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清代皇帝立的都是第几皇子继承王位
1、清太祖努尔哈赤(关外)
2、清太宗皇太极(关外),努尔哈赤第八子
3、顺治,皇太极第九子
4、康熙,顺治帝第三子
5、雍正,康熙帝第四子
6、乾隆,雍正帝第四子
7、嘉庆,乾隆帝第十五子
8、道光,嘉庆帝长子
9、咸丰,道光帝第四子
10、同治,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
11、光绪,光绪父亲是道光帝的第七子
12、宣统,醇亲王之子,光绪帝的侄儿
道光皇帝是清朝惟一一个嫡长子继位的皇帝
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爱新觉罗家族的分布
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
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
有的学者认为,清朝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 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不难看出,这近300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是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分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
不过,一种趋势是很明显的,爱新觉罗氏的人口,仍然还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如~爱新觉罗·紫薇 爱新觉罗 ·州迪和
其实到清朝最后的三代皇帝,由于近亲结婚,几乎是没有子女,有也是早早夭折所以现在估计子孙很少
爱新觉罗,这个姓,后来也有了简化,有的改为"赵",有的为"罗"等等,很多
清皇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多种多样,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不愿提皇族身份
62岁的崇文区副区长金毓嶂是醇亲王载沣的长孙。他说 “我们家的人都不姓爱新觉罗,都什么年代了,姓那个有点儿古怪。”
醇亲王载沣的11个孩子中4个是男孩,除末代皇帝
溥仪外,还有溥杰、溥供和溥任。溥仪无后,溥供3岁早夭,溥杰只生有两个女儿,溥任的长子就是金毓嶂。溥任的次子金毓峑在北京某大学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
对于家族中出了两个皇帝,金毓嶂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他的家族对此很不情愿,也很不胜任。“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提起皇族身份。”金毓嶂说。
为爱新觉罗姓氏自豪
在身份证上,这位45岁的女画家名叫毓紫薇,爱新觉罗·毓崌是她的正式名字。姓氏的恢复对她的事业有所帮助。“画会好卖一些,”她说,“人家一看,‘爱新觉罗’,就认你的画。”毓紫薇说,自己的画是“有行无市”,大多卖给了朋友。
毓紫薇是崌亲王奕
讠宗的第4代孙女,奕讠宗
是道光五子,即金毓嶂的曾祖父——第一代醇亲王的哥哥。“从心底里,我对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感到自豪,”她说,“因为我们这个家族里出了康熙、乾隆这样的好皇上。”
难以概括的群体
关于“爱新觉罗”的姓氏,在前北京市民委副
主任赵书看来,“正支的皇族后裔很少自己冠以爱新觉罗氏,旁支的就喜欢这么叫,尤其是在书画界。”他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作“时代功利性”。
在沈阳,60岁的德崇开了一家“爱新觉罗·德崇文化商行”,专门经销清代传统的文化工艺品。如果你叫他“德崇”,他会嗓音洪亮地纠正你:“我是爱新觉罗·溥旻!”不过,他的家谱中的贵族血统要追溯到努尔哈赤才可见到。
对比几个历史阶段皇室后裔或低调或高调的行为方式,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认为,辛亥革命后,皇族后裔纷纷改姓,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强调阶级划分,因此皇室后裔对“爱新觉罗”姓氏比较忌讳;现在他们以家族为自豪,恰好说明社会心态的宽容与进步。
37位后妃,8个儿子,6个女儿。
一、后妃列表
1、皇后(4位)
①世祖废后静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吴克善之女,孝庄文皇后侄女;
②孝惠章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绰尔济之女;
③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佟图赖之女,康熙帝生母;
④孝献皇后董鄂氏,鄂硕之女。
2、正妃(7位,皆葬孝东陵妃园寝)
①恭靖妃浩齐特博尔济吉特氏,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尊皇考恭靖妃;
②端顺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尊皇考端顺妃;
③淑惠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妹;
④宁悫妃董鄂氏;
⑤悼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废后堂妹;追封悼妃;
⑥贞妃董鄂氏,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以身殉世祖死;
⑦恪妃石氏。
3、庶妃(9位)
笔什赫额捏福晋/巴尔福晋/巴福晋即庶妃笔什赫氏/巴尔氏/巴氏;塞母肯额捏福晋/穆克图福晋即庶妃塞母肯氏/穆克图氏;唐璟福晋/唐福晋即庶妃唐氏;
钮祜禄福晋/钮福晋/牛福晋即庶妃钮祜禄氏/钮氏/牛氏;陈图塞尔福晋/陈福晋即庶妃陈氏;杨喇亥娘福晋/杨福晋即庶妃杨氏;乌雅福晋;克里纳喇福晋/纳喇福晋即庶妃克里纳喇氏/纳喇氏;庶妃乌苏氏。
4、格格(17位)
京及格格;捏及呢格格;赛宝格格;迈及呢格格;厄音珠格格;额伦珠格格;梅格格;兰格格;明珠格格;芦耶格格;布三珠格格;阿母巴偏五格格;阿几偏五格格;丹姐格格;秋格格;瑞格格;朱乃格格。
二、皇子列表
1、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生母为笔什赫额捏福晋。
2、皇二子爱新觉罗·福全,生母为宁悫妃董鄂氏,封裕亲王。
3、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即康熙帝。
