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将的目录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岳家将的目录,第1张

第一回 天遣赤须龙下界 佛谪金翅鸟降凡

第二回 泛洪涛虬王报怨 抚孤寡员外施恩

第三回 岳院君闭门课子 周先生设帐授徒

第四回 麒麟村小英雄结义 沥臬洞老蛇怪献枪

第五回 岳飞巧试九枝箭 李春慨缔百年姻

第六回 沥泉山岳飞守墓 乱草冈牛皋翦径

第七回 梦飞虎徐仁荐贤 索贿赂洪先革职

第八回 岳飞完姻归故里 洪先纠盗劫行装

第九回 元帅府岳鹏举谈兵 招商店宗留守赐宴

第十回 大相国寺闲听评话 小校场中私抢状元

第十一回 周三畏遵训赠宝剑 宗留守立誓取真才

第十二回 夺状元枪挑小梁王 反武场放走岳鹏举

第十三回 昭封镇王贵染病 牟驼冈宗泽踹营

第十四回 岳飞破贼酬知己 施全翦径遇良朋

第十五回 金兀术兴兵入寇 陆子敬设计御敌

第十六回 下假书哈迷蚩割鼻 破潞安陆节度尽忠

第十七回 梁夫人炮炸失两狼 张叔夜假降保河间

第十八回 金兀术冰冻渡黄河张邦昌奸谋倾社稷

第十九回 李侍郎拚命骂番王 崔总兵进衣传血诏

第二十回 金营神鸟引真主 夹江泥马渡康王

第二十一回 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岳鹏举划地绝交情

第二十二回 结义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岳母训子

第二十三回 胡先奉令探功绩 岳飞设计败金兵

第二十四回 释番将刘豫降金 献玉玺邦昌拜相

第二十五回 王横断桥霸渡口 邦昌假诏害忠良

第二十六回 刘豫恃宠张珠盖 曹荣降贼献黄河

第二十七回 岳飞大战爱华山 阮良卧底擒兀术

第二十八回 岳元帅调兵剿寇 牛统制巡湖被擒

第二十九回 岳元帅单身探贼 耿明达兄弟投诚

第三十回 破兵船岳飞定计 袭洞庭杨虎归降

第三十一回 穿梭镖明收虎将 苦肉计暗取康郎

第三十二回 牛皋酒醉破番兵 金节梦虎谐婚匹

第三十三回 刘鲁王纵子行凶 孟邦杰逃灾遇友

第三十四回 掘陷坑吉青被获 认兄弟张用献关

第三十五回 九宫山解粮遇盗 樊家庄争鹿招亲

第三十六回 何元庆两番被获 金兀米五路进兵

第三十七回 五通神显灵航大海 宋康王被困牛头山

第三十八回 解军粮英雄归宋室 下战书福将进金营

第三十九回 祭帅旗奸臣代畜 挑华车勇士遭殃

第四十回 杀番兵岳云保家属 赠赤兔关铃结义兄

第四十一回 巩家庄岳云聘妇 牛头山张宪救主

第四十二回 打碎免战牌岳公子犯令 挑死大王子韩彦直冲营

第四十三回 送客将军双结义 赠囊和尚泄天机

第四十四回 梁夫人击鼓战金山 金兀术败走黄天荡

第四十五回 掘河开道兀术逃生 迁都临安岳飞归里

第四十六回 兀术施恩养秦桧 苗傅衔怨杀王渊

第四十七回 擒叛臣虎将勤王 召良帅贤后赐旗

第四十八回 杨景梦传杀手锏 王佐计设金兰宴

第四十九回 杨钦暗献地理图 世忠计破藏金窟

第五十回 打酒坛福将遇神仙 探君山元戎遭厄难

第五十一回 伍尚志火牛冲敌阵 鲍方祖赠宝破妖人

第五十二回 严成方较锤结义 戚统制暗箭报仇

第五十三回 岳元帅大破五方阵 杨再兴误走小商河

第五十四回 贬九成秦桧弄权 送钦差汤怀自刎

第五十五回 陆殿下单身战五将 王统制断臂假降金

第五十六回 述望事王佐献图 明邪正曹宁弑父

第五十七回 演钩连大破连环马 射箭书潜避铁浮陀

