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现在有几大姓氏历史?
不太清楚。
凤阳,古称“钟离”、“濠州”,滁州市下辖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处于北纬32°37′-33°03′、东经117°19′-117°57′之间。
北濒淮河与蚌埠市淮上区、五河县相望,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淮南市大通区、蚌埠市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接壤。
凤阳是全国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举世闻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是八仙之一的蓝采和的成仙之地,是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之地,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
凤阳县东西长7464千米,南北宽496千米,总面积19495平方千米,总人口为749万(2009年底),县人民 驻府城镇西华路人民广场。
凤阳县辖14个镇、1个乡。
凤阳有中国花鼓之乡、中国帝王之乡、中国改革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石英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树莓之都等美誉。
有如下:
一、山东莱芜贾氏字辈:桂乐庆同心爱修德。
二、山东泰安贾氏字辈:广继传思明。
三、山东单县贾氏字辈:严表友行。
四、山东曹县贾氏字辈:先世忠孝传宗维远
五、山东临清贾氏字辈:清国生名俊平新训秀良。
六、安徽利辛贾氏字辈:同邦思爱德安乐一家人。
七、安徽怀远贾氏字辈:根本明良维尚学锁。
八、安徽凤阳贾氏字辈:仕文庭述兆培习洪。
九、安徽淮南贾氏字辈:帮以时贤玉廷善国宝凡。
十、安徽寿县贾氏字辈:怀应绍庆全昌永。
十一、河南内乡贾氏字辈:大中之正走德直。
十二、河南贾氏一支字辈:兆德国永文杰汉中兴新□贵花荣。
十三、河南华县贾氏字辈:国正天星顺官清民自安。
想听点好听的,是吗?就算你老公是明室后裔吧。
但有几件事你也必须知道:如果是朱老皇帝祖辈以前或是更远的亲属,朱老皇帝也未必认呀。另外,凡是朱老皇帝有点号召力的后代在清初几乎都已经被干掉了(李自成那几伙人明末也不是没去过凤阳做过乱),剩下绝大多数是“宗室散人”或“来历不明的人”。其中,算宗室的人们也没什么继承权了(而继承能力那是肯定没有了,呵呵),甚至连爵位都没有。
成者王侯败者贼——败了,就没什么可光荣的。一个近300年被人追杀得四处逃窜,不敢公开身份,被歧视鄙视的家族,又有什么可荣耀的呢?我相信论血统很多人是尧舜之后,你的出身也可能很高贵!
很多人都知道,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朱元璋从这里开始,一步一步成为了皇帝,而一个地方出了个皇帝的话,对于这个地方的人来说,应该是好事的,毕竟这里是皇帝的家乡,他就算是给这里一些优惠政策也是非常正常的。然而历史上,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凤阳的乞丐却越来越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些乞丐又是为什么沦为乞丐的呢?
1朱元璋当皇帝之后的政策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唯有我家没得卖,肩背锣鼓走四方。
这首脍炙人口的民谣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尤其是配合凤阳花鼓的曲调,听起来悦耳动听的同时,又略感凄凉。为什么略感凄凉呢?因为这个民谣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类人出现,这类人就是凤阳乞丐,甚至一度成为招牌,人们一提到乞丐,第一印象就是来自凤阳!
我们再看给这段民谣配乐的凤阳花鼓,鼓很小,像我们平时吃饭的瓷碗那么大,鼓槌也很细,两根,犹如筷子一般。是的,凤阳花鼓最早的原型就是一双筷子、一只碗,这是凤阳乞丐的初级装备。也正是凭借着这套装备,行走四方,并逐渐演化成一种曲艺形式——凤阳花鼓。
可是我们仔细看这个歌词,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凤阳,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按理说,朱元璋当了皇帝,必然是集中全国的力量,大力发展凤阳才对,凤阳人本应富裕,怎么会又卖田,又卖孩,去当乞丐呢?
这就要从明朝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浩浩荡荡地移民政策说起:移民并不是明朝首创,但是被朝廷强制大规模移民的,明朝应属第一家。历史上几次规模宏大的移民,主要受战争影响:比如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由于中原地区连年战争,导致:中原户口,十不存一。一方面中原人们往相对安定的南方逃亡,另一方面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也不断内迁,这也是造成南北朝对峙的原因。
再有唐朝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造成中原人民大量南移: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再到后来宋朝的靖康之难,整个宋朝皇室都南迁,同时带动很多人民跟着南迁。
但这几种迁移都是因为战争导致,是人民一种自发的行为,但明朝移民就不是那回事了,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官方强制移民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由于元末战乱,再加上中原地带连年天灾,导致人口大量流失,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面对中原地带土地荒芜,人烟稀少,财政收入剧减,开始策划大移民: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
现在的中原地带,凡是有家谱的家族,回去翻翻家谱,往往会发现一个出场频率最高的词——洪洞大槐树。那么恭喜你,我们是老乡,都是从明朝初期相对富裕的山西迁过来的。
那么凤阳这个地方,并非富庶之地,按照移民的特点,必然不会作为首选。而且移民凤阳只是明朝大移民潮流下的一个小环节,为什么其他地方的移民不出乞丐,偏偏凤阳的移民跟乞丐挂上了钩呢?
