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祖先是谁?
顾氏是勾践的后裔,这是远古以前的事了。到了战国东周时候,他们的后代叫安朱的,名亲,周赧王封他为东瓯王,秦统一中国以后,将安朱废为闽中郡长。对此清顾步青记诗赞东瓯王安朱称:
袭爵於周,为秦所废。秦乎秦乎,二世谁继。
公为郡长,民仍仰止。百六年华,子孙万代。
安朱的儿子是摇,字毋余,因破秦平楚,受汉高祖褒封为东海王。
宋晦翁朱熹记诗赞东海王毋余公摇称:
累世侯爵,无穷事功。破秦平楚,受命褒封。
封於东海,恩渥德隆。忠竭汉室,勋业谁同。
摇的儿子是期视,字昭襄,摇封期视为顾余侯,后,汉惠帝遂亦封之。这才有了顾姓。
对于顾氏的始祖,清嘉庆18年(1813年)顾步青等纂的《武陵(顾氏)宗谱汇编》和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顾哲城的钞本《顾氏重汇宗谱》都是以摇之父安朱为“始祖”。说这是“沿用吴相醴陵侯雍辑纪姓源时追得姓祖,以期视公祖父安朱公为一世,且相传已久,不便更改,而今仍其旧。”以安朱公为一世。
有的谱以丞相雍为“一世祖”记述的。《同里谱》就是直接以雍一世开始记述。在记谱之先,还记下一段雍之前的世系。有的谱把此称作世系本源。自安朱至雍有十八世。也就是以安朱作始祖时,雍是第十八世孙。
也有的谱以顾野王为始祖的。如无锡顾宝钰、顾宝琛的《顾氏大统宗谱(无锡)》则从野王开始记述,有的还把他称为顾氏的“中兴祖”的(见《顾氏重汇宗谱》)。自雍至野王有十四世。以雍作始祖时,野王是第十四世孙。
最后一种就是以迁居当地的始祖作为一世来记谱的。大部分地区性的顾氏家谱,几乎都是以其迁居始祖作为一世祖的。但他们的谱,一般都同原来居地的顾氏宗谱可以连接上的。譬如从同川顾氏老二房迁徙昆山千墩一支,在以后又接上了同里的时茂支仁派的宗谱。
本谱循《同里谱》“以安朱为顾姓始祖,雍为记谱始祖。”
——摘自《同里西宅别业顾氏族谱》
「顾」源出:
一﹕ 出自妃姓,以国为氏 据《元和姓纂》所载,夏朝有附庸小国,在今河南省范县东南 商汤起兵攻伐夏桀时,先灭顾国,韦国 其国人以原国名”顾”为氏。
二﹕ 出自姒姓,越王姒勾践的后裔在越国被楚国灭国之后,迁居浙南,定都东瓯,称东瓯王。第七代东瓯王姒摇在西汉应功受封为东海王,因首都在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俗称东瓯王。摇之子受封为顾余侯,世居于会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后以顾为氏。
顾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最早的一支形成于夏末商初,出自顾(今河南范县);还有一支形成于西汉初期,出自会稽(今江苏苏州)。
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顾氏,已姓,伯爵,夏、商之诸侯,今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是其地也,子孙以国为氏。又,顾氏谱云: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封东瓯,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汉初居会稽,亦为顾氏。”
而另一支顾姓源自遥的子孙。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从而又形成一支顾姓居民。
这两支顾姓,一支起源于北方,另一支起源于南方,后人便称为“南顾”和“北顾”。至今顾姓人在谈论其渊源时,仍有“南顾”、“北顾”之说。
顾氏得姓后,“北顾”发展不及“南顾”,南顾很快成了会稽一带的大姓,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三姓合称为会稽四姓。由于顾姓主要发源和成长于会稽,所以会稽也成了顾姓的著名郡望之一。后来,这支顾姓中的人西迁武陵(今湖南常德),并迅速发展,因此武陵也成了顾姓的又一郡望。三国至唐代,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之一;唐以后,由于种种原因,顾氏不断向南北各地播迁。至明代,不仅分布于今山东、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四川等地,而且在北方的陕西、山西、河北、内蒙等地也有顾姓人居住。
但是,综观顾氏家族史,从古至今,其发展繁衍中心却一直在江浙一带,因此,顾姓历史名人大多出自南方,尤其是江苏。例如:三国时吴国丞相顾雍,西晋时支持司马睿的江南士族领袖、顾雍之孙顾荣;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时期的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元朝画家顾安、文学家顾瑛;明朝武英殿大学士顾鼎臣、吏部文选司郎中顾宪成;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清朝词人顾贞观、学者顾栋高、校勘学家顾广圻等,都是今江苏人。唐朝诗人顾况为今浙江人,五代南唐画家顾宏中为江南人;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顾君恩为湖北人。
从鼎鼎大名的三国宰相顾雍、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唐朝诗人顾况到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亭林先生顾炎武,都是同一个老祖宗,其祖先就是“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越王勾践。这是当前76岁的顾巨川先生在续修家谱时偶然发现的。
昨天,在这位移居上海的太仓顾氏后人的书房里,老先生向记者激动地讲述了他的最新发现。年初,顾氏后裔齐集太仓浮桥老家,商议续修族谱。顾巨川在翻检祖辈传下来的《顾氏铭宗天荣支瀚派敏士后房谱》时,惊讶地发现,江南顾氏家族实出一脉,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少典氏,继而轩辕黄帝,历41代至越王勾践。谱中所记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顾氏得姓考》清楚表明:“至我宗顾氏乃自东汉著闻,其为越王之后,可证者一也。而顾氏乃世居会稽(汉会稽郡治即今之苏州府吴县),至孙吴时成为顾陆朱张四姓,其为越王之后可证者二也。况顾氏世谱自吴丞相雍上追受氏之先以东海王摇之父安朱为一世,后鳞次相承,代传不爽,其为越王之后可证者三也。”谱中列示的顾氏宗族谱系显示,自上古少典氏历53代至安朱,其子摇扶汉破秦,被汉高祖刘邦封为越王,摇的儿子期视受父封顾余侯,后遂以顾氏为姓。其中期视上溯14代即为越王勾践。
《顾氏家谱》表明,江南顾氏先祖自顾余侯起即聚居苏州西部光福山里。江南之崇明、太仓、嘉定、昆山、南京、常熟、无锡、吴江、松江等地顾氏皆出光福。
姓氏来源
远古帝喾高辛氏之孙玄元,有功于唐尧,受封为路中侯,其后子孙便以路为姓,世代相传。
郡望堂号
汉置内黄郡,现在河南省内黄县。
路姓起源有
( 一)、出自姬姓,为黄帝的后裔。黄帝生子玄器,玄器生子帝喾,为高辛氏。帝喾有子挚,挚生子玄元,在唐尧为部落首领时,玄元因功封为路中侯,历经虞舜时期和夏朝,一直为侯爵,其子孙以国为姓,为路氏。见《唐太原令路公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二)、出自姜姓,为炎帝的后代。黄帝为首领时,封炎帝支子于潞地(今山西省长治市一带),春秋时,有潞子婴儿,后代子孙以封地为姓,后去掉三点水为路氏。见《元和姓纂》。
