现有450多个姓氏,据谱牒记载,其中有130多个客家姓,客家先民迁入的年代最早为西晋初,大部分在唐宋时期。这是赣闽粤客家大本营中,绝无仅有的知名纯客县。该县有一批功底扎实、辛勤耕耘的客家研究专家学者,近几年出版了《早期客家摇篮——宁都》、《孙中山客家始祖在宁都》、《宁都客家姓氏综观》、《赣闽粤台丘氏溯源》、《易堂九子年谱》、《宁都方言志略》、《宁都史话》、《易堂正气录》等有关客家著作。现在又将《早期南迁汉民·客家第一姓——宁都赖氏》一书付梓印刷。这些著作是客家研究的喜人成果。劳格文博士多次到宁都考察,并仔细阅读和研究了这些成果,十分欣赏,认为宁都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确立了在客家发展史中的显著地位,对客家民系的成长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劳格文遂写下:“宁都早期客家摇篮名不虚传”的题词。

承刘劲峰先生辱请,再经邱常松先生每隔三几天便来长途电话催促,委我写序,经不起他们的热诚感动,只好硬著头皮写下此序。

我的最大踌躇是因为我对赖氏始源的研究是门外汉,不是这方面的权威学者。可是这十多年来推动客家学研究工作的过程中,我确切了解,在劳格文博士深入田园调查的研究工作下,他的确建立起一支能做事、又认真、更硬颈的研究团队,他们遍及粤东、闽西与赣南。在赣南的研究人员便是刘劲峰、罗勇、邱常松等。其中一个田园调查重点便是宁都。而宁都的最大的收获便是谱牒的发掘。据劳格文博士告知,现在在赣南宁都等县发现的谱牒非常可观,而且历史久远,都是原始性的文件,是有好几千件个案。统计数字之多,学术价值之大,不仅破了中国历史,同时也是世界同类研究所未见,其中工作做得最具体、深入、完整的要推宁都。记得我在2001年10月岭南大学族群与华人经济研究部为“宁都谱牒展"在香港展出开幕仪式上指出:三十年代罗香林教授写了一部很.有价值的客家五次大迁移的著作,首次很有系统而又客观地勾划出客家先民由中原南迁后历经将近七百年,定居在闽粤赣三角山区后,仍就不断远播遍及整个中国西南各省和海外。这个历史事实的考证完全得力于劳格文率领其工作团队所收获的巨大数量。若将这些收获加以更深入而全面去考察,学术上的收获当更加以倍数计。

姓氏在全球族群都有类似中国的做法,主要功能是家族联络的标志,但能够像中国人那种持之有恒的却少之又少。而在中国众多民系中,时至今天以方言群来分类,却要推客家民系最能坚持延续他们的谱牒工作,这个事实可以从劳格文博士的工作收获得到证明。

在达尔文及其它人类学家的巨大科学发现中,证明到越是高级的动物,便越能规避血缘近亲交配,人类更是如此。但在人类聚族而居的久远历史发展中,要实实在在做到不近亲结婚,却难之又难。可是在国际客家学会筹组的数次研讨会中,曾有学者将一个客家姓氏经历超过l 50年

的婚姻加以分析,发觉同姓联姻的没发生过。甚至与另一姓通婚的也不曾超过三个个案。由此可见,客家族群对于规避同姓联姻是多么坚持。这既是他们的文化,也是他们对遗传学的科学认识。他们深知近亲联姻会导致人的素质的低降。由此可见对于姓氏的研究,不但有文化的价值,同时也有科学的价值。近代科学家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其它灵长类的结亲状况,希望从中了解他们的进化历史,但对于人的同样研究却乏善可陈,我想若果我们的客家研究能针对姓氏既作为客家发展源流历史的进程来探究,又当作人类结亲的建制来研究,从中去窥探一个族群的进化素质,从而把客家学提升到世界人类科学研究的水平,这将是颇具学术价值的一个瑰宝,愿我客家学研究的同仁共勉之,是以为序。

(写于香港新界加州花园)

※郑赤琰:国际客家学会会长,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秘书长,澳门客家崇正总会常务副会长;历任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大学教授及“族群与海外华人经济研究部”主任,1975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郑博士是国际著名政论家和客家研究学者,出版发表过大量颇有影响的著作论文。

