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姓的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9浏览:1收藏

彭姓的家谱,第1张

全国锦竹彭氏宗谱三卷,(民国)彭正官纂,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铅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省

江苏丹阳云阳东门彭氏重修族谱四卷,(清)彭士琏等重修,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丹阳云阳东门基庄彭氏重修族谱六卷,(清)彭志质等重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丹阳云阳大泊彭氏重修族谱四卷,(清)彭道亭等重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溧阳南门彭氏宗谱十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溧阳南门彭氏宗谱四十六卷,(民国)彭启运等八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思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吴县彭氏宗谱四卷,(清)彭慰高重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衣言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省

浙江三门亭旁彭氏宗谱两卷,(民国)彭大巧、彭道芳等重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三门县彭赖乡彭家村。

浙江云和彭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云和县文管。

安徽彭氏宗谱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彭荣恩等纂,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述信堂木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省

安徽彭氏宗谱十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石台县贡溪榔塘湾村。

安徽桐城彭氏世谱四十二卷,末一卷,(清)彭元照重修,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奎聚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徽潜山彭氏族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述信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江西省

江西南昌彭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民国)彭元端等六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手写本五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萍乡古学前彭氏续修族谱,(清)彭金钰等纂修,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萍乡古学前彭氏三修族谱,(清)彭启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萍乡竹溪彭氏四甲宗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彭为宗等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缺第一卷下册,另有一部仅存三卷)。

湖北省

湖北新洲彭氏宗谱三卷,(民国)彭仲甫、彭彩轩续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和平乡富兴村。

湖北黄岗楚黄彭氏宗谱三十七卷,首七卷,(民国)彭清泉、彭扫鹿等纂,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述古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湖北江陵彭氏族谱四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江陵县档案馆。

湖南省

湖南长沙彭氏续谱五卷,(清)彭学懋纂序,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木刻活字印刻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长沙彭氏六修族谱十一卷,首两卷,(清)彭第槐纂序,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述古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浏阳浏南沙溪河口彭氏支谱,(清)彭文馨修,彭万成纂,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三瑞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宁邑彭氏族谱六卷,(清)彭显相纂序,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木刻活字印刻本,今仅存第六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江永彭氏家谱三卷,著者待考,清宣统三年(公元191l年)陇西堂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江永县档案馆。

广东省

广东中山象角彭氏族谱十卷,(民国)彭炳佐等编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铅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东莞县彭塘石背岭彭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元年(公元19l2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陆丰彭氏族谱,(清)彭云际序,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台湾。

广东陆丰彭氏族谱,(清)彭金秀抄,清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

广西省

广西桂林彭氏四修宗谱,(清)彭递珪续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6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其它

上湘谷水彭氏续修族谱五十四卷,首两卷,(民国)彭依庸等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中湘彭氏六修族谱十六卷,(民国)彭肇兴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光裕堂石印本十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彭氏宗谱三卷,首一卷,(清)彭钟模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鹤庆彭氏宗谱,(清)彭坤纂修,清朝末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不同地区的陈氏家族有不同的字辈。

其中包含“万”和“世”两个字辈的是山东东海陈氏字辈。

山东东海陈氏字行:

希兴从正(希),淑建永同(淑),常立宗谱(常),统绪为贞(为),吉祥延祚(祥)。

丰修咸亨(修),孝敬成训(成),自古友生(永),乃现祖泽(见),光发舜英(光)。

云楚嘉绩(嘉),和曲令名(名),传来东海(传),五百年赢(百),朝代虽更(代)。

万户悠清(万),奕世载德(世),予兆颂声(兆),其保昭穆(其),庶昌祖荣(昌)。

扩展资料

陈氏起源:陈望是陈姓的始祖,此外还有五种起源。

1、舜帝后裔,以国为姓,陈姓始祖:胡公满。

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

3、少数民族陈姓。

4、他姓改姓冒姓。如浙江海宁陈氏,原系曹姓,因娶陈氏之女为妻,有子便随母姓,后成为海宁望族。

5、陈姓疍民与堕民。疍民或说疍户,指在广东、福建、广西沿海港湾和内河从事渔业或水上运输的居民,多以船为家,其中有陈友谅败兵为明所驱迫者,便以陈为姓。

-陈姓家谱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而名称有族规、族约、家范、家训、祖训、族戒等不同称谓。其内容大都相同。将遵守国纪、团结宗族、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崇师长、重教兴学、和睦乡邻、见义勇为、勤劳节俭。

