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奸相蔡京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著名书法家蔡襄的堂弟,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蔡京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东都事略》卷一〇一、《宋史》卷四七二有传。
职业:宰相、书法家
中文名:蔡京
外文名:Cai-Jing
别名:字:元长
国籍:中国 北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兴化仙游
出生日期: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
逝世日期: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
周旋两派
蔡京于熙宁三年(1070年)登进士第,调任钱塘尉、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出使辽国回来,被任命为中书舍人。此时他的弟弟蔡卞已是中书舍人,按规定,做官要以先后为序,蔡卞请求排位在蔡京之后,兄弟二人同时负责书写诏命,朝廷以此为荣。蔡京被改为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
元丰八年(1085年),群臣议立新君,蔡京附会蔡确,想害王珪并贪定策之功,没成。司马光掌权,恢复差役法,限期五天,臣僚们都担心太急迫,只有蔡京如约,使其辖区全部改雇役为差役,没一人违反。他到政事堂向司马光汇报,司马光高兴地说:"若人人奉法如君,有什么行不通!"不久,台、谏官说蔡京怀奸邪、坏法度,因此蔡京调到地方为知成德军,改知瀛州,调到成都。谏官范祖禹论说蔡京不可用,于是改为江、淮、荆、浙发运使,又改知扬州。经过在郓州、永兴军任官后,迁为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成都。
绍圣初年(1094年),回到朝廷,任代理户部尚书。章惇又改变役法,设机构讨论,长时间不能决策。蔡京对章惇说:"按熙宁役法实行,还有什么可议论的"章惇同意,于是决定采用雇役法。差役雇役两法,司马光、章惇不同。十年间蔡京再历此事,易如反掌,蔡京与他们两人互相依仗而成就此事,有见识的人因而发现他的奸猾。
蔡卞为右丞,蔡京为翰林学士兼侍读、修国史。文及甫一案出现,命蔡京追查处理,蔡京逮捕内侍张士良,命他讲出陈衍事状,就以大逆不道罪处理陈衍,刘挚、梁焘一起受到弹劾。陈衍被诛杀,刘挚、梁焘也遭贬死,他们的子孙都被禁锢。王岩叟、范祖禹、刘安世被流放到远方。蔡京觊觎执政的位置,曾布知枢密院,忌恨蔡京,暗地对宋哲宗说蔡卞已备位枢府,蔡京不能同时被提拔,只进宫为承旨即可。
几度沉浮
元符二年(1100年),宋哲宗驾崩,端王赵佶登基,是为宋徽宗。宋徽宗即位,蔡京被罢官为端明、龙图两学士,知太原,皇太后命徽宗留蔡京完成修史工作。过了几个月,谏官陈馞弹劾他与内侍交结,陈馞获罪被斥退,蔡京也被贬,出知江宁,蔡京很不满,拖延着不去赴任。御史陈次升、龚夫、陈师锡相继议论他的罪恶,蔡京被夺去官职,让他提举洞霄宫,居住在杭州。
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到三吴访求名家书画、各种奇巧之物,在杭州住了几个月,蔡京极力巴结他,日夜陪伴他,凡是蔡京画的屏幛、扇带等物,童贯每天都送到宫中,并附上自己的评论,于是皇上开始留意蔡京。太学博士范致虚一向与左街道录徐知常友好,徐知常认为符水出入元符后殿,是在预示着什么,范致虚进一步交结他,讲出他平日意向,说非让蔡京为相,就不能有作为。不久,嫔妃、宦官也一起称赞蔡京,于是范致虚升为右正言,起用蔡京为定州知州。