刘劲峰

很早就听说宁都赖氏是客家族群中最早的姓氏之一。记得许多年以前,余读到著名历史学家、客家学一代宗师罗香林先生所著的《客家研究导论》及客家先贤赖际熙编著的《崇正同人系谱》,里面曾以较多的篇幅谈到客家赖氏的源流,称:赖氏系出春秋时有赖国,其后遂以国为氏……遇子匡显于义熙时,见晋室凌夷,遂告归。其子硕,字仲方,晋末丁世变,避居南康,寻迁揭阳赤竹坪家焉。揭阳后改虔化,今江西宁都也。自仲方传十一世朗之子毙,宋初流寓福建上杭之古田。毙之曾孙朝美举进士,迁永定。朝美之子孙复分居闽粤各州郡(有的后来又分迁到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各地)。之后,为从事客家传统社会的专题研究,余曾到过赣南的许多个乡村,并在龙南杨村、石城秋溪、安远圩岗、上犹五指峰等地接触到许多赖姓人,他们也都一个个捧出老家谱,声称他们的祖先来自江西宁都。为什么这么多的客家赖姓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认定他们的祖源在宁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赖姓的先辈们又如何会从宁都这么个看来并不十分起眼的县份流徙到闽粤各地去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吾的心头。如今看了由宁都客家联谊会编著的《早期南迁汉民·客家第一姓——宁都赖氏》,才恍然大悟,原来,宁都正处于地形相对封闭、生产生活资源相对富庶的客家大本营——赣闽粤边的大门口。早在晋代,赖氏的先祖赖忠诚、赖仲方为躲避战乱,便几度率先进入了这块有地可耕的乱世乐土。之后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生殖繁衍,赖姓的人口越增越多。为了开辟新的天地、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其子孙逐渐告别故土,并播迁到了闽粤及海外各地,这也就并不奇怪了。

其买,仅仅从血统上去追寻世界各地的客家赖姓人是否一定都出自赖忠诚、赖仲方一脉,余以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就象所有的中国人都认定自己是炎黄的子孙,龙的传人,所有的客家人都认同自己的祖先都来自中原一样。这实际是对一种文化的认同,且这种认同是

延续根脉的:畲族族谱

族谱是记载以有血缘关系为主,家族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载体。族谱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文献,它记载着祖先的事迹,传承至今,供后人阅读。而畲族对族谱更是重视,畲族族谱也是畲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畲民本无编写族谱传统,明清以降受汉文化的影响,畲民效法 以修谱收族。编修族谱与建祠、祭祖同列为畲民家族三大事,而编修族谱是其中第一大事。如福安牛埕村《钟氏族谱·序》云:“五世不修谱乃祖宗之罪也”。又如《连江辋川蓝氏族谱》云:“谱之缺,系大矣。语云,无祠不成谱族,无谱不成家。三十年不修谱,谓之不孝。谱不修,则故老沦亡,典籍朽蠹,其中事迹有难以稽查矣。世情徒知,亲在,则亲疏供养;亲没,则衣衾棺椁。以此即谓之孝。讵知考在尊祖,尊祖则敬宗,敬宗故修族,修族则受亲,而孝于是夫全。”可见畲民是十分注重编修族谱的。

畲民族谱的初始形态简略、朴直、显明,没有过多的繁文缛节,不事“铺张”而仅求“的确”。如漳浦、连江一带蓝氏畲民的《燕山蓝氏原谱》,其开头部分仅叙自唐代至元代从开基祖至二十一世祖家传,但每一代仅书男性一人,且家传均十分简略。

如:“十七世祖万二郎,公字锯大,生于宋理宗淳佑五年四月初八日巳时,终于元成宗大德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子时,妻赖氏生三子,皆英杰。长熙一郎,次熙二郎,三熙三郎。……二一世祖七郎……”接其后以“燕山蓝家源派一脉相承,旁支不及”为题,将七郎定为“蓝氏太祖之初”。又言“七郎长子入漳州府漳浦,又迁居镇海隆教社。次子居闽省城西门外占籍侯官县。三房迁兴化府。”

随后才回朔《燕山蓝氏原谱》记载七郎三房各自祠堂,又各标画了祠堂匾额、对联等,还描绘祖宗坟莹,叙述各代人等没有严谨格式,而是有详有略比较随意。上述畲民族谱毕竟少数,现今所能见到的畲民族谱受到 族谱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修谱宗旨、体例、为自高身份而伪托、假冒等皆如 之谱。

如宁化县城南乡《雷氏家谱》云:“谱之修,岂徒籍以载一族苗裔生卒娶葬已哉?而尊主敬宗睦族追远之意,胥于是乎系焉!乎木本水源非修谱无以廑世德作求之念,续志述事非修谱无以见奉先思孝之枕。”还有闽东福鼎等地的《蓝氏族谱》把朱熹、范仲淹、苏询、欧阳修、韩琦等有关修谱的论述直接引载于谱中,作为修谱的宗旨。

又如福鼎《钟氏族谱》在序言中称其祖先:“志深公肇自高辛及东汉之钟离,西汉之钟仪。递传于兹千百余年。虽孔子删书断自唐虞,而《史记》所载至今如昨,明炳日月,非犹杞宋无征,文献不足可同日而语也。”钟氏俨然成为中原汉族世家,故他们的族谱堂堂正正的标上“颍川”堂号。其他的畲民族谱也是如此,如雷氏自称为“冯翊堂”,蓝氏自称为“汝南堂”,这些无非是想说明畲民家族是来自中原显赫世家。