严戒赌*等为人处事、传统礼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形成条文,刊印谱中,以此来约束、教育、激励族人。这是客家人传统美德和家都文化的集中体现。

族谱特色:

族谱的特色之一是谱序,它是极有价值的纲领性内容。用极具概括的文字,论述修谱意义、修谱历史、本族源流。大都由本族名流官宦或请著名学者、政界要人撰写。经查阅宁都各姓族谱。

发现作序的文坛巨匠和历史名人有欧阳修、朱熹、苏轼、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文天祥、解缙、吴澄、赵孟頫、董越、陈勉、魏禧、邱维屏等。有的家谱连续几届都请名人写序,比如《璜溪中坝清河廖氏族谱》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谱序,分别由欧阳修、朱熹、文天祥、陈勉撰写。

族谱的特色之二是字派。即制订字辈、派名、派行。是民间一种独白的传统取名方法,其功能是同族人走启蒙天下,都能区别长幼世序辈份的大小。每届修新谱时,老谱中的字派必印载谱内,若老字派使用接近末尾,则又要续增新字派,体现绵延不断,长衍吉祥。

-修谱

殷时,邓氏一支发展成以邓为名的侯国。邓国历史悠久,直至战国时代,才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便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将此姓传了下来,就是邓氏。

对此,唐代的《元和姓纂》概括说:“邓,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邓氏在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过外族外姓的成员。据《安化邓氏谱序》载,南唐中主李璟,曾封其第八子李从镒为邓王。

南唐亡国后,其子李天和为躲避宋太祖的斩杀,而以其父封号为姓氏,改为邓姓保住了性命。

邓姓人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区、长江流域及沿海一带,其中江西、湖南、河南为最,四川、广东、福建、江苏次之。

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榜上位居第二十六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九百一十万左右(截至2015),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7%左右,并以四川、广东、福建、湖南、江苏、江西、台湾等省最多,在华北和东北地区,也有少量的邓氏族人分布。

邓姓名人

1、邓通

西汉时蜀中以邓氏钱遍天下而闻名,为邓氏家族第四十二世祖。

2、邓禹

跟从光武帝刘秀破王匡、刘均等军,名震关西。天下平定,功勋显赫,封高密侯。后绘图云台,居二十八将之首,为邓氏家族的第四十七世祖。

3、邓艾

曹魏名将,官任镇西大将,率军灭蜀汉,为邓氏家族第五十四世祖。

4、邓世昌

清末海军名将、爱国将领,在1894年的黄海战役中,率致远舰奋勇作战,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5、邓小平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扩展资料

邓姓资料

1、姓氏始祖

是被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传说几千年前,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曾赐少昊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许多支系,而邓氏就是其中之一。

2、主要源流

源于曼姓,出自商高宗武丁给叔父曼季的封地,史称邓国(今河南省邓州市),属于以国名为氏。《贵姓何来》关于邓姓的解释:"邓氏出自曼姓,是以国名为氏的。

在殷商时期,国王武丁封他的叔父为邓侯,建立邓国,故址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春秋时,邓国为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后代有的就用国名'邓'作自己的姓氏。”

两周时期,邓国是周王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历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有六百多年,后邓况徙居南阳新野。楚灭邓后,楚公子被封到邓陵,后称邓城,在今湖北襄樊市襄城郊区西北,其封邑楚公子的后代,姓"邓陵"。

