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的过程与思考
如果说英国1840年用坚船厉炮只是打开了我们地国门,那么,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清北洋水师惨败所引发地"蝴蝶效应"直接导致了清政府地灭亡。
我读这段 历史 的时候经常是茫然无措,一个人会发呆的胡思乱想,如果那样……是不是北洋水师就不至于全军覆灭,如果这样……北洋水师或许能翻盘……, 历史 不能假设,这只能是我一厢情愿地瞎想罢了。
于是,我们不忍要问,北洋舰队为什么会惨败?
任何事情都存在着因果关系,回顾那场决定世界格局的"甲午战争",北洋水师惨败固然有自己本身的原因,但外部介入的催化剂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两方面的原因加在一起导致的结果就成为了必然。
光绪二十年,朝鲜东林党起事,国王李熙急忙求助清廷。袁世凯接到朝鲜的救急文书,急派北洋提督叶志超及总兵聂士诚赴援朝鲜。日本听到消息,赶忙派大岛圭介率兵赶赴朝鲜。清兵先到朝鲜,东林党人溃散,朝鲜不战自复。清军也准备回国,但日本兵有进无退。袁世凯照会日本大岛圭介遵守两国条约共同撤兵,但大岛圭介不仅没有撤军,暗中还增派军队,分别占领朝鲜的要害地区。袁世凯急忙复电李鸿章,速筹战备,准备开战。
清廷为朝鲜该不该出兵也进行了一场辩论,最终,主战派压倒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主和派,决定对日开战。光绪帝年轻气盛,这些年来总是让西方列强按在地上摩擦,已经忍耐很久了,现在连蕞尔小国日本都来挑战大清,清廷忍无可忍,西方列强打不过,难道我堂堂大清打不过小日本?清廷主战派不相信,连看热闹的西方列强也不相信。
西方列强当然有不相信的理由。1840年到1860年,清政府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惨痛失败,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在 历史 上都是从来没有的事。这些血淋淋的教训让许有见解的中国人开始反思,急病乱投医,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夷制夷"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进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经过三十年的不断发展,创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的水师,尤其是北洋水师的吨位名列亚洲第一,世界排名第九。有了这些家当,西方列强认为清政府肯定完胜日本。清政府也决定教训一下这个不怎么听话喜欢捣乱的日本小弟。
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总吨位27000多吨。
日本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总吨位约17000多吨。
单从装备上看,清政府绝对占据上风。
实际上,中日甲午海战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1894年7月25日,黄海海战。
日军趁清军还没有云集的机会,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进攻驻扎在朝鲜牙山的清军,清军军门叶志超猝不及防,急忙向李鸿章求救援兵。李鸿章接到警报,怕日本责怪清军先行发兵,雇佣英国商船高升号运兵急援牙山的清军。没想到到了丰岛,日军已经在此等侯,在中日还没有正式宣战的情况下率先开炮,将高升号击沉,八百多清军阵亡,中日正式宣战。
驻守牙山的叶志超部总兵聂士成率军迎战日军,但守牙山的叶志超却率军退守平囊,清军军心大乱,溃不成军,只能坚守平囊。今天以后,日本进攻平囊,叶志超软弱无能,竖立白旗投降,趁夜晚的机会率军撤出朝鲜退回辽东,平囊战役结束。日本乘胜追击,渡过鸭绿江继续进攻清军,陆地上的清军全面溃败。
第二阶段:1894年9月17日,辽东半岛江防之战(金州、旅顺)。
日本海军军舰十一艘,从朝鲜大同江出发,进攻黄海的北洋舰队。北洋舰队列队迎战,清军舰队有十二艘,两军相隔九里多的时候,清军就发炮攻击,但距离太远,并没有给日军造成实质性的威胁。日舰开足马力接近清舰,日军的游击舰从清军左侧驶入,攻袭清舰后面。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以后,北洋舰队的靖远、平远、来远受到重创,超勇、致远、经远、永升杨威等五艘军舰被击沉,伤4舰。日本联合舰队五艘军舰受重伤,但未沉一艘。在此情况下,剩余的北洋舰队冲出交战区,退走旅顺。
