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起源于什么时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9浏览:4收藏

昆曲起源于什么时候,第1张

昆曲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原是流传于昆山等地的民间曲调,因吴语系特有的轻柔婉转而使该曲调风格独特,适合于体现细微的人物感情。后被文人发掘,填词作曲逐步规范,是当时文人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也由于有文人的参与,使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琴棋书画融汇于一体,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到明代的集大成者。昆曲创作有严格的规范,比同时期欧洲的歌剧等难度要大,因此其佳作相对较少,但就成就来看,佳作者皆是文学艺术史上的巅峰,如牡丹亭、长生殿等。昆曲在历代流传过程中,从教学、演出、创作皆有极为严格的规范。就观众所见的表演来说,极具美感,也是历代艺人不断打磨的结果,一招一式经过多年的舞台实践,非如此不得恰到好处。其唱词也经过文人的精心设计,好的昆曲剧本本身就是文学经典。

站在石桥上看远处的秦峰塔和延福禅寺,最初的感觉就好像贾宝玉初见林黛玉一样,心里暗自嘀咕:“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的。”江南古镇的幽街窄巷、小桥流水、庭院廊棚、宝塔禅寺甚至典当商铺在这里都很好的保留着,而且还都有些可以寻之于正史的道道可说。千灯浦 牵动吴越万古愁

在游人的眼里,那个千灯浦,一条笔直的河道,两岸高低错落白墙黑瓦的房子本来就很有水乡特色,更难得的是千灯浦的来历不再牵扯什么伍子胥、西施一类的吴地名人,而是和吴越征战时的普通将士有关。甚至镇名千灯,最初也来源于千墩,而所谓千墩就是指吴淞江畔的第一千个土墩,每一个土墩下埋葬着多少将士,埋藏着多少故事已无人知晓,而整整一段吴越征战的历史却随着千灯浦的流水一直流淌到今天。

顾坚纪念馆 一曲昆腔唱到今

去千灯之前,只知道千灯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的家乡,在昆山亭林公园玩的时候看见昆曲博物馆还以为昆曲和顾炎武有些关系,后来遇见千灯镇上的老学究程振旅先生才知道犯了个文学常识错误。昆曲创始人根本就是元朝的顾坚,此顾非彼顾,不禁哑然失笑。但真正让游人有些吃惊和感动的是,去参观顾坚的蜡像和一些陈列的戏曲史小道具时路过陈列室楼下的一间房间,见一屋子的人悄无声息地坐在那里守着一杯清茶听曲。有些人是从早到晚都不舍得离开。在这个戏曲日益衰微的时代,这些肯听和肯唱的人,无疑是真正的爱曲人,比起昆曲创始人的开创,他们在寂寞中的执着和热爱,对于昆曲的延续也许另有一番值得称道的地方吧。

作为我国传统戏曲的剧种,昆曲以它华丽婉转的唱腔,儒雅的念白,细腻的表演以及飘逸的舞蹈在我国众多戏曲中脱颖而出,而且据考证,许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堪称“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早在元朝末年,昆曲便萌芽于苏州昆山一带,与同样起源于江南的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统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最开始昆曲只是苏州民间的清曲、小唱,到了万历年间,便形成了以苏州为中心直至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的昆曲圈,逐渐形成了明代至清代期间受众最广,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到了如今,许多传统戏剧都面临着无后人传承的局面,昆曲也同样如此,而无锡昆曲社则担起了繁荣推广昆曲的责任。

昆曲有着我国戏曲史上最完整的表演体系和深厚的基础和丰富的遗产,是我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产物,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昆曲的表演也有自己独特的体系和风格,其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舞形象巧妙和谐。在语言上,京剧最初分为南戏和北戏:南戏主要以苏州白话为基础,而北戏主要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基础。  

从昆曲的历史发展来看,18世纪前的400年间是昆曲逐渐成熟和繁荣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昆曲以一种完美的方式呈现着这个世界。也正是这种丰富而优美的表演氛围,以及对艺术风格的刻意追求,使得昆曲越来越高雅和复杂。 18世纪末,随着地方戏剧开始兴起,打破了长期形成的表演模式,戏曲的发展也从贵族走向大众,昆曲也开始走向衰落。 

