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生的 李世民儿子最后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9浏览:1收藏

唐太宗李世民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生的 李世民儿子最后,第1张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有多少个妻子和儿子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常山王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都是长孙(音掌孙)皇后所生。长孙皇后是正宫,为人又极贤德,在朝臣中威望很高,李世民对她也是十分敬重的。下一任的皇帝,当然要从她的儿子当中选。

承乾是嫡子,又是长子,无论“立子以嫡”,还是“立嫡以长”,他都天经地义地是太子。可惜这位太子,形象不佳(有足疾),表现也不好(瞎胡闹),后来索性在汉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动下谋反,事败被废为庶人,再也做不成皇帝梦了。

李世民比较看好的是皇四子魏王李泰。李泰比承乾小一岁,相貌英俊,聪明好学,端肃多才,在太宗看来,是一定能成为一个有道明君的。

然而朝中的重臣却都很反对,尤以长孙无忌(已故长孙皇后之兄)和褚遂良(谏议大夫)反对最为激烈。他们主张立皇九子晋王李治。李治时年二十二岁,虽不失为一个良善青年,却是有名的糯米团子,一点用都没有。但长孙无忌等人看中的,恰恰正是他的温厚文弱、一无所长。如果是李泰接班,一朝天子一朝臣,没准会把他们开了涮。如果是李治呢就好控制得多了。长孙无忌可以继续维持外戚权威,褚遂良、李世他们也可以继续保持元老地位,君臣共治,天下太平。

这算盘打得并不错,只是没把武则天算进去。他们当然想不到,李治身边会出现一个蛇一样的女人武则天。他们当然也想不到,李治虽然好控制,却不是控制在他们手里,而是控制在老婆手里。结果,他们把李治扶上了台,李治却在老婆的指使下把他们整了下去。

李泰这边也屡犯错误。首先是恃宠骄横,目中无人。身边呢据说又是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这就不但让朝中的老臣看不起,也让他们不放心。更重要的是,他对继位一事表现得太猴急。

李泰还犯了一个自作聪明的错误。他跑去对李治说:你平时和李元昌关系最好,现在他被砍了头,你就不害怕吗李泰的意思,是要警告李治:别和我争,没好果子吃的。没想到反而提醒了李世民:立李泰,承乾和李治都会有危险。只有立李治,才能保证三个儿子都平安无事。

李泰当时就被打发到均县(今湖北省均县)去了。李治被立为太子,后来又继承皇位,这就是高宗。历史证明,由于君臣两方面各自的原因,李世民他们犯下了无可挽回的错误。大唐王朝差一点丢了江山,长孙无忌、褚遂良他们则丢了性命。

懦弱无能的李治捡了只皮夹子,真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唐太宗的儿子

唐太宗有十四个儿子: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阴妃生庶人李佑;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韦妃生纪王李慎;杨妃生赵王李福;杨氏生曹王李明;王氏生蒋王李恽;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唐太宗在封建帝王中很有作为,却拿自己的儿子们没有办法。他为他们操心劳神、洒泪顿足,甚至下过杀子诏,史家记下这类宫廷轶闻,我们不妨利用它来认识一下封建社会。

李世民有14个儿子。按惯例,立太子以长,余为王,这是李唐“家天下”的基础,可是非嫡长子立为太子的也代不乏人。李世民自己便非长子。因而,皇帝的所有儿子总是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而结果呢,这些天潢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也很可悲: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这等于被开除出李家户籍——尔后又被流放。

第13子李福虽得善终,却平庸无能;第9子李治,就是后来的高宗,虽贵为天子,却把大权拱手交给武则天。后来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杀戮,不能不说是高宗的昏聩所致。这样一算,李世民这14个儿子,竟是不肖子居多。

《旧唐书》的作者谈及太宗诸子,感叹道:“子弟作藩,盘石维城。骄侈取败,身无令名!”李世民的继承者,只有这14个“候选人”,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也就于此可见了。

唐太宗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

承乾秉性聪明,8岁即封为皇太子。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深嫉受太宗喜爱的魏王李泰。第4子李泰也确有野心,心怀夺嫡之计。

于是双方各树朋党,想下毒手。后来,承乾甚至想谋老子的反,被人告密,下狱后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李泰也被“幽闭”起来,35岁就死了。