第五十八回 放报仇箭戚方殒命 破金龙阵关铃逞能

第五十九回 召回兵矫诏发金牌 详恶梦禅师赠偈语

第六十回 勘冤狱周三畏挂冠 探囹圄张总兵死义

第六十一回 东窗下夫妻设计 风波亭父子归神

第六十二回 韩家庄岳雷逢义友 七宝镇牛通闹酒坊

第六十三回 兴风浪忠魂显圣 投古井烈女殉身

第六十四回 诸葛梦里授兵书 欧阳狱中施巧计

第六十五回 小兄弟偷祭岳王坟 吕巡检贪赃闹乌镇

第六十六回 牛公子直言触父 柴娘娘恩义等仇

第六十七回 赵王府莽汉闹新房 问月庵兄弟双配偶

第六十八回 牛通智取尽南关 岳霆途遇众好汉

第六十九回 打擂台同祭岳王坟 愤冤情哭诉潮神庙

第七十回 灵隐进香疯僧游戏 施全行刺义士捐躯

第七十一回 苗王洞岳霖入赘 东南山何立见佛

第七十二回 黑蛮龙提兵祭岳坟 秦丞相嚼舌归阴府

第七十三回 胡梦蝶醉后吟诗游地狱 金兀术三曹对案再兴兵

第七十四回 赦罪封功御祭忠坟 勘奸定罪正法奸侯

第七十五回 万人口张俊应誓 杀奸属王彪报仇

第七十六回 普风师宝珠打宋将 诸葛锦火箭破驼龙

第七十七回 山狮驼兵阻界山 杨继周力敌番将

第七十八回 黑风珠四将丧命 白龙带伍连遭擒

第七十九回 施岑收服乌灵圣母 牛皋气死完颜兀术

第八十回 表精忠墓顶加封 证因果大鹏归位

岳云:岳飞长子,字应祥,号会卿,宋宣和元年(1119年)六初五日生于河南汤阴县,母刘氏。岳霖:岳飞三子,后代在芙蓉镇一带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 (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奸臣秦桧诬陷,与父和张宪同时被害于杭州西湖,岳云张宪被害于杭州官巷口枣木巷,死年岳云仅二十三岁.

岳雷:岳雷系岳飞次子,刘氏生,字发祥,号夏卿, 又号声甫。 宋靖康元年(1216年)三月十七日,生于山西平定县军中,据河南夏邑县《岳氏宗谱》记载:岳飞宣和六年(1124年)赴平定任偏校二年,至靖康元年(1126年)刘氏生岳雷后离开平定,金南侵中原时失散。建炎三年(1129年)寻回军中。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莫须有”冤案起,万俟莴严刑逼供,“飞久不伏,因不食求死,命其子雷视之。雷入侍奉看,飞始复进食,岳飞被难后,十六岁的岳雷随同母亲李氏夫人被发配流放岭南。

岳霖:岳霖为岳飞三子,号商卿。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十五日, 生于宜兴唐门军中。母李氏,岳飞与李氏结婚是一一三O年春,在宜兴张渚,婚后居唐门,生岳霖。 岳飞遇害时,岳霖年十二岁,孝宗皇帝昭雪时,岳霖三十二岁。(详见“岳娩南渡蒙冤”编) 隆兴元年(1163年)四月二十三日,圣旨复岳霖为右承事郎。后又授南赣都督,食邑宜兴。 淳熙三年, 岳霖任广西钦州知县,淳熙五年(1178年)孝宗皇帝便殿诏见岳霖时说:“卿家纪律,用兵之法, 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之”。岳霖稽首涕泣说:“仰蒙圣察抚念,故家臣不胜感激”!岳霖遂上疏请求归还高宗当年所赐岳飞的御札,手诏, 孝宗皇帝诏令准左藏南库还之。 岳霖与朱喜、张拭为友,在各方的帮助下,即着手搜集岳飞遗文,修编成书。 因年老多病, 尚未完稿即病卒。岳霖卒于绍熙三年(1192年)十月,其时岳霖在广州做官(知广州), 故时岳珂年方十岁,随父官游。岳霖寿年六十二岁。