直至20世纪中叶,昆曲的衰落更加明显,许多昆曲艺术家转而表演流行的京剧。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传统戏曲的大力扶持和振兴下,昆曲才得以复兴。  

虽然魏良辅被称为“昆曲之祖”,但是其实最初的昆曲并不是他创造出来的。昆曲堪称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同时也是汉族中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但要追溯其起源,则是要追溯到六百多年前,那个时候昆山有个人,名为顾坚,他创造了昆曲。

不过,由他创造出的昆曲,并没有大范围流传,一直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出现了一位精通乐律的魏良辅,他看中了昆曲的唱腔,并对其进行了改革。这个魏良辅是新疆人,新疆人对于歌舞和音乐似乎是刻在了骨子里,但是魏良辅不喜欢自己家乡的音乐,他比较喜欢南戏。但是因为在朝廷当官,也不好太明目张胆的不务正业。

所以,当他致仕之后,他就来到了太仓,此时的太仓聚集了各地的戏曲大师,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所以,魏良辅就吸收当时颇为流行的海盐腔,取百家戏曲之所长,将它们杂糅进原本呆板的昆曲之中。最终,形成的新的强调,软糯细腻,所以又被称为“水磨腔”。

而昆曲爆发式发展是在万历年间,再后来,各地戏剧进入北京,北京以昆曲为基底发展出了京剧后,昆曲就渐渐没落了。昆曲的晚年就像是改良了昆曲的大师魏良辅的晚年一样,据说魏良辅最终因为贫困潦倒而双目失明,晚景十分凄惨。和火遍了全国的昆曲相比,这位助力者的遭遇实在是过于悲惨了。

昆曲(Kunqu Opera),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即时,无锡昆曲社对昆曲起到了繁荣推广的作用。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昆曲曲文秉承了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曲牌则有许多与宋词元曲相同。这为昆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昆曲作家和音乐家,这其中梁辰鱼、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玉、李渔、叶崖等都是中国戏曲和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从昆曲的历史发展上看, 18世纪之前的 400年,是昆曲逐渐成熟并日趋鼎盛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昆曲一直以一种完美的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世间的万般风情。正是这种富丽华美的演出氛围,附庸风雅的刻意追求,使得昆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难的境地。18世纪后期,地方戏开始兴起,它们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演出格局,戏曲的发展也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昆曲至此开始走下坡路。

20世纪中叶,昆曲败落之势更显,许多昆曲艺人转行演出流行的京剧。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力扶持和振兴中国传统的戏曲事业,昆曲才有幸得以重获新生。1956年,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周总理曾感慨地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之后,全国许多地方相继恢复了昆曲剧团。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金代和元代,在那时的北方兴起杂剧,由许多角色扮演故事。在南方的戏文起源于建炎南渡前后。明太祖洪武年间时,南戏文加北杂剧成传奇。

根据文征明手录的娄江魏良辅《南词引正》一文记载,“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今千灯镇),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元代末年昆山顾坚为昆曲创始人。今昆山千灯镇有顾坚纪念馆。明代昆山腔是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元代末年,南戏传到昆山地区后,与当地的民间曲调互相结合,形成了富有当地特色的声腔,在音乐家顾坚推动下,有长足的发展。根据周玄暐的《泾林续记》,明太祖朱元璋也注意到昆曲,可见当时昆曲的规模已经不小。明朝正德、嘉靖年间清曲唱家魏良辅继承古来“以文化乐”的传统,改良昆山腔,采用中州韵系,依字声行腔,“调用水磨,拍挨冷板”,使昆腔具细腻婉转的特色,因之又有“水磨调”、“水磨腔”之称。稍迟出现了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新作《玉玦记》、《鸣凤记》、《浣纱记》等,新腔始风行大江南北,成为领导性的戏曲声腔。明嘉靖到清乾隆年间,前后两百多年为昆曲全盛时代,昆剧舞台艺术亦在清朝中叶发展成熟。此后花部兴起,以昆剧为代表的雅部逐渐退出舞台,然薪尽火传,其声腔和表演艺术深刻的影响了后来剧种,如京剧;民间曲社唱曲活动也一直绵延不绝,成为保存曲唱规范的主力。