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新唐书·太宗诸子》)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纸空文。

第3子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儿阴妃所生。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第5子李祐,先封楚王。他整天与小流氓鬼混,尤其爱好打猎。长史屡谏不听。太宗怪长史辅导无方,换了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任长史。贞观十七年,李祐派刺客杀了权万纪,发动叛乱。结果李祐事败亦被杀。

第6子李愔是个浪荡公子,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

第7子李恽,纵情享乐,使州县不堪其劳。高宗上元元年自杀。

第8子越王李贞,“颇涉文史,兼有吏干”,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后来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第10子纪王李慎,虽然聪明好学,可惜是个懦弱无能的胆小鬼。李贞劝其反武,他不肯“同谋”——可武则天还是杀了他。

第14子曹王李明,在太宗晚年,与庶人串通谋反,贬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杀。

第2、11、12子皆“早夭”。

总计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于非命”!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李世民之过是保傅失教之错都不全是。太宗即位之初,曾在宫中亲自盘马弯弓教育诸子,颇有不忘传统的味儿。可见是重视教育子女的。他还亲自为太子择饱学如于志宁、孔颖达等人为师,但一切措施都无济于事。他为此深感苦恼。在颁布杀子诏时,他承认自己没有管好儿子,“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甚,知复何云”,禁不住“为之洒泣”,算是尝到了这些苦果的味道。

李世民当然认识不到,导致他的儿子们一个个腐化堕落的灭亡之咎,盖在于腐朽的封建制度。

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宗法制度,尽管规定了嫡长传世的一套办法,但它却无法保证皇位的和平过渡。觊觎皇位,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相互残杀,这是许多皇室后代死于非命的重要原因。

“骄侈”二字,更是促使这些人堕落的重要原因。封建制度规定了这些“龙种”的特殊地位。李承乾8岁便被立为太子,成为东宫之主。东宫内,有文臣听他支配,有武士为其鹰犬,有妃嫔供其*乐。

有一次他竟说:“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新唐书》)

封建帝王们原想以这些特权来抬高儿子们的地位,以便巩固家天下的统治,走向反面。这是封建制度使之骄侈取败的,英武如唐太宗,亦无如之何!

 

1李承乾:李世民的长子,从小聪明伶俐,深受父亲喜爱。可惜长大后失贞,渐渐失宠。为了保住皇太子,他孤注一掷,十七年在贞观发动叛乱。事件曝光后,他依法死亡。不忍废黜他,离开了。他26岁去世,玄宗的灵柩葬在市

  2楚王李宽,他传给李智云,楚哀王,叔父,死得很早,没有后代。

  3吴王李恪:公主是隋炀帝的女儿。李恪多次违反法律和纪律,受到太宗的指责。他的罪行包括赌博、骑马和践踏农民的庄稼等。他的特长是打猎,性格和父亲有些相似。唐继位后,不公正地杀害了。

  4魏王李泰:李世民非常喜欢这个儿子,李泰很清楚他想竞争王子的职位,但不幸的是他没能如愿以偿。在贞观,的后期,太宗把他从长安放逐到王朴。李治即位后,他的待遇大大提高了。永徽三年后在郧乡县去世。

  5齐王李佑:母殷飞,十七年发动叛乱,但失败而死。

  6蜀王李愔,一个多次犯法被父亲惩罚的纨绔子弟。永徽,四年,李愔因李恪, 吴王,的“叛乱”而受到牵连,被贬为庶人,不久改称涪陵王。干封两年,死于流放。

  7李恽,蒋王:在已故的高宗,张君彻,参军当办事员时,诬告李恽谋反,高宗派使者调查,李恽自杀。真相大白后,李治将张君彻,斩首,追赠李恽司空和荆州总督,并将昭陵陪葬。

  8唐高宗死后,他与韩王,鲁王、霍王一起打败了武则天,服毒自杀。

  9唐高宗李治:李世民的继任者。在他任职的三十四年里,他发起了对的统治,摧毁了西突厥和,并继续扩张领土。他于683年病逝,享年56岁。

  10王姬李慎:他的母亲是韦贵妃。李慎早年出生在三藩市。他很有才华,在当地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此人们立下了丰碑。经过四年的吊拱,越攻打吴,被囚禁,死于流放。