崇宁元年(1102年),调蔡京知大名府。韩忠彦与曾布不和,谋划荐举蔡京以自助,于是,蔡京仍为学士承旨。徽宗有意修饰熙、丰政事,起居舍人邓洵武偏袒蔡京,做了《爱莫助之图》献给宋徽宗,宋徽宗才决定重用蔡京。韩忠彦被罢相,蔡京为尚书左丞,不久,蔡京取代曾布为右仆射,诏命传下那天,宋徽宗在延和殿召见他,赐坐,对他说:"神宗创法立制,先帝继承,两遭变更,国家大计还未确定。朕想继承父兄的遗志,卿有何指教"蔡京叩头谢恩,表示愿效死力。崇宁二年(1103年)二月,迁任左仆射。
绍圣绍述
蔡京由放逐大臣被重新起用,一旦得志,天下人拭目以待,希望他能有所作为,而蔡京暗暗假托"绍述"的名义,掌握大权,钳制天子,用条例司故事,在尚书省设讲议司,自任提举,用他的党羽吴居厚、王汉之等十余人为僚属,重要的国事,如宗室、冗官、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尹牧,每事由三人负责。所有决策,都出自讲议司。采用冯澥、钱谲的建议,又废元佑皇后,罢去科举法,令州县都仿照太学三舍法考试选官,在汴京城南建辟雍,为太学的外学,用以安置各地学者。在天下推行方田法。国家对江、淮七路茶实行专卖。盐钞法被全部改变,凡是旧盐钞都不使用,富商大贾曾拥有数十万缗,一朝化为乌有,成为乞丐,更有甚者竟赴水或吊死。淮东提点刑狱章縡见此情景对他们十分同情,于是上书说改盐钞法坑害百姓,蔡京大怒,免他的官;并铸当十大钱,陷害章縡所有的兄弟。御史沈畸等因办案不合蔡京意,有六人被捕或削官。陈馞之子陈正汇因上书触犯蔡京被处黥刑并流放到海岛。
宋朝向南开辟黔中,建靖州。辰溪徭反叛,杀了溆浦县令,蔡京悬重赏,招募能杀辰溪徭的人,规定杀他们的首领一人,赐绢三百匹,拜官班行,且不必追究原委。荆南守马王成说:"有生徭,有省地徭,现在不知叛乱的是哪一族,如果按杀人多少行赏,恐怕会有冤死和滥赏的事。"蒋之奇知枢密院,害怕违背蔡京的意思,上言说马王成不体谅国家,蔡京免马王成的官,命舒亶代替,希望他能剿灭徭人的反叛。于是,向西收复湟川、鄯、廓,攻取牜羊牁、夜郎。
蔡京提拔童贯领节度使,以后杨晋戈、蓝从熙、谭稹、梁师成都沿袭而为节度使。凡是内侍升迁都依外官例归于吏部,使祖宗的法度荡然无存。蔡京又想控制兵权,建澶、郑、曹、拱州为四辅,每辅屯兵二万,用他的姻亲及亲信宋乔年、胡师文为郡守。禁军巡夜打更每月给钱五百,蔡京立即增加十倍来收买人心。他擅作威福,朝廷内外没有人敢有异议。他连续升官至司空,并被封为嘉国公。
折叠贪婪自用
随着地位的提高,蔡京更加贪婪,他已领仆射的俸禄,又首创司空寄禄钱,像粟、豆、柴草及侍从口粮都照旧赏赐给他,当时都是折支,给他的都是实物,蔡京只是用熟状上奏施行,宋徽宗并不知道。
当时元佑时的朝臣被贬斥流放或死去的已剩下不多了,蔡京还不满意,下令列举他们的罪状,以司马光为首,把他们看成奸党,在文德殿门前立石碑,他亲自书写碑文,发布到各地。起初,元符末因出现日食,下诏求言,言者大多谈及熙宁、绍圣时的政事,就又把范柔中等人定为邪等,写上姓名。有三百零九人的名字在这两个名册中,他们的子孙也遭禁锢,不能在京城及附近做官。
崇宁五年(1106年),蔡京被提拔为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改封为魏国公。
当时国家持续太平,府库充盈,蔡京首倡丰、亨、豫、大之说,视官爵财物如粪土,前代积累的财富被挥霍一空。宋徽宗曾举办宴会,拿出玉杯、玉卮给辅臣看并说:"我想用它们,又怕人们认为太奢侈。"蔡京说:"臣过去出使契丹,看见玉盘玉杯,都是石晋时的东西,契丹拿来在臣面前夸耀,说南朝没有。现在用它们祝寿,并不过分。"宋徽宗说:"先帝做一小台才数尺,上书的很多,朕很怕他们的话。这些玉器已放置很久了,如果人言又起,无法分辩。"蔡京说:"事情如果合乎情理,言多也不值得害怕。陛下应当享受天下的供奉,区区玉器,又算得了什么!"