经此一役,北洋水师受到重创,但主力舰主力舰定远、镇远还在,此时北洋舰队还有一定的战斗力。
第三阶段:威海卫保卫战
北洋舰队大败而归,清廷朝野震动。光绪皇帝非常懊恼,下令追责,斩杀了临阵逃跑的济远管代方伯谦,改派提督宋庆出兵旅顺,提督刘盛休出兵大连湾,将军依克唐阿出兵黑龙江,三路大军堵截进攻的日军。
但出兵旅顺的提督宋庆资格尚浅,不能有效的调度各军,各军都被渡过鸭绿江的日军击溃,日军占据凤凰城,兵锋直指金州大连湾。
旅顺口为自然天险,北洋舰队退入威海卫休整。但日军又攻破金州大连湾,乘胜进攻旅顺。旅顺口驻防的清军听到日军进攻的消息一哄而散,日军兵不血刃占领了北洋军港。
此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已经纵横辽海,寻找北洋水师决战。北洋舰队被困刘公岛,日军联合舰队一起向包围在刘公岛的北洋舰队发起最后的攻击,接连击沉定远、威远、来远三艘主力军舰,北洋提督丁辱昌愤恨自杀,日军占领刘公岛,进入威海卫,北洋舰队的第二个军港又被日军占领,至此,北洋舰队覆灭。
清廷此时只能清俄国、德、法三国调停,被迫和日本签下了丧权辱国耻辱的《马关条约》。
"甲午海战"是全体中国人永远都不能忘记一段 历史 ,屈辱、痛苦、迷茫充诉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神经,老牌西方列强我们打不过情有可原,因为他们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可从唐代起就跟随着我们学习的蕞尔小国日本小跟班,"明治维新"比我们的"洋务运动"晚了十年,居然把大哥毫不留情的打翻在地,这让大哥情何以堪?地缘政治的因素让国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可成王败寇,大清真的败了,甚至输掉了自己的底裤,没有了一点尊严。
中日甲午海战的影响极其深远,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东亚乃至于世界格局的巨变。清政府的惨败所带来的后果让西方列强彻彻底底的看清楚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政府就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列强们都想分一杯羹。"甲午战争"的惨败也阻断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变革的潮流渐行渐远,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痛苦深渊中,清政府国力日衰,最终走向末路。
而日本经此一战迅速跻身列强俱乐部,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并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打败沙皇俄国。日本野心膨胀,从此走向了军国主义的不归路。
反思北洋舰队的惨败,原因非常复杂,只能大概总结如下:
1、 清廷中很少有李鸿章那样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甲午海战"开始前主战派和主和派意见不统一,政治格局不高,对日本的野心没有足够的认识,主战派盲目自大,麻痹轻敌。
2、 慈禧太后为了过自己的大寿,不惜从北洋海军军费中抽取大量的军费,以至于成军后的北洋水师好几年都没有保养维修,更换老旧的速射炮却没有军费。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定远舰在"甲午海战"中开炮反击,反而震塌了自己的炮台。反观日本,计划周密,上下一心,以清政府为假想敌进行了多年的准备,如:为了购买更为先进的铁甲舰,上至日本天皇下至平民百姓都进行了捐款。
3、 北洋水师总体指挥思想守旧,技战术跟不上近代海军的作战要求。
4、 清军主力都是各地方的军事力量,如淮军、湘军等等,军事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清军军事力量和近代军事体系严重脱节,局部战场虽有小胜但终究挽救不了大局。
总之,战场上的失败上只是一种表象,大清的完败实际是政治上的彻底失败。
不管是冷兵器还是热兵器时代,人类海战中历史中,中高层将领阵亡比占到70%-80%的,就只有北洋水师这一支部队,北洋水师对得起他身后烂到根的朝廷。但是这支队伍中却也出现了一个逃兵,关于他到底是抗战英雄,还是战场逃兵,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那他真的是逃兵吗?