花部又称“乱弹”,根据《扬州画舫录》卷五,特别以“乱弹”来统称花部诸调便可以知道。徐扶明《乱谈乱弹》一文指出,“乱弹”又名“鸾弹”、“烂弹”、“乱谈”。花部腔调剧种中所用的音乐风格较活泼嘈杂。 昆曲是出现于中国明代的一种新兴戏剧样式,从16世纪晚期开始,它逐渐占据了剧坛的中心地位,成为此后两百多年间最重要的戏剧形式。昆曲从起源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根据所能见到的资料,大约在南宋光宗皇帝时期,浙江永嘉的一种地方小戏迅速崛起,它以南方民间音乐为主要演唱曲调,所以被称为南戏。南戏保留了许多民间艺术的特点,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约束,演出自由活泼,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在发展过程中,南戏逐步吸收了唐宋以来多种成熟的传统音乐形式,日渐走向丰富和细致。但由于缺少上层知识分子的参与,它一时还无法克服自身所带有的种种先天或后天缺陷,以致于长期徘徊在一个不太高的层次上。

明代初年,南戏一方面从以北方曲调演唱的杂剧中汲取宝贵艺术经验,一方面吸引部分知识精英加盟,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读到高明(?―1359)编写的南戏剧本《琵琶记》后,大为称赏,专门叫人在宫廷中排演。可见明初的南戏已经开始向更高雅的艺术境界迈进,由此得到上层社会的积极肯定。

南戏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取得进展,与其本身所具备的灵活性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而这种灵活性集中体现在它演唱曲调的繁衍变化之中。从南宋到明代,南戏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发展出多种不同风格的地方曲调。它与昆山的地方音乐及吴语结合而形成的昆山腔便是昆曲的前身。必须注意的是,这时的昆山腔只是一种清唱的音乐形式,还没有用来表演完整的戏剧情节。明代中叶以前,昆山腔的传播范围不是很大,仅在苏州一带流行。当时的苏州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遥遥领先,是东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都会。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昆曲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到了社会文化大舞台的中心。

开发出昆曲所蕴涵的艺术潜力,使之成为一种重要演唱形式的是民间音乐家魏良辅(生卒年不详)。同中国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民间艺术家相仿,魏良辅的生平记载十分简略。结合当时人著作中的一些材料可以知道,他大约生活在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原籍江西豫章,长期寄居太仓,以演唱民间曲调为职业。这种职业使魏良辅接触到北方和南方的多种曲调,通过比较研究,他对昆山腔曲调平直简单、缺少起伏变化这一状况日渐感到不满,于是和一批艺术上的志同道合者亲密合作,开始了对昆山腔的全面改革。

这种改革分演唱和伴奏两个方面进行。魏良辅等民间音乐家在原来昆山腔的基础上,汇集南方和北方各种曲调的优长之处,同时借鉴江南民歌小调音乐,整合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式曲调,演唱时注意使歌词的音调与曲调相配合,同时延长字的音节,造成舒缓的节奏,给人以特殊的音乐美感,这就是流传后世的昆曲。魏良辅善于演唱,但对乐器并不精通。在改革昆山腔的过程中,他得到了河北人张野塘(生卒年不详)的大力帮助。张野塘是个很有才华的民间音乐家,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协助魏良辅将北方曲调吸收到南方的昆曲中来,同时对原来北方曲调的伴奏乐器三弦进行改造,将它与箫、笛、拍板、琵琶、锣鼓等乐器共同用在昆曲的伴奏之中,使其唱腔变得委婉、细腻、流利悠远,被人称之为“水磨腔”。

昆曲改革的成功给魏良辅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这种新式的曲调一经问世,立即以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当时的广大听众。一批民间音乐家纷纷向魏良辅学习昆曲的演唱技法,使得这一优美的曲调很快在周围地区传播开来。最早用昆曲形式演出的剧作一般认为是昆山人梁辰鱼(约1521―约1594)的《浣纱记》。