(三)、出自妘姓,为陆终的后裔。实际也是黄帝的后裔。黄帝子昌意生颛顼,颛顼子老童生吴回,吴回子即陆终。陆终有六子,其第四子求言(一名郐子),受封于路,子孙以路为姓。见《困学纪闻》。
(四)、以县名得姓。路,原为水名,作潞。初汉置路县,东汉改为潞县,该县有许多人以潞命氏,称潞姓,后复为路姓。见《姓氏急就篇注》。
(五)、以国名为姓。春秋时有潞国,隗姓(在山西潞城县东北一带),是赤狄建立的国家。公元前594年,潞国被晋国吞并,国人称潞氏,潞又写作路,也称路氏。
(六)、为一支少数民族改姓而来。《魏书官氏志》载,代北三字没潞真氏(或作没鹿真、末路真氏)改为路姓。
郡望堂号 汉置内黄郡,现在河南省内黄县。
路姓典故
湘潭博士2;
荆溪孝廉3。
注释:2宋代学者路振,字子发,湘潭人。五岁通《孝经》、《论语》。进士出身,曾任太常博士。文辞为名辈所称,有《九国志》。
3清代画家路学宏,字慕堂,乾隆辛卯孝廉。工设色花卉。
本乃嶔巇摩皓月;偏为路地骋良骐7。
注释:7妆代楹联作者姚莹(原名成玉,吉林白城人)给当代诗人、《满族文学》主编路地的赠联。
南式大学士;
仲略好尚书。
· 上联:典出唐代镇海节度使路隋,字南式。曾任左补阙,史馆修撰,以鲠亮称。文宗时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门下侍郎、宏文馆大学士。 下联:典出后魏车都尉路雄,字仲略。以军功为给事中,孝文帝称他为好尚书才郎。后迁伏波将军
尚德缓刑,用匡时政;
仁民近物,加惠生灵。
· 上联:典出汉代临淮太守路温舒,宣帝时,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帝善其言。 下联:典出宋代绍光间广东提刑路彬和。时夏税折布钱太重,彬奏乞鷁免。后去任,民攀留不舍
近汶上,远内黄,气钟玉女铜峰,从此奠安宏衍绪;
汉将军,唐宰相,书读缓刑尚书,只期忠永传家。
路姓与潞水关系密切
《姓纂》的有关路姓记载是这样的:“炎帝之后,黄帝封其支子于潞,春秋时潞子婴儿是也,今上党潞县,子孙以路为氏,望出阳平、襄城、陈留。东阳、河南。”
由此看来,路姓始祖的繁荣滋长于潞子一带,已经有了悠长的5000年时间,他们当初是由于潞水之名而得姓,潞水却由于路姓人士的世代绵延而闻名,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异常。�
源自上古炎帝神农氏的路氏,到了1100多年以前的唐宪宗元和年间(姓纂系此时之作),便已经从山西潞水的老家,逐渐迁到了陕西的阳平、安定,以及河南的襄城、陈留等地,可见得路姓子孙的播迁,也跟其他许多古老的姓氏一样,是自北而南,然后遍及于全国各地的。
不过,我国后世的路氏,并非仅仅只有源自炎帝神农氏的一支,他们的组成份子较多,有的是帝喾高辛氏的后裔,有的来自五胡乱华时期的外族,有的则是满洲旗人的后代,至少有5种不同的来源。�
这个集天下精英于一堂的古老姓氏,很早便在我国历史上出人头地,汉代路温舒和路博德的事迹足以说明。路温舒是一位了不起的法律学家,他在1900年前的西汉宣帝之时,就主张“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则太平之风可兴”。堪称法律之学的先知;路博德,则是汉 武帝时随霍去病六击匈奴建立不世奇功的名将,曾被封为符离候显达异常。
唐代真是路氏的一段黄金时代,路群、路岩父子在唐懿宗咸通年间的表现,更是当“举足轻重”4个字。
路群是一位通经术,善属文的性志纯洁之士,表现就不一样了。居相位8年,势动天下。后世对他的评论虽然不好,最后也被皇帝赐死,但路氏当时的不可一世,实在不难想见。
唐代真是路氏的一段黄金时代,路群、路岩父子在唐懿宗咸通年间的表现,更是当“举足轻重”4个字。路群是一位通经术,善属文的性志纯洁之士,表现就不一样了。居相位8年,势动天下,最后也皇帝赐死。
河东路氏七修族谱
路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路姓起源很广,最初起源有三:一、路姓起源于姬姓。传说远古时期黄帝生玄嚣,玄嚣生帝喾,帝喾生帝挚,帝挚生玄元,玄元在尧时被封为路中侯,封于“路”这个地方,玄元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名“路”为姓。二、路姓起源于□(目闰)姓,传说是远古时陆终的儿子求言的后代。三、古代有潞水,也被称作“路水”(今山西浊漳河),居住在那里的人因而以水名“路”为姓。路姓后来在阳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阳平望。
一、姓氏来源
远古帝喾高辛氏之孙玄元,有功于唐尧,受封为路中侯,其后子孙便以路为姓,世代相传。
二、郡望堂号
汉置内黄郡,现在河南省内黄县。
三、历代名人
路博德——汉朝平州人。以右北平大守从西汉名将霍去病去打匈奴,吃苦耐劳,杀敌勇猛,屡立战功,被朝廷封为符离侯。
路敬淳——唐朝临清人。少有志学,足不履门。居亲丧,倚庐不出者三年。后举为进士,迁崇贤馆学士。奉诏编辑庆邮仪典,又著《姓略》、《衣冠系录》等书。唐初姓谱学,唯敬淳名家,后有撰次者皆本之路氏。
路友于——名汝悌,字友于。山东诸城人。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后因病归国,嗣任北京《益世报》编辑。民国1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后被张作霖逮捕遇,年32岁。
我老家湖北省谷城县
家谱:山子战书云,全中开原春.光辉运景世,永定奇玉清
河北省景县路庄辈份排名:吉庆风鸣振 俊秀世岐芳 文德福泽永 兴汉清贵登
史记汉·司马迁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齐孝王十一年,吴王濞、楚王戊反,兴兵西,告诸侯曰“将诛汉贼臣晁错以安宗庙”。胶西、胶东、菑川、济南皆擅发兵应吴楚。欲与齐,齐孝王狐疑,城守不听,三国兵共围齐。◇集解张晏曰:“胶西、菑川、济南也。”齐王使路中大夫◇集解张晏曰:“姓路,为中大夫。”○索隐按:路姓,为中大夫官,史失其名,故言姓及官。顾氏按路氏谱中大夫名昂也。昂,五刚反。告於天子。天子复令路中大夫还告齐王:“善坚守,吾兵今破吴楚矣。”路中大夫至,三国兵围临菑数重,无从入。三国将劫与路中大夫盟,曰:“若反言汉已破矣,齐趣下三国,不且见屠。”路中大夫既许之,至城下,望见齐王,曰:“汉已发兵百万,使太尉周亚夫击破吴楚,方引兵救齐,齐必坚守无下!”三国将诛路中大夫。知
大夫齐初围急,阴与三国通谋,约未定,会闻路中大夫从汉来,喜,及其大臣乃复劝王毋下三国。居无何,汉将栾布、平阳侯○索隐按表是简侯曹奇也。等兵至齐,击破三国兵,解齐围。已而复闻齐初与三国有谋,将欲移兵伐齐。齐孝王惧,乃饮药自杀。景帝闻之,以为齐首善,以迫劫有谋,非其罪也,乃立孝王太子寿为齐王,是为懿王,续齐后。而胶西、胶东、济南、菑川王咸诛灭,地入于汉。徙济北王王菑川。齐懿王立二十二年卒,子次景立,是为厉王。
我国古代谱牒姓氏之学发达,相关书籍相当多。唐林宝撰《元和姓纂》。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还有《世本》、《族姓记》,《三辅决录》以及《百家谱》、《英贤传》、《姓源韵谱》、《姓苑》等等。宋末元初的硕儒王应麟 ,撰写了 《姓氏急就篇》
