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查古代图书目录?
刘向编的《别录》是中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
他死后,刘歆子承父业编辑《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分类法。
东汉的班固十分赞赏刘向目录思想,在《七略》基础上编著《汉书 艺文志》,开创史志目录的先例。
魏晋南北朝时,荀勖依刘向《别录》整理宫中图书,编著《中经新簿》,开创了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和史部在目录分类体系中的独立设置。
到南宋时,郑樵对目录学又有新的发展,他的学术思想为“会通”,“求是”和“创新”,其目录学思想主要表现在《通志》的《校仇略》,《艺文略》,《图谱略》中,提出“欲明书者,在于明类例”,形成详明图书类例。
清代朝廷编纂《四库全书总目》,在目录体例、提要撰写、文献考订方面有独特成就,在文献分类方面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对后来的目录学以颇大影响,为今人查考古代文献提供方便,一些学者把阅读该书视为读书治学的门径。章学诚是中国古代目录学思想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是“道不离器”,学术观点是“六经皆史”,他的《校仇通义》是目录学理论专著。章学诚继承和发扬刘向、刘歆、郑樵的目录学思想,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高度概括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精华,他提出撰写类叙和提要、编制索引、采用互著和别裁等方法,提高目录学的价值,推动了目录学的理论研究。
中国近代目录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目录学的影响,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图书分类体系,对所译西学书分类、编目,以崭新的近代学科类别作分类标准,打破传统著录法,在分类方面:分西学、西政、杂类三大类,打破“四分法”永制,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图书的雏型,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在中国近代目录学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现代目录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当属姚名达,他提倡主题目录,精撰解题,排架目录与寻书目录分开,前者按分类,后者按主题。在其《中国目录学史》中批评现代目录学效西方之法,而把中国古代的目录学优点丢失,主张中西兼容,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开创发展中国目录学。余嘉锡在其《目录学发微》中发展了章学诚的观点,认为在目录体例中,篇目、小序、叙录等都是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录必须具备这些内容,才能发挥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杜定友等受国际影响,具有目录学的纲纪群籍,薄属甲乙之学,注重目录学的检索思想。中国现代早期目录学主要是对国外目录学的学习及中国古代目录学思想总结。
《江湖集》是南宋书商陈起编辑的一部诗歌总集。陈起为书商,亦能诗文,与刘克庄、叶绍翁等诗界名流交好甚密,曾出资收购南宋诗文百余家,编为诗歌总集《江湖集》刊行于世,时人称入集诗人为“江湖派”,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江湖集》共九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集》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
《江湖集》的作者人数很多,现存可考者共有110人。这些作者的生活年代不一,,约在北宋末至南宋末200年间。其中王琮、姚宽等人都是北宋末、南宋初人;而陈允平等则是宋亡、宁宗、理宗四朝100年间。这些人身份复杂,既有平民百姓,也有显宦大客,但大多数是仕途不顺而浪迹江湖的下层文人。浪迹江湖的下层文人中以刘克庄、戴复古、刘过、姜夔、敖陶孙等人的成就最大,周文璞、叶绍翁、史卫卿、王迈、高翥、利登等,也有一定的成就。也有幽居终生的隐士,如薛师石。就诗歌风格而论,他们或宗江西,或尚晚唐,或远模汉魏乐府,或近规陆游、杨万里,诗风多样,很不一致。他们以“江湖”相标榜,表示出对朝廷的愤懑和不满,反映了他们厌恶仕途,渴望隐逸的人生态度。但江湖诗人并不是不关心朝廷,身处宋、金对立的多事之秋,江湖诗人又十分关心时政,关心政府的吏治,关注人民的疾苦。
《江湖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均见著录,皆作9卷。明初《文渊阁书目》载《中兴江湖集》3种,多者达52册,均佚。现存《永乐大典》引有《中兴江湖集》,可窥一斑。《四库全书》本《江湖小集》95卷、《江湖后集》(从《永乐大典》中辑出)24卷。明末毛晋汲古阁影宋本,不分卷,录60家;清顾修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江湖后集》等,搜罗较为完备。 陈起,字宗之,号芸居,南宋杭州人。生卒年月不详,主要活动于南宋光宗绍熙年间至理宗淳祐年间,即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五十年代前。他既是诗人,又是书商,设书铺于杭州睦亲坊,曾汇刻当朝诗人的集子,即《江湖集》。《江湖集》的作者人数很多,身份复杂,既有平民百姓,也有显宦大客,但大多数是仕途不顺而浪迹江湖的下层文人墨官,他们以“江湖”相标榜,表示出对朝廷的愤懑和不满,反映了他们厌恶仕途,渴望隐逸的人生态度。但江湖诗人似并不是不关心朝廷,身处宋、金对立的多事之秋,江湖诗人又十分关心时政,关心政府的吏治,关注人民的疾苦。
在《江湖集》的作者中,以刘克庄、戴复古、刘过、姜夔、敖陶孙等人的成就最大。 戴复古,生于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约卒于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字式之,号石屏,天台黄岩人。复古一生仕途不顺,从未做过朝廷命官而浪迹江湖,周游江南一带。晚年时,复古旧隐故里,有《石屏诗集》十卷传世,存诗达九百多首。
戴复古的诗开始受“永嘉四灵”影响,学习晚唐诗风而又搀杂江西派之风味,后来师法陆游,推崇陈子昂、杜甫,同时也继承了他们忧时感事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他主张“论诗先论格”,不肯撰写应酬诗作,因此在江湖派诗人中,他的艺术成就最高。据《瀛奎律髓》记载,他性情耿介正直,不阿谀逢迎权贵;一生浪迹江湖,阅历丰富,对社会、人生、历史、现实均有真知灼见,但又从不随意褒贬人物,评论时事。但在他的诗歌中,却勇敢地直斥黑暗的社会现实,反映下层群众的疾苦。 刘克庄,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卒于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是江湖诗人的重要代表。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一百九十六卷,有《四部丛刊》影印抄本。他写的诗数量很多,现存约四千五百多首,数量上仅次于陆游。
刘克庄早年仕途不顺,蹉跎岁月,一再被贬黜,但晚年以后时来运转,官运渐亨。理宗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皇帝赐他同进士出身,累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授龙图馆学士。死后谥文定。
刘克庄的诗风前后变化较大。他早年受“四灵”影响较大,诗风刻琢清丽。中年以后深感“四灵”诗的缺陷与不足,转而崇尚杨万里和陆游,把他们比为唐朝的李白和杜甫,指斥江西诗派“资书以为失,失之腐”;批评晚唐五代的诗风是“指书以为诗,失之野”。其诗歌晚年时能溶众家之所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刘克庄虽然被陈起列入“江湖诗人”,但却与江湖诗人的大多数人诗风迥异,而且他特别厌恶江湖诗人的肤浅泛滥。 《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湖,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表达了他关心收复事业,渴望国家统一的美好感情。同一题材的诗歌还有《频酌淮河水》、《题徐京北通判北征诗卷》、《盱眙北望》、《闻边事》等。他的《庚子荐饥》更以平白浅显的笔墨刻功了封建官吏的虚伪,吏治的腐败:“饿走抛家舍,从横死路歧。有天不雨粟,无地可埋尸。劫数惨如此,吾曹忍见之!官司行赈恤,不过是文移。”
戴复古的诗还有不少诗篇描写自然风景和抒写个人生活的感触,而且这方面诗作的成就也颇高,如《江村晚眺》: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以简洁明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村晚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在《春日怀家》中,戴复古写道:“湖海三年客,妻孥四壁居。饥寒应不免,疾病又何如?日夜思归切,平生作计疏。愁事仍酒醒,不忍读家书。”
全诗平白如话,不事雕琢,但情感浓郁感人,十分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对家人的关切和歉疚之情。 刘克庄的诗充满爱国热情,他通过自己的诗篇,讥弹时政,直斥当局,这正如他在《八十吟十绝》中所主张的,“忧时原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他诗风的最直接的反映。他有一组《赠江防卒》诗六首,其中四首转录如下:
陌上行人甲在身,营中**泪痕新。
边城柳色连天碧,何必家山始有春?