岳震为岳飞四子, 号东卿宋绍兴三年(1135年)四月生于军中,母李氏。岳飞被难时,岳震年仅七岁,与弟岳霆同时居九江庐山下沙河家中,父兄遇害的噩耗传来,家人闻变拥其兄弟二人过长江,改姓鄂,潜于黄梅大河之滨,后迁聂家大湾。岳飞冤案昭雪后,岳震历任朝请大夫,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 户部度制司郎中, 江东提举等职,宁宗赠保义郎,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加封缉忠侯。

岳霆系岳飞第五个儿子, 字应时, 号君锡。 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二月生于军中,母李氏。父兄遇害时,岳霆岳震在江州故居居住,噩耗传来,家人闻变引岳震岳霆兄弟二人潜过长江,改姓鄂,隐居于黄梅大河镇后迁聂家湾。 二十一年后, 孝宗皇帝为岳父子平反昭雪时,才恢复岳姓。岳霆初名岳霭,孝宗皇帝赐名岳霆,官授朝散大夫,监潭州(今长沙市)守宗正节使,宁宗赠修武郎、阁门祗侯、举直大夫等。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续忠侯。

--------------------------------------------------------

岳甫字葆真,岳云子,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六月二十八日生,理亲嘉泰四年(1204年)九月二十四日卒,寿年六十七岁。

岳大娘适张宗本,授武进校尉。岳申授保义郎,官真州防御使。

岳申:岳云三子

岳雷子女:

岳经:岳雷长子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授承事郎

岳纬:岳雷次子景定二年授将士郎,任夔州将领

岳纲:岳雷三子景定二年授武德郎,任江西副总领,封尚书,初居九江,后迁临安。

岳纪:岳雷四子景定二年授修武郎,任镇江提典医学

岳二娘:岳雷长女

岳三娘:岳雷次女

岳雷子女:

长女岳二娘,长子岳经,二子岳纬,二女岳三娘,三子岳纲,四子岳纪

岳霖子女:

岳琮飞又名璞,赐各旗,授承信郎飞致仕封尚书。

岳琛:次子,授承信郎,任海宁县尉。

岳珂:三子,进士出身,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历官嘉兴军府,总领浙西财赋,通城开国伯等,晋封邺侯,官至正三。

岳霖女:岳璎,适陈址。

岳震子女:

长子岳瓒,字念一,授从事郎,任无为军安抚使;

次子岳琯,字念三,授承直郎,任广州知录侍班;三子岳玭,字念四,授迪功郎,任汀洲连城使;

四子岳琚,字念六,授将士郎;

五子岳踌,字念七,授将士郎;

六子岳璇,字念九。

岳霆子女:

长子岳蹯,字念二,授朝请大夫,监承知金州兼内安抚使,

次子岳与,字念五;

三子岳琨,字念八。岳霆后裔,有长子岳蹯系例一支居湖南邵阳,一支居安微阜阳;次子岳与系例一支经山西洪洞转迁河南获嘉等县,三子岳琨一支留黄梅县,现散居黄梅、广济两县。

--------------------------------------------------------

第四代:

岳甫生子七:岳觐、岳觌、岳岘,岳规、岳靓、岳 冫见 、岳观。岳甫后裔初居苏杭,后散居各地。

岳甫长子岳觐湖南益阳一支

岳甫次子岳觌浙江杭州一支。

岳间见:岳纬长子

岳蹯:岳霆后裔,岳琨长子

岳与:岳霆后裔,岳琨次子

岳琨:岳霆后裔,岳琨三子

---------------------------------------------------------

其他后代:

岳聪一:岳飞第九世孙,是琮的后代。原籍江苏宜兴,于明朝初期避阉选之难,携一男(岳长泰)二女逃往新郑具茨山(今改名始祖山)之山阴,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越五世生二子曰大。