我国古代谱牒姓氏之学发达,("谱牒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家谱、族谱的学科。"家谱"是以表谱的形式记载家族世系繁衍和本族人员事迹的图书体裁。)相关书籍相当多。关于中国谱牒的产生过程,根据目前能见到的材料和研究状况,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小的阶段,即商代(公元前1500-1000年)的萌芽阶段与西周(公元前1000-800年)的形成阶段。商代已有一些简单的世系表,是家谱的雏型。较为完备、成熟的谱牒形成于西周。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到春秋时,谱牒相当盛行了,不过由于这种东西并非专门著作,小能强大雅之堂,传到今天的连一种也没有。
南宋著名史学家莆田人郑樵撰,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成书。《通志》为通史性的志书,共200卷,其中第一略《氏族略》为考辨、论述姓氏的专著,共收录姓氏2255个。
此外,郑樵还著有《氏族志》、《氏族源》及《氏族韵》等相关的姓氏学专著,是我国姓氏学研究中承前启后的著名学者。
《古今姓氏书辩正》40卷,邓名世撰,其子椿裒次之。此书搜集宋及宋以前历代姓氏文献,对当时所能见到的姓氏的起源、郡望、名人、流布作了或详或略的考证,为后人研究姓氏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堪称宋代姓氏学研究集大成之作,是我国古代姓氏谱牒学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邓名世因不满前人以及当时姓氏研究大多停留在记录姓氏的现状,而是以考证姓氏文献的真伪为己任,希望能清理以往姓氏研究的成果,在学术上有所创新。他从考辨以往姓氏书之误入手,以修撰一部古今姓氏全书为撰著宗旨,因此"长于辩论"成为此书的一大特点。《辩证》问世以后,颇为同时代学者所重,也对后世的姓氏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朱子语类》称赞邓名世"世学甚博,姓氏一部,考证甚详,盖不虚也",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困学纪闻》等多引据邓著。清乾隆年间纂修《续通志》,其《氏族略》一篇更是多据《辩证》以补充之。在现存的姓氏谱牒文献中,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与《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鼎足而立,有着重要的地位。
《元和姓纂》是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两种。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年(812)成书。
谱牒在历史上曾经兴旺过一阵子,后来随着宗法式家族制度的瓦解而消亡了。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公元200-300年)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形成后,谱牒又再次盛行起来,不过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西周春秋时的谱牒不同了。这时称之为“谱牒”的文献,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家传”,这是最初级的形式。一个家族之所以在一个地方兴旺发达起来,必有几个人对家族的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或者做过朝廷要员,或者做过封疆大吏,他们的子孙就为他们立传,表彰他们的功绩,显示自己家族的身份。如:《荀氏家传》、《袁氏家传》(汝南)、《裴氏家传》(河东)、《褚氏家传》(阳翟)、《谢车骑家传》(陈郡)等。
谱牒的第二种形式是“家谱”,或叫单姓族谱,每姓每族一本。家传是传而不是谱,只能记载家族名人事迹,不能把所有族人都记上去,光有家传还是无法搞清家族所有人的血缘关系的,于是有人以家传为基础,以家族的世系为脉络,把包括名人和非名人的所有族众贯串起来,注明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这就是家谱了。如:裴松之《三国志》注中引到的:《崔氏谱》(博陵)、《郭氏谱》(太原)、《陈氏谱》(颁川)、《稽氏谱》(谯郡)、《阮氏谱》(陈留)、《王氏谱》(太原);《世说新语》注中引到的:《王氏世家》(琅琊)、《袁氏世纪》(汝南)、《王氏家谱》(东海)、《荀氏谱》(颍川)、《谢氏谱》(陈郡)、《羊氏谱》(泰山)、《顾氏谱》(吴郡)、《陆氏谱》(吴郡)等等,都是这样的家谱。
谱牒的第三种形式,也是最高最典型的形式是“簿状谱牒”,后来又叫作《百家谱》、《东南谱》、《十八州谱》、《天下望族谱》、某郡望族谱等等。家传、家谱都是私家撰述,不具法律效力,必须有一种得到朝廷认可的官撰的谱牒,才能据以确定谁是士族,谁是庶族.才能据以选官、论人和通婚。官修的谱牒不是某一姓的家谱,而是全国或某一郡所有士族家谱的汇编或选编,所以叫作“百家谱”(百指约数)等等。在这种官撰的谱牒中,把天下所有士族的姓氏、郡望都列进去,每姓士族又都详细列其成员的名字、官位及血缘关系,这就是簿状谱牒。所谓“考之簿世然后授任”(《太平御览》卷二一四引《晋阳秋》),“有司选举必稽谱籍”(郑樵《通志》卷二五《氏族略序》一《氏族序》),就是指这种官修的谱牒。官修谱牒不仅同士族的仕途性命攸关,而且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要对所有自认为是士族,并将其家谱上之于官的家族进行甄别、认定,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修订与重撰,所以朝廷设立专门的常设机构图谱局主持撰修工作,置郎和令史等官来执掌(《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载沈约语),并汲收对谱牒有研究的学者参与其事。
东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制度充分发展,士族、非士族要根据谱牒来确认,人们入仕做官要根据谱牒来认定门阀的高卑,所以谱牒之学就成了一种专门学问,有专门的人从事研究。天下那么大,士族那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又那么复杂,每个家族的历史,近的兴起于魏晋之际,远的则要追溯到东汉中叶,少说也有几百年,要搞清楚他们内部和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如:血缘关系、名讳、官位、姻亲等等),确非易事。再加上许多新起的士族要求列名谱牒,而许多庶姓大族还采取冒名顶替、伪造家世等手段企图挤进谱牒,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谱牒修撰的艰巨性。东晋初年苏峻之乱,把原来的谱牒焚毁了,后来重修,称为“晋籍”,其分量之大竞有东西两库(《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这样繁杂的工作,没有专门学问,不作专门研究,的确是不行的。所以从西晋以后,到南北朝时,毕生研究谱牒的不乏其人,有的祖孙几代从事谱牒研究,从而出现许多著名的谱学家。