1867年,15岁的方伯谦考取福建船政学堂,从此开始学习海军,在洋务运动的风潮下,1876年清政府从船政学堂选派第一批留学生赴欧洲考察学习,方伯谦就在其中,学成归国后,他被编入北洋舰队任济远舰管带。
1894年,是方伯谦命运转折的一年,也是清朝命运走向转折的一年,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日本增兵入朝,大战一触即发,方伯谦率领济远号、广乙等舰护送运兵船,在丰岛海面遭遇日舰攻击,引发丰岛海战。
交战后,“济远”、“广乙”二舰沉着作战,多次击中日舰,激战中,“广乙”船舵被击毁,伤亡惨重,力不能支,首先撤退剩下济远舰独自应战。双方力量悬殊,济远舰不敌,日舰“吉野”从后方追来,方伯谦见状,下令挂白旗,后又加挂日本海军旗,但“济远号”并未停火,调转方向,从西北方向驶离。
方伯谦这一行为真的是临阵退缩,胆小的表现吗?
其一,整个交战过程中,日方3舰围攻济远舰,敌我力量过于悬殊。
其二,济远号航速为15节,吉野号航速23节。
济远号装210mm克虏伯前主炮1座、克虏伯150mm后主炮1门、47mm哈乞开斯单管速射炮2门,37mm哈乞开斯单管炮9门、金陵机器局造铜炮4门、15吋鱼雷发射管4具、舰载鱼雷艇2艘,而吉野”舰大量装备了大口径速射炮,主炮选用4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生产的6寸40倍口径速射炮,火炮膛长6096毫米,弹头重454公斤,初速671米/秒,有效射程8600米,射速7发/分钟。
其三,据《中日战争》丛刊中记载:济远虽悬挂白旗和日海军旗,但未停船。当吉野号快要追上济远时,济远突然停炮,日舰靠近济远舰后,济远突发后炮,一弹击中日舰将台,第二弹毁其船头,三弹中其船中,吉野只得退走。济远号虽然挂了白旗,但是并未停火,说明并无真正投降之意,兵者,诡道也,这不过是战场的计谋。
就这样力量悬殊的配置,以1敌3,从何而来获胜机会,所以单从挂白旗这一点,不足以说明方伯谦临阵脱逃,反而更加证明他对形势判断准确,为北洋舰队保存了实力。
黄海海战图
黄海海战中,丁汝昌说其:“首先退避,将队伍牵乱,广甲随逃。是真的贪生怕死吗?
根据《日清战争实记》记载:双方开战后,丁汝昌双腿受伤,由刘步蟾代为司令官,北洋舰队虽遭遇日舰攻击,但仍然能维持阵型,唯独超勇号、扬威号彷徨于左翼舰配置外,济远遭遇日舰攻击,躲藏于行列之外,在舰队右舷尾约3公里,后往旅顺方向逃走,随后广甲也跟着逃离。
**《甲午大海战》中方伯谦(剧照)
济远舰二副守备阿天德写的《冤海述闻》中称:“广甲加入战斗后,约一点钟时,就已撤出战斗”。照此说法,方伯谦率济远舰“首先逃走”是不成立的,但是作者是济远舰的人,有为其开脱的嫌疑,不可完全相信。而“牵乱船阵”这一罪名又是真实的吗?