壮士如驹出渥洼,死眠牖下等虫沙。
老儒细为儿郎说,名将皆因战起家。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
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一炬曹瞒仅脱身,谢郎棋畔走苻秦。
年年拈起防江字,地下诸贤会笑人。
在这组诗篇里,既有对南宋统治集团腐朽无能的谴责和讥讽,又有对江防将士的安慰鼓励,整个诗篇充满着丰富的报国热情和宽阔胸襟,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刘克庄的其它诗篇如《军中乐》、《开壕行》、《扬州作》、《国殇行》等也是现实主义精神很强的作品,逼真地描绘了南宋中后期的社会风景。刘克庄的诗笔也接触到下层民众的艰辛生活,对百姓的悲惨处境充满着关切和同情,这在《苦寒行》、《筑城行》、《运粮行》等乐府诗篇中更有着集中的体现,特别是《苦寒行》: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袭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不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长安城中的“热官”和“十月边头”的“塞士”,这是多么鲜明的对照,而在这对照中,又透露诗人多么强烈的爱憎。
刘克庄的诗歌在艺术上的一个主要特色是笔力雄健、气势开阔,尽管有时也有浅浮粗率之作。他的诗也喜欢运用典故,有时运用自如,信手拈典,皆成好诗;有时又不免堆砌典事,显得呆滞、冗塞。他的诗又追求数量,不顾质量、内容,率性而为,他在《八十吟》里自鸣得意地说:“诚斋仅有四千首,惟放翁几满万篇。老子胸名有残锦,问天乞与放翁年。”因为贪多务得,诗中的粗率之作就比比皆是,不免为人所讥了。 沁园春咏怀/次韵人淡如菊
慧业堪消,白眼堪收,名利堪忘。算岁华消久,始除钝智,林亭起处,漫饮清觞。素境虚空,伶俜写影,难禁游尘逐雪裳。嗟多少,又轻弹匣剑,衣振眉扬。
千年大道文章。付一炬、空谈师帝王。念仲尼半世,风尘困顿,子胥一夜,鬓惹寒霜。搔首萦回,天公笑我,只对孤蟾诉冷肠。今时意,似无边夜色,尽染苍茫。
沁园春题菊斋三周年
数子鱼出,会赋菊园,笔杀杜陵。看白衣懒卧,横箫说剑,紫衫欹侧,煮酒烹茗。月照庭前,花飘筵上,一笑逢迎百坛英。觥酬里,有优伶漫唱,赢取薄名。 依稀夜色峥嵘。为奇句、三行老吾生。叹身前身后,雄文遥列,江南江北,几主诗盟。慷慨胡人,风流李子,功过还须后世评。轻回首,见寒星一点,明灭如灯。
沁园春咏怀
屏翳徐来,宝箧初开,剑气参横。记二十余载,俊游燕赵,三千旧友,堪慰平生。昨到平州,今回霸水,遥忆群贤唱大风。巨舲外,有孤轮胜雪,跨海飞行。 难禁意气峥嵘,可怜了眉间霜色增。趁醒时唤酒,苍茫北顾,醉思欧默,取道南溟。拨触诗心,抱觞吟诵,几度酡颜轻怪蛏。西风里,任惊涛拍夜,洗我田膺。
沁园春始皇坑儒
竖子何人?一扫六合,道寡称尊。惹咸阳城里,布衣儒子,几许哀叹,几纸檄文。化壑成坑,死生别梦,腹有经纶莫卧薪。曾悔否?叹三魂散尽,与鬼成邻。
萧萧秦曲难闻。何有异言?休摄佞臣。漫图谋万世,骄恣负力,只合一念,只集一身。不老难求,泽福频颂,堪笑史官空著文。千年矣、纵龙须凤骨,亦化风尘。
一剪梅写给范叔
近见范叔淡出网络,悠游林下,妙处颇合我心。拈出拙作一首,寄之。
临水楼台已萧疏。阶草荒芜,高柳栖乌。闲来携杖入东垆。浊酒时沽,舍却明珠。
自古书生皆是奴。管甚贤愚,莫问赢输。一丝长线钓新鲈。醉梦华胥,身老江湖。
水龙吟某论坛有感
相知何必相煎?廿年参透青红眼。奈何市井,轻裘锦带,竟如土贱?落落文心,萧萧剑气,换来声犬。料是非难止,浊醪应抚,焚壮志,成灰炭。
纵是子经观遍,却常崇、村姑才浅。吾非慧士,妄消凡骨,终归作茧。低首春红,扬眉风月,皆如影幻。为新知故旧,凋零殆尽,作几声叹。
金缕曲慰友
吾友陈生,年来郁郁不得志。追逐观之,赋词以寄。
君意还沉否?记从前、峨冠满座,雄谈行酒。鲸饮三杯仍不醉,季子颠狂时候。遂怒作、禅僧狮吼。“十载诗名成底用”,恨樽前、辜负回天手。岁渐晚、已三九。 浊尘孰愿成刍狗。但无常、神奇造化,揶揄时久。王、谢、郗、庾安所在,富贵功名何有。迟早若、指间沙漏。青白眼神应经惯,看嵇康大笑撩衫走。徒剩却,逐名偶。
菩萨蛮之一
三回画鼓说西楚,汉陵一带冷烟树。残夜踞高垆,沽醪舍碧珠。 难禁魂断处,醉步樽前舞。歌罢语咽呜,与谁说霸图?
