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姓 孟氏家谱 孟姓起源 孟姓名人 孟姓的来源 孟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9浏览:1收藏

孟姓 孟氏家谱 孟姓起源 孟姓名人 孟姓的来源 孟姓简介,第1张

孟氏起源

中国的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

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没有子嗣,他与哀姜密谋,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子开为鲁君继承人。庄公死后,其小弟季友按照庄公的意愿立庄公之子开,就是缗公。后来,庆父又派人杀死缗公,欲自立。因此,鲁国人非常恨他,都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国。季友用贿赂求莒送归庆父,庆父在归国途中自杀。这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庆父欺君,其子孙改姓,都发生在鲁国,鲁国建都于曲阜(今属山东),所以这支孟姓出自山东。

另外,春秋时期的卫国,也曾出现过一支孟氏。卫国,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约在今天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带。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卫灵公之兄孟絷,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孟,这样推溯起来,其始祖同样是周文王。换句话说,这两支孟氏分别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两地;鲁国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卫国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与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统统是一家。

孟姓分布

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源地山东、河南及其近邻的河北发展和繁衍。从东汉开始,孟氏出现于其他地区,如东汉孟光为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附近)人,孟他为扶风人,孟尝为上虞(今属浙江)人;三国时的孟宗为江夏(治今湖北鄂城)人,孟获为建宁(治今云南曲靖)人;北凉有孟氏,为武威(今属甘肃)人;唐代孟浩然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孟郊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利贞为华阴(今属陕西)人,孟涫为郴州(今湖南郴县)人;五代后晋孟宾于为连州(今四川筠连县)人,后周孟贯为建安(今属福建)人。从以上可见,隋唐以前孟氏在中国的分布已经相当广泛了。

五代以后,由于官职调迁等原因,孟氏的居处又新增了许多地方。例如,宋朝的孟宗政为绛州(今山西新绛)人,孟浩为宜春(今属江西)人,孟程为丰城(今属江西)人,孟元、孟彦卿均为洛州(今河北永平)人,孟显为安华北池(今属甘肃)人,孟攀鳞为云内(今山西怀仁)人;明朝的孟充为高安(今属江西)人,孟兆祥为泽州(今山西晋城)人,孟忠为江苏昆山人,孟淑卿为江苏吴县人,孟善为广东海丰人,孟俊为陕西咸宁人,孟羊浩为湖广咸宁人;清朝的孟永光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孟超然为福建闽县人。

郡望堂号

堂号:最著名的有三迁堂。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孟子学习礼让进退,孟母高兴地说:这里可以使我的儿子成为好人了。由于孟母三迁,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为圣人。

孟姓又以平陆等为其堂号。

郡望:根据《姓源韵谱》所载,孟姓郡望主要有洛阳、平陆县、东海郡、巨鹿郡、武康县、安平县、江夏郡等。洛阳,东汉、三国魏、西晋、五代唐先后定都于此。新莽、唐、五代梁、晋、汉、周、北宋、金都以此为陪都。

江夏郡是西汉高祖时设置的,相当于今天的湖北安陆、钟祥、潜江、钙阳等以东,以及河南光山、新县以西、信阳以东、淮河以南。这支蒙氏,是三国时孟宗之族的所在地。

历史名人

孟 轲(光大儒家仁政学说的亚圣孟子)

孟姓最著名的人物是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幼年丧父,家境清贫,母亲知书达礼,聪明贤惠,“孟毋三迁”,“断机教子”说的都是她教育孟子的故事。孟子长大后,十分仰慕孔子,他赴鲁游学,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日夜勤奋,深研儒学之道。中年学成后,周游列国,讲道德、说仁义,传布儒学以拯救时弊,一度担任过齐国卿相。但当时列国争雄,各国皆尚功利,纷纷以强凌弱,以大吞小,孟子的那一套“仁者无敌”的主张,显得十分迂阔而不合时宜,因此不被采用。晚年,孟子离开齐国,辞官回乡,效法孔子,专致教育,同他的徒弟万章等人“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而作《孟子》七篇。