4、皇四子荣亲王,生母为孝献皇后董鄂氏。
5、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生母为陈图塞尔福晋,封恭亲王。
6、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生母为唐璟福晋。
7、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生母为钮祜禄福晋,封纯亲王。
8、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生母为塞母肯额捏福晋。
三、公主列表
1、皇长女,生母为陈图塞尔福晋。
2、皇二女和硕恭悫公主,生母为杨喇亥娘福晋,下嫁瓜尔佳·讷尔杜。
3、皇三女,生母为笔什赫额捏福晋。
4、皇四女,生母为庶妃乌苏氏。
5、皇五女,生母为笔什赫额捏福晋。
6、皇六女,生母为克里纳喇福晋。
四、人物资料
1、孝惠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1641年11月5日-1718年1月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阿拉坦琪琪格,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孝庄文皇后之侄孙,一妹淑惠妃。
清世祖顺治帝第二任皇后,第四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上谥,葬孝陵之东(孝东陵),祔太庙。全谥曰: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
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选察罕(孝庄二哥)孙,孝庄文皇后之侄孙女入宫,册为妃;六月,继立为世祖的皇后。
顺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帝即位后,与生母孝康章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曰:仁宪皇太后。康熙五十六年(1718年)十二月丙戌崩,年七十七岁。有清一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后。
2、孝康章皇后
孝康章皇后(1640年-1663年3月20日),佟佳氏(本姓佟,原属正蓝旗汉军,康熙时抬旗入镶黄旗满洲,改姓佟佳氏),生于崇德五年,佟图赖之女,顺治帝妃嫔,康熙帝生母。清代首位佟佳氏皇后(追尊)。
顺治十年(1653年)入宫为庶妃,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皇三子玄烨(康熙帝)。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帝驾崩,康熙帝即位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
康熙二年(1663年)崩逝,年仅23岁,葬孝陵。康熙、雍正、乾隆屡加谥,全谥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
3、爱新觉罗·玄烨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
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
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4、爱新觉罗·福全
爱新觉罗·福全(1654~1703年),满洲镶白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杰出的军事统帅,顺治帝次子,康熙帝异母兄,母为宁悫妃董鄂氏。
康熙六年,封为裕亲王、议政大臣。康熙二十九年,授抚远大将军,联合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分道讨噶尔丹,率领清军古北口,攻打乌兰布通,大败叛军噶尔丹,取胜还师。
康熙四十二年,去世,终年五十岁,谥号为宪。
5、爱新觉罗·常宁
爱新觉罗·常宁(1657年11月04日—1703年6月7日),清朝宗室大臣,顺治帝第五子,母为庶妃陈氏。
康熙十年(1671年),封为和硕恭亲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跟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任安北大将军,率领右翼军出征。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初七日去世,享年47岁。
——爱新觉罗·福临
——孝惠章皇后
——孝康章皇后
——爱新觉罗·玄烨
——爱新觉罗·福全
——爱新觉罗·常宁
皇家的族谱叫玉牒。
从唐代开始就有了修玉牒的制度。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纂修玉牒当做国家的重要大事。从唐朝开始发展到宋、元、明、清。而今,清代玉牒是目前我国历史上唯一完整系统保存下来的皇室家谱。
清代玉牒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在内容上有宗室、觉罗之分,一是在文字上有满、汉文之分。清朝初年,局势动荡不安,清廷对于汉官不敢轻信,前期重要文书一般都用满文书写,但是清代玉牒的纂修并未依照此例据。
迎送玉牒的礼仪中,由侍卫前引后护,另有黄盖、龙旗、御仗并奏导迎乐,文武百官盛朝服跪迎、跪送。礼仪结束,一套玉牒送皇史_尊藏,另一套送宗人府玉牒库暂存,备送盛京。
清代玉牒相关说明
按格式可把玉牒划分为竖格玉牒(也称直格玉牒)和横格玉牒两种。竖格玉牒每页15行竖格,按辈分顺序分别详细记载宗室、觉罗子女的情况。横格玉牒则每册格数不等,有11至18个。通常每横格代表一个辈分,辈分最高者写于卷首第一横格,其子孙后裔依辈分递降。
玉牒所记内容主要包括封爵、授职、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妻妾姓氏及岳父姓名、职衔等。皇帝则另加被立为皇太子的年月、即位年月日、谥号、生母姓氏及徽号、后妃晋封等。皇族女子不载入横格玉牒而载入按辈分编修之直格玉牒。
玉牒以满、汉两种文字抄写,现存者用朱墨书写,已死者用黑墨书写。编完后,上呈皇帝审阅钦定。顺治时,准将玉牒抄3份,分别藏入皇史_、宗人府、礼部。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为抄两份,分别存于皇史_和盛京敬典阁,其底本则仍装订成帙,存于宗人府。终清一代,共修玉牒27次。后于1921年,溥仪又组织人力做最后一次补修,共纂修过28次。
-玉牒
每位清代皇帝立的都是第几皇子继承王位
本文2023-11-19 15:04:0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