据说梁辰鱼曾得到魏良辅的真传,在昆曲演唱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在昆山当地极受尊重,周围地区的歌童、歌女争着上门请他指点演唱技巧,甚至还有人不远千里来向他学习。梁辰鱼同一些民间乐师合作,对魏良辅改革后的昆曲作了进一步加工,创作出《浣纱记》剧本并用昆曲形式在舞台上演出。

经过魏良辅的改革和梁辰鱼的艺术实践,昆曲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快传播到江苏、浙江的广大地区,成为这些地域主要的戏剧形式。 在昆曲初步形成的过程中,民间艺术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昆曲获得较为完整的戏剧形态后,开始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时许多一流的作家、学者参加进来,用精美的诗句和生动曲折的故事撰写了大量剧本。就在梁辰鱼创作《浣纱记》的同一时期,明代戏剧领域还诞生了另外两部影响同样巨大的作品,那就是李开先(1502―1568)的《宝剑记》和无名氏的《鸣凤记》。它们本来并不是为昆曲演出而创作的,后来改用昆曲演唱并成为昆曲重要的保留剧目。

《浣纱记》《宝剑记》《鸣凤记》等剧作主要围绕政治主题展开,而在此前后的另一些剧作,如徐霖(1462―1538)的《绣襦记》、高濂(生卒年不详)的《玉簪记》等,则主要围绕爱情主题展开。从此以后,政治和爱情成为昆曲剧作的两大主题,两者有时各自独立,有时又紧密结合在一起。

大约到了明代末期的万历年间,另一位昆曲发展史上伟大剧作家――汤显祖(1550―1616)诞生了。他比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1564―1616)大15岁,两人在同一年去世。汤显祖的《牡丹亭》大胆地将闺门少女的爱情幻梦搬上舞台,一经演出,立即引起巨大的轰动。当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在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剧场赢得阵阵欢笑的时候,在中国富绅的家庭表演场地或民间的露天剧场里,《牡丹亭》中那个神秘而绮丽的梦境也正弄得人们如醉如痴。《牡丹亭》突破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情与理的冲突,试图去追寻一种“情之所至”,“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理想爱情观。

明代还有一位昆曲剧作家与汤显祖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他名叫沈璟(1553―1610),是江苏吴江人。沈璟显然不像汤显祖那样激烈,他思想较为正统和保守,对于现行的社会体制采取充分肯定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他的昆曲剧作中体现得极为明显。从艺术实践的角度来看,沈璟的昆曲创作注重戏剧自身的艺术特性,为当时及后世的剧作家提供了适合舞台演出的规范性样本,自有其不容抹杀的积极意义。沈璟的《义侠记》取材于《水浒传》武松的故事。它客观反映了奸人横行、司法紊乱、官府贪赃枉法的社会现实,认为这些都是伦理道德败坏的具体表现,而武松与流氓恶霸斗争到底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正义行为。剧作的结尾表明,只有自觉维护以皇帝为中心的正常社会秩序,才能恢复被少数人破坏了的道德标准。沈璟以自己的艺术主张带动和影响了同地区的一批剧作家,在昆曲创作领域形成吴江派作家群。

汤显祖这样的戏剧大师和《牡丹亭》等杰作的出现,吴江派这样颇具实力的剧作家群体的形成,标志着昆曲创作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在汤显祖、沈璟等的带动下,明代昆曲创作日新月异,硕果累累,先后产生了一大批著名剧作。连元代的一些剧作也被吸收改造为昆曲剧本,用昆曲形式演出了。

伴随着剧作的层出,是昆曲演出的异常兴盛。昆曲演出最集中的地区是江苏、安徽、浙江一带。为满足社会的需要,万历年间,这些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演出昆曲的民间职业戏班,其中以苏州的瑞霞班、吴徽州班,南京的郝可成班、陈养行班,常熟的虞山班,上海的曹成班等最为有名。天启、崇祯年间,民间昆曲戏班的数量迅猛增加,仅南京一地,昆曲戏班就达几十个之多。

与民间戏班相比,由文人和绅士阶层私人家庭组织建立的昆曲戏班数量更为庞大,演出也更为频繁。由于得到作家、学者的悉心指导和充分的经济保障,家庭昆曲戏班的演出一般比较精美,总体水平也往往超过民间戏班。