首先:北洋水师各舰航速不一,却编入一队,结果“超勇”、“扬威”这样的老舰脱队,遭遇日本第一游击队集火攻击。
第二:北洋舰队还没有进入射程就提前开炮,反而震踏舰桥,指挥旗落地,司令官摔伤,北洋水师丧失统一指挥,因此自乱阵型。
第三,日本以吉野等四艘快舰编为游击队,猛烈打击北洋舰队最薄弱的右翼,击沉“超勇”、击败“扬威”后,又集火攻击致远、经远舰,北洋水师各舰各自为战,在日军的夹击下,前后不能相顾,导致阵形大乱。
所以就算济远临阵脱逃,也不至于牵乱阵型,这应该是丁汝昌指挥不当的结果。
至于济远逃跑时,撞上了受伤的扬威舰,导致扬威舰被毁。济远逃跑时往旅顺,而扬威朝大鹿岛方向退去,两舰往相反方向,怎么可能撞上,所以扬威号这锅,不应该济远舰背。
济远舰与扬威号撤离方向
而方伯谦所说舰受重伤,炮台被毁,无法防御,且舰头漏水,返回整修,这个说法也不成立。济远舰管理炮务的德籍洋员哈富门说:”济远仅有两门大炮受损,并不是所有炮都不能使用,而且没有漏水事件,也完全没有到伤重不能继续作战的地步。
战斗结束后,8月24日,清政府下令革职方伯谦,8月25日凌晨5点,被处死,方伯谦连申辩的机会也没有。于是有许多人认为:方伯谦被处死,是李鸿章为了保全丁汝昌、以及自己的权势,而将北洋水师的战败,背锅到方伯谦身上,而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扣到他头上。
黄海海战虽不至于因为方伯谦一人退缩,就左右战斗的结果,但是作为北洋舰队装备第3强的舰长,开战后仅3小时,就撤出战斗,实属贪生怕死行为,若说他无罪,断不能服众,也很难开脱。
参考资料《中日战争》
《日清战争实记》
1894年,日军挑起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9月初,平壤吃紧,战火眼看就要烧到中国境内,李鸿章被迫增兵朝鲜。9月17日,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援军任务准备返回旅顺时,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黄海海面上与日本舰队遭遇,双方展开激战。这就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最为壮烈的黄海大战。史称“黄海海战”、“甲午海战”。
战斗刚一打响,主帅丁汝昌就身负重伤,舰队失去统一指挥。危急时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挺身而出,担负起指挥舰队作战的重任。“致远”激战5小时后弹尽,在船体多处受伤的情况下,邓世昌驾舰全速撞向日本“吉野”舰,不幸被鱼雷击中,沉入海底,全舰官兵250余人壮烈殉国。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个细节之一橡皮老化让邓世昌壮志成空
关于“致远”舰的沉没,中日双方史料有如下记载:中方“镇远”舰枪炮官曹嘉祥和海军守备高承锡等参加黄海海战官弁的呈文,皆称“致远”等舰都是中炮沉没。日方川崎三郎《日清战史》第3卷的“汉纳根书信”中有一段话:“2300吨的护卫巡洋舰“致远”号,被日舰32厘米加农炮的榴弹击中吃水线,炮弹从舰体的一侧打穿到另一侧,军舰立即沉没海中。”
浅野正恭所写的《日清海战史》对“致远”舰的沉没作了记载:“一边游击队与“致远”战,“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密如雨下,三点三十分遂沉没。”也就是说,在日方记录中,日本联合舰队于整个黄海海战期间并未施放鱼雷。
致远号的沉没,出版于1895年的《普拉茨塞海军年鉴》对导致“ 致远” 舰沉没原因的记述较为合理:“ 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奋然挺进, 便以群炮萃于致远, 连连轰击。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 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另外日舰用毫米口径巨型榴弹穿透了军舰水线下的两舷, 大量进水使损害管制很困难, 尤其是水密门因橡皮垫老化而邓世昌在战前曾多次提出换新而有关部门置之不理不起作用,最后导致海水迅速灌满各舱室, 这是很致命的。
战后, 海军官弁于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奉命总结海战失败之教训, 镇远舰枪炮官曹嘉祥等人呈文称“ 譬如致、靖两船, 请换截堵水门之橡皮, 年久破烂, 而不能修整, 故该船中炮不多时,立即沉没。 (《盛档· 甲午中日战争》下第401页) 如果及时跟换橡皮,那么致远号也许不会如此迅速沉没,邓世昌也不会壮志成空。
当时,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 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甲午海战"的过程与思考
本文2023-11-19 18:35: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9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