其实,这完全是朱元璋好心办了坏事!
2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好
这件事还得从朱元璋登基之后,关于首都建在哪里的争论说起: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但是就都城设在哪里,朱元璋犯了难。按照我们的理解,他是从南京(应天)起家,定都南京是顺理成章,但是当时的环境下,定都南京有很多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天下未定,北方还在战争,而从南京运送粮草去北京(大都),成本太高。如果是走陆路,送一车粮草到北京,还得带一车粮草路上吃,走水路,并不畅通,走海路,又是危险重重,即使不翻船,沿途的海盗都惹不起,真正能送到北京,只有40%的成功率。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有点小迷信:因为自古以南京为首都的朝代,大都短命,比如东吴、东晋,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最多的也不过百年,所以,南京绝非朱元璋的首选都城,不过此时的元朝尚未灭亡,天下还有大片土地不在朱元璋手中,所以一时之间也选不好都城。
朱元璋比较特立独行,登基之后,他手下的大臣们,也不敢轻言定都之事,这事必须由皇上亲自定夺。正应了项羽那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朱元璋跟我们千千万老百姓一样,也是很爱慕虚荣的,同时也是为了报效自己的家乡。于是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另类方案,那就是两京制,大力建设老家凤阳,成为大明朝的中都。
该位置在临濠(原濠州),朱元璋给改名叫中立府,并给了一个建设这里的理由: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
既然是建设中都,那么人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凤阳连年饥荒,不然的话,当初朱元璋也不会起义。所以当时人口稀少,为了建设自己的家乡,朱元璋就连续迁移了四种人到凤阳:
第一类人是工匠,建设中都必不可少的人,这类人很多,估计有十来万之巨,都是从全国各地拉来的;第二类人是军队,这也很正常,建设好了中都,总得有人守卫,况且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军队来监管;第三类人最惨,是江浙地区的富人,被朱元璋强令迁移过来;第四类人则是罪犯,一种是无恶不作的罪犯,被发过来做苦工,另一种则主要是皇亲国戚或官员,是被关押在这里的。
二月甲午,宥杂犯死罪以下及官犯私罪者,谪凤阳输作屯种赎罪。
但凤阳这个地方,建了六年后,最终还是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方面这个地方确实无险可守;二是没有城池基础,硬建,成本太高;三是激起了民愤,要知道元朝之所以被推翻,就是因为徭役过重。
当然,还有一条原因在于,朱元璋的手下大部分都来自凤阳,一旦到了凤阳,担心自己会被架空,不利于统治。
中都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是人却迁了过来,其中的工匠随着建设中都的工程停止,大都又被招到南京建城。而军队嘛,中都不建了,自然也不需要这么多,大都驻防其他地方去了。唯有第三类人,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人,命运实在悲惨,恨透了朱元璋。
3朱元璋为什么要迁这类人到凤阳
其实恨都是相互的,他们之所以恨朱元璋,是因为朱元璋先恨的他们。要知道,江浙富庶地区本就是张士诚统治地,张士诚这人千不好、万不好,却对老百姓很好。当初红巾军起义遍布全国时,是江浙地区的富户资助张士诚,作为报答,张士诚保护他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这也导致,朱元璋打张士诚时没少费劲,夺得天下之后,自然对这群人恨之入骨。
把这群富人赶到凤阳,本来朱元璋是希望他们来发展凤阳经济的,可惜凤阳这地方: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再加上土地就那么多,物资也不富裕,外地富人前来,无疑拉高了当地消费水平,结果富人活不下去,本地穷人也被折腾的够呛。
这种日子确实不好受,江浙的富户就想尽办法想回去,可惜朱元璋颁布有命令,是严禁他们离开凤阳府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每到农闲的时候,一般是冬天,成群结队地以乞讨为生,走回江浙的家乡。等到来年开春之后,再成群接队地从老家回到凤阳,毕竟地还得种,荒还得开……
而凤阳花鼓这句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必然不是明朝时期敢唱的,毕竟朱元璋杀人可是不眨眼的。真正让这首民谣传播出去,实际上已经是清朝时期,凤阳还是那个凤阳,还是天灾不断,人们不敢抨击当今皇上,只能把老朱拉出来背锅了。
但不管怎么说,朱元璋的凤阳移民政策,无疑是酿成这个场景的原因。当然,除了凤阳移民之外,其余中原地带的移民,无疑是一利好政策。
本想把家乡建设好,没想,自己却背负骂名,被这些凤阳乞丐给传遍了天下,而真正受益的原住凤阳人,又有几个出去要饭呢?