除了民间昆曲戏班和家庭昆曲戏班的演出外,业余演员的登台表演也是明代昆曲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业余演员中有作家、学者,有经济较为宽裕的平民,有民间乐师,有自由职业者,还有文化素养较高的妓女。

明代晚期,昆曲演出进入宫廷,成为供皇帝娱乐的新形式。与此同时,昆曲突破区域限制,在北方也得到广泛的传播,真正彻底地为全社会所共同接受。这一阶段,明代昆曲领域名家辈出,体现出一种整体的实力。无论是戏剧作家、学者还是民间昆曲艺术家都勤于思索,勇于实践,凭着自己的能力与才华将昆曲不断引向更高的层次。

进入清代以后,昆曲仍然保持着持续兴盛的势头。明末清初,继吴江派之后,苏州地区又出现了一个昆曲作家群,后人称之为苏州派。与前辈剧作家相比,他们更加关注现实,力图用自己的创作来挽救时势,矫正人性的偏差。虽然苏州派剧作家并没有彻底摆脱官僚绅士阶层的影响,但也给昆曲领域带来了不少新鲜的气息,明代各个时期的政治图景及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在艺术上,他们超越了昆曲过分重视优美的美学传统,显示出宏大的叙事风格。苏州派剧作家中以李玉(生卒年不详)的成就为最大,他充分掌握了昆曲表演的特点,在创作中将舞台性与文学性结合起来,写出《清忠谱》《千忠戮》《一捧雪》《占花魁》等三十多种优秀的昆曲作品,赢得了当时及后世大批观众的喜爱,在明末清初的昆曲舞台上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跨越两个朝代的苏州派剧作家为清初昆曲创作开辟了道路,康熙年间,洪升(1645―1704)的《长生殿》和孔尚任(1648―1718)的《桃花扇》两部集大成式的重要昆曲作品相继问世,标志着新一轮昆曲创作高潮的到来。

清代初年还有一位十分重要的剧作家李渔(1611―1680)。李渔是个天才型的作家。李渔平生创作了十个昆曲剧本,还撰写了在中国戏剧理论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闲情偶寄》。他在艺术上有很多新颖的见解,但政治思想却偏于保守,认为剧作家应该艺术地处理作品的意识形态内容,以使观众在审美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熏陶。

李渔昆曲创作的代表作是《风筝误》,剧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韩世勋的书生,他父母早亡,借住在父亲生前的朋友戚天衮家中。戚家的儿子戚施面貌丑陋,性格粗俗,一天他在外面放风筝,不料风筝掉进了一户姓詹的人家。讨回风筝时,发现詹家二**在上面题了一首诗。韩世勋故意将另一只风筝放进詹府试探,很快就接到詹家**的邀请。他到詹府去赴约会,没想到遇见的却是丑陋愚蠢的詹家大**,吓得慌忙逃跑。后来丑陋的詹家大**嫁给了戚施,韩世勋在文官考试中取得第一名,戚天衮叫他和美丽的詹家二**结婚。韩世勋误以为要娶的是前次所见的丑女,坚决不肯答应。直到与新娘在洞房中见了面,才彻底澄清误会。这是一部幽默的风俗喜剧,思想平庸而技巧纯熟,舞台演出效果十分理想。

从清代初年到清代中叶,昆曲演出继续保持了较为旺盛的势头,各种家庭剧团和职业剧团也仍是演出的主要力量。宫廷昆曲演出也有所发展,清代初年主要是演出各种经典剧目的选场,乾隆时期,一些文化官员奉命创作了部分篇幅较长的大戏,将昆曲演出完全纳入了宫廷文化的范畴。 来自民间的昆曲曾以优美清新的风格超越了其他简单粗率的戏剧样式而登上时代艺术的巅峰,遗憾的是,到了清代中叶,昆曲经过长时间的繁盛之后,日渐失去原有的活力,开始走向衰微。众所周知,昆曲的繁荣是与众多作家、学者的全力投入分不开的,待到汤显祖、李玉、洪升、孔尚任等引领过时代思潮的知识精英消逝在历史的地平线以外,昆曲便无奈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寂之中。平庸的后继者们难以达到前代大师的艺术水准,只知道按照日益僵化死板的规范进行创作,推出一部又一部面目雷同、毫无新意的作品。

