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姓宗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9浏览:1收藏

沈姓宗谱,第1张

沈氏有南北二望族,一发详于河南,称为周系;一发祥于南京吴兴,称汉系。沈姓汉系名“宜兴堂”(今浙江吴兴县)。

汉系宜兴始祖沈荣昌(周系六十七世,又是汉系一世)的裔孙沈启承,南宋高宗绍兴间进士,官福建汀州府知府。沈启承子沈廷辅(太一郎)随父入闽,留居汀州府城,官山西巡按,谏议大夫,为入闽始祖。沈廷辅生八子,分居建阳、宁化,孙散居龙岩、长汀、清流、宁化,延平(南平)、连城、上杭古田。五世孙沈炽(千十七郎)生七子,迁居永定及广东梅州、大埔。

明初,沈那仔为广州右卫中朗,后迁居兴宁。入粤世系有“三善堂”、“四声堂”。另有一系为五代时从王潮南下入汀州。《吴兴沈氏五修族谱》载:先世居福建上杭沈家坊。《连城吴兴沈氏族谱》载:宋末湖州吴兴沈氏隐居福建清流丰山,复迁连城,明崇祯年间,沈仲仁、沈道仁因避乱迁居江西宁都。沈十三郎于宋嘉定十年由兴国三寮迁宁都会同里迎坑。清代沈鸿儒迁台湾教授,后代留居台湾。

出于汝州沈氏本源的族谱,可参考:

①湖北沈氏家谱,该家谱比较全面(从一房至十房)共一千多页,且有相关照片。记载从周文王后裔一世至今。字派从1993年玉笙族长组织沈氏家丁通过考证和查阅大量沈氏资料,已全部统一。从“允”字辈之后是“朝光显相金玉联芳体仁和义……”从现在开始可延续两千年。原国民党上将(东北海军司令、山东省主席、青岛市市长)沈鸿烈的后裔也参与家谱编排,很多海外族人也参与,此家谱记录较全。

②汝南沈氏浙江裔白湖世系(八韵世家,亦称吴兴世家)荷荫堂沈氏宗族谱典,癸酉(1993年)十六世孙玉笙修,谱典分十八门:谱序、谱例、谱源、纶音谱、字派谱、世系谱、户籍谱、名人谱、英杰谱、侨胞谱、烈士节妇谱、严父慈母谱、孝子贤媳谱、荷荫堂记、住址分布概况、艺文谱、继谱记、跋等。

③吴兴堂沈氏四修族谱,该支源出汝州,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④寿溪沈氏族谱,自先祖至今已整修谱牒十次,分别是:第一次在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9年),第二次在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第三次在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第四次在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第五次在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六次在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第七次在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第八次在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第九次在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第十次在己卯年(公元1999年)整修完毕,为寿溪沈氏收藏着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族谱分为十二本房谱,即:寿溪沈氏院头房谱牒、寿溪沈氏院口房谱牒、寿溪沈氏深溪房谱牒、寿溪沈氏新田房谱牒、寿溪沈氏玄大坑房谱牒、寿溪沈氏溪坂洋房谱牒、寿溪沈氏坝头房谱牒、寿溪沈氏乌门房谱牒、寿溪沈氏上厝房谱牒、寿溪沈氏新厝口房谱牒、寿溪沈氏东后房谱牒、寿溪沈氏土谷内房谱牒。以上各房谱牒均于1999年10月封谱,并重修祠宇。

在syjyxr@yahoocomcn处、江西省赣州市图书馆、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档案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等处,均可联系查阅。

历代源流序

新唐书卷七二下 表第一二下,宰相世系二下

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趯,趯生骼。至三卿分晋,张氏仕韩。韩相张开地生平,凡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汉留文成侯。良生不疑,不疑生典,典生默,默生大司马金,金生阳陵公乘千秋,字万雅。千秋生嵩,嵩五子:壮、赞、彭、睦、述。壮生胤。胤生皓,字叔明,后汉司空,世居武阳犍为。皓生宇,北平、范阳太守,避地居方城。宇孙肥如侯孟成。孟成生平,魏渔阳郡守。平生华,字茂先,晋司空、壮武公。二子、祎、韪。祎字彦仲,散骑侍郎。生舆,字公安,太子舍人,袭壮武公。生次惠,宋濮阳太守。二子:穆之、安之。安之之族徙居襄阳,始兴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