孟子整个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政”。孟子生活的时代,秦国任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任用吴起,接连打胜仗削弱了敌人;齐威王、宣王用孙膑、田忌这些人,致使其他诸侯国入朝纳贡。可见,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军事改革,崇尚武力,发动兼并战争,这使百姓苦不堪言,社会矛盾尖锐。孟子面对这样的现实,忧心忡忡,通过对夏、商、周三代兴衰的历史考察,他认为对百姓的“仁”和“不仁”是统治者能否取得天下的关键,得天下者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就需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使百姓心悦诚服,以达到“王天下”的政治目的。

孟子“仁政”主张的基础,是他基于“民为贵”的民本主义思想。孟子关心人民的疾苦,也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并告诫统治者,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否则,失去了民心就会自取灭亡。孟子的这种仁政爱民的思想,可谓远见卓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

“性善论”是孟子整个思想学说的理论基石和出发点。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孩提之童,知爱其亲”。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犹如人的四肢一样,在本质上,每个人都是相同的,这并不是外界强加给人的,而是人性所固有的。由于人性向善,人们通过修身、养性,均“可以为尧舜”。同时,孟子还认为,由于后天的教育不同,人们就有了善、恶的不同表现。这如同同样的麦种,条件不同,收获就有差别。因此,孟子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的性善论虽然带有较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其合理内核是值得肯定的。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孟子的思想有其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然而积极方面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就成为后来的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气节人格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正义而斗争。他还强 育的重要性。所以,客观地研究孟子及其思想,对于我们新文化的建设者是有积极意义的。

战国时还有墨家巨子孟胜,以及传说能够生拔牛角的勇士孟赍。西汉有今文易学孟氏学的开创者孟喜。东汉是有对丈夫举案齐眉的孟光。

三国时,吴国有事母至孝、哭竹生笋的孟宗,蜀汉有彝族首领孟获。

隋唐时期,孟姓涌现出几位勇于反抗封建统治之士,如隋末有农民起义首领孟让、孟海公,唐末有英勇善战的黄巢起义军将领孟楷。

唐代有著名诗人孟浩然、孟云卿、孟郊,其诗歌脍炙人口。还有水利学家孟简。

南宋有名将孟珙。

元末有襄阳红巾军将领孟海马。

明末清初有戏曲作家孟称舜。

近现代,有明清史学者孟森、教育家孟宪承、药学家孟目的、中国矫形外科奠基人之一的孟继懋、全国劳动模范孟泰、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孟宪民、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孟少农等。

孟氏合族统一字辈:“宗若端玉手元之水思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兴毓傅继广昭宪庆繁(凡)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通天家谱》、《孟子世家谱》都明确记载了“分派以十一,别户以二十”,这“十一派”、“二十户”的孟氏后裔,是孟子的嫡传子孙。

孟子后裔自四十六代,即中兴祖孟宁的两个儿子,长子孟存,次子孟坚,经过九代的繁衍,到五十五代“克”字辈,共计有四十二人,但只有克仁、克诚、克昭、克威、克珏、克宽、克尹、克继、克绪、克缙、克纶这十一支有传人。

这十一支即划分为十一派,孟子后裔自“克”字辈传到五十六代“希”字辈,共计有三十三人,但其中只有希文、希渊、希源等二十二人有传人。其他十一人失传。这二十二支就划分为二十户。按宗法制,以始祖嫡长子为大宗,奉祖先祀,其余的皆为小宗。

扩展资料:

迁徙分布

孟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三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零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5%左右。

先秦时期。孟姓最初活动于河南、山东、河北交汇地区。两汉至唐朝,孟姓在华北、中原、西北、江浙、川鄂地区已有分布,但主要的活动地仍在冀鲁大地。

明朝时期,孟姓大约有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2%,为明朝第八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孟姓人口增长为负值。

当代孟姓的人口已达330多万,列在全国第七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7%。宋朝至今1000年中孟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这三省的孟姓大约占孟姓总人口的46%。

-孟姓

孟 氏 字 辈

希 言 公 彦 承 宏 闻 贞 尚 衍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肇 彝 常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孟氏家谱》说:行辈 “所以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从次,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 “弘”,为“宏” ,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统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了 “建、道、敦、安、定 、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一0五代。