岳浚(岳飞九世孙),博学好义,官百门尉,积书万卷,一时名士,卒于明洪武十年(1398年),寿年八十二岁

岳浚子女:

长子岳岱,为万石支祖;

二子岳岩,为湛渎支祖;

三子岳崧

岳崧子女:

长子岳文升、迁居汤阴

次子岳文景, 为长沟、汤堰、唐门支祖。

岳洵:岳文景后代(岳飞十三世孙)由长沟迁居知义庄,传今巳有叫十七户,六十余人。

二十七世孙岳宗雷,为宜兴县先进教师

二十八孙岳锦堂,一九二七年参加过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

岳祖德迁居北京1070信箱;

岳柏荣迁居武汉市航空路青年大街四十三号

岳风麟迁居北京大学任教,有岳呜嗥迁居上海市武进路247号;他们都是一九四九年后从宜兴唐门智义庄迁出外地工作的岳霖后裔。

岳霖长子岳琮永泰后裔,系由宜兴陈渡支经砒凌, 囚宫迁甘肃庄浪永泰堡繁衍,俗称永泰世系。

十六世孙岳大舟,先任广西漓江卫指挥,后进驻甘肃临洮。

岳大舟子岳仲武赠荣禄大夫,传十八世孙岳文魁赠少保三等,传十九世孙岳镇邦、为清代左都督绍兴总兵。

岳镇邦长子岳异龙,以功历任游山参将,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擢升为四川提督,后转任山东省总兵,妻王氏封一品夫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因老母年高九十,退休回川敬母,二年后岳升龙病逝于川,雍正四年(1716年)追谥敏肃。

岳升龙的弟弟岳超龙为天津总兵。岳超龙曾用名“刘杰”入伍,圣祖垂询,复本岳姓。因功擢刀东川营游击,雍正二年(1724年)授河州协付将。雍正六年(1728年)任天津总兵,雍正八年(1730年)任湖南提督,雍正十年(1732年)病卒。

岳超龙子岳钟璜任提督。

岳升龙子岳钟琪,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九月二十三日生于河南新郑,雍正五年(1727年)升任四川大将军督总元帅。岳钟琪字东美, 身长赤面、 临阵挟二铜锤,重百余斤,多智略,御众卒严、共甘苦。先任文职官, 后因战功晋升,清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镇守边关、定乱丰功,清高宗称之为“三朝武臣巨擘”,诰授光禄大夫,奋威将军、三等公、四川提督、川陕总督、陕西巡抚、宁远大将军、加少保、复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衔,赐号威信。抱病平乱,乾隆十九年(1754年)二月二十八日死于军中,葬于成都,寿年六十九岁, 御赐祭葬,谥襄勤,清代以汉人拜大将仅他一人,列有《岳钟琪传》。

岳钟琪子女:

长子岳溶,雍正六年(1728年)任山东巡抚。乾隆元年(1739)调江西光禄寺卿,后封为福建按察使, 广东巡抚。乾隆十八(1753)、授鸿胪寺卿,转通政使参议。

次子岳氵田 , 任侍卫。

三子岳氵田 封主事。

四子岳方任都司。

五子岳静封大安营参将,一等轻车都尉,其后二传至二十四世孙岳嗣仪,任国史馆协修兼秘书

岳嗣仪长子(飞二十五孙)岳开先为中华民国陆军少将,侍从武官。岳嗣仪次子岳涌先为政事堂法制局编译

岳嗣仪三子岳畴先为河南省城东区警察署长。

岳嗣仪四子岳豫先为北京大学分科学生。

岳霖长子岳琮,二传至岳遘(岳飞五世孙),字奉天, 迁居山西洪洞

岳宣(岳飞九世孙),号可道,著有《金华全集》

岳芳(岳飞十世孙),号中有,为元时名儒。

岳峻(岳飞十一世孙)更名岳永清,

岳野:(1920- ) 山东郓城人。原名岳喜瑞。作家。早年参加救亡剧团,先后在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亚等地演出,直至1949年。后到长春**制片厂任编剧。1950年后,任中央文化部**局艺术处编剧、**局**剧本创作所编剧、编辑部主任。1954年加入中国***。1957年调任北京**制片厂编辑处处长、编剧、艺委委员。近为编剧。出版有《友与敌》、《同甘共苦》、《英雄司机》及**《在前进的道路上》等