禅窟寺
凤阳古为淮夷之地,春秋时,在今临淮镇附近建钟离子国,并筑钟离城。
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楚攻占钟离城,钟离属楚。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钟离城又被吴王僚夺去。
越王勾践灭吴后,钟离城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2年)楚灭越,钟离城又属楚。
秦统一中国后,钟离城属九江郡。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正式设立钟离县(治临淮关)。
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改九江郡为淮南国,钟离县为淮南国的领地。
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平定吴楚7国之乱,杀淮南王刘安,改淮南国为九江郡,钟离县仍属其管辖。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后,改九江郡为延平郡,将钟离县改为蚕富县。
东汉建武元年(25年)改称钟离侯国,后又称钟离县,仍属九江郡。
三国时,钟离县属魏。
西晋时,属淮南郡(治今寿县)。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分九江郡(治今寿县)设钟离郡(治临淮关)。
义熙元年(405年),钟离郡改属徐州(治临淮关)。
刘宋泰始七年(471年),钟离郡属南兖州。
元徽元年(473年),属北徐州(治临淮关)。
梁太清三年(549年)正月,入东魏,改北徐州为楚州(治临淮关),钟离郡属之。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地入北齐,改楚州为西楚州(治临淮关),钟离郡属西楚州。
北齐武平四年九月壬申,入陈朝,改西楚州为北徐州(治临淮关),钟离郡属北徐州。
陈太建十一年(579年),地入北周,复改北徐州为西楚州。
宣政元年(578年)六月,改西楚州为豪州(治临淮关),钟离郡先后属西楚州、豪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钟离郡。
隋大业三年,改豪州为钟离郡。
隋末,为杜伏威的属地,改钟离郡为豪州。
卧牛湖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降唐后,钟离县属淮南道豪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豪州为钟离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名豪州。
唐元和三年(808年)改豪河为濠河,改豪州为濠州。
北宋时,钟离县初隶淮南路,后属淮南西路濠州。
南宋时由于金兵常南下在濠州一带骚扰,开禧二年(1206年)曾一度把州治迁往定远。
元朝时,钟离县隶河南行中书省安丰路濠州安抚司。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临濠府(治临淮关),二十八年复为濠州。
至正十二年二月(1352年)郭子兴领导农民军占领濠州,至正十三年又被张士诚夺去。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打败张士诚,濠州又为朱元璋所有。
次年,朱元璋改濠州为临濠府。
追答
凤阳古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钟离县为中立县,同时在濠州西南凤凰山南麓建中都。
洪武三年因县城北临淮河,将中立县改为临淮县,这是临淮地名之始。
洪武六年临濠府改为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改名凤阳府,府治迁往新城(即今府城),同时割临淮县的太平、清洛、广德、永丰4乡设凤阳县,洪武十九年将虹县(今五河、泗县一带)南8都并入凤阳县。
据《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
自洪武七年至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今凤阳县境内为凤阳府治和凤阳、临淮二县地。
凤阳府,明初直属中书省,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南直隶。
清顺治二年(1645年)凤阳府改属江南省,康熙元年(1663年)改属安徽省。
乾隆十九年(1754年)将临淮县并入凤阳县。
乾隆二十年,凤阳县属安徽省皖北道(治府城)凤阳府。
辛亥革命后,取消府的建制,凤阳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3年(1914年)设淮泗道(治府城)。
民国21年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区,凤阳县属第四专区。
民国27年2月,府城被日军占领,汉奸倪道烺在蚌埠组织“安徽省维新 ”,凤阳县直属伪省府管辖,伪凤阳县 设在蚌埠。
民国29年“安徽省维新 ”改为“安徽省 ”后,设8个行政督察区,凤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抗战时期,府城、临淮关等城镇虽被日军占领,但在广大的农村和山区,在 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定凤怀县、凤定嘉县、盱凤嘉县抗日民主 ,***民进行抗日斗争。
抗战胜利后, 军队占据府城、临淮关等城镇,并向淮南津浦路西解放区发动进攻。
民国35年8月,定凤怀县党政机关,除留少数武装工作人员坚持游击战争外,全部北撤,定凤怀、凤定嘉、盱凤嘉等县 先后撤销。
民国36年元旦,蚌埠正式设市,从此蚌埠从凤阳分离出去,府城镇再次作为凤阳县城(民国27年2月至民国36年元旦凤阳县城为蚌埠镇,即今蚌埠市蚌山区)。
民国37年,定凤怀县 重新成立,民国38年1月16日,凤阳解放,2月,定凤怀县 撤销,凤阳县人民 成立,凤阳县属江淮第四专员公署,4月改属定远专区,7月改属滁县专区。
1956年,宿县、滁县两专区合并成蚌埠专区,凤阳县属蚌埠专区。
1961年,蚌埠专区分为滁县、宿县两专区,凤阳县属滁县专区。
凤阳现在有几大姓氏历史?
本文2023-11-19 14:31: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