西晋(公元250-300年)的著名谱学家是挚虞。挚氏为京兆大族,虞父模曾任曹魏太仆卿。挚虞才学通博,著述不倦,认为汉末以来天下丧乱,许多世家大族,虽子孙已不能明其祖先的事迹,辨其家族的由来,于是撰《族姓昭穆》十卷,进于朝廷(《晋书》卷五一挚虞传)。此书早巳遗佚,我们不能确知其内容了。所谓“族姓”即指世家大族式家族,所谓“昭穆”即父子祖孙的血缘关系,这是现在所知道的当时第一部记载天下士族血缘关系的正式谱牒。因为它“定品违法”,大概是触动了一些显赫的大族,为人们弹劾。它有没有成为官书,我们也不得而知,从晋武奇特诏原谅其“违法”的过失来看,大约是被钦定为官修谱牒了。
东晋南朝(公元400-500年)的著名谱学家有贾弼之、贾匪之、贾渊祖孙三人和王僧孺。贾氏为南渡的平阳大族。贾弼之在东晋太元年间由朝廷委任撰修谱牒,于是“广集众家,大搜群族”(《南齐书》卷五二贾渊传),撰成《十八州士族谱》百帙,共七百余卷,缮写抄定,藏在秘阁,另抄别本藏于左户。其子匪之,匪之子渊,世传其业。齐永明中,贾渊与王俭共同参撰《百家谱》,又撰《氏族要状》、《人名书》等谱牒,并行于世。谱牒研究成了贾氏世传的家学。王僧孺出身于东海王氏。他在梁代继续贾氏的研究,接成《十八州谱》七百一十卷(当是修订贾弼之之书)、《百家谱集抄》十五卷、《东南谱集抄》十卷(《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此时的谱牒之学,到了王僧孺手中,算是集大成了。
北朝(公元350-550年)官修谱牒,大抵均属集体撰述,故不见研究谱牒之名家,如魏太和中,诏各郡中正,“各列本土姓族”作为选士的依据,似乎还没有把全国士族的谱牒统到一起来。北齐的《类例》以甲门为士族,北周的《建德氏族》以四海通望为士族,似乎是他们那个小国的统一的谱牒,除《类例》知道是浮屠昙刚所撰外,《建德氏族》也是集体撰修的,故未留下撰人姓氏。
唐代在太宗、高宗两次修谱。高士廉等修<氏族志>。高宗时修《姓氏录》。
唐初的著名谱学家中首先要介绍的是路敬淳。他是高宗、武后时人,勤学不倦,对于历代谱学素有研究,对于各个士族的门第姓望,能究其根源枝派,曾撰《著姓略记》十卷行于世。史称“唐初姓谱学唯敬淳名家”,其他各家“皆本之路氏”(《旧唐书》卷一八九路敬淳传)。另一名家是柳冲,他曾主持修撰《姓族系录》,“好学多研”,是路敬淳以后的第一人。唐代谱学为柳氏家学,后其族人柳芳著《氏族论》,是对魏晋以来的谱学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的第一篇论文,为后世研究谱牒的人所必读(《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比柳冲稍后的有韦述,亦是唐代谱学名家。他雅好谱学,在秘阁见到柳冲等撰《姓族系录》,非常喜爱,乃于工作之余,亲手抄录,另撰成《开元谱》二十卷(大约是《姓录》的节本)(《旧唐书》卷一○二韦述传)。柳芳《氏族论》“唐兴,言谱者以敬淳为宗,柳冲、韦述次之”(《新唐书》卷一九九柳冲传),应是不假的。
唐初谱牒的形式也同魏晋南朝一样,分为私修的单姓族谱和官修的天下望族谱两种,前面说到的几次重修谱牒,即是指后一种。隋唐的单姓族谱,如《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和《通志·艺文略》中提到的许许多多某氏某姓家谱,我们至今只发现了两件原件的残片(见《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第64,180-184页),都是用方框、线条、箭头表示的世系图表,详细注明每人的血缘关系、名讳、官职及配偶的姓氏名字等,图画清晰,抄字工整,人们看去,一目了然。官修的望族谱,却在敦煌石室中发现了几种残卷,其中以题为《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的最为完整和典型。它的内容是按照唐代的政治区划,依道、州、郡的次序排列,每一郡列出该郡的望族姓氏,少者三姓(如凉州西平郡),多者四十姓(如雍州京兆郡)(参见王仲荦:《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考释》、《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敦煌石室出残姓氏书五种考释》(均载《蜡华山馆丛稿》):多贺秋五郞:《中国宗谱的研究》上卷第一章。)。据我们看,这大约是官修谱牒的一种提纲,而不是修成的谱牒。因为光列每郡的几个望族姓氏,而不列出某一个人是不是属于这个望族,是起不到谱牒的作用的。
昨天登录网易博客,一位天下欧阳圈的圈主发了请求过来,不假思索我就点了接受,呵呵!有种回家的亲切感,家门哦——欧阳,以后我也是圈里的其中一员了哈!带着稍许的好奇,进入圈子浏览了一下,立即来了兴趣,何不到网上查查资料了解一下自己的姓氏?下面是我在网上花了相当的时间查找到的资料,整理出来让大家也了解一下欧阳姓氏的来源及欧阳家族,如果感兴趣的话,欢迎大家来一起来讨论。
在我国历史上,欧阳比较出名。早在汉时,便有“八世博士”。所谓的“八世博士”,指随伏生受《尚书》的欧阳生,以及他以下的欧阳高、欧阳地余、欧阳歙等八代子孙。欧阳家的八代,都以研习《尚书》闻名,致使《尚书》自此有了欧阳氏之学,而与大、小夏侯氏三家,都被立于学官,这就是《尚书》中的齐学,亦即学者们熟知的《今文尚书》。八世欧阳,为千乘人,即今山东高苑人。由此可见欧阳氏于越国灭亡后向北播迁的情况。自浙江而江苏山东,又自山东迁于江南各地,从唐代名士欧阳洵、 欧阳詹二人的出生地,便可一目了然。还有宰相欧阳通,五代词人欧阳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亦是南方人士,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留芳史册。清代有浙江提督欧阳利见。
姓氏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产物,是家庭、家族、宗族、氏族的血统联系,踩着先人的痕迹,欧阳姓氏,这些杰出人物体现了中华文明古国丰厚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所独具的深厚文化积淀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他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留给了子孙后代一笔无法估价的遗产,不但让所有欧阳姓氏的人引以为豪,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追寻着祖先的足印我们一起来耐心了解欧阳姓氏的来源:欧阳(ōu yáng 欧阳)姓源流单纯,源于姒姓,出自战国末期楚国越国勾践后裔子蹄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长于姬水,所以以水名为姓。黄帝有四位妃子,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元妃西陵氏,也就是发明养蚕的嫘祖,有个儿子叫昌意。昌意的儿子是颛顼,夏禹是颛顼的孙子。当时,洪水滔天,帝尧让颛顼的儿子鲧去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治水,结果失败,被尧处死。舜向尧推荐鲧的儿子禹去治水,那时禹刚刚二十岁。禹带领治水大军,利用疏导的方法,将洪水引进河道。大禹忠于王事,历经艰辛,辛辛苦苦三十二年,终于治好了洪冰。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成为历史佳话。