吾白鲤沟张氏有谱记载始於君政公,君政公曾孙九龄、九皋因官复迁居长安,九皋公生抗、抗生仲芳、仲芳生孟常、孟常生克勤、克勤生浔、浔生崇纪,崇纪生璘,璘任唐僖宗祭酒,遇黄巢乱,随僖宗入蜀居成都,其孙文炬公早逝,妻杨氏携子紘徙绵竹依外家,紘生咸,咸生滉、浚,浚为南宋宰相,滉

公知抚州,入籍临川东之秋塘,滉公九世孙安五公讳资源,於明初洪武未年,奉朱元璋移民令,迁淮安府沭阳县白鲤沟,资源公五世孙师程公德高望重,修桥梁,施义冢,赈饥荒,事绩载於清康熙沭阳县志和清嘉庆直隶海州志,始创白鲤沟张氏宗谱;六世孙茂节公曾四任山东堂邑,大兴等地知县,颇具政声,现北京人还写诗撰文颂其功德,从六世始用;节和时中,振家之功,文开一士,继业从隆;现已衍续至隆字辈二十一世,包括台湾在内散居全国各地。到壬辰年润四月十六日2012年6月5日临川秋塘宗亲滉公二十六世孙盛昌等六人赴宗祠峻工大会时提倡;为今后两地寻亲方便,起名排辈统一用字,经讨论确定为;衍绵循序,望重炯昭,宏基福泽,昆裔启超。从滉公三十世,资源公二十二世实行。 资源公十六世孙、滉公二十四世孙张楼一君编辑 壬辰年秋公元二0一二年九月

邳县陈氏应为三支,

第一支下邳郡的陈氏。

第二支是颍川郡的陈氏之后江州义门陈氏于宋仁宋嘉佑八年三月初六迁至徐州,开派始祖陈隆,为徐州庄始祖。为德安分派为德星堂。生生自自繁衍五百余载,至公元一六00年人口达到1838人,分据各田庄;彭城庄,海州庄,马头庄,牛山庄,郯城庄,白马庄,下邳庄,莒县庄,安州庄,合肥庄,松江府,滁县庄,沛县庄,长城庄,白埠庄,许昌庄,商丘庄,巨山庄,共为十八庄。

第三支也是颍川郡之后,元末汉王陈友谅兵败之后被明太祖朱元章从江西迁移下邳的陈氏,如果没错就是小河陈氏。

邳县的陈氏基本上都混居了,只有对照自己的族谱才能分出是哪一支了,无论是哪一支都是同祖同宗的一个陈。

小河村陈氏出自陈友谅之后为明朝时迁下邳,下邳曾为楚都,韩信为楚王时,就驻这里。东汉时置下邳国,管辖十七城,区域范围相当大,北到山东南部,南至安徽嘉山,西到江苏铜山,东到涟水。

陈姓人已遍及中华大地,形成了以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等地为中心的陈氏家族。陈姓由发源地向南迁移,始于西晋太尉陈伯,他举家南迁到今江苏丹阳县。后来,他的孙子陈世达做了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令,于是陈姓人又迁居到了浙江。陈霸先建立南朝陈,使陈氏家族显赫一时,遍布长江和粤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唐高宗时候,陈姓人进入福建和广东等地。五代十国以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又有大批陈姓人南迁,甚至向海外发展,从而进一步壮大了江南陈姓人的队伍。今日,陈姓已成为中国大陆第五大姓,台湾第一大姓。