递传到曼公第47代孙禹公,禹公中兴汉室,辅佐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因“云台首功”而受封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汉和帝刘肇在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去世,禹公孙女邓绥进入了刘氏东汉王朝权力中心,直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皇后。我邓氏家族也成了东汉王朝最具权势的外戚家族。

禹公世居新野,而新野在东汉时归南阳郡管辖,故我支邓氏在东汉因禹公“云台首功”、“禹公十三子,后世皆可法”被称为南阳郡邓氏。

自曼季之后,邓国历、邓晁侯→邓徽侯→邓庆侯→邓恒侯→邓昆侯→邓忠侯→邓辉侯→邓浩侯→邓煦侯→邓杞侯→邓熹侯→邓怡侯→邓沛侯→邓壁侯→邓淳侯→邓衡侯→邓略侯→邓宣侯→邓尚侯→邓粹侯→邓明侯,计二十二代,经六百余年,连续世袭侯爵,这是邓氏先世的鼎盛时期。

亡国之后的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以国名为姓氏,称邓氏,史称邓氏正宗,亦称曼姓邓氏。

参考资料-邓姓

桠溪镇石牌村周姓后裔举行族谱归祠盛典。当地一周姓村民家中,至今保留了一套古老的家谱。如今石牌周姓后代涉及高淳溧阳18个村庄近6000多人口,宗谱记录了91代2000多年历史。为传承家族历史文化,石牌村专门举行重大庆典,从村民家中将谱接进村里,并花费500万重修家谱和宗祠。

石牌周氏7代同聚一堂

9月23日上午,伴随着阵阵锣鼓和鞭炮声,石牌村周姓后裔来到相邻的舍岗村村民周文清家,用红布将一只装满家谱的木箱包住抬上车,运到石牌村宗祠原址一幢戏楼内。族人面对宗谱,举行了祭举仪式。今年86岁的周文清老人家住舍岗村,他家的这份周氏宗谱是这套32本石牌周氏宗谱是如今唯一保存的。周大爷说,“文革时宗谱差点被毁,当时我担任村支书,便叫人将宗谱藏了起来,才保留到今天。”

据介绍,舍岗村是一个70多户村民的村庄,全村大部分村民都姓周,与石牌村周姓同宗同族。周文清拿出宗谱,很多在场的族人还是第一次看到,都觉得很好奇。根据这份宗谱,周文清是是87代人,属文字辈。宗谱上修到88代章字辈,便没有再续写下去。

根据宗谱记录周姓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套谱最后一次修写在民国时,因此村里年纪小于80岁的人,都没有上宗谱。周氏宗谱还有谱规,每隔70年修一次大谱,每年的农历6月初六晒宗谱。

周氏族人介绍,石牌周氏后代已繁衍到了笫91代荣字辈,村里辈份最大的道字辈,根据辈份排立,“道德文章万世荣”,周氏家族7代同村,而道字辈还有8人,最大的96岁。现在石牌周氏后人共有16个分支,每个分支都有一套相同的32本石牌周氏宗谱,但现在只有周文清手中这份保存下来。

周氏后人分布高溧两地

在桠溪镇石牌村,今年75岁的周德昌告诉记者,全村现有村民300多户,全部姓周。周姓在百家姓中排立笫五,在全国是大姓,他说石牌周氏祖宗起源于河南,而石牌村的来源也有一定的历史,石牌原来叫石碑,据上代人传说,吴越春秋时期,周姓始祖在越国为官,吴国打败越国后,始祖归隐山村,吴国要重用始祖,曾多次上门邀请始祖不答应,最后吴国答应始祖要求,刻了一块石碑划分部分田地给始祖。当时高淳属东吴,祖先到了今无锡梅园,后来他的几个儿子分支到了苏北,其中一个儿子到了如今的石牌村,当时石牌村取名也是根据石碑而取的。