还有一些畲民族谱则附会先祖跟随闽王王审之入闽,如《雷氏族谱》云:“唐光启二年盘、蓝、雷、钟四姓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之为乡导官,分乘五大船由宁波渡洋入闽,船在洋中遭风阻,乃靠连江马鼻登岸,时徙罗源大坝头居焉。”畲民族谱虽在多方面一如 之谱,但也多多少少保留着盘瓠始祖的痕迹。如宁德猴墩《雷氏族谱》中的“驸马忠勇明王龙公像”、“龙公赞”、“凤凰山忠勇王坟茔图”、“得姓源流图”、“龙首师仗志”、“上古开派分姓开祥图”,福安田螺园《冯翊雷氏宗谱》中“凤凰山祖祠记”、“广东盘护王祠志”。

但漳浦县畲民蓝氏族谱则已经完全与汉族族谱汇为一流,丝毫看不出其祖先源出畲族的记述,他们称自己家族的堂号为“种玉堂”,意即先祖来自陕西蓝田,因该县盛产美玉名传天下,所以名门出贤子弟喻为“蓝田生玉”或“蓝田种玉”,漳浦畲民蓝氏的“种玉”堂号即源于此。漳浦蓝氏家族还编制了先祖从黄帝以来的世系,并以唐代扬州节度使蓝明德及八仙之一的蓝采和为直接先祖,经过对其先祖世系的编排,使人们从其族谱中看到一个世泽流长,宗光发扬的汉族世家。难怪近人称“漳州蓝氏一族看不出有畲族的皮肉”,在解放以后 对漳浦一带蓝氏族众进行科学的族属鉴定后才划归畲族。

由于畲民在接受汉文化教育方面相对薄弱,因此相当多畲民家族延请 知识分子代为修撰族谱。如宁德猴墩《雷氏族谱》在光绪二十三年由童山缪书亨修撰,后由其子缪培深续修。缪培深在《雷氏续辑谱序》中云:“闽川猴墩雷氏谱,前修于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岁,系余先严主笔,时余在侧焉。越三十有一载,起杰、起权、起袁辈,暨各房长先生,合议续修。

而余尝主冰镜先生家,归好难忘,主宾相得,于是取择吉日,开祠发笔,采辑丁酉以后诸新丁,男女婚配岁庚,并志崇祠事实,更定新篇……”又如晋江《雷氏族谱》便是请陈姓的私塾先生代笔,该谱云:“先祖之事不可忘,昭穆之分不可容乱,遂集族众,特请惠邑黄塘乡新厝陈讳雪观,字温如,为西席,教督子孙,谨修族谱……”有些畲民族谱之修撰,主要由畲民族人完成,家族中知识分子更是承担起编修之重任。

如宁化县城南乡《雷氏族谱》中刊载了清代汀州府宁化县名人畲族进士雷宏的《世守谨书》:“我先大父慎庵公修谱时,与族中伯叔兄弟共订之族规也。先大父以躬为摔,乡族咸孚。若身为子孙者不能是训是行,上羞祖先,下渐衾影,尚敢望诸一族之人哉?一族之人众矣,贤愚不一,贤者敦行不怠,则愚者也自愧而思奋,此一族之兴替所关也,故谨载之卷首。”到了民国时期,闽东畲乡出现了闻名故里的畲族修谱先生,如雷一声、蓝宗山、钟肇基等。

畲民不仅和汉族有联宗现象,同时也有联谱之举,借以把不同宗支的同姓联系起来,增强相互间的团结和凝聚力。如清光绪年间福建侯官县籍的刑部主事钟大琨联络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省钟姓官员,倡修连环总谱,凡钟姓不管畲汉不管何地,皆以颖川为郡望,共奉一古代汉族名人为始祖。畲民修谱是畲族更加汉化的表现,其最初本意之一是为了免受封建统治阶级对其的民族歧视,然而这一行为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局面的形成,因此畲民族谱的意义远大于当初修谱者的初衷。

参考文献

1、福安牛埕村《钟氏族谱·序》,清乾隆十六年。

2、《连江辋川蓝氏族谱·序》,清同治十年。

3、宁化县城南乡《雷氏族谱·序》,民国三年。

4、民国《颍川钟氏宗谱》,道光年序。

5、民国《雷氏族谱·序》

6、白长川蓝氏源流考与罗东蓝家望族。1993年漳州市历史研究会“蓝鼎元逝世2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未刊稿。

7、宁德猴墩《雷氏族谱》,民国十六年。

8、晋江丰山《雷氏族谱》。

9、宁化县城南乡《雷氏族谱·序》,民国三年。

10、蓝运全,缪品枚主编。闽东畲族志,宗族家庭。

姓氏名称: 卢

拼音: lu[二声]