岳俊鹏:河南新郑西岳庄村人,岳飞第二十七世孙。现就读于洛阳师范学院。

岳正:明朝人,李东阳是岳正的四女婿。他是明英宗天顺8年第二甲第一名进士,他也位列北京孔庙的明代进士题名碑。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784538html

铜山县岳飞后裔是岳飞三子岳霖后裔,以茅村镇大庄村、大许镇岳海村最为集中,那里建有“岳飞纪念堂”。铜山有家谱可查呀,你是铜山岳飞后裔怎么会不知道呢?铜山的世系字辈顺序应该从22世起是:重开奇秀,永佐朝邦,崇德喜彩,增耀远贤。

问题一:族谱是怎样写的 家谱的七大主要内容。

一 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 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 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却不知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后人不可不慎。

《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 《家谱》均有记载姓氏的一章,以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

二 堂号

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 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 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 地方府、州、县名。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 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例如:王,胡 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三 世系表

如果发现一本关于您身世的家谱,您最想看的是什么哪?是不是想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家族中曾有过哪 些名人、功绩?家族中人现在哪里?等等,所有的答案就在家谱的世系表中。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 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 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 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 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 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 很多不便。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

问题二:如何编写族谱? 没必要一定用纸质的家谱慢慢修,尝试下电子家谱哦。可以边修家谱边寻根,实用,我们村都是用个这个同心圆家谱,百姓通谱网的、

问题三:家谱怎样填写 大体上家谱中简历填写如下:世次(如坤十三)-名-排行(某公第几子)-字号别名-履历(职务)――生卒(时辰年岁)-婚配(川明家世、生卒时辰年岁)

问题四:家谱的格式怎样写啊,需要些什么内容。说简单一点 古代的家谱在选官、袭爵、婚姻、社交、财产继承、睦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

的作用。因而,在编修家谱时,都应把这些方面的内容收录进去,以传示时人和

后人。从家谱产生之时起,三千多年来,由于时代的不同,家谱内容的侧重也有

所不同。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证明血

统,是为袭爵和财产继承服务的,关于这点,可从甲骨实物和《史记》中的有关

部分得到证实。先秦时期的家谱特别重世系,家谱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

系。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均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