 某支阎氏字辈:尚明继纯化,德茂可广恒,汝若相吕太,邦本兆长安。

  某支阎氏字辈:普金国文从工玉,士胜仁义理智信,家秀元山建恩明,道德大来子终顺。

  湖南长沙阎氏字辈:绍家声大振,广世德永昌,树文名泰运,膺廷锡鸿章。

  山东单县阎氏字辈:如水景伯世,川源福履长,念先善继志,守成绵其祥。

  山东历城阎氏字辈:清春玉景宝,成庆姓友才。

  山东栖霞阎氏字辈:仲。应□宗承文,国永悦□吉,志宝寿昌宪,高惠经文武,昭贺宣成元,光明章和顺,质桓宏少献。

  山东昌邑阎氏字辈:学存汝秀继,振文宝树崇,忠明昭瑞庆,万世永兴隆。

  山东临沂阎氏字辈:天启福寿永,清士凤成文,明良堂开喜,毓秀继传家。

  江苏新沂阎氏字辈:宜念承宗嗣,常怀士守春。

  河南长葛阎氏字辈:追源继述先祖德,永传后辈不□名,三代宗亲代自中,玉子瑞居世万逢,立德文吉庆治广,明廷金生兴太隆。

  四川广元阎氏字辈:维必成金步,崇万登云凌。

  云南某支阎氏字辈:仁登水安忠诚大,正应天兴玉统明,久武有德方必定,万里江山落锡云。

  内蒙古通辽阎氏字辈:振殿思存海,文庆荣品德。

庆姓

源出有二

一是出自姜姓,为春秋时公孙庆克之后,庆封以父名为氏。

二是出自妫姓,为春秋时陈桓公五世孙之后有庆姓。

据《潜夫论》载,庆姓为春秋时陈国公族之后,而又有为陈桓公五世孙改妫姓为庆姓,称为庆氏。庆姓是当今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上海之松江、嘉定,福建之浦城,广东之吴川,安徽之淮南,云南之马关,山东之平邑、新泰、东明,河南之驻马店,山西之太原、汾阳,江西之丰城,湖南之湘潭,浙江之义乌,台湾之台北,四川之武胜、泸定,陕西之韩城、西安,北京等地均有此庆姓。

庆姓源流:

①据《通志·氏族略》载:“贺氏即庆氏,姜姓,齐桓公之支庶也;汉时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讳改为贺氏。”齐桓公之子无亏生公孙庆克,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春秋时,齐有庆封,晋有庆郑,皆齐桓公之支庶。庆封于齐灵公时任大夫,庄公时与崔杼同为上卿,执掌国政。后二人再升为左右相国。因崔杼家内内乱,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氏,独霸朝政。其后庆封将政事交儿子庆舍处理,而自己则荒*无度,引起了满朝对庆氏的不满,后庆封亲信卢蒲癸与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杀庆舍,庆封见势不妙,逃至吴国。吴王将朱方(今江苏省丹徒县东南)封给庆封,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自此,庆氏富于吴。至西汉末,其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至汉代时,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庆”姓多改为同义的“贺”姓,此为贺氏得姓之始。

②出自妫姓,陈国有庆虎,庆寅。

③出自姬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为鲁庄公弟弟,在鲁国制造了一系列的祸乱。

④出自姬姓唐叔。"栾、郤、胥、原、孤、续、庆、伯,降在皂吏",庆为晋公族。晋有庆郑。

⑤出自满族正蓝旗庆富察氏族人世居沙济、界凡、叶赫、蜚优城、额宜湖、扎库塔、长白山、讷殷等地。其中一支贯名庆氏。

庆氏迁徙:

庆姓出自姜姓,起源于春秋初期,齐桓公的裔孙名公孙庆克,其子名庆封。从他以后,他的家族就以“庆”为姓。因此,贺姓起源于庆姓。贺姓郡望广平,会稽。贺姓南迁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庆封。庆封与齐国大夫崔杼一起,在齐灵公死后,废除公子牙,立公子光为齐庄公,但是不久又弑齐庄公,改立齐景公,于是激起了齐国贵族的不满,他们首先煽动庆封杀死崔杼,随后又进一步发动政变,屠杀庆氏宗族,庆封出逃吴国,受封于朱方(今江苏省镇江东部),后来,残存的庆氏宗族也辗转南来。另一支为春秋时陈桓公五世孙之后,有改妫姓为庆姓的。在汉朝时,因避讳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而改姓贺,也有改姓荆的。庆姓是当今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上海之松江、嘉定,福建之浦城,广东之吴川,安徽之淮南,云南之马关,山东之平邑、新泰、东明,河南之驻马店,山西之太原、汾阳,江西之丰城,湖南之湘潭,浙江之义乌,台湾之台北,四川之武胜、泸定,陕西之韩城、西安,北京等地均有此姓。庆姓望居广陵(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故城在今天江苏省杨州市一带)、河内(楚汉之际置。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一带)。

庆氏名人:

庆父 春秋战国 (?—前660)鲁庄公庶兄。又称仲庆父,共仲或孟氏。庄公去世,他派人先后杀死继位的子般和闵公, 制造内乱。后他所逃奔的莒国受鲁贿赂,将其送回,途中自缢而死。孟孙氏是其后裔。“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之成语即源于此。