尧死后,舜继承了帝位。舜年老后,让禹接了班。禹即位后,建都于安邑(今河南安阳),死后葬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世袭者一直负责会稽奉祀大禹的陵墓。据一些家谱记载,欧阳氏的人尊奉夏禹为祖先,他的儿子夏启建立了夏朝,传至夏少康——(公元前 2079年距今4072年)于会稽封支庶子,从此,这支夏禹的后代便在当地发展繁衍,并且经历夏商周几个朝代,一直王位相传。直到春秋时期,王位传至允常时,有子名勾践,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史称越王勾践。在春秋末年(公元前497—前465年)曾被吴国战败,勾践向吴王夫差称臣求和,亲自到吴国伺候夫差,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得到夫差的信任。另一方面,任用范蠡,文种等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势转弱为强。与此同时,范蠡派越国美女西施到吴国去,迷惑夫差,使夫差迷恋女色而对国事松弛下来,吴国由强转弱,十九年后,勾践把吴国灭亡。接着,他又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大会诸侯,成为霸主。勾践生鼫与,鼫与生不寿,不寿生翁,翁生侨伯,侨伯生之侯,之侯生无疆。到勾践七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无疆受齐人唆使,出兵伐楚,结果被楚灭,无疆也被楚军所杀。无疆的儿子们争夺王位,各居一方,次子蹄占得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的欧余山,由于位处山的南面,又称之欧余山之阳,自任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就用此封地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区三个姓氏,系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得姓始祖:无疆。欧阳氏是春秋时代著名的越王勾践的后裔。欧阳氏与欧(区)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欧阳氏的得姓,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根据《路氏》上的记载说,越王无疆的次子,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边。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族居于渤海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沧县。由此可见,欧阳氏和欧氏同出一源,故欧阳氏后人尊无疆为欧阳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欧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位列宋版《百家姓》复姓的第4席,其发祥地为渤海郡(河北省沧县)。当今,欧阳姓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吉安、永丰、万载,湖北省枝江、荆州、潜江,广东省广州、河源,河南省新郑,四川省绵阳、遂宁,安徽省阜阳、滁州,湖南省长沙、浏阳、隆回,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滕县等地。由于区、欧、欧阳三姓的族人较少,只有欧阳族人成立宗亲会馆,那就是坐落在乞纳街96号的欧阳家族联合会,会员有222人。
欧阳与欧氏有着不同的郡望: 潮汕欧氏,无论宗祠或门额,其郡望或书“平阳”,或书“渤海”,两者互用。然而,平阳在今温州,故为欧氏郡望;渤海,则是欧阳氏郡望。其郡望(即显贵世族,为当地所仰望——编者注)号称应是来自欧阳建。那生于河北南皮,为汉渤海郡地。以现有潮汕欧(阳)氏有关谱牒资料看,其往上溯源是:汉高帝时(前2006-195),有欧阳篆任涿州(今河北)太守,其派下分为两支:一支迁居山东千乘郡;一支原居于河北冀州。此一支有欧阳建(?-301),字坚石,任晋冯翊太守,才藻美赡,擅名北州,有“渤海赫赫,欧阳坚石”之誉。至永宁元年(301),坚石为石崇外甥,受牵系被赵王司马伦杀害,仅允其兄之子欧阳质以其族奔长沙。至唐代有欧阳询(557-641),著名书法家,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询之孙欧阳琮为唐吉州刺史,因家江西。琮传八世欧阳万,江西安福县令,江西庐陵欧阳氏始祖,万再传九世至欧阳修。
谱例: 中国的氏族作谱的历史虽然比较早,但是作为一个氏姓完整而系统的撰著体例应该是在欧、苏族谱以后才形成的。欧阳宗族的族谱,从欧阳修编撰《欧阳氏谱图》以后,虽有数十种族谱、家谱、通谱及续修的谱系著作,但是都是在《欧阳氏谱图》所定谱例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就其内容和特点总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条:
修谱强调“断于可见之世”,这是考虑到一个家族生生不息传下去,人员众多,家谱载不胜载,繁复琐碎。所以,对家谱、族谱要根据亲疏、远近的关系,有详有略。凡是亲的近的应该详记,远的、疏的便要略记。
玄孙后另为一世。谱系的原则,是由高祖、祖、父、子、孙、重孙、玄孙七世为一系,或五世为一系。玄孙以后,另为一系。这是按照中国古代礼法五服制度为标准的。
各谱要互见。虽然各谱要记其应该记录的,但各家谱之间应该互相衔接,以反映整个氏姓发展过程。
列出世系图表。世系表表示纵横的关系。欧阳修是用《史记》表的方式表现,以后所修的表则用树枝图的形式表现。上下为父子,左右为兄弟。
收录前代族谱序言。各谱除修谱人的总序以外,一般都将前代族谱中的序言,逐—收录,以展示族谱修撰的过程和沿革。
绘制先祖图像。版印书籍形成以后,各谱基本都将本族名人的图像刻印出来,以传永久。欧阳氏族谱中,除了欧阳修的像以外,还有得姓始祖蹄以及欧阳万等人的像。并加像赞,即用几句话(一般为韵语)概括像主生平。
先世考辨。时迁物换,人物繁杂,因此,旧谱中所记时间事件或有错,这是必然的。新谱对旧谱记载不准确的时间、地址、人物、事件,应进行考证,以求更加精确。
不收外姓。收养的男子不得入谱,是为了防止逆伦乱宗。即使有也须注明。
表后附传。图表表示纵横关系,但无法了解各人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一些名人。所以在族谱中,都在图表之后,附写传记,或请名人为之立传。
族表记录。谱中人员,受到皇家表彰的,要予以记录,并且将表彰的文书全文照抄。有当时名人对谱中人物颂扬的诗文,也要照录诗文,并记录作诗文者的姓名、籍贯、职务等。族规族训。这是明文制订的本族子弟必须遵守的家族法规,如勤俭持家,遵法守纪,不偷不抢,励志上进,乐善好施等。违犯族规的,重者不得入谱。