  11李嚣,江殇王:早逝。

  12代表王李简:早逝。

  13李福, 赵王:宣武门变更后,李建成男性后裔被屠杀。为了不使他们长久,赵王李福被李世民收养为隐姓埋名的王子。他的生活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一个普通的王子。咸亨在第一年去世,享年36岁。

  14李明,曹王:母亲为李元吉的妻子公主做窝。因为他的父母,李明很尴尬,因为他母亲的名字一直是窝公主,但他的父亲不是窝国王李元吉。李治即位后,他收养了李明给他的四叔,这样李元吉就有了后代,李明母亲的身份也说得通。在永淳统治期间,他因与被遗弃的王子李贤,合谋而被贬到黔州,并被总督谢佑逼,杀害。

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

按惯例,立太子以长,余为王,这是李唐“家天下”的基础,可是非嫡长子立为太子的也代不乏人。李世民自己便非长子。因而,皇帝的所有儿子总是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而结果呢,这些天潢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也很可悲: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这等于被开除出李家户籍——尔后又被流放。

第13子李福虽得善终,却平庸无能;第9子李治,就是后来的高宗,虽贵为天子,却把大权拱手交给武则天。后来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杀戮,不能不说是高宗的昏聩所致。这样一算,李世民这14个儿子,竟是不肖子居多。

《旧唐书》的作者谈及太宗诸子,感叹道:“子弟作藩,盘石维城。骄侈取败,身无令名!”李世民的继承者,只有这14个“候选人”,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也就于此可见了。

唐太宗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

承乾秉性聪明,8岁即封为皇太子。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深嫉受太宗喜爱的魏王李泰。第4子李泰也确有野心,心怀夺嫡之计。

于是双方各树朋党,想下毒手。后来,承乾甚至想谋老子的反,被人告密,下狱后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李泰也被“幽闭”起来,35岁就死了。

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新唐书·太宗诸子》)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纸空文。

第3子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儿阴妃所生。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第5子李 ,先封楚王。他整天与小流氓鬼混,尤其爱好打猎。长史屡谏不听。太宗怪长史辅导无方,换了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任长史。贞观十七年,李派刺客杀了权万纪,发动叛乱。结果李 事败亦被杀。

第6子李 是个浪荡公子,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第7子李恽,纵情享乐,使州县不堪其劳。肃宗上元元年自杀。第8子越王李贞,“颇涉文史,兼有吏干”,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后来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第10子纪王李慎,虽然聪明好学,可惜是个懦弱无能的胆小鬼。李贞劝其反武,他不肯“同谋”——可武则天还是杀了他。

第14子曹王李明,在太宗晚年,与庶人串通谋反,贬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杀。这显然是得到太宗暗示或认可的。

第2、11、12子皆“早夭”。

总计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于非命”!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李世民之过?是保傅失教之错?都不全是。太宗即位之初,曾在宫中亲自盘马弯弓教育诸子,颇有不忘传统的味儿。可见是重视教育子女的。他还亲自为太子择饱学如于志宁、孔颖达等人为师,但一切措施都无济于事。他为此深感苦恼。 在颁布杀李 诏时,他承认自己没有管好儿子,“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甚,知复何云”,禁不住“为之洒泣”,算是尝到了这些苦果的味道。

1、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共有14个儿子,他们分别是:太子李承乾,唐太宗长子,母为长孙皇后。楚王李宽,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母后宫。吴王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为隋炀帝女杨妃。魏王李泰,唐太宗第四子,母为长孙皇后。齐王李佑,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阴嫔为嫔。

2、蜀王李愔,唐太宗第六子,母隋炀帝女杨妃。蒋王李恽,唐太宗第七子,母为王氏。越王李贞,唐太宗第八子,母为燕德妃。高宗李治,唐太宗李世民九子,母为长孙皇后。纪王李慎,唐太宗第十子,母为韦贵妃。

3、江殇王李嚣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母为燕德妃。代王李简,母不详。赵王李福,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子,母为杨贵妃。曹王李明,唐太宗第十四子,母为巢王妃。

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皇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

楚王李宽(母不详,早薨)