菩萨蛮之二
昨日得友信函,观后郁郁,赋之。
飘零尘海应无意,一生逐惯人前戏。命被运来推,心随际遇违。 相思须谢罪?莫衷今非是。鸿字许成灰,斯时起大悲。
水龙吟网上谒古龙墓
先生在世之时,颇得魏晋风流骨。文坛浪子,酒国侠士,薄名空负。泄多番感慨,漫与青史,如椽笔斧。叹华鬓未起,此生已歇,又消受,轮回苦。
谁解当年歌哭,这一生,被疏狂误。斯人身后,齐名恭列,金梁温古。在尘世里,遗多少梦,入吾心驻。对残陵,许一束菊,风过骸散如雨。
金缕曲寂寞争相谒
寂寞争相谒。数从头、万般感慨,未尝宣泄。故旧茫茫终须忍,已惯人前冷靥。更莫道、丹心涔血。韶岁渐消能留否?奈西风、又惹枝头叶。似我意,久难歇。
平生最怕丝如雪。怎能禁、匣中剑气,迫侵眉睫。遥忆古来王霸事,尽是狐貂逐猎。隐约约、骊歌吹绝。破落江山无避所,羡苏生、作惯惊鸿瞥。千载下,影孤孑。
八声甘州禅非禅、悟非悟,一笑。
正虚空冷碧、恍惚间,须髯乱如虬。笑来犹未来,去何所去?妄念脱囚。遥记灵山拈翠,后世尽蜉蝣。纵寺内泥骨,胜我神遒。
讵料千年大道,随残钵孤影,一苇东游。为皮囊来世,几载镜中求。奈今生毒龙频顾,悟须臾、大啸卧蓬丘。柳丝外,半天明月,惹尽风流。
金缕曲谁与谈忠义
谁与谈忠义?算从头、铿锵楚誓,尽成儿戏。功业须从何处觅?猫鼠反成朋比。更莫道、此身无衣。犹记当年携手语,而如今、有恨都成泪。思振起、却乏计。
霜华染鬓犹当悔。恨才知、一朝反目,冷惹唇齿。疑有孤魂成恶鬼,与吾称兄道弟。对笑靥,还应藏匕。轻敛双眉拼一醉,叹千年、侠胆能余几?羞北望,绝琴地。
金缕曲秋日咏别
秋亦知然诺。趁西风、丝丝缕缕,遍行阡陌。未解清寰无限意,又见枝头叶落。蓦一笑、指弹尘浊。锦瑟华年空掷久,看渐是尘梦多萧索。怜社燕,在飘泊。
遥知离恨情难托。正天寒,长空万里,拟持觞酌。莫道江郎别时赋,难耐愁浓缘恶。展素纸,疑有痕着。却把欢期空延伫,羡南山几片云出阁。还记取,旧时约。
秋霁南通骆宾王墓(用诗与刀韵)
暮云茫茫,看塔顶斜阳,尽染秋色。凭将遥思,感悼今古,三边皆为陈迹。当年刀笔。书生挥洒敌辟易。为舒臆。磊落文心,热血化为碧。 白水梦断,弃剑悬冠,一缕忠魂,总归沉寂。算千秋、风流存几?争引我辈竞相忆。蓦见残碑阶上立。俊骨埋处、哀风淡淡袭来,乱蝉声里,似闻人泣。
八声甘州悲秋
叹无边屹月洒东庭,秋色老梧槐。看枝头疏叶,欲留还去,尽染尘埃。莫道飘零容易,风过散形骸。天道孰无违,别恨难排?
十载江湖追忆,念生旦上下,谁主吉灾?况阑珊心绪,前事岂堪哀。学先贤、封冠挂剑,莫相询、俊骨何处埋?君不见、三世石上,又惹新苔。
暗香使君尚独
使君尚独。若一泓冷月,风神清穆。信步闲庭,任许茶烟掩修竹。轻取瑶琴佯弄,笑尘客、如蛄匆碌。忍竟使,贵辇高冠,尘垢竞相逐。 凝目。槛外菊。正莫掩高华,非类我族。以何免俗?漫毁经书避谬读。埋剑还珠岂易,何况是、终老山麓。百代后,谁记取、岭南凤伏。
沁园春·咏怀咏怀
逆旅残灯,夜掩疏篱,月锁寒窗。渐东君扰梦,冷烟欺至,残红饮泣,飞絮凄惶。曲径千幽,画檐一角,似有子规啼谢堂。思前事,千载同沦丧,谁共悲凉。
当年并水鸳鸯。流离散,江湖信游缰。见盈盈弱水,千帆过后,天涯万里,梦短情长。落寞平生,身归何处,飘渺飞鸿独自翔。人醺醉,叹沉香消尽,天已微茫。
满庭芳北邙山(东周王陵区)怀古
堪叹邙山,尽埋俊骨,难书青史几行。白衣游处,断垣遍高冈。遥想百家诸子,遗贵辇,相竞华章。怨一场,七雄五霸,尽付梦黄梁。
沦丧。周天下,狼烟频起,社稷谁匡?纵有经纶手,难挽颓亡。高处临风把酒,念昔日,歌舞霓裳。秋英坠,残碑敕字,依稀辨豪强。
文征明《满江红》:“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金缕曲酒后作,兼寄云生。(只怪云生先戏我,呵呵)
又见西风冽。正更深、新凉此际,落梅成结。弹指欲明微许意,翻惹双襟胜雪。原又到,一天冰月。久落红尘成狂客,记当年、古寺窥神佛。衫露肘,剑仍渴。
云生忍俊儿戏说:“倦了君、俗人之首,群龙之末”。我本旁若无余者,小子焉知俊杰?也敢作、怀《诸贤贴》。湘雨潇烟今已惯,但搔头雪鬓稠中叠。对余岁,勿行乞。 还有周文璞、叶绍翁、史卫卿、王迈、高翥、利登等,也有一定的成就。周文璞有《方泉集》四卷,其中《新亭》、《即事二首》、《书事》等诗,皆寄寓怀念中原之情,特别是《剑客行》一诗尤为出色,可步追陆游《剑客行》的神韵。叶绍翁有《靖逸山稿》,其中《题鄂王墓》一诗赞扬民族英雄岳飞,词真意切,感人肺腑;《游园不值》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是流传至今,尽人皆知。而史卫卿的《捧檄家山》中的名句“寥落谁相问?孤月雨夜灯”,更被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赞为壮观,认为可与清朝诗人纳兰性德《长相思》中的“夜深千帐灯”相匹敌,而史卫卿要比纳兰性德早几百年。
文姓是发源于北方的姓氏,后来兴盛于南方。如今的文姓人,主要集中在四川和湖南两省,几乎占了文姓人口的40%。西南地区的贵州、重庆,分别是文姓人口第三、四大省市。从先秦时期开始,文姓人就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西汉汉景帝时期的庐江舒城(今安徽舒城)人文翁出任蜀郡郡守,是文史记载中第一个入川的文姓人,文姓人从此在四川留下诸多痕迹。
文姓人出了很多在政治、文化上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四状元、五宰相、六大家”(四状元:辽国文充、南宋文天祥、元朝文允中、明朝文震孟;五宰相:北宋文彦博、南宋文天祥、明朝文震孟、南明文安之、清朝文祥;六大家:北宋文同,明朝文徵明、文彭、文伯仁、文嘉、文俶,清朝文廷式)群星闪耀,其中文允中是成都人,文同是盐亭人。另外,宋朝文姓进士有12人,元朝2人(其中四川1人),明朝31人(其中四川5人),清朝64人(其中四川5人)。
先秦时期
一代贤相文种,帮助勾践打败吴国
春秋时,文姓人主要在今河南、山东、湖北一带活动。到战国时,文姓已播迁到江准地区。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手下有两个得力大臣:范蠡和文种,他们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了赫赫功绩,文种被后代誉为一代贤相。
文种
文种,也作文仲,字会、少禽(一作子禽)。为让勾践顺利实施复仇大计,文种向勾践提出“七术”:“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勾践对文种的这“七术”深以为然。公元前473年,越国打败吴国,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范蠡选择了功成身退,他写了一封信给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看后,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选择了躲避,称病不朝。
文种的举动让勾践好生怀疑。此时,有人对勾践说,文种恐怕是想造反作乱哦!勾践越想越觉得对,与其如此,留你干什么勾践赐给文种一把剑,文种只得自刎。
文种死后,他的家人离开越国,分散到各地繁衍生息。
秦汉时期蜀郡郡守文翁,成为四川文姓先祖
两汉时期,文姓人向西进入四川,向北进入山西,向南跨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今河南、山东、山西成为文姓族人的繁衍望地,河南的文姓人,大多分布在开封、南阳、永城、固始等地。
这一时期最引人关注的文姓人,是文翁。文翁(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01年),名党,字仲翁,庐江舒邑(今安徽舒城县枫香树乡文家冲)人,又有一种说法是庐陵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