家乘谱牒: 宋欧阳修撰《欧阳氏族谱》;明欧阳春编《吉州欧阳氏通谱》;民国湖北枝江姚星吾编《欧阳宗谱》;湖北枝江欧阳运森(欧阳修38代孙)编《欧阳氏族谱》、广东欧阳可明编《欧阳氏族谱》等。这里列出越王勾践后裔欧阳氏的直系图谱,是湖北枝江欧阳运森(欧阳修38代孙)编的《欧阳氏族谱》,是三峡地区若干支系中的一支:1、勾践——2、鼠与——3、不寿——4、翁——5、翳——6、之侯——7、无疆——8、蹄(欧阳亭侯,受氏始祖)——9、恒——10朝——11完——12、东——13、谟——14、摇(《史记》称越东海王)——15、朱棣,即涿郡太守(夫人乃楚春申君之女)——16、鄅——17、行密——18、冯——19、惠瑕——20、茱颜——21、仲思——22、士达——23、蕖——24、翘——25、纲(与复同辈)——26、举——27、迹——28、纯——29、建(哲学家,《晋书》有传)——30、崇文——31、成——32、晋——33、启明(太子洗马)——34、乾(东官校书)——35、焕——36、景达(欧阳修沙溪谱列为长沙始祖)——37、僧宝(荔浦县令)——38、頠(《陈书》有传)——39、纥(《陈书》有传)——40、询(书法家,《唐书》有传)——41、通(武则天之宰相,《唐书》有传)——42、幼明——43、昶(苏州长史)——44、琮(唐吉州刺史,庐陵大族始祖)——45、晤(尚书秘阁修撰)——46、彻——47、弦——48、邈——49、规——50、绪(御史大夫)——51、万(唐安福令)——52、诚——53、雅——54、效(韶阳主簿)——55、托——56、郴(御史大夫)——57、偃(南京街判官)——58、观(崇国公)——59、修(江西永丰人,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宋史》有传)——60、发(《宋史》有传)——61、宪——62、兴世——63、庆——64、凤——65、文明——66、崇德——67、椿寿——68、礼——69、思之——70、士章——71、建翁——72、天池——73、思尹——74、敏——75、亢——76、瑛(于河南新郑守修公墓)——77、和——78、应春(明夷陵知州)——79、普诚(枝江始祖)——80、性恭——81、仁达——82、宽——83、国珍——84、科——85、宗元——86、柏——87、启龙——88、昆(吏部观政)——89、永泽——90、福——91、希义——92、元极——93、文深——94、治忠——95、开直——96、景财——97、运森——98、正传——99、家瀚——
整编到此,让我深深感叹,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不管它漂泊多远,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祭先祭祖,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他最大的心愿。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同化力以及认同感,归属感,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欧阳家世源流,子孙尤其值得自傲,不但可以源源本本地推溯到春秋时代的越王勾践。而且,更可以遥远地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圣君夏禹;不论是欧氏,抑是欧阳氏,都拥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家世源流。做为一个欧姓人还有什么比这份荣誉更值得自豪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时代非常杰出的人物欧阳修,集文学家与史学家于一身,他是宋仁宗天圣年间的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早年他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王安石推行新法时,他曾上疏指陈青苗法的弊害。欧阳修主张文章必须“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所写 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风与 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他的词婉丽,承袭南唐遗风。欧阳修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单独撰写《新五代史》,并著有《欧阳文忠集》。
欧阳修被潮汕欧氏尊为太始祖,不但上面的《得;姓歌》镌于石,且无论潮汕欧氏祠堂的神主牌位、楹联,残存宗谱以及欧氏族人口传等等均有所见。
座落在饶平县海山镇欧边村的欧氏宗祠,大门两侧墙壁,镶嵌着石棉线镌刻的《得姓歌》,计20句,共140字,内容是:
因封受姓曰欧阳,道德文章百世昌。
上溯渊源及大禹,禹垂明德至少康。
庶子无余封会稽,二十余世至允常。
子为勾践封越伯,传衍六世乃无疆。
伐楚楚伐族属散,子蹄封欧余山阳。
苗裔因之为姓氏,代有名贤与忠良。
渤海名士号坚石,才藻美赡扬晋邦。
长沙曰询率更令,字法楷范唐已彰。
太祖讳修出于宋,文章政事俱流芳。
大元使臣蕃潮汕,五湖四海创辉煌。
《得姓歌》对欧阳氏的源流及其蕃衍入潮作了高度的概括
郡望 堂号:
1 郡望
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出渤海郡。
渤海郡:西汉时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在今河北省沧县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靺鞨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契丹族所灭。
鄱阳郡:汉朝末年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鄱阳湖一带。
渤海郡:西汉时置郡,地点在今天的河北省沧县。
2、堂号
画荻堂:宋朝的欧阳修,三岁就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堂,但是母亲非常希望他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于是决定自己教他,买不起纸张,母亲就以沙地作纸,以荻当笔,教他识字。经过刻苦的学习,欧阳修终于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和对朝廷有用的人。
六一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其后裔将家族的堂名称为“六一堂”。
渤海堂:欧阳氏望出渤海郡,故有此堂名。
此外,欧阳姓的主要堂号还有:“载德堂”等。
对姓氏的来源及家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下面来说说我的祖籍吧!呵呵!据父辈们提起过,我们的先辈,只要遇到自然灾害,就会被迫背井离乡,形成江西填湖南,湖南填四川,四川填江西的循环大迁移。在民国时,有一年发大水,我爷爷的爷爷,也就是我的老爷爷从江西迁移到了湖南,在湖南安家落户。一直以为自己是湖南人,原来祖籍是江西(如果追寻到远古应该是浙江)。多年前家族补换家谱,才留意欧阳修的大名,也算是我的先人哈!呵呵!那么久远的事情,与自己何干,感觉自己有点攀附的嫌疑哦!低调低调再低调,在这不知天高地厚可真要被各位狠命拍砖啦!啊啊!且慢,没有功劳总有苦劳吧!花了我二天二晚的时间在网上查找资料,终于整理出来,让大家了解欧姓的来源,也算是给天下欧阳圈子所有欧氏家门一点贡献吧!让大家有种回家的感觉,感觉到家的温暖,不知大家是否认可?我们的先辈人才辈出,可否有种自豪感?