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相应比以往有所增

加。魏晋以至唐代的家谱现在已基本无存,从现存的其他一些著作所引的零星文

字和后人再整理的资料来看,仍可了解到一些基本情况。魏晋至唐代家谱的内容

大致包括:郡望、源流、家族世系。当然,首先书写的还是姓名,姓名包括字、

号,还包括小名、异名、别名,然后记载生平,官爵(即使没有做过官,是处士

也记录上谱),生卒年及特殊死亡原因(如何时、何故遇害等等),婚姻状况

(妻妾姓名、排行,岳家门第,离、退婚等等),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做官、婚配

情况,以及著述、居住、迁徙、家族支系、坟墓等等,其中尤以地望,家世,官

爵,自己及兄弟姐妹、子女的婚配等情况,记录得比较详细。

宋代以后,家谱在政治生活中不再发挥作用,家谱的作用转移到尊祖、敬

宗、睦族上,因而,家谱的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宋元时代的家谱流传极少,

明代的家谱现在保存较多,分析一下,宋代以后家谱基本上去掉了关于岳家的内

容,而把记录的重点移到有关祖先、世系、恩荣、祠堂、居住、田产、坟墓等方

面,尤以子嗣和与血统有关的内容记载特详,但如岳家家世显赫,也可写上。宋

代以后家谱的内容通常包括:1、族姓源流,一般总要上溯到家族的始祖,大多

上托帝王、名人,以表谱形式,列出家族流传世系。2、恩荣,记录本家族列祖

列宗的诸如科举、仕宦以及受到 褒奖等情况,即使没有做过官,也要写上处

士,实在没有可写的,年纪活得大,则写上耆寿、寿妇等字样,努力使自己的家

族门楣生光。3、对每一个入谱之人,尤其是家族的重要人物,一般都写有传

记,详细记录他的名字、号谥、婚姻、生死经历、登谱之年、妻妾、节孝,其中

对子嗣记录得特别认真,严格掌握入谱标准,对诸如养子、私生子、女儿、11岁

以下死亡的幼殇以及人赘等情况,特别慎重,以防出现“冒宗”、“乱宗”之

事,保证血统的纯净。4、祖宅是先人们居住、生活过的地方,祠堂是祭祀祖先

的场所,祖茔是列祖列宗长眠之地,尊崇祖先对于团结族人有着极大的意义,故

对祠规、祠记、祠产、义庄、义田、家礼、家训及祖茔、祖屋的地形图等也记载

较详。5、最后是家传,一般收录有声望的先人的墓志铭、行状、寿序、年谱、

像赞等传记资料。有些家谱后面还专列著述或艺文一节,收载家族先人的著述、

诗文等。

中国古代的家谱,因为时代不同,作用不同,因而,记录的内容也不完全相

同,大致看来,越到后期内容越多,越到后来记录越详,与之相适应的是,家谱

的格式在不同时代也不尽相同。

商周甲骨、青铜家谱仅录世系,格式上是每人一行,说明关系,较为简单。

汉代的家谱格式大致有三种:一为横格表制,分代分格,按时代顺序排列,《史

记》中有关各表是其代表;二是以姓名为单位,先叙得姓起源,再述世系和官

位;三是一贯连写,汉代流传至今的两块碑文《孙叔敖碑》和《三老赵宽碑》是

其代表。魏晋南北朝是分行写,或连行写,每代与前代空一格,这从现存北魏薛

孝通贻后券>>

问题五:如何撰写家谱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安溪《谢氏总谱》卷首《联谱序》)族谱的形式有装订成册的(古为线装,今与一般印刷物相同),也有图表式的。许多家族把编纂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项义务写进族规,重修族谱年限不等。闽北浦城的季氏和李氏家族,均规定族谱30年一修。房氏则规定“宗谱有贤子孙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则存没葬地,时日不爽。先儒云,一世不修谱为不孝,宜知之。”(清・光绪《闽浦房氏族谱》)类似的族规,使修谱用家族法的形式永久化了。

族谱所载内容详略不一,通常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传记、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

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安溪湖头的李氏宗谱,认先祖为道教创始人李耳,直系则“出陇西,为唐高祖李渊公之苗裔。”南靖庙兜郭姓,认始祖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与“郭”音近),并由虢叔是黄帝的二十七世裔孙,郭子仪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孙、黄帝的八十七世裔孙,而推论自己的宗族嫡出于中唐名将郭子仪。(《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9页《庙兜郭姓的历史渊源》何柳枝)这些记载,易使族人深信不疑。其他的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这往往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福建的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古称“昭穆”),俗称“排辈份”。即在同一辈份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如某一父辈生三子,儿辈名按“永”字排列,分别称“永志”、“永仁”、“永贵”。如此,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为兄弟或堂兄弟辈份。已去世者,则在其名上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以示区别,沙县一带习俗,收养子若无族长和六亲认可,不可上谱排字辈,否则会被骂为“出透的人”而遭岐视。排辈份除少数由祖、父辈临时决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南靖县双峰村《丘氏族谱》载:从其二十一世始,标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 ,诗礼传家。创垂显奕,继述藏嘉。光前荣耀,世德作裘。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思皇多佑,福禄来成。庆余善积,谱泽绵延。宗风丕振,亿万斯年。”(《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6页《双峰丘氏的历史渊源》林明波)目前已传至“垂”、“显”字辈,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这种按族谱排辈份的方法,使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俗象,由于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为了区别同辈中的年龄次序,“排辈份”之外还要“排号”。永泰县同安乡张氏族谱规定,族人添丁按先后次序排号,日常称呼常舍其名而直呼其号,如同辈中是第20个出生的,就直呼“二十”以代名字。这一习俗在当地一>>