序号: 0167

介绍

介绍文件

介绍文件

卢姓起源

卢姓起源

上古卢人与卢字

在上古时代,我国西部地区有一支游牧部落。这支部落的人携带一种用柳枝等编织成的、特制的、盛食物用的器皿——卢器,转移各地,过着原始的群体游牧生活。

他们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解饥御寒,在原始的劳动条件下必须寻觅水草地,追逐和饲养利生的动物,以取为衣食之用。同时,他们也必须逃避和抵抗毒蛇猛兽,以便保全自己的生命。他们对于百兽之王——老虎十分崇拜。在初民崇拜图腾的时期,他们选取虎为图腾而顶礼膜拜。在原始人画图造字时,卢字取了虎字的上部。

古人用卢的繁体字(廑)。这个繁体字上面部分是虎字头,下面部分是“皿”。“皿”表示卢人特制的器皿,即前文所讲的卢器。

古代卢人经常在卢水流域和卢山地区活动。因为要追逐水草地进行游牧式劳动生产,所以他们迁徙的范围比较大,包括了我国西北、西南甚至中西部地区,可谓流动性强,而影响面宽。

沈括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中指出:“夷人谓黑曰卢。”而黑也往往写作“乌”。今四川省雅砻江古时就称为卢水,岷江上游现在还有叫卢水的河流。其他不少地方的山、河、城乡和社区,直到今日还有许多取名为卢山、卢水、卢河、卢溪、卢沟、卢湾、卢县、卢氏县、卢城、卢园、卢家村、卢龙、卢奴、黑山、黑河、黑水、乌山和乌江的。

自从人类发明与使用火之后,卢人把柳条编制的卢器糊上泥土的浓浆,再反复用火烧烤,成为原始的陶器。这种陶器虽然原始,却可以用来蒸煮食物和贮存生活所需的水及其他东西,这种陶器经受烟薰火燎后,往往残留一种黑色的烟灰,所以古人自然而然把“卢”与“黑”联系在一起。初民造字时考虑到“廑”与“火”结合成“燎”(简体字“炉”),这包含着把糊上泥浆的卢器在炉中经火烧制的意思,也可以说用火把卢器烧制成原始的炉子。要制造炉子,火和卢都不能少。

卢姓来源之要有四:

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

神农炎帝世系

炎帝和黄帝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华夏民族共同的远祖,同称“人文初祖”。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国语·晋语》叙炎帝与黄帝的关系曰:“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二帝用师,以相济也”,“男女相及,以生民也”。神农时代末期(军事民主制后期),部落之间争战不已,以致神农作为部落联盟的酋长也无力平息。黄帝即于此时,继神农而崛起,取得盟主地位。所以人们认为,黄帝与神农(炎帝),都不只是一个人,而是部落的称号(因而也是“朝代”称号),或是部落首领通用的称号。当然,有可能是以最初一任部落酋长的名字(名号)命名部落的。

神农早于黄帝,一般认为,神农即炎帝。炎、黄二帝皆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一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说明在神农(炎帝)氏世衰力弱、德能不孚之时,黄帝继起。其最主要原因是,两大部落 (族)为争夺本族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而发生争端,世代争战。黄帝联合四方部落,经过多次战争,才得以打败炎帝神农氏,实现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联合(大统一)。

《帝王世纪》较详细地记述了炎帝的诞生神话:“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今河南淮阳),又徙鲁(今山东曲阜)。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潜夫论·五德志》载:“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其德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说文》云:“神农居姜水,以为姓。”《竹书纪年》载:炎帝“育于姜水,故姜为姓”,“其起本烈山,号烈山氏”。《三皇本纪》曰:“神农氏、姜姓”,“长于姜水,因以为姓。”

黄帝、炎帝是同出于少典氏之两兄弟(应为少典部落联盟的两个胞族部落),因其分别居于西北黄土高原之姬水、姜水流域,故得姓不同。姜水即岐水,在今陕西省岐山、武功县一带,属渭水支流,源出岐山,南向与横水合流,人雍河。上述炎帝姓姜,是因姜水而得;反之,也可能姜水因有姜姓(炎帝)部族人的长期居处而得名。郑樵说:“姓之为氏,与地之为氏,其初一也。皆因所居而命。得赐者为姓,不得赐者为地”,“姜之得赐,居于姜水故也。故曰因生以赐姓。”“姜”字从羊,与羌同音、义,表明他们是上古时代羌族的一支,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牧羊)民族;“姜”字又从女,作为部族人员的共名,即是部族的姓称,源于共同的始祖母,有着共同的血脉统绪。在神农氏父系氏族社会以前,曾经经历过长期的母系氏族社会。这个时期的重要遗产之一,就是氏族的共同姓氏称号。尽管到了后世,这一部族的许多分支,有许多氏称,但他们的祖姓是统(同)一的,是不会磨灭或被忘却的。周代,许多姜姓氏族(支族)人共同尊奉他们的始祖炎帝;春秋时期即使是已被周人视为“夷狄”的“姜姓诸戎”也不例外。