位极人臣
崇宁五年(1106年)正月,西方出现彗星,尾巴很长。宋徽宗因言者指责党人碑,于是,凡是蔡京建置的事物都罢去。蔡京免官为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一宫使。蔡京的党羽暗中在宋徽宗面前推举他,大观元年(1107年),又拜他为左仆射。因南丹纳土,他一跃而为太尉;接受八宝,拜为太师。
大观三年(1109年),台谏官相继弹劾他,于是辞官退休。仍负责修《哲宗实录》,改封楚国公,每月一日、十五日朝拜皇上。太学生陈朝老上疏追究蔡京十四大罪状,即:渎上帝,罔君父,结奥援,轻爵禄,广费用,变法度,妄制作,喜导谀,钳台谏,炽亲党,长奔兢,崇释老,穷土木,矜远略。请求把他流放到远方,以御魑魅。陈朝老书一出现,士人争相抄写,作为实录。大观四年五月,彗星又在奎宿、娄宿之间出现,御史张克公议论蔡京辅政八年,权震海内,轻易赏赐以蠹国用,凭借爵禄以市私恩,役使工匠修缮舍第,动用漕船运送花石。名为祝圣而修塔,使临平山壮美;借口灌田而决水,以符合"兴化"的预言。法名"退送",门号"朝京"。方田法骚扰安居乐业的百姓,牢狱中有很多流放的犯人。不轨不忠,共数十事。先前,御史中丞石公弼、侍御史毛注多次弹劾蔡京,没允奏,这时,贬蔡京为太子少保,杭州居住。
政和二年(1112年),把蔡京召回京师,仍为宰相,改封鲁国公,三天去一次都堂办理政事。蔡京离朝时,中外学官很多以时政为题考试的。提举淮西学士苏木或想向上爬,献议请搜取五年来的考试题,进行询问比较,以观向背,有三十多人因此获罪。原来宋制规定,凡诏令都由中书门下议定,然后令学士草拟。
到熙宁间,宋徽宗降手诏不由中书门下共议之事,是因为有大臣暗中所为。到蔡京时又怕言者非议自己,故而做御笔秘密进上、请徽宗亲自批示颁布,称为御笔手诏,违者以违制论罪。事无巨细,都借以推行,甚至有不像皇帝手书的,群僚都不敢说。于是贵戚、近臣争相请求,以至于让内侍杨球代书,号为"书杨",蔡京又担心起来但也无法禁止了。
不久又改定官名,以仆射为太、少宰,自称公相,总治尚书、中书、门下三省。追封王安石、蔡确皆为王,三省官吏不再定额,以致五品阶官成百,有的一身兼领十多种俸禄。侍御史黄葆光议论他,立即被流放到昭州。蔡京提拔故吏魏伯刍负责榷货,造料次钱券百万缗献给宋徽宗,宋徽宗大喜,拿着它们给左右的人看说":这是蔡太师给我的奉料啊。"魏伯刍被提拔为徽猷阁待制。
大兴花石纲
蔡京常对宋徽宗说,现今国家钱币多达五千万缗,和足以广乐,富足以备礼,于是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做《大晟乐》,制定命宝。任用孟昌龄为都水使者,开凿大亻丕三山,建天成、圣功二桥,大兴土木徭役,服役者不下四十万。两河人民,愁困不聊生,而蔡京竟以稷、契、周公、召公自居。又想扩大宫室规模以求恩宠,召童贯等五人,暗示说宫中狭窄简陋。童贯等都听命于他,他们各显神通,争相以堂皇奢侈为得意,而延福宫、景龙江的修建,使徽宗等更奢靡,修了更加华丽的艮岳。
蔡京的儿子蔡攸、蔡倏、蔡袺,蔡攸的儿子蔡行,皆官至大学士,相当执政。蔡钘娶茂德帝姬。宋徽宗上七次到他家,赏赐不计其数。让他坐着与宋徽宗饮酒,大致使用家人的礼仪。蔡京家的仆役有做大官的,陪嫁的婢女有封为夫人的,这样公论渐渐地不赞许他了,宋徽宗也讨厌、看不起他。
眷宠日薄
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令他辞官退休。
宣和六年(1124年),凭借朱勔的势力,再度起用蔡京为相。蔡京到此四次掌权,老眼昏花不能办事,政事都由他的小儿子处理。凡是蔡京所批,都是蔡眦所做,并替蔡京上奏。蔡眦每次上朝,侍从以下都拱手相迎,低声耳语,堂吏数十人,怀抱案卷跟在后面,于是他恣意为奸,窃弄威权,立即用他的妻兄韩木吕为户部侍郎。他们一起密谋,挑拨是非,陷害和驱逐朝士,建宣和库式贡司,各地的金帛及库藏,都被搜刮来充实它,作为天子的私财。
宰相白时中、李邦彦只奉行文书而已,不久,蔡眦不能胜任其职,他的哥哥蔡攸也揭发他们,宋徽宗大怒,想流放他们,蔡京极力请求免他的罪,宋徽宗只令停他的俸养,但把韩木吕贬到黄州。不久,革去蔡眦侍读,毁掉赐出身的诏令,蔡京也辞职。当时白时中等上书请罢蔡眦以动摇蔡京的地位,蔡京毫无退意。宋徽宗让童贯去蔡京那儿,令他上章辞官,童贯到后,蔡京哭着说:"皇上为何不容京几年一定是有人进了谗言。"童贯说:"不知道。"蔡京不得已,把辞职的章奏交给童贯,宋徽宗命词臣代他做辞职三表,于是,宋徽宗降诏同意。
客死潭州
靖康元年(1126年),因金军南下,宋徽宗禅位给宋钦宗,边事日紧,蔡京举家南下,逃避战乱。天下士人认为蔡京是六贼之首,侍御史孙觌等开始上书极力陈述他的奸恶,于是蔡京以秘书监的身份管南京,连贬崇信、庆远军节度副使,衡州居住,又迁到韶、儋二州。走到潭州,蔡京去世,终年八十岁。
蔡京有八子,蔡倏早死,蔡攸、蔡袺被诛,蔡眦被流放到白州死去,蔡钘因娶公主没受处罚,蔡京的其他儿子及孙子都分别被流放到边远的州郡。
乾道四年(1168年),蔡京后裔把其骸骨迁回仙游枫亭故里今莆田仙游县枫亭镇溪南村安葬。
一、宰相列表
1、
2、
3、
4、
二、宰相资料:
1、范质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邢台市威县)人。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
范质自幼好学,博学多闻。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登进士第,官至户部侍郎。后周建立后,历任兵部侍郎、枢密副使等职。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托孤于范质等人。
获封萧国公。陈桥兵变后,范质与宰相王溥、魏仁浦被迫拥立赵匡胤为天子。曾举荐赵普、吕庆余、窦仪等人。乾德元年(963年),封鲁国公。次年罢相。同年九月去世,获赠中书令。
范质曾主持编定后周的《显德刑律统类》,宋代第一部法典《宋刑统》直接来源于此法典。著有《范鲁公集》、《五代通录》等。
2、赵普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
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3、王钦若
王钦若(公元962年—公元1025年),字定国,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北宋时期奸臣,主和派代表人物,五鬼之一。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度担任宰相。官至司空、门下侍郎等要职。
王钦若为淳化三年(992年)进士甲科及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丞、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
澶渊之战时,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被宰相寇准所阻,出判天雄军。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
累官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他二度为相,被时人称为“瘿相”。
北宋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病逝,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穆”。因主导编纂《册府元龟》而知名。
4、文彦博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市)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因讨平王则起义之功,升任同平章事(宰相)。
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
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法“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丰六年(1083年)以太师致仕。宋哲宗即位后,经宰相司马光举荐,起授平章军国重事。
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绍圣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去世,年九十二。宋徽宗时,与司马光等并入元祐党人碑,后追复太师,谥号“忠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间,秉公执法。
为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被世人称为贤相。有《文潞公集》四十卷。《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5、陈宜中
陈宜中(1218年—1283年),字与权,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宰相。
初为太学生员,与同学黄镛、林则祖等6人联名上书攻击丁大全。遭其打压被取消太学生资格。谪为建昌军,时称“六君子”。
景定三年(1263)廷试第二,任绍兴府推官校书郎。《宋史》载其依附权臣贾似道,迁为监察御史,受贾似道授意参劾程元凤。
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丁家洲兵败,贾被革职,太皇太后谢道清任命陈宜中为右丞相全面主持临安危局。
主政期间,南宋有过英勇抵抗。但组织“焦山之战”失败,又在“溧阳之战”、“常州之战”中丧失主力,之后,陈宜中等人到温州组织南宋流亡小朝庭,与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赵与择一道在福州建立宋末行朝。