据说文翁是文种的后裔,汉景帝末年,文翁被任命为蜀郡郡守,带着一家老小到了成都。那时的四川,民风野蛮落后,一向仁爱的文翁对蜀人进行了教化。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用石头修建了一所学宫(石室),在各地招收青年学生。汉武帝时,中央 推广了文翁办官学的经验,下令全国各郡都设立学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文翁办学后,四川文风大盛,“蜀地文风比于齐鲁。”200年后,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文翁的一支后裔取其义,把堂号命名为化蜀堂。如今,安徽舒城和四川部分地区的文姓人,就属于这个堂号。
此外,因文翁“筑石室以居”,“石室”成了文翁的代号,蜀派文氏自称“石室后人”。如今的成都石室中学,其校史就是从2000多年前文翁创办官学算起的。
文翁在任期间,不仅促进了四川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还使文姓在四川繁衍成望族,其后裔分布于四川各地,后来向外迁徙,发展为其他著名支系的文姓人。
西汉末东汉初,四川文姓人出了一个人物文齐,梓潼县人。王莽执政时,益州郡人民不堪重负而起义。王莽派军镇压被打败,又派文齐去征讨。文齐采取怀柔政策,征而不讨、围而不歼,劝说大家放下武器,归顺朝廷。因文齐平定起义有功,王莽任命他为益州太守。
在任期内,文齐组织百姓垦荒造地,修筑灌渠,又练兵养马,修筑边塞。文齐还主持修建今云南滇中地区石林、弥勒、陆良一带的滇东汉长城。
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占据蜀地称帝,隔断了益州郡与内地的联系。接着,公孙述派兵攻占益州郡大部分地区,威胁文齐投降。文齐凭借长城固守据险,坚决不投降。
文齐听说刘秀在河北即位后,派出使者前往河北,向刘秀表达了一片赤心,深得刘秀嘉许。公孙述被杀后,刘秀任命文齐为镇远将军,并封他为成义侯。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安徽文氏,两大家族最为活跃
三国曹魏时期,文姓人非常活跃,尤其在曹魏政权,出现了河南文聘和安徽文钦两大家族,一直延续到晋朝。
在三国时期蜀汉晚期,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的文立,年轻时在蜀国太学进修,师从大儒谯周,专攻《毛诗》《三礼》。益州刺史费祎看中他的才华,任命他为州从事(刺史下属的官吏,类似于现在的办公室秘书,主要掌管文书往来,还带有监察官员的职责)。
后来,文立入朝担任尚书郎。费祎当上大将军后,把文立提拔为东曹掾(高级秘书),不久迁任为尚书。晋朝统一全国后,文立出任梁州(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别驾从事(职责和州从事差不多)。泰始2年(266年),晋武帝司马炎任命文立为济阴(今山东菏泽)太守。
文立为人谦虚谨慎,很受司马炎的赏识。司马炎册立太子后,把文立调进朝廷,任太子中庶子(太子的侍从官)。再后来,文立又出任散骑常侍(皇帝侍从,在宫中当顾问,外出做贴身随行官员),升任卫尉,位列九卿之一。文立去世后,司马炎特别下令,“送葬于蜀”,专门派官员给文立办理丧事,修建坟茔。
《华阳国志》中记载说,文立曾给司马炎上书,希望任用原蜀汉的“诸葛亮、蒋琬、费祎等子孙”,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以慰巴蜀民之心”,二是“倾东吴士人之望”,司马炎同意了文立的提议。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士族大量南迁,文姓人也在这南迁队伍中。这次南迁,奠定了后来南方文姓比北方文姓兴旺的基础。
南朝陈武帝时,文翁后裔、住在成都朝阳门兴庆坊的文球,到江西吉州(今江西吉安)出任教谕(相当于教育局局长)。文球在那里结婚生子,安家立业,形成了著名的江右(古代特指江西)文氏大家族,这是四川文姓向外发展结成的一大成果。文球是文姓人最早迁入江西的人,文姓老家谱都称文球是文姓蜀派的一世祖。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文翁后裔文时,成为江西文氏始祖
唐朝时,文姓已经出现在两广地区,但发展得最好的是江西和安徽的文姓家族。到五代十国时,江西出了个人物叫文时。
文时,字春元,是文球的后裔。在“春”字辈中,以文时(文春元)的名气最大,文姓人奉他为江右始祖(江西始祖)。
文时的籍贯,现在存在争议。文姓家谱中说文时是成都人,文翁的后裔。但他的先祖文球已迁居江西,按说应该是江西人才是。究竟怎么回事,有待相关专家继续研究。
后唐唐庄宗李存勖同光3年(925年),兵部尚书郭宗韬攻打前蜀。郭宗韬暗中在成都招募内应,文时找了2000多人,帮着郭宗韬平定了前蜀。事后论功行赏,文时被任命为帐前指挥使,轻车都尉。
后来,文时奉命镇守江西永和镇。在巡视到吉州永新钱市坑东(今江西永新县莲洲乡钱溪村)时,发现那里山清水秀,很是喜欢,就暂住在在坑东袁通判家中。袁通判发现文时文武全才,人也长得英俊潇洒,性格厚道,把宝贝女儿嫁给了文时。
后晋石敬瑭灭掉后唐后,文时不愿为石敬瑭效力,辞官归隐,带着夫人回到岳父家里,把家安在永新固塘钱市坑东。从那以后,文时家族兴旺发达,繁衍昌盛,至今后裔近200万人,广泛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福建、海南、河南、江苏、浙江、山东乃至港台地区等大半个中国,形成了著名的江右文氏大家族,有“无坑东、不姓文”的说法。
宋元时期北方文氏南迁,文天祥抗元被株连
宋朝时,全国文姓人有18万多人,排在全国姓氏人口的第79位。文姓第一大省是山西,有54万人。这一时期的文姓人,主要集中在山西、四川、江西、河南、河北、广西等地,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宋末元初,文姓因文天祥的缘故受到株连,发展缓慢。
宋元时期,文姓人在史籍中留名的至少有60人,最为有名的是北宋前后任将相50年、经历了四朝的文彦博,苏轼表哥、诗书画家、四川盐亭人文同,学者、四川绵阳人文及翁,南宋末年抗元的文天祥,元朝状元文允中等。
文彦博,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文彦博的先祖本姓敬,属于敬改文姓。五代后晋时,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改为文姓。后晋灭亡后,又改为敬姓。没改多久,宋朝建立,为避赵匡胤祖父赵敬庙讳,又改为文姓。从那以后,这支敬姓人一直姓文,融入文姓大家庭中。
宋仁宗天圣5年(1027年),22岁的文彦博考中进士,曾任益州知州。庆历7年(1047年),42岁的文彦博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相当于是副宰相。同年,文彦博因平息王则起义有功,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院大学士。
92岁那年,文彦博去世。他在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4个皇帝手下为官,几起几落,出将入相50年,被世人称为贤相。清康熙61年(1722年),文彦博与历代功臣40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与文彦博同时期的文姓人中,还有一个善诗、楚词、草书、画,有“四绝”美誉的文同。文同与苏轼是表兄弟,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其受苏轼敬重。