《礼记·月令》正义引《春秋说》云:“炎帝号大庭氏,下为地皇,作耒耜,播百谷,曰神农。”看来炎帝只是帝号,而神农则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从实质上看,神农氏是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其领袖号称炎帝。古书又载:“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作耒耜,故曰神农。”炎帝神农是一神而具两个功德。·有学者认为,神农氏在黄帝之前,是古代“三皇”之一,炎帝是神农氏的后裔。炎帝即赤帝,是日神之子,即火神。《左传》 “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汉书·食货志》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食与货是生民、养民之本,二者皆肇始于神农炎帝,其功堪称不朽。

陆贾《新语·道基》载:“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白虎通·号》云:“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沃、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他无疑是带领先民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拓荒者和创业者。据《绎史》卷四引《周书》云:“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蕨实。”《易·系辞》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农业的发明的确颇具神话色彩,古人津津乐道,渲染已甚。其中最多的,是把神农的政治思想理想化了,加进后世儒生自己的观点。

《商君书·画策》篇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庄子·盗跖》篇载:“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越绝书》称:“昔者神农氏之治天下,务利之而已矣,不望其极。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表现神农氏的无私、英明与贤能。《纲鉴》载:炎帝“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描绘出炎帝领导下的原始社会生活。

《路史·后记》(宋罗泌著)记述炎帝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说他主张“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士丁壮而不耕,则受其饥;女当年而不织,则受其寒”,“耕不强者亡(无)以养其生,织不力者莫以盖其形”。

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耕田为土,凿地为井;正节气,立历日;亲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创制衣裳;日中为市,倡导贸易;削桐结丝,制作乐器;治木为弧矢,创造武器;“教之桑麻”,“耕而作陶”;制灶作具,以利民用。他无疑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开创者,亲手缔造了中华古国的文明。因他“始教天下种谷”,“教耕生谷,以致民利”,故后世尊他为神农。传说他的死也是辉煌而悲壮的:晚年巡视南方,尝百草为民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终因误尝断肠草而不幸身亡。传说他葬于今湖南酃县塘田乡的鹿原陂,后世称其墓为炎帝陵。

由于神农氏的发明和倡导,姜姓戎族开始从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转入定居耕种的农业生活。神农炎帝的确是开天辟地、功勋超卓的伟人。

炎帝族的活动范围遍及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炎帝子孙继承农业生产传统,又有新的创造发明。《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烈山氏又叫厉山氏,是炎帝之号;因炎帝起于烈山。烈山在今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

炎帝号为神农,“教民耕稼、蜡祭、医药、交易之事,开万世衣食相生相养之原。”后人称颂神农,“其功如天”,“盛德不孤,万世同仁”。商周之际的大贤人伯夷、叔齐兄弟曾经哀歌:“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东汉张衡作《东京赋》慨称:“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晋陶渊明在《饮酒》诗中有“羲、农去我久,举世叹复真”的惋惜;他在《感士不遇赋》中更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的怨慨。可知炎帝时代曾令众多士人向往。《尸子》解释神农之神为:“神农氏治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为之神。”

周武王灭殷纣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安徽亳州市)”,代表当时人们对炎帝功业的纪念和褒扬。

炎帝的世系,据《礼记·祭法》疏引《春秋命历序》曰:“炎帝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八世所传,《易·系辞》疏引《帝王世系》载:“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纳奔水氏女曰听泼,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

《万姓统谱》载称:“炎帝神农氏,姜姓,生于厉山,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氏。继无怀氏位,承太昊木德,以火德王,故曰炎帝。都鲁。在位一百四十年。”

《吕氏春秋·慎势览》称,“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可能比较接近史实。如此,则上述所传八世,可能只是其中较著名而有影响者。

《万姓统谱》所载世系与《帝王世系》同,但注明“已上七代,袭神农氏之号,三百六年,至榆罔失政,诸侯相伐,黄帝征之,天下咸归焉。”

《汉书·律历志》说:神农氏“号炎帝”,“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

神农氏:部族首领称炎帝,姜姓,牛图腾。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后(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黄帝。为主金之官,默观神农世衰,潜铸金类,以为利器,举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后作兵伐黄帝,并曾请风伯雨师助战,终为黄帝击败于涿鹿之野,被杀。他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源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于为非。相传因与颛顼争强为帝,曾与东夷族大战,不胜,而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倾地陷,造成人间大灾难。

烈山氏:又叫厉山氏,其首领为烈山或柱。《国语·鲁语上》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礼记·祭法》则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一般认为烈山氏为炎帝后裔,仍为农神、谷神。烈山,本是烧山垦田之意。