在艺术上,细腻幽雅的昆曲也开始显露出远离大众欣赏趣味的一面,过分雕琢的歌词、过分悠长的演唱、过分缓慢的节奏让普通观众越来越难以接受。

清政府颁布的包括禁止官员拥有家庭戏班的禁令,使家庭昆曲剧团不复存在,文人和绅士阶层与昆曲的密切联系遭到了致命的破坏,昆曲失去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只能在苦苦撑持中不断衰落下去。

清代中叶以后,各种演唱地方戏曲逐渐兴起,它们粗犷的格调、旺盛的生命力,丰富多变的形式,被人们称之为“花部”。在它们的猛力冲击下,昆曲逐渐退出了主流舞台,也宣告了中国戏剧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些新出现的戏曲样式往往是以歌舞为主、情节简单的民间小戏,或者是昆曲和其他传统剧作的改编本。与被人们称之为“雅部”的昆曲相比,它们的语言显得粗糙而杂乱,其中甚至存在着逻辑混乱、句法错误的弊病。这是因为这些戏的作者大多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民间艺术家,他们不懂诗歌格律,也没有系统学习过传统的经典作品,但他们却有文人作家、学者所无法企及的一些长处,那就是他们对民间艺术和大众语言相当熟悉,对普通观众的心态也比较了解,知道一出戏怎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他们创作的那些贴近生活、贴近观众的地方戏剧就这样颠覆了昆曲优雅的美学传统,显示出朴质真淳、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可以说,这些地方戏剧之所以能战胜昆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拥有了当初昆曲征服观众时所具备的真诚和淳朴。换言之,昆曲之所以衰落,也正是由于它背叛了成功时的艺术信条,走到了自己的反面。

为了与地方戏剧竞争,昆曲戏班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清代民间表演艺术家们不再在舞台上演出完整的昆曲剧目,他们在昆曲原剧基础上,挑出一些精彩的场次或段落作了天才性的再创造,在表演中充分发挥歌唱的技巧,增进戏剧动作的美感和难度,同时增添一些滑稽有趣的情节,用来冲淡典雅的唱词给观众带来的隔阂。这便诞生了“折子戏”。在长期演出过程中,这些昆曲“折子戏”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充实进许多生动的细节,使剧作内容更加完美,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而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令人百看不厌。

此外,清代民间表演艺术家还特意编创了一些内容通俗的短剧和场面火爆的武戏,与传统剧目选场同台演出。这些新增剧目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清新明快,热闹有趣,深为当时的观众所喜闻乐见。就这样,清代中叶以后的昆曲凭借经典剧目的“折子戏”和新编短剧继续活跃在舞台上,在与各种地方戏剧的竞争中重新激发出艺术的生机。

另一方面,在舞台演出的竞争中,昆曲的艺术元素为各种地方戏剧所吸收,促成了地方戏剧的繁荣和京剧的诞生。新兴的京剧继承了昆曲的部分剧目和曲牌,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昆曲的行当和表演体制,同时克服了昆曲语言的局限性,从而赢得观众的拥戴,成为继昆曲之后主宰中国剧坛的重要戏剧样式。

昆曲历史悠久,其代表着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和剧种。它剧目丰富多彩,唱腔婉约柔美,表演载歌载舞。

昆曲是流行于我国江苏南部(南昆)及北京、河北(北昆)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用昆腔演唱。“昆腔”也叫昆曲、昆山腔。昆腔(昆曲),或与北曲相对称为南曲、南词。它原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一带流行戏曲腔调,那时的南戏“巡演”曾流经江苏昆山地域,与当地的语音和音乐汇融。后经昆山声乐师顾坚的歌唱而改进,亦为推动“昆山腔”行成与发展。至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流寓江苏太仓码头的魏良辅等人对昆腔又进行了融会革新,以唱传奇剧本为主,兼用笛、笙、箫、琵琶等伴奏。初只行于吴中,后渐流传各地使昆腔特别兴盛起来,成为明代至清中叶以前主要的戏曲声腔。后来,昆腔对其它剧种的行成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昆(腔)曲,以联曲体的表演形式,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演出,明万历年间才以姑苏城为中心扩展至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万历末年昆曲流入北京。可见,古老的文化遗产昆曲的发源地应是昆山,苏州只是其当时集中传播的“中转站”。