两宋之交,北方文姓人受当时战乱影响,往南迁徙,进一步播迁到南方各地。到南宋末期,文姓人中出了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文天祥是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文时的后裔,追溯渊源,也是文翁的后代。
景定5年(1264年),文天祥到永新固塘祭祖,听说族叔文正道的6个儿子都考中了举人,为文正道的寝堂题写了“六义堂”的匾名。后来,六义堂成了今湖南衡山、江西部分地区文姓人的堂号。此外,文姓后人根据文天祥的封爵和他的一身正气,分别以信国堂、正气堂作为堂号。广东潮汕地区、广西部分地区的文姓,大多以正气堂为堂号。
文天祥有文道生、文佛生、文环生3个儿子,6个女儿。文道生19岁病逝,妻子苏氏带着儿子文伯平逃难,流落到今广东丰顺县。文伯平有6个儿子,其后裔如今有3万多人,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地。
文佛生在崖山一战中战死,未婚无后。年幼的文环生逃到海南,隐姓埋名生活在昌化、东方等地,如今后裔有两万多人。
文天祥的弟弟文天球在南宋灭亡后,为保证文家后代的安全,入元为官,被封为议大夫、上车都尉、秘书卿,死后被追封为雁门郡邑侯,谥号“文惠”。
宋端宗赵昰景炎年间,原籍湖广的文汝舟,带着家人入川到涪州(今重庆涪陵)为官,后在涪州文家坪置办地产定居。元朝至正年间,文汝舟后裔文自隆出任顺庆府(今南充)教授,把家安在蓬溪都尉坝。这支文姓人一直传承至今。
重庆大足境内的石刻很有名气,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宋仁宗赵祯到宋光宗赵惇150多年的石刻中,有很多来自普州(今安岳)的文氏家族工匠。这些文姓工匠是出自什么家族,为什么如此集中,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
元朝时,成都人文允中考中状元,后来出任四川儒学提举官(主管儒学教育事务的官员),最后死于兵乱。
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后,四川文姓人口激增
文姓人经过南宋末期以文天祥家族为首的磨难,到明朝时,文姓大约有16万人,比宋朝时还少2万人,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在全国姓氏排名中,也跌落到了第100位。
明朝初年,山西文姓成为大槐树移民中的一部分,迁居到周围各省和安徽等地。经过明朝的休养生息和繁衍,文姓人口逐渐增加。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兴起后,大量文姓人涌入四川,使得四川文姓人口急剧增加,形成如今四川是全国文姓人口最多的局面。
明洪武4年(1371年),明玉珍的儿子明升归顺明朝后,应诏返回湖北应山、孝感等地招募乡人入川,当地文姓人由此大批入川,散居在四川(含今重庆)各地。
原本住在四川的文姓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衍后,也在四川境内迁徙移动。如成都的文岐,有3个儿子,大儿子文裁迁居到射洪,二儿子文恩住在成都,三儿子文昌迁徙到今剑阁、阆中一带。
明朝文姓最为有名的家族,非江苏文徵明家族莫属。文徵明是文时的后裔,与文天祥同宗。文徵明及其儿子文彭、文嘉,侄子文伯仁、孙子文肇社,曾孙文从简、玄孙女文叔以及长子文彭的玄孙文点,子孙五代都是画家、篆刻家,货真价实的书画世家。此外,文徵明的曾孙文震孟,是著名的政治家,历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清朝平定天下后,鉴于四川因长期遭受战乱,人烟稀少,田地荒芜,遂开始了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湖广等地的人民纷纷迁往四川,其中包括大量文姓人。
遂宁一份文氏家谱记载,其先祖文光临原本住在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难,文光临带着一家老小移居到泰和县住了3年。看到战乱蔓延开来,又迁往广西全州暂住。战乱平息后,搬到湖南永州府东安县,看到当地夏丰村燕子塘(今水岭乡下丰村、燕桂村)山青水秀,决定定居下来。
到康熙年间,文光临后裔文永昆等迁移入川,一支住在重庆府合州大河坝(今合川太和镇),一支住在安岳县鱼箭滩,一支住在仁寿县芋头场,文永昆所在支系住在遂宁滥井沟(今遂宁船山区西宁乡兰井村、樟树堰村)。
康熙20年(1681年),住在湖北荆州府监陵县汪家桥的文之兴、文之荣、文之华和文之富4兄弟,举家迁往四川。但是,他们的迁川之路并不顺利。按照规定,他们入川目的地是潼川府(今三台)。到了巴州(今重庆),老三文之华一家和大伙走失散了。
其余3兄弟带着家人沿着嘉陵江岸边继续走,一路翻山越岭,晓行夜宿,终于到了潼川府,向官府报到。官府主管移民的部门对报到的移民先抽签圈地,然后才准落业。老大文之兴不知道抽到了哪里,老四文之富一家迁到别的省份去了,也不知究竟落业在什么地方。
只有老二文之荣,带着夫人徐氏和5个儿子文桂、文揆、文槐、文松、文彬,抽签中了乐至县蟠龙河王家沟,在那里圈地落业。文之荣为人精干,性格恭俭温良,5个儿子又勤奋肯干,不断购置田地、增添家产,加上繁衍昌盛,后裔分散居住在乐至境内多个地方。文之荣被尊奉为这支文姓的入蜀开山始祖。
1921年,资阳一个名叫文华椿的72岁县参议员,写了一篇“文氏始祖家传述略”碑文,
记录了其入川始祖文李氏带领全家人在迁川过程中的事迹。文李氏是文正章的夫人,文正章先辈世代居住在广西桂林,文正章后来在湖北谋生并成家。康熙37年(1698年),62岁的文正章去世。
康熙43年(1704年),57岁的文李氏带着文永诚、文永试、文永谦、文永论、文永让、文永记6个儿子,从湖北乘船进入四川。他们沿途经过了九江、汉口、武昌、夔门、巫峡等。在千里入川途中,文李氏拄着竹拐杖在前面带路,6个儿子挑着担子跟在后面,一路爬坡上坎,历尽艰辛。
最终,他们落业在潼川府乐至县李逵坝,靠租种当地一个陈姓人的田地为生。文李氏告诫6个儿子说:“万里离乡,创立门户,当整顿精神,独立意志,勤以致富,俭以聚财。”
入川3年后,文李氏去世。文家6兄弟各自立业,谨遵文李氏的教诲,最终在资阳东枕头寺下邵家沟置业两万多亩,成为富甲一乡的望族。如今,资阳邵家沟马鞍山(今资阳回龙乡江诗村)仍有文李氏的坟墓,这支文姓人繁衍发展到了数千人,大多住在回龙乡境内。
在清朝,文姓名人辈出,但以满族文姓人为主,如镶黄旗人、文渊阁大学士文孚,镶红旗人、小说家文康,正红旗人、洋务派首领之一文祥,还有江西萍乡人、词人、学者、维新派思想家文廷式等。
从乾隆55年(1790年)开始到病逝,从个人履历来看,文孚历任地方、朝廷多个职位,差不多有90个,基本上把该当的官都当了一个遍。当然,他的终极职位是文渊阁大学士、赠太保,绘像紫光阁等。他的侄子叫琦善,没错,就是鸦片战争时主和派的那个代表人物。
文康是乾隆、嘉庆时期的名将、武英殿大学士勒保的孙子,因勒保谥号为“文襄”,遂改为文姓。文康曾任过徽州(今安徽黄山)知府,后来被任命为驻藏大臣,因病未能赴任。文康出身显贵,年轻时家世非常兴盛。但文康晚年家道却中落了,原因是他的几个儿子都是败家子,把家里的物品都变卖完了。
文康有感于世运变迁、人情反复,写成了长篇白话小说《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日下新书》),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的一部融侠义与言情于一体的小说。