村庄周边10公里内是湖滩,周姓后裔在这里繁衍生息人丁兴旺,之后便有一些周姓后人繁衍到的周边陈家庄、蒋家后、 舍岗等10多个村庄,他们开荒种地,其中一支去了溧阳的东牌,而东牌也因石牌而取名。现在石牌周氏后代已近6000人口,老人们说,村里有9井18巷布局,宗谱谱头上有记录。村里修建了周氏祠堂,门前还立了石马很气派,只可惜后来祠堂被毁。

花500万重修家谱宗祠

周氏宗谱上虽然没有三国名人周瑜的名字,但周家人都把周瑜看出亲戚。老人们回忆,以前村里每年都要请戏班到村里唱戏,在点戏时,唯独周瑜下卢花荡这一场不点不演,生怕丢周家人面子。有时在外面听到有人议沦周瑜的不是时,周家人会恼火,有时还会与别人发生冲突。

现在石牌周氏后人遍很多地方,还有不少后人在国外工作。为了传承家族历史,村里决定花500万元重修家谱和宗祠,不过,这500万都是来自周姓后裔中的企业家捐助。现在宗祠建筑规划好了,而重修的家谱将根据老谱续修,考虑男女平等,新修家谱女子也上谱。

山东巨野卜氏族谱,著者待考,明崇祯八年始修,(清)卜兆淑、卜继福、卜万章等续修,清末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木刻活字印本,巨野县柳林镇张表村存有家谱。

山东微山卜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末期木刻活字印本。

山东鱼台卜氏旁支族谱,著者待考,简略手抄本。

江苏连云港卜氏族谱,(清)卜永升、卜靖在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修纂,(清)卜贻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仲夏增修,(清)卜汝淳、卜养素、卜芳年、卜霞昌、卜丰年、卜利川于清道光六年开始至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26~1849年)仲夏刻印,(现代)卜星光、卜贻梅、卜九馍、卜训岭、卜训亚、卜训良、卜仲谟、卜顺孝等于1997年仲夏最后整编完成。

浙江嵊县逵溪卜氏宗谱四卷,(民国)卜临涧主修,卜有法等编纂,民国庚申年(公元1920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河南夏邑卜氏族谱,(现代)卜宪章、卜宪良修编,1950年6月稿本。

内蒙古通辽奈曼卜氏家谱八卷,(清)卜昭伦、卜昭煦修撰,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蓝本复印。现被收藏在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档案馆。

江西东乡卜氏四修宗谱,(民国)卜恒撰,民国三十七(公元1948年)铅印本。

安徽合肥桑园卜氏宗谱,(民国)丁林生序,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铅印本。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卜氏分谱,(现代)卜氏家谱编委会,1995年春月胶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咸和卜氏分谱编辑委员会。

字辈排行

卜氏家族统一字辈:“宗若端玉手元之水思克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兴毓传继广昭宪(献)庆繁(凡)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云玉金福文”。

由于宗法观念的破除,家族的分土析居,修续家谱较为罕见。近年来,在有些地区又有续修。例如广东五华、河源纯刚公系《程氏族谱》,就是1996-1997年新续修的程氏谱书。

现存的程氏谱书,除了部分散布民间,由私人珍藏外,大多收藏在各地的图书馆;文化馆或档案馆中。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收藏程氏谱书四十多种,上海图书馆也有较多收藏。《中国家谱目录》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Z年版)中著录程氏谱书三十九种,计二百二十二册。这些谱书如按地区分,以安徽省数量最多,达二十四种,其次是江苏省,有六种,湖北省有四种,湖南、山东两省各一种,其他一种。我国现存程氏谱书远不止这些,不少程姓人群居住较为集中的省份,如河南、河北、山西、浙江等省的许多谱书,都没有被收入。

文 | 鹤湖风光

东至县胜利镇新华江村,位于升金湖北滨后村庙,前眺鹤湖笔架山,后观菊江振风塔。嘉靖四十年,菊江江氏八房七世祖镜公,见山青水秀,定宅耕读。历世五百载,开枝散叶,瓜瓞绵绵。