四岳氏:首领为伯夷,姜姓,传为共工之从孙,曾助禹平治水土。后繁衍出齐、吕、申、许四支后裔。

炎帝神农氏,名石年,传说在位140年(约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县塘田乡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轩辕即黄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术嚣,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龙,术嚣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龙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尧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是即吕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吕尚,即其后。

炎帝后裔

神农氏后裔繁衍发展,支族甚多。在商、周时期,分建很多国家(方国)。传说神农姓姜名轨,一名石年。神农之子,有神氏、农氏、列氏、厉氏和柱等。厉氏分衍出丽氏和赖氏。自柱开始称炎帝,其后的世系分衍:

帝柱生庆甲;庆甲生甲氏和帝临;帝临传帝承;帝承传帝魁;帝魁传帝明;帝明传帝直;帝直传帝厘;帝厘传帝居(亦称帝哀);帝居传节茎。节茎之后,有节氏、戏氏、克氏三支。克传帝榆罔(参卢),其后衍生榆氏、露、赤狄和白狄;戏传器和小帝。器的后裔为钜、伯陵、祝庸三支。钜之后有封氏、钜氏、封父、富父氏;伯陵生蜂氏和逢氏,逢生殳氏、延氏和鼓,鼓生灵契,灵契生氐氏;祝庸氏胄胤更加发达:祝庸生术嚣,术嚣生条、勾龙(即后土);勾龙平水土有功,后人纪念,尊为社神;勾龙之后有勾氏、勾龙氏、共工氏、信、垂;共工氏衍生共氏、龚氏;信生夸父;垂生噎鸣(即伯夷)。

伯夷之后为太岳、骀氏、怡氏;太岳即四岳,其后裔于商、周时期受分封,于是有吕、申、隋、淳、向、薄、甘、州、文叔、岳氏、先龙。

炎黄之战

史载炎帝与黄帝本为同族(“兄弟”),皆生活于西北地区,炎帝在姜水流域(宝鸡城),黄帝在姬水流域(即岐山下之岐水)。他们原本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带的游牧民族。《帝王世纪》云:“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女登感于常羊而生炎帝,以姜为姓,这隐约说明炎帝出自羌族(牧羊部落)。

自神农氏发明农业后,开始半定居、半迁徙的农业生活。他们顺着渭水流域东下,来到黄河以南的大平原上,这个地区适于原始农业生产,于是神农氏成为最早定居的农业部落。他们开始建城立邑,初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再迁于鲁,都曲阜。故山东地区也有姜姓部落聚居。周初,武王分封姜子牙一族到山东建立齐国,有其历史原因和社会基础。

炎帝氏族传到帝榆罔时,开始衰落。部落内的蚩尤族为争权而发动战争,打败帝榆罔,夺得帝位,仍称炎帝,居于涿鹿。此时黄帝部落兴起,与榆罔一族联合,大败蚩尤族于涿鹿。黄帝取代炎帝,成了炎、黄部落联盟的共同首领。

帝榆罔族人除了部分合并于黄帝部落,定居北方外,另一部分南迁于江汉之间,仍然袭称神农氏或炎帝族。他们成为南方部落联盟的首领。

《礼记·月令》说:“南方曰炎天,其帝炎帝。”

《后汉书·郡国志》曰:“炎帝神农氏,葬长沙”。

《舆地纪胜》称,葬于茶陵县南,茶乡之尾。

《路史·后纪四》云,炎帝柱之裔炎帝庆甲、来(即厘),“俱兆(葬)茶陵”

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以后,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特派大臣在茶乡白鹿原访寻到炎帝陵,因加修葺,并立庙奉祀。

炎帝姜姓部族沿渭水、.黄河向东迁移,其中一支到山东境内,在黄河下游与淄水之间活动。随后定居下来,逐步派生出许多支氏,

吕尚受封于齐建齐国

吕尚又称姜尚、子牙、太公望、师尚父、齐太公。他在公元前11世纪,奉周武王(姬发)之命统兵征讨商纣王,从而成为灭纣辅周的大功臣。

在商朝末年,纣是一个朝野痛恨的暴虐君主,姬昌曾经受封为西伯,人们称他西伯侯。西伯侯因得罪了纣王,曾经被纣王囚禁在菱里(今河南省汤阴之北)。他获释后率兵灭了周围黎(今山西省长治市西南)、邗(今河南省沁阳西北)、崇(今河南省嵩县之北)等小国。在丰邑 (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建立了他的统治中心。