文祥,是晚清著名的洋务派首领之一,道光25年(1845年)考中进士。1860年,英法联军攻逼北京,咸丰出走热河(今河北承德)时,他跟随恭亲王奕欣留在北京与英法议和。第二年,他与奕欣及大学士桂良等联名奏请改变清 的外交、通商制度,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被任命为总理衙门大臣。
咸丰病死后,文祥与其他大臣奏请慈禧、慈安太后垂帘听政。光绪继位后,文祥升为武英殿大学士,专任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大臣。文祥勤勉正直,为官廉洁,生活仆素,光绪称赞他说:“外交内治,无不尽心筹划,实为股肱心膂之臣。”
文廷式是光绪16年(1890年)的榜眼,志在救世,遇事敢言,与汪鸣銮、张謇等被称为“翁(同龢)门六子”,是光绪时期帝党的重要人物之一。光绪22年(1896年),由于遭到李鸿章姻亲御史杨崇伊的参劾,被革职驱逐出京。
戊戌政变后,文祥受到清廷密电追捕,不得已出走日本。4年后回国,文祥与容闳、严复、章太炎等人交往密切。此后数年,文廷式因为国事而伤心憔悴,寄情文酒,从事著述。
文渊阁是明朝内阁官员当值的地方,出现这一政治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朱元璋希望一人独揽大权。
丞相废除后,皇帝需要设机构助理丛杂的事务
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二者经常被拿来比较,足以可见明朝时期内阁的地位之重。在明代之前的历代官制中都没有内阁,内阁为明朝的首创。其实在朱元璋建国之初,明朝沿袭的是元朝制度,设立了左右丞相以处理政事。但是明太祖朱元璋生性多疑,对左丞相胡惟庸日益擅权的行为也极为不满,因此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后,朱元璋自此废中书省,罢丞相。但是朱元璋毕竟精力有限,为了处理繁杂的日常政务,于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立文渊阁、文华殿等大学士,“侍左右备顾问。”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文渊阁当值,参预机务,这便是内阁的雏形。其后内阁制度逐渐发展,到了明中叶时,内阁大学士手握要权,“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
可以说,明朝内阁制度的设立是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大,自此成为明代的中枢机构,对国家政权的运行产生了重要的政治效能。内阁初设时,皇帝规定入阁的大臣不可侵夺各部的职权,诸司有事直接向皇帝上奏,不经过阁臣。此时大学士的官阶并不高,只是一个正五品,不如一个外省的知府,更不用说六部尚书了。但从明中叶开始,内阁开始承奉旨意,其他朝臣有事禀奏需经阁臣“关白”,内阁的权力已然跃为六部之上,成为实际上的宰相了。内阁地位提高,意味着阁臣的官阶也有提升,到后来只有侍郎、尚书等才能做大学士,三品以下的官员根本没法入阁,而且明朝有着入阁加衔的规定,因此内阁大学士成为当时最高的官位。随着正统、正德年间内阁权力的巩固,内阁阁臣中首辅与其他阁臣的等级差距日益明显,首辅的权力日益扩大,成为内阁的实际负责人。
明朝内阁的权力主要体现在“票拟”和“批红”两方面,“票拟”指的是内阁根据皇帝的旨意起草圣旨,“批红”是皇帝对内阁所拟的圣旨用红笔进行批示,以表示认可。到了后期,内阁便利用这些权力把持朝政,并倾轧其他官员,滋生了明代官场腐败之风。我们都知道明代宦官专权的现象十分普遍,内阁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私通、勾结宦官,并对部院之臣加以严厉打击,“广布腹心于科道”,扶植党羽来加强自身的势力,因此明代党争所以激烈,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内阁的出现。此外,许多朝臣都将内阁大学士定为自己晋身的目标,因此结党营私的情形屡见不鲜,让明代官场更为乌烟瘴气。
参考文献:
1朱子彦:《论明代的内阁与党争》,《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1期。
2王广军:《试析明朝内阁制的政治效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3秦国经:《明清内阁沿革与职掌》,《历史档案》2009年第1期。
4程念祺:《“票拟”与内阁的权力扩张》,《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5期。
古今藏书,大都在书上施以印章。这些印章,勾勒了一部书的流传轨迹,是我们鉴定一书的价值,特别是其文物价值的绝好依据。
钤在古籍上的印章,就其类型而言,大体可区分为四类,这就是:①名章,②鉴赏章,③训诫章,④闲章。
名章是钤在古籍上的最重要的印章,因为它表示古籍的归属。
凡是官方藏书机构,如清代的文渊阁、文源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乃至近现代各类图书馆的藏书印章,均称作公章;属于个人姓名、表字、楼阁、斋堂的,则称作私章。
明代钤在古籍上的私人印章大都比较简单,如著名藏书家毛晋,即多用“毛晋”、“毛氏子晋”、“毛晋之印”、“毛晋私印”、“汲古主人”、“汲古阁”、“东吴毛氏图书”等,有时亦单用“毛”或“晋”两个单字连钤。另一著名藏书
家黄虞稷,也多用“黄虞稷印”、“俞邰”这一名一字的印章。
清代藏书家则多将郡望、姓名、表字合刻在一起,如季振宜,其一章云:“季振宜字诜今号沧韦”,共九个字。徐乾学的一印章为“昆山徐乾学健庵藏书”,亦九个字。而查慎行的一印章则是:“海宁查慎行字夏仲又曰悔馀”,共十二个字。近现代藏书家也有类似的印章,如著名学者郑振铎的藏书章即是:“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此章由著名学者魏建功先生书写制印、全印皆用通行的简化汉字,这在一般藏书印中是不多见的,它体现了作为语言学家的魏建功先生对推行简化汉字的不遗余力。名章还有单刻官衔的,如季振宜就有“御史之章”。但这种印章必须与其它名章一起作用,人们才能知道这究竟指的谁人,否则,就几乎失去了意义。如《天琳琅书目》卷七的《六经图》,仅钤有“汉阳太守印”。这就很难考定究属谁人了。值得提及的是,名章中还有一种寓名章,即不直接写出名字,而读印章的文字,却能悟出其名。如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启功先生,就有一枚“功在禹下”的印章。大禹的儿子是启,故“禹下”自然是寓“启”字,而“功”又在其下,这不就是启功先生的大名吗
名章之外,古籍上常见的是鉴赏章。如“项墨林鉴赏章”、“莫云卿赏识”、“谨上斋鉴赏章”等,都是直云“鉴赏”或“赏识”,一望而知。有些印章不刻“鉴赏”,如“毛晋秘箧”、“毛晋秘玩”、“晋宝”之类,也应属鉴赏章,表示对被赏古籍的珍视。有些鉴赏章直舒鉴赏结果,如“墨妙笔精”、“天葩云锦”、“稀世之珍”、“善本”、“宋本”、“元本”、“甲”
等印章,都属此类。
古籍上的训诫章,对于官书来说,所刻是对读书者的某些必须遵守的规定。如《天禄琳琅书目》卷一著录的《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原是鄂州州学的官书,上有训诫章云:“鄂泮官书,带去准盗!”意即带着书离开将和盗贼一样看待,其规定可说极为严厉。而对于私书来说,则主要是对后世子孙永保其书的期望,这类印章大都不外是“子孙永保”、“鬻及借人为不孝”之类。
也有文字较多的训诫章,如《天禄琳琅书目》卷四著录的《宋张时举弟子职等五书》。上有一训诫章,共七行,每行八字,共五十六字:赵文敏公书卷末云:五家业儒辛勤置书,以遗子孙其志何如!