吴王李恪(母隋炀帝女杨妃,文武兼备,唐太宗一度考虑立李恪为太子,但遭长孙无忌反对。唐高宗即位后,长孙无忌为专权,对李恪和其同母弟李愔展开迫害,两人被控谋逆,双双被害)

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

齐王李佑(母阴妃,后废为庶人)

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

蒋王李恽(母王氏)

越王李贞(母燕妃)

高宗李治(原为晋王,母长孙皇后)

纪王李慎(母韦妃)

江殇王李嚣(母燕妃,早薨)

代王李简(母不详,早薨)

赵王李福(母杨妃)

曹王李明(母李元吉妻巢剌王妃杨氏)

网上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1695575htmlsi=6

李世民有14个儿子。按惯例,立太子以长,余为王,这是李唐“家天下”的基础,可是非嫡长子立为太子的也代不乏人。李世民自己便非长子。因而,皇帝的所有儿子总是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而结果呢,这些天潢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也很可悲: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这等于被开除出李家户籍——尔后又被流放。

第13子李福虽得善终,却平庸无能;第9子李治,就是后来的高宗,虽贵为天子,却把大权拱手交给武则天。后来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杀戮,不能不说是高宗的昏聩所致。这样一算,李世民这14个儿子,竟是不肖子居多。

《旧唐书》的作者谈及太宗诸子,感叹道:“子弟作藩,盘石维城。骄侈取败,身无令名!”李世民的继承者,只有这14个“候选人”,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也就于此可见了。

唐太宗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

承乾秉性聪明,8岁即封为皇太子。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深嫉受太宗喜爱的魏王李泰。第4子李泰也确有野心,心怀夺嫡之计。

于是双方各树朋党,想下毒手。后来,承乾甚至想谋老子的反,被人告密,下狱后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李泰也被“幽闭”起来,35岁就死了。

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新唐书·太宗诸子》)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纸空文。

第3子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儿阴妃所生。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第5子李 ,先封楚王。他整天与小流氓鬼混,尤其爱好打猎。长史屡谏不听。太宗怪长史辅导无方,换了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任长史。贞观十七年,李派刺客杀了权万纪,发动叛乱。结果李 事败亦被杀。

第6子李 是个浪荡公子,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第7子李恽,纵情享乐,使州县不堪其劳。肃宗上元元年自杀。第8子越王李贞,“颇涉文史,兼有吏干”,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后来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第10子纪王李慎,虽然聪明好学,可惜是个懦弱无能的胆小鬼。李贞劝其反武,他不肯“同谋”——可武则天还是杀了他。

第14子曹王李明,在太宗晚年,与庶人串通谋反,贬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杀。这显然是得到太宗暗示或认可的。

第2、11、12子皆“早夭”。

总计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于非命”!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李世民之过?是保傅失教之错?都不全是。太宗即位之初,曾在宫中亲自盘马弯弓教育诸子,颇有不忘传统的味儿。可见是重视教育子女的。他还亲自为太子择饱学如于志宁、孔颖达等人为师,但一切措施都无济于事。他为此深感苦恼。 在颁布杀李 诏时,他承认自己没有管好儿子,“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甚,知复何云”,禁不住“为之洒泣”,算是尝到了这些苦果的味道。

李世民当然认识不到,导致他的儿子们一个个腐化堕落的灭亡之咎,盖在于腐朽的封建制度。

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宗法制度,尽管规定了嫡长传世的一套办法,但它却无法保证皇位的和平过渡。觊觎皇位,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相互残杀,这是许多皇室后代死于非命的重要原因。

“骄侈”二字,更是促使这些人堕落的重要原因。封建制度规定了这些“龙种”的特殊地位。李承乾8岁便被立为太子,成为东宫之主。东宫内,有文臣听他支配,有武士为其鹰犬,有妃嫔 供其*乐。

有一次他竟说:“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新唐书》)

封建帝王们原想以这些特权来抬高儿子们的地位,以便巩固家天下的统治,结果却事与愿违,走向反面。这是封建制度使之骄侈取败的,英武如唐太宗,亦无如之何!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共有14个儿子,他们分别是:

太子李承乾(619年——645年),唐太宗长子,母为长孙皇后。

楚王李宽(619年一),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母后宫。

吴王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为隋炀帝女杨妃。

魏王李泰(620年——652年),唐太宗第四子,母为长孙皇后。

齐王李佑(-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阴嫔为嫔。

蜀王李愔(—667年),唐太宗第六子,母隋炀帝女杨妃。

蒋王李恽,唐太宗第七子,母为王氏。

越王李贞(627年-688年),唐太宗第八子,母为燕德妃。

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唐太宗李世民九子,母为长孙皇后。

纪王李慎(—689年7月28日),唐太宗第十子,母为韦贵妃。

江殇王李嚣(-632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母为燕德妃。

代王李简(—631年5月9日)代王,母不详。

赵王李福(637-670年9月1日),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子,母为杨贵妃。

曹王李明(—682年),唐太宗第十四子,母为巢王妃。

李世民的14个儿子,我们逐一来叙述:

长子李承乾,中山郡王,唐太宗即位,册立皇太子, 受到众多名家悉心指导,但后来在一次打猎中摔断了腿,落下残疾,从此性情大变。后来忌惮父亲李世民喜爱魏王李泰,先是暗杀李泰不成,又与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勾结,打算先先手为强,起兵逼宫,逼李世民退位,结果事情败露。太宗最终不忍心杀掉他,废为庶民,流放于黔州。次年卒于黔州,不算善终,但比起历史上造反的皇子,已经算结果很好的了。

次子李宽,楚王(加封),武德三年(620年)被过继给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李智云承继香火,加封凉州总管、司徒。因病早逝,无后,国除。善终。

三子李恪,吴王,与魏王李泰一样是李世民诸多儿子中贤能之辈,也曾有机会得到太子之位,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高宗李治即位后,李恪被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陷害至死。是李世民儿子中下场最悲惨的一个。

四子李泰,魏王,喜好文艺,是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当李承乾失势的时候,李泰表现出来,对皇位的极大兴趣。李承乾因谋反罪事发被囚禁之后,对李世民说,走到这一步,李泰逼人太甚,手下心腹却让我行了这不轨之事,如果立李泰为太子,那恰好中了他的圈套。

后来李泰为表忠心对李世民说,我只有一个儿子,我如果当了皇帝,死前我就杀掉我的儿子,把皇位传给晋王(李治)。

杀子传弟?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李世民是靠杀兄夺位,这么会相信这样的话,至此,李泰也彻底丧失了机会。李世民改封李泰为顺阳王,将其迁出长安,徙居均州的郧乡县(今湖北郧县)。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郁郁不得志的李泰卒于郧乡,年仅33岁。不算善终。

五子李佑,李佑喜好游猎,结交奸邪之人,643年(贞观十七年)李佑以"谋反罪"被贬为庶人,赐死于长安太极宫内省。李佑谋反直至被擒赐死,虽然失败,同时也间接导致太子李承乾谋反计划被发现。

李佑的结局,和他的母亲家族有关,其母为阴妃,阴氏的父亲阴世师隋朝将领,杀李渊幼子李智云,挖了李家祖坟,李渊入主长安后,杀了阴世师,故阴氏与李唐可谓国仇家恨。就这样的关系,没有给李佑很好的生长环境。

六子李愔,永徽四年(653年),因吴王李恪同母弟之故而被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不久之后又被改封涪陵王。乾封二年(667年),死于流放地。不算善终。

七子李恽,上元初年(674年),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李恽谋反,唐高宗派使者调查,李恽惶遽自杀。

八子李贞,汉王,垂拱二年,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政,失败自尽。为李唐宗室楷模。

九子李治,唐高宗,太子李承乾与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后继位。

他勤于政事,有贞观之遗风 ,史称"永徽之治"。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在位之时,唐朝疆域最大。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于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善终。

十子李慎,因支持越王李贞起兵推翻武则天政权,坐罪下狱,永昌元年(689年),在流放途中逝世,享年六十二岁。不算善终。

十一子李嚣,631年,李嚣进封江王,632年去世。无子女,因出生时间不可考,死的时候年龄太小。

十二子李简,631年,李简进封代王后逝世,无子女。

十三子李福,赵王,咸亨元年(670年)去世,躲过了太宗朝的废立之争,也躲过武则天的李唐宗室的迫害。善终。

十四子李明,母巢剌王妃杨氏,这个比较特殊,因为他的母亲是李元吉的妃子。后来过继巢剌王李元吉。永淳年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通谋,降封零陵王,贬至黔州。受武则天迫害而死。