孟氏族谱要求族人要严格遵照字辈起名,否则不能入谱,只作“外孟”处理。明代以来,孟氏族人遵从族规,十分讲究上下遵卑关系。平时孟氏族人见面,总要询问对方是“哪一字的?”“哪一辈的?”,就是指系何字派。还有的问“多大的?”“几世的”,就是指系孟轲的多少代孙。如对方回答不上来,不仅自己感到羞愧,而切也会被对方耻笑为数典忘祖。因此,孟氏族人对此都十分重视。

据民国年间编写的《孟氏族谱载》:孟氏字派与儒家的孔、颜、曾、闵等“虽姓氏不同,始祖各异,然可示同属儒门后裔”,故这些姓的字辈均相同。民国《孟氏族谱》还为孟氏子孙规定了十六条族训,即孝悌、忠信、读书、务农、忍让、勤俭、善行、本分、戒奢华、戒赌博、戒*荡、戒凶酒、戒种坟间隙地、戒茔间牧牛羊、戒健讼、戒戏谑。这些族训现在看来有些已经过时,但大部分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堂号,是各姓氏的代称,往往以祖上的光荣业绩,人物事迹或具有启示后人的故事来定堂号的,如姓钱姓的 “吴越堂”,周姓的 、细柳堂”,王姓的 “三槐堂”,等。有的只有一个堂号,而有的则有多个堂号,如孙姓的就有 “平治堂”,“乐安堂”,“富春堂”,“映雪堂”等四个堂号。

孟姓的堂号是“三迁堂”,其来历是孟柯的母亲教子有方,为了培养孟柯成才,曾三次搬家,最后终于搬到学校旁边,才把孟子培养成圣人。这就是《三字经》中讲的 “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的故事始见于西汉刘向所著的《列女传》,其文日: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说: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其嬉戏为贾炫。孟母日: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徒舍学宫之旁,其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说: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之”。

译文如下:

据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记载:孟母带着孟子原来居住在一片墓地旁,由于出殡送葬的人群经常从他家门口走过,所以,九岁的孟柯经常看到,便模仿送葬的,或学着孝子号掏大哭,或学吹喇叭,或和小伙伴们做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看到这一切,认为长居此处,不但会影响孟轲读书,而且会败坏他的品德,于是便迁居到邹县城西北的庙户营,当时,庙户营是一个繁华的集镇,行商客贾,送往迎来,江湖术士,瞒哄欺人。终日置身于这样熙熙攘攘的闹市之中,孟轲又和邻居家的小孩学着商人做生意,讨价还价,叫卖吆喝。他的东邻是一家屠户,孟轲常去向他们学习杀猪宰羊。孟母认为此处也不利于孟子的学习成长,于是,又迁到邹县城南门外的学宫旁。当时,这里是孔子的第三代孙孔及(字子思)在此设置的学宫,称“子思书院”,孟子迁到此处后,每天听到的是琅琅的读书声。他还时常到书院跟子思的弟子们学习读书,演习周代礼仪。孟母把他送入学宫跟随子思的学生们一道读书。由于孟子认真读书,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大儒。可见孟母对其子的教育用心十分良苦。故孟氏后世便以此作为堂号,曰“三迁堂”。

孟氏子孙的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希言公产承 宏闻贞尚衍

  兴育传继广 昭会庆繁祥

  令德维纯友 钦绍念贤扬

  建道敦安定 毓修肇兴常

  裕文换景瑞 永赐世绪昌

  西瑶俗盘记 佳会呈兰芳)是孟氏河南一支的行辈字。

  家谱文件

  孟子家族世系

  孟子世系

  《孟子世家谱》明确记载了“分派以十一,别户以二十”,这“十一派”、“二十户”的孟氏后裔,是孟子的嫡传子孙。

  孟子后裔自四十六代,即中兴祖孟宁的两个儿子,长子孟存,次子孟坚,经过9代的繁衍,到五十五代“克”字辈,共计有42人,但只有克仁、克诚、克昭、克威、克珏、克宽、克尹、克继、克绪、克缙、克纶这十一支有传人。这十一支即划分为十一派,孟子后裔自“克”字辈传到五十六代“希”字辈,共计有33人,但其中只有希文、希渊、希源等2Z人有传人。其他11人失传。这二十二支就划分为二十户。按宗法制,以始祖的嫡长子为大宗,奉祖先祀,其余的为小宗。