后人不读将至于鬻,颓其家声不如禽犊。
苟归他室当念斯言,取非其有无宁舍旃。
古籍的印章,常见的还有一种闲章。所谓闲章,即这种印章只是抒发一下个人心迹,而对图书来说,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如《天禄琳琅书目》卷一著录的《春秋经传集解》,即有一闲章云:“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再如同书卷九著录的《新编古今事文类聚》,上有一闲章为:“对此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这种印章,就其寓意来说,亦难说不闲雅,但钤在书上,毕竟可有可无,没有实在的意义。近人叶德辉在其所著《藏书十约》中说:“余见宋元人收藏书籍、碑帖、字画、多止钤用姓名,或二字别号,或三字斋名,此正法也。明季山人墨客,始用闲章,浸*至于士大夫,相习而不知其俗……”足见在书上加盖闲章并不受人欢迎,甚至以为这是件粗俗之事。
古籍上的印章,尤其是名人印章,可大大提高该书的身价,因而,常有伪造,
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文渊阁,位于故宫东华门内文华殿后,原明代圣济殿旧址。明朝的内阁就设在这里。清朝 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774—1776年)建成,是皇家收藏《四库全书》的图书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三十九年下诏兴建藏书楼,命于文华殿后规度适宜方位,创建文渊阁,用于专贮《四库全书》。 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
文渊阁座北面南,阁制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构置。外观为上下两层,腰檐之处设有暗层,面阔6间,西尽间设楼梯连通上下。两山墙青砖砌筑直至屋顶,简洁素雅。黑色琉璃瓦顶,绿色琉璃瓦剪边,喻意黑色主水,以水压火,以保藏书楼的安全。阁的前廊设回纹栏杆,檐下倒挂楣子,加之绿色檐柱,清新悦目的苏式彩画,更具园林建筑风格。阁前凿一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架一石桥,石桥和池子四周栏板都雕有水生动物图案,灵秀精美。阁后湖石堆砌成山,势如屏障,其间植以松柏,历时二百余年,苍劲挺拔,郁郁葱葱。阁的东侧建有一座碑亭,盔顶黄琉璃瓦,造型独特。亭内立石碑一通,正面镌刻有乾隆皇帝撰写的《文渊阁记》,背面刻有文渊阁赐宴御制诗。
文渊阁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后,皇帝每年在此举行经筵活动。四十七年(1728年)《四库全书》告成之时,乾隆帝在文渊阁设宴赏赐编纂《四库全书》的各级官员和参加人员,盛况空前。
《四库全书》连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入藏文渊阁,按经史子集四部分架放置。以经部儒家经典为首共22架和《四库全书总目考证》、《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放置一层,并在中间设皇帝宝座,为讲经筵之处。二层中三间与一层相通,周围设楼板,置书架,放史部书33架。二层为暗层,光线极弱,只能藏书,不利阅览。三层除西尽间为楼梯间外,其它五间通连,每间依前后柱位列书架间隔,宽敞明亮。子部书22架、集部书28架存放在此,明间设御榻,备皇帝随时登阁览阅。乾隆皇帝为有如此豪华的藏书规模感到骄傲,曾作诗曰:「丙申高阁秩干歌,今喜书成邺架罗,……」。 清宫规定,大臣官员之中如有嗜好古书,勤于学习者,经允许可以到阁中阅览书籍,但不得损害书籍,更不许携带书籍出阁。
《四库全书》编成后,最初用了六年的时间抄录正本四部,除一部藏文渊阁外,另三部分别藏于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四阁又称「北四阁」。后又抄三部藏于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称「南三阁」。 七部之中或已亡失,或为各图书馆收藏。文渊阁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四库全书目录包括了清代以前的全部书籍,这里只提供史部
正史类
201史记、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史记正义、读史记十表、史记疑问、前汉书、班马异同、后汉书
202后汉书、补后汉书年表、 两汉刊误补遗、三国志、三国史辨误、三国志补注、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
203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
204旧唐书、新唐书、 唐书释音、新唐书纠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五代史纂误、宋史
205宋史、辽史、辽史拾遗
206辽史拾遗、金史、元史、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明史
207明史、
编年类
竹书纪年、竹书统笺、前汉纪、后汉纪、元经、唐创业起居注、资治通鉴
208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考异、资治通鉴释例、资治通鉴目录、通鉴地理通释、通鉴释文辨误、 通鉴胡注举正、稽古录、资治通鉴外纪、皇王大纪、中兴小纪、续资治通鉴长编
209续资治通鉴长编、纲目续麟、纲目分注拾遗、纲目订误、大事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210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九朝编年备要、续宋编年资治通鉴、西汉年纪、靖康要录、两朝纲目备要、宋季三朝政要、宋史全文、资治通鉴前编、通鉴续编、大事记续编、元史续编、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211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皇清开国方略、资治通鉴后编
纪事本末类
通鉴纪事本末
212通鉴纪事本末、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 三朝北盟会编、蜀鉴、炎徼纪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平定三逆方略、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平定准噶尔方略
213平定准噶尔方略、 平定两金川方略、钦定剿捕临清逆匪纪略、钦定兰州纪略、钦定石峰堡纪略、钦定台湾纪略、绥寇纪略、滇考、明史纪事本末、绎史
214绎史、左传纪事本末、 平台纪略
别史类
逸周书、东观汉记、建康实录、隆平集、古史、通志
215通志、东都事略、路史、钦定重订契丹国志、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古今纪要、萧氏续后汉书、 郝氏续后汉书
216郝氏续后汉书、春秋别典、御定历代纪事年表、三元甲子编年、钦定续通志
217钦定续通志、补历代史表、后汉书补逸、春秋战国异辞、 尚史
杂史类
国语、国语补音、战国策、鲍氏战国策注、战国策校注
218战国策校注、贞观政要、渚宫旧事、东观奏记、五代史阙文、五代史补、北狩见闻录、松漠纪闻、 燕翼诒谋录、太平治迹统类、咸淳遗事、大金吊伐录、汝南遗事、钱塘遗事、平宋录、弇山堂别集、革除逸史、钦定蒙古源流、
诏令奏议类、一诏令之属
太祖高皇帝圣训、 太宗文皇帝圣训、世祖章皇帝圣训、圣祖仁皇帝圣训、世宗宪皇帝圣训、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219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唐大诏令集、 两汉诏令