由上可见,唐太宗的儿子,善终的很少,也印证了一句话“最是无情帝王家”。

谈起皇家事,先从后宫起,大多数是后宫争宠、王子争帝。唐太宗作为一代帝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辟了前所未有的贞观盛世,也为了中华民族留下了灿烂的文化。作为开明的君主,他同时也对自己的十四个儿子教育、安排做了详细的规划,但也最终还是由于权利熏心,没有避免篡位、自相残杀的局面。

唐太宗总共有十四个儿子,其结局各不相同,以下是其十四个儿子的结局:

1李承乾

李承乾,唐太宗长子,字高明,为“太子”。由于刺杀老师,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起兵逼宫,最终失败。其结果在唐太宗的保全下被判充军到黔州。

2李宽

李宽,唐太宗第二子,被过继给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李智云承继香火,早薨。

3李恪

李恪(619-653年),唐朝宗室,唐太宗第三子,是唐太宗与隋炀帝之女杨妃之子。由于进房遗爱谋反案中,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致死。神龙元年(705年),李恪平反昭雪,追赠司空、并重新以亲王礼改葬。升元三年(939年),南唐烈祖李昪追谥李恪为孝静皇帝,庙号:定宗。

4李泰

李泰(619年—653年),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第四子,母长孙皇后,封为魏王。由于喜欢书画技艺,深得唐太宗喜爱。唐太宗为了让几个儿子共存,将其分配到均州之郧乡县,最后死于陨乡

5李佑

李佑,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643年),母阴妃,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以"谋反罪"贬为庶人,赐死,葬以国公礼,国除。

6李愔

李愔,唐太宗李世民第六子。是唐太宗与隋炀帝之女杨妃之子,封为“梁王”。因"房遗爱谋反案“牵连到同母亲兄吴王李恪,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咸亨初(670年),复其爵土,赠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曰悼。

7李恽

李恽,(674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唐高宗李治异母兄,母王氏,封为蒋王。公元674年,转箕州刺史。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李恽谋反,高宗派使者调查,李恽惶遽自杀。唐高宗知道实情后,斩张君彻,追赠李恽司空、荆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8李贞

李贞(627年-688年10月12日),唐太宗第八子,母燕德妃。官至太子太傅,被先后封为汉王、原王、越王。武则天当政时,李贞因起兵失败而饮毒自尽。

9李治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李承乾、李恪被废后,唐太宗为避免皇子自相残杀,由于李治性情较为和善,重亲情,因此将其封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10李慎

李慎(628年-689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生母韦贵妃。贞观五年(631年)进封申王,贞观十年(636年)改封纪王,食邑八百户。此后多次封秦州都督、襄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后食邑加至一千户。垂拱四年(689年),越王李贞起兵推翻武则天政权,李慎受牵连下狱,后被流放领表,又说巴州,途中逝世。享年61岁。

11李嚣

李嚣(?-632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燕德妃所生。631年,李嚣封江王,公元632年去世,谥号殇。无后嗣,封国江国废除。

12李简

(?—631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二子,生母不详。李简进封代王后逝世,无子女。

13李福

李福(634年—670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子,生母杨贵妃。贞观十三年(639年)进封赵王,累加秦州都督、右卫大将军、梁州都督等职。咸亨元年(670年)去世,赠司空、并州都督,陪葬。

14李明

李明,唐太宗第十四子,妃元氏,母亲杨氏原是巢剌王李元吉之妃。显庆年间,授梁州都督,后历任虢州、蔡州、苏州三州刺史。诏令继巢剌王李元吉后。永淳年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通谋,降封零陵王,贬至黔州。在武后的授意下,都督谢佑逼李明自杀,后来唐高宗哀悼弟弟,将黔州官僚全部免职。景云元年(710年),将李明灵柩运回京师,陪葬昭陵。

以上是唐太宗十四个儿子的最终结局,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疑惑。

唐太宗李世民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生的 李世民儿子最后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有多少个妻子和儿子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常山王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都是长孙(音掌孙)皇后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