西伯侯在世时未能完成其推翻商朝黑暗统治的宿愿,到临终时,他便嘱咐次子姬发作好准备,尽早兴兵伐商。姬发在即将亲率兵将征讨商纣时,向吕尚讨教有什么克敌制胜的妙法。吕尚对姬发说:“纣王因其暴虐,残害许多平民百姓,失去了民心,我们必定要与纣王相反,要抚爱百姓,以贤能英明来对付纣王的冥顽无道。倘若我们赢得民众的归心和拥护,一定可以取胜。”这就是吕尚提出的克敌制胜的“文经”谋略。另一方面则是他的“武纬”谋略。利用敌对阵营中的矛盾,使其产生内乱,相互削弱力量,甚至达到完全瓦解的地步。其次则是讲军力的运筹部署和用兵的韬略。

在灭商的过程中,吕尚曾经作为姬发大军的前锋,麾动虎贲、戎车冲人商纣军中。他率兵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西南)与纣王军队进行大决战。在激烈的战斗中,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纷纷起义,并反戈回击。商纣王走投无路,最后登鹿台自焚而死。姬发遂率军顺利占领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宣告了商朝最后灭亡。商灭后,姬发遂建立西周王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号称“宗周”。姬发死后,庙号武王。其子姬诵承袭王位,称为周成王。

周成王鉴于吕尚在辅周灭商中立有大功,遂封吕尚为齐侯。吕尚得到大片封赐的土地——齐。他在齐建立了诸侯国齐国,并选择营丘(今山东省临淄之北)为国都。吕尚封齐建国,“尊贤智,赏有功”遂使齐国,成为西周及春秋战国时代强国。

受姓及创姓始祖——高傒

高傒是姜太公第十一代孙,身历数朝,世袭上卿之职,其妹又是齐襄公夫人,人称“高舅”。高俣为齐国重臣,因拥立齐桓公受封于卢邑,卢氏由此发祥。据记载,齐太公第七代孙是文公吕赤,文公有子名高,公子高的孙子吕(亻奚),“以王父(案祖父)字为氏”,故姓高,称高(亻奚)。高俣字敬仲,号祖望,颇有外交和治国才干。一生历僖、襄、桓、孝公四代。襄、桓时代,正是齐国多事之秋,高俣执政,齐襄公失德无道,骄奢*逸,被臣下连称、管至父所杀,二大夫拥立公孙无知为齐君。无知封连、管二人为正卿、亚卿,诸大夫心中不服,高、国二执政看事不可为,称病不朝,无知也不敢罢黜他。

齐国诸大夫对无知篡位极端不满,大夫雍廪与众大夫共谋除逆,复立先君之子。他们商议认为:“高敬仲,国之世臣,素有才望,为人信服。”策划使高俣置酒,以招连、管二人,二人必然信而赴宴,到时刺杀二贼,必能成功。此计告于高俣,高慨然许诺。高(亻奚)宴客,雍廪先人宫杀了无知,高府预伏的武士也杀了连、管二人。众大夫遂在高府议立新君;齐襄公有二子为公子纠和小白,皆因襄公无道,早已避祸各奔鲁国与莒国。高俣原与公子小白交情甚笃,与同宗国氏大夫商量,要暗中把公子小白从莒国召回。这时,鲁君知道无知已死,也要发兵护送先前逃来母舅家避难的公子纠回国即位;并令公子纠手下人管仲,先带一批军队拦住莒国至齐的通道,与护送小白回国的队伍发生战斗。小白被管仲射中带钩,装死躺下,被人 载在车中,快速驰人齐都。管仲上当,派人报鲁,鲁急送公子纠赴齐。等公子纠一帮人到时,小白早巳到达。因有高(亻奚)等人做内应,小白迅速登位为君,称齐桓公。

桓公即位后,发兵攻鲁,想杀管仲。鲍叔牙劝桓公说:“君将治齐,即高俣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桓公听从鲍叔牙建议,捐弃前嫌,以厚礼聘管仲为大夫,委以政事。《左传》庄公九年(公元前685年)载: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为相,说:“管夷吾治于高俣,使相可也。”高(亻奚)不争功贪位而识大体,忠心辅佐桓公。《国语·齐语》载:管仲向桓公建议,为增强军力,建立三军:桓公帅中军“五乡”(万人),国子、高子皆齐之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有此士也三万人,以方(横)行天下”,大国也莫能当。

桓公得管仲,与鲍叔牙、隰朋、高(亻奚)等,发展渔盐之利,救济贫穷,齐国百姓倾心拥护。齐桓公即位以后,修援立之功,对高、国世卿,皆加赐采邑。他以卢邑赐予高(亻奚)。高氏家族,继续秉持国政,与国氏家族俱为齐国重臣。齐桓公在众臣的辅佐下,国力迅速增强,成为春秋首霸。当时,鲁国因有庄公夫人(哀姜)与庆父(庄公弟)之乱,庄公死后,二人被杀,国绝无人,“旷年无君”。齐桓公派高俣到鲁国,执行“存鲁”之重大使命。《春秋》闵公二年(公元前 660年)载:“齐高子来盟”,即指高俣受齐桓公命,“将南阳之甲”3 000人至鲁,帮助鲁国“立僖公而城鲁”。他与僖公订盟,稳定了鲁国政局;同时,命令甲士帮助鲁人筑鹿门之城,以防邾、莒之变。鲁人以此为美谈,“曰犹望高子也”。世人称赞高(亻奚)“能深执忠臣之义,勉其君于霸”。《左传》僖公十三年 (公元前647年)载,周襄王以齐相管仲有平戎扶周之功,欲”以上卿之礼飨管仲”。管仲谦谢曰:齐国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坚决辞让,只受下卿之礼。