姓氏是每一个人的标签,是一个家族的符号。宗谱则是同一个姓氏家族从古至今的生命载体,精神家园。古人云:谱牒身之本也。万里江水,源起何处,谱能告诉你,你是谁,来自何方。宗谱为我们开启了一条时光隧道,让我们驰骋其间,目睹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聆听先哲们的家训和家规,敬宗睦族,团结友爱,光大家风。

上溯民国三年,菊江江氏八修宗谱,巳经遥遥百年。历经战火兵燹,老谱残缺不全,重修家谱,迫在眉睫。菊江江氏后村庙二十一世裔末泉宗贤率先出资,倡议修谱,合族相应。族内宗仁希平、声平、中年、云旺、海平诸君,慨然担纲,积极推动。他们肩负着家族的使命,上乘先祖之德,下启后来之贤。续修家谱的热情,激荡着他们的情怀,无惧风雨,不惮远涉,四处奔波,终于寻回百年老谱。

宗谱是大家巨族的瑰宝。拜考江氏远祖,有危身之忠,有显亲之孝,有戡乱之武,有华国之文,有利人之功,有惠民之政。其巍然可仰、凛然可畏的先祖事迹,非独仪型其家,实足以惠中华。余笔何足以副仁人孝子之心,更难著斯谱之重文!

江氏历史悠久。夏启之时,中华始祖黄帝瀛姓后裔元仲公,因伯父益公佑舜有功,受封江地侯,元仲公尊为江氏得姓一世祖。三十世济公助周武王伐纣,功封七百里,国号江国,位于今河南省正阳县。江国世袭千年,至公元前623年被楚国所灭。后代迁徙各地,为不忘故国,便以原国名江为姓氏。随后各代,功高位显,因官散居天下。

60世烈公,周赧王时任殿中大夫,由济阳迁居阳安(河南确山);69世祐公,东汉光武时任广陵太守,由阳安迁临淄(山东淄博);71世革公,中华孝经二十四孝之一,人称江巨孝,封谏议大夫升齐相,由临淄迁邳州(江苏睢宁);75世统公任太子洗马,由邳州迁丹阳(安徽宣城);77世淹公梦笔生花,文思卓然,登进士第,封醴陵侯,由丹阳迁萧山(浙江萧山);83世法跃公由萧山迁信安(衢县);87世宏秦公由信安迁开化(浙江开化);94世大沣公后汉乾祐庚戌进士,其孙淮公由开化迁鄱邑泽源(江西铁炉埠);107世胜五公弃泽源迁居鄱阳大湾;至117世华二公,赠封监察御史,于明洪武十三年由江西大湾迁居安徽东流南门道观嘴,华二公敬为菊江江氏始迁祖。

华二公生八子,八房径公于明永乐十年由道观嘴迁居濠口嘴江家坝;菊江江氏七世祖镜公于嘉靖四十年,由濠口嘴迁居后村庙,为新华江村始迁祖;十三世士华公,讳有功,恩授武略骑尉升江都阃府,由后村庙迁居省城。

远仰高风于前代,近采芳迹于潮流。文坛华国,千年相承,前贤淹公名誉青史,后昆二十二世裔江亚峰,光宗耀祖,文章卓尔,名列中国当代青年作家;政坛惠民,后继有人,二十世裔江泽胜荣任东流镇委书记,东至县政协常委。地以人传,人杰地灵,上继先哲,有志竟成。以忠孝继先,以读书韶后,以勤俭律身,以清白立世,家风是我们行走世间展示自己的最好名片。后村庙菊江江氏以历史的厚蕴,必将人文蔚起,枝繁叶茂。先祖庇萌,宗族团结,共同构筑美好江村。

彭姓的家谱

全国锦竹彭氏宗谱三卷,(民国)彭正官纂,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铅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省江苏丹阳云阳东门彭氏重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