宋末行朝撤往广东(1276),在井澳十字门一带与元军大战,损失过半。战后,陈宜中去占城借兵,张世杰、陆秀夫则带领宋末行朝前往崖山。宋军在崖山海战覆灭。
——宋朝宰相
——范质
——赵普
——王钦若
——文彦博
——陈宜中
王安石是个刚愎自用的人。他不关注底层人民,没有坚定的信念,行动不够坚决彻底,不注重用人。首先,他说人的话不足为惧。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也就是说,人是猪。不管他们说什么,我们怕什么!他的新法在富国起到了积极的、最有用的作用,这是世世代代支持他的人给予他的积极评价,但这个富国是建立在穷人的基础上的,把老百姓压榨到连一条内裤都不剩的地步。能不富裕吗?
宋死于(王安石),这确实有些夸张,但我不得不承认,这个人和他的学生极大地促进了北宋的灭亡。在王安石罢课和宗申动摇的情况下,新法仍能在元丰年间得以实施,这与蔡确等维新派坚持变法立场,维护变法成果,敢于斗争是分不开的。虽然“元丰之治不同于宁之治”,元丰之治对大地主、大贵族作了一些妥协,但仍作了一些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兴利除弊的变革。所以这一时期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续资治通鉴》第七十七年,元丰六年河北转运使吴用说:“你看,管人粮马有一千零七十六万石,可以用六年。河北边防十七州计划,充实粮仓。虽然在一个好年景,官员可以做他们的工作”。可见元丰到元丰之间,生产确实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官方管理也比较明确。有很大的先见之明,提出的一些法律法规也算是过时了。如果成功的话,真的可以算是北宋传奇的政治革命了。诚实,这一点很多人不知道也不承认,但王安石本人是诚实的。
他改革的时候处于权力的中心,但是好像没有听说过他中饱私囊什么的,改革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名利。与朝鲜人民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很简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关注人物在关键的历史活动中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蔡镇的主要历史活动是支持政治改革,坚持政治改革,维护政治改革成果。在他执政期间,生产发展,社会相对稳定。所以他是在推动而不是阻碍历史的发展,这一点我们应该肯定。至于个人风格,对于历史人物来说不是主要方面。
说到文字狱,可能我们讲的都是清朝的时候才有文字狱,但其实在北宋就已经发生了两起特别轰动的文字狱,只能说是清朝的时候可能更为人所知一点。
北宋的时候第一起文字狱发生的人是我们都熟知的,那就是大诗人苏轼。北宋那时候的一名大官: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当时苏轼还是一名朝中大臣,他状告苏轼在《湖州谢上表》这篇文章当中,写的很多话有指桑骂槐嘲讽朝廷的意思在里面,这是对朝廷和天子的大不敬。而且另一名大官李定曾也指出苏轼的其他可以被杀的罪状。
这次动荡中涉及到的官员名士有司马光、苏辙、黄庭坚等二十九位,本来这些一门心思状告他们的人是一门心思想杀掉他们几个的,但没办法,宋神宗因为与宋太宗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大臣”。所以苏轼和他们几十人得以幸免于难,但是活罪难逃,最终苏轼因为这次事件还是被贬谪到了黄州(今湖北黄冈)担任团练副使,职位相当于今之县武装部副部长,是一个有职无权的没有什么用位置,这就是关于苏轼的文字狱的始末。
北宋的第二场文字狱是发生在宋哲宗元祐四年的蔡确车盖亭诗案,这场文字狱规模虽然没有苏轼那场的浩大,但是依旧影响颇多。因为当时高太后重新启用了司马光在内的一些旧人。然后蔡却就因为这件事情就开始在背后议论高太后,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就被高太后知道了。当然高太后并没有马上就对他处以死刑。只是将他流放到岭南。但是没有过多久,然后菜确他自己就死在了岭南。这就是北宋当时发生的两起,轰动天下的文字狱大案。
《夏日登车盖亭》是北宋诗人蔡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内容为: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意思是:纸围屏风石作枕头,卧在竹床多么清凉,久举书卷手已疲累,抛书一旁渐入悠长梦乡。醒来后不觉独自微笑,把世事细细思量,忽听几声清亮的渔笛回旋在沧浪水上。
该诗是作者在元祐二年,因“军器监之狱”受其弟牵连,被贬知安州,夏日登车盖亭,作了十首诗,此为第二首。诗中描写作者被贬安州官冷身闲,得以放情山水的逸兴,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遁生活的向往。