天下欧阳加油!我们的祖先禹是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杰出代表,先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动人故事,至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那发奋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了天下欧阳的凝聚力,成为欧阳姓氏世世代代努力拼搏的动力,激励着我们的奋发向上的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今天,我们为我们的伟大先人而感到自豪,天下欧阳相聚网易,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天下欧阳却亲似一家。
■姓氏源流
顾(Gù 顾)姓源出有三:
1、出自己姓,为夏朝时昆吾氏之后,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所载,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子叫吴回为祝融黎之弟,也为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为妻,生了六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今河南省许昌东),后代便是昆吾氏。夏朝时,昆吾氏有子孙被封于顾国(今河南省范县东南),世称顾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国之一。夏末顾国被商汤攻灭,散居各地的顾伯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称为顾氏。
2、出自姒姓,为越王勾践的后裔顾余侯之后代,以祖上封号为氏。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顾氏谱》等所载,相传,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夏帝少康后来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其后人以国名命氏,称为越氏。春秋末年,越国常与吴国交战,公元前494年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后终于公元前473年攻灭吴国,并向北扩展,成为霸主。战国时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经秦至汉,传至勾践的7世孙摇,曾担任过分布在今福建省北部和浙江省南部地区的闽越族首领,因助刘邦灭项羽有功,受封为东海王,因都城在东瓯,俗号东瓯王。后来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子孙留居会稽,其支庶子孙以其封号的第一字为姓,称为顾氏。史称顾姓正宗。
3、出自小数民族有顾姓或他族改姓顾氏:
① 满洲姓伊尔根觉罗氏自礼部尚书顾八代始,子孙以顾为氏。
② 裕固族顾令氏,汉姓为顾。
③ 锡伯族郭尔佳氏(亦作顾尔佳氏),汉姓为顾。
④ 今蒙古、壮、回等民族均有顾姓。
得姓始祖:顾摇。为越王勾践七代孙。上古时代,大禹死后葬在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夏帝少康后来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在该地建立了越国。春秋末年时,越国常与吴国发生战争,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灭掉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最终战胜吴国并成为霸主。经秦至汉,下传勾践七世孙摇,摇曾担任过分布在今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地区的闽越首领,因助汉灭项羽有功,于汉惠帝三年受封为东海王。后来摇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子孙留居会稽,其支庶子孙以封爵为氏,称顾姓。他们尊顾摇为顾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综上所述,顾姓分为两支,一为北顾(指发祥于河南省范县的顾伯后裔),一为南顾(指发祥于浙江省绍兴的顾摇后裔),顾姓在得姓以后,北顾发展不及南顾。春秋战国时期,两支顾姓发展缓慢。有资料表明,南顾得姓后不久就成为会稽一带的大姓,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合称为会稽四姓。汉时,有会稽大孝子顾翱,因母喜食菱白,而徙居太湖湖畔。至南朝梁时,会稽人顾欢是著名征士,其子孙后迁金华,又由金华迁居天台,发展成为强宗大姓。当地的一些山水地名,如顾儒岭、欢溪等,皆是由他而来。由于顾姓主要发源和发展于会稽,所以在历史上会稽也被当作顾姓的著名郡望之一。此外,这支顾姓中后来又有人西迁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并在当地迅猛发展,武陵也因此被尊为顾姓的另一大郡望。三国至唐代,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之一。唐以后,由于官职调迁,避兵火之乱等原因,顾姓不断地向南北各地播迁。明初洪武年间,顾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有资料表明,明代中叶时,顾姓不仅分布于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四川等地,而且在北方的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内蒙等地也有顾姓人居住。明末至清中叶时,有闽粤之顾姓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一九四九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则有不少江浙顾姓人随往。但是,综观顾姓家族史,从古至今,顾姓的发展繁衍中心却一直在今江苏、浙江一带。如今,顾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江苏、浙江等省为多,上述两省之顾姓约占全国汉族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顾姓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一位的大姓,在台湾则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五。
■历史名人
顾 雍:三国时东吴吴郡吴县(今属江苏省)人,出身为江南士族,累官至丞相,在吴国执政达十九年,知人善任,吏民归服。
顾 况:字逋翁,苏州人,唐朝诗人。至德二年进士。德宗时官秘书郎,他善画山水,其诗同情人民,针砭时弊,。李泌做宰相时,他迁著作郎,泌死,他作《海鸥咏》一诗嘲诮权贵,被贬为饶州司户参军。后隐居茅山,号“华阳真逸”。顾况与元结同时而略晚。他也是一个关心人民痛苦的新乐府作者。作诗能注意“声教”而不仅仅追求“文采之丽”(《悲歌序》)。他根据《诗经》的讽谕精神写了《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都是讽刺劝戒之作,其中也有直接反映现实的,如《囝》。
顾 安:昆山(今属江苏省)人,元代画家,曾官至泉州路行枢密院判官。擅墨竹,运笔遒劲,用墨润泽,自成一家。
顾 璘:明代官吏,文学家,官至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风调胜,与同里陈沂、王韦号为“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
顾 城:北京人,当代朦胧诗的代表诗人。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 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顾 文:生于1952年,1982年广西民族学院中文专业。曾从事教学、编辑工作,任杂志《美人鱼》、《珊瑚》副主编、主编,创办《北海政治协商月报》。1998年任北海市民革委员会主任委员至今。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学会广西分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广西分会副主席,北海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政协北海市常委,广西区政协委员,北海市主任委员。先后出版个人著作8部,包括散文诗集、寓言集、儿童文学集、人物专访等,多次获全国、省、地市奖项。
顾野王:字希冯,南朝梁陈时吴县人,训诂学家、史学家。出身世家,幼好学,聪颖超群博览群书,遍观经史,又精记默识,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梁武帝时,任太学博士等职,入陈,任国史博士,掌国史,主修梁史,后迁至黄门侍郎。他工诗文,善丹青,擅长人物,尤工草虫。著有《玉篇》,为我国文字训诂学重要著作,收字比《说文解字》多出6000个,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楷书字典,为后代楷书字典品编写奠定了基础。著有《玉篇》三十卷。另有《舆地志》、《通史要略》等,均佚。
顾恺之:晋陵无锡(今属江苏省)人,东晋画家。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画人注重点睛。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他和师法他的陆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他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顾名世:明代松江人,嘉靖卅八年的进士,官拜尚宝丞,告老还乡,宦囊甚丰,盾万竹山居东面的空地尚多,于是拓宽来开辟一座池塘,哪知此地本来就是池,有掘出来的一块石碑为证。