昆曲的表演形式优美动人,剧目脍炙人口。行成几百以来,昆曲以优美动听的曲(词)牌《醉花荫》、《沽美酒》、《四门子》、《折挂令》、《粉蝶儿》、《水龙吟》等得到传承与发展,同时也多为其它剧种吸收所借鉴。如在京剧行中演员讲究“唱念做打(舞)俱通,文武昆乱不挡”。其中的“昆”即为昆曲也。如京剧中武戏的《挑滑车》、《伐子都》,旦角戏的《游园惊梦》、《贩马记》,武旦戏的《挡马》、《扈家庄》等都属昆曲、红净戏《古城会》中关羽唱“吹腔”也是昆曲,凡属孙悟空的“猴戏”基本也都是唱昆曲。

由此不难看出,作为“百戏之祖”而著称及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它以博大精深,华美典雅之艺术风范而展献给观众。它又以牌曲联接起来的构成唱段及人物感情抒发自然的神髓表演,而被人们喜闻乐见。

因为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一带,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形态,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

昆曲艺术剧目丰富多彩,文词华丽典雅,曲调清俊婉转,舞姿细腻优美,武功技艺卓绝,表演情真意切,富有诗的意蕴,画的风采,熔戏、文、乐、歌、舞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对后来的京剧和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因此它被看作是中华民族戏曲的代表,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是中国戏曲艺术集大成者。

2001年5月18日,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腔、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昆曲源于南戏四大声腔中的昆山腔(其余三种: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

昆山腔:仅流传于吴中地区,魏良辅所著《南词引正》记载:“腔有数种,纷纭不类……唯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黄幡绰所传。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词,善作古赋……善发南音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后昆山腔经顾坚为首的文人改革后称昆山新腔,明正德、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改革创新,将起发展为细腻优雅的水磨腔,终于使昆山腔“清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此后,就是改革后的昆山腔迅速发展起来,加上丰富的表演形式,同弋阳腔一起成为了影响力最大的两种声腔并逐渐盖过弋阳腔,最终成为曲坛霸主。随着声腔、表演形式、剧本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昆山腔成长为此后的昆曲。

昆曲是我国众多古老剧种中发展最为成熟、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不少相对年轻的剧种都或多或少地借鉴过昆曲,无论是从剧本上还是表演上,昆曲因此被称为“百戏之祖昆曲(原应为“昆”),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之后,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到万历末年,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昆曲的演唱本来是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但在传入各地之后,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戏曲。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现,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同时,魏良辅对伴奏乐器也进行了改革。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合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

昆山腔开始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据学者研究称,“昆曲所代表的美学趣味虽然明显是南方的,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但是其文化身份却并不属于一时一地,它凝聚了中国广大地区文人的美学追求以及艺术创 造。正是由于它是文人雅趣的典范,才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有得到广泛传播的可能,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基本保持着它在美学上的内在的一致性。”

昆曲(昆山腔)的得名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为昆曲是由元代元杂剧衍变而来的,历史最悠久,出现年代最早。其他的戏剧都有它的影子,比如京剧,里面很多剧目都是昆曲里的,像《乾元山》、《扈家庄》、《挡马》、《游园》、《玉簪记》等等,因此昆曲可以说是百戏的鼻祖。但由于昆曲过于高雅,地方话难理解,难学难懂,不如京剧和地方剧种通俗易懂,昆曲渐渐没落,京剧渐渐兴起,使昆曲的发展缓慢,渐渐不为人知。

昆曲起源于什么时候

昆曲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原是流传于昆山等地的民间曲调,因吴语系特有的轻柔婉转而使该曲调风格独特,适合于体现细微的人物感情。后被文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