蔡确,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仁宗嘉祐四年科进士,历任邠州司理参军、御史中丞、领司农寺。神宗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协助王安石进行变法改革。
哲宗初即位(1086年),转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左相),元祐元年闰二月,被罢为观文殿学士、知陈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第二年,因弟弟蔡硕招权纳贿被牵连削夺官职,转任安州(今湖北安陆),又转任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再因《游车盖亭》诗语涉讥讪朝廷而被追贬英州别驾、新州安置,后卒于贬所。
范质(911~964),字文素,河北威县东人。
王溥(922~982),字齐物,山西祁县人。
魏仁浦(911—969),字道济,河南卫辉人。
吴廷祚(918—971),字庆元,太原人。
赵普(922~992),字则平,北京人,
李崇矩(924-988):字守则,江苏省宿迁县
薛居正(912~981),字子平。开封人。
沈义伦(沈伦)(909—987)字顺宜,开封人
吕馀庆(927—976),原名胤,字馀庆,河北安次西人,
刘熙古(903—976),字义淳,宋州宁陵(今属河南)人,
卢多逊(934~985),河南沁阳人。
曹彬(931~999)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
石熙载(928—984)字凝绩,洛阳人,
郭蛰(935~1010)字仲仪,河南睢县人,
宋琪(917~996),字叔宝,北京人。
吕蒙正(946~1011),字圣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李昉(925~996)。字明远,河北正定人
张齐贤(943~1014),字师亮,山东曹县人。
贾黄中(941~996),字娲民,沧州南皮人。
李沆(947~1004),字太初,
吕端(935~1000),字易直,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
苏易简(958~997),字太简,四川绵阳人,
向敏中(949~1020),字常之,开封人。
赵昌言(945~1009),字仲谟,汾州孝义(今属山西)人。
张洎(934~997),字师黯,改字偕仁,滁州全椒(今属安徽)人。
寇准(962~1023),字平仲,陕西渭南人。
王化基(944~1010),字永图,河北正)人。
王旦(957~1017)。字子明。山东莘县人。
毕士安(938~1005)字仁叟,山西大同人,
王钦若(962~1025),字定国,江西新馀人。
赵安仁(958~1018),字乐道,河南洛阳人。
陈尧叟(961~1017),字唐夫,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
王曾(978~1038),字孝先,山东青州人。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江苏吴县人。
冯拯(958~1023),字道济,河南孟县人。
吕夷简(979~1044),字坦夫,安徽凤)人。
鲁宗道(966~1029),字贯之,安徽亳州人。
张士逊(964~1049),字顺之,湖北老河口人。
夏竦(985~1051),字子乔,江西德安人。
陈尧佐(963~1044),字希元,号知馀子,四川阆中人。
王曙(963~1034),字晦叔,河南洛阳人。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宋绶(991~1041),字公垂,河北赵县人。
蔡齐(988~1039),字子思,其先洛阳(今属河南)人,徙居莱州胶水(今山东平度)。
盛度(968~1041),字公量,馀杭(今属浙江)人。
章得象(978~1048),字希言,世居泉州(今属福建),
杜衍(978~1057),字世昌,浙江绍兴人。
贾昌朝(998~1065),字子明,开封人。
韩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江苏苏州人。
富弼(1004~1083),字彦国,河南洛阳人。
陈执中(990~1059),字昭誉,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
文彦博(1006~107),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
宋庠(996~1066),字公序,原名郊,入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
庞籍(988~1063),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