碑上刻的是“露香池”三字,而且是赵子昂的手笔。因此,顾名世将万竹山居改名“露香园”;那座池塘当然一个其旧,依然叫做“露香池”。顾名世的姬妾很多,其中有一个姓缪,她在京城的时候,学会了刺绣,而且是宫中传出来的诀窍;缪姨娘在这方面有天才,更加改良,益见精妙。五色丝线擘,细针密缕,颜色由浅入深,浑然一体,配色之美,更不在话下。最见特色的是,顾绣以针代笔,以丝线作丹青,以名迹作蓝本,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气韵生动,工细无匹,当时称为“画绣”。缪姨娘曾经仿绣赵子昂的“八骏图”,董其昌认为即使是赵子昂本人用笔,亦未见得能胜过她,又绣过一幅“停针图”,真是穷态极妍,而且无法分辨是画、是绣;后来由扬州的一位盐商,拿一个汉玉连环,及南唐名家周癙作画的一幅美人图交换了去。
顾宪成:明代江苏省无锡人,人称东林先生。曾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和赵南星、邹元标号为三君。他们议论朝政人物,并得到部分士大夫的支持,形成一个集团,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历史上的东林党。
顾贞观:字华峰(1637-1714),号梁汾,清代江苏省无锡人。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为内阁中书。喜填词,与纳兰性德交情甚笃。词善抒情,真挚委婉,有与陈维崧、朱彝尊“称词家三绝”之誉。著有《弹指词》。
顾炎武:清代大思想家、学者。学识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等,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对后来考据学中的吴派、皖派都有影响。为我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学者之一。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
顾祖禹:江苏省无锡人,清代历史地理学家。他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一书,记叙了历朝疆域、政区的演变,是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名著。
顾光旭:字华阳(1731-1797),号晴沙,又号响泉,江苏省无锡人,清代官吏、学者。官甘肃省甘凉道。工书、善诗文。著有《凉溪诗钞》、《响泉集》等。
顾品珍:云南省昆明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21年,任滇军总司令,驱逐唐继尧。后被孙中山任命为云南北伐军总司令,次年被杀。
顾正红:江苏滨海人,工运领袖。1925年他带领上海内外棉纱厂工人代表进厂交涉,被日本资本家枪杀,成为“五·卅运动”导火索。
顾祝同:字墨三(1892-1987),江苏省涟水人。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曾任粤军参谋、黄埔军校教术官兼管理部主任,为黄埔系高层骨干。历任教导团营长、副师长战军长,洛阳行营主任、江苏省主席、重庆行营主任兼贵州省主席、西安行营主任,先后参与东征、北伐、军阀混战,“围剿”红军。抗战期间,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省主席,奉蒋介石密令,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去台后,兼代“国防部长”。1950年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9年调任“国防会议”秘书长,至1967年重返“战略顾问委员会”,1977年回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顾维钧:上海嘉定人,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外交家。历任欧美各国公使。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据理力争,使日方归还中国山东半岛主权。后历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和代国务总理。1932年以后,历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及驻国联和联合国代表。1956年转海牙国际法庭任职。在他侨居美国期间,他仍怀念嘉定。据称他遇到凡是人过上海的人,都要问及嘉定。有次当姨甥谈及嘉定时,他精神振奋地绘了一张嘉定地图,图中有嘉定有名的古塔和孔庙,然后又绘了一条东西大街,在街西端写“西门”就说他家在西门。顾维钧绘画,落款常写“亭林顾氏”,他是念念不忘故乡的情结。
■郡望堂号
1、郡望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分及福建全省。顺治时移治山阴(今浙江省绍兴)。
武陵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省溆浦南)。相当今湖北省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省沅江流域以西,贵州省东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龙胜等地。
2、堂号
三绝堂:唐朝顾恺之,才绝、画绝、痴绝(痴是专心画画,好象呆子),时人称他有三绝。
此外,顾姓又以:“会稽堂”、“敦叙堂”、“怀远堂”、“裕昆堂”、“永思堂”、“格思堂”、“凝薇堂”、“忠考堂”、“武陵堂”等为其堂号。
■宗族特征
1、顾姓历史名人大多出自南方,尤其是江苏。因为综观顾姓历史,其发展繁衍中心一直均在江浙一带,顾姓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
2、顾姓多学者、文学家,但有一特点,即大多与政治有瓜葛,非纯粹之学问家。
3、顾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顾廷瑞等修《顾氏家谱》所载,江苏顾姓一支字行派语为:“明世泽万里,安国启贤良。”
■顾姓宗祠通用对联
〖顾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武陵世泽;
文献家声。
——佚名撰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顾姓源出姒姓,望出武陵。下联典指明·顾大猷,搜集国家掌故,条陈时政,著书数千卷。
东林讲学;
虞部修文。
——佚名撰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无锡人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世称东林先生。万历年间进士,官户部主事,因收疏触怒了执政大臣,贬桂阳州判官,后升至吏部郎中,又因忤逆神宗被革职还乡,与弟弟顾允成和高攀龙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和赵南星、邹元标号称“三君”,议论朝政人物,得到部分士大夫的支持,后被权臣魏忠贤指为“东林党”。著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等。下联典指唐代池州人顾云,字垂象,有文名,与杜荀鹤、殷文圭友善。咸通年间进士,任淮南节度使高骈的从事,后退居霅川,闭门著书。大顺年间,参与修《宣懿僖三朝实录》,书成,加官虞部员外郎。另著有《凤策联华编》、《昭亭杂笔》。
礼崇文伟;
声蔚豫章。
——佚名撰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吴人顾综,字文伟,官至尚书令。明帝曾行三代(指夏、商、周)之礼,引顾综为三老(古代为代表尊养老人,设三老五更各一人,都是年老、经验丰富的退休官员,皇帝把他们当做父兄奉养)。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吴人顾邵,字孝则,博览书传,与舅父陆绩齐名,孙权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官豫章太守,以善为教,在任五年,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名兼三绝;
学擅五经。
——佚名撰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晋画家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曾任桓温及殷仲堪的参军,义熙初年官通直散骑常侍。多才多艺,工诗、赋、书法,尤其精于绘画,曾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画人注重点睛,在建康瓦棺寺绘《维摩诘像》壁画,光彩夺目,轰动一时。后人论述他作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下联典指南朝梁、陈之际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七岁开始读五经,九岁能写文章。原在梁做官,入陈,官至光禄卿。曾搜罗和考证古今文字的形体和训诂,著《玉篇》(字书)三十卷。另著有《舆地志》、《符瑞图》、《分野枢要》等。
姿推三绝;
扇藉一挥。
——佚名撰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顾恺之。下联典指晋·顾荣为丹阳内史以白羽扇指挥军队,击溃敌军。杨修云:“羽扇一挥风偃草,策勋多藉顾丹阳。”
行己有耻;
博学于文。
顾氏祖先是谁?
本文2023-11-19 21:22:4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1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