问题六:我想写家谱,怎样写 嗯嗯, 这位仁兄,你说的自己想编撰自己姓氏的家谱吗?

jiaz 这网站有各个姓氏家谱,供你参考

问题七:如何编写家谱世系图 世系图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考、世系记等。这部分内

容为所有中国家谱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

标志。世系表有两种格式比较常见:(1)宝塔式图谱:这一图谱形式何

人所创、创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最迟已在南宋时出现了,因此很

可能也是北宋人的产品。

现在在宝塔式图谱的基础上发展了很多种类如

1、树系图谱:(典型的宝塔式)

2、线形图谱(平行谱)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2)牒记式图谱: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代以文字叙述先人的事迹,

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

当然还有很多谱系图如龙凤家谱(其结构是中间是世代,左右两侧

分别是祖妣、祖考,也就是父母亲。因此,称此种家谱为龙凤家谱)、

欧阳修、苏洵所发明的欧式图谱和苏式图谱等等,但基本上都是在以上

两种谱系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别不是很大。常用的谱系图以树系

图谱和线索图谱最为常见。

答案:岳戴恒是唐朝初年的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世数是第十九世。

解释:岳戴恒,字文恒,唐朝初年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唐太宗时期的重要官员,后历任吏部侍郎、吏部尚书等职。岳戴恒家族源于汉代,其祖先岳飞是宋代的名将。据岳氏宗谱记载,岳戴恒是岳飞的第19世孙。

拓展:岳戴恒的文学才华不仅在唐朝时期备受赞誉,后人也一直对他高度评价。唐代著名文学家李白曾称他为“苏门四学士”,赞誉其文学造诣。岳戴恒的代表作品包括《赠别》、《题壁》等。此外,他还是唐代政治改革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提倡“法言者必法于情而不法于权”,主张以德治国。

岳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127个姓氏,四川、河南两省是岳姓占优势的地区。目前越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总人口约135万。

岳的名字与图腾

甲骨文中,岳二字同曰,从山。字的上半部分像山峰起伏,下半部分包含了相对食肉的野生动物的形状。岳的原意是指一座高大的山。在古代,祖先对高大陡峭的山有一种神秘感和恐惧感,认为山是神仙、鬼怪和猛兽出没的地方。是山上的神灵,不能随便进出,更不能得罪。

居住在山附近的先民对山的原始崇拜,产生了岳的图腾,成为氏族的名称。因为到处都是山,所以山的原始图腾的徽记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岳氏族徽。直到这时,岳一词才成为对五岳的专指,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恒山、中岳嵩山。尤其是泰山,成了帝王必拜、祭天的圣地。其中有一位原拜大山的岳氏后裔,正式以岳为氏。所以,岳正式成氏是比较晚的。

岳姓的起源与演变

元丰氏,傅的后裔,中国的岳氏是后来才正式使用的,秦汉时期血缘关系比较简单。相传,4000年前,尧舜的大臣和掌管天地的四时。相传傅的后代何善于观察天象,发明了历法,为尧掌管历法。其后裔建立了西河、河合国,位于今河南登封、巩义、荥阳一带,故岳氏出自冯氏。夏商以后,灭于商末,春秋时为郑之地。何的后人是的四座大山。四岳据说是尧舜四个部落的首领。当他是尧部落联盟的领袖时,四月选择了舜作为他的继承人。舜继位后,四月推举禹辅佐舜治理国家。这样看来,四月族的血统来自伏羲族,因为属于冯姓。岳家在岳四家之后。河南四岳后裔中的岳氏,很可能是居住在河南登封中岳嵩山的氏族的后裔。