刘沆(995~1060),宋吉州永新(今属江西)人,字冲之。
曾公亮(999~1078),字明仲,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吕公弼(1007—1073)。字宝臣,安徽凤台人,
张方平(1007~1091),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陈升之(1011~1079),字旸叔,初名旭,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后徙居丹徒(今江苏镇江),
韩绛(1021~1088),字子华,河南杞县人,
王珪(1019~1085),字禹玉,四川成都人。
吕惠卿(1032~1111),字吉甫,晋江(今属福建)人。
吴充(1021-1080) 字冲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蔡确(1037~1093),字持正,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韩缜(1019~1097),字玉汝,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
章敦(1035—1105)字子厚,福建浦城人.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吕公著(1018~1089),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人。
吕大防(1027-1097),字微仲,蓝田(今属陕西)人。
范纯仁(1027-1101),字尧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刘挚(1030~1097),字莘老,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
苏颂(1020~1101),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
韩忠彦(1038~1109),字师朴,安阳(今属河南)人。
曾布(1036~1107),字子宣,南丰(今属江西)人,
蔡京(1047~1126),字元长。
赵挺之(1040-1107)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
张商英(1042-1122年)字天觉,四川新津县永兴镇人,
何执中(1044—1117),字伯通,浙江省龙泉市人。
郑居中(1059-1123)少保、太宰兼门下侍郎。字达夫,
刘正夫(1062~1119),字德初,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
王黼(1079~1126),初名甫,字将明,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纸屏石枕竹方床意思是纸围屏风石作枕头,卧在竹床多么清凉。
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宋代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这首诗,着意刻画了作者贬官后的闲散之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这两句说:游亭之后,便躺在纸屏遮挡的石枕、竹方床上,看了一会儿陶渊明的诗(“卧展柴桑处士诗”),感到有些倦怠,便随手抛书,美美地睡了一觉。
诗人是“夏日登车盖亭”的,因而,读了“纸屏、石枕、方竹床”,写得气清意爽;读了“手倦抛书、午梦长”,表现了诗人闲散之态;并且从“午梦长”中,还透出一点半隐半露的消息,这要联系下文来理解。
蔡确简介:
蔡确(1037年-1093年),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仁宗嘉佑四年科进士,历任邠州司理参军、御史中丞、领司农寺。神宗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协助王安石进行变法改革。
哲宗初即位(1086年),转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左相),元佑元年闰二月,被罢为观文殿学士、知陈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第二年,因弟弟蔡硕招权纳贿被牵连削夺官职,转任安州(今湖北安陆),又转任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 再因《游车盖亭》诗语涉讥讪朝廷而被追贬英州别驾、新州安置,后卒于贬所。
北宋奸相蔡京
本文2023-11-19 13:30:0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508073.html