《春秋》鲁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98年)载:“郑伯使其弟语来盟。”郑伯派人来齐寻盟,事如鲁隐公三年之盟于石门。鲁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1年),《春秋》载,鲁公“及齐高(亻奚)盟于防”,鲁庄公以国君身份,与齐国上卿(大夫)高(亻奚)订盟于防,

齐惠公卒时(公元前599年),高氏、国氏拥立惠公之子顷公(名无野)即位;恐崔杼(原来有宠于惠公)掌权不利于己,便驱逐崔,崔杼出走卫国。齐灵公时(公元前566年),齐国灭掉莱国,高厚与崔杼一起“定其田”(即划定其田产分配)。齐灵公因宠爱戎姬,更立太子牙,令高厚任牙之师傅。《春秋》鲁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74年)载:“齐高无咎出奔莒”。《左传》记述其因:齐灵公听信妇人谗言,“刖鲍牵,而逐高无咎。无咎奔莒。高弱以卢叛。”这是高氏以卢邑为根据地,对齐君不明所表示的第一次抗议。齐侯任用崔杼为大夫,令庆克佐之,“帅师围卢”。不久国佐之师自外回来,也参与围卢,卢邑终于投降。

齐灵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高厚率师伐鲁国国都北边,后又退还。同年冬,鲁君会合十二国之师,进攻齐国。其中晋将赵武、韩起“以上军围卢,弗克”,由此可见卢城之强固。次年(公元前554年),齐灵公去世,崔杼拥立前太子光为庄公,杀掉太子牙,又杀高厚,齐国因此大乱。齐景公元年(公元前547年),崔杼被灭族,庆封、庆舍先后专权,田氏与鲍氏、高氏、栾氏四家联兵击破庆氏。齐景公五年(公元前543年)九月,齐国公孙虿、公孙灶(二人皆高氏之族),“放其大夫高止于北燕”,据称是因为他“好以事自为功,且专”。高竖对此很不满,不久就又“以卢叛”,表示抗议。齐令闾邱婴“帅师围卢”。高竖提出条件说:“苟使高氏有后,请致邑”,即要求保存高氏的后嗣和宗庙祭祀,而后献城投降。得到允诺后,高竖终于将卢邑献出,出奔晋国;晋人建绵城以安置高竖家族。

齐平公元年(公元前480年)又有“高无丕出奔北燕”。可知高氏有一支就在燕地(可能即后之范阳)定居并传衍下来,成为其后兴起的卢氏的先祖。齐景公病重时(公元前490年),命国惠子、高昭子共同拥立荼为太子,而驱逐诸公子;景公死后,吕荼立,是为晏孺子。这时仍由高、国秉政,田乞伪装顺从而事奉高、国,背后却诽谤他们两家。不久,田乞、鲍牧与诸大夫调集武装,进入宫廷,且欲攻击高昭子。昭子闻讯,即与国惠子一起出兵救齐公(晏孺子)。兵败之后,田乞穷追,国惠子投奔莒国,高昭子遇害。田乞另立景公之子阳生,是为悼公。后田常弑悼公 (公元前481年)而立平公,自为齐相,专齐之政。直到齐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5年),田常的曾孙田和代齐而为诸侯,“迁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祠太公以下”(《风俗通义·六国》)。公元前379年康公卒,田氏代齐之后,吕氏绝社稷宗庙之祀,子孙因失国而离散。他们起先多在北方各地迁居,各以其先人所受封邑之名为氏,由姜姓高氏子孙更氏为卢,世代延续下来。

二、改姓和赐姓

西周时代,姜太公吕尚的子孙就有人取姓“卢蒲”,其后代把“蒲”字去掉,姓卢。

春秋时代,齐国国君桓公的后代有一支取“卢蒲”为姓的,后来改成姓卢;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北周之初祖籍河北范阳的雷姓人氏改为卢姓。据《魏唐书·卢祖尚传》所载,卢祖尚的祖先曾经改姓雷为卢。

隋代的章仇太翼,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杨广)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

唐代有姓闾的人,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唐高宗曾经

求德川家谱!?

清和天皇——贞纯亲王——源经基——满仲——赖信——赖义——义家——义国——新田义重——得川义季——世良田赖氏——教氏——家时——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