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
范文正奏议、包孝肃奏议集、尽言集、谠论集、左史谏草、商文毅疏稿、王端毅奏议
220王端毅奏议、马端肃奏议、关中奏议、胡端敏奏议、 杨文忠三录、何文简疏议、垂光集、孙毅庵奏议、玉坡奏议、南宫奏稿、讷溪奏疏、谭襄敏奏议、潘司空奏疏、两河经略、两垣奏议、周忠愍奏疏、张襄壮奏疏、靳文襄奏疏、华野疏稿、宋名臣奏议、历代名臣奏议
221历代名臣奏议、名臣经济录、名臣经济录
222御选明臣奏议、
传记类一、圣贤之属
孔子编年、 东家杂记
传记类二、名人之属
晏子春秋、魏郑公谏录、李相国论事集、杜工部年谱、杜工部诗年谱、绍陶录、金佗 编、象台首末、魏郑公谏续录、忠贞录、诸葛忠武书、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朱子年谱
传记类三、总录之属
古列女传、高士传、卓异记、春秋臣传、廉吏传、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伊洛渊源录、宋名臣言行录前集、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钱塘先贤传赞、庆元党禁、宋宝佑四年登科录、京口耆旧传、昭忠录、敬乡录、唐才子传、元朝名臣事略、浦阳人物记、古今列女传、殿阁词林记、嘉靖以来首辅传、明名臣琬琰录、今献备遗、百越先贤志、元儒考略、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223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明儒学案、中州人物考、东林列传、儒林宗派、明儒言行录、史传三编、闽中理学渊源考
传记类四、杂录之属
征南录、骖鸾录、吴船录、入蜀记、西使记、 保越录、粤闽巡视纪略、松亭行纪、扈从西巡日录
史钞类
两汉博闻、通鉴总类、南史识小录、北史识小录
载记类
吴越春秋、越绝书、华阳国志、邺中记、十六国春秋、
224十六国春秋、别本十六国春秋、蛮书、钓矶立谈、江南野史、江南别录、江表志、江南馀载、三楚新录、锦里耆旧传、五国故事、蜀梼杌、马氏南唐书、陆氏南唐书、吴越备史、 安南志略、十国春秋、附录、朝鲜史略、越史略
时令类
岁时广记、御定月令辑要
地理类一、宫殿簿之属
三辅黄图、禁扁、
地理类二、总志之属
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 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方舆胜览、明一统志
225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
226大清一统志
地理类三、都会郡县之属
吴郡图经续记、乾道临安志、淳熙三山志、吴郡志、 新安志、剡录、会稽志、赤城志、宝庆四明志、海盐澉水志、景定严州续志、景定建康志、咸淳临安志、至元嘉禾志、昌国州图志、延佑四明志、齐乘、至大金陵新志、无锡县志、 姑苏志、武功县志、朝邑县志、岭海舆图、滇略、吴兴备志
227吴兴备志、钦定热河志、钦定日下旧闻考、钦定满洲源流考、钦定皇舆西域图志、钦定盛京通志、畿辅通志、
228畿辅通志、江南通志、江西通志
229江西通志、浙江通志
230浙江通志、福建通志、湖广通志、河南通志
231河南通志、山东通志、山西通志
232山西通志、 陕西通志
233陕西通志、甘肃通志、四川通志、广东通志、广西通志
234广西通志、云南通志、贵州通志、历代帝王宅京记、
地理类四、河渠之属
水经注、 水经注集释订讹、水经注释、吴中水利书、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河防通议、治河图略、浙西水利书、河防一览、三吴水利录、北河纪、敬止集、三吴水考
235三吴水考、 吴中水利全书、钦定河源纪略、仑昆河源考、两河清汇、居济一得、治河奏续书、直隶河渠志、行水金鉴、水道提纲、海塘录
地理类五、边防之属
筹海图编、 郑开阳杂著
地理类六、山水之属
南岳小录、庐山记、赤松山志、西湖游览志、桂胜、钦定盘山志、西湖志纂
地理类七、古迹之属
洛阳伽蓝记、吴地记、长安志、洛阳名园记、 雍录、洞霄图志、长安志图、汴京遗迹志、汴京遗迹志、武林梵志、江城名迹、营平二州地名记、金鳌退食笔记、石柱记笺释、关中胜迹图志
地理类八、杂记之属
南方草木状、 荆楚岁时记、北户录、桂林风土记、岭表录异、益部方物略记、岳阳风土记、东京梦华录、六朝事迹编类、会稽三赋、中吴纪闻、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增补武林旧事、岁华纪丽谱、吴中旧事、平江记事、江汉丛谈、闽中海错疏、蜀中广记、益部谈资、颜山杂记、岭南风物记、龙沙纪略、台海使槎录、 东城杂记
地理类九、游记之属
游城南记、河朔访古记、徐霞客游记
地理类十、外纪之属
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诸蕃志、溪蛮丛笑、真腊风土记、岛夷志略、 朝鲜赋、海语、东西洋考、职方外纪、赤雅、朝鲜志、皇清职贡图、坤舆图说、异域录、海国闻见录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
唐六典、翰林志、麟台故事、翰苑群书、南宋馆阁录、 玉堂杂记、宋宰辅编年录、秘书监志、翰林记、礼部志稿
237礼部志稿、太常续考、土官底簿、词林典故、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历代职官表
职官类二、官箴之属
州县提纲、 官箴、百官箴、昼帘绪论、三事忠告、御定人臣儆心录
政书类一、通制之属
通典、唐会要
238五代会要、宋朝事实、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西汉会要、东汉会要、汉制考、 文献通考
239文献通考、明会典、七国考、钦定大清会典、钦定大清会典则例、钦定续文献通考
240钦定续文献通考
241钦定皇朝文献通考、钦定续通典、钦定皇朝通典、 钦定皇朝通志、元朝典故编年考
政书类二、仪制之属
汉官旧仪、大唐开元礼、谥法、政和五礼新仪、政和御制冠礼、政和五礼新仪目录
242政和五礼新仪、绍熙州县释奠仪图、 大金集礼、大金德运图说、庙学典礼、明集礼、 宫礼乐疏、明臣谥考、明谥纪汇编、明宫史、幸鲁盛典、万寿盛典初集、钦定大清通礼、皇朝礼器图式、国朝宫史、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钦定南巡盛典、八旬万寿盛典
243八旬万寿盛典、历代建元考、北郊配位尊西向议、庙制图考
政书类三、邦计之属
救荒活民书、熬波图、钱通、 捕蝗考、荒政丛书、钦定康济录
政书类四、军政之属
历代兵制、补汉兵志、马政纪、钦定八旗通志
政书类五、法令之属
唐律疏义、大清律例、史部政书类六、考工之属、 244营造法式、补遗、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目录类一、经籍之属
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子略、直斋书录解题、汉艺文志考证、文渊阁书目、授经图义例、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千顷堂书目、经义考
目录类二、金石之属
集古录、金石录、法帖刊误、法帖释文、籀史、隶释、隶续、绛帖平、石刻铺叙、法帖谱系、兰亭考、兰亭续考、 宝刻丛编、舆地碑记目、宝刻类编、古刻丛钞、名迹录、吴中金石新编、金薤琳琅、法帖释文考异、金石林时地考、石墨镌华、金石史、钦定重刻淳化阁帖释文
245求古录、 金石文字记、石经考、万氏石经考、来斋金石刻考略、嵩阳石刻集记、金石文考略、分隶偶存、淳化秘阁法帖考正、竹云题跋、金石经眼录、石经考
怎样查古代图书目录?
本文2023-11-19 18:20: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9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