外来基因的流入

岳的血统一直都是纯正的,几乎从不掺杂外来的血液。直到清初,外来基因才流入岳家。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杀后,其部分后裔和族人北上东北,定居辽宁。明清时期,其中就有满族人的旗帜。清初满清八旗改汉姓,满清八旗岳家也恢复了汉族。东北的岳姓应该已经含有满族基因了。

历史上尚月姓氏的分布与迁徙

起源于河南的岳氏,一直主要活跃在河南地区。唐、的姓氏南至两湖,西至四川,西北至甘肃、陕西,北至河北、辽宁,东至安徽、山东。

宋代时期,越姓约有两万人,在宋代属于小姓。主要集中在湖南、甘肃、河南三省,湖南的岳姓约占全国岳姓人口的42%。

明朝时期,越姓有6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7%,排名第170位。宋元明六百年间,越姓人口迅速增加。当时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是岳姓的集中地区,约占岳姓总人口的59%。其次,分布在浙江、河北、四川等地。陕西是岳姓第一大省,约占岳姓总人口的20%。岳姓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D

岳姓人口约135万,是中国第127个姓氏,约占全国人口的011%。自宋代以来,越姓人口在近千年间迅速增长,其增长速度超过全国人口。目前四川是岳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岳姓人口的27%。岳姓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约占全国岳姓人口的61%。其次,分布在广西、湖南、江苏、北京、陕西等地。目前已形成以四川为中心,北通中原,经河北、山东之地,南接辽河流域和贵州、广西的岳姓分布带。

岳姓分布在川渝大部、湖北西北部、云南东部、广西西部、河南大部、河北、陕西、甘肃南部、晋京、山东西部、内蒙古中部和东北部、宁夏北部、西部带和黑龙江东南部。岳姓在人群中的出现频率约为02%,中心区可达06%以上。上述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12%。云南大部、贵州东部、四川西部、重庆南部、湖北大部、广西中部、湖南北部、江西、安徽和江苏、河南南部、山东东部、陕西西部、宁夏大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部、天津、内蒙古西部和东部、辽西、黑龙江大部,岳姓在人口中分布的频率约为01%-02%,以上

岳姓传统文化

王河县境内有山阳县和县。唐代设叶县,今河南安阳。其管辖范围包括河北邢台南部,河南临县、清丰北部,山东武城西部。

岳姓有四副重要对联:

一门忠孝;万法。

石泽堂袁茵;家之声幼,水之长。

三字重,黄龙恨;四川管公,青海管平。

恪守少保家风,五百年来,历久弥新,义、勇、忠、肝。

秦的成就是几十代人取得的,他努力工作,刻苦学习才得以摆脱。

家训:南宋著名抗金战士岳飞,初从军。为了鼓励她的儿子永远记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她的母亲烧了香和蜡烛。祭天、祭地、祭祖之后,她用绣花针在岳飞的背上深深地纹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并谆谆告诫他,不可念念不忘国家和朝廷。岳飞在抗金的一生中,始终没有忘记“家训”。他率领的岳家军把游牧民族打得落荒而逃,吓退了敌人。当时世界上流传着一句鼓舞人心的口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名人频率和家族圣贤

从755年到79000年,共收集到岳姓名人34人,占名人总数的007%,在名人姓氏排行榜中排名第191位;岳的著名文学家占全国文学家总数的009%,排名第158位。岳名医占全国医学博士总数的015%,排名第101位。岳姓艺人占中国艺人总数的009%,排名第153位。

历代岳姓重要人物有:岳飞、南宋著名抗金名将岳云、文学家、史学家约克;元代福州道总经理岳天珍;南京兵部侍郎岳,江西按察使栾;清代四川巡抚岳小龙,川陕总督岳钟琪;当代地质学家岳喜新。

岳血型

越人的血型分布如下:O型占327%,A型占288%,B型占293%,AB型占92%。

岳家将的目录

第一回 天遣赤须龙下界 佛谪金翅鸟降凡第二回 泛洪涛虬王报怨 抚孤寡员外施恩第三回 岳院君闭门课子 周先生设帐授徒第四回 麒麟村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