  至今孟氏族众对自己的“户”属辈分也比较重视,都能知数家珍似的理清世系,摆正自己的位置。

是从孟轲算起的第56代排起,有50个字辈,可排到第105代。从第50代起,孟氏开始有意识地行辈分。

孟氏族谱,是一本以表谱形式,记载孟氏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它要求族人要严格遵照字辈起名,否则不能入谱,只作“外孟”处理。

《孟氏家谱》曰:“行辈所以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孟氏子孙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孔孟颜曾四大圣系共用同一行辈。明代以来,孟氏族人遵从族规,十分讲究上下遵卑关系。孟氏家谱到现在一共有七十五世,第一世是孟子,孟氏尊奉为“始祖”,第七十五世是祥协,1990年接任“亚圣奉祀官”,现居台湾。

《孟氏家谱》说:行辈 “所以分尊卑,定表字,别长幼。”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从次,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 “弘”,为“宏” ,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统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了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一0五代。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56代 57代 58代 59代 60代 61代 62代 63代 64代 65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66代 67代 68代 69代 70代 71代 72代 73代 74代 75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76代 77代 78代 79代 80代 81代 82代 83代 84代 85代建道敦 安定懋修肇彝常86代 87代 88代 89代 90代 91代 92代 93代 94代 95代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96代 97代 98代 99代 100代 101代 102代 103代 104代 105代

孟姓现在排的辈分是从孟轲算起的第56代排起,有50个字辈,可排到第105代。从第五十代起,孟氏开始有意识地行辈分。五十代到五十五代辈分是:“德、祖、惟、之、思、克。”但因战乱,辈分并没有被严格地执行使用。

清统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十个字辈。

民国初年,又立了 “建、道、敦、安、定 、 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一0五代。

孟氏家谱的起源:

中国的孟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公族,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

孟氏子孙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孔、孟、颜、曾”四大圣系共用同一行辈。孟氏族人十分遵从族规,十分讲究上下遵卑的关系。

-孟姓

孟姓现在排的辈分是从孟轲算起的第56代排起,有50个字辈,可排到第105代。从第五十代起,孟氏开始有意识地行辈分。五十代到五十五代辈分是:“德、祖、惟、之、思、克。”但因战乱,辈分并没有被严格地执行使用。

清统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十个字辈。

民国初年,又立了 “建、道、敦、安、定 、 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一0五代。

孟氏家谱的起源:

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源地山东、河南及其近邻的河北发展和繁衍。但不论发祥地是山东,还是河南,均源于周文王之后,因此说,所有孟氏族人从根源上讲都是同宗共祖,为周文王之后裔。

换句话说,这两支孟氏虽然分别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两地;鲁国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卫国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与康叔都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氏人士是一家。

孟氏虽同出一源,但发祥地有两个,即今河南北部和山东东南部部。孟氏首先在中原北部兴起,并且两地孟氏很快融合,在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境繁衍极昌。

汉朝,孟氏已成为河南、河北及山东等省境一带望族,并向西播迁于陕西咸阳,向南入迁浙江上虞、湖北鄂城、云南曲靖。

魏晋南北朝时,孟氏族人因避战乱,大举南迁,其中河南一带的孟氏大多入迁今湖北、江西北部部一带,山东一带的孟氏多迁至今江苏、浙江一带。

而今四川成都一带大致在汉朝已有孟氏,汉以后孟氏入迁逐渐增多,至五代得到迅速的繁衍。唐宋以后,孟氏广泛分布于中国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明、清之际遍布全国各地。

自从战国时期孟孙氏在鲁国失去成邑这个根据地后,孟氏后人开始散居各地。此后,由于各种原因,外迁者不断。到孟子四十五代孙孟宁时,孟氏家族人口依然不多,北宋以后家族开始繁盛,人口增长加速。到新中国成立前,孟子嫡裔已经传至七十四代,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孟姓 孟氏家谱 孟姓起源 孟姓名人 孟姓的来源 孟姓简介

孟氏起源 中国的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