庆鸿

东汉洛阳人,为人慷慨而有节义,与杜陵人廉范为刎颈之交,当时人称:“前有管鲍,后有庆廉。”位至琅琊会稽二郡太守,所至俱有政声。

庆普

字孝公,西汉今文礼学“庆氏学”的开创者。沛(今江苏省沛县东)人。任东平王(刘宇)太傅,立为博士。曾与戴德、戴圣同受《礼》学于后苍,故《礼》有大小戴、庆之学。

庆山奴,名承立,字献甫,神木寨人。金代兴定元年(1217),以功升保太军节度使,驻麟州帅府。兴定2~4年(1218—1220)连续4次在吉峰、通秦寨、富州、神堆府大破夏兵,歼敌近万人,朝廷赐金带一条以表其功,并按功奖赏了所部将士。

庆承文(1874—1940年),字西琴,含山县环峰镇人。清末秀才,与张治中结为挚友。精中医,长书法,以勤学不辍、好善乐施为乡人所敬仰。早年,家境贫寒,为谋求生活,光绪十九年(1893年)被介绍受聘于南京李鸿章长子公馆作启蒙师。李公馆藏书甚丰,其中中医典籍颇多。在这里,他饱览群书,开阔眼界。

庆宽

清末宫廷画师。一字筱珊(1848-1927),享年79岁。别号松月居士,晚号尘外野叟,又号信叟,清代铁岭人,隶正黄旗人。庆宽一生善画,精鉴别古器,早岁读书于灵光寺,受业于法华大师。初从山东袁瑞寿学画,专工笔;复从名师戴醇士学山水;后拜河南王丹麓并学花卉、翎毛、草虫。由于潜心好学,精于水墨设色、丹青技艺,掌握全面。庆宽工书善画,见知于醇亲王,先曾在醇王府供职绘事,后进内务府,历任内务府员外郎、堂郎中、晋三院卿。钦派办理清廷大典,奉旨作大批宫廷历史绘画,其中所画陵寝典礼、崇陵山势全图,受到皇帝特旨嘉奖。光绪十一年,紫光阁修成,朝廷命征粤、回、捻三案战绩,并功臣真像,设立功臣画馆于京师。庆宽总管其事,经六年而全图成,计百数十轴之多。光绪十四年,颐和园兴工,庆宽奉旨设计绘图,凡宫殿、楼台、亭、谢以及点缀各景图样,皆出自他的手笔。光绪十五年,光绪皇帝举行大婚典礼,庆宽奉旨主笔绘画该典礼全图,工笔彩绘人物、礼仪,图尽其态,极为工细。光绪二十年,慈禧60大寿。庆宽奉旨绘该典礼全图,从紫禁城直到颐和园之庆典全图长卷。庆宽一生,作画甚多,可惜多为宫廷作画,不留个人款名,外人很少得识,诚为憾事。

庆承道(1903~1985),字幼吾,含山县环峰镇人,自幼天资聪颖。父早逝,家境贫困。民国3 年(1914 年)入含山高等学堂(高级小学),民国5 年入芜湖赭山中学,因成绩优异,学费免交。民国9 年,入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由于庆承道每次考试分数列前一、二名,校方予以免交学费。

庆祖森,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高级经济师,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支部书记。1993年至1994年8月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半脱产)。1968年10月至1982年4月历任乌江镇四联大队共青团书记、大队会计、党支部书记。1982年5月至1986年3月任乌江镇企办室会计、主任。

主要郡望:

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故城在今天江苏省杨州市一带。唐初改南兖州,又改邗州,又改广陵郡,又复为扬州。宋为淮南东路。元至元十三年,初建大都督府,置江淮等处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改为扬州路总管府。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度府,改河内县为沁阳。

主要堂号

怀仁堂

庆氏宗祠门联典故

学同二戴;

义着三河。

上联:典故指西汉沛县人庆普,字孝公,与戴德、戴圣兄弟同学礼于后苍,于是《礼》有大小戴及庆氏之学。官至东平太傅。

下联:典故指东汉洛阳人庆鸿,为人慷慨而有节义,与杜陵人廉范为刎颈之交,当时人称:“前有管鲍,后有庆廉。”官琅琊、会稽二郡太守,均有突出政绩。“三河”,汉代指河东、河内、河南三郡。

庆氏谱序▼

以上

沈姓宗谱

沈氏有南北二望族,一发详于河南,称为周系;一发祥于南京吴兴,称汉系。沈姓汉系名“宜兴堂”(今浙江吴兴县)。 汉系宜兴始祖沈荣昌(周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